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08课《百家争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08课《百家争鸣》
2、学习新课
一、老子
1.出示图片《道德经》
教师:大家知道这部书的作者是谁吗?
学生:老子。
教师:如果我们要为老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
学生:道家学派创始人,中国第一位哲学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2.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
从前,在边塞有父子俩靠放牧马匹为生。这天有匹骏马忽然逃跑了,儿子怎么追也没追上。父亲安慰儿子说:“我们养马人,失掉马匹是常有的事。也许它还会回来呢!”过了一段日子,那匹失去的骏马竟带回来一大群马。儿子高兴极了,父亲倒没有太大的惊喜。他对儿子说:“这件事确实意外。不过,世事祸福无常,很难预料。”
3.教育成就
教师过渡:孔子的思想自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了我国2 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历史短剧《孔子讲学》之“因材施教”。
(短剧二)因材施教
学生甲 饰孔子 学生乙 饰子路
学生丙 饰曾参
孔子:(在书塾席地而坐,正津津有味地看书)
教师过渡: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
2.表格归纳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3.“百家争鸣”的影响
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角色3:我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我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角色4:我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我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角色5:我的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我师从荀卿,但思想的观念却与荀卿大不相同,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我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我反对空谈仁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墨家学派代表人 墨子
生平
墨子(公元前 468—公元前 376 年)名翟, 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 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著作
《墨子》
思想主张:
墨子,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曾提出“兼爱”
“非攻”,反对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侵略战
争,支持正义战争等观点,反对奢侈,提倡
培养小组合作
节俭。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
能力
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 思考百家争
学”。
儒家代表人物
鸣的影响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 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 表之一。 著作:《孟子》 孟子 亚圣 与孔子合称“孔孟”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提出“春秋无义战”,提出“民为贵,君 为轻,社稷次之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战 争; 2.提倡“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3.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 树。 荀子 荀况 字卿 约前 313—238 战国后期赵国人 著名儒家学派学者和教育家 著作:《荀子》 荀况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 系社会秩序。认为贵族以礼乐来节制,庶众 百姓以法律控制。并指出自然变化是有规律 的,人力可以征服自然。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唯物主义思想家。韩非、李斯为其学生。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 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 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态度要老
实)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结合)
“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
学术著作:《论语》(由其弟子整理)
三、百家争鸣
出示《百家争鸣》的视频
思考百家争鸣出现原因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赛课教案_3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赛课教案_3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课标中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要求是:“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二、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本课主要讲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内容,课文分为三个子目: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和经济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学习好本课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全面的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对掌握好本单元的内容有重要意义。

(二)教材中的教学模块处理打破教材现有的框架结构,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以创造历史情境的形式,分流派进行讲授。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概念阐释、材料阅读;理解和认识各学派学说的主要观点;(2)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2)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人格;(3)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孔子的思想主张及教育成就。

2.教学难点: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和对后世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已经学习了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已经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认识较少,理解较难。

(二)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初中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迅速发展。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本课内容涉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及其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各家的思想观点,分析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认识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

2.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文献、案例分析资料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老子及其思想;孔子“仁”的学说以及对教育文化的贡献百家争鸣含义;战国时期墨家、儒家、道教、法家的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百家争鸣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利用竞赛抢答和假设场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想象探究和表述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的主张,认识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再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文化成就。

难点:战国时期掌握各位思想家的主张;百家争鸣的含义和影响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百家讲坛:于丹读《论语》心得体会。

教师设疑:视频中主讲的内容是哪部书?学生回答:《论语》。

教师: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享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经典之作,那么这个充满智慧的治国之书诞生在一个怎样的时代呢?学生回答:春秋战国时期。

教师:这是一个战争伴随着变革、动荡伴随着创新的时代,这个充满变革气息的时代,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的想光芒至今还照耀着人类前进的道路,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历感受春秋战国时期哲人先贤的思想和智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从而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老子1.出示图片《道德经》教师:大家知道这部书的作者是谁吗?学生:老子。

教师:如果我们要为老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中国第一位哲学家,主张“无为”,尊重自然规律办事。

)2.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从前,在边塞有父子俩靠放牧马匹为生。

这天有匹骏马忽然逃跑了,儿子怎么追也没追上。

父亲安慰儿子说:“我们养马人,失掉马匹是常有的事。

也许它还会回来呢!”过了一段日子那匹失去的骏马竟带回来一大群马。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1)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1)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1)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教材分析:百家争鸣这是一个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相辉映的局面,它谱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序曲,其精华仍具有为现代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

同时它涉及到的儒家学派是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发展形成是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思想、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2015年全球祭孔”图片,教师解释:9月28日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也是全球祭孔日。

在这一天临近之际,不少国家都开始自发祭典孔子。

用祭典这种很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方式,在孔子诞辰之际来表达对孔子的追慕之情。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水平与2500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的今天,世界还在怀念这位圣人贤者?展示《孔子问道图》,提出问题:孔子向谁请教?(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分组阅读:每个同学分别找到自己组对应人物的相关介绍,加以阅读,最好能与自己在课外所了解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

第一小组——老子(道家)(简介)老子生平:姓李名耳,一说即老聃,字伯阳,楚国人。

曾做过周朝管理典籍的史官,道家学派创始人。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板书
各抒己见,说明理由。
并能举出历史事实说明。(如秦商鞅变法、统一六国等)
从学生最熟悉的孔子入手,感受先秦诸子的深远影响,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通过要求学生说明理由和举出历史事实加以说明的方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2.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3.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术流派之间形成的相互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的现象。
讲述与孔子有关的轶事(2~3则)。
朗读语录,解读归纳孔子在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的主张,认识到其核心是“仁”“礼”。
学生根据表格,结合书本,自主梳理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时代及主张。
课堂小结
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学术自由,思想空前繁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尤以儒家。
谈谈自己将如何看待当前的“国学热”
首尾呼应,通过知识梳理和知识构建,及时反馈学习结果
出示孔子语录,解读其思想主张,了解其情怀。
出示:治国思想大比拼。
引导学生思考:
1.你最欣赏哪个学派的观点?如果在当时,你会投入谁的门下?为什么?
2.战国时的诸侯国会选择哪个学派?为什么?用历史事实加以说明。
归纳: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君主专制权力。同时,为应付战争,统治者向老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阶级矛盾激化。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自然受到青睐。而孟子、老子思想遭到冷落。1.百家指流派众多,主要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等;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百家争鸣》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及其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难点:对于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及其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于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有深入的了解。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吗?那么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众多学派,他们对于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我们称之为什么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百家争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诸子百家的基本内容。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优质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优质课教案_0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证关系的能力。

(2)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3)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1)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

(2)通过阅读教材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3)通过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激发情感,深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思想、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有三个板块,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三个板块之间是存在着历史发展内在的递进逻辑关系。

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不同学派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发端;而百家争鸣则是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学派争鸣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变化逐步加剧,王室衰微,社会动荡,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开始对社会发展方向关注和担忧,并且思考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系列主张。

到战国时期,社会冲突和矛盾更加激烈,社会更加动荡,原有的旧制度分崩离析;加上这一时期私学兴起,士人队伍进一步扩大,代表各阶层的学派越来越多,提出的主张也越来越多,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竞相发表见解,又相互借鉴和吸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墨之争,形成蔚为大观的诸子纷争局面则是在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对春秋时期诸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接触到的一个重要的单元。

本课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教材通过对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和著作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特点,认识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还不太了解。

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可能对一些抽象的思想观念难以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来帮助他们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能力尚在培养中,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掌握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和著作,认识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诸子百家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和著作,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难点:对诸子百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历史背景和思想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引出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和著作。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评价其对后世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8课 百家争鸣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8课  百家争鸣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课题第8课百家
争鸣


第二
单元
主备



学习目标情感态
度和价
值观目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
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力目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知识目

了解老子及其主张。

知道孔子及其思想
主张和教育贡献。



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
讨论法、阅读法


讨论法、材料分析法、
讲解法
第 2 页
第 3 页
二次备课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我懂得了。

布置作业必做题选做题
板书设计
第8课百家争鸣
老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辩证法思想孔子:仁、以德治国、创办私学、“有教无
类”
墨子:“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庄子: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
第 4 页
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第 5 页。

7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8课 百家争鸣

7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8课  百家争鸣

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 营 造 出
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 一 种 轻
政治: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 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松 的 学
“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 习 氛
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 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 围 , 同
和学习
兴趣,从
而导入
新课
一、老子 新 1.出示《道德经》图片 课

学生知道这部书的作者是谁 吗?
-1-

子和儒家学说 1.孔子生平
引 导 学生讲故事
学生
《塞翁失马》 理解
寓教于
乐,快 故事 故事道理:祸兮,福之所倚;
乐教学
祸兮,福之所伏 二、孔
孔子(公元前 551 年 9 月 28 日―公元前 479 年 4 月 11 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 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中国 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 你知道孔子多少? 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 时 也 让
经历: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 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 学 生 对
“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 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 孔 子 的
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 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 生 平 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文化成就 【教学难点】 掌握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教学过程
活 动
环 节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8课百家争鸣》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本课内容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学生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主要思想以及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难点: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百家争鸣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2.课件:PPT或者黑板3.教学资源:相关故事、图片、视频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漫画或者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人物是谁吗?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百家争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或者黑板,呈现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以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新人教版初一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完整资料).doc

新人教版初一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一、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各家学说:‘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启发学生、教育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三、教学准备“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塞翁失马”的故事;课文相关内容的文字资料;PPT课件。

四、教学基本过程导人: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学术思想空前繁荣,空前自由和活跃。

各家学派为了让统治阶级接受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观点。

因此把这一时期的这些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你知道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吗?他们的思想主张对后世有什么影响?感知理解一、老子1.老子生平。

请同学们从课本的描述中,概括老子生平的基本内容。

老子,姓李名耳,楚国人。

他做过周朝的史官,掌管王室的藏书,知识非常渊博。

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而且对他评价很高。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有著作《道德经》(又名《老子》)留世。

2.从《道德经》看老子的思想。

(1)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把关于老子思想的描述找出来。

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2)讲解:老子的思想,主要通过<道德经》反映出来。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和无为。

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子的这种思想会不会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不会。

因为诸侯争霸靠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中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这一时期,社会急剧变革,各种思想学说纷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教材通过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各家思想的内涵和影响等方面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百家争鸣的背景,从微观上理解各家思想的特点,并联系现实生活,体会古代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包容不同观点的品质,激发学生对古代哲学思想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教学难点:各家思想的内涵和影响,以及如何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古代哲学思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战国时期的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各家思想的兴趣。

3.案例分析法:以各家代表人物为例,深入剖析其思想内涵。

4.联系实际法:引导学生将古代哲学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搜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定战国时期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时期,各种思想学说纷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8课 百家争鸣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8课  百家争鸣  教案
课堂小结
本节课 ,我们主要学习了。我懂得了。
布置
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板书设

第8课 百家争鸣
老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辩证法思想
孔子:仁、以德治国、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墨子:“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庄子: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
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思想主张:“仁政〞治国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3〕名周 ,字子休 ,战国时期的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思想主张: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无为而治〞
人生:追求精神自由 ,保持独立人格。
〔4〕韩非子: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创始人 ,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孔子的三段话 ,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 ,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 ,才能学有所成。
7、合作探究:孔子的思想对今天我们建设“和而美〞的校园 ,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借鉴作用?
1〕.“仁〞仁者爱人 ,爱班级、爱同学、爱学校、爱社会
2〕.“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要推给别人 ,承当属于自己的责任;
你认为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道之以德〞 ,有什么积极意义?
积极意义:“为政以德〞即是反对苛政 ,要求统治者保护百姓 ,同时以道德教化百姓 ,这表达了民本思想 ,有利于减轻压迫 ,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 ,有利于社会风化 ,弘扬正气。这些对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师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奉献?哪些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指导意义?创办私学 ,提出有教无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08课 百家争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08课 百家争鸣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目标】1.知道老子和孔子。

2.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教学难点】各派思想家的主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一次,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

他叫学生子路去询问,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

即使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

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孔子备受尊崇,但在近代和现代,他却成为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怎样评价孔子?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依据导读提纲预习课本。

课件展示导读提纲1.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其主张有哪些?2.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和教育成就有哪些?3.“诸子百家”影响最大的学派有哪些?其主要代表人物各是谁?他们有哪些著名的主张?4.“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各是什么?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老子1.学生阅读课本第36页第一、二段,自主归纳相关知识。

2.学生展示归纳成果后教师总结。

课件展示(1)时代及籍贯:春秋时期楚国人。

(2)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3)主要观点: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4)他的学说被后人整理成《道德经》一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3.阅读下列材料:老子主张以柔克刚。

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他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他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有用的。

它使人们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

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老子和孔子及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总结归纳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掌握各派学说的观点,能够学为所用。

3.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变革实践的勇气和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难点:各学派的政治主张
三、【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解题教师:本课我们要学习三个内容: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同学们说一说,本课我们要了解哪些思想家?
学生: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

(一)教材自读
1.老子简介
姓名──李耳时期、国家──春秋后期楚国人人物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1)思想──主张人们应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政治──无为而治
片2:1.孔子简介
姓名──名丘、字仲尼时期、国家──春秋后期鲁国人人物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孔子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2)政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片3:3.孔子有哪些教育成就?
(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2)教学中注重德育与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4.孔子有哪些文化成就?
(1)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如《诗经》《春秋》。

(2)思想记录在《论语》一书中。

片4:孔子的学说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片5:完成表格: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提示主要内容,其他内容找学生补充。

(二)合作析疑
1.你能举出哪些事例(成语)体会老子的思想──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孔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为什么不能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例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3.结合课后活动1,说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你的学习有哪些指导意义?
4.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