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案例
8.2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导学案-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学习目标展示1.知识目标(1)识记①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②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
(2)理解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3)运用①运用相关原理,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②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发展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在现实生活中,既应该看到事物变化发展的光明前景,要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曲折。
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拥有理性平和的处世心态,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②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既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又要不失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③使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
二.学习重点难点①学习重点: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及方法论②学习难点: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三. 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新事物的前途是为什么是光明的、道路为什么是曲折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通过学习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理解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培养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通过学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既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又要不失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素养。
四. 自主学习提纲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的含义:新事物是符合,具有强大和的事物(2)原因①新事物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案例分析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案例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并准确表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3)理解并准确表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对事物发展方向前进性、道路曲折性及发展两种状态——量变与质变的学习,提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处理理想与挫折、目标与过程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2)培养学生做任何事情,一方面要脚踏实地,同时又要善于抓住机遇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2.教学难点: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三、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四、先学指导:根据知识体系,小组合作自学,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用一组汽车发展历程的图片,说明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正是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汽车走进我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生活和发展的需要。
当前,人们又多了一个选择:新能源汽车。
【情景探究一】感受生活在家庭支出允许的情况下,请做出你的选择并说明理由。
选择1:传统能源汽车,比亚迪F6 (售价8—15万元)选择2: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电动e6(预售30万)(设计意图:本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因为很多家庭有汽车。
对学生的两种选择原因的分析,让学生归纳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教师小结: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方法论: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成长。
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做好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过渡】新事物代表事物的发展方向,我们应如何支持作为新事物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景探究二】解读生活仔细观看录像,概括当前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举措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补充。
(设计意图:一方面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描绘未来的城市交通,提高参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1.2 教学内容发展的定义和特点。
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1.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发展的思考。
讲解:介绍发展的定义和特点,解释为什么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发展的理解和例子,讨论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
第二章:发展的原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展的原则。
培养学生应用发展原则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发展的原则:连续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动性。
应用发展原则解决问题的方法。
2.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发展原则的思考。
讲解:介绍发展的原则,解释每个原则的含义和应用。
练习:让学生应用发展原则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第三章:发展的趋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展的趋势。
培养学生预测和应对发展趋势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发展的趋势:技术进步、人口增长、资源有限性、环境问题。
预测和应对发展趋势的方法。
3.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一个相关的新闻事件,引发学生对发展趋势的关注。
讲解:介绍发展的趋势,分析每个趋势的发展和影响。
练习:让学生预测和应对具体的发展趋势,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第四章:发展的障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展的障碍。
培养学生克服发展障碍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发展的障碍:经济限制、社会不平等等。
克服发展障碍的方法和策略。
4.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一个社会问题,引发学生对发展障碍的思考。
讲解:介绍发展的障碍,分析每个障碍的原因和影响。
讨论:让学生探讨克服发展障碍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第五章:发展的推动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展的推动力。
培养学生运用发展推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发展的推动力:创新、教育、合作、政策支持。
运用发展推动力解决问题的方法。
5.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一个成功发展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发展推动力的关注。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3:8.2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优质教案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分析:本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
《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内容规定为:(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理解新生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和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
(2)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与质变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原理。
本节课框题设二个目:一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二是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学生分析:学生初步认识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哲学基本观点,带着好奇来学习。
因此,对这些问题会产生极大的兴趣。
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和辩证思维能力较差,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较难,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新生事物,却在某些国家又出现解体”的问题理解更难。
教学设计总体思想: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遵循《课程标准》从情景导入到情景分析又回到情景回归的教材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探讨“活动探究”问题、归纳和总结哲理观点,联系实际,运用典型事例来分析蕴涵哲理观点,运用故事、做实验、讨论等具体的事例,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情景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学目标:识记理解运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旧事物的含义衡量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新事物为什么能够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运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来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在前进中出现的困难以及人生道路的曲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难点: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一、导入设计收看视频《转型中的中国》(多媒体课件展示)深圳的发展速度确实快,从一个渔村发展成经济特区,从用边防证已经难以满足需求,于是就进化成为了暂住证。
当深圳还不能满足每一个入深户的权利时,应时而生,出现了居住证。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发展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1.2 教学内容:发展的定义与特点发展的重要性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意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发展的概念和特点。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发展实例,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1.4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发展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发展的定义与特点,让学生理解发展的内涵。
3. 分析生活中的发展实例,让学生体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意义。
4.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发展的规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展的规律,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
培养学生运用发展规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发展的规律及其表现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运用发展规律分析问题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发展规律及其表现。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发展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发展规律分析问题。
2.4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发展规律的存在。
2. 讲解发展规律及其表现,让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
3. 分析生活中的发展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发展规律分析问题。
4.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发展的趋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展的趋势,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方向。
培养学生预测和把握发展趋势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发展的趋势及其表现事物发展的方向预测和把握发展趋势的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发展趋势及其表现。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发展实例,引导学生预测和把握发展趋势。
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发展趋势的存在。
2. 讲解发展趋势及其表现,让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方向。
3. 分析生活中的发展实例,让学生学会预测和把握发展趋势。
4.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章:发展的阶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事物发展的阶段性,认识到不同阶段的特点。
高中政治必修4《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一:宁夏夏进乳业公司的变化
观察图片讨论:夏进公司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哲学观点?
提高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
新课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吴忠市依托地域优势,发展势头强劲,但繁荣的背后却是“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即:高污染、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瓶颈!
人生感悟: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学生阅读材料
学生读书并结合材料,四人小组探究讨论交流:
1、你对以上观点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2、我市经济的发展态势给我们揭示了怎样的哲学道理?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教材内容,交流:
不足:事例较多,若能更好的连贯一致,则能更好的促进学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个
人介绍
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学校: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回民中学
姓名:蔡金兵职称:中学高级教师
邮箱:caijinbing123@
通讯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回民中学政治组
蔡金兵,男,中共党员,1994年7月参加工作,长期从事政治教学研究工作,现任高二年级政治备课组长。多篇论文在国家级、自治区级、地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高中政治必修4《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姓名:蔡金兵
工作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回民中学
课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课时数
1课时
教案背景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八课第二框,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八课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课件)解析

事物发展的前折的? 请大家结合网购的例子,说说网购发展 过程中存在的缺点。
(二)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
网购产生时,网民数量少,销售额少,网购不方 便,不安全,物流配送不完善,多数人没有网购意识
1.新事物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 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自然界是发展的
1、发展的普遍性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今天很残酷, 明天更残酷, 后天很美好。
今天你网购了吗?
---事物的发展趋势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请结合网购的事例,说明为什么事物发展的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1.传统购物与网上购物,哪个是新事物? • 2.相比传统购物,网购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 3.相对网购,传统购物有哪些缺点?可以怎么应 对网购的冲击? • 4.刚开始的时候马云和阿里巴巴受到了无情的讥 笑,现在却得到了人们的拥护和支持,为什么? 你及身边的年轻人支持网购吗?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补充
传统购物与网上购物哪个是新事物? 相比传统购物,网购有哪些优点?
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 远大前途的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 性(克服、汲取、增添)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相对网购,传统购物有哪些缺点?
2.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 会走向灭亡。
(二)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网购假货问题、交易诚信问题、交易方便度问题、 售后问题随网购的发展逐渐得到解决,网购才逐渐 被人们信任和接受,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人持怀疑态 度。
政治人教版必修四优化课件:第三单元 第八课 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图示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3.量变引起质变的方式 (1)事物数量上的变化引起质变: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 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如水滴石穿;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学习要一点一 滴地积累等。 (2)事物结构和排列次序的变化引起质变:事物总体数量不变,但由于构 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如田忌赛 马、金刚石和石墨等。
02 课堂 合作探究
03 链接 社会热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课后 巩固提升
[ 知识梳理] 一、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1)新事物的含义:新事物是符合 客观规律 、具有 强大生命力 和
远大前途 的事物。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①新事物符合 客观规律 、具有 强大生命力 和
远大前途 。
质变 性质改变, 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1)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 联系 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 上开始新的量变
[特别提醒] 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 (1)质变不一定就是发展。因为质变可能是前进的、上升的,也可能是倒 退的、下降的。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 (2)并非有了量变,就一定会发生质变。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 引起质变。 (3)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途径, 量变和质变则是发展趋势 中的两种状态;前者侧重的是事物发展的前途和道路,后者侧重的是事 物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1.2016 年中国杭州 G20 峰会对世界很重要,对中国也很重要。这是新 旧动能转换的节点,是从稳增长到促发展转型的节点,是从危机应对到 长效治理转变的节点,是中国为世界做出经济贡献到提供“中国方案” 转折的节点。这要求我们( A.抓住机遇,实现飞跃 B.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C.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D.立足局部,推动整体发展 )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上课教学方案设计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
《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内容规定为:(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理解新生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和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
(2)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与质变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原理。
本节课框题设二个目:一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二是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学生分析:学生初步认识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哲学基本观点,带着好奇来学习。
因此,对这些问题会产生极大的兴趣。
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和辩证思维能力较差,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较难,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新生事物,却在某些国家又出现解体”的问题理解更难。
教学设计总体思想: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遵循《课程标准》从情景导入到情景分析又回到情景回归的教材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探讨“活动探究”问题、归纳和总结哲理观点,联系实际,运用典型事例来分析蕴涵哲理观点,运用故事、做实验、讨论等具体的事例,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情景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旧事物的含义衡量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新事物为什么能够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运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来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在前进中出现的困难以及人生道路的曲折1、分析“活动探究”教材和图片2、比较新旧事物、量变与质变3、哲学典故的运用、名言警句蕴涵的哲理4、问题探究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曲折,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2、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人生道路中出现的挫折。
3、树立矛盾分析的观点,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事物。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公开课使用)课件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
量变
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是一种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量变是事物发展 的连续性,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基本状况。
质变
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飞跃。质变 是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它标志着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根本转变。
发展的动力与道路
动力
推动事物发展的力量来源。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矛盾是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 物不断发展。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目录
CONTENTS
• 发展的普遍性 •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 发展的战略与实践 • 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培养发展的眼光
01 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的发展
生物进化
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的进化,从简 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
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生态平衡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在不断变化中寻 求平衡,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 制约,形成稳定的生态关系。
05 培养发展的眼光
不断学习,更新观念
01
02
03
保持好奇心
对新鲜事物保持开放的态 度,不断探索和学习,以 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更新知识体系
定期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淘汰过时的观念和技能 ,吸收新的思想和理论。
拓宽视野
多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 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 以更全面的视角看待问题 。
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总结词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外部不确定性和风 险。同时,全球化也带来了技术、资本、市场等机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发展机
会。
详细描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经 济合作中面临更多外部不确定性和风险,如贸易保护主义、投资风险、技术壁垒等。同 时,全球化也带来了技术转移、资本流入、市场拓展等机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2课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课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过程导入设计导入一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多媒体课件展示)白衣渡江是一次三国史上最成功、最经典的偷袭战之一,这是吕蒙和陆逊共同策划的针对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将关羽的一次大阴谋。
先是吕蒙抱病,推荐陆逊接手军队事务。
陆逊以其年少,关羽必不防备,加上托书示弱,关羽为人骄横,自然落到了这个圈套之中。
白衣渡江之计,也是出其不意的典型,偷袭战的经典案例。
故事中的吕蒙(178~219年),字子明,汝南富坡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军事家。
受孙权之劝,多读史书、兵书,学识英博,就关于吕蒙学习过程,还有一则小故事。
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
吴国大都督周瑜死后,鲁肃继任东吴的都督,有一次,鲁肃经过吕蒙的防区约见吕蒙,座谈过后鲁肃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
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跟他谈起军事问题来,显得很有知识,使鲁肃觉得很惊异。
便笑着对他开玩笑说:“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答道:“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从此,二人结为好友,过往甚密。
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问题探究:“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哲学启示?学生: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师总结:很对。
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特别是老师,千万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学生正处于一个学习成长的阶段,他们每天都在变化,现在学习不怎么刻苦的学生,如果改正缺点,刻苦学习以后也可能成为对社会非常有用的人,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长处和闪光点,你们应挖掘自己的优点,使每一个同学高中学习阶段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引导: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导入二(多媒体课件展示)江泽民同志指出:“经济的发展必须同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绝不能走浪费资源、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中考政治复习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案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点扫描】了解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理解发展的实质,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了解量变、质变的含义说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知识梳理】1、了解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2、理解发展的实质,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上升的趋向性出发理解发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反对静止和僵化保守思想。
3、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②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消极过时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因为: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又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新事物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3)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得到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4、了解量变、质变的含义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课后作业: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Word版含解析

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当前,一股4G手机发展新浪潮在全球掀起。
1G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手机增加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3G手机又增添了网页浏览、视频电话等功能;4G手机具备100.MB以上下载速度,能流畅地承载视频、电话会议等业务。
这表明(..)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③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说明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①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项。
④观点错误,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
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①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③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体现的是相对静止,①正确;“新常态”意味着事物发展新质态的出现,②正确。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状态,③观点错误;④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排除。
3.“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
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俄罗斯文学大师车尔尼雪夫斯基这段话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故①②符合题意,答案选A项。
4.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蓬勃发展,我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不再为“今天吃啥”而发愁。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八课第二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5.教学策略灵活多样:本案例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了学习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我在学习发展中取得了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不足?”等,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鼓励他们相互借鉴、相互激励,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人性化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发展的实质,掌握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以及发展的量变与质变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2.问题导向激发思考:本案例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展的实质、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以及量变与质变规律,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培养能力:本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竞赛,让学生在合作中分享彼此的观点,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展的实质,如“什么是发展?发展的本质是什么?”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人教版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件-文档资料

2.发展是一种质变,因此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提示:发展总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是不能说质变就是 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
3.只有数量的增减才能引起质变
(提示:事物数量不变,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 序上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小试牛刀】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思 考
成语故事《刮目相看》对我们 有何哲学启示?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的实质
世界是永 恒发展的
事物的 前进和
新事物
上升,
区分新
新事物
旧事物
的产生
的标准
和旧事 物的灭
旧事物
亡
?
材料一: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 免费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 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将内容分享给好友或微信朋 友圈。微信支持主流的智能操作系统,发送语音、视频,更灵活、智能, 且节省资费 ,图片压缩传输,节省流量,输入状态实时显示,带给用户手 机聊天无极速新体验。
的同学才能开始比赛,最先吹爆气球的一组为 获胜方。
活动目的: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气球变化过
程及特点,获胜小组的同学优先回答。
【问题】气球由小到大的变化有何特点?由大 到破的变化有何特点?分别属于事物变化的哪 种状态?
1.量变、质变
(1)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
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渐进的、不显著的)
问题:1. 微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说明了什么?
2. 对此我们受到什么启示?
自主 探究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008年6月,“凤凰”号着陆探测器发回的一些照片显示,火 星表面有白色物质,但在几天后消失。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因此猜测 这些白色物质是冰,后来这些冰蒸发了。
2008年7月,美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火 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发现火星岩层中含硅酸盐。这种硅酸盐只可能 在有水的条件下形成,这说明火星曾有发达的水系。
(二)发展的实质——本课重点难点问题
• 发展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 亡。
• 发展:特指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到 有序的前进和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 讨论:“变化即发展”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区分运动、变化和发展
2008年7月,美国“凤凰”号着陆探测器项目小组说,“凤凰” 号在加热火星土壤样本时鉴别出有水蒸气产生,从而确认火星上有 水。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对唯物主义的认识过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 多到知之较多、由肤浅到深刻的发展过程。
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理解与运用
前途 光明
新事物 必然战 胜旧事 物
新事 物的 优越 性
克服了… 汲取了… 增添了…
产生于旧 事物之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理解与运用
新事物产生初期有弱点和不完
善的地方 新事物 道
路
人们对新事物认可有一个过程
曲
折 旧事物 旧事物开始时比较强大,顽强 抵抗,扼杀新事物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ppt课件

折与考验
量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渐进的、不显著…. 含义 质变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
状 态
量变
世界观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 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质变
世界观
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 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方法论 要果断的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
“满发”到“秃头”的变化中,哪方
面是量变?哪方面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变?这一过程说
明了量变和质变各有什么特点?
(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1、量变、质变的含义
变化指向 变化状态
变化结果
数量的增减
量变 场所的变更
质变
根本性质的 变化,由一 种质态向另 一种质态的 飞跃,结构 和排列次序 上的变化。
逐渐、 不显著
第一,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 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第二,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克服、汲取、增添)
第三,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 进步要求,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必然会 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刚开始火车有什么缺陷 ?
但它丑新陋事笨物重产,生走初得期很有吃弱力点,和像不个完病善魔的缠地身方的怪物。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诗反映出的哲理是(
)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
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4.“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
名句中蕴含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 )
8.2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的发展趋势
今天很残酷,
明天更残酷, 后天很美好。
马云重新定义了中国的电子 商务市场,借助在线以货易 货的方式打破了eBay的C2C 交易格局,并将此模式加入 到了中国小型商务企业与全 球消费者、供应商的交易中。 几乎每一件在中国制造的产 品都可以通过阿里巴巴网站 在全球进行交易。
【点拨提升——事物发展的趋势】
注意三个角度:新事物、旧事物、人民群众
符合客观规律,具有 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 的发展前途
新事物
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 的优越性 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符合人民群众 的利益和要求
新 事 物 必 然 战 胜 旧 事 物
新 事 物 的 前 途 是 光 明 的
和对 保未 护来 新充 事满 物信 心 促 其 成支 持 长 。 ,
1.中国梦 2.电脑算命 3.人工智能 4.建国后的“大跃进运动”5.1921年的国民党政府
答案:1、3
符合客观规律
• 新事物 具有强大生命力 远大前途
思考:那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呢?
下列属于新事物的有(双选):
A、由“抽签测字”到“电脑算命” B、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互联网+、人工智能
1、方便、快捷 2、低碳环保,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3、缓解交通拥堵现象 4、租车费用低廉
阜 阳 街 头 到 处 停 放 的 共 享 单 车
1、你认为“共享单车”是新事物吗?为什么? “共享单车”是新事物,它是符合客观规律, 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合作探究——事物发展的趋势】
材料一: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 来源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气汽车、纯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废气排放量 低、噪音小、节约能源。我国以发展纯电动汽车为主要 发展方向。 材料二:新能源汽车面临的突出问题有:新能源车定价 通常是可比汽油车定价的2倍到3倍;充电站的数量与满 足实际需求尚有差距;充电时间过长及续航短,不利于 长距离持续性行驶;整车与电池的可靠性,也是消费者 不敢贸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一大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形式:
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规模等方面发生 变化;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 生的变化 B. 量变是否一定会有质变?
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事物主要矛盾 的主要方面决 定的
性质
C. 事物由量变到质变,是否意味着结束?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
试一试: 你能说说中 国革命发展的 历程吗?
新中国的诞生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五 次反围剿)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北伐战争)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共一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伤心,不 要忧郁,不顺心的日子暂且容忍,等着吧, 快乐的日子就要到来。 邓小平同志有三落三起的故事,他个子不高, 但有句很著名的话:天塌下来有高佬顶着。 《真心英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 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 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把握生命里的 每一次感动,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让真 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 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 (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基 础上开始量变。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 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 位,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 袭计划失败。 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请猜一猜为何失败了?
续:原来夜间雍水暴涨,荆人仍按照白天的结果行动, 所以败也。
(1) 荆人处事方法有何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2) 在你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荆人”的影子?
⑶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方法论 1. 坚持适度原则 2. 重视量的积累,(反对急于求成、“激变论”) 3. 要抓住时机,促成发展。(反对优柔寡断、“庸 俗进化论”)
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
• 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2.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 新的量变。 • 3.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又在新质变的基础上开 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
量变 ——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运 Nhomakorabea 变 化
两种状态
前进的、上升的——发展
质变
倒退的、下降的
结论:事物的发展要以量变为基础, 最终通过质变实现的。
量 变
<100º C
≥100º C
水
(气体) 水蒸气
水蒸气
质 变
加 水
温 (液体)
思考
思考;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由液态到气态),是不是 突如其来的、凭空发生的?量变与质变有什么关系呢?
83天。
(2)为什么袁世凯复辟必然要失败?
民主共和是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得到大多数人民的支持。 封建帝制是旧事物,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得不到认可。
(3)为什么社会主义大国苏联会解体,倒退回资本主义?
因为社会主义当前还不够完善,人们对这一新事物的认可还需要一 定的过程,以及资本主义极力扼杀和企图颠覆社会主义造成的。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趋势)
为什么?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回忆:什么是发展? 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
符合客观规律
新事物
具有强大生命力 具有远大前途
否
旧事物
1.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趋势)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思考:这个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老子
2. 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事物发展的趋势)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 的、不显著的变化。 (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 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是统一物的分解、是平衡、静止的破坏等) 在量变阶段,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 这个事物; 而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是由一种性质 的事物向另一种性质的事物的根本转变。
第一、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 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前途 光明
新事物 必然战 胜旧事 物
第二, 新事 物的 优越 性
克服了
汲取了
增添了
第三,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 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1)你知道袁世凯做了多少天皇帝吗?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新事物产生初期有弱点和不完 善的地方 人们对新事物认可有一个过程 旧事物开始时比较强大,顽强 抵抗,极力扼杀新事物
新事物 道路 曲折 旧事物
(3)方法论要求:
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 充满信心,积极进取又要 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敢 于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 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 煌。
判断量变与质变的 根本标志:
讨论
质变一定是发展吗?
回忆:发 展的实质
•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 质变分为前进的、上升的和倒退的、下降的 两方面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 变就没有发展,质变是一种根本性质的变化, 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能叫做发展。 • 结论: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 对比: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 就让他提一个条件。大臣说:“我的要求不高,只 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 1 粒米,第二个格子里 装 2 粒,第三个格子装 4 粒,第四个格子装 8 粒, 以此类推,直到把 64 个格子装完。”国王一听, 暗暗发笑,要求太低了,照此办理! 装米的工作进展神速,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 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 了,粮仓很快告罄。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 像一个无底洞,越来越填不满。国王终于发现,他 上当了,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数 成倍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骇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