氰化钠生产工艺
轻油裂解法生产氰化钠的危险性分析
轻油裂解法生产氰化钠的危险性分析氰化钠属剧毒危险化学品,主要用于冶金、电镀、医药及一些精细化工生产。
轻油裂解法生产氰化钠是我国研究开发的生产工艺,为目前国内部分中小企业所采用。
由于该生产工艺中采用的原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多为易燃易爆或剧毒有害物质,生产操作中潜在的危险性较大,加之有些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设备简陋,人员素质低下,事故隐患很多。
因此,有必要对其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
一、生产工艺简介轻油裂解法生产氰化钠工艺流,主要原料为轻油(或汽油)、液氨和烧碱。
产品为液体氰化钠(简称液氰)、固体氰化钠(简称固氰)。
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氰化氢气体的制备与净化、液氰制备、固氰制备。
1.氰化氢气体的制备与净化液氨经汽化器汽化后与汽油在文丘里管中混合,然后通过预热器加热到250℃~280℃进入裂解炉底部。
炉内三相石墨电极浸入石油焦粒沸腾床层中,由于大电流导电发热作用,原料气在1450℃高温、微负压条件下发生裂解反应: CnH2n+n+nNH3→nNCN+(2n+1)H22NH3→N2+3H2CnH2n+2→nC+(n+1)H2生成以氰化氢、氢气为主并含有少量氮气和炭粉的裂解物,经换热冷却及旋风、布袋除尘器先后脱除炭粉,得到纯净裂解炉气。
2.液氰制备纯净裂解炉气通入中和罐,与其中的液体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HCN+NaOH→NaCH+H2O生成液氰。
未反应的气体进入尾气吸收罐用液碱进一步吸收后,通过真空泵排至烟囱。
尾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
3.固氰制备液氰被送入节发器中,在负压条件下加热蒸发,蒸出的水蒸气用水冷凝,不凝气用真空泵抽送至烟囱。
经蒸发浓缩后的母液进入结晶器,用水冷却降温,固液混合物排放到离心机中进行固液分离,固体产品称重装桶。
为进一步减少固氰含水量,有的厂家在离心分离后增加一道烘干除水工序。
二、生产过程的危险性分析1.火灾爆炸危险性生产中火灾爆炸危险性大且数量钦的物料主要有汽油、氨、氢气、氰化氢。
氰化钠生产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概述氰化钠(化学式:NaCN)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电镀、冶金、采矿等行业。
由于氰化钠具有剧毒性和易燃性,因此在进行氰化钠生产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操作规程,以确保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二、生产前的准备工作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氰化钠的生产工艺、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 生产场所应通风良好,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防毒面具、手套、防护服等。
3. 生产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4. 原料、辅助材料和设备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采购、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生产操作规程1. 投料:按照生产配方,准确称取氰化钠原料、辅助材料和添加剂,投入反应釜中。
2. 反应:启动反应釜,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使氰化钠原料发生化学反应。
3. 搅拌:在反应过程中,保持搅拌器正常运行,确保反应均匀。
4. 冷却:反应完成后,将反应釜内物料冷却至室温。
5. 过滤:将冷却后的物料进行过滤,分离出固体氰化钠。
6. 干燥:将过滤后的固体氰化钠进行干燥,去除水分。
7. 包装:将干燥后的氰化钠进行称重、包装,并贴上安全标签。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2. 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饮食和接触皮肤。
3. 操作区域严禁火种,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
4. 生产设备周围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5. 生产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查找原因,排除故障。
6. 剧毒品储存、运输和使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五、环境保护1.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必须按照国家环保标准进行处理。
2. 生产场所应设置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3. 废气处理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4.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六、生产结束后的工作1. 清理生产现场,整理生产记录。
2. 检查设备,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3. 做好安全生产总结,分析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工业固体氰化钠烘干工艺闪蒸干燥机
工业固体氰化钠烘干工艺闪蒸干燥机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购买工业固体氰化钠烘干机选常州干燥,专业为客户提供全套氰化钠专用干燥机,氰化钠闪蒸干燥机等技术设计方案,并有相关的成熟精验与使用单位,技术力量雄厚,加工设备精良,产品质量可靠,服务设施完善,免费安装,代培技术指导,在管理和售后服务上更加完善和周到。
欢迎来电咨询洽谈一三六一六一一二九八八!项目概述:目前世界上用于固体氰化钠生产的干燥技术主要有气流干燥、流化床干燥和沸腾床干燥工艺,相对而言以旋转闪蒸干燥工艺为最好,是一种先进、节约能源的干燥技术,为高含量固体氰化钠生产值得推荐采用的干燥工艺技术。
氰化钠生产工艺条件:〈1)进旋转闪蒸干燥器氰化钠湿基含水质量百分数:10%(2)旋转闪蒸干燥器热风进口温度:350℃〈3)旋转闪蒸干燥器热风出口温度:150℃(5)旋转闪蒸干燥器热风出口压力:-8kPa(6)旋转闪蒸干燥器热风进口压力:3kPa(7)旋转闪蒸干燥器中部压力:0kPa(8)旋转闪蒸干燥器下搅拌机转速:350rpm一、工业固体氰化钠烘干机,氰化钠专用干燥机,氰化钠闪蒸干燥机工作原理:旋风式闪蒸干燥机属对流干燥的一种。
热风从干燥塔的底部吹入,物料进入干燥塔经破碎后被热风吹起并呈悬浮态上升,悬浮状的物料与热风充分接触,瞬间完成干燥过程(一般2秒以内),干燥塔上部装有分级器,颗粒较大或未充分干燥的物料被分级器挡住,沿塔壁回落,重新参加干燥过程.颗粒较小并充分干燥的物料由塔顶排出,再经后面的分离机构分离后,成为成品。
现在常用的干燥方式是箱式干燥,除耗能较大外,干燥后还要再粉碎.与箱式干燥方式比,本装置可节约能源30-50%,另外工艺简单,省工,省时,产品质量优良与箱式及其它干燥方式比,本干燥装置是干燥技术上的一次革新。
二、工业固体氰化钠烘干机,氰化钠专用干燥机,氰化钠闪蒸干燥机主要特点:1.颗粒在气流中高速分散,同时采用高温干燥介质,强化干燥过程,所以干燥时间极短,干燥速度极快,热效率极高。
氰化钠生产工艺设计
氰化钠生产工艺设计
需要有总体概述,原料及设备准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面的内容一、总体概述
氰化钠是以氯化钠和过氧化氢的反应而得到的,是最常用的除去水中钠离子的药剂。
氰化钠也是紫外光检测中最重要的试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描述的是一种新的氰化钠生产工艺,以氯化钠和过氧化氢为原料,在确保生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可控化学反应,以符合不同客户要求的技术标准,生产出所需要的氰化钠产品。
二、原料及设备准备
1、原料:氯化钠和过氧化氢。
2、设备:溶剂罐,反应罐,冷却罐,烘干罐,冷凝罐,储存罐,离心机,搅拌机,真空泵,流量计,电磁阀,传感器,液位计,加热丝分切机,控制柜等。
三、生产过程
1、把一定量的氯化钠精细粉末倒入溶剂罐,加入合适的溶剂,搅拌溶解,并加入抗凝剂。
2、将溶解液注入反应罐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启动搅拌机,按照预定的反应条件进行反应,并通过温度和浓度的控制实现反应的完全吸收。
3、将反应罐的液体放到冷却罐中,用液位计监控液位,冷却后进行离心分离。
氰化钠生产工艺
2.5.1 氰化钠生产工艺我国目前生产氰化钠产品的工艺方法主要有四种:氨钠法、安氏法、丙烯腈副产法、轻油裂解法。
本项目中采用轻油裂解法,此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操作安全,行之有效,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生产氰化钠企业采用的工艺路线。
轻油裂解法工艺过程为,将轻油和氨气按比例在雾化器中混合,预热至280℃在电弧中裂解反应,以石油焦作载体,密闭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氨化,反应产生氰氢酸气体,经除尘、冷却至50℃,再用30%液碱溶液吸收,当NaCN含量达30%以上即为液体氰化钠成品,尾气再用20%液碱溶液吸收。
此工艺方法的特点:(1)C5-C6轻油性质稳定,且以石油焦为载体,反应温度高。
轻油的工艺利用率为100%,液氨的工艺收率为90%以上。
(2)采用循环封闭式的生产方法,系统生产连续化,坚持微负压操作,确保无泄漏操作,反应安全。
(3)此工艺生产工序简单明了,生产技术装备较简单。
整个装置分为原料储运系统、反应裂解系统、炉气处理系统、成品吸收系统以及废水、废渣处理系统。
工艺过程为,将轻油和氨气按比例在雾化器中混合,预热至280℃在电弧中裂解反应,温度1C o450,以石油焦作载体,密闭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氨化,反应产生氰氢酸气体,经除尘、冷却至50℃,再用30%液碱溶液吸收,当NaCN 含量达30%以上即为液体氰化钠成品,尾气再用20%液碱溶液吸收。
其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C 5H 12+5NH 3电弧C o14505HCN+11H 2-243.3千卡HCN + NaOHNaCN+H 2O 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3-1所示:图3-1 工艺流程示意图2.5.2 主要设备及布置主要设备见表2-3:表2-3主要设备一览表3.l 危险化学品物料的危险、有害性分析3.1.1 危险化学品识别XXXXXXXXX公司生产氰化钠(30%液体)产品中,使用的原料列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3年第1号公告《危险化学品名录》的有: 氰化钠、氰化氢、氢气、氢氧化钠、液氨等6种。
氰化钠生产工艺
2.5.1 氰化钠生产工艺我国目前生产氰化钠产品的工艺方法主要有四种:氨钠法、安氏法、丙烯腈副产法、轻油裂解法。
本项目中采用轻油裂解法,此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操作安全,行之有效,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生产氰化钠企业采用的工艺路线。
轻油裂解法工艺过程为,将轻油和氨气按比例在雾化器中混合,预热至280℃在电弧中裂解反应,以石油焦作载体,密闭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氨化,反应产生氰氢酸气体,经除尘、冷却至50℃,再用30%液碱溶液吸收,当NaCN含量达30%以上即为液体氰化钠成品,尾气再用20%液碱溶液吸收。
此工艺方法的特点:(1)C5-C6轻油性质稳定,且以石油焦为载体,反应温度高。
轻油的工艺利用率为100%,液氨的工艺收率为90%以上。
(2)采用循环封闭式的生产方法,系统生产连续化,坚持微负压操作,确保无泄漏操作,反应安全。
(3)此工艺生产工序简单明了,生产技术装备较简单。
整个装置分为原料储运系统、反应裂解系统、炉气处理系统、成品吸收系统以及废水、废渣处理系统。
工艺过程为,将轻油和氨气按比例在雾化器中混合,预热至280℃在电弧中裂解反应,温度1C o450,以石油焦作载体,密闭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氨化,反应产生氰氢酸气体,经除尘、冷却至50℃,再用30%液碱溶液吸收,当NaCN 含量达30%以上即为液体氰化钠成品,尾气再用20%液碱溶液吸收。
其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C 5H 12+5NH 3电弧C o14505HCN+11H 2-243.3千卡HCN + NaOHNaCN+H 2O 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3-1所示:图3-1 工艺流程示意图2.5.2 主要设备及布置主要设备见表2-3:表2-3主要设备一览表3.l 危险化学品物料的危险、有害性分析3.1.1 危险化学品识别XXXXXXXXX公司生产氰化钠(30%液体)产品中,使用的原料列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3年第1号公告《危险化学品名录》的有: 氰化钠、氰化氢、氢气、氢氧化钠、液氨等6种。
氰化钠生产工艺设计
氰化钠生产工艺设计氰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冶金、有机合成、电子、医药和金属加工等领域。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氰化钠的生产工艺设计。
1.原料准备氰化钠的主要原料是氯化钠和氨气。
氯化钠可以通过海水蒸发结晶、盐矿采矿等方式获取,而氨气则是通过氨气装置制备。
2.氯化钠的处理氯化钠通过粉碎、干燥和筛分等工艺处理,得到符合要求的细粉料。
3.反应器设计氰化钠的生产反应是氨气和氯化钠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
反应器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控制:反应器需要具备必要的绝热功效和传热设备,以确保反应温度能够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搅拌设备:反应器内需要有搅拌装置,以保证反应物的均匀混合和反应效果。
(3)反应器材料选择:由于氰化钠是一种强碱,反应器的选材需要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常见的选择是使用不锈钢材料。
4.反应条件控制在反应器中,需要控制氯化钠和氨气的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关键参数。
(1)配比控制:氯化钠和氨气的配比对于氰化钠的产率和纯度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通过实验和调整来确定最佳的配比。
(2)温度控制:反应温度的选择要考虑到反应速率和选择率,一般在300-400°C之间。
(3)反应时间控制:反应时间的长短也会对氰化钠的产率和纯度产生影响,需要通过实验和控制来确定最佳的反应时间。
5.反应产物处理反应结束后,需要对反应产物进行处理,包括过滤、洗涤和结晶等步骤,以得到高纯度的氰化钠产品。
6.尾气处理在氰化钠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其中包含了含氯化物和氨气的废气。
这些废气需要进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1)氯化物回收:废气中的氯化物可以通过干湿法、吸收等方式进行回收,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氨气回收:废气中的氨气可以通过吸收、蓄热和净化等工艺进行回收,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7.安全措施在氰化钠生产过程中,由于氨气和氰化钠的性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压力监控、泄漏报警、装置防腐蚀等,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
氰化钠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024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氰化钠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氰化钠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工艺简述以丙烯腈生产的副产物氢氰酸(含HCN大于99.6%)与浓度为45%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反应器中于温度50~55℃条件下,进行液相中和反应,迅速生成氰化钠。
氰化钠溶液经蒸发、结晶、离心脱水、干燥、成型压片、包装即为含水量小于0.2%的氰化钠产品。
防毒是本装置安全生产的主要特点。
原料氢氰和产品氰化钠均系剧毒物质,该装置属有毒、有害生产。
氢氰酸还属一级易燃液体。
2重点部位2.1氰化钠反应器该反应器是本装置的关键设备。
危险因素较多,进出反应器的物料均为剧毒品,且反应前有易燃性质。
生产控制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稍有失误即可产生不良后果,甚至发生事故。
如液体氢氰酸在碱性条件下会很快发生自聚反应,不仅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反应温度、压力的突然升高,而且生成棕色的粘稠液体使生产无法进行下去,严重时也可造成管道堵塞或设备爆炸事故;氰化钠在60℃以上的温度下很容易水解,在反应过程中稍不注意即可突破,由此造成操作紊乱状态,处理过程不仅麻烦且很危险。
3安全要点3.1氰化钠反应器3.1.1由于氢氰酸的沸点较低、毒性极大,且易燃、易爆,所以对装置投料前的系统气密性试验要严格认真地进行检查。
所有涉及氢氰酸的设备和管道上的密封点,均不允许有渗漏现象。
生产中要经常巡检,发现有泄漏时,应立即切断物料来源或做停车处理。
不准在有泄漏的情况下生产,防止中毒或爆炸着火。
3.1.2氰化钠反应器的生产操作,要按控制程序进行,经常检查是否有控制机构失灵等异常现象,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避免反应热不能及时导出发生氢氰酸自聚或爆炸事故。
氰化钠安全生产技术要点
氰化钠安全生产技术要点氰化钠(sodiumcyanide,NaCN)为白色粒状或熔块。
在充分干燥时无气味,在湿空气中吸湿并分解产生微量的氰化氢气体(苦杏仁气味)。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其水溶液呈强碱性,易水解。
在空气存在下其溶液能很快溶解金和银。
熔点563℃。
剧毒,LD50(大鼠,经口)6.44mg/kg,最小致死量(人,经口)2.85mg/kg。
有腐蚀性。
1工艺简述以丙烯腈生产的副产物氢氰酸(含HCN大于99.6%)与浓度为45%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反应器中于温度50~55℃条件下,进行液相中和反应,迅速生成氰化钠。
氰化钠溶液经蒸发、结晶、离心脱水、干燥、成型压片、包装即为含水量小于0.2%的氰化钠产品。
防毒是本装置安全生产的主要特点。
原料氢氰和产品氰化钠均系剧毒物质,该装置属有毒、有害生产。
氢氰酸还属一级易燃液体。
2重点部位2.1氰化钠反应器该反应器是本装置的关键设备。
危险因素较多,进出反应器的物料均为剧毒品,且反应前有易燃性质。
生产控制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稍有失误即可产生不良后果,甚至发生事故。
如液体氢氰酸在碱性条件下会很快发生自聚反应,不仅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反应温度、压力的突然升高,而且生成棕色的粘稠液体使生产无法进行下去,严重时也可造成管道堵塞或设备爆炸事故;氰化钠在60℃以上的温度下很容易水解,在反应过程中稍不注意即可突破,由此造成操作紊乱状态,处理过程不仅麻烦且很危险。
3安全要点3.1氰化钠反应器3.1.1由于氢氰酸的沸点较低、毒性极大,且易燃、易爆,所以对装置投料前的系统气密性试验要严格认真地进行检查。
所有涉及氢氰酸的设备和管道上的密封点,均不允许有渗漏现象。
生产中要经常巡检,发现有泄漏时,应立即切断物料来源或做停车处理。
不准在有泄漏的情况下生产,防止中毒或爆炸着火。
3.1.2氰化钠反应器的生产操作,要按控制程序进行,经常检查是否有控制机构失灵等异常现象,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避免反应热不能及时导出发生氢氰酸自聚或爆炸事故。
氰化钠生产工艺设计
氰化钠生产工艺设计氰化钠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镀膜、银镜反射层的制备、制药、冶金等领域。
本文将从原料采购、生产工艺流程、操作条件以及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对氰化钠的生产工艺进行设计。
一、原料采购氰化钠的主要原料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优质品是生产氰化钠的关键原料之一,应选用纯碱含量高,杂质含量低的合格产品。
氢氧化钾的选用需考虑纯度、颗粒度等因素,要求纯度在90%以上。
二、生产工艺流程氰化钠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氰氢化反应、加钾熔融、过滤和干燥等步骤。
1.氰氢化反应:在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通过加热使其达到一定温度。
然后将氢氧化钾固体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以促进氰化钠的生成。
反应结束后,升温使反应液沸腾,将反应釜中的氯气彻底去除。
2.加钾熔融:将反应釜中的反应液转移到钾熔融罐中,在加热的条件下使其熔化。
然后搅拌混合,使氰化钠与余下的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氰化钠溶液。
3.过滤和干燥:将熔融的氰化钠溶液经过滤器过滤,除去其中的杂质和杂质。
然后将过滤得到的氰化钠溶液进行干燥,得到固态的氰化钠产品。
三、操作条件1.反应温度:氰化钠的生成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一般考虑到反应速度和产率的影响,反应温度可控制在100-200摄氏度之间。
2.混合速度:在加钾熔融的过程中,搅拌应均匀稳定,避免产生不均匀反应。
混合速度一般应控制在150-300转/分钟。
3.过滤条件:过滤时应选用合适的过滤介质和压力,以确保过滤效果良好,并有效去除杂质。
4.干燥条件:干燥时应掌握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以充分除去溶液中的水分,提高产品纯度。
四、产品质量控制对生产得到的氰化钠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纯度检验:通过抽样取样,使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纯度符合要求。
2.杂质检测:检测氰化钠中的杂质含量,确保产品质量。
3.颗粒度检测:检测产品的颗粒度分布情况,确保产品达到所需的颗粒度要求。
氰化钠生产工艺范文
氰化钠生产工艺范文
到位
一、引言
氰化钠的生产工艺涉及到钠氧化、气体吸收、氰化、除铅、除湿等,
由于各种原料和添加剂的种类和比例,以及生产工艺的不同,可以生产出
不同性质的氰化钠。
氰化钠是一种具有危险性的化学物质,如果不慎接触,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生产过程中必须慎重,及时监控参数,确保安全生产。
二、氰化钠生产情况介绍
1、原料准备
氰化钠是以钠氧化物(如钠及碳酸钠)为原料,配以甲醛、硫酸亚铁
等添加剂,使氧化钠在水中生成氰酸钠。
一般来说,原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原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2、气体吸收
吸收器是氰化钠生产工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将氰化钠中
的气体吸收,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常用的气体吸收器有溶液吸收器、膜
式吸收器和填料吸收器等。
3、氰化
氰化涉及到使用氧化钠反应,将氧化钠反应为氰酸钠,将温度控制在
给定条件下,温度可以在60-85摄氏度之间,一般来说温度越高,产率越高。
4、除铅
除铅是氰化钠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氰化钠中的金属离子,如铅离子、铜离子、镁离子等,以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5、除湿。
固体氰化钠 工艺
固体氰化钠工艺固体氰化钠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固体化学物质。
它是由钠离子和氰化物离子组成的晶体,化学式为NaCN。
固体氰化钠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有机合成以及电镀等领域。
固体氰化钠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氰气法和碳酸钠法两种方法。
氰气法是通过将氰气通过熔融的氢氧化钠中,使其与钠离子结合形成氰化钠。
碳酸钠法是通过将碳酸钠与氰气反应生成氰化钠。
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在严格的工艺条件下进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氰气法中,首先需要将氢氧化钠加热至熔融状态,形成熔融的氢氧化钠。
然后将氰气通入氢氧化钠中,使其与钠离子结合形成氰化钠。
整个反应过程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并通过控制氰气的通入速度和温度来控制反应的进程。
最后,将反应产物进行冷却和固化,得到固体氰化钠。
碳酸钠法是将碳酸钠和氰气反应生成氰化钠。
首先将碳酸钠溶解在水中,形成碱性溶液。
然后将氰气通入碱性溶液中,使其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氰化钠。
整个反应过程需要在密闭的反应容器中进行,以防止氰气泄漏。
最后,将反应产物进行过滤和干燥,得到固体氰化钠。
固体氰化钠在金属加工中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作金属表面的脱脂剂和清洗剂,能够有效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和氧化物,提高金属的粘附性和表面质量。
此外,固体氰化钠还可以用作金属的氰化剂,可以形成稳定的金属氰化物层,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和硬度。
在有机合成领域,固体氰化钠可以用作有机合成的原料和催化剂。
它可以参与到各种有机反应中,例如酯化、醚化、脱酸等反应,促进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生成。
此外,固体氰化钠还可以用作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剂,可以保护某些活性基团不被其他反应物攻击,从而实现特定的合成目标。
固体氰化钠还广泛应用于电镀工艺中。
它可以用作电镀液中的添加剂,能够提高电镀层的光亮度和耐腐蚀性。
此外,固体氰化钠还可以用作电镀液中的缓冲剂,能够调节电镀液的酸碱性,提高电镀的效果和稳定性。
固体氰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金属加工、有机合成和电镀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氰化钠生产工艺
2.5.1 氰化钠生产工艺我国目前生产氰化钠产品的工艺方法主要有四种:氨钠法、安氏法、丙烯腈副产法、轻油裂解法。
本项目中采用轻油裂解法,此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操作安全,行之有效,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生产氰化钠企业采用的工艺路线。
轻油裂解法工艺过程为,将轻油和氨气按比例在雾化器中混合,预热至280℃在电弧中裂解反应,以石油焦作载体,密闭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氨化,反应产生氰氢酸气体,经除尘、冷却至50℃,再用30%液碱溶液吸收,当NaCN含量达30%以上即为液体氰化钠成品,尾气再用20%液碱溶液吸收。
此工艺方法的特点:(1)C5-C6轻油性质稳定,且以石油焦为载体,反应温度高。
轻油的工艺利用率为100%,液氨的工艺收率为90%以上。
(2)采用循环封闭式的生产方法,系统生产连续化,坚持微负压操作,确保无泄漏操作,反应安全。
(3)此工艺生产工序简单明了,生产技术装备较简单。
整个装置分为原料储运系统、反应裂解系统、炉气处理系统、成品吸收系统以及废水、废渣处理系统。
工艺过程为,将轻油和氨气按比例在雾化器中混合,预热至280℃在电弧中裂解反应,温度1C o450,以石油焦作载体,密闭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氨化,反应产生氰氢酸气体,经除尘、冷却至50℃,再用30%液碱溶液吸收,当NaCN 含量达30%以上即为液体氰化钠成品,尾气再用20%液碱溶液吸收。
其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C 5H 12+5NH 3电弧C o14505HCN+11H 2-243.3千卡HCN + NaOHNaCN+H 2O 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3-1所示:图3-1 工艺流程示意图2.5.2 主要设备及布置主要设备见表2-3:表2-3主要设备一览表3.l 危险化学品物料的危险、有害性分析3.1.1 危险化学品识别XXXXXXXXX公司生产氰化钠(30%液体)产品中,使用的原料列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3年第1号公告《危险化学品名录》的有: 氰化钠、氰化氢、氢气、氢氧化钠、液氨等6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1 氰化钠生产工艺我国目前生产氰化钠产品的工艺方法主要有四种:氨钠法、安氏法、丙烯腈副产法、轻油裂解法。
本项目中采用轻油裂解法,此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操作安全,行之有效,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生产氰化钠企业采用的工艺路线。
轻油裂解法工艺过程为,将轻油和氨气按比例在雾化器中混合,预热至280℃在电弧中裂解反应,以石油焦作载体,密闭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氨化,反应产生氰氢酸气体,经除尘、冷却至50℃,再用30%液碱溶液吸收,当NaCN含量达30%以上即为液体氰化钠成品,尾气再用20%液碱溶液吸收。
此工艺方法的特点:(1)C5-C6轻油性质稳定,且以石油焦为载体,反应温度高。
轻油的工艺利用率为100%,液氨的工艺收率为90%以上。
(2)采用循环封闭式的生产方法,系统生产连续化,坚持微负压操作,确保无泄漏操作,反应安全。
(3)此工艺生产工序简单明了,生产技术装备较简单。
整个装置分为原料储运系统、反应裂解系统、炉气处理系统、成品吸收系统以及废水、废渣处理系统。
工艺过程为,将轻油和氨气按比例在雾化器中混合,预热至280℃在电弧中裂解反应,温度1C o450,以石油焦作载体,密闭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氨化,反应产生氰氢酸气体,经除尘、冷却至50℃,再用30%液碱溶液吸收,当NaCN 含量达30%以上即为液体氰化钠成品,尾气再用20%液碱溶液吸收。
其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C 5H 12+5NH 3电弧C o14505HCN+11H 2-243.3千卡HCN + NaOHNaCN+H 2O 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3-1所示:图3-1 工艺流程示意图2.5.2 主要设备及布置主要设备见表2-3:表2-3主要设备一览表3.l 危险化学品物料的危险、有害性分析3.1.1 危险化学品识别XXXXXXXXX公司生产氰化钠(30%液体)产品中,使用的原料列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3年第1号公告《危险化学品名录》的有: 氰化钠、氰化氢、氢气、氢氧化钠、液氨等6种。
根据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HG24001《化工行业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等规范和标准,上述危险化学品分类编号及其火灾危险、职业危害汇总于表3-1。
表3-1 产品及原料危险、危害特性系统内物质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属于甲类物质的有氰化氢、氢气,这些物质火灾危险性最大;氨为乙类物质。
系统内会产生职业危害物质:属极度危害(Ⅰ级)的有氰化氢和氰化钠;轻度危害(Ⅳ级)的有氢氧化钠和液氨。
氰化氢和液氨属于腐蚀品,对人体会造成灼烫伤害。
分析结果:系统内危险化学品涉及易燃液体、有毒品和腐蚀品,其主要危险、有害特性为:火灾、爆炸、中毒和灼烫。
3.1.2 理化性质和危险性分析本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特性。
同时,还有一些非危化品目录中的物质,也具有一定的危险特性。
了解这些物质的理化特性,有助于分析其危险特性。
各种物质具体的理化性质和危险性见【附件】F3.l危险、有害物质特性介绍。
现分类总结如下,见表3-2:表3-2主要火灾爆炸危险物料的燃烧爆炸相关参数表3.2 生产工艺过程危险、有害性分析结果3.2.1 氰化钠(30%液体)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一、装卸工段(1) 液氨接卸、气化接卸:液氨由汽车槽车运来后,分别将汽车槽车的气液相管与液氨贮槽的气液相管相连,开启液氨泵,将汽车槽车中的液氨卸入液氨贮槽中,直至卸完,关闭液氨泵。
或者可以利用氨气将汽车槽车内液氨压入贮槽内,直到槽车内液氨压完,关闭氨气阀门。
当液氨全部卸完后,关闭贮槽的气液相阀门,卸车结束。
气化:液氨由液氨泵从液氨贮槽中打至氨计量槽,经计量后利用高位差送入氨蒸发器。
氨蒸发器内液面由液面计自动控制。
当裂解炉要求送氨时,打开蒸发器进水阀进行加热,打开出氨阀,气氨经氨分离器,氨缓冲器罐后,压力调节至0.3MPa后送出。
液氨防火等级为乙类,属于易燃易爆物质。
液氨贮槽的储存压力为2.2MPa,属于中压容器,液氨储罐区是火灾重点防范区,使用中应加强对此压力容器的监察管理。
(2) 轻油接卸轻油由汽车槽车运来后,将汽车槽车的气液相管与轻油贮槽的气液相管相连,开启轻油泵,将汽车槽车中的轻油卸入贮槽中,直至卸完,关闭轻油泵,关闭贮槽的气液相阀门,卸车结束。
当裂解炉要求输送轻油时,打开轻油贮槽的出液阀,打开轻油计量槽的进液阀,开启轻油泵,或者打开贮槽内。
轻油经计量后送至裂解炉参加反应。
轻油(C5—C6)防火等级为甲类,属于易燃易爆物质。
轻油储罐区也是火灾重点防范区,使用中应加强对此容器的监察管理。
(3) 液碱接卸液碱由槽车运来后,打开碱槽进碱阀,开启碱泵将液碱打入碱槽中,同时根据需加水量进行加水,与液碱混合,待水量加到规定数值后(看水表读数)关闭碱槽进水阀,当槽车内液碱卸完后,关闭碱泵,卸车完毕。
当吸收工段需送碱时,打开碱槽出液阀,利用位差送入碱地槽,开启碱液下泵,将碱液送至吸收工段。
二、裂解反应工段由原料工段送来的气氨和轻油同时进入预热器预热至250℃左右后,混合气体进入三相电极浸入石油焦层导电发热的裂解炉进行裂解反应。
开启循环冷却水阀门,进行冷却,以保护炉体。
裂解生成的混合气体,从裂解炉出来,经冷却套管冷却后,经第一旋风除尘器、第二旋风除尘器后,进入列管冷却器冷却至50℃左右,再经过布袋除尘器进一步除尘后送至吸收工段。
根据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的文件要求,该单元的化学反应主要是裂解反应。
此工段主要危险性,裂解温度高达1C o450,设备保护不好,有烫伤的危险;同时裂解电流大,存在触电的危险。
裂解气、连同部分石油焦,对管壁有冲刷作用,由于部分管段冷却介质为气氨和轻油,如果管壁发生泄漏,将导致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
如果由于断电或引风机机械故障而使引风机突然停转,则炉膛内很快变成正压,会从窥视孔或烧嘴等处向外喷火,严重时会引起炉膛爆炸;如果燃料系统大幅度波动,燃料气压力过低,则可能造成裂解炉烧嘴回火,使烧嘴烧坏,甚至会引起爆炸;三、吸收工段裂解工段来的炉气进入吸收器,与碱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氰化钠溶液,吸收后的氰化钠溶液,经中和液下泵打入成品贮槽中。
从吸收器出来的气体(N2、H2、NH3等),再经尾气吸收器二次碱吸收后,通过真空泵抽至烟囱高空排放。
产品送入氰化钠贮罐,成品液体氰化钠的贮存量为450m3,贮存天数为8-14天。
此工段危险因素较多,进出反应器的物料均为剧毒品,且反应前有易燃性质。
生产控制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稍有失误即可产生不了后果,甚至发生事故。
如液体氢氰酸在碱性条件下会很快发生自聚反应,不仅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反应温度、压力的突然升高,而且生成棕色的粘稠液体使生产无法进行下去,严重时也可能造成管道堵塞或设备爆炸事故;另外,紧急情况下的放空装置,所排出的气体有中毒和爆炸的可能性,要控制放空速度。
3.2.2 中毒危险性分析生产过程中主要有毒有害物料种类、分布及危害性如表3-3所示。
由表3-3可见,剧毒物质氰化氢和氰化钠在厂区分布广泛。
剧毒气体氰化氢作为中间产物,主要存在于氰化氢制备与净化单元和液氰制备单元;在液氰制备单元和液氰库房中,氰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气和二氧化碳,释放出氰化氢剧毒气体。
有毒物质的泄漏、飞溅均会对人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
表3-3 有毒有害物质种类、危害性及分布表3.2.3 其他危险性分析粉尘危害:裂解炉气夹带的炭粉,由于和HCN接触,吸附HCN,毒性很大。
生产中定期或不定期排放炭粉时会飘浮于作业场所空气中,导致中毒。
固氰生产车间和固氰库房存在剧毒氰化钠粉尘。
灼伤危害:存在两类灼伤,一类是化学灼伤,一类是高温灼伤。
生产中大量使用的氢氧化钠、液氨等碱性物质,容易对皮肤、眼睛、呼吸道造成伤害;生产系统中的高温设备、装置、管道若不采取隔热防护措施,也有灼伤的危险。
3.2.4 工艺过程危险、有害性分析小结综上所述,XXXXXXXXX公司氰化钠(30%液体)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灼烫、中毒和粉尘、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危险、有害性。
其主要的危险性是火灾、爆炸、中毒、粉尘和灼伤。
3.3 系统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辨识3.3.1 火灾、爆炸本建设项目中所涉及的化工原料、中间产物或产品,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大的甲、乙类物质:如原料轻油(甲B)、液氨(乙类)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类可燃气体:如氰化氢和氢气等。
它们大多数具有易燃、易爆和易蒸发特性。
由于化工原料或产品在装卸、储运、生产过程中不可完全避免地暴露于空气之中或与空气接触,当蒸发或产生的气体达到一定浓度,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或爆炸性混合系时,一旦遇到点火源,就会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液氨在管线或装置破裂泄漏时还会发生蒸气爆炸。
裂解气、连同部分石油焦,对管壁有冲刷作用,由于部分管段冷却介质为气氨和轻油,如果管壁发生泄漏,将导致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
生产原料中,轻油(C5—C6)防火等级为甲类,液氨防火等级为乙类,轻油和液氨都是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因此轻油储罐区和液氨储罐区是火灾重点防范区。
3.3.2 泄漏、扩散液体化工品,同时还具有易蒸发、易流淌和易扩散等特点,在装卸及生产使用过程中因设备故障或损坏,以及其它一些人为因素的原因,有可能发生泄漏、蒸发及扩散事故,进而造成人员中毒,并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如果发生较大规模的泄漏事故,还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本项目中液氨、液碱及氰化钠具有上述危险。
轻油与氨蒸发器出来的气氨进入预热混合器,然后在裂解炉中以石油焦粒作载体进行裂解反应,反应生成氢氰酸气体,氢氰酸气体经套管冷却、旋风除尘、列管冷却器冷却和布袋除尘后至吸收器,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成品液体氰化钠。
氰化氢和氰化钠都是剧毒物品,因而整个生产车间内的设备、管道、阀门如泄漏就可能有剧毒物质流出。
3.3.3 中毒液体化工品,多为有毒物质,本项目中的氰化钠、氰化氢为剧毒品,另外生产储运中的液氨也可引起人体中毒。
由于上述化工产品或化学物品生产储运过程中的一些作业环节仍需人工完成,这些岗位的作业人员与毒物(液体或其蒸气)相接触,不同程度地受到毒物危害。
严重者会引起作业人员中毒甚至死亡事故。
3.3.4 灼伤、冻伤本建设项目中烧碱及液氨的存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液体会溅溢接触到操作人员的皮肤或身体,烧碱会导致人体灼伤;由于液氨瞬间的汽化需要吸收大量的汽化热,会导致人体表面的局部温度迅速下降,从而形成冻伤事故。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高温反应条件的存在,操作中处理不当也会对人体造成烫伤。
3.3.5 噪声由于生产中使用真空泵和水泵,因而产生了噪声,现场噪声值为50分贝。
对现场短暂操作的人员,不会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