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实验探究能力资料
初三物理实验探究专题
初三实验探究专题实验1:天平、量筒的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密度1.下图是测量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大理石密度的实验的步骤:(1)先用天平测量出该小石块的质量,情况如下图所示,则小石块质量为 g ; (2)首先弄清该量筒是以 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 ,弄清楚后在量筒中盛入适量的水,测量时眼睛应该要像图中 那样去读数才正确(填“甲”、“乙”或“丙”),此时水的体积为 ml ;(3)用细线绑住小石块慢慢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所示,此时连石带水总体积为 m l ;(4)该大理石的密度为 g/cm 32.小梦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1)他用调好的天平按下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道,甲图中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 g ,丙图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 g ,体积是 ml ,盐水的密度是 g/cm 3.(2)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同组的小雨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 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你所持的观点是 (选填“A 或B ”)A.能测出盐水的密度,而且实验设计合理B.量筒重心高,测量时托盘的晃动使量筒容易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学校: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密 封 线 外 请 不要 答 题甲丙甲 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乙 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棉布毛巾实验2: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在上图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写一个即可).(3)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2.学习了“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一章后,小明主生了这样的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3 实验探究(解析版)
专题3 实验探究1.(2023·广东揭阳·统考一模)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价值,用健康的大鼠和患糖尿病的大鼠进行了如表实验。
科研人员在连续喂养大鼠1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组别大鼠类型处理方式A健康的大鼠灌服生理盐水B糖尿病大鼠灌服生理盐水C糖尿病大鼠灌服山药多糖D糖尿病大鼠灌服降糖药物(1)实验中一共有30只糖尿病大鼠,分成_____组。
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数量应该为_____只。
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
(2)在实验中,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
(3)根据图表信息,C组糖尿病大鼠在灌服山药多糖后,血糖浓度明显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C组与B组对照,可得出结论:_____。
将实验中C组与_____组对照,可知山药多糖降糖效果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
(4)若实验结果与实验前作出的假设是一致的,请写出该假设: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_____。
(5)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_____的重吸收作用。
而尿液中出现葡萄糖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_____进行治疗。
【答案】(1) 三/3 10 对照作用(2)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偶然性(3) 降低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D(4)有作用(5) 肾小管胰岛素【分析】(1)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的浓度。
(2)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是否有效。
【详解】(1)实验中一共有30只糖尿病大鼠,分成三组。
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各组数量相等各10只。
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2)在实验中,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偶然性)。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题型三 探究题
形成对照
【解题思路】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对实验变量进行特殊处理的是实验组,不进行特殊处理的是对照组。实验二的目的是探究“空心菜对池塘水体中含氮总量的影响”,实验变量是空心菜,所以,实验二设置“不种植空心菜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3.甲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研究甲醛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为研究甲醛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提供基础。某科研小组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将若干果蝇受精卵均分为三份,分别放入甲醛浓度为0、 、 的三管培养基中,均置于 环境中培养,观察并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在果蝇幼虫期和成虫期分别从每管中取10只观察,测量其体重并计算其体重的平均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解题思路】 由实验一可知,环境能够影响生物;由实验二可知,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综合以上实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2.[2022陕西中考] 洗洁精是被广泛应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八年级某班生物学探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某品牌洗洁精废水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是有利还是有害的,进而推测其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小组成员将若干粒饱满的小麦种子放在水中浸泡1天,把浸泡后的种子放于已编号的铺有1层滤纸的培养皿中(每3个为一个处理组,编号为甲组和乙组),每个培养皿中平铺50粒小麦种子。每天向甲组和乙组培养皿中分别滴加等量的稀释120倍的洗洁精稀释液和清水(以稀释液和清水不浸没种子为准),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第4天记录数据,统计平均发芽率后绘制如下柱状图。
增加
【解题思路】 分析图甲结果,可得出:①四组实验 中,空心菜的植株增长长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②每次数据记录时, 这一组的植株增长长度均最长,说明四组实验中,空心菜植株在 条件下生长最快。
专题三 实验与探究类问题
专题三实验与探究类问题◆专题指要1.中考考什么(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4)用常见温度计测温度;(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7)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8)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9)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0)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2)观察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1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6)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1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0)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中考怎么考20个学生必做实验和一些演示实验在中考试题里,通常以选择题、填空问答题、科学探究题出现。
选择题、填空问答题一般占2分左右,但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是每年必考题型,一般占分数是20分以内。
河北省每年都出现实验探究题,所以要加大力度对20个实验的研究。
更要用解决这20个必做实验的研究方法去解决一些拓展性实验。
◆例题解析【例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1)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解析】(1)本实验主要研究的是两角关系和三线关系,比较难操作的是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2)从实验需要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和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答案】(1)在探究过程中,比较困难的是观察与记录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
(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①呈现反射光线,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易错点处理办法】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探究反射定律中有关问题的了解与掌握,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认真思考,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例2】在做“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第1组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起来,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如果他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则可能的原因是:.第1、请分析以上数据,你能的得到什么结论?(写出两条即可)【解析】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有可能烛焰成的是虚像,此时烛焰就在一倍焦距之内;如果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焦点上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射出,因而光屏上不可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果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相差太远,光屏上也得不到像;若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一倍焦距但靠近焦点时,成的实像很大,像距也很大,移动光屏也有可能看不到像.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答案】(1)①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②蜡烛在焦点上;③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略大于一倍焦距,光具座不够长,光屏承接不到像;④凸透镜的中心、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①在凸透镜焦距一定且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越远(近),像离凸透镜越近(远);②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像离凸透镜越远;③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易错点处理办法】本题有多个答案,要求我们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例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1)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不变.(2)此实验条件下水的沸点是℃.(3)推知,此时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2019中考物理专题三 实验探究题
粗糙 (2) 为了显示光路 , 纸板的表面应 _____________( 选填 “ 光滑 ” 或 “ 粗 糙 ” ) 些 , 在 纸 板 上 标 出 刻 度 是 为 了 方 便 测 量
入射角和反射角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大小; (3)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测得了几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
6.(2017,绥化)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透镜成像
规律”的实验.
凸透镜 (1)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______________ 和光屏. (2)蜡烛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 ,成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实像.分析实
10.0 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cm. (3)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所示的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 cm刻度时,
物理
专题三 实验探究题
类型1)光学实验 光学实验题主要集中在一些基本的光现象和重点实验上 ,如探究光 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等. 1.(2017,长沙)小天用图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请在下列 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甲
乙
44 (1)图甲中反射角是_________ 度;
偏离 (2) 图甲中当入射角变大时 ,反射光束 ________置,能否从白卡片上直接观察到像?
不能 . 答:______________
5.(2017,六盘水)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为测出透镜的焦距 , 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 , 则透镜的焦距为
10.0 ___________cm ; (2)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 ,各元件位置如图乙所示 ,可在光屏 缩小 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____________( 选填 “ 放大 ”“ 缩小 ” 或 “ 等 照相机 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 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3)在图乙中,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 投影仪的原理 ( 选填 “ 照相机 ” 、 “ 投影仪 ” 或 成像情况符合 _____________ “放大镜”).
专题3 实验探究(课件)-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
中考二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1)C组在此实验中起___对__照___作用。 (2)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是否要求A、B两组取样面积相同? __是____。其目的是__保__证__单___一__变__量__(保__证__变__量__唯__一__)_____。 (3)上表中,C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___没__有__菌__落__(_无__菌__落__)____。 (4)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洗__手__能__减__少__手__上__的__细__菌__和__真__菌____。
中考二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2023
专题三 实验探究
1
专题三 实验探究
中考二轮复习指南·生物
方法技巧 题型特训
专题二 资料分析
返回目录
中考二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题型特点 实验探究题的题干一般以“文字+实验流程图(或实验装置、表格数 据、坐标图等)”的形式呈现,以教材典型实验为载体,主要考查的内容包括实验目 的、材料、原理、操作步骤、实验原则、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结果和结论、实验 操作的原因分析、实验设计等。
14
专题三 实验探究
中考二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不经冷储的疫苗的危害,设计了A组和B组 实验。选取大小、性别相同并且健康的小白鼠10只,平均分成两组,做如下处理后 在相同条件下饲养。
组别 第一次注射等量 第二次注射等量
A 冷储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B 常温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4
专题三 实验探究
中考二轮复习指南·生物
返回目录
1.鼠妇喜欢生活在背阴略潮湿的环境中。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温 度以外,还有土壤的潮湿程度等。请你利用以下甲、乙、丙三种实验装置图回答下 列问题。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三 实验探究题
专题三实验与探究题1.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C)A.5.3 cm B.5.25 cmC.3.25 cm D.3.3 cm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0~5__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3.6__N。
(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4__℃。
4.(2019·湘潭中考)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并回答:(1)这是__晶体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__熔化__(选填“熔化”或“凝固”)图像。
(2)第10 min时该物质处于__液__(选填“固”或“液”)态。
(3)该物质的熔点是__80__℃。
(4)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__从下往上__(选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
(5)灯内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酒精的热值__不变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2019·绵阳中考)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量筒、细线、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待测小石块。
请按以下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图甲所示,应将右边平衡螺母向__右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石块质量,三次测量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1 2 3小石块质量m/g 52.8 52.4 52.4(3)在量筒中装入60 mL的水,把小石块放入量筒内,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__20__cm3。
(4)小石块的密度是__2.62__g/cm3(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5)实际上,小石块要吸水,本实验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__大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石块的真实密度。
6.(2019·重庆中考)小薇同学探究凸透镜和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1)先将光具座上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至__同一高度__。
(2)移动蜡烛,光屏上呈现了烛焰的清晰像,如图所示,生活中的__照相机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专题3 有关催化剂的实验探究题(学生版)-2020化学《满分中考·重难点题型》精准练(九上)
专题3有关催化剂的实验探究题1.【2019重庆】小李将实验剩余的FeCl3溶液倒入含有H2O2的废液缸,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
(1)小李根据组成的元素猜测,无色气体可能是H2、O2、HCl、Cl2中的一种或多种。
(查阅资料)①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②FeCl3在水中解离出Fe3+、Cl-根据资料,小李可排除的气体为________(实验一)为进一步验证该气体成分,他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收集满该气体的小试管中,只观察到木条燃得更旺,则该气体一定含________。
(2)小李认为上诉过程中FeCl3溶液作了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哪种离子起催化作用,他做了下图所示的对比实验。
若要证明FeCl3溶液中的Fe对HO2分解起催化作用,除观察到试管c中无明显现象外,还需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 ____。
(3)小王同学认为由此得出“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的结论不严谨,还需要补充实验来进一步探究,他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三)X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得出结论)要证明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须满足一下两个方面的条件:①从定性角度需观察到________(填序号)的现象。
A.实验一B.实验二C.实验三②从定量角度需得到的关系式为m1=________(用m2和m3表示)。
2.二氧化锰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兴趣小组想探究过氧化氢分解有没有其他催化剂。
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除催化剂外,还有什么?(1)Ⅰ.【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分别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 、B 两支试管中,向A 中加入1g 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 、B 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 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②待A 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3次。
专题三 物态变化
【聚焦典例】
服 /务 /教 /师 免 /费 /馈 /赠
热点考向· 直击中考
聚焦典例
热点考向1: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 例1.(2015· 兰州)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D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春天,白雾弥漫
B.夏天,大雨滂沱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千里冰封
【解析】凝固是指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即物质的初态为 液体,末态为固体。A选项中的白雾末态是液体,是由水蒸气液 化而成的,属于液化现象;B选项中的雨末态是液体,是由冰晶 熔化而成的,属于熔化现象;C选项中的霜末态是固体,但初态 是气体,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属于凝华现象;只有D选项中 的冰才是水发生凝固生成的,所以应选D。 【触类旁通】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头脑风暴】
服 /务 /教 /师 免 /费 /馈 /赠
头脑风暴· 自我反馈
1.物态变化有哪几种,如何区分它们? 2.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有什么不同?
3.影响蒸发的因素有哪些?液体的沸点跟什么因素有 关?
服 /务 /教 /师
服 /务 /教 /师 免 /费 /馈 /赠
巩固基础· 自我诊断
②由液化形成的现象有:雾、雨、露、云、“白气”、夏天的 水管“冒汗”等。 ③由凝华形成的现象有:霜、雪、雾淞、窗上的冰花等。 ④判断物态变化类型的一般思路:根据题干给出的现象(或情 景),准确判断出变化前后的物质状态,然后匹配相应的物态 变化即可。如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其中“白气”是由于 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首先可以明确的是“白气”应该是液体 (变化后的物质状态),而非气体,因为水蒸气是无法用肉眼 看得到的,而烧开水时由于汽化原因会形成大量高温水蒸气 (变化前的物质状态),高温水蒸气逸出壶嘴时遇到周围的 “冷”环境会放热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便形成水珠即 “白气”。
八年级物理核心素养特色专题专题三力学实验1课时作业
专题三力学实验(1)实验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核心考点【实验目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设计和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小车、斜面、长木板、毛巾、棉布等;(2)实验步骤: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如图所示,改变水平面表面得粗糙程度,使其对小车运动的阻力不相同。
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铺毛巾,第二次铺棉布,第三次将棉布去掉,只剩下木板,比较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分析现象】水平面越光滑,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距离越远;【实验结论】①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大,运动的越近,阻力越小,运动得越远。
②若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物体的运动速度将不会减小,将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方法】:①控制变量法:控制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使小车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②转换法: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的长短来间接判断小车所受阻力大小;③科学推理法:若小车不受阻力时,小车的速度将不会减小,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交流与讨论】(3)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继续前行的原因:小车具有惯性;(4)小车最终会停下来的原因:受到摩擦阻力(非平衡力)的作用;(5)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6)牛顿第一定律得到的方法: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总结归纳出来的,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到。
(7)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8)对小车受力情况的判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重力和支持力相互平衡,水平方向上受到阻力的作用,做减速直线运动;(9)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做功与能量转化:从斜面顶端滑动到水平面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从水平面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不守恒,但能量的总量不变;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上克服阻力做功的关系:321W W W ==,功率:321P P P >>(依次为毛巾、棉布和木板)。
期末专题三 实验探究题精做(原卷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精剖细解讲义(人教版)
期末专题三实验探究题精做知识点1:机械运动测量平均速度1.小明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 B、t C,则:(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保持较(选填“大”或“小”),便于减小(选填“路程”或“时间”)的测量产生的误差。
(3)若t A、t B、t 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乙所示,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v AB=cm/s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若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选填“大”或“小”)。
(4)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是v1、v2,则v1v2(选填“<”、“=”或“>”)。
2.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中,他们将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A点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电子停表开始计时,图中显示了小车位于A、B、C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使斜面保持较(选填“大”或“小”)的坡度。
(3)根据实验要求,请填写实验记录表中①和②处的内容。
测量的物理量路程s/m①平均速度v/(m•s﹣1)AB段BC段②AC段(4)由图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运动(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
(5)如果在释放小车之前就按下停表开始计时,C点准确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该实验原理是;(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目的是;(3)由图可知:AB段的路程是:s AB=cm;AB段的平均速度是:v AB=m/s;(4)金属片的作用是;(5)若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全程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
专题三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与实例
专题三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与实例专题三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与实例一、主要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
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在实验装置图上的反映为:某两次试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试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
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
2.等效替代法。
将某个物理量用另外一个物理量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1)由于作用效果相同,而相互取代,如用合力取代分力、用总电阻取代分电阻等。
(2)由于平衡等原因而出现两个同类的物理量有等值关系,从而可以相互取代,如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测石块密度时,石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
3.转换法。
在研究看不见的物质或现象时,可以通过研究该物质现象或所产生的可见的效果,由此进一步分析物质或现象,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注意:“等效替代法”虽然也包涵有转换法的思想,但其研究主体已发生转移,而转换法则是通过研究主体所产生的效果来上朔其原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4.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
有一些物理现象(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会怎样运动?),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我们先进行实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如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可以永远运动下去、真空不能传声等结论,都是这样得到的。
这些结论实际上是推理得到的,不可能用实验验证,因此,这种方法也称为“科学推理法”、“实验推理法”、“实验 + 推理法”等。
5.类比法。
所谓类比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
【2019-2020年度】中考物理 专题三 实验探究题试题
【2019-2020年度】中考物理专题三实验探究题试题类型1:光学实验1.(2014,扬州)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和两只相同的棋子,应选__茶色玻璃__作为平面镜,且厚度要__薄__(选填“厚”或“薄”).小华选择两支蜡烛,小明选择两只棋子,请针对其中一位同学,说出他选择的理由:__小华的理由是点燃的蜡烛像清晰(或小明的理由是作为物的棋子大小始终不变)__.(2)如图所示,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__B__(选填“A”“B”“C”或“D”),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虚__像.2.(2015,湖州)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下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1)小明的推测是__折射光线消失__.(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__光斑消失__,证实了自己的推测.(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__不会,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__.3.(2014,哈尔滨)透镜是重要的光学元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1)焦距标志着透镜对光的__折射本领__.(2)荣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甲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实验依次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并总结出成像规律.据此判断实验中物距是如何选取的?解:由远及近地选取u>10 cm、5 cm<u<10 cm和u<5 cm三个范围,且每个范围收集至少三组数据.(3)同学们用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的办法点燃酒精棉.①放好酒精棉后,移动凸透镜直至太阳光经透镜后在酒精棉上形成__最小最亮__的光斑.②若在同样环境下,放好酒精棉,选用图示中哪个凸透镜更容易点燃酒精棉,说明理由.(忽略光从透镜传播到酒精棉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解:选乙透镜,因为乙比甲的面积大,在相同时间内,接收的光能多,使酒精棉获得的内能增多,温度升高得快,容易达到燃点被点燃.类型2:热学实验4.(2015,广元)小英学习液体蒸发知识以后,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了一个“比较酒精与水蒸发快慢”的小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1)在吸管的中间插入一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把大头针的两端搭在两个纸杯的边沿并使吸管保持水平平衡.(2)在这两纸杯中分别倒入少许质量相等的酒精与水,取两片相同的纸巾分别浸入酒精与水中;待杯中酒精与水全部被纸巾吸收后,取出湿纸巾分别挂在吸管的两端(如图乙所示),两节纸巾的位置直到吸管恢复平衡.(3)当酒精与水开始蒸发时仔细观察吸管,如果吸管哪段上翘,就说明哪段的液体蒸发得更__快__(选填“快”或“慢”).【交流与评估】(4)放在吸管两端的湿纸巾,其摊开的面积必须__相同__(选填“相同”或“不同”).5.(2014,连云港)小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对100 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冰属于__晶体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BC阶段物质处于__固液共存__(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__4.2×103__J的热量[c冰=2.1×103 J/(kg·℃),c水=4.2×103 J/(kg·℃)];(4)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CD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水的比热容大,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较慢__.6.(2015,河南)为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军用图1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实验器材还有天平和钟表.收集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温度值是__26__℃.(2)实验中,用__加热时间__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__液体1__(选填“液体1“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物理上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7.(2014,随州)(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酒精的热值.加热前酒精灯的质量为m1,加热一段时间后变为m2;烧杯中水的质量为M,水的初温t1,末温t2,水的比热容用c表示.用以上符号表达该同学测酒精热值的计算式:____.该同学测算发现,测量值比课本中的“标准值”小很多,请你写一条产生该误差的原因:__没有考虑向空中散热(或石棉网、烧杯等吸热)__.(2)有一种“涡轮增压”(T型)轿车,通过给发动机更足量的空气使汽油更充分地燃烧,比普通轿车(L型)更节能,排气更清洁.同样的汽油(如97#)加在T型轿车内比加在L型轿车内热值__一样大__(选填“更大”“一样大”或“更小”).类型3:力学实验8.(2015,乌鲁木齐)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时间__(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大__(选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大__(选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0.25__m/s.(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__7__组小车从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9.(2015,阜新)小明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的关系.(1)实验时,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匀速直线运动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因为这时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__平衡__力.(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拉力是__1.6__N.(3)分析图乙的图象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跟压力的大小成__正比__.(4)实验结束后,小亮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他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__不正确__,理由是__没有控制压力相等__.10.(2014,黄冈)如图所示,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1)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小车每次滑行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动__能.(2)若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3 s后停止,位置如图所示.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0.21__m/s.(3)小车在铺有毛巾的表面上滑行距离最短,是因为__摩擦力大(或毛巾表面最粗糙)__.(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一切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__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运动状态不变)__.11.(2014,抚州)同学们所用的笔,有些在靠近笔端的地方装有一个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小文和小军各自拿自己装有弹簧的笔玩弹笔游戏,结果发现小军的笔弹得高一些.小文分析:笔弹起的高度与笔内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有关.那么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又跟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文猜想:①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它的材料有关;②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它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1)小文利用两个外形完全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弹簧A和B,一个小铜球、一个轻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此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①__,实验中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__轻质木块被小钢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__来体现的.(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另一个猜想(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并得出结论).解:选取同一根弹簧分别压缩不同的程度释放出小钢球,比较轻木块被小钢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如果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不同,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弹性形变程度有关;反之则无关.12.(2015,扬州)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__有关.(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__丙、丁__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4N,圆柱体的体积是__4×10-4__m3.(g取10N/kg)(4)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__1.1×103__kg/m3.13.(2015,岳阳)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88.9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漏填,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2.4__N;(3)分析数据可得实验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高__(选填“高”或“低”);(4)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8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__C__(只填序号).A.71.6% B.82.4% C.92.1%14.(2014,重庆)黎黎同学配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帮妈妈筛选出饱满的种子,她想知道所配制出的盐水密度,就用天平和量筒来进行测量.(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__游码__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天平横梁左高右低,应将__平衡螺母__向__左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3)把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得盐水体积V,如图甲所示;(4)把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帮黎黎同学把下表填写完整:(5)以上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值比真实值__偏小__(选填“偏大”或“偏小”).(6)黎黎同学发现混杂在种子中的小石块也同饱满的种子一起沉入了盐水底部,她想尽快知道石块的密度究竟有多大,就选了一块大小合适且与其材质相同的石块,巧妙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天平状态,按以下的步骤测出了石块的密度.①用细线拴着石块浸没在盐水中(石块未接触烧杯底且盐水未溢出),天平的读数增大了Δm1;②将石块缓慢沉入烧杯底部,放开细线,天平的读数再增大了Δm2;③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__·ρ__(用Δm1,Δm1及盐水密度ρ表示).类型4:电学实验15.(2015,嘉兴)在“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步骤】①连接好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观察两灯发光情况;②分别用电压表测灯L1、L2和电源两端电压,并将读数记录在表内.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测出电源电压.【得出结论】比较表中数据可知,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反思交流】要使上述结论更具普遍性,同学们讨论了以下三种方案:方案甲:反复断开,闭合开关,测出各电压值;方案乙: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测出各电压值;方案丙:增加电池节数,测出各电压值;以上三种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__方案甲__.16.(2014,襄阳)如图所示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电路图,A、B之间接电阻.(1)本实验通过观察__电流表示数或灯泡的亮暗__比较电阻的大小.(2)小明发现手边只有一根较长的电阻丝,他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是否与导体的__长度__和__横截面积__有关.17.(2014,鄂州)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 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阻值约为5 Ω.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2)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0.24__A.(3)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灯泡电压变化大小ΔU=1 V时,电流变化大小ΔI=0.2 A,该同学由表达式R=,计算出灯泡电阻为5 Ω,他的这种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说明原因__不正确,因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__.18.(2015,益阳)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为10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Ω3A”.(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2)合上开关,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将__变大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3)通过定值电阻电流的变化范围是__0.15A~0.3A__;(4)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__成正比__.19.(2014,随州)由于铭牌脱落,某同学想知道绕在滑动变阻器绝缘管上电阻丝的电阻(Rx)为多大(已知不超过30 Ω),图甲是他设计的测量电路.RN是变阻箱(电阻可调同时又能读取其阻值),电源采用12 V稳压直流电源.(1)图乙是用来实物连线的,请完成剩余部分的连线.(2)该同学用三次测量求平均的方法确定Rx的大小,请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处理)表.解:如下表所示读数U N(3)若在第二次测量中,RN调整到R2=60 Ω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是__9_V__,则这次测出的Rx值Rx2=__20_Ω__.20.(2015,厦门)小鹭利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量小灯泡的功率,设计并连接了如图1所示的部分实验电路.(1)请你添加一条导线,将图1所示的实物图补充完整,并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2)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板向__1__(选填“1”或“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1,如图2所示,I1=__0.2__A.(3)将开关S2扳向另一端,保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变,调节电阻箱的阻值R,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1.(4)若此时R=7.0Ω,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1=__0.28__W.(5)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I0=2I1,以下关于额定功率P0与实际功率P1的数值关系,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__D__ .A.P0=2P1 B.P0=3P1C.P0=4P1 D.P0=5P1。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03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考点精讲+练习学生版+解析版)
实验03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考点精讲1.实验器材及作用:(1)测量工具:温度计、秒(停)表;(2)温度计的原理、使用和读数;(3(42.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1(2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烧杯中水量的要求:能够浸没试管中的固体即可;(4能接触到烧杯底或侧壁;【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图1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图2 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3.根据实验数据描绘温度-时间图像;4.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判断熔点、熔化时间、晶体、非晶体、物态、内能大小等;5.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总结晶体熔化特点。
【交流与讨论】6.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立即将试管浸入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观察冰是否继续熔化;7.烧杯口处“白气”的成因:8.熔化过程中内能、温度和热量的变化规律: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热量,内能逐渐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断升高;9.选用小颗粒固体的原因:①使固体受热均匀;②便于与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接触.10.烧杯中的水要适量,原因是:①水太多会延长实验时间;②水太少不能使固体浸没,会造成固体受热不均匀.11.试管插入烧杯中的深度要适当,“适当”的含义:①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②试管中装有固体的部分要浸没在水中.12.温度计的使用: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且不能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③温度计的读数:物体温度=大格示数+小格数×分度值.13.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方法:①用温水;②增大酒精灯的火苗;③适当减少水的质量.14.熔化前后图线倾斜程度不同的原因:熔化前后物质的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相同时间温度变化量小的比热容大);15.冰熔化后继续对烧杯加热,试管内水不会继续沸腾的原因:没有温度差,试管内的水不能再继续吸热;16.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17.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18.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的原因: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熔点,晶体可以继续吸热;19.通过图像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20.比热容的相关判断和计算;【例1】同学们在实验室做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1)小明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熔化完毕.(2)请在图甲所示的方格纸上帮小明画出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甲(3(4).(5.(6棉网”或“温度计”)的高度.(7)的固体进行实验.(8(9.(10)小杨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该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丁知,在BC.时间/min01234567891011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9.55152.5乙丙丁(11)在实验过程中,相同时间内被加热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该物质处于固态时的比热“小于”或“等于”)处于液态时的比热容.(12)小杨在总结实验结论时推测:如果一直加热下去,试管中的液体会沸腾.你认为小杨(13)如图戊所示是小华同学分别利用a、b两种物质做熔化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a、b【例2】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小明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其目的有(2“A”或“B”)是冰,该物质在第4 min态.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合理即可)(3)加热1 min“冰”或“石蜡”)的比热容较大.(4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5)把装有冰块和石蜡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快”或“慢”),(6.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实验03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考点精练一.选择题1.如图是“探究石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石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放置在石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石蜡受热均匀D.熔化的过程中,石蜡温度保持不变2.如图是小叶同学用火焰稳定的酒精灯对冰块加热“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
专题三 实验探究题
宇轩图书
(3)已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图2中C点对应冰刚好完全 熔化,若此后继续加热一会儿,则水温随时间变化的 图线是________.
宇轩图书
解析: (1) 图 1 所对应的固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不
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 (2) 冰从 B 点温度
变成液态,则处于冰水混合状态的是图中的 BC段;在此 过程中,混合物需要吸收热量,由于冰熔化成水,所以 总体积要减小;(3)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质量相
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电路接通时电流过大,烧坏元
件; (2)连接实物图时,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 原则串联在电路中 , 题中要求滑片 P 向左移动时电流表 示数增大,即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故接A端.(3)电压表 测量小灯泡的电压,电压表示数为1.8 V,即小灯泡两
端的电压为1.8 V,要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由1.8 V增大到
座中取走,电压表______示数,电流表________示数
(两空均填“有”或“无”). (5)改变滑片P的位置,获得 多组对应的电压、电流值, 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I-U图象
(不计小灯泡电阻随温度
的变化).由图象可知,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_____Ω .
宇轩图书
解析:(1) 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断开,防止
座中取走,此时电路相当于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10 Ω.
宇轩图书
答案:(1)断开
(2)如下图所示
(3)电压表
1.8
A
(4)有
无
(5)10
宇轩图书
考点四
力学典型实验
例4(2013· 南京)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
宇轩图书
(1)小明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 积为_____cm3 ;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乙 所示,他应先_____,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一)教材上的重要实验1、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2)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制定实验:设计明暗不同但是其他条件都相同的两种环境,这样做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
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光。
实验中的鼠妇数量以及实验的次数不能太少,主要是为了保证实验进行的准确性,减少误差。
实验完毕,鼠妇应该放回大自然。
(4)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使用显微镜(1)取镜和安放取镜时,应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边缘大约 7 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
以通过目镜看到白色的圆形视野为宜。
(3)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平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物镜为止。
眼睛看目镜,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再略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3、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浸入载玻片的清水中,保持细胞的活性;(4)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5)滴一滴稀碘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3)用消毒牙签在已经漱口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把牙签附有的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4)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5)在盖玻片的另一侧滴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黄冈中考零距离】备战中考生物同步创新 专题突破 三 实验探究题百题集锦【第二轮复习超级完整版】
【黄冈中考零距离】备战2011届生物中考黄冈同步创新-专题突破之三生物中考实验探究题百题集锦【第二轮复习超级完整版】1. 下图是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时用黑布将整个实验装置用黑布罩起来,不让光线透入,其目的是________ (2)第二天揭开黑布,发现装置内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大钟罩内___________的浓度大大增加。
(3)将燃烧着的火柴伸入到大钟罩内,火柴立即熄灭,说明大钟罩内_______________浓度大大降低。
(4)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放出_________,吸收________________。
(5)植物每时每刻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还能释放能量,除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散失以外,其余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图为“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图,据图回答:(1)将A装置置于温暖的环境中,______号种子可以萌发,__________号和_______号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和_______,但A装置不能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
(2)B装置放在寒冷的地方,其作用是与A装置作__________,其中5号种子_________,可以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图所示为一科学家所做实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鼠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不久蜡烛熄灭(A图),小鼠死亡(B图),将一株植物单独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不久植物死亡(C图)。
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同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能长时间活着。
蜡烛也没有熄灭(D图)。
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鼠放到同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和小鼠都能活着(E图)。
A B C D E(1)图A、B实验中,蜡烛熄灭。
小鼠死亡的原因是玻璃罩里________。
(2)图C中植物死亡的原因是密闭玻璃罩里缺少________,植物无法进行________而死亡。
八年级生物上册探究题专题练习三
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三1、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 )A.RB.PC.QD.P和Q2、在酿酒实验的过程中,图中能代表酵母菌数量变化的是A.PB.QC.RD.S3、在自然界中,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可以通过坐标曲线的方式形象地表达出来。
对于下列四个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可用来表示从菜豆种子萌发到发育成幼苗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B.乙图是人体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曲线图,bc段肺内气压上升,膈顶下降C.丙图表示人体消化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说明人在寒冷时消化食物的能力减弱4、在四个相同的装置里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物质,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对应温度的环境中同时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装置物质温度(℃)①酵母菌+葡萄糖+水25一30②酵母菌+水25一30③酵母菌+萄萄糖+水0一5④酵母菌+萄萄糖+水95一100A.①②对照,可验证酵母菌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自葡萄糖B.①③④对照,可验证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C.在某一时间段①中的酒精浓度逐渐增加D.将③④重新置于25一30℃的环境中,酵母菌都能继续发酵5、在做镘头时,将酵母菌加入生面团中,酵母菌会产生二氧化碳,使生面团膨胀。
如图表示温度对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B.做馒头时,用30℃~45℃温水发面效果更好C.蒸馒头时,面团中的酵母菌会被高温杀死D.面团放到冰箱冷藏室(2℃~5℃)不会发酵,因为酵母菌会被冻死6、用四个培养皿在表中所示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除研究因素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培养36小时后获得如下结果,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繁殖的是()培养皿培养基温度培养皿上的菌落数I 琼脂、糖类30℃35Ⅱ琼脂、糖类、维生素30℃250Ⅲ琼脂、维生素30℃0Ⅳ琼脂、糖类、维生素25℃1507、根据图①、②、③、④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b—c段表示呼气过程,膈肌舒张B.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图②中的b点向左移C.图③表示在用酵母菌进行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罐中检测到三种化学物质浓度随酿酒时间变化情况,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氧气、二氧化碳、酒精D.图④中,ab段上升是因为胰岛素促进了葡萄糖的吸收8、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还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段时间后,盐纸片周围只有甲细菌生长(如图),以下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用盐渍法可以保存某些食物B.甲细菌比乙细菌更耐盐C.乙细菌生活不需要无机盐D.不同种类的细菌生活环境不同9、实验是学习生物的基础,回忆一下你所做过的以下实验,其中相关操作正确的是()序号实验名称部分操作A 观察青霉用解剖针挑取少许菌丝,放在载玻片上,直接用显微镜观察B 观察酵母菌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C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将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轻涂几下D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用放大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11、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动物种类甲乙丙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32 65 5A12、如图曲线可以表示的是()A.流经小肠的血液中,a表示营养物质;b表示氧气B .在森林内大量捕杀狼的过程中,a表示狼的数量;b 鹿的数量C.在酿酒的酒窖内,a表示二氧化碳浓度;b表示氧气含量D.在流经肾小管的液体中,a表示尿素浓度;b表示葡萄糖含量实验探究填空题一、在探究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四个相同的锥甲瓶乙瓶丙瓶丁瓶瓶口敞开敞开用消毒棉球塞住用消毒棉球塞住温度25℃5℃25 ℃90℃3天后观察变质没有变质没有变质没有变质和(2)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3)上表中共有组对照实验可以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的现象;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实验材料是否过少,不能避免偶然性等。 其他还需注意的细节: 1.此类题目题干都比较长,信息量大,要仔细审题; 2.语言表述要简洁、精炼; 3.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量减少误差;为提高实验准确性,可以考虑增加重复次数,反复验证实验结果; 3.实验中涉及两组或两组以上装置时,要用数字、字母、甲乙丙等加以区分; 4.实验顺序和步骤要合乎逻辑; 5.实验步骤解答要条理,最好注明第一步、第二步等; 6.尽量使用题目中给出的器具和材料。 例证: 1.(2012 梅州)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喜温,喜透气,以畜禽类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蚯蚓是否喜湿润的土壤呢?李凡同学就这个问题设计一组对照实验进行探究,他将20条蚯蚓放在干土与湿润土之间,每隔2分钟记录干土和湿润土中蚯蚓数量,其统计结果如下表。 统计次数 湿润土中蚯蚓数量(条) 干土中蚯蚓数量(条) 1 4 4 2 5 4 3 7 3 4 9 3 5 10 2 6 12 2 7 16 1 8 18 1 9 19 0 10 20 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可以证明蚯蚓适宜生活在 土壤环境中。 (2)该对照实验设置的变量因素是 。 (3)除了土壤湿度影响蚯蚓外,还有许多其他非生物因素影响蚯蚓生活,请你说出其中二个: 。 (4)蚯蚓是生态系统的 者,它能把有机废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答案与解析】
1 第三部分 综合测试 专题三 实验探究能力 【课前必读】 能 力 要 求 初步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1) 能独立完成“考试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所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科学探究的能力。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解题思路】 类型1 对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书面测试 1. 仔细审题,弄清题意; 2. 找准与教材的联系点,回顾相关知识; 3. 根据题目要求作出解答。 例证: 1.(2012 广州)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答案】D 【解析】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擦(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水或生理盐水)、取(撕取材料等)、展(将材料展平于液滴中)、盖(盖玻片)、染(用碘液染色等),据此可选出D是正确的。 2.(2012 东营)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45× 。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B.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C.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D.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答案】B 【解析】第一次物像放大倍数为50倍,第二次为450倍,放大倍数变大,观察到的细胞个
4 (1)湿润;实验数据显示,干土中的蚯蚓越来越少,到最后一条都没有,湿润土壤中越来越多,多达19条,充分说明蚯蚓喜欢湿润的土壤。 (2)土壤中的水分;土壤的干燥和湿润其实是水分的多少,从题目中看唯有这个条件是不同的。 (3)空气、温度;从题目中喜“温”、喜“透气”能分析出,温度和空气也影响蚯蚓的生活。 (4)分解;从题中的描述可推测出,蚯蚓所起的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分解者的作用。 2. (2012 广州)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分别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 A.室温保持在25℃ B.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没有空气进入乙试管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5)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将肉汤中的细菌杀死;高温加热可以杀死细菌,将肉汤加热煮沸,排除肉汤中原有细
6 A.乙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丙 D.甲和丁 答案:A 解析:根据显微镜镜头特点判断,没有螺纹的甲和乙是目镜,有螺纹的丙和丁是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要求看到细胞数目最少,放大倍数应最大,应选择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应是乙和丙。 5、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暗淡且偏左上方,则以下操作中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的是( )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B.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C.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答案:C 解析:光圈控制进入显微镜光线的多少,用大光圈,进入光线多,视野就能变明亮;物像位于左上方,要移至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但显微镜呈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6、右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黑点代表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答案:D 解析:观察图示,明确题目要求是将物像从左上方移至视野中央,左上方的像移至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应向左上方移动。 7.通过下列哪项操作能实现下图中视野“甲”到视野“乙”的变化?( ) A.调节遮光器换用大光圈 B.调节反光镜换用凹面镜 C.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并换用高倍物镜 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并换用高倍物镜【答案】D 【解析】仔细观察图示,从甲到乙主要的变化是物像变大,且物像居中。物像变大可以通过换用高倍镜来实现;甲图中物像位于视野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动即可居中,因为显微镜成倒
7 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8.下列材料和用具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用到的是( ) ①生理盐水 ②清水 ③稀碘液 ④消毒牙签 ⑤刀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答案】A 【解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中载玻片上所滴液体应是生理盐水,以保证细胞处于正常生活状态,所以清水可以排除。稀碘液在本实验中用于染色,消毒牙签用来取材,而刀片本实验不需要。 9、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滴加的染液是( ) A.清水 B.生理盐水 C.稀碘液 D.自来水 答案:C 解析: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中所使用的染液都是碘液。 10、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限制标本移动 B增加透明度 C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D防止实验材料被破坏 答案:C 解析:这样的操作有利于将两个玻片间以及液滴中的空气赶出来,不易形成气泡。 11、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干湿计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你认为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 A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 B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C空气湿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D水分对植物种类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知选择三种不同环境测空气湿度,首先应确定是研究导致空气湿度有差异的原因。再根据三种环境所表现出的不同可判断出是植物的多少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12、小敏进行了认识唾液淀粉酶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实验过程 1号 2号 3号 4号 ①注入物质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②水温处理 37℃ 10℃ 60℃ 37℃ ③加入物质震荡 1ml蒸馏水 1ml唾液 1ml唾液 1ml唾液 ④滴入碘液并观察现象 变蓝 变蓝 变蓝 不变蓝 这个实验能说明唾液淀粉酶( ) A.催化作用受pH影响 B.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 C.具有专一性 D.具有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