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危机传播管理》讲义胡百精老师.
专家胡百精认为,危机议题管理的三种基本模式
专家胡百精认为,危机议题管理的三种基本模式篇一:危机议题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体在危机发生时,在公众舆论和信息传播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专家胡百精认为,危机议题管理可以分为三种基本模式:预防性管理、应对性管理和后续性管理。
预防性管理是指在危机发生之前,通过预测和预防可能的危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种管理模式注重危机的预测和风险评估,以便提前识别潜在危机,并采取措施予以避免或减轻。
预防性管理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和机制,并加强对危机的监控和预警。
通过提前培训、制定危机预案、加强内部沟通和协调等措施,预防性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危机的发生概率和对组织的损害程度。
应对性管理是指在危机发生后,迅速采取措施应对和控制危机的蔓延。
这种管理模式注重对危机的快速反应和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
在危机发生后,组织需要及时收集、整理和发布相关信息,以及采取相应的行动和措施来应对危机。
应对性管理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危机管理团队,能够迅速制定应对策略、组织资源、协调各方合作,并及时向公众传递准确的信息,以维护组织的声誉和公众的信任。
后续性管理是指在危机事件结束后,对危机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和反思,以及对危机造成的影响进行修复和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注重对危机后果的管理和危机事件的教训总结。
后续性管理需要对危机的应对措施和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改进。
同时,还需要采取措施修复危机造成的损害,恢复组织的声誉和信誉。
后续性管理还包括向公众和相关利益相关者提供透明和准确的信息,以增强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和支持。
综上所述,危机议题管理的三种基本模式是预防性管理、应对性管理和后续性管理。
不同的管理模式在危机管理的不同阶段起着重要作用,组织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综合运用这些模式,以实现危机管理的有效和全面。
篇二:危机议题管理是指在面临突发事件或危机时,组织或个人针对危机议题采取的管理措施。
胡百精教授认为,危机议题管理可以分为三种基本模式:预防模式、应对模式和恢复模式。
危机传播管理
• 信息与观点的关系 • 观点与故事的关系
Public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 自我与时代的关系 • 管理与文化的关系 • 责任与危机的关系
Public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一、常规路径
• 解释力
• 主体性
• 时间性
1、时间性
• 第一,第一时间反应
Public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 第二,没结论,有态度:累积道德资粮 • 第三,分解承诺,持续做加法
2、主体性
• 第一,自我话语权:从输出信息到参与观点竞争,观点 在哪里?
Public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 第三,?
二、价值排序
• 价值排序 • 得失 • 是非 • 公私 • 善恶 善恶
是非 公私善恶 是非 公私 Nhomakorabea得失
得失
三、责任拯救危机
• 统摄性表达前提
Public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 从符号的世界到意义的世界; • 责任是国企的核心品牌资源,是危机应对的根本路径 • 责任本身即是一场竞争 • 全面提升品牌厚度
Public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 第二,多元话语协同:构建权威话语同盟,优化意见领 袖的结构,善用而非滥用意见领袖 • 第三,平衡话语关系:主体性来自客体性,从媒体事务 到媒体关系;从被动反馈到舆情监测;从利益对抗者到 命运共同体
3、解释力
• 第一,持续提供有生命力的信息:未完成态的社会对话 • 第二,体验式公开透明
Public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危机传播管理的课件
大数据与危机预测
1 2
数据驱动的决策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危机预测提供了更多可能 性,通过分析大量数据,可以发现潜在的危机 趋势和影响因素。
实时监测与预警
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危机事件的实时监测和预 警,提高危机应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
数据隐私与安全
在利用大数据进行危机预测时,需要关注数据 隐私和安全问题,确保数据合法合规使用。
6-T模型
这个模型关注危机传播的六个方面,包括触发器、时间、类型、目标、工具和团队。
7-P模型
这个模型关注危机传播的七个方面,包括危机源、危机类型、危机阶段、危机应对者、危机管理策略、危机传播效果和公 共关系。
危机传播的阶段理论
初始阶段
这个阶段需要快速响应,控制危机的发展,防止事 态扩大。
处理阶段
引导舆论方向
组织需要积极引导舆论方向,避免公众对危机的 过度恐慌和误解。
危机传播的实践技巧
危机预警与准备
建立预警机制
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及时发现可能引发危机的因素,并采取有 效的预防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危机发生 时的组织结构、职责和行动计划。
培训与演练
人工智能与危机管理
自动化信息处理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危机管理部门自动化处理大量信息,提高 信息分析和处理的效率。
智能预测与决策
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人工智能可以辅助预测危机事 件的发展趋势,为决策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实时响应与干预
人工智能可以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进行实时响应和干预,例如通过 智能语音助手与受灾群众进行沟通,提供紧急救援等。
制定完善的危机沟通计划,明确沟通原则、流程和责任人。加强内部培训和演练,提高组织在危机中的应对能力。与外部 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沟通,建立信任关系,确保危机期间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危机传播管理》完整笔记_胡百精
置?
第五章 危机预警
概要 “危机预警” 的定义 ——组织采取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 对危机的诱因及危机的征兆进行
事前监测和评判,并据此作出危机警示的管理行为
“风险”与“危机”—— 俩不同概念,前者(可能出现的威胁或危险)是后者的前奏;后者
热线接待人员/财务主管/新闻发言人——八类(按知识/技能/特质挑选)
危机管理人员的选择标准 :知识、技能、特质
组织模式— —ICS/SEMS/CMSS
危机管理组织的权力配置— —事前事中事后的不同
思考题 1,什么是危机管理小组的职能体系?它包含了哪些具体任务 2,危机管理小组的基本构成人员有哪些? 3,危机管理小组成员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4,结合实际说你对ICS, SEMS, 和CMSS三种危机管理组织模式的认识及对公有
谣言的公式:
阿尔波特和波茨曼: R(谣言) =i (重要性)× a(模糊性)
克罗斯: R(谣言) =i (重要性)× a(模糊性)× c(批判能力)
胡百精的 4a 公式: R=a(模糊性)× a(反常度)× a(关注度)× a(人面对谣言的各种反
应能力)
谣言的类型与结构:
牢骚性/攻击性/宣传性/牟利性/误解性
第三章 危机传播系统
概要 三个问题——危机传播的特点、危机传播的模式、危机中谣言传播与控制。 “ 3F”假设:危机传播流由信息流、影响流和噪音流三部分构成,整个危机传播管理 都是围绕控制危机信息流、引导危机影响流和消解危机噪音流这三条主线展开的。
第一节 传播与危机传播 传播的本质—— 1,一种信息共享过程;
2,组织战略规划下的危机预控/处理/恢复管理能力
动态:危机是时序上的过程管理—— Augustin 的 6 阶段;希斯的 4R 模式; 5 阶段;5P。
《危机传播管理》完整笔记_胡百精
第一章危机与危机管理概要1,危机——是一种“情势”,而非一个事件,据此归纳出危机的特征,并以“人”和内外环境为尺度,对危机类型进行划分。
2,危机管理的界定——提出它是情境,资源,沟通和行为的四维一体的管理系统,进而确定了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范畴。
3,树立危机观。
第一节危机的定义,特征与类型●诸多学者对危机定义的共同要素:不确定性;紧迫性;威胁性;潜在损害性●据威廉斯的概念办公室原则,本书定义——危机是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秩序、规范和目标,要求组织在短时间内作出决策,调动各种资源,加强沟通管理的一种威胁性形势或状态。
Q1危机是一种事件,还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形势/情境/状态。
A:事件,还是状态,这是一个涉及危机定位的根本性问题。
危机往往由特定事件引发,其表现形式也主要是威胁性事件,但危机事件不等于危机。
危机本质——组织内部与外部的构成要素、动作规则和发展秩序由常态异化、裂变为威胁体系的过程。
危机带来的不只是一个威胁性事件,而是一种涉及内外部多重利害关系的复杂困境。
相应的,危机管理也不单纯是事件处理——而是对组织威胁性生存环境的修复和改造。
定义为状态的意义:更准确反映危机的本质,有利认识,理解。
明确危机管理的方向利于组织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对应机制,形成战略性危机发展观Q2危机的诱因是什么?A外部环境变化(自然&社会)+组织内部管理不善(观念/战略/战术)+导火线Q3危机为何一旦爆发便迅速蔓延?(危机特质之一)A危机还有特殊传播性。
大众媒介的渗透性。
危机的非常态事关多重利害关系的复杂性(成为媒体报道、传播的核心关注点)。
再加上人际/组织/群体传播对其的高度敏感。
必然性和偶然性渐进性和突发性(量变到质变,分潜伏/爆发/处理/解决四阶段的生命周期)建设性和破坏性(警钟、疫苗/时势造英雄;有形损害/无形损害)紧迫性、公共性(控制论)——其中传播的快、广、变异快/杂/多谣言等仨特点。
危机传播管理第七章
1XXXXXXXXX
第二节 从议程设置到议程构建
一、议程设置与媒体中心论 (一)媒体中心论
艾英戈将大众媒体的这一影响机制称为“底色作用”。 “底色”和“铺垫”意味着媒体无法 做到不偏不倚,而总是有其正向或者负向的价值判断——即使每一条新闻看起来都是客观、中立的 ,但媒体在整体上已经预设特定的价值倾向。
第二节 从议程设置到议程构建
二、消息来源中心论
(一)霍尔
1978年,英国文学研究学者霍尔(Stuart Hall)提出初级界定者(primary definer)和次
级界定者(secondary definer)的关系问题。
霍尔认为,媒体在信息产制过程中,不得不依附于各种“可靠”、“权威”和“精英”的消息来
1?9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二节 从议程设置到议程构建
二、消息来源中心论
(三)戈夫曼
举例而言,一些西方利益团体和新闻媒体在认知和评价中国 时,往往存在三个相对稳定的框架或曰基模:意识形态偏见框架 、利益竞夺框架和人道主义框架。凡中国社会发生的重要议题, 大抵会被纳入这三大框架。各类贪污腐败事件、拉萨“3·14事件” 、新疆“7·5事件”、重庆“11·15”事件、打击网络谣言、有关宪
大众媒体具有一种为社会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媒体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 响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议程设置假说揭示了现代社会的这样一种运行机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诸领域,媒体为公众设 置了可资关注、思考和谈论的议题,这些议题成为公众生活的日程安排。媒体对某一议题越强调,公众对这一议题的关 注度也越高;反之,媒体对特定社会议题的熟视无睹或故意忽略,也会使公众削弱或放弃对这一议题的关注。
危机传播管理 第2章 危机管理的流派与危机传播
1.危机传播有哪些特点? 2.危机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3.利用书中介绍的几类传播模式,分 析某一危机事件的传播机制。
思考题
4.什么是危机的信息流、影响流和噪 音流?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它 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5.请你谈谈对谣言本质和结构的认识。 6.请结合书中介绍的谣言控制策略, 谈谈你对谣言管理的认识。
一、从“管理的观点”到“传播的观 点” 二、公关与危机公关 三、传播与危机传播
危机传播的特点:
1.危机传播是混乱符号和不确定意义 的共享过程 2.危机传播是信息传播主体与客体非 秩序化复杂互动的过程 3.危机传播是一个失衡的信息系统, 是各种信息碎片的杂合体
第二节 危机传播机制
危机传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噪源 的泛化和噪音的强化,信息流和影响 流并不能对这一点做出全面、充分的 解释。 以上从静态视角,探讨了危 机传播的本质、特点和要素。
共10章包括危机与危机管理危机管理的流派与危机传播危机管理组织与危机利益相关者危机预警危机管理的对话范式基于事实价值模型危机议题管理信息发布与危机修辞危机恢复管理危机文化与对话等内容
第二章 危机管理的流派与危机传播
第一节 危机管理的流派 第二节 危机传播机制 第三节 危机中的谣言传播
第一节 危机管理的流派
一、走向谣言中心 1.谣言的界定 2.传谣言的类型与结构 1.牢骚性谣言 2.攻击性谣言 3.宣传性谣言 4.牟利性谣言 5.误解性谣言
三、谣言传播模式与控制管理 1.谣言传播的过程模式 2.谣言传播的失真模式 3.谣言的控制管理
思考题
三类著名的传播模式 1.单向直线模式 2.双向反馈模式 3.辐合模式
危机传播管理
第一章导论1、危机的定义危机是指即将发生质变和质变已经发生但未稳定的状态。
而不是指事物稳定运行的状态,说明剧烈的变化是危机的表现。
2、危机给组织带来的机会组织革新的机会、组织内部的团结、组织内部自我反省的机会、展示组织形象的机会等。
3)风险的概念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括:事件是否发生不确定,发生时间不确定,发生状况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后果或严重程度不确定。
4)危机的阶段划分危机开始阶段;危机爆发阶段;危机持续阶段。
危机开始阶段:指危机的第一个征兆出现到危机开始造成可感知的损失这个阶段。
危机爆发阶段:从危机开始造成可感知的损失到危机已无法继续造成明显的损失这个阶段。
危机持续阶段:危机已不再继续造成明显的损害到危机造成的损害均已得到较好的解决这个阶段。
5)影响危机可把握性的因素危机的可把握性受危机中的障碍物、信息传递的通畅程度以及人的心理状况的影响。
6)危机的人危机受害者、危机反应者、旁观者。
7)如何理解危机的定义1、危机的发生有一个量变的过程。
2、危机是指即将发生质变和质变已经发生但未稳定的状态。
而不是指事物稳定运行的状态,说明剧烈的变化是危机的表现。
3、危机是指那些给当事人带来严重损失的质变,并非所有的质变。
4、危机是从人的角度定义的,危机必须对人造成损害才能称为危机,而对自然界或对动物造成的损害不能称为危机。
8)正确看待危机中的机会1、危机毕竟不是人们愿意发生的事,过分强调机会会使人们忽视对危机的警惕性,疏于对危机的防范。
2、危机中的确存在机会,但这些机会不一定需要通过危机来获得,组织或个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或变革来获得这些机会。
3、危机中的机会是付出很大代价才获得的,可以说几乎没有人希望通过危机来获得这些机会。
4、危机中把握机会的难度很大。
5、危机中,人们将大量的精力投入于危机处理,危机中出现的机会容易被忽略掉。
9)危机与风险的区别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括:事件是否发生不确定,发生时间不确定,发生状况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后果或严重程度不确定。
危机传播管理笔记(胡百精)江苏自考03296(可编辑修改版)
第一章危机与危机管理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什么是危机识记:危机。
危机是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系统失常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发展秩序和目标,要求组织作出紧急决策、响应和行动的威胁性事件、状态或结构。
领会:危机定义包含的要点;1、“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系统失常”指明了危机发生的根源。
2、“可能破坏正常秩序和目标”强调了危机对组织自身发展目标、对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潜在破坏性。
3、“紧急决策、响应和行动”突出了危机的紧迫性、不确定性,以及危机管理工作的重点——基于良善价值观和清明心智的决策,言说与行动并重的响应和解决方案。
4、“威胁性事件、状态和结构”明确了危机的定位。
2008年“三鹿问题奶粉危机”是危机定义的典型案例。
危机被理解为一种特殊状态、结构而非单纯的冲突性事件的原因。
P41、从社会实践层面看,“事件说”未能提示危机的本质,缺少对危机的整体观照和全面分析。
2、从人类文明的历史进路看,遭遇危机、应对危机可谓是人类的基本在世状态。
“在危机中”实际上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调性。
3、自启蒙和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社会与二三百年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繁荣,也逐步走向了更加复杂、充满不确定性的发展阶段——风险社会。
(二)危机的特征与类型领会:考察危机特征时应重点把握的矛盾关系;对危机特征的考察,就要重点把握几个动态转化、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1、从生成论看,危机的发生和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2、从结果导向看,危机可谓破坏性与建设性兼而有之。
3、从管理和控制层面看,危机总是由特定的社会主体来承受,同时又处于普泛、热切的公众关注之下,因而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和公共性特征。
危机的特征;1、必然性与偶然性。
“导火索”和“燃点”事件是偶然的,,危机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紧密关联,必然会遭遇偶然性,偶然性则使必然性成为现实。
2、渐进性与紧迫性。
时间紧迫,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和决策;资源匮乏,必须在人力、财力、物力不足,以及沟通不畅的情况下有效整合和配置资源;多米诺骨牌效应或涟漪效应,必须形成一整套策略以防止危机的扩散和蔓延。
2021中国政法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学很多人担心报考的学校会不会歧视二本三本的孩子,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是不会歧视本科,只要你进了复试,自己很优秀,出身不受影响。
法大的特点是总成绩由初试分数的百分之五十+复试分数的百分之五十组成,所以能进复试就有逆袭的可能。
而且可能性很大。
一、专业课篇参考书: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这本书是神书,基本所有新传院校都要考这本书,我背了10遍+。
如果这本书刚开始看觉得吃力,我建议先看一下《传播学引论》(李彬),很接地气,看完以后有个大概,再回过头背这本书。
2.《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3.《新闻学概论》李良荣4. 《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李永健,展江这四本书最最重要,你可以先看一遍书再做新闻专题背,也可以买新闻专题的笔记背,靠背记和平时论文和热点积累能拿高分的~5.《新闻采访学》蓝鸿文6.《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7.《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8.《新闻评论教程》胡文龙9.《广告策划与创意》蒋旭峰10.《广告学教程》倪宁11.《危机传播管理》胡百精12.《公共关系学》居延安13.《新媒体概论》匡文波另外,法大的老师论文要看的,因为你如果论述题用上老师的论文,又有自己的观点,分数直接就会提高一个档次啊!!老师最爱这种孩子了,有自己的想法又积极学习老师观点的孩子。
陆小华老师:他的论文产量最多,数量特别多,内容很接地气,很多论文的内容可以直接用到论述题里。
刘斌老师:他的《论传媒与司法公正》我看了好多遍,而且复试的笔试连续两年都考了“传媒和司法的关系”,可见重要。
王天铮老师:她是传播所所长,也很认真敬业,学术功底很强。
王佳航老师,姚广宜老师的论文也很重要。
除了法大老师的论文,还有新传学术邻域大牛的论文也要看,喻国明,展江,陈力丹,李良荣,杨保军。
这部分参考书看了一遍,整理出自己认为会考的名词解释啥的,广告公关那些也别慌,自己觉得会考的就先整理出来,然后可以利用微信里面的搜一搜,看看有没有新传考研公众号曾经推过该考点的名词解释。
《危机传播管理》讲义(胡百精老师)
危机传播管理胡百精题解:我自己曾以“危机管理”、“危机公关”为题,现正式确认为“危机传播管理”。
此非咬文嚼字,危机管理含义甚广,应急技术与工程、公共政策与体制等皆在其内,而这些并非我的专业;危机公关有特定所指,尤重危机情境下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再造;危机传播管理则包含危机公关和危机修辞两个流派,后者尤重危机语境和话语建构。
西方学界对这三个概念有较明确的界定,欲深究者可查阅相关英文文献。
除了自定题目外,邀请机构有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理解预设一些题目,诸如“应急管理”、“新闻应急”、“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等。
应急管理是一个准确、成熟的概念,不必细解;新闻应急则指意含糊,实应纠正;媒体“应对”不如改为“协商”、“沟通”等词汇,其义自明。
讲义正文:倘若跳出个案式的检讨,进而把2003年以来的“非典”、吉林石化爆炸、厦门PX项目事件、无锡太湖蓝藻污染、2008年春季南方冰雪灾害、“3•14”拉萨骚乱事件、奥运火炬海外传递袭扰事件、“5•12”汶川大地震、“6•28”瓮安群体事件视为一个呼应性的整体,那么我们就容易理解一个判断: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而言,危机管理与财富创造同等重要。
而传播是危机管理诸事务中的核心问题,发布信息,重归共识,价值提升始终是危机管理的主线。
一、危机传播管理的常规路径谓之常规路径,强调的是以下所讲诸项的常识性。
如今,我们不缺少胆识和见识,而总是忽略常识。
1、时间性——越快越主动,越慢越被动。
这简直是老生常谈,然而一些组织却总是“输”在危机管理的时间性问题上。
一旦陷入危机就躲起来,或者迟滞反应,于公众而言不负责任,于媒体而言制造了误解和障碍,于自己则意味着灾难。
时间性意味着不躲避不说谎不出丑。
要及早讲出真相,把握自己应有的话语权;的确犯错了应要诚意道歉,勇于担当。
此中,有三个问题值得辨析:第一,是不是要发布全部真相?这个问题在学界是有争论的,在实践中也存在分歧。
英国学者罗彻斯特提出了危机公关的3T原则,即主动告知、尽速告知和全部告知,但也有学者反应最后一条:在危机中,特别是重大灾难性危机中,为了“全部告知”而发布多余流溢的信息,往往会增加公众做出选择的困难,甚至导致更大的危机。
危机传播管理 第3章 危机管理组织与危机利益相关者
三、博弈与迷情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很多人认为 格鲁尼格的双向均衡模式过于理想化, 忽略了利益和权力问题:公关和危机 管理不可能发生在真空状态下。
思考题
1.危机管理小组的职能有哪些? 2.危机管理组织的代表性运作模式有 哪些? 3.如何在危机管理事前、事中和事后 进行组织的权力配置? 4.什么是利益相关者?在公关和危机 管理领域,为什么要用利益相关者的 概念替代公众的概念?
第三章 危机管理组织与危机利益相关者
第一节 危机管理组织 第二节 危机利益相关者 第三节 双赢、价值观及其可能性
第一节 危机管理组织
一、危机管理小组的职能 1.对组织的潜在危机做出预警 2.确定危机管理的战略与战术 3.执行危机管理计划 4.应对计划外危机 5.培训与演练
二、危机管理组织的运作模式 1.ICS模式 2.SEMS模式 3.CMSS模式
三、危机管理组织的权力配置 1.事前准备的权力配置 2.事中管理的权力配置 3.恢复管理的权力配置
第二节 危机利益相关者
每一个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总是和特定的人群联系在一起。他们 与组织结成或远或近的利益关系,达 成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契约。
一、从公众到利益相关者 20世纪90年代之前,学界一般 称公关的对象或者说客体为“公众” (Public)。“所谓公众,即与特定 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 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 关系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思考题
5.危机状态下,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沟 通关系和利益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6.危机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7.什么是危机迷情?组织和利益相关者 在危机中的“迷情”各有哪些表现? 8.请结合本章提出的“4C”假设,分析 你所熟悉的一个危机个案。
第十讲 危机传播管理
可口可乐发布的声明称,该广告 是2003年德国推出的一组主题为 “Make It Real”(中文为“勇于尝 试”)的系列营销广告之一,旨在 鼓励人们勇于尝试新鲜事物,感 受生活的快乐,没有任何干涉政 治与宗教事务的含意,目前该广 告已经撤下。
一、危机传播管理的常规路径 二、危机传播管理价值导向策略 三、危机传播管理中的价值排序 四、危机恢复管理与责任拯救危 机
(二)引导路径的思路是: 把内部员工引导至大局利益上来,以 求协力度过危机; 把冲突各方引导至共同利益上来,而 不是在非理性冲撞中忘记最重要、最 宝贵的共同体精神; 把媒体“引导”至公共利益上来,说 是引导,实则是协力设置公共议程, 这些议程当符合普遍的社会规制。
价值引导基本原则: 一是多数人利益原则,要通过坦诚沟 通对利益相关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使之尊重、服从多数人的利益; 二是长远利益原则,要明确设计和规 划化解危机的长远利益目标,使利益 相关者保持清醒、冷静,回归价值理 性; 三是适度利益原则。
(四)公众以之为重、为先的善 与恶关系。无论作为危机的承受 者还是旁观者,公众对当事主体 总是抱有强烈的道德义愤,并据 守道德高地展开舆论围剿,你是 有良心的吗?你是诚实的吗?你 是否在护念人的生命、健康和尊 严?
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不同主体的 以上四组价值判断,皆是合理的。 而以整体和协商的眼光看,危机 管理的最终尺度应是四者进行合 理排序、最大限度均衡的结果。
戴尔“报价门”
2006年8月7日,戴尔中国网站价格出 错,价值8000余元的双核服务器,有 消费者通过自选配置以976.56元的价 格订单成功。戴尔中国网站短短3小 时内收到了3000余份类似订单。 8月10日,订单客户接到戴尔的通知 称,由于报价错误,订单被取消。 戴尔表示将对每位客户提供原价基础 上25%的优惠,但每名客户得到优惠 的台数不超过5台。
危机管理
第五讲--危机管理 第五讲 危机管理
主讲人: 主讲人:人民大学传播学院 胡百精老师
2006年3月26日
讲师介绍:
胡百精老师在人民大学讲授《传播学》、《品牌管理》、《危机管 胡百精老师在人民大学讲授《传播学》 品牌管理》 由于《危机管理》尚未被正式纳入传播学院的专业课,因此, 理》。由于《危机管理》尚未被正式纳入传播学院的专业课,因此, 号称教授两门半课。 号称教授两门半课。 著作《危机传播管理》。 著作《危机传播管理》 师兄眼中的胡百精:在过去的两年里,这小子一直没闲着,以他不亚 师兄眼中的胡百精:在过去的两年里,这小子一直没闲着, 于央视“名嘴”的口才,穿梭于几十家中国知名的大中企业, 于央视“名嘴”的口才,穿梭于几十家中国知名的大中企业,讲述着 他很是得意的如何“转危为安” 转危为机” 他很是得意的如何“转危为安”、又如何 “转危为机”的危机公关 理论。 理论。
胡百精理论二
广告是议题管理的告知; 广告是议题管理的告知; 公关是议题管理的设置和xx; 公关是议题管理的设置和xx; xx 切忌过度的承诺,因为过度的承诺可能无法兑现, 切忌过度的承诺,因为过度的承诺可能无法兑现,也可能被竞争 对手在利用; 对手在利用; 危机来了,不要躲避,要积极应对; 危机来了,不要躲避,要积极应对;但“积极”并不代表耗尽所 积极” 有应对危机; 有应对危机; 公共利益永远是根据主流意识形态设定的( 公共利益永远是根据主流意识形态设定的(即执政党的意识形 态); 先定谈话规则,如果找不到大部分主流人群,则寻找意见领袖。 先定谈话规则,如果找不到大部分主流人群,则寻找意见领袖。 目前国内的企业不懂得议题的评价。 目前国内的企业不懂得议题的评价。大部分的报道仅仅停留在建 立知名度上,而不是建立信任和美誉度上。 立知名度上,而不是建立信任和美誉度上。
(整理)危机传播管理总结.
导论(导论没有复习题,不过大家还是看看ppt吧,我承认我占便宜了。
)一、风险社会1、定义:风险社会是指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由于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
在这样的社会里,各种风险,例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2、风险与危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可能出现的威胁或危险,后者是指即将形成或已经显现的破坏或损害。
二、媒介化社会1、定义:媒介化社会,是一个全部社会生活、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可以在媒体上展露的社会。
表现为媒介渗透个人日常生活、媒介塑造个人思维与行动方式、媒介再造社会现实:拟态现实。
思考题你是如何认识媒体的危机建构的?媒体参与了危机的建构,媒体自身也是各种界定危机的权力力量的角斗场。
这些力量共同决定什么可以算作是危机、如何想象和呈现这种危机,在由推理、隐喻、象征符号所组成的媒体表现系统中,完成对危机的生产、操纵、协商和置换。
题型:选择、名词解释、简单、论述、案例分析危机传播系统关键词:1危机传播系统1传播是一个系统,它是信息流动“过程的集合体”,是多种要素进行互动、交换和整合的过程,是依照特定规则和机制运行的动态系统。
而危机状态下的传播是一种变异了的传播系统,一方面,它遵循所有传播形态的共通本质,另一方面,它又由于危机变量的介入,而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危机传播是混乱符号和不确定意义的共享过程;危机传播是信息传播主体与客体非秩序化复杂互动的过程;危机传播是一个失衡的信息系统,是各种信息碎片的杂合体)2危机传播要素和危机传播机制共同构造了危机传播系统。
2危机传播要素危机传播的要素可以区分为核心要素、次级要素、边际要素和干扰要素四个范畴。
核心要素:核心要素是指危机传播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即拉斯维尔提出的所有传播形态的五个共同要素:谁?(传播者)说什么?(信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受传者)取得什么效果?(效果)传播主体:是危机得管理者,其核心任务是收集危机征兆信息以识别危机,科学地分析危机以制定应对之策,适时地发布信息以组织动员力量克服危机。
_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共43页文档
• 结构性 规则六:两面提示,均衡表达 • 主体性
规则七:让一把手占好位
cnshu 精品资料网
13
3、有效承诺
• 承诺与承重
规则八:分解承诺,天天向上
• 作为仪式的承诺
• 对话资格的维护
• 有效性原则——立竿见影式承诺
• 象征性社会互动
cnshu 精品资料网
14
(二)疏导路径
• 现场报告与中心对话 • 放弃解决全部问题的可能性 • 抓主要矛盾
cnshu 精品资料网
15
1、议题管理
• 规则九:像寻找灯塔一样,确认关键议题
图 9:媒 体 在 危 机 传 播 中 的 议 题 排 序
在危机发生之前,有关部门是否提出过警告? 如何处理相关责任人
有关部门提供的那些数据/资料/结果意味着什么? 公众应该做些什么?
有关部门何时开始处理危机的? 危机还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危机为何再度发生? 谁来负责处理危机? 还有哪些坏消息没有发布?
1.29 1.32
1.44
0
0.5
1
1.5
2
cnshu 精品资料网
2.6
2.5
3
10
(一)告知路径
• 单极话语被公共舆论检验的过程 • 3T原则:罗杰斯特 • 主动告知 • 迅速告知 • 全部告知
cnshu 精品资料网
11
1、告知真相
• 规则五:真相暧昧不清,谎言却是透明之物
79.7
79
图3: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价值排序
危机受害者是否得到妥善处理? 危机为何发生?
1 1 1.4
1.7 2.1 2.4
5.2 6.9 8.3
局面是否得到了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传播管理胡百精题解:我自己曾以“危机管理”、“危机公关”为题,现正式确认为“危机传播管理”。
此非咬文嚼字,危机管理含义甚广,应急技术与工程、公共政策与体制等皆在其内,而这些并非我的专业;危机公关有特定所指,尤重危机情境下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再造;危机传播管理则包含危机公关和危机修辞两个流派,后者尤重危机语境和话语建构。
西方学界对这三个概念有较明确的界定,欲深究者可查阅相关英文文献。
除了自定题目外,邀请机构有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理解预设一些题目,诸如“应急管理”、“新闻应急”、“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等。
应急管理是一个准确、成熟的概念,不必细解;新闻应急则指意含糊,实应纠正;媒体“应对”不如改为“协商”、“沟通”等词汇,其义自明。
讲义正文:倘若跳出个案式的检讨,进而把2003年以来的“非典”、吉林石化爆炸、厦门PX项目事件、无锡太湖蓝藻污染、2008年春季南方冰雪灾害、“3•14”拉萨骚乱事件、奥运火炬海外传递袭扰事件、“5•12”汶川大地震、“6•28”瓮安群体事件视为一个呼应性的整体,那么我们就容易理解一个判断: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而言,危机管理与财富创造同等重要。
而传播是危机管理诸事务中的核心问题,发布信息,重归共识,价值提升始终是危机管理的主线。
一、危机传播管理的常规路径谓之常规路径,强调的是以下所讲诸项的常识性。
如今,我们不缺少胆识和见识,而总是忽略常识。
1、时间性——越快越主动,越慢越被动。
这简直是老生常谈,然而一些组织却总是“输”在危机管理的时间性问题上。
一旦陷入危机就躲起来,或者迟滞反应,于公众而言不负责任,于媒体而言制造了误解和障碍,于自己则意味着灾难。
时间性意味着不躲避不说谎不出丑。
要及早讲出真相,把握自己应有的话语权;的确犯错了应要诚意道歉,勇于担当。
此中,有三个问题值得辨析:第一,是不是要发布全部真相?这个问题在学界是有争论的,在实践中也存在分歧。
英国学者罗彻斯特提出了危机公关的3T原则,即主动告知、尽速告知和全部告知,但也有学者反应最后一条:在危机中,特别是重大灾难性危机中,为了“全部告知”而发布多余流溢的信息,往往会增加公众做出选择的困难,甚至导致更大的危机。
我个人的观点是,要充分告知,即发布危机利益各方最关心、最有价值的信息。
第二,如果危机尚无定论如何发布?危机情势紧迫、错综复杂,很多情况下原因不明、结论未定,既然要“及时告知”,那么面对媒体和公众说什么?答案是没结论、有态度。
简言之,至少要拿出一个负责任的态度。
人们当然关心因果结论,但也需要一个明朗的态度。
第三,如何在危机情境下做出承诺?在告知问题上,最难者当属公开承诺。
危机突至,承诺力下降,各方期待却往往倍增。
毫无疑问,不承诺和过度承诺都是不合宜、不负责的。
此中的原则是,要坚持有效承诺。
所谓有效承诺,即自己可兑现、各方普遍关心的那些承诺,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改善。
在危机之下,要勿以善小而不为,要给自己的道德资粮不断做加法。
人们会原谅一个道德自新的犯错者。
没结论的时候一定要有态度,不过度纠缠实施,表明态度,重建价值语言。
2、主体性——自我担当与构建话语同盟。
自我担当已如前述,即不放弃危机中的话语权,宁可说错了,也要自己说。
此处补充强调三个问题:第一,均衡表达。
所谓均衡表达,即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发布信息,眼睛里要有人——危机中因你而受惊受损受伤的人。
只盯着自己的利益、政策、条规讲话,人们听不进去,更少有人信。
下面在讲危机中的价值排序时会对此展开论述。
第二,正面效果。
人大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教授提出,要以效果导向理解“以正面报道为主”。
这是一个多样表达的时代,有媒体赞扬你,当然值得鼓舞,有媒体客观报道你,自然也要欢迎,有媒体批评你,更应以冷静、尊重的心态认真对待。
不要过度追求文本层面的正面报道,而要看重于自己、于大局、于公众皆有“正面效果”的整体性传播语境。
第三,合理修辞。
修辞是人类希望清晰、灵动表达自己的一种追求,说到底即是人性化表达。
好的修辞反对的是僵化的语言,过于专业的技术语言,自说自话的“卡拉OK”式表达。
构建话语同盟即在危机中要动员尽可能多的人来为自己说话,其中最重要的是影响有影响力的力,形成权威第三方话语。
在公关领域,这一点被称为意见领袖策略。
这里也要特别提出两个问题:第一,动员意见领袖而不滥用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介入危机表达,是为了在公共讨论中提供专业知识、权威信息,引导各方朝着建设性的方向发展。
如果滥用意见领袖,这个策略必定失灵,意见领袖自身也必定陷入危机。
第二,优化专家学者等意见领袖的结构。
不只要用专业技术型的意见领袖,譬如食品安全问题找食品专家,而且要用人文社科领域的意见领袖。
每一次危机事件,特别是那些公共危机,人们的恐慌感、幻灭感往往来自深层的社会心理。
这需要技术专家来提供答案,也需要人文学者给出方向。
一次危机事件中,叙事的框架要掌握在你的手里!3、解释力。
最近几年,经过多次重大危机事件的砥砺,很多组织的危机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前述之时间性、主体性问题皆得到足够重视。
但新的问题又摆在眼前:我虽及时、主动发挥,亦呈多元话语表达之势,奈何“舆论就是不按我引导的方向发展?”舆论自有其运作规律,但就危机管理者而言,增强危机表达的解释力对于影响舆论走向是必要的。
那么?解释力来自哪里?第一,要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持续的证据。
虚假和敷衍的信息当然背道而驰,可靠的、能经得起检验的信息才有解释力。
这一点,如前所述,实属常识,无须赘言。
至于持续的证据,通俗点说就是不要简单发个声明就关门谢客了,而要持续不断地就人们关心的问题做出回应和解释。
危机舆论潜隐巨大势能,所有卷入者、旁观者皆因这个势能向前奔走,你不能掉头就跑或者突然停下。
第二,要坚持开放性,让利益相关者见证、体验危机管理进程。
每一个来投诉你的人、来采访你的媒体其实都是在给你机会,封闭的结果只能是更多的猜测、质疑和谣言。
很多人都听说过“把关人”这个概念,这是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经典概念之一,是指那些过滤信息的人或机构。
没有哪一个社会和组织会鼓励无序无度的开放,但是有序的开放则是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原则。
从公关学科的视角看,“把关人”要转换成为“开门人”,把媒体请进来,把公众、客户、消费者请进来,有话直说,坦诚相见,让各方知道你错在何处、对在哪里、冤不冤、合理不合理。
人们见证了这一切,你说的话才有解释力。
第三,要善于倾听。
倾听是一个简单的字眼,但怎样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
只有倾听,才能了解各方的需要、意见,也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有的组织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了解利益相关者,其实不然,本质、根源总是潜隐于表象和微末。
更重要的是,倾听本身即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人们气势汹汹而来,往往只是希望你抱持起码的善待、平等和慈悲之心。
你坐下来,认真倾听他们,气消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
4、道德力。
现今的危机,大多裹挟着道德审判。
一旦身陷危机,舆论往往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对当事者进行自上而下的俯冲。
对于这一问题,需要强调如下三点:第一,当事主体只有爬回原有的道德平台,才谈得上应危机管理。
你身处道德的低洼地带,或者说道德前提缺失,是无法与各方进行有效对话的:大声疾呼被视为托辞辩解,沉默无语又被认为俯道认罪。
如何爬回原有的道德平台?你必须是可信的,诚实的,善良的,担责的,否则众声喧哗之下,你实际上已经被取消了对话的资格。
第二,优先关爱弱者。
关爱弱者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原则,危机之下更当如此。
同时,关爱弱者亦有其现实考量,弱者一般在危机中受到伤害最大,以抗危机能力较弱故。
因此,饱受危机之苦的弱者往往情绪最激烈,优先关爱之,则化解了危机中的主要矛盾。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动辄以“一小撮”命名之。
有问题依法办事,没问题要深味人在危机中的命运感。
第三,善待媒体。
每一组织皆有其生存逻辑,媒体亦是如此。
组织要在危机中理解媒体,为之提供必要的采访保障,满足其职业化的信息需求。
北京奥运会的经验表明,要善待媒体,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媒体当然也有局限性,但沟通可以克服自己和媒体的局限性。
二、“事实-价值二分法”与危机传播管理我此前几年讲课中,常以事实、价值二分法切入,借用了一个哲学命题分析危机情境。
其中一些理论问题、个案问题因讲课情境、课时长短、听众不同,未尽其要,也多有差误,现概括如下,以此为准。
1、分析工具。
以事实、价值二分法为分析工具,我的判断是:所有关乎人的危机皆是事实危机与价值危机的聚合体。
在任何一次危机中,事实层面的冲突、矛盾主要表现为利益关系的断裂和对抗;价值层面的冲突、矛盾主要表现为信念、道德、情感关系的破碎和冲撞。
因此,危机传播管理不惟在事实层面进行利益的补偿和恢复,而且要在价值层面进行心灵的救赎和修复。
2、核心假设。
事实层面的危机传播管理,核心问题是通过真相的查证,解决利益矛盾;价值层面的危机传播管理,中心任务是通过信任的重建,构筑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共享的意义世界。
而国内很多组织的危机传播管理现状是,只在事实层面纠缠,不顾价值意义的输出。
易言之,你不在价值层面点灯,卷入危机的人们就会只在事实层面点火。
3、两种模式。
事实策略与价值策略对应了社会文明治理的两种方式:利益模式,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并尽可能公平地分配它们;价值模式,创造共享的信念、道德和意义,构建命运共同体。
没有利益模式,社会发展就成了虚妄,危机管理也无从谈起,但仅有利益还不行——欲望无止境,我们还得操持一些彼此认同的价值尺度。
这些尺度承认利益的差异和纷争,但又能指引我们走向尽可能公平基础上的和谐。
4、具体路径。
事实策略之下,我发展出告知、疏导、转换三个二级路径;价值策略之下,则包含顺应、引导和重建三个二级路径。
其中:第一,事实层面的二级路径:告知路径已在前文讲时间性部分说清楚了;疏导路径的核心观点包括:堵不如疏(亦属常识)、通过第三方话语疏导(前文已讲)、避免危机黑洞(不要把自己和利益相关者牵引到更大的危机灾难中去,避免摧毁行业、系统的整体利益,不要陷入对抗的黑洞中去——对话是比对抗更优的策略);转换路径的基本主张是不纠缠(看大局、看长远)、议题转移(即公关学科经常说的转移视线,要合理合情合法,不可自欺欺人地“转移视线”)、前后一致(别转来转去忘记了自己最初许给利益相关者的愿景和承诺)。
第二,价值层面的二级路径:顺应路径强调三个问题:示弱(必要的妥协,实质是召唤自己的平等、尊重之心),倾听(前文已讲)、关爱弱者(前文已讲);引导路径的思路是:把内部员工引导至大局利益上来,以求协力度过危机;把冲突各方引导至共同利益上来,而不是在非理性冲撞中忘记最重要、最宝贵的共同体精神;把媒体“引导”至公共利益上来,说是引导,实则是协力设置公共议程,这些议程当符合普遍的社会规制。
重建路径主张高度重视危机的恢复管理,有关于此,我另有一篇专门文章,将来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