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040102)培养方案 .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040102)培养方案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Physics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和宽广而系统深入的教育学和物理教学论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理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教育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物理教育科学和管理上能作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硕士应达到的要求:

(1)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时跟踪学科发展动态。

(2)具有项目组织综合能力和团队工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公关能力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3)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4)广泛获取各类相关知识,对科技发展具有敏感性。

(5)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能流利阅读专业文献,有较好的听说写译综合技能。

5、主要学习内容: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学物理改革与发展研究、物理教学研究、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教育测量与统计、专业英语等。主要就业去向:大专院校物理教学与科研人员、中学物理教师以及教育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二、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术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培养年限总长不超过5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与导师

1、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该研究方向包括大学普通物理学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粒子物理学教学与教学研究,主要导师有冯杰教授、郭长江副教授、方伟副教授和涂泓副教授等。

(1)主要导师冯杰教授长期从事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研究生大学物理专题研究学位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方法以及在普通物理层面上对现代物理学的量子本质、相对论以及熵的统计解释等进行了系统的思考等。

(2)主要导师涂泓副教授从事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普通物理双语教学及研究;双语主讲的本科生电磁学是上海市精品课程。

(3)主要导师方伟副教授从事物理学(师范)本科的基础课、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及其教学研究上,中学物理教学的评价研究等。

2、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该研究方向包括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论;中学物理教学研究方法;中学物理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制,中学物理命题与评价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评价研究等,主要导师有冯杰教授、郭长江副教授、方伟副教授和涂泓副教授等。

(1)主要导师冯杰教授长期从事中学物理教学论与课程论研究,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育部)粤教版新教材编写组核心组成员,申请立项样章作者,两个分册主编。郭长江副教授在课程标准编制、教材编写、教学科研方法与命题评价研究等。

(2)主要导师郭长江副教授主要从事课程标准编制、教材编写、教学科研方法与命题评价研究上,中学物理教学的评价研究等。

(3)主要导师方伟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物理教学科研方法培养与命题评价研究上,中学物理教学的评价研究等方面。

(4)主要导师涂泓副教授从事中学物理教学与研究,物理课程论研究生双语教学及研究;中学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研究与培训,中学物理多媒体技术应用研究。

3、中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该研究方向包括基础教育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科学课程教学研究方法;科学课程的整合研究和案例设计,科学课程评价研究等,主要导师有冯杰教授、和郭长江副教授。

主要导师冯杰教授和郭长江副教授长期从事科学课程研究,集中研究实践中难点,即科学课程的整合问题,对如何解决科学课程拼盘式的大综合教学的困局,提出了建设性的教学改革建议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实践案例设计等。

4、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与教学:该研究方向包括大学普通物理、近代物理研究等。中学物理实验课程与教学,包括中学物理基础实验、DIS实验和中学物理创新实验研究等。主要导师赵立竹教授和倪敏副教授。

赵立竹教授目前主要从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特别是是研究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与技能,同时开展物理学习心理研究,这是当前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倪敏副教授长期从事物理实验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中学物理实验竞赛、DIS实验设计与指导上有丰富的经验。

(二)导师简介

冯杰,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教学论硕士研究生毕业;华南师范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毕业。全国高等学校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会第一、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育部)》粤教版新教材编写组核心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高师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研究会科学教育分会理事;全国高等物理教育研究会理事;教育部2013-2017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华东地区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物理通报》编委;《中国激光》和《光学学报》审稿人等。主研方向: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科学课程于教学;光纤通信技术与应用、非线性光学、光电子技术与应用。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10多部;在《中国科学》、《物理学报》、《Chinese physics Letter》、《Chinese optics Letter》、《中国激光》、《大学物理》、《课程教材教法》、《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物理教师》、《物理通报》等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6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主

持或参加《中学生科学素质发展研究》等主要科研项目9项,两次获得普通高等学校省级优秀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成果(集体)二等奖等7项奖项。

赵立竹,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硕士,日本东北大学理学部硕士,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方向物理学科教学论、材料物理与化学。2014年10月前在东北师范大学任教,指导硕士研究生已毕业16人,其中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1人,理学硕士学位5人。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物理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物理学科教学论,主要研究方向:其一,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其宗旨是研究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与技能。研究如何让学生深度理解这些物理思想和方法,以期改进物理实验教学;其二,物理教学问题研究,其目的是通过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偏差及其成因,尝试解决大学物理教学和中学物理教学问题。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6部;获得吉林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的四项优秀教学成果奖;在物理应用研究和物理教学研究等核心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

郭长江,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全国高等物理教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物理学会理事,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重点研究方向为:物理概念教学、物理和科学教材编写、科学普及、物理和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编制与统计分析等。主讲过力学、光学、近现代物理学、物理学史、大学物理入门、普通物理等本科课程,以及物理教育学、物理教育测量与评价、综合理科课程研究等研究生课程。近年来出版专著《新课程物理教与学》,译著《物理学超入门》,副主编著作《科学与技术简论》和《创造教育与高级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教育的深化研究和实践报告》,编著上海市教委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项目中学《科学》等大中学教材、书籍10部,参与市级课题研究《面向21世纪的上海市综合理科课程行动纲领和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等9项,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大学物理教育专刊》、《物理教学》等杂志公开发表论文《从高考综合卷的统计分析看高中生的知识结构》、《探究式课堂教学:概念与特征》、《上海二期课改初中科学课程的实践研究》等30余篇。

倪敏,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9-1983年于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1988年暑期在福建师大物理系学习,获硕士课程讲习班证书。主要从事近代物理实验、普通物理实验、DIS实验的设计与研究、中学物理实验竞赛等课程的教学。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研究、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研究、误差理论分析与应用、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等。在《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实验室探索与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物理教学》、《上师大学报》等核心和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乐高机器人教学对二期课改的借鉴》获第二届机器人国际教育研讨会(中国区)论文一等奖。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有数项。2008 ~2010年被上海师大附中聘为兼职教授,2000年至今,一直参与“上海市物理实验设计与应用”竞赛的命题工作。

方伟,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上海大学,2013-2014年间在美国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访问学者。现主要从事物理教育研究及天体物理、宇宙学方面的科学研究。主研方向:中外物理教育对比、原始物理问题、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衔接、科普教育等等;天体物理、宇宙学方面的研究方向为:暗能量、修改引力理论等;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上海市教委科技创新项目以及校级科研及教改项目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