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11南朝文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春日忆李白》:“俊逸鲍参军。” 宋敖器之《诗评》
:“鲍照远如饥鹰独出,奇矫无
前。”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 :“鲍照才力标举,凌厉当 年,如五丁凿山,开人世之所未有。当其得意时, 直前挥霍,目无坚壁矣。骏马轻貂,雕弓短剑,秋 风落日,驰骋平冈,可以想此君意气所在”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 :“‘孤蓬自振,惊沙坐 飞’,此鲍明远赋句也,若移以评明远诗,颇复相 似”,“明远惊遒绝人”
高超的描摹技巧,语言工整精练,境界清新自然。 陶以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表现出整体的自然
美。 谢更注重独立于性情之外的山水景物的描摹刻划, 因此很难达到陶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 结构上,谢的山水诗多先叙出游,次写见闻,最后 谈玄或发感喟,玄言的尾巴。
山水诗与南朝诗歌艺术之转变 1、从写意到摹象 (1)声色的描绘
语言的清新流畅与声韵的铿锵婉转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书叔云》
:“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我吟谢朓诗上 语,朔风飒飒吹飞雨。谢朓已没青山空,后来 继之有殷公。” 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礼加徐孺子, 诗接谢宣城。” 《寄岑嘉州》“谢朓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吹 听嘘。”
颜延之
竟陵八友
竟陵王萧子良,鸡笼山西邸 《梁书·武帝本纪》:“竟陵王子良开西
邸,招文学,高祖(梁武帝萧衍)与沈 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 倕等并游焉,号曰‘八友’。”
诗赋,文士雅集,学术讲论,抄撰著作,
佛事活动。
1、沈约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
武康人。 《梁书·沈约传》
1、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 陈郡阳夏人,祖玄,晋车骑将军。
父瑍,生而不慧,为秘书郎,蚤 亡。 寄养钱塘杜明师道馆中,小名客 儿,15岁回建康,人称“谢客”。 传见《宋书·谢灵运传》
陶谢异同 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
处,在真在厚。谢诗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 在新在俊。陶诗胜人在不排,谢诗胜人正在排。”
《文选》一书是萧统招聚文学之士而编。 选录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不选经子,史书中也
只略选“综辑辞采”,“错比文华”的论赞,认为只 有“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者方可入为文学作 品。 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收录了自先秦至梁代七 百多年间、一百三十多位作家的三十八类文体, 凡七百五十二篇。
《文选》文体分类 赋,诗,骚,七,(纯文学文) 诏,册,令,教,文,(下行公文) 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上行公文) 书,(移),檄,(难);对问,设论,辞;序;
6、丘迟
丘迟,字希范,吴兴乌程人。 《梁书·文学传》 父灵鞠,有才名,仕齐官至太中大夫。 《与陈伯之书》
三、梁代文学
历四帝,共56年(502—557) 永元二年(500),兄萧懿被齐东昏
侯杀害,三年,萧衍乘南齐君臣 残杀,政局混乱,自襄阳举兵东 下,攻占建康,次年称帝。 国号梁,建元天监,史称萧梁。
比谢诗更加锤炼雕饰,凝练规整,且喜搬弄典
故,堆砌辞藻,缺乏情致。
《南史·颜延之传》:“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
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 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 锺嵘《诗品》卷中引汤惠休:“谢诗如芙蓉出 水,颜如错采镂金。” 锺嵘《诗品》卷上谢诗 “名章迥句,处处间 起;典丽新声,络绎奔会。” 萧纲《与湘东王书》 : “谢客吐语天拔,出 于自然。”
诗:《北使洛》、《还至梁城作》、
《五君咏》、《秋胡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庭诰》、《陶征士诔》、《祭 屈原文》、《赭白马赋》
锺嵘《诗品》中品 “其源出于陆机。尚巧似。体裁绮密,情喻渊
深。动无虚散,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又喜用 古事,弥见拘束。虽乖秀逸,是经纶文雅才; 雅才减若人,则蹈于困踬矣。”
元嘉文学
宋文帝刘义隆年号元嘉(424-453) 元嘉文学特点 1、文学科的设立
《宋书·雷次宗传》:宋文帝元嘉十五年立文学 馆,与儒、玄、史并列。 《南史·宋本纪》:明帝泰始六年,立总明观, 置东观祭酒,分儒、道、文、史、阴阳五部。 2、文笔之分: 《南史·颜延之传》:竣得臣笔,测得臣文。 3、山水文学的成熟:山水诗以谢灵运为代表。 4、江南民歌的影响:以鲍照、汤惠休为代表。
3、鲍照
鲍照(约414-466),
字明远,东海人,曾任 临海王刘子顼记室参 军,死于乱军。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 黄节《鲍参军诗注》
诗:乐府诗、拟古诗、山水诗 《拟行路难》十八首、《代出自蓟北门行》、
《代白头吟》、《代东武吟》、《代苦热行》 《拟古》八首、《答客》 《登庐山》、《登庐山望石门》、《从庾郎中 游园山石室》、《发后渚》。 文:《芜城赋》、《舞鹤赋》、《登大雷岸与 妹书》
中声调音韵运用的经验积累等,均对四声的发明有 促进的作用,佛经翻译中考文审音的工作有着直接 的关系。
沈约等人将四声的区辨同传统的诗赋音韵知识相
结合,研究诗句中声、韵、调的配合,并规定了 一套五言诗应避免的声律上的毛病,即“病犯”, 也就是后人所记述的 “八病”。
“八病说” 蜂腰、鹤膝、平头、上尾、大韵、
梁高祖
武帝
萧衍
天监 普通 大通 中大通 大同 中大同 太清
502年-519年 520年-526年 527年-528年 529年-534年 535年-545年 546年 547年-549年 549年-550年 551年 552年 552年 553年 554年 555年 555年—556年
梁太宗
简文帝 豫章王 武陵王
3、王融
王融(467—493),字元长,
琅琊临沂人。 竟陵八友之一 《南齐书·王融传》
4、江淹
江淹(444-505) 字文通 济阳考城人 抒情小赋《别赋》、《恨赋》 《梁书·江淹传》
5、孔稚圭
孔稚珪(447-501) 字德璋,会稽山阴人。 《南齐书·孔稚圭传》 《北山移文》
2、谢朓
谢脁(464-499) 字玄晖 陈郡阳夏人 祖述,吴兴太守。
父纬,散骑侍郎。 大小谢 《南齐书·谢朓传》
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诗体的探索 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又不
同于谢灵运对山水景物作客观描摹的手法,而 是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情景 交融。避免晦涩、平板及情景割裂之弊,摆脱 了玄言的成分,清新流丽的风格。 “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萧纲 萧栋 萧纪 萧绎
大宝 天正 天正 承圣 天正 承圣
梁世祖
元帝
闵帝 敬帝
萧渊明 萧方智
天成 绍泰
太清元年(547)东魏大将侯景降梁。 二年侯景起兵反梁,萧衍子孙伺机夺皇位。 三年,叛军克台城,萧衍饿死。 四年,侯景立太子萧纲为帝,是为简文帝。 大宝二年(551)侯景杀萧纲,自称汉皇帝。 萧衍第六子萧纶据郢州,附北齐;第七子萧绎据荆州,反复依附 于北齐、西魏;第八子萧纪据益州;孙萧詧据襄阳,附西魏。 萧绎引西魏军为援灭萧纶。三年又灭侯景,称帝于江陵,是为梁 元帝。 承圣二年(553)萧绎灭萧纪,益州为西魏夺得。 三年,萧詧在西魏军协助下攻占江陵 ,杀萧绎,次年称帝,国 号梁,史称后梁(555--587),为后梁宣帝。
小韵、傍纽、正纽。 《文镜秘府论》西卷《文二十八种 病》
1、声韵的研讨和篇幅的缩短。句式趋于定
型,以五言四句、八句最多见。 2、律句大量涌现,句与句之间的平仄相对观 念明确,联与联之间的“粘”观念尚未形成。 3、用韵考究,韵脚押平声韵为多,押本韵很 严格,通韵则已接近唐人。 4、对仗追求自然与情理的结合。
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 铭,(一般应用文) 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悼亡文 字)
南齐太祖 南齐世祖
高帝 武帝 郁林王 海陵王
南齐高宗
明帝
炀帝(东昏侯) 和帝
萧宝卷 萧宝融
永元 中兴
永明体
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新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
和对偶。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齐永明(齐武帝 萧赜年号,483—493)间,故又称“永明体”。 自然的声韵,又多与音乐有关——声律论的提出、 新体诗产生 《南齐书·陆厥传》 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 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 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 减,世呼为“永明体”。
2、萧统
萧统(501-531),字德施,武帝长子。 早卒,谥“昭明”,称“昭明太子”。 《文选》三十卷 《梁书》本传 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引纳才学之士,
赏爱无倦。恒自讨论篇籍,或与学士商榷古 今,闲则继以文章著述,率以为常。于时东宫 有书几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 以来未之有也。
一、刘宋时期的文学
宋高祖 宋太祖 宋世祖 宋太宗
武皇帝 少帝(营阳王) 文皇帝 孝武皇帝 前废帝 明皇帝 后废帝(苍梧王) 顺皇帝
刘裕 刘义符 刘义隆 刘骏 刘子业 刘彧 刘昱 刘准
永初 景平 元嘉 孝建 永光 泰始 元徽 升明
420年—422年 423年 424年—453年 453年—456年 465年 465年—471年 473年—476年 477年—479年
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石门新营所住》) (2)拟人的修辞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 2、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文心雕龙·明诗》:情必极貌而写物,辞必穷力 而追新。 3、从浑涵到句摘
颜延之
2、颜延之
颜延之(384-456), 字延年,琅邪临沂人。 曾祖含,右光禄大夫。 祖约,零陵太守。 父显,护军司马。 传见《宋书·颜延之传》
四声的发现
声律论提出的前提——四声的发现 周颙著《四声切韵》、王斌著《四声论》 沈约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
悟,而独得胸襟,穷妙其旨,自谓入神之作。 《庾肩吾传》“齐永明中,王融、谢朓、沈约,文 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为丽 靡,复逾往时”。
发现四声原因:传统音韵学的自然发展、诗赋创作
1、萧衍
《梁书·文学传序》 高祖聪明文思,光宅区宇,旁求儒雅,诏采异人,
文章之盛,焕乎俱集。每所御幸,辄命群臣赋诗, 其文善者,赐以金帛,诣阙庭而献赋颂者,或引见 焉。其在位者,则沈约、江淹、任昉,并以文采, 妙绝当时,至若彭城到沆、吴兴丘迟、东海王僧 孺、吴郡张率等,或直入文德,通燕寿光,皆后来 之选也。
俊逸豪放,奇矫凌厉,在当时却被目为“险俗”
或 “险急”。
以寒士的身份抒发了贫寒之士的强烈呼声,表
现为昂扬激越之情、慷慨不平之气和难以抑制 的怨愤。 多得益于汉魏乐府和南朝民歌的艺术经验。
齐梁
二、南齐文学
萧道成 萧赜 萧昭业 萧昭文 萧鸾 建元 永明 隆昌 延兴 建武 永泰 479年—482年 482年—493年 493年—494年 494年 494年—497年 498年 499年—500年 501年—502年
《梁书·刘孝绰传》 高祖雅好虫篆,时因宴幸,命沈约、任昉等言
志赋诗,孝绰亦见引。尝侍宴,于坐为诗七 首,高祖览其文,篇篇嗟赏,由是朝野改观 焉。 《梁书·刘苞传》 自高祖即位,引后进文学之士,(刘)苞及从 兄孝绰、从弟孺、同郡到溉、溉弟洽、从弟 沆、吴郡陆倕、张率并以文藻见知,多预燕 坐,虽仕进有前后,其赏赐不殊。
南北朝文学
南朝文学 一、宋(420-479)——元嘉文学 二、齐(479-502)——永明文学 三、梁(502-557) 四、陈(557-589) 北朝文学
南朝文学
南朝是中国诗史上诗运转关的重要时期,诗人更
崇尚声色,追求艺术形式的完善与华美。 梁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若无新变,不能 代雄。”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 “诗至于宋,性情 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