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化学物中毒应急救援

合集下载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一、目的在我区范围内发生化学中毒后,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化学中毒事故救援的处置水平,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损害,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我区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区内发生的突发化学中毒事故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时的医疗救援工作。

四、组织领导及职责医院成立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医疗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组长:副组长:成员:xx、xx、xx、xx、xx、xx。

医院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职责:负责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病人救治工作宏观调控、组织协调、监督指导,明确各级职责,及时研究解决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置的有关工作及救治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确保救治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医教部xx:负责组织协调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提供医疗卫生救援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护理部xx:负责组织协调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感染管理科xx:负责组织协调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医院感染的防控管理。

药剂科xx:负责协调突发化学中毒事故药品保障;医学装备科xx:负责协调群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医学装备的保障;后勤保障科xx:负责对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医疗救治的物资保障。

五、信息监测和报告医院职工对发生和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及其潜在隐患均应在发现情况后立即报告相关部门。

六、应急响应(一)启动应急处理1.做好现场抢救,落实现场抢救人员,减轻中毒程序,防止并发症,争取时间,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2.做好现场疏散工作,控制事故势态的扩大。

(二)现场抢救1.气体或蒸汽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移到新鲜空气处,松解中毒者衣领和裤带,以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并要注意保暖,毒物污染皮肤时应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物,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时间15-30分钟。

化学试剂中毒应急预案

化学试剂中毒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降低化学试剂中毒事故带来的损失,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员工在生产、实验、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因接触化学试剂而发生的急性中毒事故。

三、中毒事故的分类及级别1. 中毒事故的分类:(1)轻度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一般经过休息和治疗可以恢复。

(2)中度中毒: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需及时救治。

(3)重度中毒:出现严重呼吸抑制、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危及生命。

2. 中毒事故级别:(1)特别重大(I级):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II级):造成1-2人死亡,或者3-9人重伤,或者较大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III级):造成1人重伤,或者较小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IV级):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

四、应急组织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化学试剂中毒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和协调各项工作。

(2)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救护和转运伤员。

(3)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和人员疏散。

(4)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保障和后勤保障。

2. 工作组成员职责(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和协调各项工作,确保应急工作的有序进行。

(2)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救护和转运伤员,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和人员疏散,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

(4)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保障和后勤保障,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应急处理程序1. 现场发现中毒事故后,立即启动本预案,报告应急指挥部。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救援组、警戒组、医疗救护组等开展工作。

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措施方案范文(3篇)

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措施方案范文(3篇)

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措施方案范文一、总则为有效处理化学中毒事故,提高应对化学中毒事故的医疗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危害,将化学中毒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以保护患者、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和减少财物损失,根据《___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__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二、成立化学中毒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医院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___、开展化学中毒的应急救援工作,其职责之一是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理。

应急救援小组的职责:(一)发现或接到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的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

(二)事故发生后立即___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理。

(三)负责向卫生行政部门、公安机关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四)负责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理具体方案的研究确定和___实施工作。

三、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理的责任划分(一)医院化学中毒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理的___及指挥工作。

(二)医院化学中毒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理中人员、物资的调动调配工作,向医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卫生行政部门、公安部门快速上报,最迟不得超过两小时。

(三)工会___的负责人应全力协助安全第一责任人。

在抓好化学中毒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同时,协助做好受伤害人员的家属的安抚工作。

(四)化学中毒事故工作部门要认真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协助上级主管部门调查事故、搜集证据,整理资料并做好记录。

(五)参加事故应急救援人员要自觉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为完成救援任务尽职尽责,通过积极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危害,为尽快恢复工作创造条件。

(六)加强对发生事故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化学中毒事故工作部门安全责任人要密切配合、协助___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做好事故现场的保卫工作,防止现场物资及财产被盗或丢失。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突发化学中毒事故是一种涉及化学物质泄漏或散发的紧急情况,可能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在面对这种紧急情况时,及时有效的现场处置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关于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现场处置的方案,供参考。

一、事故现场评估1. 无论事故规模大小,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

确认现场是否还存在危险因素,避免造成二次事故。

2. 针对事故的特点和化学物质的属性,评估可能的危害和后果,以确定紧急响应措施的需求和优先级。

3. 审查场地平面图,并确定逃生路线、紧急撤离区域和隐蔽点。

4. 评估环境和人员的暴露情况,确定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并确保其他人员远离现场。

二、紧急响应措施1. 紧急通知和报警: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如当地应急管理部门、火灾救援部门和医疗急救机构。

提供准确的事故信息,包括事故地点、规模和化学物质的情况。

2. 防止进一步泄漏:尽可能迅速采取措施,如关闭泄漏源、封堵破损管道等,以减少或停止化学物质的泄漏。

3. 远离危险区域:确保现场工作人员和周围群众远离泄漏源,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

4. 人员疏散和安全撤离:按照预定的逃生路线和撤离计划,进行有序的人员疏散和安全撤离。

提供必要的指示和指导,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5. 事故应对组织:根据事故的规模和复杂性,成立事故应对组织,并明确各成员的角色和责任,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处置工作。

6. 事故现场隔离:对事故现场进行临时的隔离,防止有害物质扩散,并确保现场的安全。

三、现场处置1. 人员救援和急救:尽快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将其移离危险区域。

根据伤员的症状提供相应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2. 泄漏控制和扩散防控:通过正确的方法控制和处理泄漏,如使用固体吸附剂或化学品泄漏缓冲剂进行吸附和封堵。

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和工具进行处理。

3. 环境影响评估和防控:对泄漏化学物质的扩散进行评估,确定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和受影响环境的状况。

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医学应急救援

6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医学应急救援

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医学应急救援陈嘉斌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一、突发化学中毒事故中医疗卫生处理目前我国对中毒事故中医疗卫生处理的一些程序:医疗卫生部门主要任务是针对接触人群、事故周围环境人群是否受到损害进行工作,同时,在化学中毒事故中进行现场识别评估、抢救病人等工作,最后编写事故处理报告。

我国各地对发生化学中毒事件医疗应急程序基本按照以下流程开展工作:120或其他部门通知进行化学中毒应急处置的有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通知相关医疗单位开展现场急救、收治病人、现场调查分析等工作。

我国在化学中毒上的处理突发化学中毒的医疗卫生应急处理是多部门共同协作完成。

如:120急救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院、消防、安监、环保以及公安等。

但目前我省以及我国在处理上仍然存在不足。

目前中毒现场医疗处置的不足,反映在以下:未建立完善的突发中毒事件应急预案(或未按照已有预案进行处置)中毒控制设备、专业人才缺乏个体防护装置储备和能力不足毒物检测能力弱解毒药物缺乏储备且信息沟通不畅所以,在目前状态下如进行中毒事故医疗处置,应该进行以下准备: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加强技术队伍的培训演练;建立完善的化学毒物检测平台;完善的个人防护、通信、后勤保障设施;针对事故的具体(或已经掌握)的信息进行准备与计划;建立多部门沟通。

二、化学中毒处理步骤与原则化学中毒事故的处理上可以考虑分以下的步骤与原则:第一步:了解中毒事故的具体情况、中毒地点、中毒原因、中毒人数、可能的化学物、事故周围的环境、目前已经开展的救援工作、本次现场处置的具体任务。

第二步:现场设立工作区域,包括综合现场危害因素监测和事故现场环境与气候特点,确定事故区域危险分区,接受现场指挥部的指示,开展工作。

特别注意到是:未明具体检测结果以前,应该在远离中毒现场的上风向设立工作区域。

第三步:做好个人防护,准备进行救援。

第四步:现场检测与医疗救援第五步:事故调查与评估第六步:中毒事故总结与终止:根据中毒事故调查、评估结果对事故进行总结。

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关键信息项1、中毒事故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化学物质中毒、食物中毒、气体中毒等。

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应急救援中的职责。

3、预警机制:设定中毒事故的预警指标和信号。

4、应急响应程序:包括事故报告、现场救援、人员疏散等流程。

5、救援设备和物资:列举所需的救援设备和物资清单。

6、后期处置:包括事故调查、善后处理、恢复生产等工作。

1、总则11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中毒事故的危害,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毒事故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内发生的各类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13 应急救援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反应、科学救援”的原则,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有效地实施救援。

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立中毒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务:指挥中心主任职责: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协调,制定救援方案,下达救援指令。

22 抢险救援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务:组长职责:负责实施现场抢险救援工作,控制事故现场,营救中毒人员。

23 医疗救护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务:组长职责:负责对中毒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送往医院治疗。

24 治安保卫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务:组长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秩序,疏散无关人员。

25 后勤保障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务:组长职责:负责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和车辆等保障工作。

26 事故调查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务:组长职责:负责对中毒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化学物品中毒应急预案

化学物品中毒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了预防和减少化学物品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化学物品中毒事故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化学物品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部1. 成立化学物品中毒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化学物品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协调、调度。

(二)应急处置小组1. 化学物品中毒事故应急处置小组由卫生、公安、环保、消防、交通、安监、气象等部门组成。

2. 各部门职责如下:(1)卫生部门:负责中毒人员的救治和医疗救援工作。

(2)公安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交通管制和人员疏散。

(3)环保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污染调查和监测,指导环境恢复。

(4)消防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灭火和救援工作。

(5)交通部门:负责事故现场周边的交通管制和疏导。

(6)安监部门:负责事故调查和事故原因分析。

(7)气象部门:负责事故现场气象监测和预警。

四、应急处置程序(一)事故报告1. 发生化学物品中毒事故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时间、地点、人员伤亡、中毒物质、事故原因等。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二)现场处置1. 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处置。

2. 对中毒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3. 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交通管制和人员疏散。

4. 对事故现场进行污染调查和监测,指导环境恢复。

(三)善后处理1. 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2. 对事故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3. 对中毒人员提供心理疏导和康复治疗。

4. 对事故现场进行环境恢复和重建。

五、保障措施(一)应急物资储备1. 应急指挥部应根据事故类型和规模,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医疗救护设备、防护用品、消防器材等。

化学物品中毒应急处置预案

化学物品中毒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化学物品中毒事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化学物品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化学物品中毒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

(2)现场保护组:负责现场警戒、封锁、监测等工作。

(3)医疗救治组:负责伤员救治、医疗物资保障等工作。

(4)信息宣传组:负责信息收集、发布、宣传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程序1. 报告与启动(1)发现化学物品中毒事件后,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2)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工作组迅速到位。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现场评估,确定救援方案。

(2)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对中毒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包括心肺复苏、吸氧、洗胃等。

3. 现场保护(1)现场保护组负责封锁现场,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空气质量、水质等符合安全标准。

4. 医疗救治(1)医疗救治组根据伤员情况,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

(2)对重伤员进行转运,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5. 信息宣传(1)信息宣传组及时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向上级部门报告。

(2)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发布事故信息,引导公众正确认识事故。

6.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负责保障救援物资、生活物资等供应。

(2)协调相关部门,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五、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对事故责任人和单位进行追责。

2. 事故善后处理(1)对伤亡人员及其家属进行慰问、安抚。

(2)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突发化学中毒应急救治预案

突发化学中毒应急救治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化学中毒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各类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科研实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化学中毒事件。

三、组织体系1. 成立突发化学中毒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突发化学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中毒人员的救援、救治和疏散。

(2)医疗救治组:负责中毒人员的医疗救治工作。

(3)环境监测组: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4)信息宣传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事故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供应和保障。

四、应急处置程序1. 紧急报告(1)发生化学中毒事件时,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当地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应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评估中毒人员数量和程度。

(2)根据中毒人员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疏散、隔离、救援等。

(3)对中毒人员进行现场急救,确保其生命安全。

3. 医疗救治(1)医疗救治组应立即将中毒人员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2)医疗机构应迅速开展救治工作,确保中毒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4. 环境监测(1)环境监测组应立即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如隔离、消毒、清理等。

5. 信息宣传(1)信息宣传组应迅速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2)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消除恐慌情绪,稳定社会秩序。

6.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应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供应和保障。

(2)确保救援队伍和医疗机构的需求得到满足。

五、应急保障措施1.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充足。

化学品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化学品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和减轻化学品事故造成的损失,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等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品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事故分类1. 火灾事故:指化学品燃烧、爆炸等引起的火灾事故。

2. 泄漏事故:指化学品容器、管道、设备等发生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的事故。

3. 中毒事故:指人员接触有毒化学品,引起中毒事故。

4. 爆炸事故:指化学品容器、管道、设备等发生爆炸事故。

四、应急处置原则1.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确保人员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2. 快速响应、有序处置: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明确各级职责,实行分级负责制。

4.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强日常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单位主要负责人。

(2)副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环保等工作的负责人。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业人员。

2. 应急处置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和调度。

(2)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

(3)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周边人员疏散等工作。

(4)环境监测组:负责现场环境监测,评估事故危害程度。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六、应急处置措施1. 火灾事故(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灭火。

(2)疏散周边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3)通知消防部门,请求支援。

2. 泄漏事故(1)立即关闭泄漏源,防止事故扩大。

(2)设置警戒区域,疏散周边人员。

(3)组织人员使用应急物资进行泄漏处理。

(4)通知环保部门,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

3. 中毒事故(1)立即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2)疏散周边人员,避免中毒。

突发急性化学中毒应急预案

突发急性化学中毒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应对突发急性化学中毒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突发急性化学中毒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学校、医院、公共场所等场所。

三、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突发急性化学中毒事件;2. 最大程度减少中毒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3.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突发急性化学中毒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现场保护等工作;(2)信息报送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中毒事件相关信息;(3)医疗救治组:负责中毒患者的救治工作;(4)宣传教育组:负责开展中毒事件预防宣传教育工作;(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人员等保障工作。

五、应急处置程序1. 事件报告(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突发急性化学中毒事件,应立即向当地应急管理部门报告;(2)应急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应立即赶赴现场,开展现场救援工作;(2)对中毒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同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3)对中毒区域进行封锁,防止中毒事故扩大。

3. 信息报送(1)信息报送组应及时收集、整理、上报中毒事件相关信息;(2)根据需要,向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

4. 医疗救治(1)医疗救治组应立即组织医疗力量,对中毒患者进行救治;(2)根据中毒类型,选用相应的特效解毒药物和治疗方法;(3)对重症患者,应尽快转送至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

5. 宣传教育(1)宣传教育组应积极开展中毒事件预防宣传教育工作;(2)普及急性化学中毒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

六、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2.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 资金保障: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突发化学品泄漏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

突发化学品泄漏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

突发化学品泄漏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突发化学品泄漏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一、概述突发化学品泄漏中毒事件是指在化学品的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和废弃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化学品从其包装容器、运送管道、生产、使用和保存环节中泄漏,造成空气、水源和土壤等的污染,并严重危害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急性化学物中毒事故与应急救援-牛风云

急性化学物中毒事故与应急救援-牛风云
16
二.急性突发化学物中毒事件的特点
(四)特异性
各种不同毒物可选择作用于某系统、某器官,即有不同的靶器官,而出现典 型的系统症状。如:高浓度硫化氢中毒可发生“闪电式”死亡;刺激性气体主要损 害呼吸系统,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窒息性气体主要抑制呼吸酶,产生呼吸 抑制、惊厥、昏迷、脑水肿等症状;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损害血液系统,出现高铁 血红蛋白血症;砷化氢损害红细胞,出现溶血、黄疸,重症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四氯化碳等亲肝毒物可致肝细胞坏死,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衰竭;钡、锑等金属无机 化合物可因电解质紊乱而导致心肌损害;汞引起口腔炎、肾功能损害等。某些毒物 中毒有一定的潜伏期,如氮氧化物、光气、有机氟、裂解气中毒的早期中毒症状不 显著,经0.5~72小时后可出现肺水肿和低氧血症。
指各种原因,不同有毒有害物质突然大量排 放或泄漏引起众多人员急性中毒或死亡及造成其 他较大社会危害的事件。如1984年印度博帕尔镇 联合碳化厂生产农药 西维因发生甲基异氰酸酯泄 漏事故,使20余万人受害,其中约2500余人丧生, 成为震惊世界的事件。
3
基本概念
(二)应急救援
指在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后,为及时控制危害源, 抢救受毒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消除危 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就医疗卫生方面而言, “救援”系现场急救,使患者迅速而安全脱离事故发 生地,并及时送往就近医院救治,同时对污染的空气 等快速检测,迅速查明中毒原因,处理被污染的水源、 空气、食品等,尽可能控制危害的范围,减轻危害程 度。
19
三.突发化学物中毒事件的应急救援
(一)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
应急救援工作必须实行“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方 针,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 会援救相结合的原则。由于突发中毒事件往往是事故造成 的,具有发生的突然性、扩散的快速性及危害的广延性, 因此,预防工作是基础,充分的应急准备是关键.并且必 须在统一指挥下,多方协作、配合,才能达到救援工作的 迅速、准确和有效。

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4篇

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4篇

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4篇安全是亲人的期盼,事故是众人的魔鬼。

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篇1在实验室中发生人身中毒时,必须采取急救措施,再送医院治疗。

(1)吸入毒气:将其移到空气新鲜处休息(冬天注意保暖),让中毒者吸新鲜空气,如轻度中毒者会较快恢复正常,如果发生昏迷休克,可给中毒者做人工协助呼吸,保持安静,注意保暖。

(2)消化道误服中毒应立即洗胃,使中毒者呕吐。

常用的洗胃液是食盐水、肥皂水,3—5%的碳酸氢钾溶液或1:50的高锰酸钾溶液(千万不能太浓,防止灼伤胃粘膜)。

洗胃液要大量喝,边喝边使中毒者呕吐。

如果没有洗胃液,可以引用大量温开水,冲淡毒物并使中毒者呕吐。

洗胃药反复进行多次,直到洗胃中基本没有毒物,然后再服解毒剂。

常用的有生蛋清、牛奶、淀粉糊、面汤等。

主要毒物的毒性症状及其急救措施,三、其他事故(1)实验室如果不慎发生火灾,立即移开可燃物,切断电源,停止通风。

对小面积火灾,应立即用湿布、湿衣服或沙子等覆盖燃烧物,隔绝空气使火熄灭,对大面积的火灾应立即报警,并针对燃烧物性质使用相应的灭火器进行抢救,以减少损失。

(2)万一发生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把触电者迅速转移到附近适当地方,揭开衣扣,使其全身舒展。

如果触电者停止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要毫不迟疑地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按摩,并迅速送医院抢救。

(3)危险化学品及剧毒物质等一旦发生丢失情况,岗位人员应及时向应急处理指挥组汇报(电话:),如果事态严重,应与公安部门取得联系,现场人员积极搞好警戒,保护现场。

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篇2为了提高我市各安全生产应急处置部门应对重特大事故的现场联动反应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出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市政府决定在大安油库举行一次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快速处置演练活动。

一、演练内容20年6月27日下午2时30分,大安石油公司大安油库3号汽油罐渗漏、加油机发生火清、油桶在加油时碰击发生火清、油库油池外溢发生火清,汽油大量泄漏,遇明火发生火灾,致使一名油库职工严重烧伤。

中毒窒息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中毒窒息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中毒窒息事件现场处置方案前言中毒窒息事件是一种常见的突发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因为食品中毒、化学品中毒、瓦斯中毒或其他原因引发窒息,危及到生命安全。

因此,有必要了解中毒窒息事件的处置方案,以及必要的急救技能。

中毒窒息事件处置方案一、现场应急处置1.保持冷静,及时向医护人员求助,并告知具体的中毒窒息状况。

2.如果中毒窒息者已经失去意识,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3.将中毒窒息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确保其呼吸通畅。

4.如果是化学品中毒,应立即将中毒部位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量器可称出投放的化学品名称并告知医护人员。

5.如不确定中毒原因,应保护现场,并将中毒物品保留供警方调查。

二、到达医院后的处置1.中毒窒息者到达医院后,应及时向医护人员告知中毒窒息原因、病情,以便医生对症进行治疗。

2.医生对症治疗后,应对呼吸道和心跳进行监测,以及对其他中毒引发的症状进行处理。

3.如果病情严重,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治疗,如使用呼吸机等。

急救技巧一、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巧,可以避免中毒窒息等紧急情况下的窒息。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找到紧急情况下中毒窒息者的下巴,使其嘴张开。

2.用手捏住中毒窒息者的鼻子,防止空气从鼻子流出。

3.将自己的嘴对准中毒窒息者的嘴,缓慢呼气,在呼气的同时,观察中毒窒息者的胸部是否隆起。

4.呼气结束时,等待中毒窒息者呼气,然后再开始下一轮呼气。

二、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急救的另一项重要技巧,可以帮助血液循环,使中毒窒息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在进行胸外按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将中毒窒息者仰面躺在坚硬的地面上,或者在床上使用硬板作为垫子。

2.找到中毒窒息者的胸部,用手掌放在胸骨正中央,另一只手放在上面,紧握手指,但不要直接挤压胸骨。

3.用紧握的手按压胸骨,把胸部向下压,弹起胸部时手指离开。

4.按压速度为每分钟100到120次,尽量保证按压频率和深度正确。

结语了解中毒窒息事件的处置方案和必要的急救技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地保护生命安全。

企业急性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篇)

企业急性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篇)

企业急性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了预防职业性急性化学毒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或在事故发生后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尽可能减少人、财、物的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特制定职业性急性化学毒物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预防措施1、本企业按照卫生、安监、劳动和工会等相关部门应当掌握本单位的有毒化学品的基本情况,摸清毒物生产、使用、运输及储存情况,建立专人管理的有毒化学品档案。

2、对本企业容易发生中毒事故的车间及其岗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及现场应急处理与医疗应急救援行动方案。

3、建立一支训练有素、业务过硬、机动性强的急救专业队伍。

并充分作好急救物质的准备。

如通讯器材、交通工具、急救器械、药品及防护装备,一旦发生中毒,能立即投入使用。

4、对相关领导及生产工人进行有关中毒防治及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

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对职工普及化学中毒急救知识,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

5、各级领导应当高度重视,做到三落实(人、财、物)。

并定期检查有关方面执行情况。

保障器械、人员可以随时投入。

6、制定严格的车间职业病防护设备管理制度,定期维修和保全设备、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7、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和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说明,写明产生职业中毒因素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

高毒场所应设置启动报警装置和有效通风设备。

二、一旦发生急性化学毒物中毒事故时,应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救援措施:1、立即停止导致急性化学毒物中毒的作业,封存造成中毒的材料、设备和工具,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2、对急性化学毒物中毒的患者应当及时送往有条件的医院,___救治和医学观察。

并对患者按病情迅速分类,以确保重危病人的全力抢救。

3、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现场人员,___泄险。

现场急救人员必须佩带好有效的防毒面罩和必需的防护用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4、按照《___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立即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监等有关部门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BH-01968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突发化学物中毒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 of sudden chemical poisoning
突发化学物中毒应急救援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在化学物品的生产、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不善,化学物中毒的突发事故屡见不鲜。

这些事故以其突然发生、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同时给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被列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所调整的范畴,使突发化学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

如何做好突发化学物中毒的现场急救处理,降低化学物事故伤亡率;如何建设和培养一支反应迅速、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及时、准确分类鉴别、抢救伤病员;如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化学物中毒事故应急救援的预案和计划,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职责和任务。

1国内中毒情况和应急救援现状
20年来,国内突发化学物中毒事故呈上升趋势,乡镇企业、三资企业职业中毒增速迅猛,许多从未有过或极少有过的严重的职业
中毒时有发生。

2001年全国急性职业中毒222起,759人;死亡110人。

其中苯中毒203起,急性苯中毒的病死率达21.7%;2002年苯和正已烷中毒人数为2001年的3.7倍。

1987年安徽毫州化肥厂液氨槽车爆炸案,泄漏氨6吨,87人接受治疗,56人中毒,10人死亡;1992年江西上饶一甲胺泄漏案,600余人接受治疗,187人中毒中,39人死亡,经济损失2000万元;1993年8月5日深圳爆炸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受伤141人,死亡15人;1999年某化工厂安全阀出气管道爆裂,造成18人中毒,4人肺水肿;1999年浙江某服装厂发生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案,66名工人出现中毒反应,20名制衣工中毒;2000年丹东某农药厂剂量罐爆炸案,造成5人中毒,死亡3人;2000年发生在河南省某造纸厂和云南省某造纸厂的H2S中毒案共造成10人中毒,死亡4人;2001年某钢铁厂烧聚工段发生的CO、CO2混合性气体中毒案,造成16人出现吸入反应,中毒6人,死亡3人;2002年佛山市某化学品仓库发生的乙酸乙酯泄漏案,140多名村民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以上化学事故不仅给人民健康造成了损害,还给国家和集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
失,成为化工行业的首要危害。

为此,我国化工部于1990年在上海建立了微机毒物信息库,1994年成立了南方急性中毒应急救援中心,建立了应急救援网络和指挥系统;1990年卫生部卫生监督司也下达了‘急性中毒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方案’研究课题,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中毒救援组织,设立了全国及地方的中毒控制中心。

上述组织为及时处理突发化学物中毒事件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是,该系统在应对突发化学物中毒事件中,还存在着薄弱环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缺乏政令畅通、分级负责、责任明确、反应及时、保障有力的应急求援机制;②用于应急反应的人、财、物严重不足;③中毒控制中心(或职防机构)的工作条件、技术力量、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严重滞后,不能适应我国形势的变化和时代要求;④现有药械、车辆等物资储备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应急反应能力及效益的提高。

2目前应采取的措施
由于急性化学物中毒多具有以下特性:①突发性:即事先难以预见,发病迅猛。

②多群体发病:往往一次中毒多人,若抢救不及
时,不仅影响中毒者的健康和疾病转归,而且还关系着社会稳定。

③可预防和可避免性:企业若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规定,作好毒物泄漏的防治工作,急性化学品中毒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④如能早期处理,对疾病的愈后和转归有好处,事件结局较好。

因此,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对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预防、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1制定应对突发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的救援预案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是做好突发化学物中毒事故急救工作的制度保证,业务部门应针对当地各企业可能出现的突发化学物中毒事件的严重程度、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和社会反应程度,分别提出不同的控制措施和处置办法,明确各有关部门责任制,经专家论证后提交应急救援指挥部。

预案应包括:急救指挥体系、急救程序、人员组成和分工、急救实施细则(包括急救和转运方案)、急救器材和药品的配备规定等。

2.2建设、培养应急救治队伍要在当地医疗卫生机构中选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有现场处置经验的劳动卫生专业人员组成应急救治队伍,并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设备。

这些人
员不仅要在各自的专业技术岗位上完成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还要定期进行应急知识学习、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

演练时要以不同规模、不同地理环境和生产、使用不同毒物的企业为演练对象,通过演练提高队伍的协同作战效力和应急急救能力,并选择出最佳行动方案,包括最佳行动道路。

演练内容包括:接报(接到急救的指示或要求急救的报告)、报到(急救队伍进入救援现场后向事故现场指挥部报到)、设点(选择有利地点作为现场急救点)、初检(对伤员进行初步的医学检查,简单分型)、分类(根据初检结果,对伤员进行分类集中)、救治(对必须进行医疗应救的伤员采取现场治疗)、转送(对分类救治后的伤员按分类及时向医院转送)、报告(救援期间需现场指挥部协调解决的问题或急救工作结束时向现场指挥部所做的汇报,包括医疗点的转移、撤离,返回前的请示)、撤点(撤点需经指挥同意,撤点时应做好现场的清理、统计工作)、院内急诊(对中毒人员进一步诊治,巩固急救疗效)等。

2.3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完善指挥系统为应对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建立完备的组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应急处理政府各个部门(主
要包括卫生、安全、劳动、财政、消防、公安)等、企业,甚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必须由政府领导牵头,将不相隶属的部门与单位整合到一起,组成突发急性化学物中毒应对处置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行政部门内,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才能建立起统一、协调、高效、有权威的应急处理机制,快速有效处置突发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把其危害遏止到最小范围。

2.4建立技术和后勤保障体系突发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的性质决定了要建立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专业技术和应急处理队伍,包括专家咨询队,现场处理队,组织、指挥、协调队,迅速建立、培养这支应急处理队伍;要针对不同的毒物,研究确定最佳的应急处理技术。

同时,政府要在经费投入上予以保障,保证一旦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后勤保障包括以下内容:①应急反应车辆的装备:将救援人员、物资迅速运往现场,快速、安全地将中毒伤员转送到各医院。

②必要的现场防护用品的装备:包括防护服和防毒面具等。

③常用的监测仪器的装备:包括大气采样器、生物采样器等,实现突发事件的日常检测。

④现场急
救器材的装备:维护呼吸功能的有关用品,如氧气、喉镜、气管插管、面罩、吸引器、气管切开包、简易人工呼吸器等:维护循环功能的有关用品,如心脏监护设备、除颤器、体外起搏器;清除污染物,防止毒物继续经皮吸收设备,如携带带式淋浴器,供水装置,清洗液,酸碱中和液,眼冲洗设备。

⑤药品:包括对症和特殊治疗药物。

⑥通讯设备:在现场与应急救援指挥部、各医院之间建立畅通无阻,不间断的通讯联系。

3现场急救措施
急性化学物中毒的应急救援主要是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的任务是:及时控制危害源,抢救中毒人员,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消除危害后果等。

因此,现场急救必须及时、准确、高效。

3.1迅速鉴定化学物的毒性通过现场化学监测,对引起事故的化学物进行定性,确定危害类别,及时控制甚至消除危害源,排除有无二次危害源,以便科学、合理地开展应急救治工作,尽可能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

3.2伤病员的分类处理突发化学物中毒的救治不同于一般的临
床救治,因中毒人员较多,需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

当救护的医务人员少,中毒人员多时,救治工作可采用流水作业法,由1名有经验的医生负责将中毒人员初检分型,分出轻、中、重伤员;第二批医生负责将伤员按类集中,其他医生护士对伤员实行紧急处置,及时转送各医院救治。

为避免救治工作的紊乱,可按下列程序采取急救处理:去除伤员污染衣物→冲洗→共性处理→个性处理。

注意保护伤员的眼睛,不要遗漏对眼睛的处理。

3.3医疗救护和清除毒源为争取抢救时间,减少毒物吸收量,要采取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和医务人员紧急救治相结合的方法救治暴露人群,轻伤员可自行清除身上的污染衣物,也可帮助他人清除污染衣物,及早脱离危险现场。

突发化学物中毒事故的紧急处置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不仅涉及化学物中毒者的健康,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有关部门的配合、企业的积极参与。

化工企业作为预防职业中毒的第一责任主体,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严格内部管理,加强
岗前培训、岗位练兵;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卫生事件,卫生部门除了加强突发事件的经常性监测与预警,还要遵循“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平战结合、应急为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群专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制定出周密可行的预案,并定期加以演练,随时准备应对突发化学物中毒事件。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