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卫拉特蒙古(噶尔丹以后)(精选)
尔雅《清史》2016
1652年
B、
1663年
C、
1682年
D、
1683年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41清军第一次征讨噶尔丹是在:1.0分
A、
康熙十一年
B、
康熙十二年
C、
康熙二十八年
D、
康熙二十九年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42清军何时入关?1.0分
A、
1583.0
B、
1612.0
C、
1644.0
D、
1647.0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B、
准格尔蒙古
C、
喀尔喀蒙古
D、
察哈尔蒙古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17皇太极害死袁崇焕采用的计谋是1.0分
A、
下毒
B、
战场刺杀
C、
离间计
D、
刺客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18属于明代盛世的是:1.0分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永宣之治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19清军擅长什么作战方法1.0分
A、
允褆
B、
允祥
C、
允祉
D、
允礽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26主动要求撤藩的是:1.0分
A、
尚可喜
B、
耿精忠
C、
吴三桂
D、
孔有德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27努尔哈赤去世前,所面临的危机有:1.0分
A、
社会动乱
B、
人民起义
C、
物价飞涨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卫拉特蒙古神话故事
卫拉特蒙古神话故事中,有一个洪水神话传说,讲述的是麦德尔娘娘开天辟地的事迹。
在这个传说中,天将要形成,地将要生长,人将要投胎,马将要生驹,万物将要繁殖。
然而,整个天地经历了一次浩劫,洪水滔滔,铺天盖地。
在古代,也有一个传说讲述了一个名叫孛汗的儿子和他的梦境。
孛汗梦见木龙年仲秋天女和龙子结婚,10个月后生了一个儿子。
不久母亲就飞走了,父亲把儿子挂在一棵像弓形管子的树下,树瘤流出树汁滴在婴儿嘴中,像母乳一样哺养他,旁边有一鸮在守护。
这个婴儿长大后被推举为准噶尔和杜尔伯特的诺颜,他的姓氏是绰罗斯。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阿木尼和多木尼的传说。
这两个人每人有10个儿子,以后人口滋长。
其中一个猎人在森林中狩猎时发现一个婴儿躺在一棵树下,那棵树的形状像一个弓形管子,从中流出树汁哺养婴儿,旁边有一鸮在守护。
于是传说弓形的树是这孩子的母亲,鸮是他的父亲。
猎人将孩子抢回,起名叫Chorgo。
他们认为这孩子是天的外甥,长大后就推举他为准噶尔和杜尔伯特的诺颜。
Chorgo的复数是Chorqos,以后辅音q脱落,变成了Choros(绰罗斯),于是绰罗斯就成了准噶尔和杜尔伯特诺颜的姓氏。
这些神话传说都蕴含着卫拉特蒙古族人民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它们丰富了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对三部有关四部卫拉特历史文献的语言学比较研究》范文
《对三部有关四部卫拉特历史文献的语言学比较研究》篇一对四部卫拉特历史文献的语言学比较研究一、引言卫拉特(即“乌拉特”)是蒙古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历史文献对于研究蒙古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四部卫拉特历史文献进行语言学比较研究,以深入了解卫拉特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本文将从这四部文献的语言学特点、结构特点、内容与题材、作者及年代背景、方法及实施等方面展开研究。
二、四部卫拉特历史文献概述1. 文献一:《卫拉特史》《卫拉特史》是卫拉特族的重要历史文献,主要记载了卫拉特族的历史发展、文化传承、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
该文献的语言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色,词汇丰富,语法结构独特。
2. 文献二:《乌拉特草原传说》《乌拉特草原传说》是一部反映卫拉特族生活习俗、历史传说的民间文学作品。
该文献语言生动、朴实,反映了卫拉特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
3. 文献三:《卫拉特语词典》《卫拉特语词典》是一部收录了大量卫拉特族词汇的词典,对于研究卫拉特族的语言特点、词汇演变等具有重要意义。
该词典的语言规范,词汇丰富,是研究卫拉特语言的重要工具书。
4. 文献四:《蒙古秘史》中的卫拉特部分《蒙古秘史》是一部记载蒙古族历史的重要文献,其中包含有关于卫拉特族的部分。
该部分语言严谨,史料价值较高,对于研究卫拉特族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语言学比较研究1. 语言特点与结构特点对四部文献的语言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
同时,对四部文献的结构特点进行比较,如篇章结构、叙述方式等。
2. 内容与题材比较对四部文献的内容和题材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反映的卫拉特族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分析四部文献在反映卫拉特族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异同点。
3. 作者及年代背景比较对四部文献的作者及年代背景进行探究,了解作者的背景、思想观念等对文献内容和语言风格的影响。
同时,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对卫拉特族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雅克萨之战的故事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雅克萨之战的故事 雅克萨(今中国漠河⿊龙江主航道以北的俄罗斯阿尔巴津诺)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龙江流域⼤⽚领⼟,中国军民被迫进⾏的⼀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卫战争。
清康熙⼆⼗四年⾄⼆⼗七年(1685年—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雅克萨,对⼊侵的俄军所进⾏的两次围歼战。
是中国对俄的第⼀次⾃卫反击战。
下⾯⼩编给⼤家讲⼀讲中国古代战争故事-雅克萨之战的故事,请⼤家阅读欣赏。
雅克萨之战 康熙平定“三藩”的时候,我国东北边疆频频传来沙俄军队抢占⼟地,杀掠⼈民的警报。
⿊龙江流域是我国东北各族⼈民长期⽣活的⼟地。
沙俄⼊侵⿊龙江流域,是从⼗七世纪四⼗年代开始的。
⼊侵者在我国⼟地上建筑城堡,残杀百姓,抢劫⽪⽑粮⾷。
中国军民早就对沙俄的侵略进⾏了⾃卫反击。
到公元1660年(顺治⼗七年)的时候,这⼀带的沙俄侵略者已全部被肃清。
康熙帝初年,由于“三藩”的叛乱,清朝政府没有过多精⼒兼顾东北的防务,沙俄侵略者⼜卷⼟重来,⾮法修建雅克萨城堡(今⿊龙江北岸,呼玛西北,漠河以东地区),企图长期占据。
清朝政府虽然多次向沙俄政府交涉,但都没有效果。
“三藩”平定后,康熙帝准备亲⾃解决沙俄侵略⿊龙江的问题。
他起驾来到⽼家盛京巡视。
祭拜过祖陵之后,他就接见守边的将领,向他们了解边防的情况。
为了弄清楚沙俄侵略者的⼈员、装备的情况,他派将军朗坦、彭春,以打猎为名,深⼊雅克萨地区,就近侦察。
同时在瑷珲筹集粮草,调派军队,制造攻城器械,作好征讨的军事准备。
⼀切准备停当后,公元1685年,康熙帝命令彭春等将领率领由满、汉、蒙古、达斡尔等族官兵组成的约三千⼈的军队,从瑷珲出发,前往雅克萨,收复中国的领⼟。
清军来到雅克萨城下,先向沙俄督军托尔布津发出通牒,劝他投降,退出中国⼟地。
托尔布津拒绝了中国军队的要求,清军便发起了进攻。
沙俄侵略军盘踞雅克萨多年,所以,城池修得很牢固。
但是清军的攻势更猛烈,⽔陆并进,⼤炮猛轰,⽩天⿊夜不停⽌。
第八章清朝前期的新疆一、明末清初新疆地区民族分布明末清初,蒙古
第八章清朝前期的新疆一、明末清初新疆地区民族分布明末清初,蒙古卫拉特部崛起于我国西北,游牧于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称“漠西蒙古”或西蒙古,以之同时活动于大漠南北的蒙古人还有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南察哈尔蒙古。
卫拉特蒙古分为四部,其中准噶尔游牧于伊犁河上游地区,和硕特游牧于乌鲁木齐一带,杜尔伯特在额尔齐斯河两岸,土尔扈特在塔尔巴哈台地区。
17世纪20-30年代,卫拉特蒙古四部的游牧地发生变化:土尔扈特部西迁伏尔加河下游,建立汗国,和硕特部东迁青藏高原,准噶尔部拥有整个准噶尔盆地,建立起准噶尔汗国。
杜尔伯特和辉特部隶属于准噶尔。
伊犁河下游及其以西地区是中亚哈萨克汗国。
哈萨克人分为三部,游牧于里海至额尔齐斯河之间广大的哈萨克草原上。
伊犁西南西部天山一带是布鲁特人的游牧地。
塔里木盆地是维吾尔族的叶尔羌汗国。
此外,在天山南北还有汉族、藏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分布。
二、准噶尔汗国卫拉特是蒙古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拉特是“orirad”的汉译,元朝汉译为“斡亦剌惕”、“斡亦剌”、“外剌”,明朝译为“瓦剌”。
清朝以后译做“卫拉特”,也有的汉文文献译做“厄鲁特”、“额鲁特”,或直接译做“西蒙古”。
西蒙古是相对于东蒙古而言,主要指卫拉特蒙古。
同一时期的国外文献,特别是俄文文献还将卫拉特称之为“卡尔梅克”。
“卫拉特”的意思是“林木中百姓”。
他们的早期居住地在蒙古高原北部,贝加尔湖南部广大的森林地带,由于蒙古各部的激烈争斗,卫拉特逐渐向西部迁移。
15世纪上半叶,卫拉特蒙古曾经一度强大,在其首领也先的率领下与明朝和东部察哈台汗国争夺对哈密等地的统治权。
也先死后(1454年),卫拉特蒙古势力衰弱,在喀尔喀蒙古的多次攻打下进一步向西移动,进入西域地区。
西迁后的卫拉特各部由于牧场紧张,各部之间不断发生冲突,为了加强团结,卫拉特盟主准噶尔巴图尔洪台吉(1635-1653年)于1640年在塔尔巴哈台召开了由卫拉特和喀尔喀蒙古各部首领参加的会盟,制定了《蒙古卫拉特法典》,以法律的形势确定了蒙古各部之间的关系,在蒙古各部推广藏传佛教,从而密切了蒙古各部与西藏宗教上层达赖、班禅的关系。
清代卫拉特蒙古及其《蒙古-卫拉特法典》研究_历史学论文_
清代卫拉特蒙古及其《蒙古-卫拉特法典》研究_历史学论文_清代卫拉特蒙古及其《蒙古-卫拉特法典》研究_历史学论文_蒙古民族有着悠久的法制传统,蒙古法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融汇、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法制传统,从而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法律体系。
她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法律文明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历史上,蒙古族的政治、法律制度从产生到完备,从古老的习惯到蒙古民族第一部成文法成吉思汗《大扎撒》的颁布为止,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
一般来说,蒙古族古代法制史的发展大概经过了蒙古兴起前的习惯法时期、蒙古帝国—元朝时期、明代蒙古时期(北元时期)(注:1368年元朝统治集团退居漠北到清朝建立为止这段时期的有关蒙古的称呼,目前学术界意见分歧很大,尚未达成三、法典的抄本、译本以及研究状况蒙古民族的习惯法和成文法是研究蒙古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习俗的重要史料。
法典最初应是当时通行的回鹘式蒙文书写的。
(注:见戈利曼:《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的俄文译文和抄本》,载《蒙古文集》,莫斯科1959年版。
李佩娟汉译文载《新疆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1648年咱雅班第达创制托忒文后,才有了托忒文文本。
回鹘式蒙文原文早已失传。
法典的文本较多,差异也较大。
率先搜集整理和研究《蒙古-卫拉特法典》的是俄国学者。
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参加1640年会议后,把法典带到伏尔加河下游,作为土尔扈特部众的法典。
因而引起许多俄国学者对他进行研究和探讨。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半期,可以说是俄国研究土尔扈特历史的开端。
当时一些学者或政府官吏到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人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据此写成一批著作,就土尔扈特游牧民族社会的历史、经济、社会制度、文化等方面都作了探讨和研究。
巴库宁、米勒、菲舍尔和帕拉斯等学者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文本主要有:帕拉斯(pter simon pallas)《蒙古民族历史资料集》(sammlungen historischer nachrichten uber die mongoliseoon volkerschften)一书德文版第一卷,第194-218页所载,1776年由德国约翰格奥尔格弗莱舍出版社出版。
[原创]蒙古国的卫拉特研究
[原创]蒙古国的卫拉特研究 编者案:楚·达赖先⽣是蒙古国新当选的科学院院⼠,早年曾留学我国,后⼯作于蒙古驻华使馆。
现为蒙古国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
近年来倡导卫拉特⽂化的研究。
作者的这篇中⽂稿介绍了蒙古国有关卫拉特研究的实况和作者个⼈的观点。
仅供研究者参考。
阿阑豁阿的⼦孙——卫拉特蒙古是蒙古民族共同体不可分离的⼀部分,他们是⼀群保留着许多早期的传统礼仪和习俗并具有独特的⽂化,具有果敢、智慧、勤劳的品德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民。
卫拉特史是蒙古史不可分割的⼀个组成部分。
卫拉特研究将充实和丰富蒙古民族古今的历史⽂化遗产。
历史上从未有过单独的卫拉特民族,她不是独⽴的少数民族或是蒙古民族的⼩部族。
历史上的蒙古民族是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的,这在古代是由叫“草原百姓”(尼鲁温蒙古)和“林中百姓”(卫拉特、布利亚特)的两部分组成的。
到后来是由东部蒙古(中央蒙古)和西部蒙古(以卫拉特为主)两部分组成的。
但是如果否认以黄⾦家族为主的中央蒙古在历史上⼀直作为蒙古民族的主体这⼀事实,那就是歪曲历史。
蒙古历史是由所有的蒙古族⼈民共同创造的。
但由于受异族恶毒的挑拨分化政策的控制,蒙古统治阶级实⾏某些狭隘的政策,使蒙古两⼤主要集团之间世代都有令⼈痛⼼的悲剧发⽣。
成吉思汗从未将蒙古民族整体依⼤⼩、强弱或是黄⾦家族和⾮黄⾦家族来区分,⽽是⼀视同仁,强调统⼀和团结。
这⼀点应当成为蒙古历史研究⼈员坚持的主要思想准则。
⾃成吉思汗创建的⼤蒙古国帝国之后,尤其是在满清统治时期,卫拉特蒙古⼈民深受灾难、taob溃散、歧视之苦,这是由于内外势⼒相互勾结造成的。
卫拉特⼈民的历史虽曾⼀度被歪曲,但在全球性的改⾰⼤潮汹涌澎湃的今天,所有国家的民族的历史都开始得到公正的评价。
总之,认真地介绍、评价西部蒙古⼈民历史的⾼质量的论著在蒙古国内外还不多见。
卫拉特蒙古⼈散居在世界各地。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部分居住在中华⼈民共和国。
具体来说在新疆、青海、⽢肃北部的肃北蒙古、呼伦贝尔的厄鲁特和⿊龙江的厄鲁特旗和内蒙古⾃治区的阿拉善盟境内都居住着保留传统习俗的卫拉特蒙古⼈。
雅克萨之战
战争经过
清顺治三年(1646年),波雅科夫率领残部经马亚河、阿尔丹河进入勒拿河,逃回雅库次克。波雅科夫回去 后扬言,只要派兵300,修上3个堡寨,就能征服黑龙江。波雅科夫带回的有关黑龙江流域的情报和他提出的武力 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打算,引起了沙俄当局的重视和赞许。
顺治六年(1649年),雅库次克长官派哈巴罗夫率兵70名从雅库次克出发,于这年末侵入黑龙江,强占中国 达斡尔头人拉夫凯的辖区,其中包括达斡尔头人阿尔巴亚的驻地雅克萨城寨(今黑龙江左岸阿尔巴金诺),遭到 当地人民的抵抗。哈巴罗夫将同伙交由斯捷潘诺夫率领,自己回雅库茨克求援。次年夏末,哈巴罗夫率领138名 亡命之徒,携3门火炮和一些枪支弹药,再次侵入黑龙江,强占雅克萨城,不断派人四出袭击达斡尔居民,捕捉人 质,掳掠妇女,杀人放火。九月底,哈巴罗夫又率领侵略军200余人,侵入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河口(今宏加里河) 中国赫哲人聚居的乌扎拉村,强占城寨,蹂躏当地居民。英勇的赫哲人民奋起抗击,并请求清政府予以支援。
“雅克萨反击战...在沙俄军队遭受重创、守城士兵只残存几十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的情况下,沙俄被迫 同意和谈。清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双方于尼布楚正式谈判。鉴于当时西北地区准噶尔部噶尔丹配合沙俄侵扰喀尔 喀蒙古,割据叛乱势力十分猖獗,为避免两线作战,集中精力平定准噶尔,康熙指示谈判代表做出让步。而俄罗 斯因军事上未能得逞,加上远征克里米亚失败,战线过长,竭力想保持既得侵略权益,也不得不做出相应妥协。 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两国东段边界以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分界线,从法律上肯 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拆除俄国在雅克萨和额尔古纳河南岸修筑的据点,撤出 侵入的军队。清前期签订的中俄条约属于平等条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尼布楚条约签订场景
.10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ppt课件
入关后:
原因:根源(强烈民族意识)
漠西
土尔扈
直接(沙俄民族压迫)
特部的 回归:1771年渥巴锡(乾隆时)
回归 意义: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2.与新疆地区的关系
1757年,粉碎准噶尔部割据势力,统 一天山北路
清: 平定大
小和卓 的叛乱
原因:大小和卓暴政,不得人 心;发动叛乱
结果:平定叛乱,设伊犁将军 (1762年)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 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巴尔喀什湖 葱岭
西伯利亚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太平洋
台湾及其附
属岛屿钓鱼
岛、赤尾屿 南
海
南海诸岛
诸
☆明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通过册封、互市加强同蒙古族的联系; 在西藏地区设立卫所和僧官制度;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实行改土归流
☆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 措施?
(1)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2)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了对蒙古地区的统治。 (3)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1762年设伊犁将 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国辽阔的版图最终奠定。
知识小结:
1、归纳历代中央政府 对边疆管辖的措施 。 2、共同经验有那些?
管 辖 措 施
①册封
②设置特别军事、 行政机构 ③和亲、会盟、议和
共 同 经 验
④战争
①国力强盛是保障; ②正确的民族政策
和宗教政策;
③开发边疆。
⑤与内地设立同样 的机构进行开发
练习:
• 达赖和班禅是西藏的宗教领袖,从乾隆年间
(4)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册封制度;设驻藏大臣; 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5)加强对台湾的统治管辖,设置台湾府。 (6)抗击沙俄入侵。 (7) “改土归流”,加强了清对西南少数民族管理
清朝对蒙古的统治
蒙古高原史:清朝对蒙古的统治明代末年,蒙古族分为三大部分。
漠南蒙古有: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巴林、札噜特、奈曼、喀尔喀、茂明窍、乌拉待、喀喇沁、乌珠穆沁、察哈尔、土默特、鄂尔多斯等部。
喀尔喀蒙古有车臣汗、土谢图汗、三音诺颜、札萨克图汗等部。
漠西蒙古(卫拉特)有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辉特部。
嫩江流域以南的科尔沁部、嫩江流域以北的内喀尔喀部向努尔哈赤进献驼马。
科尔沁、札噜特,曾多次嫁女给努尔哈齐及其子。
明王朝则拉拢察哈尔部抗衡努尔哈赤。
察哈尔部的林丹(土蛮的曾孙)即大汗位,一度控制喀尔喀五部、征服了土默特和喀喇沁、使鄂尔多斯臣服。
林丹挟持和威胁蒙古各部,诸部不堪其苦,希图借后金力量摆脱其统治,而后金政权则利用此种矛盾,通过威胁利诱和联姻、联盟政策,积极拉拢蒙古各部。
1628年皇太极调遣蒙古土默特、鄂尔多斯、喀尔喀等部兵力,大破察哈尔部;后又集中喀喇沁、奈曼、喀尔喀等部兵力,御驾亲征,占领西喇木伦河和克什克腾,察哈尔部归降者无数。
1632年皇太极再次亲征,兵锋直指察哈尔部主营地呼和浩特市,林丹汗西逃青海。
1634年林丹汗走死青海,其母率部降金。
1635年皇太极俘林丹汗妻子,察哈尔部被征服。
其属喀喇沁、土默特和鄂尔多斯诸部,亦尽皆归附,漠南蒙古为后金所统一。
林丹的儿子额哲在上都被后金追上,只好投降,献出了元顺帝当年带走的传国玉玺。
(秦始皇磨和氏璧制作的传国玺传到后唐时,皇帝怀玺自焚,传国玺就此毁灭,石敬塘依样制作了一个新传国玺。
后晋亡,这枚传国玺入辽。
辽亡,它被抛进桑干河,元世祖时打捞得到。
朱元璋几次派大军入沙漠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得到这枚传国玺。
马合谋从雅本失利手里抢了来,想献给成祖,成祖却不要)。
1636年,漠南蒙古16部49个封建主,承认皇太极为可汗,共奉之为“博克达彻辰汗”尊号。
1687年,沙俄和噶尔丹同时入侵喀尔喀蒙古,喀尔喀蒙古各部惨败,各部可汗南下投降清朝。
清军在乌兰布通打败噶尔丹,并将之赶出漠北。
卫拉特蒙古托忒文历史文献
作者: 田野
出版物刊名: 内蒙古社会科学
页码: 89-89页
主题词: 托忒文;卫拉特蒙古;历史文献;四卫拉特;蒙古历史;佛教典籍;创成;世系;蒙文;国内研究
摘要: <正>蒙古语“托忒”,即“清楚”的意思,清顺治五年(1648年),卫拉特圣僧咱雅班第达在回鹘蒙文的基础上创制托忒文,这种文字能更准确地拼写出卫拉特蒙古语的方言。
字创成后,咱雅班第达组织了一批佛学学者,翻译了一批佛经、医药、历算、诗歌、传记等佛教典籍,以后卫拉特蒙古人又用此种文字创作了不少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作品。
目前国内研究蒙古历史的学者已经在新疆等地搜集了一部分托忒文文献,并开始整理研究。
魅力内蒙古景点导游词(六篇)
魅力内蒙古景点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地知道王昭君的故事,都知道这位奇女子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历史上把这四大美女分别比喻成落雁,传说昭君出塞路途中,遇到远归的大雁,大雁看到如此美貌的女子,惊呆了,忘记了飞翔,于是,从空中掉了下来。
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秭归肯人氏,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
西汉元帝时,昭君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所谓“良家子”,指的不是医、巫、商贾、百工出身。
“掖庭”就是后宫,昭君入掖庭后级别是“待诏”,“待”是等待的待字,“诏”是言字旁加一个召见的召,由字面上理解,她的地位是比较低的。
史书记载,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
王昭君既然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却没有得到皇帝的宠幸。
关于这一点还有一段传说:相传汉宫画师毛延寿给后宫美女画像,元帝通过画像选召宫女,对一般宫女来说,她们入后宫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得到皇上的恩典,在后宫争得“三千宠爱集于一身”的优势,因此她们纷纷用财物贿赂毛延寿,请他们把自己画漂亮些。
毛画师受人吹捧惯了,而昭君对这种不正之风深有不满,没有贿赂毛延寿。
于是,画师便在昭君画像的眼角底下点了一颗“伤夫落泪痣”,大家可别小看这颗痣,在20____多年前的封建观念中,人们认为有这种痣的女人是丈夫的克星,作为封建君主,当然不可能宠幸这样的女子了。
这样,昭君便没有机会受宠了。
但是,当汉元帝看到昭君本人,发现她并没有那颗“伤夫落泪痣”时,追悔莫及,可惜一切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只好作罢。
昭君出塞后____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____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区在内的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____年,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
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____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
民间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韩邪单于。
她出塞时,和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上,只见朔风怒吼,飞沙走石,人马不能前进。
关于三征噶尔丹的上下五千年故事
关于三征噶尔丹的上下五千年故事三征噶尔丹是指清朝康熙二十九年到康熙三十五年清军三次征伐漠西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历史事件,是平定准噶尔噶尔丹的叛乱之战。
具体的事件是怎么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征噶尔丹沙俄政府在雅克萨失败以后,并不甘心,就在尼布楚条约签订的第二年,又唆使准噶尔部(蒙古族的一支)的首领噶尔丹进攻漠北蒙古。
那时候,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
除了漠南蒙古早已归属清朝外,其他两部也都臣服了清朝。
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来在伊犁一带过游牧生活。
自从噶尔丹统治准噶尔部以后,他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的其他部落,又向东进攻漠北蒙古。
漠北蒙古抵抗一陈失败了,几十万的漠北蒙古人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府保护。
康熙帝派使者到噶尔丹那里,叫他把侵占的地方还给漠北蒙古。
噶尔丹自以为有沙俄撑腰,十分骄横,不但不肯退兵,还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大举进犯漠南。
康熙帝召集大臣宣布他决定亲征噶尔丹。
他认为噶尔丹气势汹汹,野心不小,既然打进来,非反击不可。
公元1690年,康熙帝分兵两路:左路由抚远大将军福全率领,出古北口;右路由安北大将军常宁率领,出喜峰口,康熙帝亲自带兵在后面指挥。
右路清军先接触噶尔丹军,打了败仗。
噶尔丹长驱直入,一直打到离开北京只有七百里的乌兰布通(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
噶尔丹得意扬扬,还派使者向清军要求交出他们的仇人。
康熙帝命令福全反击。
噶尔丹把几万骑兵集中在大红山下,后面有树林掩护,前面又有河流阻挡。
他把上万只骆驼,缚住四脚躺在地上,驼背上加上箱子,用湿毡毯裹住,摆成长长的一个驼城。
叛军就在那箱垛中间射箭放枪,阻止清军进攻。
清军用火炮火枪对准驼城的一段集中轰击,炮声隆隆,响得震天动地。
驼城被打开了缺口。
清军的步兵骑兵一起冲杀过去,福全又派兵绕出山后夹击,把叛军杀得七零八落,纷纷丢了营寨逃走。
噶尔丹一看形势不利,赶快派个喇嘛到清营求和。
福全一面停止追击,一面派人向康熙帝请示。
蒙古汗国君主列表
1271年 1271年—1272年 1272年—1306年 1306年—1308年 1308年—1309年 1310年—1320年 1320年—1326年 1326年—1329年 1329年—1330年 1330年—1334年 1334年—1335年 1335年—1338年 1338年—1342年
1295年 1295年—1304年 1304年—1316年 1316年—1335年 1335年—1336年 1336年—1337年 1336年—1338年 1339年—1340年 1338年—1339年 1339年—1343年 1343年—1357年 1336年—1352年
5
金帐汗国
蒙古汗国君主列表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位时间 1389年—1399年 1399年—1408年 1408年—1415年
1415年 1415年—1418年
在位时间 1415年—1418年 1418年—1428年
在位时间 1428年—1462年 1462年—1469年 1469年—1472年
在位时间 1428年—1486年 1486年—1508年
6
蒙古汗国君主列表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名字 拔都 撒里答 乌剌黑赤 别儿哥 忙哥帖木儿 脱脱蒙哥 兀剌不花 脱脱 月即别(乌兹别克汗) 迪尼别 札尼别 别儿迪别 忽里纳 纳兀鲁斯 乞迪儿 帖木儿火者 乞里迪别 木里汗 阿不剌 阿即思汗 扎尼别二世 秃伦别.哈纳木.汗妃 亦里班汗 阿剌火者 哈只.彻尔客思 爱别汗 合里罕 兀鲁斯汗 脱脱乞 帖木儿.灭里.斡里兰 脱脱迷失 帖木儿·忽格鲁特 沙迪别汗 不剌汗 帖木儿汗 扎兰丁汗 乞邻·别儿歹 怯别汗 扎巴儿·别儿迪 兀鲁黑·马哈麻 博剌汗 兀鲁黑·马哈麻
和硕特部——精选推荐
4.翻身解放与大发展(1949-至今)。
现在,和硕特蒙古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甘肃、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及蒙古西部科布多省,俄罗斯联邦卡尔梅克共和国(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
和硕特蒙古西迁加入卫拉特联盟公元15世纪初,和硕特蒙古西迁进入新疆,加入卫拉特蒙古联盟,一直到公元17世纪中叶游牧在乌鲁木齐一带。
和硕特加入卫拉特,是卫拉特史上的一件大事,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和硕特贵族取代绰罗斯氏的统治地位,始称“卫拉特汗”,和硕特部已势冠四卫拉特部。
由于和硕特部为成吉思汗的直系血统,在四部中地位最高。
自从它的创建人博贝买尔孜到鄂车尔图汗,前后经四代约100多年,博尔济吉特氏贵族和硕特首领一直担任“丘尔干”的“达尔加”(即盟主),统处四大部落事务。
无论是政治史、文化史、军事史,尤其是青藏高原统一于祖国大家庭的历史,如果没有和硕特蒙古族,那都将失去它应有的光辉。
当时,和硕特部落的游牧地推进到北自额尔齐斯河中亚古斯河、巴尔咯什湖东岸,南到塔拉斯、楚河一带,东部则与哈密为邻。
和硕特部的大迁移由于历史原因,17世纪30年代和硕特部落的部分民众东迁进入青海,部分民众西迁进入伏尔加河流域。
和硕特蒙古进入青藏高原17世纪30年代和硕特部落首领顾实汗受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之邀率领卫拉特联军,由今新疆地区攻取青海,继而统一青海高原,建立了和硕特汗廷,汗庭统治青藏高原长达80余年,时间上与清崇德、顺治、康熙三朝(1636-1722年)大体相当,由于和硕特汗廷的建立,青海至今成为卫拉特蒙古聚居区之一,对蒙藏社会政治、军事、宗教文化诸方面都有重要影响,这是卫拉特历史上重要的一页。
和硕特蒙古势力从进入青海到最后在西藏的结束,经历了顾实汗、达延额齐尔汗、达赖汗、拉藏汗四代人的经营。
和硕特蒙古进入青海,统治青藏高原,这在青藏地区的历史上都是一件大事,它改变了原来属于青海一带的蒙古各部纷争的局面,统一了对青海地区的统治,而且也使蒙藏两在民族间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因此,和硕特蒙古进入青藏高原,其地位和作用应给予正确的评价。
关于战争的人物故事
关于战争的人物故事对于历史故事的选择,必须遵循真实性、针对性、生动性和探究性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明理启智的作用,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关于战争的人物故事。
关于战争的人物故事1:山海关大战这一站中来讲述一下清军入关的山海关之战。
明末,吴三桂所率明军联合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
此战,清朝正式进入中原,开始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明朝末年,明军、清军以及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队三方势力激烈角逐。
明朝统治者一方面要应付盘踞东北的满洲铁骑,一面还要在中原与农民起义军苦战。
1644年三月,明崇祯帝朱由检调在山海关外抵御清军的吴三桂率部队入京,清军趁此机会占领了明在关外的全部土地。
与此同时,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农民起义军攻陷明都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战局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明、清、大顺的三方角逐变成了清、大顺两方面的直接战争。
四月初九日,清廷摄政王多尔衮率领10万大军挥师南下攻明。
十一日,清军抵达辽河得知大顺农民起义军已经占领了北京。
多尔衮召集众将商议,明降将洪承畴认为应该出其不意接近北京的蓟州、密云,急行赶往北京,在大顺尚未站稳脚跟前攻其不备,夺得天下。
多尔衮采纳了他的建议。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仍把战略的重点放在了与明的战争上,而对清军没有足够的重视。
此时,山海关作为割断清、顺两方的屏障,显得尤为重要。
山海关作为明长城东段的重要关口,是连接冀、辽的咽喉之地。
关城背靠燕山山脉,南至渤海之滨,城墙高峻,属于易守难攻的要塞。
为了争夺山海关,清军曾经与明军作战十多年,始终没能攻破。
从关外赶回保卫京师的宁远总兵吴三桂于三月下旬抵达玉田时,得到北京已被大顺军攻陷的消息,遂撤兵屯居山海关。
李自成攻占北京后,派居庸降将唐通率部前往招降吴三桂以及山海关总兵高第。
吴三桂准备投奔大顺。
四月初,吴三桂得知大顺军在北京逮捕拷问其父亲吴襄并拘留家眷的消息后,便赶走唐通,部署防御工事,并致书清军请求和兵攻打大顺。
卫拉特蒙古和其他蒙古是什么关系?
卫拉特蒙古和其他蒙古是什么关系?简单的说就是,卫拉特蒙古是蒙古诸部的一部分。
卫拉特蒙古是oyirad的音译。
因此事实上,卫拉特有许多名字,除了我们最熟知的卫拉特之外,明朝一般称之为瓦剌,清朝则将其称为卫拉特,也有厄鲁特、西蒙古、斡亦剌惕等等称呼。
而西方尤其是俄罗斯,则将其称之为卡尔梅克。
迄今为止,俄罗斯依然存在一个以卡尔梅克人也就是卫拉特人的后裔为主的卡尔梅克共和国。
卫拉特蒙古建立的准噶尔汗国和和硕特汗蒙古的历史虽然能追溯到东胡时期,但实际上,直到成吉思汗崛起并统一整个蒙古高原之后,蒙古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才正式出现在历史舞台。
很显然,像其他曾崛起于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一样,这个蒙古族也是统合了大量其他游牧民族并最终形成的。
最早居住于蒙古高原北部、西伯利亚地区贝尔加湖南部森林地带的部落,也被称为“林木中百姓”卫拉特祖先也不例外,在成吉思汗崛起并展现出强大的武力之后,“林木中百姓”最终臣服于成吉思汗,他们的首领也成为成吉思汗的女婿,卫拉特蒙古则被成吉思汗分为四千户。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从此,林木中百姓,也就是后来被称为卫拉特的部族,正式成为蒙古的一部分。
成吉思汗西征之后,蒙古都打下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
被称为林木中百姓的卫拉特蒙古也走出了故地,逐步西迁,也逐步改改变了祖先渔猎的生活,并在西域等地占据了庞大的领土。
然而,游牧民族的特性就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迅速崛起的蒙古仅过了不到百年的时间就迅速衰落。
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爆发,强横一时的元朝迅速崩塌。
朱元璋的北伐军队更是一度打到蒙古草原。
与中原地区较远的卫拉特蒙古因此得以保全实力。
明朝时期的鞑靼和瓦剌明朝时期,蒙古分裂,一部分是元朝正朔后裔,他们也被称为鞑靼,而另一部分则是以卫拉特蒙古为主的瓦剌。
瓦剌,也就是卫拉特蒙古,强盛时曾占据整个蒙国草原和西域地区,也曾对于明朝的统治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曾俘获明朝皇帝明英宗的土木堡之变,就是由瓦剌的首领也先带领瓦剌骑兵打下的。
清史2018考试答案
我的答案:×4努尔哈赤最早崛起于我国现在的XX地区。
()(1.0分)1.0分我的答案:×5索尼和鳌拜支持豪格在皇太极死后继承皇位。
()(1.0分)1.0分我的答案:√6X三桂曾经和清朝据军队联合攻打过李自成。
()(1.0分)1.0分我的答案:√7在文化上,努尔哈赤并不认同蒙古文化。
()(1.0分)1.0分我的答案:×8雍正开展了赋税改革,提出摊丁入地。
()(1.0分)1.0分我的答案:√9康熙帝曾经两次废掉了太子。
()(1.0分)我的答案:√10康熙时期制订了《简明赋役全书》。
()(1.0分)1.0分我的答案:√11宁远之战后,努尔哈赤基本上实现了都对东北的统一。
(1.0分)1.0分我的答案:×12顺治基本上统一了除XX地区以外的中国。
()(1.0分)1.0分我的答案:√13中国封建王朝与西方殖XX义的首次交锋是在雅克萨之战。
()(1.0分)1.0分我的答案:√14努尔哈赤攻陷XX标志着明末辽事问题的开始。
()(1.0分)1.0分我的答案:√15明朝借助山海关防备蒙古和女真。
()(1.0分)我的答案:√16皇太极时期设立的内弘文院主要是负责与外藩往来的文件。
()(1.0分)1.0分我的答案:×17X三桂在向清军请兵的书信中明确表达出了投降清朝的意思。
()(1.0分)1.0分我的答案:×18努尔哈赤在去世之前统一了全中国。
()(1.0分)1.0分我的答案:×19贪官必诛,何必论赃多少是康熙的理论。
()(1.0分)1.0分我的答案:×20努尔哈赤去世时后金的社会危机严重。
()(1.0分)1.0分我的答案:√21皇太极更改组名主要是出于政治考虑。
()(1.0分)我的答案:√22乾隆皇帝把帝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咸丰帝。
()(1.0分)1.0分我的答案:×23清朝康熙时期年间所说的罗刹人就是沙俄兵。
()(1.0分)1.0分我的答案:√24清朝将X三桂封为平西王。
卫拉特蒙古史事杂考
卫拉特蒙古史事杂考
蔡家艺
【期刊名称】《历史档案》
【年(卷),期】1985()4
【摘要】一、土尔扈特蒙古西迁原因考土尔扈特蒙古西迁,是卫拉特蒙古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
土尔扈特人为什么西迁,史籍向来说法不一。
一说是因为与其余诸卫拉特“不相和睦”。
傅恒《西域图志》卷三七《封爵·一》:“准噶尔土尔扈特部,为旧四卫拉特之一。
其汗和鄂尔勒克,当巴图鲁浑台吉时,与三卫拉特不和,率其子书库尔岱青西北去,居俄罗斯之额济勒地。
”又乾隆《御制土尔扈特部纪略》云:“……
【总页数】7页(P128-134)
【关键词】准噶尔部;四卫拉特;土尔扈特;蒙古历史;哈萨克;喇嘛;乾隆;西域;游牧;噶尔丹
【作者】蔡家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5.1
【相关文献】
1.晚清与民国时期卫拉特蒙古史实考辨 [J], 周学军
2.晚清与民国时期卫拉特蒙古史实考辨 [J], 周学军;
3.卫拉特史学研究——以《和硕特蒙古贵族姓氏“噶拉噶斯”考》为例 [J], 宋光
4.18世纪卫拉特蒙古民歌一种手抄本考 [J], 阿尔布克·巴生;
5.积多年研究之艰辛结卫拉特研究之硕果——马大正《卫拉特蒙古历史论考》读后 [J], 陈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朝前期卫拉特蒙古和中原的互市
清朝前期卫拉特蒙古和中原的互市
金啓孮
【期刊名称】《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64(0)2
【摘要】蒙古史上的西蒙古史亦即卫拉特四汗部史,是亟待研究的一项专题。
从来我国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史籍,过多地写了卫拉特蒙古和中原王朝战争的一面,比较忽观了卫拉特蒙古和中原长期的和平交往以及紧密的经济联系。
晚近一些外国有关这方面的著作,更别有用心的肆意歪曲,蓄意挑拨我国的民族关系,甚至妄图为他们在我国边疆地区制造分裂活动服务。
因此,在研究卫拉特蒙古史时,对这些形形色色的反动观点,都必须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通过具体史实一一加以驳斥和澄清,决不许以清朝统治者和卫拉特封建主之间的关系代替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决不静把历史上割据祖国一隅的卫拉特汗部看成是与中原毫不相干的“独立国家”;更不许把卫拉特汗部与隣近外国的一些通商。
【总页数】19页(P79-97)
【关键词】拉特;清朝前期;噶尔丹;蒙古人;鄂齐尔图汗;西套;喀尔喀;清朝统治者;顾实汗;多尔济
【作者】金啓孮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相关文献】
1.中国卫拉特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评《卫拉特蒙古古代文学简史》 [J], 斯钦巴图
2.我们正在谱写卫拉特研究的历史——第一至第六届卫拉特蒙古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评述 [J], 马大正
3.卫拉特蒙古游牧地与清朝西北疆域的形成 [J], 成崇德;斯仁那德米德
4.卫拉特蒙古游牧地与清朝西北疆域的形成 [J], 成崇德;斯仁那德米德;;
5.积多年研究之艰辛结卫拉特研究之硕果——马大正《卫拉特蒙古历史论考》读后 [J], 陈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