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技能——提问技能
论教学技能之提问技能
![论教学技能之提问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f59e1618cc7931b765ce15f5.png)
论教学技能之提问技能提问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依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的一种能力和技巧。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要的手段,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调节课堂氛围作用十分显著,是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因此对提问的研究、理论学习对教学工作有重要意义。
一、提问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向学生强调要点,给学生表达机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掌握知识的第二次反馈等多种功能。
(一)启发学生思维提问最主要的功能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考过程开始开始于问题,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运用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使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被激活而得到锻炼。
(二)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提问能够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紧张感,从而督促和激励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所关注的问题上来。
而且提问引起的适度紧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效率。
(三)有利于评价反馈师生、教师交流通过学生的回答反馈的信息,能够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然后进行评价,来检查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同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
(四)有利于组织课堂教学通过提问教师可以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转换、过渡、总结,并使各个环节自然衔接。
(五)能够提示学习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分析、思考,让学生注意重点内容,以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内容。
(六)能够培养学生参与者和表达能力人是一种社会性质的动物,参与和沟通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十分重要,通过学习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可以给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与观点、流露情感、锻炼语言表达的机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提问的指导原则目标性原则,既问题设计紧扣教学目标,创设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良好品德的思维情境;启发性原则,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学习;明确性原则,问题的语言表达准确,内容指向明确;适宜性原则,主要包括适量、适度、适时;多样性原则上,主要指提问的方式,应是不同类型、不同角度、不同要求、表达方式新颖的多样配合,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感和疲倦感;普遍性原则上,则指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使一部分学生产生积极反应,而不考虑另一些学生的反应。
提问技能
![提问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237ac6b4b0717fd5360cdc9f.png)
?为什么?
…… ?为什么?
你相信……为什么? 你觉得……为什么? 你喜欢……为什么?
四、提问的过程
从教师构思问题,课堂上教师初始发问 引导出学生最初的反应,通过相应的对 话,引导学生领悟、思考与应答,师生 共同解决问题、评核答案的过程。
提问问题计划表
问题 序号 提问的 目的 主问题分解 为几个问题 预想学生 的反应 预想的 处理方法
1.检查和巩固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坚 实的基础
提问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前提下,要求学生 经过独立思考后回答,学生回答的过程也是学生大脑 对已有知识进行检索、思维加工、再现的过程。教师 所提问题大多针对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点。课 堂开始的提问目的是检查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技能 的掌握情况,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后续学习 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节课结束时的提问是对学习内容 的巩固和应用。
2、介入(当学生不能回答时)
核查:核对查问学生是否明白问题的意思
鼓励:鼓励学生大胆做出问答
重复:当学生没听清题意时,再重复所提的问题
重述:当学生不理解题意时,用不同的方法重述 问题 提示:提示问题的重点、答题方向或提供资料 分解:将问题分为若干容易回答的问题 换人:诱导无效,婉言换人回答
1 2 3 4 5 6
提出问题 思考 催促作答 思考 再催促并进行提示 回答问题
课堂提问频率曲线
一般课堂提问 建议课堂提问
提问频率
开始
中间
结尾
七、提问的原则
创设良好氛围; 设计多种水平问题; 问题重点突出,表达简明易懂; 利用学生已有知识,预想可能回答; 把握提问的时机; 不用强制回答的语气和态度; 不代替学生回答,给予启发和引导; 临时浮现的问题不要脱口而出; 学生回答后要给予分析和评价。
提问技能
![提问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bcd63050b307e87100f69608.png)
提问技能一、提问技能的概念: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环境,在教学中生成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对话,全面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提问的技能形成的阶段:第一阶段:“知”是构建提问技能知识阶段。
第二阶段:“能”是在教学中的模仿操作阶段。
第三阶段:“熟”这一阶段是教师提问技能逐步走向熟练的阶段。
第四阶段:“智”是运用提问技能的策略进行教学,也是教师形成自己课堂提问风格,能够自如地进行教学的阶段,要达到“善”问。
即应用诱导、疏导、追问等教学策略,能通过提问和学生开展有效对话。
二、提问的技能:(1)心智技能: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类型的问题,并能够在课堂中选择恰当的提问时机、回答问题的对象和方式,能够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进行正确的反馈和引导。
(2)动作技能: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的语气、表情、停顿、手势、走动等行为。
三、提问技能的功能(1)启发思维: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认知结构内的矛盾,刺激学生去想问题、研究问题,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2)反馈调控:教师能够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于学习的情感、态度及掌握知识的情况,针对每个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教师也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切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质疑、回答问题也要给予恰当的反馈,而对学生的反馈具有强化学习的作用。
(3)巩固强化:教师提出的问题,是针对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点,教师的提问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支持与强化。
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解释内容的重点,引起学生充分的关注;针对易混淆或似是而非之处的提问,有助于学生厘清概念,明辨是非;分析应用型的提问可以促进知识内化,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介入与追问,可以加深印象,巩固所学,进而拓展引申,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
第四章 基本教学技能 第三节 提问技能
![第四章 基本教学技能 第三节 提问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21ba18d628ea81c758f57847.png)
四、提问的基本要领
3、发问要巧: 3)注意提问的语速: 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可以用较快的语言述叙 述; 分析提问、综合提问和评价提问后除要有较 长时间的停顿外,还应仔细缓慢地叙述,以 使学生对问题有清晰的印象。
四、提问的基本要领
4、问中有导 导即引导,即适当的启发或提示。答不了时 要提示,答不完整时也是如此。 学生回答后,教师要给予分析和确认,使问 题有明确的结论,强化他们的学习。
四、提问的基本要领
3、发问要巧: 1)掌握发问的时机: 讲到哪个知识点的时候提出问题。 2)讲究发问的方式: 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先适当的停顿一下,并有适当的提示,让学生意识得 到你要问问题了。 如“那么……”,或“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或“请问 同学们……”;问之后还要有一定的停顿,以便留给学生 思考的时间。这时,我们可以环顾一下全班同学,观察 他们对问题的反应。
(二)理解提问(低级认知提问)
1、一般理解: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等进行描述。理解了,才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如:说明光合作用的过程;说明主动运输的过程。 2、深入理解: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中心思想,以便了解是否抓住了问题 的实质。 如:说明主动运输的特点。 3、对比理解 对事实、事件进行对比,区别其本质的不同,达到更深入的 理解。 如:怎样区分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或:三大遗传定律 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存在于三者中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
(二)理解提问(低级认知提问)
适用范围: 一般来说,理解提问多用于对新学知识与技能 的检查,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学内容。常用 于某个概念或原理的讲解之后,或课程的结束 后。 解答方法: 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已学过的知识进 行回忆、解释或重新组合。
(三)运用提问(高级认知提问)
教师课堂提问技能
![教师课堂提问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4c80dec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3.png)
教师课堂提问技能老师课堂提问技能一、课堂提问的意义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可用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新课的导入、新学问的讲授、课堂练习、分析归纳等活动中都可用到提问。
一位训练家曾说过,提问是老师促进同学思维进展、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同学实现预期目标的好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细心设计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特别重要,它是激发同学进行思索、独立探究、培育学习力量的重要手段,是老师输送信息,并获得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
老师可以依据同学答问时反馈出来的状况,选择实行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协调教学活动,或准时转变教学内容,或准时调整教学进度,或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长期如此,是肯定能加强自身的素养,提高教学水平的。
所以说提问是老师必需把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
二、课堂提问的类型1、引发提问这种提问用以确定学习目标,培育情感,引起思维的兴趣和同学的有意留意,使思维顺当时入学习新学问的轨道,对同学起着引发和定向的作用。
这种提问往往用在揭示题目和讲授新课前的导语中,可以从同学感到饶有兴趣的学问点设问,以激发同学的求知欲。
如教学《漂亮的小兴安岭》一课,"总起、分述、总结'是这篇课文的结构特点。
在讲解这一特点时老师提问:"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将学到一种新的写作方法,这种方法是什么呢?学过这篇课文之后就能学么这种方法。
'设计这个问题,引发了同学的有意留意,激起了同学的求知欲望。
2、疏导提问指为了疏通同学思路而设计的带有搭台阶性质的问题。
在同学思路堵塞不畅时随机设计这类问题,可使同学的思维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空间。
这类问题多用于初读课文,目的是关心同学把握课文的字、词、句、读课文,可以了解记叙文要素,以便把握梗概。
提问模式是:通读课文,简略说一下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结合课文的详细语言环境理解生字、词语是什么意思。
课堂教学技能——提问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提问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a2b79ec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14.png)
优点? 可避免学生对问题做表面回答;鼓励学生挖掘问题背
后所隐含的知识点,理解得出答案的思维过程;发展 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能力;使教师 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
年、月、日的认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年、月、日的认识。(板书
课题)你已经知道了有关年月日的那些知识?请说给大家听
听。
生1:我知道一年有365天。
师:你说呢?
(转引)
生2:一年有12个月。
生3:一个月有30天。
生4:不一定,有的是31天。
师:是吗?请举例说说。
(探究)
生5:这个月(指3月)就是31天。
8、倾听:专注、鼓励、不打断(王晞’69-81) 9、搁置; 10、分配:均等地向每位学生提供回答问题
机会,使全体学生共同思考的提问技术。 讨论:课堂问题分配存在哪些问题? 教师的问题分配极不均等,表现为问题多分
配给成绩好、智商高、性格外向、女性、家 庭背景优越、前排和中间的学生、举手回答 的学生?
语文古诗三首《墨梅》(第十一册)
语文古诗三首《墨梅》的提问设计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记忆性提问)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 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想知道这幅梅花
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 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 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 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 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 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 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 怀?
课堂教学提问技能(建议收藏)
![课堂教学提问技能(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16f0ad7152ea551811a6876b.png)
课堂教学提问技能宋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
”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方式,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
提问技能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提问的手段达到某一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
教师掌握提问技能,就能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或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这是激励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但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达到这个目的。
如果提问的质量低劣或提问不得法,不但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此,课堂提问应遵循以下原则:1.提问要有目的性所谓目的性是指设计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难点、训练重点,要问到关键之处。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围绕课题设计了一组问题:什么叫“将相和”?课文中的“将”和“相”各指的是谁?他们因什么“不和”?又因什么“和”了呢?这一组问题环环相扣,切中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真正起到一问牵全篇的作用,使教与学双边活动目的性十分明确。
2.提问要有针对性课堂提问首先应该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每名学生的认知水平,正确估计学生的学习起点,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
如(月光曲)一课,可设计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充分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回签。
问题一:贝多梵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夜晚创造出这样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问题二:贝多芬走近茅屋听到穷兄妹俩说了些什么?他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夜晚能创造出这样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西?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难度不是很大。
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回答问题二比回答问题一可能容易一些.因为问题二有一个思维的坡度。
所以,我们常说好的问题应该是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3.提回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教师课堂上问得热热闹闹,学生答得痛痛快快,如教学低年级《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课文第一自然段这样描述:古时候,有一个人,他想要葫芦。
课堂提问技能教学设计模板
![课堂提问技能教学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812796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c.png)
课堂提问技能教学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基本技巧和策略;2. 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自信心;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提问的基本原则和技巧;2. 不同类型的提问方法;3. 调动学生思维的提问策略;4. 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提问的重要性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起思考和促进学习的深入。
2. 提问的基本原则和技巧(1)明确的问题目标教师要明确问题的目标,确保问题具有针对性和明确性,避免模糊的问题导致学生不知所措。
(2)适度的挑战性问题的难度应该适中,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又能够让学生有能力回答。
(3)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相结合的方式,在提问中增加灵活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思维。
3. 不同类型的提问方法(1)直接提问直接向学生提问,要求学生给出明确的答案或解释。
(2)随机提问通过抽签、转筛等方式随机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
(3)组内提问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内部进行提问和回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调动学生思维的提问策略(1)提问技巧教师可以使用提问技巧,如追问、引导、反问等,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问题。
(2)情境模拟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提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1)积极鼓励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感到自信和安全。
(2)启发式评价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回答质量和思维深度;2. 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3.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课堂延伸通过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和课堂演讲等形式,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提问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提问技巧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和改进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能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878da43d5a8102d276a22ffc.png)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能教学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学提问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能的一种能力.它具有表达、激励、启迪、感化等作用。
教学提问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特别地提问。
其典型的问题是“对不对”“是不是”。
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学生对是非作出判断,但对思维活动要求很低,在课堂上提这种类型的问题,易出现齐声回答的场面,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的正确性,难以一一分辨,也不容易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因为有的学生即使存在问题,也有可能像猜谜一样猜中答案。
二、叙述性问题。
其典型的问题是“是什么”。
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学生对所提的问题作出完整、准确的叙述性回答。
这种回答基本上是教学内容的再现。
因此学生只有通过记忆、背诵就可以作出正确的答案,教师也易于对学生回答的正确性作出判断,但追求的是唯一正确答案。
三、述理性问题。
其典型的问题是“为什么”。
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学生讲清道理,说出理由,要求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对这种问题的回答,一部分是教学内容的再现,一部分是教学内容在应用过程中进行推理、思维的结果。
学生仅用记忆背诵就不易作出正确回答,而只有通过推理判断等积极的思维活动,才能正确解答。
四、以散性问题。
其典型的问题是“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思路,还有哪些可能性?”“还什么不同的想法?”它所追求的目标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使学生产生或提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解法。
对这种问题的回答,学生单凭机械的记忆,背诵是很难作出正确回答的。
而只能在进行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作出回答并显示创造性思维成果。
要激发、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发散思维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在提问判断性和叙述性问题的同时,注意设计述理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并提高这两类问题在整个课堂提问中的比重。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1。
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技能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技能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542170e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78.png)
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技能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教学过程中,提问是实现师生沟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提问,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问,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提问,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提示教学重点;提问,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由此可见,提问很重要。
不同类型的问题,难度不同,对学生的思维要求不同,适宜提问的对象不同,需要师生做出的回应也不同。
如何提问才能达要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讲究提问的质量教师需精心研究,讲究提问的质量。
提问的质量表现在哪些方面?1.表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理解编者意图,弄清单元章节篇目的构成及地位,把握教学目标的要求,脉络清晰地分出重点、难点,以此为突破口,设计出恰当的问题。
2.与学生的知识和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这就要求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甚至班级风气都有细致的了解,设计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符合学生的实际和需求。
3.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具体目标作为一种教学技能,提问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
提问的设计、实施、反馈都必须服从、服务于教学目标,或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或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提升思维的品质,或丰富学生的视野,或促进信息的交流。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对问题的目标取向、导向的活动、可能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甚至有时也有必要让学生知晓这些。
(二)激发学生的“问”、“答”意识这一技能的运用在于通过提问调动学生思维,有经验的教师会在提出问题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学生留出长短不等的独立思考时间,待学生发出思考完成的信息后,再让学生单独回答。
之后,再给出答案。
提问也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也要提问。
提问能促进学生思维,学生只有领悟到提问的魅力,才能自觉主动地从复杂纷繁的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围绕问题来展开学习和思维,在问中学会学习、获取知识、提升智慧、实现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 07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能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 07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10466a2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1.png)
发问语言要明确、提问态度要自然亲切
• 2.等待
• 一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 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来回答,其 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思考时间;
• 3.可及性原则。
• 所提问题应以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及 当场为基础,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应 尽量避免“不启能法”和“启而不发”的 提问。
• 4.适量性原则。
• 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亦是获得 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我们必须予以足够 的重视。但这并不等于说一堂课提问的越 多越好。对一堂课的提问,我们不但要看 其量,还要看其质,更重要的是要适量。
• 1. 片断中教师提出了哪些问题?你能分分类 吗?
• 2.你认为数学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讲与议】
• 一、课堂提问技能的内涵与功能 • 1.内涵 •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
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
学艺术。它同时也是苏格拉底研究教学法的基 础(谈话法),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 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 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
• 5.叙理性提问 • 常用的语句有:“为什么?”“怎么想?” • 6.创造性提问 • 常用的语句有:“还可以怎么做?”“还
可以怎么想?”
• 【议一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 合理地选择提问的类型?
四、提问技能的实施环节
• 课堂提问分为这三个环节: • (一)设计问题 • (二)实施问答 • (三)反馈评价
• 二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应该等待足够 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或者再提另 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 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 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而不至于打 断他们的思路。
课堂提问有哪些技巧
![课堂提问有哪些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c5d244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f.png)
课堂提问有哪些技巧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下是一些课堂提问的技巧:
1. 提问要明确:教师在提问时要确保问题清晰明确,让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含义和所需的回答。
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问题。
2.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来设计问题,确保问题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提问要有趣味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元素,比如结合实际生活、引入游戏化的方式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4. 提问要有层次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层次性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5. 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注重问题的启发性,即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避免使用简单的是非题或选择题,而应该使用开放性问题。
6. 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教师在提问后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有时间组织语言、整理思路,可提高学生的回答质量。
7.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同时,教师也要认真回答学生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反馈。
8. 注意提问的方式和语气: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自己的方式和语气,尽量使用温和、鼓励的语气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避免使用过于严厉或命令式的语气,以免给学生带来压力。
课堂提问技能教学设计教案
![课堂提问技能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be4cd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7.png)
课堂提问技能教学设计教案引言: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促进知识的消化和掌握。
然而,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环节成为了很多教师面临的挑战。
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一种系统的课堂提问技能教学设计,帮助教师提升提问的质量和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2. 掌握提问的基本原则和技巧;3. 设计合理的课堂提问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二、教学内容:1. 课堂提问的作用和意义a. 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帮助他们深化对知识的理解;b.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的提问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c. 促进学生的参与:有效的提问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氛围。
2. 提问的基本原则a. 渐进式: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b. 轮换式:通过随机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避免只提问一部分学生;c. 提问时间:合理安排提问的时间点,避免让学生感到厌倦或分心;d. 鼓励性: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或表达意见,促进互动和合作。
3. 提问的技巧a. 开放式提问: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思考和解答;b. 封闭式提问:在巩固知识点或复习阶段,使用封闭性问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c. 追问式提问: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探索;d. 反问式提问:通过反问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总结经验;e. 示范式提问:通过自己的示范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介绍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2. 理论讲解:详细介绍课堂提问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提问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提问案例分析:将实际课堂中出现的提问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不同提问方式和技巧的应用。
4. 设计提问练习:a.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轮流提问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课堂提问技能
![课堂提问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53a8501819e8b8f67d1cb927.png)
一、提问的形式:直问、曲问、追问、比较问、是非问等。
二、提问的类型:从提问要求回答的内容来看,提问可以分为以下五类:1.记忆型提问,要求学生用所记忆的知识照原样来回答。
2.了解型提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感知的能力,为其深入理解打下基础。
3.理解型提问,要求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出规律性的认识,主要在培养学生利用知识来理解文章的能力。
4.运用型提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5.评析型提问,要求学生对文章(或全篇、或局部、或内容、或形式)进行欣赏、鉴别和评论。
三、提问的结构: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引入、介入和结束三段。
图示如下:①教师提出问题②学生最初的反应回答——引入③决定选择相应行动(意图决定) (提示、追问等)④采取相应行动——介入⑤学生再次反应回答⑥评价、确认、归纳总结——结束1.在引入阶段,教师的主要技能是提出问题;它要求:①提问的目的要明确,意图要清楚。
要根据目的提出相应类型的问题。
②提问要紧扣教学内容。
③提问要难易适度,适应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
④提问要注意问题排列的顺序。
⑤提问要斟酌语言。
2.介入阶段包括两个要素:首先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反应、回答作一番思考,想一想应当怎么办,我们简称之为意图决定;然后再采取相应行动,主要是提示、追问等。
意图决定取决于对学生反应、回答的正确分析。
学生的反应、回答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回答基本正确②答非所问,回答完全错误③回答没有错误,但不够完整、全面(其原因主要有:思路有误、知识错误、认识有误、没有全局观念、忽略了关键或重要的内容、综合概括不准等)④没有反应⑤回答“超前”(教师计划需几步才能得出结论,他却“一步到位”了)⑥大部分学生没有反应针对学生的反应回答情况,采取相应行动主要有提示、追问、再次提问等。
提示可以有以下几种:①提示学生理解提问的内容、目的②提示相关知识③提示注意关键、重要的内容④提示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等追问主要有:①追问答案的来由(你是怎样分析的?为什么?)②为使回答明确、深刻而作的追问(这说明了什么?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再次提问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修正问题、调整问题和重复问题等。
第五讲提问技能介绍
![第五讲提问技能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ffd3e08915f804d2b16c165.png)
(2)对比理解的提问。 例如:这么一只调皮、活泼、可爱的猴子 ,惹得甲板上的水手都笑了,为什么孩子 却哭笑不得?
3、运用式提问 例如,《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 )成峰,远( )近( )高( )低( ) ( )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此山中”。
4、分析式提问 例如:在讲《詹天佑》一文后可以提问: “这篇文章写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 ,来表现他是一个爱国工程师。却用了很 大篇幅写帝国主义的阻挠和自然条件的恶 劣,这与文章表现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二)提问的要点
1.在课前,教师必须设计好关键问题或主 问题。 2.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个人能力特 征,设计多种认知水平的问题,使多数学 生能参与应答。 3.问题的表达要简明易懂,最好用学生的 语言提问。
4.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 验,合理设计问题,并预想学生的可能回 答及处理方法。 5.凡是已形成的提问框架,要注意单个问 题之间前后的内在联系,问题排列符合学 生的思维进程。 6.对学生回答的反应,应坚持以表扬为主的 原则。
3.适时性原则 特级教师霍懋征在《谈课堂提问》中说:“我教 《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学生对中朝人民用鲜 血凝成的友谊不很清楚。根据这一难点,我让学 生通过表情朗读、复述,了解阿妈妮,、大嫂、 小金花三个人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对志愿军战士 的关心、爱护,然后提问:那你们说说志愿军为 了抗美援朝又做了什么呢?
5、综合式提问 《富饶的西沙群岛》,主要是按空间结构组织全文的:(总说)—— 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远景),详写西沙群岛的富饶,略写 美丽;第23课是《美丽的小兴安岭》,学习此篇课文,便可以借助此 前学习过的《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秋天的雨》、 《颐和园》、《赵州桥》,特别是《富饶的西沙群岛》,引导学生利 用已有的阅读知识经验及编者撰写的第六单元提示,阅读《美丽的小 兴安岭》的文题和第一、二段的文意,推测下文写什么和按什么顺序 写。如果教师此前使学生懂得了按时间、空间、总分总的结构组织全 文,懂得文题是文章的窗口,那么学生会比较顺利地推测出下文是按 春夏秋冬四季描写小兴安岭,主要是写美丽与富饶,并进一步懂得这 类文字的结构主要是根据所写事物固有特点安排的。
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技能
![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bb4c34e0960590c69ec376ba.png)
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技能现就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和个人体会,对数学课堂提问技能作点探讨,与同行共勉。
一、提问技能的功能分析提问技能应具有“反馈、评价、激励、强化、调控”等多项功能。
1.反馈调控功能。
教师恰当的提问,可迅速获得反馈信息,并据此对课堂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
2.诊断评价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得如何?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目标达成度的检测有赖于形成性提问作出评价。
3.激励参与功能。
教师有目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巩固强化功能。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建构数学模式,强化综合应用能力。
二、提问技能的运用原则提问时应注重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有效性原则。
只有获得真实信息反馈的提问才是有效的。
2.科学性原则。
所提问题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应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确切和唯一的,即使是发散性问题,其答案的范围也应在预料之中,要避免答案不确定或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
3.层次性原则。
提问的深度来自问题层次的高低。
模式识别、知识回忆、形成联系类的问题属于低层次的机械记忆问题,其主要的特征在于问题答案的信息形式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范围;而综合理解、分析应用、总结评价类的问题属于高层次的认知问题,其根本特征是问题的解答必须通过比较、分析、对照、总结、扩张、应用、重组或评价等方法,改变已知信息的形式或组织结构,经高级认知思维方式可得出。
4.整体性原则。
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不应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而形成“一对一”的问答场面。
三、提问技能的类型依据学生思维活动的特征,我们还可以把提问技能分为回忆型、理解型、应用型、评价型。
1.回忆型提问。
包括对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和方法的回忆,这要求学生对已教的具体事实和知识再现和确认。
2.理解型提问。
此类提问要求学生对已知信息进行内化处理之后,再运用自己语言进行表述,学生必须对已知信息形式或结构作出改变而不是简单复述一遍。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 第七章 课堂提问技能 教学PPT课件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 第七章 课堂提问技能 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2a9f2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e.png)
(1)激励性理答 学生对教师(或学生)所提问题回答正确时,教师应及时运用多种鼓励的
形式予以肯定; 回答不理想时,教师应先肯定其优点,然后指出或引导其自己认识到不足。
(2)发展性理答
在学生回答不出、回答不完整或回答不确切的情况下,再次组织问题,进行理答。
① 追问: 针对所提问题和学生的回答情况再三提问,把对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
3. 探究性问题
这类问题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品味、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思 维火炬,问题的代表性词语是“为什么”。
4. 总结性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其对全文的内容、 主题思想或艺术特色进行概括,对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要求较 高,难度较大,宜放在后面出现。
二、课堂提问的类型
(三)依据课堂中师生间信息交流的形式分类
3. 应用水平的提问 将知识由理解层面引向应用层面的重要方式,此类提问应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良好转化。
4. 分析水平的提问 在对课文大意初步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细部探究时的提问。
5. 综合水平的提问 综合是分析基础上的进一步综合,是阅读理解的高层次要求。
6. 评价水平的提问 在对语文教学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指向对客观内容的主观认识方面的提问。
整体性提问的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内容, 将问题聚焦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 破重点、攻克难点;同时,问题之间还应环环相扣,逐层推 进,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联系紧密的“问题链”。
3. 具备良好的问题表述结构
良好的结构一般由三个要素构成: ① 引导性词干,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例如,
启发性原则是问题教学的精髓所在。应把重心集中于如 何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如何感受、领悟 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的过程中,而非指向繁琐的语文训练。
教师课堂提问技能培养专题
![教师课堂提问技能培养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191467f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4.png)
课堂提问技能的分类
3 根据教学提问的内部结构分类
(1)总分式提问
将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小问题之间互不直接关联,但分别与 大问题扣合。 例:①为什么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常常加入二氧化锰? ②二氧化锰在此起什么作用? ③在氯酸钾制氧气时能否用高锰酸钾代替二氧化锰? ④你是怎样理解催化剂概念中: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 学反应速率
课堂提问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5. 提问对象的选择问题 (1)只提问学优生 (2)钟情提问某些同学 (3)提问的问题难度分布过于明显
课堂提问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6 提问的评价问题 (1)无评价 (2)消极评价 (3)不去倾听,无视学生回答中的亮点 (4)诱导+强制,硬套“标准答案”
课堂提问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1 构思
(1)对提问的内容(what)、方法(how)、时机 (when)、对象(who)都要有周密的设计,并要预 想到学生应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相应的处理对策。
(2)但在教学过程中若出现突发情况,教师绝对不能把 学生的思路硬往问题上拉,而应随机应变,灵活调控。
提问技能的构成
2 引入
在教师正式发问之前,教师用语言或其它活动方式 表示即将提问,使学生对提问做好心理准备。比较明显 的界限标志是用口语表示,如“请同学们考虑回答下边 一个问题”;“好,通过上面的分析,请大家考虑……” 等。
综合性提问:这一层次的提问所考查的是学生对某一课题或内容 的整体性理解,要求学生能预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类提 问中,教师常用的关键词是:预见,如果……会……、总结等
如:假如地球上的森林被砍伐光了,地球会发生什么变化?小学 科学课《空气中有水吗?》的提问:在一个空玻璃瓶中放一块冰, 不一会,瓶子的外壁出现水雾。瓶子外壁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如 何通过实验证明你的推想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古诗三首《墨梅》(第十一册)
语文古诗三首《墨梅》的提问设计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记忆性提问)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 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想知道这幅梅花
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 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 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 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 (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 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 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 怀?
三、提问技能的类型
4、分析性提问:
把材料分解,识别材料与原因或找出条件之
间、原因与结果之间关系进行推论的提问。 要求学生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运用“选出、分解、推知、图解、分析、判 断、区分、比较、指出、辨别、找出因果关 系”等动词。 语文:“翠鸟有哪些特点” “比较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三、提问技能的类型
5、综合性提问:
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需要迅速检索认知
结构中有关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推理、想 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最后综合得出新的结论。 运用“联合、设计、组织、综合、编辑、筹划、 重组、创造”等动词。“如果…会” 如“乌鸦看了狐狸一眼,你说说乌鸦是怎么想 的”、“少年闰土给我们什么感觉” “谁能完整地说出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的计算 方法是什么”
由浅到深,考虑学生的实际; 问题的排列顺序性、层次性:注意问题的时 间顺序、先后顺序、逻辑顺序等。
分析以下例子的提问
(张学敏《课堂教学技能》75-77)
例1:《春蚕》:什么季节养蚕?蚕是怎样长大的?母亲是
怎样喂春蚕的?桑叶不擦干净,蚕长大了不分匾行不行?→ → →1、母亲为什么养蚕?2、养蚕开始母亲做些什么?3、 蚕“上山”前我们做些什么?母亲又做些什么?请找出母亲 养蚕辛苦的句子。4、蚕“上山”结茧后,母亲又做了些什 么?她对我们做些什么?是怎样表现母亲辛苦的? 围绕教学目标、体现重难点。 例2:《翠鸟》第三自然段:什么叫机灵?什么叫锐利?后 两句与第一句有什么联系?找出锐利的句子。什么叫荡漾、 这段主要写了翠鸟的什么特征? → → →这段主要写翠鸟的 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翠鸟的目光锐利?找出有关的句子读 一读;哪些句子写翠鸟动作敏捷?请你读一读;第一句和后 两句是什么关系? 层次分明,体现内在联系,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
提问(问答)技能
一、概念
提问技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以及对学生
回答的反应的方式,以促使学生参与学习, 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 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
二、提问的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提问过程是揭示、解决矛盾过程,使学生
抓住问题本质; 3、及时巩固知识,并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4、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5、教师及时反馈,学生参与教学,强化学习。
三、提问技能的类型
2、理解性提问:
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对材料加以解说、概述、辨析、排列、
整理等。如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等进行描述。 用“解释、说明、概述、归纳、估计、举例、翻 译”等动词。“用自己的话叙述、比较…” 如“分母不同的分数可以相加减吗” “说红军‘攀着锁链’非常难走,后面为什么用 ‘冲’” What can I do?(老师做动作,学生回答)
三、提问技能的类型
3、应用性提问:
建立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新知识或所学知
识来解决新问题。 用“预测、运用、分类、举例、证明、计算、 解决、发现、演示”等动词 如语文中的造句,数学中的计算、证明等 I Will give a paper to you,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on it, ready?
三、提问技能的类型
1、回忆性提问(知识性问题) 让学生回忆已学知识或生活经验的提问,如
回忆已学过的词语、概念、事实、定理、课 文等 用“描述、认出、背诵、列举、回忆”等动 词;或“谁、什么是、哪里、什么时候” 如“万以内的数位有哪些”;“商不变的性 质是什么” “你见过爬山虎吗”、“春天的雨是什么样 子呀” Who can remember? Read and act!
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01-242)
(一)初级提问技术:
1、设计; 3、语速;
5、重复;
7、调焦;
9、搁置;
11、停顿
2、措词(表述准确、简练); 4、指向; 6、重新表述; 8、倾听; 10、分配;
四、构成要素:初级提问技术
1、设计问题结构\框架
内容重点、难点、关键点、矛盾点; 问题的难易程度适应不同层次学生,一般是
三、提问技能的类型
根据知识水平分类(布鲁姆的六级问题分类体系): 1、回忆性提问(知识性问题) 2、理解性提问
3、应用性提问
4、分析性提Βιβλιοθήκη 5、综合性提问 6、评价性提问
王晞’95-97 微格教学视屏:语文1-9‘、生物9-13’、物理14-17‘、化学17-19’、科学20-22‘
三、提问技能的类型
6、评价性提问:
要求对他人、材料作品、思想价值、方法等进
行判断、评定的提问。 运用“评价、判断、比较、批判、支持、反驳” 等动词。“你对……有什么看法” “你同意\认为\觉得\喜欢\相信……?为什 么?”
你设计的导入中提出哪些问题,它们各自属于哪
四、构成要素(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