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基本平面图形》测试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单元测试卷(北师版 2024年秋)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单元测试卷(北师版 2024年秋)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卷(北师版2024年秋)七年级数学上(BS版)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新趋势跨学科综合2024杭州西湖区月考]《红楼梦》第57回有这么一句话,“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儿,暗里只用一根红线,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请问,这里所说的“线”若是真的,则在数学中指的应是()A.直线B.射线C.线段D.以上都不对2.小明在设计黑板报时,想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笔直的参照线,由于尺子不够长,他想出了如下方法:①在一根长度合适的毛线上涂满粉笔末;②由两名同学分别按住毛线两端,并绷紧;③捏起毛线后松开,便可在黑板上弹出一条笔直的参照线.上述方法的数学依据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线段中点的定义D.两点间距离的定义3.如图,点B,D,C在直线l上,点A在直线l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3题)A.直线BD和直线CD表示的是同一条直线B.射线BD和射线CD表示的是同一条射线C.∠A和∠BAD表示的是同一个角D.∠1和∠B表示的是同一个角4.[教材P121观察·思考变式2023河北]淇淇一家要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如图,西柏坡位于淇淇家南偏西70°的方向,则淇淇家位于西柏坡的()(第4题)A.南偏西70°方向B.南偏东20°方向C.北偏西20°方向D.北偏东70°方向5.[新考向数学文化2024北京昌平区月考]东汉初年,我国的《周髀算经》里就有“径一周三”的古率,提出了圆的直径与周长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如图,将图中的半圆)向右水平拉直(保持M端不动),根据该古率,与拉直后铁丝N端的位置弧形铁丝(M最接近的是()(第5题)A.点A B.点B C.点C D.点D 6.[2024驻马店驿城区期末]如图,点A,B,C在直线l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6题)A.点C在线段AB上B.点A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C.射线BC与射线CB是同一条射线D.AC=BC+AB7.[2024广州越秀区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钟表现在的时间是10点30分,此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夹角是105°B.若经过某个多边形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将这个多边形分成八个三角形,则这个多边形是九边形C.若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D.31.25°=31°15'8.[2024深圳南山区一模]如图①是一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扇面宣传展板,该展板的部分示意图如图②所示,它是以点O为圆心,OA,OB长分别为半径,圆心角∠O=120°形成的扇面,若OA=3m,OB=1.5m,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第8题)A.4.25πm2B.3.25πm2C.3πm2D.2.25πm29.如图,将一个三角尺60°角的顶点与另一个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1=27°40',则∠2的度数是()(第9题)A.27°40'B.62°20'C.57°40'D.58°20'10.[2024昆明三中月考]已知线段MN=10cm,P是直线MN上一点,NP=4cm,若E是线段MP的中点,则线段ME的长度为()A.3cm B.6cmC.3cm或7cm D.2cm或8cm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如图,从学校A到书店B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其中的道理是.(第11题)12.[2024滁州中学模拟]如图,比较图中∠BOC,∠BOD的大小:因为OB是公共边,OC 在∠BOD的内部,所以∠BOC∠BOD(填“>”“<”或“=”).(第12题)13.若过m边形的一个顶点有7条对角线,n边形没有对角线,k边形有k条对角线,正h 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则代数式h·(m-k)n=.14.[2024北京十二中期末]如图,D是AB的中点,E是BC的中点,BE=16AC=3cm,则线段DE=.(第14题)15.[教材P127习题T8变式2024西安高新一中期末]小明利用星期天搞社会调查活动,早晨8:00出发,中午12:30到家,小明到家时时针和分针夹角的度数是.16.将一张长方形ABCD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OE和OF为折痕,点B落在点B'处,点C落在点C'处,若∠BOE=35°,∠COF=30°,则∠B'OC'的度数为.(第16题)17.[情境题生活应用]由三门峡南开往北京丰台的G562次列车,运行途中停靠的车站依次是:洛阳龙门—郑州东—鹤壁东—安阳东—石家庄—保定东—涿州东,那么要为这次列车制作车票种.18.[2024郑州外国语中学月考]如图,∠AOC和∠BOD都是直角.固定∠BOD不动,将∠AOC绕点O旋转,在旋转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有.(第18题)①如果∠DOC=20°,那么∠AOB=160°;②∠DOC+∠AOB是定值;③若∠DOC变小,则∠AOB变大;④∠AOD=∠BOC.三、解答题(19,22,24题每题12分,其余每题10分,共66分)19.[教材P116习题T2变式2024绵阳涪城区期末]如图,在平面内有三点A,B,C.(1)利用尺规,按下面的要求作图.(要求: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①作射线BA;②作直线BC;③连接AC,并在线段AC上作一条线段AD,使AD=AB,连接BD.(2)数数看,此时图中线段共有条.20.如图,一、二、三、四这四个扇形的面积之比为1∶3∶5∶1.(1)请分别求出它们圆心角的度数.(2)一、二、四这三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之和是多少?21.如图,OM平分∠AOB,ON平分∠COD,∠MON=90°,∠BOC=26°43',求∠AOD 的度数.22.如图,点C,D,E在线段AB上,AD=13DC,E是线段CB的中点,CE=16AB=2,求线段DE的长.23.如图,已知O是直线AB上的一点,∠AOC∶∠BOC=2∶7,射线OM是∠AOC的平分线,射线ON是∠BOC的平分线.(1)∠AOC=,∠BOC=;(2)求∠MON的度数;(3)过点O作射线OD,若∠DON=12∠AOC,求∠COD的度数.24.[新视角动态探究题2024合肥包河区月考]如图,M是线段AB上一点,AB=10cm,点C,D分别从M,B两点同时出发以1cm/s,3cm/s的速度沿直线BA向左运动(C在线段AM上,D在线段BM上).(1)当点C,D运动了1s时,这时图中有条线段;(2)当点C,D运动了2s时,求AC+MD的值;(3)若点C,D运动时,总有MD=3AC,求AM的长.参考答案一、1.C2.B3.A4.D5.A6.D7.D8.D9.C10.C二、1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2.<13.50014.9cm15.165°16.50°17.3618.①②③④点拨:因为∠AOC=∠BOD=90°,∠AOC=∠AOD+∠COD,∠BOD=∠BOC+∠COD,所以∠AOC+∠BOD=∠AOD+∠COD+∠BOC+∠COD=180°,即∠AOD+∠COD+∠BOC=180°-∠COD,即∠AOB=180°-∠COD.当∠DOC=20°时,∠AOB=160°.故①正确;因为∠AOB=180°-∠COD,所以∠DOC+∠AOB=180°是定值.故②正确;因为∠AOB=180°-∠COD,所以若∠DOC变小,则∠AOB变大.故③正确;因为∠AOC=∠BOD=∠AOD+∠COD=∠BOC+∠COD,所以∠AOD=∠BOC.故④正确.三、19.解:(1)如图所示.(2)620.解:(1)因为一、二、三、四这四个扇形的面积之比为1∶3∶5∶1,所以各个扇形的面积分别占整个圆面积的110,310,12,110.所以一、二、三、四这四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分别为110×360°=36°,310×360°=108°,12×360°=180°,110×360°=36°.(2)一、二、四这三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之和是36°+108°+36°=180°. 21.解:因为OM平分∠AOB,ON平分∠COD,所以∠BOM=12∠AOB,∠CON=12∠COD.因为∠MON=90°,∠BOC=26°43',所以∠CON+∠BOM=∠MON-∠BOC=90°-26°43'=63°17'.所以12∠COD+12∠AOB=∠CON+∠BOM=63°17'.所以∠COD+∠AOB=126°34'.所以∠AOD=∠COD+∠BOC+∠AOB=126°34'+26°43'=153°17'.22.解:因为CE=16AB=2,所以AB=12.因为E是线段CB的中点,所以BC=2CE=4.所以AC=8.因为AD=13DC,所以DC=34AC=6.所以DE=DC+CE=8.23.解:(1)40°;140°(2)因为射线OM是∠AOC的平分线,射线ON是∠BOC的平分线,所以∠COM=12∠AOC=20°,∠CON=12∠BOC=70°.所以∠MON=∠COM+∠CON=20°+70°=90°.(3)易得∠DON=12∠AOC=20°.当射线OD在∠CON的内部时,如图①,则∠COD=∠CON-∠DON=70°-20°=50°;当射线OD在∠BON的内部时,如图②,则∠COD=∠CON+∠DON=70°+20°=90°.综上,∠COD的度数为50°或90°.24.解:(1)10(2)当点C,D运动了2s时,CM=2cm,BD=6cm.又因为AB=10cm,所以AC+MD=AB-CM-BD=10-2-6=2(cm).(3)因为C,D两点的速度分别为1cm/s,3cm/s,所以BD=3CM.又因为MD=3AC,所以BD+MD=3CM+3AC,即BM=3AM.所以AM=14AB=14×10=2.5(cm).。

(完整word版)七年级基本平面图形练习题(附答案)

(完整word版)七年级基本平面图形练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基本平面图形一 •选择题(共9小题)1. ( 2005?可源)由河源到广州的某一次列车,运行途中停靠的车站依次是:河源-惠州- 东莞-广州,那么要为这次列车制作的火车票有( )A . 3 种B . 4 种C . 6 种D . 12 种2.( 2003?台州)经过 A 、B 、C 三点的任意两点,可以画出的直线数为( )A . 1 或 2B . 1 或 3C . 2 或 3D . 1 或 2 或 33. ( 2003?黄 冈)C 区有10人.三个区在一条直线上,位置如图所示.公司的接送打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 点,要使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总和最少,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在()5. 如图,在数轴上有 A 、B 、C 、D 、E 五个整数点(即各点均表示整数),且AB=2BC=3CD=4DE , 若A 、E 两点表示的数的分别为-13和12,那么,该数轴上上述五个点所表示的整数中, 离线段AE 的中点最近的整数是( )6.在同一面内,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公共点数个数可能有( )A . 0个、1个或2个 B . 0个、2个或3个7.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名同学有以下说法: 甲说:直线BC 不过点A ”;乙说:点A 在直线CD 外”;丙说:D 在射线CB 的反向延长线上”;丁说:A , B , C , D 两两连接,有5条线段”; 戊说:射线AD 与射线CD 不相交”. 其中说明正确的有( )A 区B . B 区C . C 区D . 不确定(2002?太原)已知, P 是线段AB 上一点,且塑二2,则PB 5军等于(PB)7B . 5C . 2D .52~7\占区4. A .*------- *---- < ----------------------------------------B €■A . - 2B . - 1C . 0某公司员工分别住在 A 、B 、C 三个住宅区,A 区有30人,B 区有15人, CE C . 0个、1 D . 1个或3个& (2012?孝感)已知/ a是锐角,/ a与/ B互补,/ a与/ 丫互余,则/ 叶/ 丫的值等于()A . 45°B . 60°C . 90°D . 180°9. (2008?西宁)如果/ a和/ B互补,且/ a>Z 3,则下列表示/ B的余角的式子中:①90 -Z 3;②/a- 90°③丄(/ a+Z 3);④丄(/ a-Z 3)正确的有()[3 2A . 4个B . 3个C . 2个D . 1个二、解答题23.如图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 AB=2AC,点C对应的数是200 .(1 )若BC=300 ,求点A对应的数;(2)如图2,在(1)的条件下,动点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同时动点R从A 点出发向右运动,点P、Q、R的速度分别为10单位长度每秒、5单位长度每秒、2单位长度每秒,点M为线段PR的中点,点N为线段RQ的中点,多少秒时恰好满足MR=4RN(不考虑点R与点Q相遇之后的情形);(3)如图3,在(1)的条件下,若点E、D对应的数分别为-800、0,动点P、Q分别从E、D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点P、Q的速度分别为10单位长度每秒、5单位长度每秒,点M为线段PQ的中点,点Q在从是点D运动到点A的过程中,上QC- AM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不变,请说明理由.24 .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 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0 .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1 [① 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 ______________ ,点P表示的数______________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②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2)动点Q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 动点R 从点B出发,以每秒 二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P 、Q 、R 三动点同时出发,当点P 遇到点R 时,立即返回向点 Q 运动,遇到点 Q 后则停止运动.那么点 P 从开始运动到 停止运动,行驶的路程是多少个单位长度?A二J* > 625. 画线段 MN=3cm ,在线段 MN 上取一点Q ,使MQ=NQ ,延长线段 MN 至点A ,使 AN=^MN ;延长线段NM 至点B ,使BN=3BM ,根据所画图形计算: (1) 线段BM 的长度; (2) 线段AN 的长度;(3) 试说明Q 是哪些线段的中点?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它们分别是?26. 如图(1),已知A 、B 位于直线 MN 的两侧,请在直线 MN 上找一点P ,使PA+PB 最 小,并说明依据.如图(2),动点0在直线MN 上运动,连接 A0,分别画/ AOM 、/ AON 的角平分线 OC 、 0D ,请问/ COD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COD 的度数;若变化,说明理由.£9-2XA/■80 N⑵27. 如图 ①,已知线段 AB=12cm ,点C 为AB 上的一个动点,点 D 、E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点C 恰好是AB 中点,贝U 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m ; (2 )若 AC=4cm ,求 DE 的长;(3) 试利用 字母代替数”的方法,说明不论 AC 取何值(不超过12cm ), DE 的长不变;(4) 知识迁移:如图 ②,已知/ AOB=120 °过角的内部任一点 C 画射线0C ,若0D 、 0E 分别平分/ AOC 和/ BOC ,试说明/ DOE=60。

七年级数学《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题(后附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题号一二171819202122附加总分分数一、选择题1.如图1,l是一条笔直的公路,在公路的两侧各有一个村庄A,B,两个村庄准备集资修建一个公交车站,经过协商,要求车站到两个村庄的路程和最短,小聪帮助设计了公交车站修建点M,则小聪设计的理由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确定一条线段C.经过三点也可以确定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图1 图22.下列表示方法正确的是()3.在下列四个图形中,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图形是( )4.下图所示的图形中,其中两条线能相交的是( )5.下列图形中,是正六边形的是( )OBABOOABDCOCAACBEABDC1111AA BDC····BA BDC···CA BDC··DA BDC··A BC D6.已知线段AB=5cm ,在直线AB 上画线段AC=3cm ,则线段BC 的长为( ) A .8cm B .2 cm C . 2 cm 或8 cm D .不能确定7.已知点M 是∠AOB 内一点,作射线OM ,则下列不能说明OM 是∠AOB 的平分线的是( ) A.∠AOM=∠BOM B.∠AOB=2∠AOM C.∠BOM =21∠AOB D.∠AOM+∠BOM=∠AOB 8. 如图,圆的四条半径分别是OA ,OB ,OC ,OD ,其中点O ,A ,B 在同一条直线上,∠AOD =90°,∠AOC =3∠BOC ,那么圆被四条半径分成的四个扇形的面积的比是( )A. 1∶2∶2∶3B. 3∶2∶2∶3C. 4∶2∶2∶3D. 1∶2∶2∶1 9.现在的时间是9点30分,时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 A.100° B.105° C.110° D.120°10. 如图,在数轴上有A ,B ,C ,D 四个整数点(即各点均表示整数),且2AB=BC=3CD ,若A ,D 两点表示的数的分别为﹣5和6,点E 为BD 的中点,那么点E 表示的整数是( ) A.﹣1 B.0 C.1 D.2二、填空题11.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要钉2颗钉子,这是根据 . 12.点O 是线段AB 的中点,OA=2cm,则AB=_______cm .13如图4所示,把一块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一条直线l 上,若∠1=20º,则∠2的度数为 .图414.如图5,点A ,O ,B 在一条直线上,且∠BOC =130°,OD 平分∠AOC ,则图中∠BOD= 度.15.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出 条对角线,可将六边形分为 个三角形,六边形共有_____条对角线.16.我市某校某班有5名代课老师,过新年时,若每两人都互相握一次手,则共需要握 次手.三、解答题17. (每小题4分,共8分)计算:(1)将24.29°化为度、分、秒; (2)将36°40′30″化为度.18. (8分)如图6,把一个圆分成三个扇形,求出这三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图619. (8分) 如图9,已知线段AB,请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1)延长线段AB到C,使BC=AB;延长线段BA到D,使AD=AC.(2)若AB=2cm,则AC=cm,BD=cm,CD=cm.图920. (8分) .如右图,∠BAD=90°,射线AC平分∠BAE.(1)当∠CAD=40°时,∠BAC=_______°.(2)当∠DAE=46°时,求∠CAD的度数.理由如下:由∠BAD=90°与∠DAE=46°,可得∠BAE =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射线AC平分∠BAE,可得∠CAE =∠BAC =______________= _______°.所以∠CAD =_____________=_______°.21. (9分) 如图11,点P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点M ,N 分别是线段AP ,PB 的中点. (1)如图①,若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且MP =4cm ,求线段AB 的长; (2)如图②,若点P 是线段AB 上的任一点,且AB =12cm ,求线段MN 的长.① ② 图1122. (11分)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8,B 是数轴上的一点,AB=12,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1)写出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 ,点P 表示的数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若M 为AP 的中点,N 为PB 的中点.点P 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 的长.附加题1.(6分) 如图1,在锐角∠AOB 内部,画1条射线,可得3个锐角;画2条不同射线,可得6个锐角;画3条不同射线,可得10个锐角;…照此规律,画10条不同射线,可得 个锐角.图12. (14分) 小知识:如图,我们称两臂长度相等(即CB CA =)的圆规为等臂圆规. 当等臂圆规的两脚摆放在一条直线上时,若张角︒=∠x ACB ,则底角︒-=∠=∠)290(xCBA CAB .请运用上述知识解决问题:如图,n 个相同规格的等臂圆规的两脚依次摆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其张角度数变化如下:112160AC A ∠=︒,22380A C A ∠=︒, 33440A C A ∠=︒,44520A C A ∠=︒,…(1)①由题意可得∠A 1A 2C 1= º;②若2A M 平分321A A C ∠,则22C MA ∠= º; (2)n n n C A A 1+∠= º(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n ≥1);(3)当3≥n 时,设11n n n A A C --∠的度数为a ,11n n n A A C +-∠的平分线N A n 与n n A C 构成的角的度数为β,那么α与β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请说明理由. (提示:可以借助下面的局部示意图)参考答案一、1.C2.D3.A4.C5.B6.C 提示:如图1所示,当点C 在线段AB 上时,BC=AB -AC=5-3=2(cm );如图2所示,当点C 在线段AB 外时,BC=AB+AC=5+3=8(cm ).图1 图2 7.D8.B 提示:9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3×30°+12×30°=105°. 9. A 10. D二、11.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21. 4 13. 70° 14. 3 4 915. 155° 提示:∠BOD=∠BOC+∠COD=∠BOC+12∠AOC=∠BOC+12(180°-∠BOC )=130°+12(180°-130°)=155°.16. 10三、17. 解:(1) 24.29°=24°+0.29⨯60′=24°+17.4′= 24°+17′+0.4⨯60″=24°+17′+24″= 24°17′24″(2) 36°40′30″=36°+40′+30″=36°+40′+601⨯30′=36°+40.5′=36°+601⨯40.5°=36°+0.675°=36.675°. 18.解:因为一个周角为360°,所以分成三个扇形的圆心角分别是:360°×25%=90°,360°×30%=108°,360°×45%=162°. 19.(1)如图4所示:图4 (2)4 6 8 20.(1)50 (2)理由如下:由∠BAD=90°与 ∠DAE=46°,可得∠BAE =_90°+46°(或∠BAD+∠DAE )=136°. 由射线AC 平分∠BAE ,可得 ∠CAE =∠BAC =136°÷2(或∠BAE ÷2)=68°. 所以 ∠CAD =90°-68°(∠BAD -∠CAE )= 22 °.21.解:(1)因为M 是线段AP 的中点,MP=4 cm ,所以AP=2MP=2×4=8(cm ).ACB CAB又因为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所以AB=2AP=2×8=16(cm ). (2)因为点M 是线段AP 的中点,点N 是线段PB 的中点,所以MP=AP ,PN=PB. 所以MN=MP+PN=AP+PB=(AP+PB )=AB.因为AB =12 cm ,所以MN=6 cm. 22. (1)﹣4 8﹣6t(2)①如图1,点P 在AB 中间,因为AM=PM ,BN=PN ,所以MN=AB=6;图1②如图2,点P 在B 点左侧,PM=PA=(PB+AB ),PN=PB ,所以MN=PM ﹣PN=PA ﹣PB=AB=6. 综上所述,MN 在点P 运动过程中长度无变化.图2 1. 662. 解:(1)①10 ②35 (2)(90-1802n ) (3)α-β=45° 理由:不妨设∠C n -1=k.根据题意可知2n kC ∠=.由小知识可知11n n n A A C --∠=902kα=︒-.所以11n n n A A C +-∠=180α︒-=902k︒+.由小知识可知1n n n A A C +∠= 904k︒-.因为 N A n 平分11n n n A A C +-∠,所以 1∠=1211n n n A A C +-∠=454k ︒+.因为1n n n A A C +∠=1n n C A N ∠+∠,所以 904k ︒-=454kβ︒++.所以 902k︒-=45β︒+.所以α=45β︒+. 所以45αβ-=︒.212121212121。

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北师大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北师大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北师大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如果射线OA表示在阳光下你的身影的方向,那么你的身影的方向是( )A.北偏东60°B.南偏西60°C.北偏东30°D.南偏西30°2、小明根据下列语句,分别画出了图形(a)、(b)、(c)、(d)并将图形的标号填在了相应的“语句”后面的横线上,其中正确的是()①直线l经过点A、B、C三点,并且点C在点A与B之间②点C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③点P是直线a外一点,过点P的直线b与直线a相交于点Q④直线l、m、n相交于点D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3、如图所示,已知O是直线AB上一点,∠1=40°,OD平分∠BOC,则∠2的度数是()A.20°B.25°C.30°D.70°4、如果、、三点共线,线段,,那么、两点间的距离是()A.1B.11C.5.5D.11或15、对于直线AB,线段CD,射线EF,在下列各图中能相交的是()A. B. C. D.6、如图,点D,E,F分别为△ABC各边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E=DFB.EF= ABC.S△ABD =S△ACDD.AD平分∠BAC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圆只有一条对称轴B.圆的对称轴不止一条,但只有有限条C.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nbsp;D.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8、钟表在4点10分时,它的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锐角度数是()A.75°B.65°C.85°D.90°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a|=﹣a,则 a 一定是负数B.单项式 x 3y 2z 的系数为 1,次数是6 C.若 AP=BP,则点 P 是线段 AB 的中点 D.若∠AOC= ∠AOB,则射线 OC 是∠AOB 的平分线10、下列说法:①两点之间,直线最短;②若AC=BC,且A,B,C三点共线,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③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1个B.2个C.3个D.4个11、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B离点C的距离为5,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A.5B.25C.10 +5D.3512、如图,一枚半径为r的硬币沿着直线滚动一圈,圆心经过的距离是()A.4πrB.2πrC.πrD.2r13、当分针指向12,时针这时恰好与分针成120°的角,此时是()A.9点钟B.8点钟C.4点钟D.8点钟或4点钟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B.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C.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D.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15、如图,点C是AB的中点,点D是BC的中点,现给出下列等式:①CD=AC-DB,②CD= AB,③CD=AD-BC,④BD=2AD-AB.其中正确的等式编号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一列火车在A、B两站间往返行驶,之间还有4个车站,至多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价格的车票.17、如图,AB=24,点C为AB的中点,点D在线段AC上,且AD:DC=1:2,则DB的长度为________.18、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若,则________度.19、[知识背景]:三角形是数学中常见的基本图形,它的三个角之和为180°.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边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所对的角也相等.如图1,在三角形ABC中,如果AB=AC,那么∠B=∠C.同样,如果∠B=∠C,则AB=AC,即这个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知识应用]:如图2,在三角形ABC中,∠ACB=90°,∠ABC=30°,将三角形ABC绕点C 逆时针旋转α(0°<α<60°)度(即∠ECB=α度),得到对应的三角形DEC,CE交AB于点H,连接BE,若三角形BEH为等腰三角形,则α=________°.20、如果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将这个多边形分成7个三角形,则这个多边形共有________ 条对角线.21、在灯塔处观测到轮船位于北偏西的方向,同时轮船在南偏东的方向,那么的大小为________.22、,,________23、如图:若CD=4cm,BD=7cm,B是AC的中点,则AC的长为________.24、如图,点A、B、C是直线l上的三个点,图中共有线段条数是________25、如图,已知直线AB∥CD,直线MN分别交AB、CD于M、N两点,若ME、NF分别是∠AMN、∠DNM的角平分线,试说明:ME∥NF解:∵AB∥CD,(已知)∴∠AMN=∠DNM(________)∵ME、NF分别是∠AMN、∠DNM的角平分线,(已知)∴∠EMN=________∠AMN,∠FNM=________∠DNM (角平分线的定义)∴∠EMN=∠FNM(等量代换)∴ME∥NF(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________角的平分线互相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计算:(1)13°29’+78°37‘(2)62°5’-21°39‘ (3)22°16′×5 (4)42°15′÷527、如图所示,军舰A在军舰B的正东方向上,且同时发现了一艘敌舰,其中A舰发现它在北偏东15°的方向上,B舰发现它在东北方向上,(1)试画出这艘敌舰的位置(用字母C表示).(2)求∠BCA=?28、如图,已知∠AOD和∠BOC都是直角,∠AOC=38°,OE平分∠BOD,求∠COE的度数。

(七年级)初一基本平面图形专项练习试题_附答案_北师大,人教版等通用版本

(七年级)初一基本平面图形专项练习试题_附答案_北师大,人教版等通用版本

初一基本平面图形一、单选题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的坐标为(4,3),PQ ⊥x 轴于Q ,M ,N 分别为OQ ,OP 上的动点,则QN +MN 的最小值为( )A .7225B .245C .125D .9625 2.已知,点C 在直线 AB 上, AC =a , BC =b ,且 a ≠b ,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则线段 MC 的长为( )A .2a b +B .2a b -C .2a b +或2a b -D .+2a b 或||2a b - 3.如图,C 、D 是线段AB 上两点,M 、N 分别是线段AD 、BC 的中点,下列结论:①若AD=BM ,则AB=3BD ;②若AC=BD ,则AM=BN ;③AC-BD=2(MC-DN );④2MN=AB-CD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③B .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4.把 8.32°用度、分、秒表示正确的是( )A .8°3′2″B .8°30′20″C .8°18′12″D .8°19′12″ 5.经过平面上的四个点,可以画出来的直线条数为( )A .1B .4C .6D .前三项都有可能6.如图,点M 在线段AN 的延长线上,且线段MN=20,第一次操作:分别取线段AM 和AN 的中点11M N ,;第二次操作:分别取线段1AM 和1AN 的中点22,M N ;第三次操作:分别取线段2AM 和2AN 的中点33,M N ;……连续这样操作10次,则每次的两个中点所形成的所有线段之和11221010M N M N M N +++=L ( )A .910202-B .910202+C .1010202-D .1010202+ 7.已知线段AC 和BC 在同一直线上,AC =8cm ,BC =3cm ,则线段AC 的中点和BC 中点之间的距离是( )A .5.5cmB .2.5cmC .4cmD .5.5cm 或2.5cm8.如图,将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摆放在在桌面上,下列各组角一定能互补的是( )A .∠BCD 和∠ACFB .∠ACD 和∠ACFC .∠ACB 和∠DCBD .∠BCF 和∠ACF9.如图,在公路 MN 两侧分别有 A 1, A 2......A 7,七个工厂,各工厂与公路 MN(图中粗线)之间有小公路连接.现在需要在公路 MN 上设置一个车站,选择站址的标准是“使各工厂到车站的距离之和越小越好”.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车站的位置设在 C 点好于 B 点;②车站的位置设在 B 点与 C 点之问公路上任何一点效果一样;③车站位置的设置与各段小公路的长度无关.A .①B .②C .①③D .②③ 10.如图,某公司有三个住宅区,A ,B ,C 各区分别住有职工10人,15人,45人,且这三个区在一条大道上(A ,B ,C 三点共线),已知AB =150m ,BC =90m .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该公司的接送车打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点,为使所有的人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那么该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 )A .点AB .点BC .点A ,B 之间D .点C 11.观察下列图形,并阅读图形下面的相关文字,如图所示:两条直线相交,三条直线相交,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一个交点,最多有三个交点;最多有6个交点,像这样,10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的个数是( )A.40个B.45个C.50个D.55个二、填空题12.已知点A,B,C都在直线l上,点P是线段AC的中点.设AB a=,PB b,则线段BC的长为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13.已知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若线段AB=3,BC=2,则AC=_____.14.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2|+(b﹣1)2=0,A、B 之间的距离记作|AB|,定义:|AB|=|a﹣b|.①线段AB的长|AB|=3;②设点P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当|PA|﹣|PB|=2时,x=0.5;③若点P在A的左侧,M、N分别是PA、PB的中点,当P在A的左侧移动时|PM|+|PN|的值不变;④在③的条件下,|PN|﹣|PM|的值不变.以上①②③④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5.已知∠AOB=90°,射线OC在∠AOB内部,且∠AOC=20°,∠COD=50°,射线OE、OF分别平分∠BOC、∠COD,则∠EOF的度数是_____.16.把一根绳子对折成一条线段AB,在线段AB取一点P,使AP=13PB,从P处把绳子剪断,若剪断后的三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30cm,则绳子的原长为______cm.17.钟表4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 。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基本平面图形(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基本平面图形(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基本平面图形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如果A看B的方向是南偏西20°,那么B看A的方向是()
A.北偏东70°B.南偏西70°C.北偏东20°D.北偏西20°2.如图,AC>BD,比较线段AB与线段CD的大小()
A.AB=CD B.AB>CD C.AB<CD D.无法比较
3.如图,点B在点A的()方向.
A.北偏东35°B.北偏东55°C.北偏西35°D.北偏西55°4.只借助一副三角尺拼摆,不能画出下列哪个度数的角()
A.15°B.65°C.75°D.135°
5.下列四个说法:①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②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只有0;③如果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④一个角的两边越长,角度越大.其中不正确的是()
A.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如图,点B在线段AC上,BC =AB,点D是线段AC的中点,已知线段AC=14,则BD =.
7.如图,射线OA所表示的方向是.
第1页(共15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基本平面图形》各个章节整理试题以及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基本平面图形》各个章节整理试题以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基本平面图形》中直线、射线、线段和比较线段的长短测试试题一、选择题。

1、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BC,使它等于3cm,则线段AC等于()A、11cmB、5cmC、11cm或5cmD、8cm或11cm2、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下列四个现象:①用两个钉子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③从A地到B地架设天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可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若CB=4cm,DB=7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的长等于().A、3cmB、6cmC、11cmD、14cm4、手电筒射出去的光线,给我们的形象是( )A、直线B、射线C、线段D、折线5、下列各直线的表示法中,正确的是( )A、直线AB、直线ABC、直线abD、直线Ab6、如图,A、B在直线l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线段AB和线段BA同一条线段B、直线AB和直线BA同一条直线C、射线AB和射线BA同一条射线D、图中以点A为端点的射线有两条。

AB,AC=CB,AB=2AC,AC+CB=AB,能说明C 7、如果点C在线段AB上,则下列各式中:AC=12是线段AB中点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8、如图,AB=CD,则AC与BD的大小关系是( )A、AC>BDB、AC<BDC、AC=BDD、不能确定9、如果线段AB=5cm,线段BC=4cm,那么A、C两点之间的距离是()A、9cmB、1cmC、1cm或9cmD、以上答案都不对10、同一平面内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公共点的个数是( )A、可能是0个,1个,2个B、可能是0个,2个,3个C、可能是0个,1个,2个或3个D、可能是1个可3个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B、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C、两点之间,直线最短D、AB=BC,则点B是AC的中点12、如图,CB=4cm,DB=7cm,D为AC的中点,则AB的长为( )A、7cmB、8cmC、9cmD、10cm1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两点间的距离;②木匠师傅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模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点弹出一条墨线,这样做的原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若AB=2CB,则点C是AB的中点;④直线AB的长为2cm.A、0个B、1个C、2个D、3个14、如图,以O为端点的射线有()条。

(典型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基本平面图形》测试题(答案解析)

(典型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基本平面图形》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单项式223x y π-的系数是23-;②0是最小的有理数;③2t 不是整式;④33x y -的次数是4;⑤4ab 与4xy 是同类项;⑥1y是单项式;⑦连接两点的线段叫两点间的距离;⑧若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C BC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2.已知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线段10AB =,线段8BC =,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MC 等于( ) A .3B .13C .3或者13D .2或者183.如图,C ,D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E 是AC 的中点,F 是BD 的中点,若EF =8,CD =4,则AB 的长为( )A .10B .12C .16D .18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的相反数是正数 B .两点之间线的长度叫两点之间的距离 C .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5.如图,点Q 在线段AP 上,其中10PQ =,第一次分别取线段AP 和AQ 的中点1P ,1Q 得到线段11PQ ;再分别取线段1AP 和1AQ 的中点2P ,2Q 得到线段22P Q ;第三次分别取线段2AP 和2AQ 的中点3P ,3Q 得到线段33PQ ;连续这样操作11次,则每次的两个中点所形成的所有线段之和1122331111PQ P Q PQ P Q ++++=( )A .1010102-B .1110102-C .1010102+D .1110102+6.已知点O 在直线AB 上,且线段4OA =,6OB =,点E ,F 分别是OA ,OB 的中点,则线段EF 的长为( ) A .1 B .5 C .3或5 D .1或57.如图,线段CD 在线段AB 上,且3CD =,若线段AB 的长度是一个正整数,则图中以A ,B ,C ,D 这四点中任意两点为端点的所有线段长度之和可能是( )A .28B .29C .30D .不能确定8.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AC BC >,点D 、E 分别为线段AB 、CB 的中点,若7AC =,则DE =( )A .3.5B .4C .4.5D .无法确定9.如图,甲从点A 出发向北偏东65°方向走到点B ,乙从点A 出发向南偏西20°方向走到点C ,则BAC ∠的度数是( )A .85°B .135°C .105°D .150°10.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点D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若5AC =,3BC =,14BD AB =,则CD 的长为( )A .2B .5C .7D .5或111.下列生活、生产现象:①用两颗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从甲地到乙地架设电线,总是沿线段架设;③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④植树时只要确定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其中能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2.如图,∠PQR 等于138°,SQ ⊥QR ,QT ⊥PQ .则∠SQT 等于( )A .42°B .64°C .48°D .24°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OB 平分AOC ∠,OD 平分COE ∠.(1)若18AOB ∠=︒,35∠=︒DOE ,求AOE ∠的度数; (2)若110AOE ∠=︒,:1:4BOC BOE ∠∠=,求COD ∠的度数.14.如图,已知线段AB m =,CD n =,线段CD 在直线AB 上运动(点A 在点B 的左侧,点C 在点D 的左侧),若()21260m n -+-=. (1)求线段AB ,CD 的长;(2)若点M ,N 分别为线段AC ,BD 的中点,4BC =,求线段MN 的长; (3)当CD 运动到某一时刻时,点D 与点B 重合,点P 是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下列两个结论:①PA PB PC-是定值,②PA PBPC +是定值,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并加以说明.15.已知:90AOB ∠=︒,做射线OC ,OD 是AOC ∠的角平分线,OE 是BOC ∠的角平分线.(1)如图①,当70BOC ∠=︒时,求DOE ∠的度数;①(2)如图②,若射线OC 在AOB ∠内部绕O 点旋转,当BOC a ∠=时,求DOE ∠的度数;②(3)若射线OC 在AOB ∠外绕O 点旋转且AOC ∠为钝角时,求DOE ∠的度数.16.已知:80AOB COD ∠=∠=︒(1)如图1,AOC BOD ∠=∠吗?请说明理由.(2)如图2,直线MN 平分AOD ∠,直线MN 平分BOC ∠吗?请说明理由. (3)若150BOD ∠=︒,20BOE ∠=︒,求COE ∠的大小.17.已知射线OC 在AOB ∠的内部,射线OE 平分AOC ∠,射线OF 平分COB ∠. (1)如图1,若100AOB ∠=︒,30AOC ∠=︒,则EOF ∠=__________度; (2)如图2,若AOB α∠=,AOC β∠=,若射线OC 在AOB ∠的内部绕点O 旋转,求EOF ∠ 的大小;(3)在(2)的条件下,若射线OC 在AOB ∠的外部绕点O 旋转(旋转中AOC ∠、COB ∠均是指小于180︒的角),其余条件不变,请借助图3探究EOF ∠的大小,求EOF ∠的大小.18.如图,平面上有A 、B 、C 、D 、F 五个点,请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直线BC 与射线AD 相交于点M ;(2)连接AB ,并延长线段AB 至点E ,使点B 为AE 中点;(3)在直线BC 上找一点P ,使点P 到A 、F 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作图的依据是: .19.如图,已知线段a ,b .(1)任意画一直线,利用尺规作图在直线上从左至右依次截取AB =a ,BC =b ; (2)在(1)的条件下,如果AB =8,BC =6,M 是线段AB 的中点,N 是线段BC 的中点,求MN 的长.20.(1)计算:()535112 2.5147⎛⎫---÷-- ⎪⎝⎭(2)如图,OD 平分AOC ∠,75BOC ∠=︒,15BOD ∠=︒.求AOB ∠的度数.三、解答题21.如图,已知线段a ,b .(1)任意画一直线,利用尺规作图在直线上从左至右依次截取AB =a ,BC =b ; (2)在(1)的条件下,如果AB =8,BC =6,M 是线段AB 的中点,N 是线段BC 的中点,求MN 的长.22.(1)特例感知:如图1,OC 、OD 是AOB ∠内部的两条射线,若120AOD BOC ∠=∠=︒,30AOC ∠=︒,则BOD ∠= °.(2)知识迁移:如图2,OC 是AOB ∠内部的一条射线,若OM 、ON 分别平分AOC ∠和BOC ∠,且AON BOM ∠≠∠,则MOC NOCAON BOM∠-∠∠-∠的值为 .(3)类比探究:如图3,OC 、OD 是AOB ∠内部的两条射线.若OM 、ON 分别平分AOD ∠和BOC ∠,且AOD BOC ∠≠∠,求的值MOC NODAOD BOC∠-∠∠-∠.23.已知点B 、D 在线段AC 上,(1)如图,若20AC =,8AB =,点D 为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BD 的长度;(2)如图,若1134BD AB CD ==,AE BE =,13EC =,求线段AC 的长度.24.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OE 、OF 分别平分AOC ∠、BOD ∠. (1)当144BOC ∠=︒时,COE ∠=(2)当40AOC ∠=︒,60BOD ∠=︒时,求EOF ∠的度数; (3)当40COD ∠=︒时,求EOF ∠的度数;(4)当COD x ∠=︒时,直接写出EOF ∠的度数(用含x 的式子表示).25.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于点O ,90COE ∠=︒.(1)若32AOC ∠=︒,求∠BOE 的度数;(2)若:2:7BOD BOC ∠∠=,求BOD ∠的度数.26.如图,已知AB ,OC 相交于点O ,90AOC ∠=︒,32BOD ∠=︒,ON 平分COD ∠,OM 平分AOD ∠,求MON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分析】由单项式的系数的概念判断①,由有理数与绝对值的含义判断②,由整式的概念判断③,由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判断④。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达标测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组图中所给的线段、射线、直线能相交的是()A B C D2.下列图形中,能用∠1,∠ACB,∠C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A B C D3. 若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最多能引出6条对角线,则n是()A. 5B. 8C. 9D. 104. 图1所示生产、生活中的现象,体现了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图15. 如图2,用同样大小的三角板比较∠A和∠B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 B.∠A>∠BC.∠A=∠B D.没有量角器,无法确定图2 图3 图46. 观察图3所示的图形,有下列说法:∠图中共有5条线段;∠射线AC 和射线CD 是同一条射线; ∠从A 地到D 地的所有路径中,线段AD 最短;∠直线AB 和直线BD 交于点B.其中正确的有( )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7. 如图4,OA 的方向是北偏东20°,OB 的方向是北偏西35°,OA 平分∠BOC ,则OC 的方向是( ) A .北偏东35° B .北偏东45°C .北偏东55°D .北偏东75°8. 如图5,A ,B ,C ,D 是直线上的顺次四点,M ,N 分别是线段AB ,CD 的中点,且MN=7 cm ,BC=4 cm ,则线段AD 的长为( )A .10 cmB .11 cmC .12 cmD .13 cm图5 图69. 图6-∠是一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扇面宣传展板,该展板的部分示意图如图6-∠所示,它是以O 为圆心,分别以OA ,OB 的长为半径,圆心角∠O =120°形成的扇面.若OA =5 m ,OB =3 m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316πm 2 B .38πm 2C .4π m 2D .3π m 210. 如图7,线段AB=40 cm ,线段CD=30 cm ,现将线段AB 和CD 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使点A 与点C 重合,此时两条线段中点之间的距离是( )A .5 cmB .35 cmC .10 cm 或70 cmD .5 cm 或35 cm图7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在图8中共有m条射线,n条线段,则m+n的值是.图812.计算:23°38′41″+ 17°26′32″=.13. 如图9,钟表上显示的时刻是10点10分,再过20分钟,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图9 图1014. 将长方形纸片ABCD按图10所示的方式折叠,使得∠A′EB′=40°,其中EF,EG为折痕,则∠AEF+∠BEG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11,已知线段AB=6 cm,延长线段BA至点C,使AC=32AB,若D,E分别是线段AB,BC的中点,则DE=cm.图11 图1216. 如图12,射线OC在∠AOB的内部,图中共有3个角:∠AOB,∠AOC和∠BOC,若其中有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度数的两倍,则称射线OC是∠AOB的“巧分线“.若∠AOB=60°,且射线OC 是∠AOB的“巧分线“,则∠AOC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2分)17.(6分)如图13,B是线段AC上一点,D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D靠近B),E是线段BC的中点,若BE=51AC=3 cm,求线段DE的长.图13E DA BC18. (9分)如图14,平面内有四个点A,B,C,D,请利用直尺和圆规,根据下列语句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并保留作图痕迹.(1)画直线AB,射线AC,线段BC;(2)在直线AB上找一点M,使线段MD与线段MC之和最小;(3)在线段AD的延长线上截AE=3AD,连线段CE交直线AB于点F.图1419.(9分)如图15,O为直线AB上一点,OE是∠AOD的平分线,∠COD=90°.(1)若∠AOD=138°,求∠COE和∠AOC的度数;(2)若∠AOC=2∠COE,求∠AOC的度数.图1520.(9分)(1)如图16-∠,已知线段AB=8 cm,C是线段AB上一点,AC=3 cm,M是AB的中点,N是A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2)如图16-∠,已知点O是直线AD上一点,射线OC,OE分别是∠AOB,∠BOD的平分线.①若∠AOC=20°,求∠COE的度数.②如果把条件“∠AOC=20°”去掉,那么∠COE的度数有变化吗?请说明理由.图1621.(9分)如图17,线段AB=24,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AB运动,M为线段AP的中点.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秒.(1)秒后,PB=2AM;(2)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试说明2BM﹣PB为定值;(3)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运动时,N为线段BP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图1722.(10分)已知∠AOB=120°,∠COD=80°,OM,ON分别是∠AOB,∠COD的平分线.(1)如果OA,OC重合,且OD在∠AOB的内部,如图18-∠,求∠MON的度数;(2)如果将图∠中的∠COD绕点O顺时针旋转n°(0<n<160),如图18-∠.则∠MON=_____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如果∠AOB的位置和大小不变,∠COD的边OD的位置不变,改变∠COD的大小,将图∠中的OC绕着O点顺时针旋转m°(0<m<100),如图18-∠,求∠MON的度数.(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图18附加题(20分,不计入总分)如图1,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AOC=30°,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其中∠P=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Q在射线OA上,另一边OP与OC都在直线AB的上方.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1)如图2,经过t秒后,OP恰好平分∠BOC.∠求t的值;∠此时OQ是否平分∠AOC?请说明理由.(2)若在三角板转动的同时,射线OC也绕点O以每秒6°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如图3,那么经过多长时间OC平分∠POQ?请说明理由.(3)在(2)问的基础上,经过____________秒OC平分∠POB.(四川钟志能)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达标测试卷参考答案答案速览一、1. B 2. C 3. C 4. C 5. A 6. C 7. D 8. A 9. A 10. D二、11.9 12.41°5′13″ 13.135° 14.70° 15.2 16. 20°或30°或40°三、解答题见“答案详解”答案详解16. 20°或30°或40°解析:根据题意,有三种情况:①∠BOC=2∠AOC,此时∠AOC=20°;②∠AOB=2∠AOC,此时∠AOC=30°;③∠AOC=2∠BOC,此时∠AOC=40°.综上,∠AOC的度数为20°或30°或40°.因为E是线段BC的中点,所以BC=2BE=6 cm.所以AB=AC-BC=9 cm.所以DE=DB+BE=3+3=6(cm ).18. 解:(1)如图,直线AB ,射线AC ,线段BC 为所求作. (2)如图,点M 为所求作. (3)如图,点E ,F 为所求作.19.解:(1)因为∠AOD =138°,OE 是∠AOD 的平分线,所以∠AOE =∠EOD =21∠AOD = 21×138°=69°.因为∠COD =90°,所以∠COE =∠COD ﹣∠EOD =90°﹣69°=21°. 所以∠AOC =∠AOE ﹣∠COE =69°﹣21°=48°. (2)设∠COE=x°,则∠AOC=2x°.. 所以∠AOE =∠AOC + ∠COE =3x°.因为OE 是∠AOD 的平分线,所以∠AOE =∠EOD =3x°.所以∠COD =∠COE + ∠EOD =4x°=90°,解得x=22.5.所以∠AOC =2x°=45°.所以∠BOD=180°-∠AOB=180°-2∠AOC=180°-2×20°=140°.②∠COE 的度数没有变化.理由如下:(∠BOD+∠AOB ).所以∠COE 的度数没有变化. 21. 解:(1)6(2)因为M 是线段AP 的中点,AP =2x ,所以AM =21AP =x ,PB =AB ﹣AP =24﹣2x ,BM =24﹣x .所以2BM ﹣PB =2(24﹣x )﹣(24﹣2x )=24,即2BM ﹣PB 为定值24. (3)当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点P 在点B 的右侧.因为M 是线段AP 的中点,AP =2x ,所以AM =PM =x ,PB =2x ﹣24.所以PN =21PB =x ﹣12. 所以MN =PM ﹣PN =x ﹣(x ﹣12)=12.所以∠MON=∠AOM-∠AON=60°-40°=20°. (2)20°+n°因为∠AOD=80°,∠AOC=m°,所以∠COD=∠AOD+∠AOC=80°+m°.m°. 附加题解:(1)∠因为∠AOC =30°,所以∠BOC =180°﹣30°=150°. 因为OP 平分∠BOC ,所以∠COP =21∠BOC =75°.所以∠COQ =90°﹣75°=15°. 所以∠AOQ =∠AOC ﹣∠COQ =30°﹣15°=15°.所以t =15°÷3°=5. ∠OQ 平分∠AOC .理由如下:因为∠COQ =15°,∠AOQ =15°,所以OQ 平分∠AOC . (2)5秒时OC 平分∠POQ .理由如下: 因为OC 平分∠POQ ,所以∠COQ =21∠POQ =45°. 根据旋转的速度,设∠AOQ =3°t ,∠AOC =30°+6°t . 由∠AOC ﹣∠AOQ =45°,可得30+6t ﹣3t =45,解得t =5. 所以5秒时OC 平分∠POQ .(3)370解析:设经过t 秒后OC 平分∠POB . 因为OC 平分∠POB ,所以∠BOC =21∠POB .因为∠AOQ +∠POB =90°,所以∠POB =90°﹣3°t .又∠BOC =180°﹣∠AOC =180°﹣(30°+6°t ),所以180﹣(30+6t )=21(90﹣3t ),解得t =370.。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一、选择题1.下列各线段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线段AB .线段abC .线段ABD .线段Ab2.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等角的补角相等B .垂线段最短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 .无限小数是无理数3.下列四个图中,能用1∠,O ∠与AOB ∠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 )A .B .C .D .4.利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的角的度数是( )A .105︒B .100︒C .75︒D .15︒5.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出4条对角线,则该多边形的边数为( )A .5B .6C .7D .86.要在墙上钉牢一根木条,至少要钉两颗钉子.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垂线段最短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 .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7.如图,已知ABC ,点D 是BC 边中点,且ADC BAC.∠∠=若BC 6=,则AC =( )A .3B .4C .42D .328.一条船从海岛A 出发,以15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2小时后到达海岛B 处.灯塔C 在海岛A 的北偏西30︒方向上,在海岛B 的北偏西60︒方向上,则海岛B 到灯塔C 的距离是( ) A .15海里B .20海里C .30海里D .60海里9.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OE 平分BOC ∠,若136∠=︒,则DOE ∠等于( )A .72︒B .90︒C .108︒D .144︒10.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三点确定一个圆B .圆的任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C .等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D .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二、填空题11.要在墙上订牢一根木条,至少需要2颗钉子,其理由是 .12.如图,在菱形ABCD 中,10AB =,M ,N 分别为BC ,CD 的中点,P 是对角线BD 上的一个动点,则PM PN +的最小值是 .13.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D ∠,若80BOC ∠=︒,则COE ∠的度数是 .14.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对角线总数是条。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检测题及答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检测题及答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检测题及答案北师大版一、选择题1 .下列图形中,能够相交的是( )2 .如图,已知线段AB=10cm ,点C 是AB 上任一点,点M 、N 分别是AC 和CB 的中点,则Mn 的长度为()A.6cmB.6 cmC.4 cmD.3 cm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线段(2)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 (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AB=BC,则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5) 射线比直线短A.1个B.2个C.3个D.4个4 .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最多可把平面分成( )部分。A.4B.5C.6D.75 .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若ED=6,则AB 的长为( )A. 6B. 8C. 12D. 166.下列说法中,①延长直线AB 到C;②延长射线OC 到D;③反向延长射线OC 到D;④延长线段AB 到C.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在直线上顺次取A 、B 、C 三点,使得AB=5㎝,BC=3㎝,如果O 是线段AC 的中点,那么线段OB的长度是A.0.5㎝ B.1㎝ C.1.5㎝ D.2㎝二、填空题8.如图,点C 、D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若AC=4,CD=5,DB=3,则图中所有线段的和是______.l9.如图3,三角形ABC 中,AB ⊥AC,AD ⊥BC,则图形中能表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线段有_____条。10.在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3个点,过任意个点作一条直线,则可作直线的条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1.已知C 为线段AB 的中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1)画出相应的图形,并求出图中线段的条数;(2)若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和为26,求线段AC 的长度;(3)若E 为线段BC 上的点,M 为EB 的中点,DM = a,CE = b,求线段AB 的长度。12.已知线段AB = 6.(1)取线段AB 的三等分点,这些点连同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可以组成多少条线段?求这些线段长度的和;(2)再在线段AB 上取两种点:第一种是线段AB 的四等分点;第二种是线段AB 的六等分点,这些点连同(1)中的三等分点和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可以组成多少条线段?求这些线段长度的和.2C B D AC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 2 .B 3 .A 4 .D 5 .C 6 .C 7.B 二、填空题 8.41;9.5 10.3 三、解答题11.(1)6条;(2)AC = 4;(3)AB = AC + CE + EB = 2CD + CE + 2EM =2(CD+ EM)+ CE= 2(DM-CE)+ CE = 2DM-CE = 2a-b 。12.解:(1)设M 、N 是线段AB 的三等分点(图略);共组成6条线段(写出来),这6条线段的长度和为20(2)设P 1、P 2、P 3是线段AB 的四等分点,R 1、R 2、R 3、R 4、R 5是线段AB 的六等分点(图略),易知R 2与M 重合,R 3与P 2重合,R 4与N 重合,故共可组成条线段 进一步计算每条线段的长度,并把它们加起来, 得所有线段的长度的和为88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线段AB 和CD 相等,记作__________,线段EF 小于GH,记作________.2.如图,直线上四点A 、B 、C 、D,看图填空:8(18)362⨯+=B C A B①AC=______+BC;②CD=AD-_______;③AC+BD-BC=_______.3.已知线段AB=5cm,在线段AB 上截取BC=2cm,则AC=________.4.连结两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两点的距离.5.如图,AB+BC_______AC(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B.线段的中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C.线段的中点可以有两个;D.线段的中点有若干个.7.如果点C 在线段AB 上,则下列各式中:AC=AB,AC=CB,AB=2AC,AC+CB=AB,能说明C 是线段AB 中点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8.如图,AB=CD,则AC 与BD 的大小关系是( )A.AC>BDB.AC<BDC.AC=BDD.不能确定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9.两根木条,一根长80厘米,一根长120厘米,将它们的一端重合, 顺次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间的距离是多少?10.如图,AB=20cm,C 是AB 上一点,且AC=12cm,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四、实践题:(8分)11.如图,比较线段AB 与AC 、AD 与AE 、AD 与AC 的大小.参考答案:一、1. AB=CD EF<GH 2.①AB ②AC ③AD 3.7cm 或3cm12CD BECADB4.线段的长度5.>;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二、6.B7.C8.C 三、9.解:由题意,80cm 长的一半是40cm,120cm 长的一半是60cm 故两根木条中点间距离是40+60=100cm.10.解:∵AB=20cm,AC=12cm,∴CB=AB-AC=20-12=8cm, 又∵D 是AC 中点,E 是BC 中点,∴DC=AC=×12=6cm,CE=CB=×8=4cm,∴DE=DC+CE=6+4=10cm.四、11.有两种方法:①度量法,通过测量各线段的长度.②叠合法,可知:AB>AC,AD>AE,AD=AC.一、填空:1.如图1,∠AOB______∠AOC,∠AOB_______∠BOC(填>,=,<); 用量角器度量∠BOC=____°,∠AOC=______°,∠AOC______∠BOC.2.如图2,∠AO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OC=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OC 是∠AOB 内部的一条射线,若∠AOC=________,则OC 平分∠AOB;若OC 是∠AOB 的角平分线,则_________=2∠AOC.12121212OC(1)AB O DC(2)ABOD C (3)A B12二、选择: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画出部分的长短没有关系;B.角的大小与它们的度数大小是一致的;C.角的和差倍分的度数等于它们的度数的和差倍分;D.若∠A+∠B>∠C,那么∠A 一定大于∠C 。

初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精品

初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精品

《第五章 基本平面图形》测试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直线的表示法中,正确的是( )A .直线A B.直线ABC .直线ab D.直线A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一点P 只能作一条直线。

B 、射线AB 和射线BA 表示同一条射线C 、直线AB 和直线BA 表示同一条直线D 、射线a 比直线b 短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B.连结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AB =BC ,则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 4.下面表示ABC 的图是 ( )AB C D 5.如图,四条表示方向的射线中,表示北偏东60°的是( )6.平面上有不同的三点,经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共可以画(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1条或3条7、如图,从点O 出发的5条射线,可以组成的角的个数是( )。

A 、4个 B 、6个 C 、8个 D 、10个AB B第7题图BOC A EDOCDBA第8题图8.如图,∠AOB =120°,AO ⊥DO BO ⊥CO , 则∠COD 的度数是( )。

A 、30° B、40° C、45° D、60°9.如果线段AB =7.2cm , 点C 在线段AB 上,且3AC =AB 。

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MC =( )。

3.62.47.2MCBA 、1.2cmB 、2.4cmC 、3.6cmD 、4.8cm10.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AB =4cm ,BC =5cm ,则AC =( )。

A 、1cm B 、9cm C 、1cm 或9cm D 、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将弯曲的河道改直,可以缩短航程,其依据是_ 12.时钟表面5点时,时针与分针所夹角的度数是_ _ 13. 6.25°= ° ′ ″。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综合检测卷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探照灯发射出的光线,可近似地看作( )A .线段B .射线C .直线D .折线2.如图,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 ,若∠AOC =125°,则∠AOD =( )A .50°B .55°C .60°D .6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B .连接两点的线段叫作两点的距离C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D .若AB =BC ,则B 是AC 的中点4.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最多能引出三条对角线,这个多边形是( )A .三角形B .四边形C .五边形D .六边形5.一个人从A 点出发向南偏东30°方向走到B 点,再从B 点出发向北偏西45°方向走到C 点,那么∠ABC 等于( )A .75°B .45°C .30°D .15°6.如图,AB =CD ,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 .AC >BCB .AC =BDC .AB +CD =BC D .AB +BC =BD 7.已知OA ⊥OC ,∠AOB ︰∠AOC =2︰3,则∠BOC 的度数为( )A .30B .150C .30或150D .以上都不对8.如图,扇形AOB 的半径为2,圆心角为90°,连接AB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π-2B .π-4C .4π-2D .4π-4 第2题图第6题图 第8题图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请将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在该题的横线上.9.时钟表面3点30分,时针与分针所成夹角的度数是 .10.如图,B 、C 两点在线段AD 上,BD =BC + ,AD =AC +BD - ; 如果CD =4cm ,BD =7cm ,B 是AC 的中点,则AB 的长为 cm .11.计算:176°52′÷3=_______° _______′ _______″.12.一个圆被分成A ,B ,C 三部分,其中A 部分占25%,C 部分占45%,则B 部分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度.13.如图,OE 是∠BOC 的平分线,OD 是∠AOC 的平分线,且∠AOB =150°,∠DOE 的度数是 .14.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点C ,使BC =13AB ,D 为AC 的中点,若AB =9 cm ,则DC 的长为 cm .15.长方形纸条按如图所示折叠后,B 、D 两点落在B ′、D ′点处,若得∠AOB ′=70°,则∠B ′OG 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4小题,16、17题每小题10分,18、19题每小题14分,共48分.)解答过程应写出文字说明、推理过程及演算步骤.16.如图,已知∠AOB =90°,∠COD =90°,OE 为∠BOD 的平分线,∠BOE =17°18′,求∠AOC 的度数.17.某摄制组从A 市到B 市有一天的路程,由于堵车,中午才赶到一个小镇,只行驶了原第13题图第10题图 第15题图计划的三分之一(原计划行驶到C地),过了小镇,汽车赶了400千米,傍晚才停下来休息,司机说,再走从C地到这里路程的二分之一就到达目的地了,问A,B两市相距多少千米?18.如图甲所示,将一副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在点O处.(1)①∠AOD和∠BOC相等吗?说明理由;②∠AOC和∠BOD在数量上有何关系?说明理由;(2)若将这副三角尺按图乙所示摆放,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在点O处.∠∠AOD和∠BOC相等吗?说明理由;∠∠AOC和∠BOD的以上关系还成立吗?说明理由.19.如图∠,线段AB=12cm,点C为AB上的一个动点,点D、E分别是AC、BC的中点.(1)若点C恰好是AB中点,则DE= cm;(2)若AC=4cm,求DE的长;(3)试利用“字母代替数”的方法,说明不论AC取何值(不超过12cm),DE的长不变;(4)知识迁移:如图∠,已知∠AOB=120°,过角的内部任一点C画射线OC,若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试说明∠DOE=60°与射线OC的位置无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B 3.A 4.D 5.D 6.C 7.C 8.A二、填空题:9.75° 10.CD ,CB ,3 11.58 ,57 ,20 12.108 13.75° 14.6 15.55°三、解答题:16.∵OE 为∠BOD 的平分线, ∴∠BOD =2∠BOE =2×17°18′=34°36′, 又∵∠AOB =∠COD =90°,∴∠AOC =360°-∠AOB -∠COD -∠BOD =360°-90°-90°-34°36′=145°24′17.如图,设小镇为D ,傍晚汽车在E 处休息,由题意知,DE =400千米,AD =DC ,EB =CE , AD +EB =(DC +CE )=DE =×400=200千米, ∴AB =AD +EB +DE =600千米, 答:A ,B 两市相距600千米.18.(1) 相等.∵①∠AOD =90°+∠BOD ,∠BOC =90°+∠BOD , ∴∠AOD =∠BOC ; ②∵∠AOC +90°+∠BOD +90°=360°, ∴∠AOC +∠BOD =180°;(2)①∵∠AOD =90°-∠BOD ,∠BOC =90°-∠BOD , ∴∠AOD =∠BOC ; ②成立.由∠AOC =90°+90°-∠BOD , ∴∠AOC +∠BOD =180°19.(1)6;(2)∠AB =12,AC =4, ∠BC =8,∠点D 、E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CD =2,CE =4, ∠DE =6cm ;(3)设AC =a ,∠点D 、E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DE =CD +CE =12(AC +BC )=12AB =6cm , ∠不论AC 取何值(不超过12cm ),DE 的长不变;(4)∠OD 、OE 分别平分∠AOC 和∠BOC ,∠∠DOE =∠DOC +∠COE =12(∠AOC +∠COB )=12∠AOB , ∠∠AOB =120°, ∠∠DOE =60°, ∠∠DOE 的度数与射线OC 的位置无关.1212121212。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A卷提升卷 单元重点综合测试)(教师版)24-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成都专用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A卷提升卷 单元重点综合测试)(教师版)24-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成都专用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A 卷·提升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A 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点E 、F 分别是线段AC 、AB 的中点,若EF =2,则BC 的长为( )A .3B .4C .6D .8【答案】B【分析】根据线段的中点,可得AE 与AC 的关系,AF 与AB 的关系,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详解】解:E 、F 分别是线段AC 、AB 的中点,AC =2AE =2CE ,AB =2AF =2BF ,EF =AE ﹣AF =22AE ﹣2AF =AC ﹣AB =2EF =4,BC =AC ﹣AB =4,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根据中点的性质求出线段AC -AB =4是解题关键.2.若45,45n n a b Ð=°-°Ð=°+°,则a Ð与Ðb 的关系是( )A .互补B .互余C .和为钝角D .和为周角【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互余,解题关键是掌握若两个角的和等于90°,即这两个角互余.根据已知条件,得出90a b Ð+Ð=°,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45,45n n a b Ð=°-°Ð=°+°,454590n n a b \Ð+Ð=°-°+°+°=°,a \Ð与Ðb 互余,故选:B .3.钟面上3点2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度数是( )A .30°B .25°C .15°D .20°4.如图所示图形中,共有( )条线段.A .10B .12C .15D .30【答案】A【分析】根据线段的定义即可获得答案.【详解】解:该图形中,线段有AB BC CD DE AC BD CE AD BE AE 、、、、、、、、、,共计10条.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数量的知识,数量掌握线段的定义是解题关键.5.如图,线段10AB =,点C 、D 分别是线段AB 上两点()CD AC CD BD >>,,用圆规在线段CD 上分别截取CE AC DF BD ==,,若点E 与点F 恰好重合,则CD 的长度为( )A .3B .4C .5D .6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B.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C.若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5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是八边形=,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D.对于线段AC与BC,若AC BC【答案】C【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角的定义,多边形的对角线以及线段中点的定义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有公共端点是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若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5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是八边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错误,A、B、C三点不一定共线,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若线段AC BC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角的定义,线段中点的定义,多边形的对角线,熟练掌握概念是解题的关键.7.正多边形通过镶嵌能够密铺成一个无缝隙的平面,下列组合中不能镶嵌成一个平面的是( )A.正三角形和正方形B.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C.正方形和正六边形D.正方形和正八边形【答案】C【分析】由正多边形的内角拼成一个周角进行判断,ax+by=360°(a、b表示多边形的一个内角度数,x、y 表示多边形的个数).【详解】解:A、∵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分别为60°、90°,3×60°+2×90°=360°,∴正三角形和正方形可以镶嵌成一个平面,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分别为60°、120°,2×60°+2×120°=360°,或4×60°+1×120°=360°,∴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可以镶嵌成一个平面,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正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分别为90°、120°,2×90°+1×120°=300°<360°且3×90°+1×120°=390°>360°,∴正方形和正六边形不能镶嵌成一个平面,故C 选项符合题意;D 、正方形和正八边形的内角分别为90°、135°,1×90°+2×135°=360°,∴正方形和正八边形可以镶嵌成一个平面,故D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镶嵌,两种或两种以上几何图形向前成平面的关键是: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8.如图,已知点C 是线段AB 上一点,点D 是AC 的中点,点E 是BC 的中点.若12AB =,则DE 的长为( )A .7B .6C .5D .4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8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9.已知1672832¢¢¢Ð=°,则它的余角是.【答案】223128¢¢¢°【分析】根据余角的定义求即可.【详解】解:∵1672832¢¢¢Ð=°,∴它的余角是90672832223128¢¢¢¢¢¢°-°=°,故答案为:223128¢¢¢°.【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10.82.3°用度、分、秒可表示为 .【答案】8218¢°【分析】根据1分等于60分,将0.3度转化为用分表示即可.【详解】解:0.30.36018¢°=´=,∴82.38218¢°=°,故答案为:8218¢°.【点睛】本题考查度、分、秒之间的转化,能够掌握三个单位之间的转换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如图,100AOB Ð=°,OM 平分AOC Ð,ON 平分BOC Ð,则MON Ð= .12.如图,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1134BD AB CD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之间距离是10,则AB = ,CD = .13.如图1,一款暗插销由外壳AB ,开关CD ,锁芯DE 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2,开关CD 绕固定点O 转动,由连接点D 带动锁芯DE 移动.图3为插销开启状态,此时连接点D 在线段AB 上,如1D 位置.开关CD 绕点O 顺时针旋转180°后得到22C D ,锁芯弹回至22D E 位置(点B 与点2E 重合),此时插销闭合如图4.已知72mm CD =,2150mm AD AC -=,则1BE = mm .【答案】2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和差计算,结合图形得出当点D 在O 的右侧时,即1D 位置时,B 与点E 的距离为1BE ,当点D 在O 的左侧时,即2D 位置时,B 与点E 重合,即2E 位置,得出11222BE OD OD OD =+=,再由图形中线段间的关系得出12225072mm CD OC OD OD OD =+=++=,即可求解.【详解】解:由图3得,当点D 在O 的右侧时,即1D 位置时,B 与点E 的距离为1BE ,由图4得,当点D 在O 的左侧时,即2D 位置时,B 与点E 重合,即2E 位置,∴11222BE OD OD OD =+=,∵2150mm AD AC -=,∴()()2150mm AO OD AO OC ---=,∴1250mm OC OD -=,∴1250OC OD =+,∵11CD OC OD OC OD =+=+,∴12225072mm CD OC OD OD OD =+=++=,∴2222mm OD =,∴122mm BE =,故答案为:2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上)14.计算(结果用度、分、秒表示).(1)58496731¢¢°+°;(2)47.6251236¢¢¢°-°;(3)384572.5¢°+°;(4)()180583570.3¢°-°+°.【答案】(1)12620¢°(2)222324¢¢¢°(3)11115¢°(4)517¢°【分析】本题考查度,分,秒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160¢°=,160¢¢¢=进行计算,即可.(1)根据160¢°=,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160¢°=,160¢¢¢=,进行计算,即可;(3)根据160¢°=,160¢¢¢=,进行计算,即可;(4)根据160¢°=,160¢¢¢=,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解:58496731¢¢°+°12580¢=°+12620¢=°.(2)解:47.6251236¢¢¢°-°4736251236¢¢¢¢=°-°473560251236¢¢¢¢¢¢=°-°222324¢¢¢=°.(3)解:384572.5¢°+°38457230¢¢=°+°11075¢=°11115¢¢=.(4)解:()180583570.3¢°-°+°()180********¢¢=°-°+°18012835¢=°-°517¢=°.15.如图是依依家到学校的行走路线图.(1)小公园在依依家的 偏 ° 米处.(2)小公园在银行的 偏 ° 米处.(3)学校西偏南20°,距离250m 处是超市,请用★标出超市的位置.(1cm 表示100m )【答案】(1)北;西20;距离80.(2)南;西30;距离100(3)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方位角的表示,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方位角的定义.(1)根据方位角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2)根据方位角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3)根据学校西偏南20°,距离250m处是超市,进行解答即可.【详解】(1)解:小公园在依依家的北偏西20°距离80米处.故答案为:北;西20;80.(2)解:∵银行在小公园的北偏东30°距离100米处;∴小公园在银行的南偏西30°距离100米处.故答案为:南;西30;距离100.(3)解:如图所示:A B C D.根据下列语句按要求画图.16.如图,已知平面内有四个点,,,(1)连接AB;=;(2)作射线AD,并在线段AD的延长线上用圆规截取DE AD+>,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______.(3)作直线BC与射线AD交于点F.观察图形发现,线段AF BF AB【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直线、射线、线段,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本的作图方法.(1)根据题意,求解即可;=(以(2)根据射线和线段的定义,作出射线AD,端点为A,并在线段AD的延长线上用圆规截取DE AD点D为圆心,AD为半径)即可;(3)根据直线和射线的定义即可作出直线BC与射线AD交于点F,进而可得出结论的依据.【详解】(1)如图,AB即为所作;(2)如图,点E即为所作;(3)如图,点F即为所作;观察图形发现,线段AF BF AB+>,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7.如图,线段16AB=,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1)求线段AD的长;(2)若在线段AB上有一点E,14CE BC=,求AE的长.18.(1)如图1,射线OC 在AOB Ð的内部,OM 平分AOC Ð,ON 平分BOC Ð,若110AOB Ð=°,求MON Ð的度数;(2)射线OC ,OD 在AOB Ð的内部,OM 平分AOC Ð,ON 平分BOD Ð,若100AOB Ð=°,20COD Ð=°,求MON Ð的度数;(3)在(2)中,AOB m Ð=°,COD n Ð=°,其他条件不变,请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MON 的度数(不用说理).B 卷(共5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9.如图,总共有 个角.【答案】10【分析】根据图形分别表示出所有角即可.【详解】解:图中的角有:AOC Ð,AOD Ð,AOE Ð,AOB Ð,COD Ð,COE Ð,COB Ð,DOE Ð,Ð共有10个角.Ð,EOBDOB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概念,正确会表示角,做到不重不漏是关键.20.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点D是线段AC的中点.若线段2AD=,则AB=.21.如图,将一副三角尺的直角顶点O重合在一起.若∠COB与∠DOA的比是2:7,OP平分∠DOA,则∠POC =度.22.已知:90AOB Ð=°,30BOC Ð=o ,OM 平分AOC Ð,则MOB Ð的度数为.Ð②当OC在AOBQÐ=°ÐAOB BOC90,\Ð=ÐAOC AOBQ OM平分AOCÐ1\Ð=ÐCOM AOC故答案为:30°或23.如图,在数轴上剪下6个单位长度(从1-到5)的一条线段,并把这条线段沿某点向左折叠,然后在::,则折痕处对应的点表示的数可重叠部分的某处剪一刀得到三条线段,发现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之比为112能是.如图所示:①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上)24.如图,点C 、D 为线段AB 上两点,点M 为线段AC 的中点,点N 为线段BD 的中点.(1)若14cm AB =,4cm CD =.求AC BD +的长及MN 的长.(2)若AB a =,CD b =.直接用含a 、b 的式子表示MN 的长.CD= 25.已知:在一条东西向的双轨铁路上迎面驶来一快一慢两列火车,快车长2AB=(单位长度),慢车长4(单位长度),设正在行驶途中的某一时刻,如图,以两车之间的某点O为原点,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画数a=,c是代数式轴,此时快车头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a,慢车头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c,其中8 2-+的二次项系数.若快车AB以6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继续行驶,同时慢车CD以2个x x1625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继续行驶.(1)此时刻a=________,c=________;(2)从此时刻开始算起,问再行驶多少秒钟两列火车的车头AC相距16个单位长度?(3)此时在快车AB上有一位爱动脑筋的乘客——天桥少年M,他发现行驶中有一段时间t秒钟,他的位置M+++为定到两列火车头AC的距离和加上到两列火车尾BD的距离和是一个不变的值(即MA MC MB MD 值).你认为天桥少年M发现的这一结论是否正确?若正确,求出这个时间及定值;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2)解:()()241662-¸+88=¸1=(秒),或()()2416625+¸+=(秒),答:再行驶1秒或5秒两列火车行驶到车头AC 相距16个单位长度;(3)解:这个结论正确,当M 在CD 之间时,MC MD +是定值4,()462t =¸+48=¸0.5=(秒),∵2MA MB AB +==,∴此时()()246MA MC MB MD MA MB MC MD +++=+++=+=(单位长度),故这个时间是0.5秒,定值是6单位长度.26.钟面上的数学基本概念:钟面角是指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如图1,AOB Ð即为某一时刻的钟面角,通常0180AOB °£Ð£°[简单认识]时针和分针在绕点O 一直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针每小时转动的角度是30°,分针每小时转动一周,角度为360°.由此可知:(1)时针每分钟转动 °,分针每分钟转动 °:[初步研究](2)已知某一时刻的钟面角的度数为a ,在空格中写出一个与之对应的时刻:①当90a =°时, ;②当180a =°时, ;(3)如图2,钟面显示的时间是8点04分,此时钟面角AOB Ð= .[深入思考](4)在某一天的下午2点到3点之间(不包括2点整和3点整).①时针恰好与分针重叠,则这一时刻是;时针恰好与分针垂直,求此时对应的时刻是;、所在射线与射线OC中恰有一条是另两条射线所②记钟面上刻度为3的点为C,当钟面角的两条边OA OB成角的角平分线时,请直接写出此时对应的时刻.。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试卷及答案_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_北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试卷及答案_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_北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图形中,哪一个不是由线段构成的?A. 正方形B. 圆形C. 三角形D. 矩形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四个角,其中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余三个角分别是:A. 一个锐角和两个钝角B. 三个直角C. 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D. 一个钝角和两个锐角3、下列图形中,不属于平行四边形的是()A. 矩形 B、菱形 C、梯形 D、正方形4、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若OA=5cm,OB=7cm,则OD 的长度为()A. 5cm B、7cm C、10cm D、14cm5、在以下选项中,哪一项正确描述了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关系?A. 平行B. 相交C. 重合D. 平行或相交或重合6、下列哪一个图形不是由线段组成的?A. 正方形B. 圆形C. 三角形D. 矩形7、在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梯形C. 矩形D. 正五边形8、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底边BC=6cm,腰AB=AC=8cm,那么三角形ABC的周长是()A. 22cmB. 24cmC. 26cmD. 28cm9、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正确描述了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区别?A. 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双向无限延伸。

B. 线段和射线都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但只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

C. 线段有一个端点;射线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双向无限延伸。

D. 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没有端点,它们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10、给定平面上不重合的三个点A、B、C,如果通过这三个点中的任意两个可以画一条直线,那么最多能画出多少条不同的直线?A. 1B. 2C. 3D. 无数二、计算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第一题: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C。

(好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基本平面图形》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好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基本平面图形》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棋盘上有黑、白两色棋子若干,如果在一条至少有两颗棋子的直线(包括图中没有画出的直线)上只有颜色相同的棋子,我们就称“同棋共线”.图中“同棋共线”的线共有( )A .12条B .10条C .8条D .3条2.如图甲,用边长为4的正方形做了一幅七巧板,拼成图乙所示的一座桥,则桥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A .16B .12C .8D .43.若线段,,AP BP AB 满足AP BP AB +>,则关于P 点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 点一定在直线AB 上 B .P 点一定在直线AB 外 C .P 点一定在线段AB 上D .P 点一定在线段AB 外4.若线段122A A =,在线段12A 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3A ,使2A 是13A A 的中点;在线段13A 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4A ,使3A 是41A A 的中点;在线段41A 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5A ,使4A 是15A A 的中点……,按这样操作下去,线段2021A A 的长度为( )A .182B .192C .202D .2125.若线段AB =13cm ,MA +MB =17c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M 在线段AB 上B .点M 在直线AB 上,也有可能在直线AB 外C .点M 在直线AB 外D .点M 在直线AB 上6.如图,点C 、D 是线段AB 上任意两点,点M 是AC 的中点,点N 是DB 的中点,若AB a ,MN b =,则线段CD 的长是( )A .2b a -B .()2a b -C .-a bD .1()2a b + 7.如图,线段CD 在线段AB 上,且2CD =,若线段AB 的长度是一个正整数,则图中以A ,B ,C ,D 这四点中任意两点为端点的所有线段长度之和可能是( )A .28B .29C .30D .318.某一时刻钟表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夹角是105°,那么这一时刻可能是( )A .8点30分B .9点30分C .10点30分D .以上答案都不对9.如图,OA OB ⊥,若15516'∠=︒,则∠2的度数是( )A .3544︒'B .3484︒'C .3474︒'D .3444︒' 10.钟表上12时15分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 )A .120°B .90°C .82.5°D .60°11.已知:如图,C 是线段AB 的中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AB =20 cm ,那么线段AD 等于( )A .15 cmB .16 cmC .10 cmD .5 cm12.如图,∠PQR 等于138°,SQ ⊥QR ,QT ⊥PQ .则∠SQT 等于( )A .42°B .64°C .48°D .24°二、填空题13.点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 表示的数是5,线段AB 的长是线段OA 的1.2倍,点C 在数轴上,M 为线段OC 的中点,(1)点B 表示的数为 ;(2)若线段BM 的长是4,求线段AC 的长. 14.将一副三角板按图甲的位置放置,(1)∠AOD ∠BOC (选填“<”或“>”或“=”);(2) 猜想∠AOC 和∠BOD 在数量上的关系是 .(3)若将这副三角板按图乙所示摆放,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在点O 处.(1)(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15.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于点O ,90COE ∠=︒.(1)若32AOC ∠=︒,求∠BOE 的度数; (2)若:2:7BOD BOC ∠∠=,求BOD ∠的度数. 16.根据下列要求画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连接线段OB ; (2)画射线AO ,射线AB ;(3)用圆规在射线AB 上截取AC ,使得AC OB =,画直线OC .17.如图,O 为直线AB 上一点,∠AOC 与∠AOD 互补,OM 、ON 分别是∠AOC 、∠AOD 的平分线.(1)根据题意,补全下列说理过程: 因为∠AOC 与∠AOD 互补, 所以∠AOC+∠AOD =180°. 又因为∠AOC+∠ =180°, 根据 ,所以∠ =∠ . (2)若∠MOC =72°,求∠AON 的度数.18.如图,线段AB 的中点为M ,C 点将线段MB 分成MC ,CB 两段,且:1:3MC CB =,若20AC =,求AB 的长.19.如图,已知点C 是线段AB 上一点,且2AC CB =,点D 是AB 的中点,且6AD =,(1)求DC 的长;(2)若点F 是线段AB 上一点,且12CF CD =,求AF 的长. 20.(1)计算:()535112 2.5147⎛⎫---÷-- ⎪⎝⎭(2)如图,OD 平分AOC ∠,75BOC ∠=︒,15BOD ∠=︒.求AOB ∠的度数.三、解答题21.如图,已知C ,D 两点将线段AB 分成三部分,且这三部分的长度之比为2:3:4,点M 为线段AB 的中点,BD=8cm ,求线段DM 的长.22.如图,已知点A ,B ,C ,D .按要求画图:①连接AD ,画射线BC ;②画直线CD 和直线AB ,两条直线交于点E ;+++的值最小.③画点P,使PA PB PC PD23.计算(1)58°32′36″+36.22°(2)-32×(-2)+42÷(-2)3÷10-丨-22丨÷524.如图,已知直线l和直线外三点A,B,C,按下列要求画图:(1)画射线AB;(2)连接BC;(3)反向延长BC至D,使得BD=BC;(4)在直线l上确定点E,使得AE+CE最小;(5)请你判断下列两个生活情景所蕴含的数学道理.情景一:如图从A地到B到地有4条道路,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如果能,请你联系所学知识,在图上画出最短中线.情景二:同学们做体操时,为了保证一队同学站成一条直线,先让两个同学站好不动,其他同学依次往后站,要求目视前方只能看到各自前面的那个同学,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25.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OF为射线,∠AOE=90°,OF平分∠BOC,(1)若∠EOF=30°,求∠BOD的度数;(2)试问∠EOF与∠BOD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AB=,M是线段AB的中点,P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N是线段26.已知,线段20PB的中点.(1)当P是线段AM的中点时,求线段NB的长;MP=时,求线段NB的长;(2)当线段1(3)若点P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猜想线段PA与线段MN的数量关系,并画图加以证明.【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把问题转化两白棋子共线和两黑棋子共线两种情形求解即可.【详解】结合图形,从横行、纵行、斜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条直线上至少有两颗棋子并且颜色相同,如下,共有10条: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问题,准确理解新定义的内涵,并灵活运用分类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C【分析】读图分析阴影部分与整体的位置关系,易得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原正方形的面积的一半;【详解】读图分析阴影部分与整体的位置关系,易得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原正方形的面积的一半,⨯÷=;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428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七巧板求面积的知识点,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分析】根据P点在线段AB上时,AP+BP=AB,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 P点在线段AB上时,AP+BP=AB,此时点P在直线AB上,故错误;B. P点在线段AB延长线上时,AP BP AB+>,故错误;C. P点在线段AB上时,AP+BP=AB,故错误;D. P点在线段AB上时,AP+BP=AB,P点一定在线段AB外时,AP BP AB+>,故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和直线、线段的位置关系,解题关键是抓住当P点在线段AB上时,AP+BP=AB这一结论,进行判断.4.B解析:B【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和两点之间的距离,找出题目中的规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由题意可知:如图写出线段的长,A1A2=2,A2是 A1A3的中点得A1A2=A2A3=2,A1A3=4,A3是 A1A4的中点得A1A3=A3A4=4,A1A4=8,A4是 A1A5的中点得A1A4=A4A5=8,……根据线段的长,找出规律,∵A1A2=2,A2A3=2=21,A3A4=4=22,A4A5=8=23,A5A6=16=24,A7A8=……,总结通项公式,∴线段 A n A n+1=2n-1(n为正整数)∴线段 A20A21=219故此题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线段中点的定义,找出题目中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B 【分析】此题要分多种可能情况讨论:当M 点在直线外时,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能出现MA+MB=17;当M 点在线段AB 延长线上,也可能出现MA+MB=17;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1)当M 点在直线外时,M ,A ,B 构成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出现MA+MB=17;(2)当M 点在线段AB 延长线上,也可能出现MA+MB=17. 故选:B . 【点睛】此题考查比较线段的长短,正确认识直线、线段,注意对各个情况的分类,讨论可能出现的情况.6.A解析:A 【分析】先由AB MN a b -=-,得AM BN a b +=-,再根据中点的性质得22AC BD a b +=-,最后由()CD AB AC BD =-+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AB a ,MN b =, ∴AB MN a b -=-, ∴AM BN a b +=-,∵点M 是AC 的中点,点N 是DB 的中点, ∴AM MC =,BN DN =,∴()()2222AC BD AM MC BN DN AM BN a b a b +=+++=+=-=-, ∴()()222CD AB AC BD a a b b a =-+=--=-.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与线段中点有关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线段中点的性质.7.B解析:B 【分析】根据数轴和题意可知,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是AC+CD+DB+AD+CB+AB ,然后根据CD=2,线段AB 的长度是一个正整数,依次对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本题.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图中以A ,B ,C ,D 这四点中任意两点为端点的所有线段长度之和是: AC+CD+DB+AD+CB+AB=(AC+CD+DB )+(AD+CB )+AB=AB+AB+CD+AB=3AB+CD , ∵CD=2,∴AC+CD+DB+AD+CB+AB=3AB+2,∴A选项中:当和为28时,即3AB+2=28,解得:AB=263,与AB长度是正整数不符,故不符合要求;B选项中:当和为29时,即3AB+2=29,解得:AB=9,AB长度是正整数,故符合要求;C选项中:当和为30时,即3AB+2=30,解得:AB=283,与AB长度是正整数不符,故不符合要求;D选项中:当和为31时,即3AB+2=31,解得:AB=293,与AB长度是正整数不符,故不符合要求;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线段的长度,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8.B解析:B【分析】根据时间得到分针和时针所在位置,算出夹角度数,判断选项的正确性.【详解】A选项,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8和9的中间,夹角是3021575︒⨯+︒=︒;B选项,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9和10的中间,夹角是30315105︒⨯+︒=︒;C选项,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10和11的中间,夹角是30415135︒⨯+︒=︒D选项错误,因为B是正确的.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角度求解,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钟面角度的求解方法.9.D解析:D【分析】根据OA⊥OB,得到∠AOB=90°∠AOB=∠1+∠2=90°,即可求出.【详解】解:∵OA⊥OB∴∠AOB=90°∵∠AOB=∠ 1+∠ 2=90°∠1=55°16′∴∠ 2=90°-55°16′=34°44′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度的计算,熟记度分秒之间是六十进制是解题的关键. 10.C解析:C【分析】求出时针和分针每分钟转的角度,由此即可得.【详解】因为时针每分钟转的角度为3600.51260︒=︒⨯,分针每分钟转的角度为360660︒=︒,所以当钟表上12时15分时,时针转过的角度为0.5157.5︒⨯=︒,分针转过的角度为61590︒⨯=︒,所以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907.582.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钟面角,熟练掌握时钟表盘特征和时针、分针每分钟转的角度数是解题关键.11.A解析:A【分析】根据C点为线段AB的中点,D点为BC的中点,可知AC=CB=12AB,CD=12CB,AD=AC+CD,又AB=4cm,继而即可求出答案.【详解】∵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B=20cm,∴BC=12AB=12×20cm=10cm,∵点D是线段BC的中点,∴BD=12BC=12×10cm=5cm,∴AD=AB-BD=20cm-5cm=15cm.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的知识,注意理解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2.A解析:A【分析】利用垂直的概念和互余的性质计算.【详解】解:∵∠PQR=138°,QT⊥PQ,∴∠PQS=138°﹣90°=48°,又∵SQ⊥QR,∴∠PQT=90°,∴∠SQT=42°.故选A.【点睛】本题是对有公共部分的两个直角的求角度的考查,注意直角的定义和度数.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13.(1)-1;(2)1或15【分析】(1)根据点A表示的数为5线段AB的长为线段OA长的12倍即可得点B表示的数;(2)根据线段BM的长为45即可得线段AC的长【详解】解:(1)∵点A表示的数为5线段解析:(1)-1;(2)1或15【分析】(1)根据点A表示的数为5,线段AB的长为线段OA长的1.2倍.即可得点B表示的数;(2)根据线段BM的长为4.5,即可得线段AC的长.【详解】解:(1)∵点A表示的数为5,线段AB的长为线段OA长的1.2倍,∴AB=1.2×5=6∵OA=5,∴OB=AB-OA=1,∴点B表示的数为-1.故答案为-1;(2)若点M在点B的右边,点B表示的数是-1,且|BM|=4,所以点M表示的数是3,即|OM|=3又M是线段OC的中点,所以|OC|=6,即点C所表示的数是6,点A表示的数是5,所以|AC|=1;若点M在点B的左边,点B表示的数是-1,且|BM|=4,所以点M表示的数是-5,所以|OM|=5而M是线段OC的中点,所以|OC|=10,即点C所表示的数是-10,点A表示的数是5,所以|AC|=15【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用数轴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14.(1)∠AOD=∠BOC;(2)∠AOC+∠BOD=180°;(3)任然成立理由如见解析【分析】(1)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解答(2)利用周角的定义和直角解答;(3)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解答∠AOD和∠BO解析:(1)∠AOD=∠BOC;(2)∠AOC+∠BOD=180°;(3)任然成立,理由如见解析【分析】(1)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解答,(2)利用周角的定义和直角解答;(3)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解答∠AOD和∠BOC的关系,根据图形,表示出∠BOD+∠AOC=∠BOD+∠AOB+∠COB整理即可得到原关系仍然成立.【详解】解:(1)∠AOD和∠BOC相等,∵∠AOB=∠COD=90°,∴∠AOB+∠BOD=∠COD+∠BOD,∴∠AOD=∠COB;(2)∠AOC和∠BOD互补.∵∠AOB=∠COD=90°,∴∠BOD+∠AOC=360°-∠AOB-∠COD=360°-90°-90°=180°,∴∠AOC和∠BOD互补;⑶成立.∵∠AOB=∠COD=90°,∴∠AOB-∠BOD=∠COD-∠BOD,∴∠AOD=∠COB,∵∠AOB=∠COD=90°,∴∠BOD+∠AOC=∠BOD+∠AOB+∠COB,=90°+∠BOD+∠COB,=90°+∠DOC,=90°+90°,=18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的和、差关系,互余互补的角关系,理清角的和或差,互余与互补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5.(1)58°;(2)40°【分析】(1)根据平角的定义结合角的和差进行计算;(2)根据平角的定义结合角的比进行求解计算【详解】解:(1)直线ABCD 相交于点O (2)【点睛】本题考查几何图形中角度的和解析:(1)58°;(2)40°【分析】(1)根据平角的定义,结合角的和差进行计算;(2)根据平角的定义,结合角的比进行求解计算.【详解】解:(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180AOC COE BOE ∴∠+∠+∠=︒180BOE AOC COE ∴∠=︒-∠-∠90,32COE AOC ∠=︒∠=︒BOE 180329058∴∠=︒-︒-︒=︒(2)180COD ∠=︒,:2:7BOD BOC ∠∠= 2180409BOD ∴∠=︒⨯=︒. 【点睛】 本题考查几何图形中角度的和差计算,理解题意,列出角的和差关系,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16.(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连接OB 即可;(2)连接AOAB 并延长;(3)先用圆规在射线上截取AC=OB 再画直线OC【详解】解:(1)如图所示线段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射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连接OB 即可;(2)连接AO 、AB 并延长;(3)先用圆规在射线AB 上截取AC=OB ,再画直线OC .【详解】解:(1)如图所示,线段OB 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射线AO 、射线AB 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直线OC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画线段、射线、和直线,解题关键是遵循题意画图,注意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17.(1)BOC ;同角的补角相等;AOD ;BOC ;(2)∠AON=18°【分析】(1)由题意可得∠AOC+∠AOD =180°∠AOC+∠COB =180°可以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得到∠AOD =∠COB ;(2解析:(1)BOC ;同角的补角相等;AOD ;BOC ;(2)∠AON=18°【分析】(1)由题意可得∠AOC+∠AOD =180°,∠AOC+∠COB =180°,可以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得到∠AOD =∠COB ;(2)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OC =2∠COM ,∠AON =12∠AOD ,然后计算出∠AOC =144°,进而得到∠AON =18°.【详解】解:(1)因为∠AOC 与∠AOD 互补,所以∠AOC+∠AOD =180°.又因为∠AOC+∠BOC =180°,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所以∠AOD =∠BOC ,故答案为:BOC ;同角的补角相等;AOD ;BOC ;(2)∵OM 是∠AOC 的平分线.∴∠AOC =2∠MOC =2×72°=144°,∵∠AOC 与∠AOD 互补,∴∠AOD =180°﹣144°=36°,∵ON 是∠AOD 的平分线.∴∠AON =12∠AOD =18°. 【点睛】本题考查了补角的定义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建立角之间的联系. 18.32【分析】本题需先设根据已知条件C 点将线段MB 分成的两段求出MB=4x 利用M 为AB 的中点列方程求出x 的长即可求出AB 的长;【详解】解:∵设则∴∴解得∵M 为AB 的中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 解析:32【分析】本题需先设MC x =,根据已知条件C 点将线段MB 分成:1:3MC CB =的两段,求出MB=4x ,利用M 为AB 的中点,列方程求出x 的长,即可求出AB 的长;【详解】解:∵ :1:3MC CB =,设MC x =,则3CB x =,∴4AM MB MC CB x ==+=,∴4520AC AM MC x x x =+=+==,解得4x =.∵M 为AB 的中点∴832AB 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在解题时要能根据两点间的距离,求出线段的长是解本题的关键;19.(1)2;(2)7或9【分析】(1)根据中点平分线段长度即可求得AB 的长再由可得AC 的长度即可求出CD 的长度;(2)分当点在线段上时和当点在延长线上时即可求出的长度【详解】(1)∵点是的中点且∴∵∴解析:(1)2;(2)7或9【分析】(1)根据中点平分线段长度即可求得AB 的长,再由2AC CB =,可得AC 的长度,即可求出CD 的长度;(2)分当F 点在线段DC 上时和当F 点在DC 延长线上时,即可求出AF 的长度.【详解】(1)∵点D 是AB 的中点,且6AD =,∴212AB AD ==,∵2AC CB =,∴8AC =,∴862CD AC AD =-=-=;(2)由(1)可得1CF =,当F 点在线段DC 上时,817AF AC CF =-=-=,当F 点在DC 延长线上时,819AF AC CF =+=+=,综上所述,7AF =或9【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长度问题, 掌握中点平分线段长度是解题的关键.20.(1);(2)【分析】(1)先计算有理数的乘方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小数化为分数再计算有理数的乘法与加减法即可得;(2)先根据角的和差可得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然后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详解】(1)解:;解析:(1)9-;(2)45︒.【分析】(1)先计算有理数的乘方、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小数化为分数,再计算有理数的乘法与加减法即可得;(2)先根据角的和差可得60COD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60AOD COD ∠=∠=︒,然后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详解】(1)解:()535112 2.5147⎛⎫---÷-- ⎪⎝⎭ ()55187142=---⨯-- 55922=-+- 9=-;(2)解:75BOC ∠=︒,15BOD ∠=︒,751560COD BOC BOD ∴∠=∠-∠=︒-︒=︒,∵OD 平分AOC ∠, ∴60AOD COD ∠=∠=︒,∴601545AOB AOD BO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含乘方的有理数混合运算、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角度计算,熟练掌握各运算法则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1cm DM【分析】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意义、线段中点的意义及线段的和差运算解答.【详解】解:由图可知:AC:CD:DB=2:3:4, ∴49DB AB =, ∵BD=8cm , ∴98184AB =⨯=cm , ∵点M 为线段AB 的中点,∴BM=18192⨯=cm , ∴DM=BM-BD=9-8=1cm .【点睛】本题考查线段的应用,熟练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义、线段中点的意义及线段的和差运算是解题关键.2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③见解析【分析】①连接AD ,作射线BC 即可;②作直线CD 和AB ,交点为点E③画点P ,使PA+PB+PC+PD 的值最小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间的距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语句准确画图.23.(1)94°45′48″;(2)17【分析】(1)根据度分秒的加法,相同的单位相加,满60时向上以单位进1,可得答案;(2)原式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除,最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可.【详解】解:(1)58°32′36″+36.22°=58°32′36″+36°13′12″=94°45′48″;(2)-32×(-2)+42÷(-2)3÷10-丨-22丨÷5=-9×(-2)+16÷(-8)÷10-4÷5=18-0.2-0.8=17.【点睛】本题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度分秒的加减,同一单位向加减,度分秒的乘法,从小单位算起,满60时向上以单位进1.同时还考查了含有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4.作图见详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分析】根据射线,线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以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射线AB,如图所示;(2)线段BC,如图所示,(3)线段BD如图所示(4)点E即为所求;(5)情景一:如图: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得到线段AB;情景二:同学们做体操时,为了保证一队同学站成一条直线,先让两个同学站好不动,其他同学依次往后站,要求目视前方只能看到各自前面的那个同学,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答案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5.(1)∠BOD=60°;(2)∠BOD=2∠EOF,理由见解析【分析】(1)求出∠FOB=90°-∠EOF=60°,由OF平分∠BOC求出∠BOC=120°,进而求出∠BOD=180°-120°=60°;(2)设∠EOF=α,将∠FOB、∠BOC分别用α的代数式表示,最后∠BOD=180°-∠BOC即可求解.【详解】解:(1)∠BOE=180°-∠AOE=180°-90°=90°,∵∠EOF=30°,∴∠FOB=90°-30°=60°,∵OF为∠BOC的角平分线,∴∠BOC=2∠FOB=120°,∴∠BOD=180°-∠BOC=180°-120°=60°;(2)设∠EOF=α,则∠FOB=90°-α,∵OF为∠BOC的角平分线,∴∠BOC=2∠FOB=2(90°-α),∴∠BOD=180°-∠BOC=180°-2(90°-α)=2α,即∠BOD=2∠EO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平角的综合运用,掌握角平分线平分角,垂线得到直角这两个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6.(1)7.5;(2)4.5或5.5;(3)2PA MN =,画图证明见解析.【分析】(1)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先求解10AM =,再求解5AP =, 可得15PB =, 再利用中点的含义可得答案;(2)分两种情况讨论:当P 在M 左边时,当P 在M 右边时,先求解,PB 再利用中点的含义可得答案;(3)当P 在线段BA 延长线上时,如图,设PA t =,求解1102NB t =+,再求解12MN NB MB t =-=,从而可得结论. 【详解】解:(1)如图,∵M 是线段AB 的中点,20AB =∴1102MA AB == ∵P 是线段AM 的中点, ∴152AP AM == ∴20515PB AB AP =-=-=∵N 是线段PB 的中点∴17.52NB PB == (2)∵1MP =, ∴当P 在M 左边时,如图,11BP MB MP =+=,∵N 是线段PB 的中点,∴1 5.52NB PB ==, 如图,当P 在M 右边时,9BP MB MP =-=,∵N 是线段PB 的中点,∴1 4.52NB PB ==. (3)线段PA 和线段MN 的数量关系是:2PA MN =,理由如下:当P 在线段BA 延长线上时,如图,设PA t =,则20PB t =+∵N 是线段PB 的中点∴111022NB PB t ==+ ∵M 是线段AB 的中点,20AB = ∴1102MB AB == ∴12MN NB MB t =-=又∵PA t =∴2PA MN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和差关系,线段的中点的含义,整式的加减运算,分类思想的运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七年级上-基本平面图形测试题

七年级上-基本平面图形测试题

七年级上-基本平面图形测试题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测试题1.七(1)班的同学用二个图钉就把刚获得的校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奖状挂在墙上了,请你用本章的一个知识来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2.如图1,用“>”、“<”或“=”连接下列各式,并说明理由.AB +BC_____AC ,AC +BC_____AB ,BC_____AB +AC ,理由是______ ___;3.如图2,AB 的长为m ,BC 的长为n ,MN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则MN =___ __;4.如图3:小于平角的角有__________个,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最大的一个角是________;5.要整齐地栽一行树,只要确定下两端的树坑 图2 C N M B A CBA 图1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坑所在的直线,这里用到的数学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1)°=( )´=( )″;48″6.(12=( ) ´=( )°7.上午10点30分,时针与分针成___________度的角。

8.已知两根木条,一根长60 cm,一根长100 cm,将它们的一端重合,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_ cm9.已知从A地到B地共有五条路,小红应选择第_____________路,用数学知识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已知线段AB的中点是C,BC的中点是D,AD的中点是E,则AE=________AB。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射线就是直线C、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D、小于平角的角可分为锐角和钝角两类12.以下给出的四个语句中,结论正确的有( )①如果线段AB=BC,则B是线段AC的中点②线段和射线都可看作直线上的一部分③大于直角的角是钝角④如图,∠ABD也可用∠B表示A、1个B、2个C、3个D、4个1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A、相交或垂直B、垂直或平行C、平行或相交D、不行或相交或重合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平行的线段必相交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C、两条射线或线段平行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D、一条直线有可能同时与两条相交直线平行15.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如果a⊥b,b⊥c,那么a⊥cB、a ⊥b,b∥c,那么a∥cC、如果a∥b,b⊥c,那么a∥cD、如果a⊥b,b∥c,那么a⊥c16.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BC,使它等于3cm,则线段AC等于A、11cmB、5cmC、11cm或5cmD、8cm或11cm17.甲、乙、丙、丁四个学生判断时钟的分针与时针互相垂直时,他们每个人都说了两个时间,说对的是()(A)甲说3点时和3点30分(B)乙说6点15分和6点45分(C)丙说9时整和12时15分(D)丁说3时整和9时整18.如图,四条表示方向的射线中,表示北偏东60°的是()(A)(B)(C)(D)19.一个人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60°的方向走到B点,再从B点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走到C点,那么∠ABC的度数是()(A)75°(B)105°(C)45°(D)135°20.直线a外有一定点A,点A到a的距离是cm5,P是直线a上的任意一点,则()(A)AP >cm5(C)AP =5(B)AP≥cm5(D)AP < cm5cm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一点能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B)过一点能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C)射线AB的端点是A和B(D)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也可用小写字母表示解答题:22.如图,已知线段AB=15cm,C点在AB上,3AC,求BC的长BC=423.如图:∠AOB=∠COD=90°,∠AOD=146°,求:∠BOC的度数。

【初中数学】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检测卷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初中数学】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检测卷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检测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说法:①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①若线段AC BC =,则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①射线OB 与射线BO 是同一条射线;①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这两点的距离;①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两根钉子,是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2.实验中学上午10:10时通常准时上第三节课,此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是( )A .105︒B .110︒C .115︒D .120︒3.如图,C 是AB 中点,点D 在线段AB 上,且:1:2AD DB =,若12AB =,则线段CD 的长是( )A .1B .2C .3D .44.如图,两个直角AOC ∠和BOD ∠有公共顶点O ,下列结论:①AOB COD ∠=∠;①90AOB COD ∠+∠=︒;①180AOD BOC ∠+∠=︒①若OB 平分AOC ∠,则OC 平分BOD ∠;①AOD ∠的平分线与BOC ∠的平分线是同一条射线. 其中正确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5.比较大小:3815︒' 38.5︒(填“>”、“<”或“=”).6..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出m 条对角线,它们将六边形分成n 个三角形.k 边形没有对角线,则m n k ++的值为 .7.如图,过直线AB 上一点O 作射线OC ,①BOC =29°18′,则①AOC 的度数为 .8.如图,已知射线OC 在AOB ∠内部,OD 平分,AOC OE ∠平分,BOC OF ∠平分AOB ∠,以下四个结论:① 12∠=∠DOE AOB ;①2DOF AOF COF ∠=∠-∠;①AOD BOC ∠=∠;①()12EOF COF BOF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填序号). 三、解答题(9题10分,10题12分,共22分)9.如图,已知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A B 、和C ,请按下列要求画图:(1) 连接线段AB ; (2)画直线BC ,射线AC ;(2) (3)延长线段AB 至D ,使得BD AB =.10.如图,OB 是AOC ∠内部的一条射线,OM 是AOB ∠内部的一条射线,ON 是BOC ∠内部的一条射线.(1)如图1,OM 、ON 分别是AOB ∠、BOC ∠的角平分线,已知30AOB ∠=︒,70MON ∠=︒,求BOC ∠的度数;(2)如图2,若140AOC ∠=︒,14AOM NOC AOB ∠=∠=∠,且:3:2BOM BON ∠∠=,求MON ∠的度数.11.已知数轴上,M 表示-10,点N 在点M 的右边,且距M 点40个单位长度,点P ,点Q 是数轴上的动点.(1)直接写出点N 所对应的数;(2)若点P 从点M 出发,以5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Q 从点N 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向左运动,设点P 、Q 在数轴上的D 点相遇,求点D 的表示的数;(3)若点P 从点M 出发,以5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Q 从点N 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向右运动,问经过多少秒时,P ,Q 两点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60︒


(4)
北西南

C
A B 初一数学《基本平面图形》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直线的表示法中,正确的是( )
A :直线A ,
B :直线AB ,
C :直线ab ,
D :.直线Ab 2、图中给出的直线、射线、线段,根据各自的性质,能相交的是(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0个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②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 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延长直线A
B 到
C ; B .延长射线OA 到C ; C .平角是一条直线;
D .延长线段AB 到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直线最短
B.若P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P=BP
C. 若AP=BP, 则P 是线段AB 的中点
D. 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者两点之间的距离
6.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 )
°角 °角 °角 °角
7、 已知线段AB=6cm,C 是AB 的中点,D 是AC 的中点,则DB 等于( ) A. 1.5cm B. 4.5 cm
C.3 cm. cm
8、如图3,下列表示角的方法,错误的是( ) A.∠1与∠AOB 表示同一个角; B.∠AOC 也可用∠O 来表示
C.图中共有三个角:∠AOB 、∠AOC 、∠BOC;
D.∠β表示的是∠BOC
9.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个 A 、0 B 、1 C 、2 D 、3
①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画出部分的长短没有关系;
②.角的大小与它们的度数大小是一致的;
③.角的和差倍分的度数等于它们的度数的和差倍分; ④.若∠A+∠B>∠C,那么∠A 一定大于∠C 。

10、如图4,在A 、B 两处观测到的C 处的方位角分别是( ) A.北偏东60°,北偏西40° B.北偏东60°,北偏西50°
C.北偏东30°,北偏西40°
D.北偏东30°,北偏西50°
11.平面内的6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 )个交点. ( A)12 (B)15 (C)16 (D)20
12.如图,圆的四条半径分别是OA ,OB ,OC ,OD ,其中点O ,A ,B 在同一条直线上,∠AOB =90°,∠AOC =3∠BOC ,那么圆被四条半径分成的四个扇形的面积的比是
( )
(A)1∶2∶2∶3 (B) 3∶2∶2∶3 (C) 4∶2∶2∶3 (D) 1∶2∶2∶1
二、填空题。

1. 下图中,有 条直线, 条射线, 条线段,这些线段的名称分别是: .
2、5点钟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
3、要把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钉_______颗钉子,根据是 .
4、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按图5所示对折两次,相邻两条折痕(虚线)间的夹角为 度.
5、 过8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作 条对角线,可将8边形分成 个三角
C A
D B β
(3)
1
O
C
A
B
O A B C
D
图5
A
D
形。

6. = 0 ′ 〞 330 24′36〞= 0
二、填空题。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
_________
6. 0 ′ 〞 0
三、作图题。

1、已知线段a 和b ,求作线段MN ,使MN=a+b 。

(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痕迹)
a
b
2、已知平面上四点A 、B 、C 、D,如图: (1)画直线AD;
(2)画射线BC ,与AD 相交于O 。

(3)连结
AC 、BD 相交于点F.
四、解答题。

1、如图,AB=20cm,C 是AB 上一点,且AC=12cm, 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
2.如图,点O ,A ,B 在同一直线上,OC 平分∠AOD ,OE 平分∠FOB ,∠COF =∠DOE =90°,求∠AOD .
3、将一个半径为10cm 的圆分成3个扇形,其圆心角的比1:2:3,求: ①各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②其中最小一个扇形的面积。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