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第四单元经典交响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初中音乐PPT课件
思考:1.你在哪里听过这段旋律? 2.主题使用了什么乐器进行演奏?
英国管演奏(English Horn)
双簧管乐器的一种。又称中音双簧管乐 器,常被用来表现忧伤或平静,也能吹出 田园风光,成富于诗意的表情乐段。
思考:主题b与主题a产生的变化?
弦乐 主题b是主题a的变化与发展,音乐情绪显得有些激动.
速度:变慢 情绪:充满了浓郁的哀愁和思乡之情
思考:与前面的A、B段哪一段最类似?
由英国管演奏出动人的思乡主题
再现三部曲式
A段)
德沃夏克(捷克)
再现三部曲式
德沃夏克(捷克)
A段变化再现
通过网络搜索德沃夏克的其他几部交响作品, 尝试分段分析其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
思考:这一段主题与主题a、b哪一个关系最密切?
主题a的变化再现a’
引子
乐曲的开始部分,有酝酿 曲的开始部分情,有绪酝酿、情绪提、提示示内内容等容作用等。 作用。
(英国管) (弦乐)
思考:主题c的节奏、速度和情绪前面的主题有何不同。
节奏:较为密集,出现三连音 速度:较快 情绪:充满不安
思考:主题d的情绪和速度又产生了什么变化?
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多乐章 大型一音般乐由作四品个。乐它章能组够成通过 音乐形象来展快示板人们的思想 心理、感情体慢验板,是一种规 模庞大小、步音舞响曲丰或富谐、谑色曲彩绚 丽,富于急戏板剧或性快和板表现力。
德沃夏克(捷克)
捷克作曲家 十九世纪重要捷克的作曲作家曲,十家九世纪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九年级音乐《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一、课型欣赏课二、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经典交响》三、教材分析《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是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经典交响的教学内容。
乐曲为慢板,复三部曲式。
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美国担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时所作,汲取了美国民间音乐,尤其是印第安民间音乐,并融进了自己的音乐灵感创作而成的。
音乐情绪以抒情为主,表现作者思念故乡的感情。
四、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多年的音乐学习,已经接触过了舞曲、进行曲、室内乐、协奏曲等音乐体裁,但对交响曲接触的还比较少。
而九年级的学生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有了一定的分析及感受和体验交响乐的基础,但对音乐进行理性的分析方面还需加以引导。
五、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对交响音乐感兴趣,并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拓宽音乐视野。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欣赏、分析等方法参与感受《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掌握有关交响曲的基础知识。
3.知识与技能:感受乐曲的音乐要素和音乐情绪,认识主题a的主奏乐器英国管,初步了解复三部曲式的音乐结构。
六、教学重点感受乐曲并了解其表达的内容与结构。
七、教学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提高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认识交响曲交响曲(Symphony),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多乐章大型音乐作品。
它能够通过种种音乐形象的对比和发展来揭示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和人们的思想心理、感情体验,是一种规模庞大、音响丰富、色彩绚丽,富于戏剧性和表现力的大型管弦乐套曲。
2.交响曲的组成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分别由快板、慢板、小步舞曲或谐谑曲、急板或快板组成。
(二)新课展开1.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十九世纪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1892年德沃夏克应邀来到美国纽约音乐学院担任院长,期间,他被美国的民间音乐所吸引,创作出了《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其中,第二乐章的旋律充满了浓郁的思想之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曲子的第二乐章中的第一个主题部分,看看你能不能想起在那里听过?并且想一想用了什么乐器演奏?2.分段欣赏(1)A段①主题a1)主题a,汲取了美国民间音乐,尤其是印第安民间音乐,并融合了作曲家自己的音乐灵感进行创作,表达了作曲家怀念遥远祖国的的情感。
人音版初音九上5.2.1《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意)》教案教案1000字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一乐意,对这部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基本结构、主题和音乐元素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为学习第二乐意提供了基础。然而,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在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古典音乐有一定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解构能力较弱。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但部分学生在音乐创作和演奏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在素质方面,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审美理解有所提高,但部分学生可能在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鉴赏能力方面有待加强。
- 主题音乐:“欢乐颂”、“自由颂”
- 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
- 参加学校或社区的音乐讲座和研讨会,与其他音乐爱好者交流学习经验。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
题目:请简述贝多芬的《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答案:贝多芬的《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创作于1803年,当时贝多芬正在访问美国,受到了美洲大陆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精神的影响。这部交响曲融合了美国民间音乐元素,展现了美洲大陆的独特魅力。
例题3:
题目:请简述《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中使用的乐器和它们的演奏特点。
答案:《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使用了管弦乐队,包括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弦乐器包括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和低音提琴,它们的演奏特点是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木管乐器包括长笛、双簧管、巴松管和低音管,它们的演奏特点是音色清亮,具有穿透力;铜管乐器包括小号、法国号和大号,它们的演奏特点是音色明亮,具有震撼力;打击乐器包括定音鼓、木琴、钟琴等,它们的演奏特点是节奏感和打击感强烈。
音乐鉴赏——自新大陆-德沃夏克
安东宁·德沃夏克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 (1841-1904) 我听过许多交响曲,但最令我着迷的要算安东宁·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听着它,我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虽然不能全部理解里面所描述的意境,但觉得听起来很舒服,旋律很感人。
思乡是每一个背井离乡的人在异地的共同感受,但德沃夏克却用音乐把这种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只要旋律一响起,就会涌现出那种淡淡的思乡之意,无不令每个身在他乡的游子泛起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部交响曲总共分为四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有它不同的主题,时而使人潸然泪下,时而使人感觉到慷慨悲壮。
尾声则是作者的自我想象,想象和家人共同团聚时的欢乐场面。
更进一步升华了作者身处他乡,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
听到这里,想起昔日和家人团聚时的美好时光,又透露出作者想要回家却难以回家的无奈,这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矛盾,这种矛盾则是用第一乐章的动人旋律和第四乐章的欢快旋律形成一种鲜明的反衬,把这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矛盾之意用音乐反衬的酣畅淋漓。
本部交响乐作者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而且他还是一位富有强烈民族感和热爱祖国民族艺术的音乐家,对捷克民族乐派的伟大创始人斯美塔那所倡导和致力发展的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由衷地赞赏和拥护。
德沃夏克在音乐创作中,始终把民族性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位,他的全部音乐都有一种自然的新鲜感,这种感觉往往掩盖了构成乐曲的精湛技巧和构思一个主题所费的苦心思索,仿佛是天赐的旋律。
对他一生影响最深的是斯美塔那、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音乐以及捷克民歌。
德沃夏克多次出国演出,他前五次的赴英演奏旅行所获得的辉煌成功可以同亨德尔、海顿和门德尔松先后在英国得到的荣誉相媲美。
为了表达对德沃夏克的最高敬意,英国剑桥大学在1891年授予他音乐博士荣誉学位。
在十九世纪末享受此礼遇的只有柴科夫斯基和格里格。
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版本比较
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版本比较1892年当德沃夏克在美洲登陆时,他知道自己所肩负的使命。
“很显然,我将要为他们展现一个新颖的独立的艺术王国,也就是创作民族的音乐。
”他在给家里的信中这样写道。
《自新大陆交响曲》表达了两方面的音乐内容,既有作曲家身边清新的牧场风光和生气勃勃的美国青年,又有布拉格的波西米亚花草动物和捷克民间传说的灵魂。
沉浸在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中,我被作曲家的大胆探索精神所吸引。
在听了50个不同的录音版本之后,我能够说,我比从前更热爱这部作品了。
它所拥有的严密结构和表现的风土人情源远流长。
我认为,德沃夏克的这部交响乐作品所包含的象他的第七交响曲一样的悲剧性和庄严,更多的具有瓦格纳气质,而不是布拉姆斯的风格。
占绝对优势的丰富多彩使许多评论家忽略了它的阴暗一面。
纵观《自新大陆交响曲》过去和现在的录音状况,差不多共有70到80个版本,其中许多是非常难得的精品。
我在此是想沿着这部作品从20年代到90年代录音的发展历史,展现绵延70多年以来为这部最受欢迎的交响曲增彩的各个不同时期的传统,演绎方式和风格特征。
假如你最喜欢的版本不在其中,那还要请你原谅,选择永远是痛苦的过程,你的收获可能就是我的失去。
来自捷克的版本捷克管弦乐团录制的第一个《自新大陆交响曲》版本是由乔治·赛尔指挥捷克爱乐乐团于1937年10月在EMI公司的Abbey Road No.1录音棚录制的。
弦乐的声音很尖锐,第一乐章中定音鼓把“弱”演奏成了“很强”。
赛尔的演绎十分谨慎,强调节奏性,减速和“渐强”不够自然,但沉静的“广板”乐章非常优美。
奥塔克·杰雷米亚斯虽名不见经传,但他指挥布拉格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1943年的录音以不凡的气质,管乐的轰鸣(特别是在交响曲的开始部分)以及终曲的坚定有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瓦茨拉夫·塔里赫指挥捷克爱乐乐团录制的第一个版本(1942年)有所删节,但其结束时的木管和声表现出最大限度的温馨宁和。
我听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我听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这二天翻看旧帖,看见有一位朋友想听听我对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的看法。
看那个帖子的日期可是有很长时间了,一直没有回答这位朋友,非常抱歉。
今天写几句,也算是将功补过吧。
德沃夏克出生于1841年,从小喜爱音乐,学习过小提琴和管风琴。
他1859年毕业于布拉格管风琴学校,却加入了国家歌剧院担任中提琴手,很不得要领,因此在1861年改行去作曲。
他非常喜欢斯美塔那的音乐,就向他学习,成为继斯美塔那之后捷克的伟大音乐家,也是古典民族乐派的代表作曲家,在欧美音乐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
德沃夏克那个年代,捷克还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下,但是捷克民众已经在开始努力争取民族独立。
德沃夏克的音乐都是反映捷克民族的特点,也算是在艺术上的民族独立。
德沃夏克1892年受邀到美国担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的院长,他在美国做了三年的院长,1895年回国。
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期间于1893年所作。
十九世纪末,美国正是经济大发展的时期,东部兴旺蓬勃,西部也在大开发。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经济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经济大发展,当然艺术也要跟上,美国艺术家不甘心欧洲的音乐充斥美国音乐厅,就想塑造自己的民族音乐,这才请来了当时在欧洲大名鼎鼎的德沃夏克,意欲请德沃夏克领衔培养出美国自己的音乐家。
当然,三年时间是短了点,因此,德沃夏克没有能够完成这个大业。
德沃夏克自己把这部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其实意思还是想说这不是真正的美国音乐。
美国人写的美国音乐大概还要说是伯恩斯坦和格什温这些人。
德沃夏克的交响曲到第八首的时候已经非常完善,就是说是成熟的交响曲。
因此,第九首当然就是驾轻就熟,可以随心所欲了。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e小调,作品95。
作于1893年,并于1893年12月16日在纽约由翟尔多指挥纽约爱乐首演。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e小调快板,4/8拍,奏鸣曲式。
乐章一开始是二十三个小节的引子,这个规模的引子比较少见。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课件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第三主题
Hale Waihona Puke 乐章的中间部分,在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震音的背景下,由长 笛和双簧管奏出旋律。 这段音乐充满深切的悲痛,同时又蕴涵着无比激动的情感。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第四主题
在悲痛、哀伤的主题后,出现了一段明朗、优美的旋律。它表 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回忆 。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思考
1、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何特点?
旋律具有很强的歌唱性。 2、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 表达了一种孤独、悲哀和思念故乡的情绪。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思考
3、歌曲是在弦乐的衬托下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主奏乐器——英国管 音色比双光管浓郁而苍凉,比较含蓄内在,听起来如泣如诉。 它常被用来表现忧伤或平静,也能吹出田园风光,表现富于诗 意的表情乐段。
创作背景
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 德沃夏克则应邀赴美。
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 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
1893年12月16日由翟多尔指挥纽约爱乐乐团首演。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其中第二乐章最为突出。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 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
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 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 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 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
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 德沃夏克本人。
第二乐章 最缓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 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 独演奏。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基本情调和结构体式,学唱其音乐主题。
2、了解曲目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基本情调和结构体式,了解命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第九交响曲是民族乐派交响曲的,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
由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结构坚实、牢固。
另外,由于他具有天生的旋律才能和丰富、敏锐的旋律感,因而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旋律的魅力,而不像传统的那样单纯地发挥技法。
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的特殊之处。
德沃夏克的管弦乐法,并不反映当时的潮流,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色彩,却显得十分朴实可爱。
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管弦乐法遭到当时某些乐评家的误解。
实际上,德沃夏克的交响曲不但能充分地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而且在乐器的组合运用方面,更具有无穷的妙味。
二、乐曲分析广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
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
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哀伤气氛的几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一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
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
这充满无限乡愁的美丽旋律,曾被后人填上歌词,而改编成为一首名叫《恋故乡》的歌曲,并在美国广泛流传。
本乐章的第二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旋律优美绝伦,在忽高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了一种无言的凄凉,仍是作者思乡之情的反映。
本乐章的第三主题转为明快而活泼的旋律,具有一些捷克民间舞蹈音乐的风格。
浅析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浅析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摘要德沃夏克是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作曲家,同时也是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德沃夏克于布拉格的内拉霍奇夫斯镇出生,由于他受到祖国民族复兴、发展民族文化思潮的影响,他所创作的作品很多都与西欧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有关;德沃夏克创作了很多部交响曲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e小调第九交响曲》,这部作品是德沃夏克被邀请去美国任教的三年期间所完成的,主要描绘的是他在美国生活期间的所见所闻以及一些切身感受。
因此在纽约进行第一次演出前,德沃夏克就把作品加上了标题“新大陆”,也被称之为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可以说正是这部作品将德沃夏克的交响曲创作推向了最顶峰。
关键词德沃夏克作曲家《自新大陆》一、《自新大陆》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一)民族性:19世纪兴起了浪漫主义思潮,艺术家们为了彻底摆脱传统的轨道,不断地追求自由和解放,强烈的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以表达个人情感为目标。
并且作曲家们普遍对自己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发生强烈的兴趣,其作品强调民族观念,作曲家的创作普遍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
《自新大陆》的题材是德沃夏克从他的一位黑人学生亨利.撒克.勃莱那吸取而来有关黑人音乐的元素,并结合1893年暑假他去衣阿华州的斯皮尔维尔旅行时所听到的两位印第安乐师的街头演奏,再融合捷克波西米亚人的音乐素材而创作的,主要以捷克民族音乐特色而闻名于世。
他把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民族热情投入到这部作品中,充分体现了他对捷克乡土的深深怀念之情。
人们常说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乐派创立者,那么德沃夏克则是民族乐派最重要的作曲家以及民族乐派发展的集大成者,因为他将更多的民间音乐元素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且所分析的民间音乐领域更加广阔,具有民主进步的世界观,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二)世界性:这部作品的世界性主要体现在它能够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欣赏,而不单单局限于作曲家所生活的国度,它反映的是整个人类的情感艺术。
交响乐《自新大陆》赏析
交响乐《自新大陆》赏析摘要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为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留下的九部交响曲,更是他一生中最为杰出的作品,也是在整个音乐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佳作。
其中的《自新大陆》更是脍炙人口、享誉世界,本文将就《自新大陆》和作者、创作背景进行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德沃夏克《自新大陆》引言尼采说:“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
”雾般的雨丝飘落在伏尔塔瓦河上,打湿了河畔的石阶,也给查理四世的雕像披上了一层迷离的光泽。
通向河边的小巷曲折幽长,巷口的酒吧里透出朦胧的灯光,一位老妇蹒跚前行,摇曳的身影在石路上拖得老长。
河对岸高处的城堡区,雨雾中的旧王宫和圣维特大教堂如同悬浮在半空中的圣殿,成为夜空中最璀璨的地方,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人们。
在这座城市里,你可以在深巷中听见卡夫卡忧郁的叹息,可以在广场的长椅上感受到昆德拉锐利的目光,可以在“临时剧院”的舞台上瞥见斯美塔那的背影,也可以在整座城市的光下,沉浸在德沃夏克的每一曲交响乐中。
多么幸运的,德沃夏克和他的音乐在这里相遇。
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是德沃夏克音乐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
对这部作品进行研究,将会使我们更加了解这部作品以及德沃夏克的音乐创作历程。
人、音乐、城市在此汇聚,交织出了最完美的篇章。
德沃夏克的简单介绍安东尼·德沃夏克,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来自于波西米亚之地——布拉格。
他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青年时期因为音乐天赋突出而被送入音乐学校学习。
后来转入斯美塔那组建的“临时剧院”中工作,从此开始了一段美妙的相遇。
这段时间里,他接触了大量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作品,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同时也深受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为他的音乐添上了独特的印记。
同时斯美塔那在德沃夏克自己的创作中也给予了他不少的指导,两位大师的相遇必将创造出新的奇迹。
之后的三十年中,德沃夏克的创作逐渐成熟,主要作品有《斯拉夫舞曲》、《交响变奏曲》、《捷克组曲》、《D大调第六交响曲》、《G大调第八交响曲》等。
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介绍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德沃夏克,1892年,M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则应邀赴M。
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M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
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M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
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也有的版本译为“新大陆”或“新世界”交响曲)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序奏,慢板,e小调,4/8拍子。
此序奏部分颇为宏大,其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一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至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
乐章的引子部分由弦乐器、定音鼓和管乐器竞相奏出Q烈而热情的节奏,暗Y了M国那种J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片段1);乐章的主部主题(片段2)贯穿了全曲的四个乐章,其特性与居住于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境内的马札儿民族固有的民俗音乐具有共通的性质。
这一特殊主题靠着巧妙发展,转达了不同于以往音乐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
德沃夏克当时背井离乡,乡愁蕴积,故而引用了他少年时期耳熟能详的民俗歌曲特质,以遣思乡念国的情怀。
乐章中另一段优美的旋律(片段3)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心情的体现。
第二乐章最缓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
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
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哀S气氛的几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片段4),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一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
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
历史上的今天1893年12月16日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在纽约首演
历史上的今天1893年12月16日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在纽约首演1893年12月16日,纽约爱乐协会在卡内基音乐厅世界首演了捷克作曲家安东宁·德沃夏克的【全名《e小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九交响曲。
在第二天对表演的回顾中,纽约时报音乐评论家WJ Henderson 称这首曲子在今天被称为新世界交响曲,“是一部充满活力和美的作品”,“在贝多芬去世后以这种形式制作最好的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在一篇将近2,000字的评论中,亨德森大约90%的注意力都没有放在赞美新世界交响乐团的艺术价值上,而是捍卫其作曲家做出的有争议的地方与最终的政治选择。
在美国的作曲家和评论家竭力确定和培养一种独特的美国声音的时候,捷克移民德沃夏克的作品表明,这种声音的基础不是在欧洲传统,而是在非洲裔美国人。
安东宁·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 已被国际公认为在世最优秀的交响乐作曲家之一,于1892年在纽约市新成立的国家音乐学院担任院长,当时年薪高达15,000美元,年薪高得令人难以置信。
音乐学院的恩人珍妮特·瑟伯(Jeannette Thurber) 向他展示了,新的独立艺术与创作乐土,简而言之,让他创造民族音乐。
令一些评论家大为震惊的是,德沃夏克会在许多美国白人视为“原始”的民间传统音乐中找到他需要的灵感。
但正如德沃夏克在1893年5月告诉纽约先驱报的那样,“在美国的黑人旋律中,我发现了一所伟大而高尚的音乐学院所需要的一切。
”尽管他在去世多年后仍被波士顿最杰出的音乐评论家嘲笑为“黑人爱好者”,但德沃夏克在纽约市的评论家和音乐爱好者中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是美国人吗?”W.J.亨德森在他对新世界交响乐团的评论,这个问题的答案,完全取决于美国公众对德沃夏克的灵感来源采取何种态度。
下个世纪的流行音乐将证明德沃夏克在1893年这一天,全球首演作品中首次表达的音乐愿景的准确性。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课程背景《湘文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材中,第二单元的第二章节是“中西乐器的发展和演奏”,其中的一个内容点是“音乐的地域传承和创新”。
本节课程将介绍由湖南省交响乐团演绎的、韩承中创作的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九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并通过该作品展示了中西方音乐的融合和创新。
二、课程目标1.熟悉《自新大陆》第九交响曲的第二乐章;2.了解中西方音乐的融合和创新,以及该作品的创意和演绎方式;3.能够感受音乐的情感和表达,并在听后进行情感联想和表达。
三、教学流程Step 1 音乐欣赏1.教师播放《自新大陆》第九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同时出示乐曲的简介,简介里面要包含以下内容:–创作年代:1995年;–创作者:韩承中;–作品风格:中西融合;–演奏团体:湖南省交响乐团;–演奏形式:交响乐。
2.教师放音乐的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尤其是注意以下内容:–乐曲的速度、节奏和节拍;–乐曲使用的乐器和演奏技法;–乐曲表达的情感和氛围;–乐曲的整体结构和分段转化。
Step 2 情感联想1.教师播放乐曲的第一个小节,要求学生在听过后,描述该段音乐表达的情感和画面;2.教师放完整个乐曲后,让学生结合整个乐曲,描述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旨;3.学生自由描述,在听过整首乐曲后,自己的情感联想和表达。
Step 3 分享交流1.学生自愿发表自己的情感联想和表达;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结合音乐欣赏和自身情感联想,体会中西方音乐的融合和创新;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自己的音乐作品更具创意和表达力。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笔记,总结乐曲的特点和风韵;2.根据自己的情感联想,创作一首简短的音乐作品,并自由发挥,可使用各种乐器和演奏方式;3.精选学生的作品,在下堂课上集中展示并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1.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技巧,需要提前告知和进行示范;2.在情感联想环节中,需要引导学生感知和表达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氛围,同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视角和表达方式;3.在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音乐知识。
德沃夏克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介绍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德沃夏克,1892年,M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则应邀赴M。
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M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
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M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
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也有的版本译为“新大陆”或“新世界”交响曲)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序奏,慢板,e小调,4/8拍子。
此序奏部分颇为宏大,其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一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至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
乐章的引子部分由弦乐器、定音鼓和管乐器竞相奏出Q烈而热情的节奏,暗Y了M国那种J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片段1);乐章的主部主题(片段2)贯穿了全曲的四个乐章,其特性与居住于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境内的马札儿民族固有的民俗音乐具有共通的性质。
这一特殊主题靠着巧妙发展,转达了不同于以往音乐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
德沃夏克当时背井离乡,乡愁蕴积,故而引用了他少年时期耳熟能详的民俗歌曲特质,以遣思乡念国的情怀。
乐章中另一段优美的旋律(片段3)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心情的体现。
第二乐章最缓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
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
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哀S气氛的几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片段4),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一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
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
【周末听黑胶1】德沃夏克《第9交响曲“自新大陆”》
【周末听黑胶1】德沃夏克《第9交响曲“自新大陆”》富特文格勒在他漫长的指挥生涯里并没有为我们留下多少德沃夏克作品的录音,尤其是著名的《第9交响曲“自新大陆”》。
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1951年在巴伐利亚国家广播电台的存档磁带中发现了奥斯瓦尔德.卡巴斯塔(奥地利人,1894-1946)在1951年(这里至少有一个逻辑错误,该资料的原来出处是约翰.阿杜安的《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一书中文版第187页,原来以为是翻译错误,翻出英文原版该书<The Furtwangler Record>,在第186页上第3段的原话是: But there is room for doubt that this is a Furtwangler performance given the discovery of a 1951 tape of this symphony by the Munich Philharmonic under Oswald Kabasta ( an Austrian who lived from 1894 to 1946 ). This tape was found in the archives of the Bavarian State Radio,......看来阿杜安写的意思是该录音发现时间是1951年。
)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演出的德沃夏克《第9交响乐》录音。
其实根据现有的卡巴斯塔资料显示,他的那场演出时间是1944年7月14日,与慕尼黑爱乐合作为德意志广播电台录制。
巧合的是,该版本与1941年富特文格勒的版本在录音时间上几乎分秒不差。
但是在1941年参加BPO演出的法国号演奏家马丁.齐勒在听了录音后认为:Relief唱片在音响上充分体现了柏林爱乐的效果,其气氛就像是独特的拜鲁依特音乐节,音乐处理手法上处处体现富特文格勒的痕迹,广泛的速度变化与旋律起伏;末乐章表现出大师惯有的凝聚力与冲击。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基本情调和结构体式,学唱其音乐主题。
2、了解曲目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基本情调和结构体式,了解命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第九交响曲是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
由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结构坚实、牢固。
另外,由于他具有天生的旋律才能和丰富、敏锐的旋律感,因而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旋律的魅力,而不像传统的古典交响乐那样单纯地发挥技法。
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的特殊之处。
德沃夏克的管弦乐法,并不反映当时的潮流,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色彩,却显得十分朴实可爱。
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管弦乐法遭到当时某些乐评家的误解。
实际上,德沃夏克的交响曲不但能充分地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而且在乐器的组合运用方面,更具有无穷的妙味。
二、乐曲分析广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
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
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哀伤气氛的几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一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
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
这充满无限乡愁的美丽旋律,曾被后人填上歌词,而改编成为一首名叫《恋故乡》的歌曲,并在美国广泛流传。
本乐章的第二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旋律优美绝伦,在忽高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了一种无言的凄凉,仍是作者思乡之情的反映。
本乐章的第三主题转为明快而活泼的旋律,具有一些捷克民间舞蹈音乐的风格。
三、拓展1、什么是交响曲,交响曲的发展2、听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四、课堂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
这部交响曲充分地表达了作者身处美洲“新世界”的种种感受和对遥远的祖国—捷克故乡的深切思念。
作品在吸取了美国有色人种民间音乐的某些素材的基础上,以捷克民族音乐特色而著称,交响曲由既对比又统一的四个乐章组成。
德沃夏克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
引子由大提琴演奏的一段沉缓的曲子,使人的心灵先平静下来。
第一乐章序奏,慢板,乐章强烈、热情的节奏。
由圆号吹奏出果断而坚定的第一主题,可以体会到一种积极入世的心态。
尔后出现了具有乡村舞蹈色彩的第二主题,优美的旋律透露出浓浓的乡愁,转达了不同于以往音乐界的“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
这与第一主题完全矛盾,主题走向两个极端。
而后以长笛引出清新悠扬的第三主题,小提琴相呼应,流露出更忧伤的心情,让人听后可以感觉到悲凉气氛。
第三主题是第二主题的升华,可使其的矛盾更剧烈。
以后,这三个主题在展开部分交替出现,进行不断的分裂和展开,使得异国他乡的环境同思念家乡的心情形成了相当强烈的对比、冲突。
最后再现,出现一种相对和谐的状况。
第二乐章最缓板,复三部曲式。
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
其中充满了无限乡愁的美丽旋律,优美绝伦,在忽高忽低中的情绪中流露出了一种无言的凄凉。
第一主题,由双弦管演奏,让人感觉前方迷路重重,不知所措,而后小提琴反复演奏一段旋律,心中无限迷茫。
这一主题体现了底层人民,在向死神招手时的心情变化,曲调激动、悲伤、孤独又痛苦。
这是悲凉、伤感的主题,是作者思乡的一种表现。
第二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曲调在忽高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了一种无言的凄凉,仍是作者思乡之情的反映。
第三主题转为明快而活泼的旋律,具有一些捷克民间舞蹈音乐的风格。
最后,第二乐章以泣不成声的曲调诀别,在神秘的气息中结束。
第三乐章谐谑曲,从“海华沙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中得到启发,舞蹈由快而慢地不停旋转。
该乐章的音乐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是具有舞蹈性的调子,它轻快而活泼,带有上下起伏的、跳跃的情绪。
第二主题清丽、明快,先演奏的是歌唱性音乐,它具有东方性旋律,让人明亮,眼前一新;而后音乐慢慢沉积下来,又演奏了捷克舞蹈性的音乐,欢乐的心情由此而来。
这两个主题彼此应和、模仿。
乐章的中间部分主题悠长而婉转,是典型的捷克民间音乐风格。
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
气势宏大而雄伟,这个总结性的乐章将前面乐章的主题再现,同时孕育新的主题,彼此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
乐章的主部主题由圆号和小号共同奏出,威武而雄壮。
副部主题则是柔美、抒情性旋律,由单簧管奏出,曲调轻快,音乐为歌唱性音乐,心情在此时澎湃起来。
总的来讲,这一乐章的气势威武而雄壮,抒发了作者想象中和家人聚首时的欢乐情景,最后以柔美、抒情性的旋律,形成辉煌的结尾。
这是一部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有着巨大的戏剧性的感人魅力,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