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绿春某铜金多金属矿床控矿因素分析
云南省兰坪县某铜银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探讨

区域 内 主要 的地 层有 中侏 罗统 花 开佐组 (h、 J) 2 晚侏罗统 坝注路 组(a) 白垩统 景星 组 J 、 b 早 ( 11和 中自垩统 南星组 (2) 三系 宝相 寺 K J) Kn第 组( 2 。 中晚侏罗统 坝注路组 (b是一套 紫 Eb 其 ) J) a 色薄一 中层状泥岩 、 粉砂质泥岩建造为 主 , 局部 夹紫红色砂岩为主 。 2 3区域构造 区内最主要的构造是挂登背斜及沿挂登 背 核部分布 的一 系列 断裂 , 登背斜主要 由区内 挂 的 中生代地层组成 , 核部地层是 中侏罗统 花 其 开佐组Oh 2组成 , 两翼地层为晚侏罗统坝 注路 ) 其 组(3) 白垩统景 星组 ( ) J 、 b早 KJ 和中 白垩统南 星 组( z) 。为一 轴面略 向北 东倾 斜的背斜 。 Kn组成 背斜轴部 向南东倾 伏 ,向北被华 昌山断裂所 切 错。 沿背斜轴部发育一系列断裂。 由于核部断列
1 言 前 在 本世 纪 初 ,经 过 多年 对兰 坪北 部 的三 山— — 白秧坪矿集 区的脉状矿化进行 了细致的 地质 找矿 。认 为该矿集区的成矿与 区域上 华 昌 山断裂有 明显的关系 ,在北部矿体 主要沿华 昌 山断 裂成 矿或次级断裂含矿 ,其含矿岩 l以麦 生 初箐组 的灰岩 、 生物碎屑灰岩 、 泥灰岩 为主。通 过近年对三 山— — 白秧坪矿集 区的南 部开展的 地质找矿从 为南段铜银 多金 矿床为铜银共 ( ) 伴 生 中低温液矿床 , 中上部局部含铅锌矿。 其 本文 就现有找矿 取得 的认识 ,结合周边 区域找 矿成 果, 分析探讨矿 区内的成矿规律 , 为进一步地 质 找矿提供个人的认识和观点。 2区域 成矿 背景分析 2 . 1大地构造 矿区在大地构造上属唐古拉—— 昌都一 兰坪 —一思茅褶 皱系 中段之北部 ,夹持于金 沙 江—— 点苍 山与 澜 沧江 两深 断 裂 间 ,东 与 松 藩——甘孜 褶皱系的 中甸褶皱带相邻 , 与冈 西 底期——念 青唐 古拉褶皱 系的福 贡一 康褶 皱 镇 带相接 。总体构造线 呈北北西向及近南北 向展 布。 华 昌山断裂 的在 本 区有 明显转 弯现象 , 并 被后期近东西 向断层切错。沿挂登背斜核部发 育一次级断裂发育。 区内主要的含控矿构造。 是 F 为与 F 、5 3 l 相向的一组 断层 , F 其时代应 略早 于 F 、 5在矿 区被 F 、5 1F , 1F 切错 。
云南铜矿储量报告

云南铜矿储量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云南省境内的铜矿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云南省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省份,其中铜矿资源居于重要位置。
本报告将对云南省铜矿的储量情况进行概述,并分析其发展潜力和对经济的影响。
云南省铜矿概况云南省境内的铜矿主要分布在红河、迪庆和保山等地。
根据云南省地质矿产资源多目录查询系统的数据,云南省铜矿的总储量大约为X千吨。
其中,已探明储量约为X千吨,可开采储量约为X千吨。
云南省的铜矿资源主要以铜硫化物矿和铜氧化物矿为主。
云南省铜矿开采现状目前,云南省已经有多个铜矿进行了开采。
其中,红河地区的某铜矿被认为是云南省内铜矿开发的重点矿区之一。
该矿位于红河州个旧市附近,储量丰富且品位高。
此外,云南省的迪庆地区也有一些铜矿正在进行初步开发和评估。
然而,尽管云南省存在着丰富的铜矿资源,但由于区域交通不便、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铜矿开采进展缓慢,部分矿区的开发和利用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
云南省铜矿发展潜力虽然云南省在铜矿储量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云南省境内尚有一些未被充分开发的铜矿资源,可进一步提升整体储量和可开采资源量。
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投资的增加,云南省的铜矿开采水平有望逐步提高,从而增加产量和效益。
此外,云南省地理位置的优势也为铜矿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云南省毗邻东南亚国家,并与缅甸、老挝等地交界,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市场,进一步促进铜矿的开发和出口。
云南省铜矿对经济的影响铜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云南省的铜矿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对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铜矿开采和加工产业可以带动相关的就业和税收收入,提高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
其次,铜矿的开采和销售也为国家贸易顺差做出贡献,增加了外汇收入。
另外,云南省铜矿的开发利用还对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铜矿开采需要大量的矿山设备和技术支持,这将推动矿山设备制造和相关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
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地质特征、控矿要素及找矿靶区

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地质特征、控矿要素及找矿靶区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是云南省澜沧县境内的一处重要矿产资源。
其矿体主要由银、铜、锌、铅等矿物组成,矿化物主要分布在石英脉、石英闪长岩固体等岩石中。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要素及找矿靶区。
一、地质特征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主要分布在澜沧县东北部的三道水、巴弄等地段。
该矿床属于花岗岩-闪长岩带的岩浆热液型矿床。
岩石通常为深色闪长岩,石英脉和石英脉固体等构造固体是矿产的主体,矿物包括银矿、铅矿、锌矿、铜矿等。
二、控矿要素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的控矿因素主要包括构造、岩石层位和热液成矿作用。
其中,构造是主要的控矿因素。
矿床岩石层位较规则,呈伸展构造组构样式。
矿化作用与构造演化有关,主要分布在断层、剪切带和脉状构造中,断层控制作用显著。
三、找矿靶区在寻找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的靶区时,应注意寻找具有较完整的脉状构造体、处于构造节理和断层带中的石英脉固体,以及与石英脉固体相伴的岩石中的矿物等。
凭借着局部构造的勘探附近就曾经发现强烈的热液作用足迹,揭示了区内热液成矿的潜力,是靶区的快捷定位方式之一。
此外,还可以结合区域地质、地球化学、物探等多种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勘探,提高勘探效益。
综上所述,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要素都比较显著,找矿靶区的方法也比较明确。
但是,在实际的勘探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找矿的影响,以提高勘探效益。
通过对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矿床的特点和潜力。
一、地质数据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主要分布在澜沧县东北部的三道水、巴弄等地段,属于花岗岩-闪长岩带的岩浆热液型矿床,主要成矿岩石为深色闪长岩。
矿床形态具有典型的脉状构造控制,矿化体主要分布在石英脉、石英闪长岩固体等岩石中。
银矿、铅矿、锌矿、铜矿矿物的含量较高,其中银矿石为最主要的金属矿物之一。
二、矿产数据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是一处比较重要的金属矿床,在矿藏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禄丰-武定地区铁铜多金属矿找矿潜力分析

1 9 9 6;任 治机 ,1 9 9 6 ) 。区 内产 有 著 名 的古 元 古 代 大红 山式 和拉 拉厂 式海 相火 山岩铜 ( 铁 )矿 床 ,元
古代东川式 白云岩及变质火山岩 、火 山角砾岩层状
关键词 :铁铜多金属成矿 带 ;海相火山喷流沉积改造矿床 ;云南禄 丰一武定 中图分 类号 :P 6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 1 0 0 4 — 1 8 8 5 ( 2 0 1 5 ) 1 - 0 0 1 - 6
禄丰一 武 定地 区铁 铜多 金属 矿 带处 于扬 子 准 地 台南 西缘 ,康 滇 地 轴 中南 段 ( 图 1 ) 。铁 铜 多金 属 矿床 形成 于康 滇古 陆边 缘 的 陆架 裂谷 一 海槽 环 境 中 ( 元古 代裂 谷一 昆 阳裂谷 带 ) ,主 要呈 带状 分 布于 滇
变 质岩 。落 雪 ( 汤丹 ) 铜 矿床 :产 于 落雪 组 白
云岩 中下段 含硅 质条 纹 和 圆藻 的 中厚 层 泥 砂 质
白云岩 中 ;桃 园式 :产 于 落雪 组 与鹅 头 厂组 过
渡 部位
2 禄 丰一武定成矿环境及 条件
2 . 1 成 矿地 质条 件有 利 2 . 1 . 1 区域 地背景 对成 矿有 利 昆 阳裂谷 的成矿 作 用 是全 球 元 古 代裂 谷 事 件 及 其铜矿 成 矿作 的重 要 组 成 部分 。是在 晚太 古 代康 定群 、哀 牢 山群 组 成 的克 拉 通 基底 上 发 展 起来 的受 一组 南北 向深 大 断裂 控 制 的狭长 海
图 1 大 地 构 造 位 置 图
( 据滇黔桂石 油科研所 修改 )
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选矿试验研究

摘 要:针对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原矿铜、铅品位较低,矿物共生关系复杂,易浮难分的特点,采用 “铜铅
混浮 -浮锌” 的简单工艺流程,铜铅混合粗选时使用亚硫酸钠 +硫酸锌组合抑制剂、丁铵黑药 +丁基黄药组合
捕收剂,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铅混合精矿中铅品位 2167%,回收率 7568%,铜品位 237%,回收率
7105
874 2017 004000 9476
096
428
通过对原矿样品进行分析可知,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黝铜矿,脉石矿物 主要为石英、白云母、碳酸盐等。通过 XRD及显微镜分析检测发现,样品中的连生体含量比较高,嵌 布粒度细,且以包裹体的形式存在,所以可能造成有用矿物分离困难,见图 1~4。
1 矿石性质
本试验研究的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原矿铜、铅、硫品位较低,可浮性相近,矿物共生关系复杂,属 于易浮难分的复杂多金属矿。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见表 1。
收稿日期:2017-04-03 基金项目: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基金项目:复杂难选铜铅锌矿综合回收利用试验研究 (2017xjzk02)。 作者简介:聂琪 (1984-),女,陕西富平人,讲师,工学硕士,主要从事选矿理论与工艺研究。
名称
质量分数 /% 占有率 /%
铜 硫化铜 氧化铜 0087 0112 36740 63260
铅 锌
硫化铅 硫酸铅 碳酸铅 其他铅 硫化锌 硅酸锌 碳酸锌
072
013
017 000058 616
010
021
0 引 言
由于铜铅锌多金属复杂硫化矿石组分越来越复杂,品位越来越低,各金属矿物间嵌布关系复杂多变 等原因的存在,其选别已经成为多金属硫化矿分选中较为典型的难题之一[1]。近年来,针对铜铅锌多 金属复杂硫化矿的分选问题,国内外展开了广泛的研究,针对不同的矿石性质,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以 提高分选指标。本研究针对某铜铅品位低、嵌布关系复杂的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 符合该矿石特点的部分混合浮选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提高了选别指标。
云南大姚秀水河金铜矿区勐岗河矿段矿床成因

云南大姚秀水河金铜矿区勐岗河矿段矿床成因纪辉;张正清【摘要】铜矿体赋存于石英二长斑岩中,普登群(Pt1P)变粒岩为其围岩,矿化及岩性均可分带,其成因应属斑岩型铜矿叠加后期变质热液改造型多金属矿床,具有找到中大型金铜多金属矿床的潜力.【期刊名称】《云南地质》【年(卷),期】2009(028)003【总页数】4页(P295-298)【关键词】斑岩型铜矿;浸染状-细脉状;内外矿化带;勐岗河矿段;云南大姚秀水河【作者】纪辉;张正清【作者单位】云南省有色地质勘查院,楚雄,675000;云南省有色地质勘查院,楚雄,6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41勐岗河矿段位于大姚县龙街乡塔底村,矿化面积大,铜矿体矿石品位高,成矿前景好,矿业开发具有较大经济价值和潜力。
矿段处于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中部“元谋古陆”边缘、元谋深大断裂西侧滇中盆地,金沙江-哀牢山Au、Cu、Mo、Pt多金属成矿带大姚秀水河金铜多金属矿区南部勐岗河北岸。
矿段内出露下元古界普登群(Ptlp)变质岩系,由多种中深变质岩无序组成变质杂岩体,并可划分为云母石英片岩(Sb)、变粒岩(Gnt)、云母石英片岩夹石英岩(Sm)、石英岩(Mg)、片麻岩(Gn)、注入混合岩(带)(Mi)等6个单元。
其中,浅灰色巨厚至块状黑云二长变粒岩(Gnt),为矿段内Cu、Au主要含矿层(图1)。
构造以断裂为主,次为次级小褶皱、挠曲、节理裂隙等。
断裂有区域性勐岗河断裂及其次级F6、F7断裂。
矿段内现有矿体、矿化体多赋存于断裂带、断裂交汇处及其断裂旁侧。
勐岗河断裂:走向40°~90°,倾向南东,倾角80°~90°,长约4.5km。
沿断裂普遍发育断层角砾岩、糜棱岩。
断裂对花岗斑岩的成因以及次级构造和成矿有明显控制作用,应为矿段主要导矿、控矿断裂。
矿段内岩体以华力西期花岗斑岩(γ4)、辉长—橄榄辉长岩及晋宁期黑云二长花岗岩为主,少量燕山期煌斑岩类。
云南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探讨

云南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探讨【摘要】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位于马关老君山锡钨(铋)锌多金属成矿带的西支北西延伸段。
处于南捞片麻岩(Ngn)西侧,所在区域构造复杂,在中寒武统田蓬组(∈2t2)上段大理岩化白云质灰岩沿断裂、裂隙、片理发生热液交代变质作用,岩石常具黄铁矿化、大理岩化、铜铅锌钨铁多金属矿化,采矿区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铜多金属矿床其成矿条件是较为优越的,这为地质勘探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该区域成矿地质的情况作为勘测先决条件,阐述矿区地理结构、地层以及矿化、矿石的特征,同时对矿床成矿规律加以探究,以对找矿标志做以分析总述。
【关键词】铜厂坡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属于云岭山脉中的六诏山系,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南褶皱系(Ⅰ)—滇东南褶皱带(Ⅱ)—文山—富宁断褶束(Ⅲ)的薄竹山拱褶东部、文(山)—麻(栗坡)深大断裂西侧,处于华南褶皱系后加里东隆起带西端的老君山花岗岩复式穹隆构造北西部,属马关老君山锡钨(铋)锌多金属成矿带的西支北西延伸段。
出露地层为中寒武统田蓬组(∈2t)云母片岩和晚元古代的结晶基底南捞片麻岩(Ngn),以区域变质岩为主。
其岩石主要为片岩、大理岩及花岗片麻岩类。
区域上嘎达厂—新寨背斜、马尾冲—苍蒲塘向斜、拔梅背斜、大丫口—小三家背斜褶皱紧密相间。
区域断裂主要有文山—麻栗坡大断裂、马关文华—赋科街断裂、马关—都龙断裂、老君山断裂等,控制了区域成矿带的分布。
区域岩浆岩以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为主,以侏罗纪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规模较大。
其岩体为马关都龙老君山复式花岗岩岩体,距矿区东南方向约 2.1-15Km。
岩浆岩活动频繁,岩浆岩发育,其岩性主要为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呈岩珠侵位于寒武系地层中。
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萤石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等,与矿化有关的主要为碳酸盐化和硫化物化。
云南羊拉铜矿成因新认识及勘查技术模型

云南羊拉铜矿成因新认识及勘查技术模型云南羊拉铜矿是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境内的一处大型铜多金属矿床。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矿床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该矿床的成因机制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首先,该矿床的成因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
该矿床周围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多条断裂带和当地的构造延伸,这些断裂带不仅控制了区域岩石圈的变形和构造发展,同时也是该矿床成因过程中重要的控制因素。
其次,该矿床的成因与热液作用有关。
通过对该矿床附近岩石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分析,发现热液流体在该矿床成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矿床的热液流体主要来自于深部地幔物质的熔融,并随着洋岛弧的形成而上升到了地表。
最后,矿床的成因与矿床早期的沉积作用也有关。
在该地区广泛分布着沉积岩,这些沉积岩为该矿床的成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通过对该地区岩石的钻探和采样,发现该矿床成矿的物质来源主要来自于该地区的沉积岩层。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提出如下勘查技术模型:首先,需要对矿区岩性和地质构造进行全面地调查和分析,并通过矿区岩石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分析,进一步确定热液流体的来源和流向。
其次,需要重点关注断裂带,在其运动过程中形成的裂隙、空腔等处可能是矿床成矿的重要场所。
最后,需要对矿区的沉积层进行详细的勘查,特别是注重研究沉积层中的矿物组成和微生物群落,以揭示矿床成矿的物质来源和作用机制。
总之,通过对云南羊拉铜矿成因的研究和勘查技术模型的提出,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该矿床的成因机制,也为勘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云南羊拉铜矿是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境内的一处大型铜多金属矿床。
以下是该矿床相关数据和分析:1. 矿床类型:铜多金属矿床2. 矿床规模:8亿吨铜矿,含金、钼、银等其他金属矿产3. 均质地质类型:火山岩类4. 地质构造类型:盘古革命及其后的基底复合夹层结构5. 成矿年龄:中三叠世6. 成矿热液类型:碱热液7. 成矿物质来源:地幔物质的熔融8. 成矿物质运移路径:断层和构造管道9. 主要矿物组成:黄铜矿、黄铜礦、方解石、石英、菱锰矿等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该矿床的成因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热液流体在成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f n e e t e r a dl a d i teMo a g— a h nf db l h e o i i cnrl d b i oh n a d Lx n s o di rcn as n c t j n L c u l e .T ed p s o t l y A l s a n i a — u n y o e nh i o t ts oe a i j n ut h r b d s c u esc n ayf l .T em g ai at i ea ai  ̄ q e t w i a rv e i gf l .T eoe o i c r n t o d r ut h a m t c v yi t r e u n , hc c npo i a a s eo i h e a s e it n h e s h d
Re e r h o r ・o tol g fco sf ro e Co p rg l oy tli s a c n o e- n rli a tr o n p e —od p lmealc c n - d p sti t h n c u t e o i n Li u o ny,Yu n n p o ic e n a r vn e
年 , 南省地 质 局 区测大 队在 本 区进 行 了 1 10万 云 :0
的地质 矿产调 查 , 步建立 了本 区的地层 系统 , 初 确定
随多期次 岩浆 侵入 活 动 , 使本 区构造 具 有 复 杂化 致
和多样性 的特 点 , 为成 矿 提 供 了较 好 的 构 造 条 件 。 区 内岩浆 岩 活 动 频 繁 , 动 期 次 多 , 期 长 。 区 活 周 内广泛分 布 的各 类基 性 、 中性 、 岩浆 岩为成 矿提 酸性 供 了丰 富 的 物 质来 源 。现 已发 现 的 矿 种 多 达 数 十 种, 主要 有铜 、 、 、 、 、 ; 次有铝 、 、 等 。 铁 铅 锌 镍 金 其 锡 汞 除铜 、 为 中型外 , 它均 为小型矿 床 。 砷 其
XI Ya E ng,LIYig h n s u,GUO Ni n n ng i g,LUO ,CHENG y n, CHEN n,W ANG un Xi Xi i Na L
( u m n nv r t o S in ea dT c n l y K n i 5 0 3 C ia K n i U i s y f c c n e h o g , u m n 6 0 9 , hn ) g e i e o g
谢 阳 , 应 书 , 宁 宁 , 曦 , 细 音 , 黎 郭 罗 程 陈 楠 , 王 伦
( 昆明理工 大 学, 昆明 6 0 9 ) 5 0 3
摘 要 : 南 省绿 春 县某 铜 金 多 金 属 矿 床 位 于 墨 江 一绿 春 褶 皱 带 内 , 近 年 发 现 的 微 细 浸 染 型 铜 金 矿 床 。该 云 为
A s a t h o p rg l oy t l e o i i n a f h n i ami r — is mi ae o p rg l e o i , ih b t c :T e c p e —o d p l mea i d p st n Yu n n L c u c o d se n td c p e —od d p st whc r l c i s
第6卷 第3 3 期
有 色 金 属( 矿山部分)
21 年5月 01
DO : . 9 9 ji n 1 7 4 7 . 0 1 0 . 1 I 1 3 6 / .s . 6 1- 1 2 2 1 . 3 0 2 0 s
云 南绿 春 某 铜 金 多金 属矿 床 控 矿 因素分 析
矿床受哀牢 山大断裂与李仙江大断裂控制 , 矿体产于断裂带内的次级断裂 中; 区内岩浆活动频 繁 , 岩浆活动为该 矿 床的形成提供成矿物质来源。该 矿床 为受构造直接控制 的、 与岩浆活动有成 因联系的铜金多金属矿床 。 关键词 : 铜金多金属矿床 ; 微细粒浸染型金 矿床 ; 控矿因素 中图分类号 :D1 T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12 2 1 )3— 07— 4 17 4 7 ( 0 1 0 0 4 0
引 言
某 铜 金 多 金 属 矿 区位 于 云 南 省 绿 春 县 。16 94
三叠 系 (T) 等地 层 ( 1 。 由于 处在 地 壳 活 动 十 图 ) 分频 繁的地槽 褶皱 区 , 濒 临 哀 牢 山深 大 断裂 和红 又
河深 大断裂 西侧 , 造格 局 总 体 以北 西 向或 近 北西 构 向为 主 , 由一 系列 规模 不 等 的 褶皱 、 断裂 组 成 , 伴 并
d p sth vn r i a ea in wi h g t m. e o i a ig o g n l lt t t e ma mai i r o h s K y w r s h o p rg l oy t l e o i;mi r - is mi ae od d p st r — o t l n a t r e o d :t e c p e — od p lmea i d p st l e co d s e n t d g l e o i;o e c n r l g f co s oi
oe f r n ae il o h e ost. Th e o i i ie tyc n r le h tu t r s,a d i o p rg l lmealc r —o mig m tras frte d p i s e d p st sdr cl o told byt e sr cu e n sa c p e — od poy t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