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罕山林场铜银锡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通辽市扎鲁特旗超浩尔图银多金属矿床特征及其区域找矿标志的建立

《论文天地I蚕郝鸳源通辽市扎鲁特旗超浩尔图银多金属矿床特征及其区域找矿标志的建立周利霞1杜妍2林秀南31.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2.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队3.内蒙古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摘要:超浩尔图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北,赋矿地层为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流纹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等。
矿石矿物有黄铁矿次生矿物有孔雀石、褐铁矿;围岩蚀变特征为硅化、强褐铁矿化、孔雀石化、铅黄。
成因类型应为火山热液型。
成矿时代应为晚侏罗世。
差壁迥;遗壶去墅盟缉贮互壁物国蚩蚀变丛出垫邃型’?::!。
田‘掣I._,蚶1Y.’■I童11ej7,一.T t r’,’■一专嚣==:==}:==:::“。
’。
’。
超浩尔图银多金属矿床位内蒙古大兴安岭成矿省Ⅱ级成矿带,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m级成矿带,索仑镇一黄岗铁(锡)、铜、锌Ⅳ级成矿带,沙不楞山铜、铅、锌V级成矿带上。
测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北地块北缘。
西乌珠穆沁旗晚华力西造山带。
1.区域地质11区域地层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生界上二叠统林西组(P31);中生界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玛尼吐组(J3m n)、白音高老组(岫)和下白垩统梅勒图组(K。
m1)。
其地层特征(详见表1)1.2侵入岩区内晚侏罗世侵入岩不太发育,侵入岩的面积达96km2。
主要分布在罕山林场一巴音楚鲁一带,成北东向展布。
沙巴尔布拉格中细粒黑云母二长岩(L-q13-)出露面积7.5km2,该岩体侵入上侏罗统玛尼吐组(J,m n),被乌兰山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J3^y p4)侵入。
罕山鹿场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J3112):岩石呈肉红色,中细粒结构。
分布于罕山鹿场东侧山梁,呈北东向展布。
出露面积约10km2,该岩体侵入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
吞特尔微细粒斑状钾长花岗岩(J,∈^y3):主要出露于罕山鹿场幅吞特尔一带,呈近东西向展布,岩石呈灰黄色,具微细粒斑状结构,出露面积l O km2。
内蒙古毕力赫大型金矿勘查突破过程及启示意义

2009年8月Aug.,2009矿床地质M INERAL DEPOSIT S第28卷第4期28(4):390~402文章编号:0258-7106(2009)04-0390-13内蒙古毕力赫大型金矿勘查突破过程及启示意义*葛良胜,卿敏,袁士松,唐明国,邢俊兵(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摘要内蒙古毕力赫金矿原为一资源严重危机的小矿山。
为缓解资源危机,维持矿山可持续发展,笔者等应邀对该矿床进行了资源潜力评价,并开展接替资源勘查工作。
在对该矿床进行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和资源潜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针对矿山地质工作程度并结合矿床具体特点、采用以现有资料综合分析为基础、以针对性的地质科研引路、以有效的勘查方法技术组合配套使用为手段、适时设计验证工程、分期分阶段有重点地加以实施的找矿勘查思路。
通过3年多的研究与勘查,实现了找矿的重大突破,在原矿区外围新发现了Ò号金矿带。
通过系统勘探,发现大型高品位隐伏斑岩型金矿体,提交新增金资源/储量211916t,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矿一跃而成为大型金矿床。
经验表明,要实现危机矿山的找矿突破,扎实的基础地质工作、科学的资源潜力评价和有针对性的找矿勘查思路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地质学;金矿床;大型;勘查过程;毕力赫;内蒙古中图分类号:P618.51文献标识码:AProspecting process of Bilihei large-sized gold deposit in InnerMongolia and its revelatory significanceGE Liang Sheng,Q ING M in,YUAN ShiSong,TANG Ming Guo and XING JunBing(Gold G eolo gical Institute of CA PF,Langfang065000,Hebei,China)AbstractsT he Bilihei gold deposit in Inner Mongolia is a very small gold deposit w hose resource w as previously in a state of fearful crisis.In order to get rid of such a situation,the authors w ere inv ited to evaluate the resource po-tential and conduct resource prospecting.The early geolog ical survey show s that the deposit is located in an im-portant ore-form ing belt in the north marg in of the North China plate.T he ore bodies are controlled by struc-tures of volcanic craters and different trends of faults,and the country rocks are m ainly of the intermediate-acid volcanic series.M ineralization was related to the concealed granodiorite porphyry.Detailed observations of the exploratory and mining tunnels revealed that m ineralization at surface and shallow places is of the epithermal type,w hich may convert into the porphyry type in depth.Nevertheless,no typical porphyry type ore bodies w ere discovered before this prospecting.On the basis of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xhaustive field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resource potential,a scientific resource prospecting plan w as put forw ard and per-formed,w ith the porphyry type ore body in depth being the m ain exploratory target.T hrough more than three years'research and prospecting work,a new survey area named No.2mineralization zone w as detect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formerly-discovered ore district.It w as in the No.2m ineralization zone that a large-sized con-*本文得到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编号:200715011)和第二批全国危机矿山典型矿床及成矿规律总结研究项目(编号: 20089925)的资助第一作者简介葛良胜,男,1966年生,在站博士后,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
内蒙古维拉斯托矿区锂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内蒙古维拉斯托矿区锂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李泊洋;姜大伟;付旭;王磊;高树起;樊志勇;王可祥;胡格吉乐吐【摘要】继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维拉斯托矿区发现并勘探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后,2017年又在该矿区隐爆角砾岩筒中发现特大型云英岩型锂多金属矿床.该隐爆角砾岩筒总体呈上细下粗的柱体,延长247 m,延深640 m,垂高480 m,北西向倾斜,向南南向侧伏,侧伏角约76..横截面为长轴走向近30.的椭圆形,直径140~ 300 m.隐爆角砾岩筒边缘发育震裂裂隙带,内部发育震碎角砾岩带和爆破角砾岩带,其中震碎和爆破角砾岩带全岩矿化,成矿元素锂、铷为主,伴生铌钽、铍、铯、锡、钨、钼、铜、锌等多种有益组分.岩筒内云英岩化、天河石化、萤石矿化强烈,锂云母分布普遍,Li2O品位在0.8%~3.6%之间,平均品位1.25%,Rb2O品位在0.1%~0.58%之间,平均品位0.35%.维拉斯托锂多金属矿床是内蒙古首次发现特大型云英岩型锂矿床,初步估算Li2O金属量超过60万t.这一找矿突破对大兴安岭地区寻找锂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8(009)006【总页数】7页(P1185-1191)【关键词】锂多金属矿床;云英岩型;隐爆角砾岩筒;内蒙古;维拉斯托矿区【作者】李泊洋;姜大伟;付旭;王磊;高树起;樊志勇;王可祥;胡格吉乐吐【作者单位】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010010;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010010;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010010;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010010;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010010;内蒙古维拉斯托矿业有限公司,赤峰025376;内蒙古维拉斯托矿业有限公司,赤峰025376;内蒙古维拉斯托矿业有限公司,赤峰0253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7121世纪初,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在大兴安岭南段西坡发现维拉斯托中型铜锌多金属矿(郑翻身等,2006),该矿床现已开发利用超过10 a,总矿石量(122b+333)为881.14万t,锌金属量为37.81万t,铜金属量为6.63万t,矿床平均品位:Zn 4.29%、Cu 0.79%。
内蒙古后干沟银、铅多金属矿成因分析及找矿方向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中低温银铅多金属矿床是极为重要的工业矿床类型,是银铅铜等多金属的重要来源。
具有十分重要的工业价值。
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主要有热液成因、热水沉积成因、热水喷流沉积成因等[1-3]。
根据以往大青山地区资料可知,该区银铅锌矿床成因多为热液成因[4]。
但对于内蒙古卓资县后干沟地区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并未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通过野外地质勘查的基础上,通过对Ⅲ号、Ⅴ号蚀变带的特征及控矿构造特征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对比,对成矿带内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并为探讨该区的找矿标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对区内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区域地质背景调查区属华北地层区阴山地层分区大青山地层小区,构造位置为华北板块北缘阴山断隆[5],内蒙地轴西段,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的中段,也是阴山-燕山板内造山带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与新生代河套断陷盆地相邻,北与古生代天山-兴蒙造山带相接,东西绵延近200km [6]。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中太古界集宁群(Ar 2jn);中太古界乌拉山群片麻岩组(Ar 2w);下元古界二道凹群(Pter 2);侏罗系上统(J 3);白垩系下统固阳组(K 1g);上第三系上新统(N 2)以及第四系全新统(Qh)地层。
区域内岩浆岩较为发育,分布面积约占基岩区的25%,侵入的期次主要有燕山早期侵入岩(γ5);肉红色二长花岗岩、肉红色花岗岩;华力西晚期侵入岩(γ43)岩性主要为辉长岩、华力西中晚期侵入岩(γ42+3)岩性主要为肉红色细粒钾长花岗岩、元古代侵入岩(γ2)岩性主要为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太古代晚期侵入岩(γ1)岩性主要为混合花岗岩和斜长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γ012)。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北地台内蒙古台隆凉城断隆。
自太古代至三叠纪,一直处于上升隆起状态,因而前寒武纪变质岩裸露,中下侏罗统直接不整合其上,这些古老变质岩系以花岗片麻岩穹窿构造形式为主。
内蒙古东部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带地质特征

内蒙古东部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带地质特征内蒙古东部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带地质特征摘要:内蒙古自治区铜矿点多分布于大兴安岭中南段,东乌旗地区属大兴安岭铜多金属成矿带的西段,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铜、银、铅、锌、铁、钨、锡或矿集中区之一。
本区是在成矿物质丰富的老基底构造层和华力西地槽褶皱带根底上,叠加了中生代火山~岩浆构造活动而开展起来的铜、银、铅、锌、锡多金属矿化集中区,成矿作用与地层、构造和岩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关键词:东乌旗铜多金属地质特征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内蒙古东乌旗地区属大兴安岭铜多金属成矿带的西段,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铜、银、铅、锌、铁、钨、锡矿矿集中区之一。
其大地构造位置属古生代蒙古弧形构造带的东段,即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古生代陆增生带及二连~贺根山板块对接带北缘,南部即为华北板块北部大陆边缘。
区域构造线方向呈北东东向―北东向。
西北部与蒙古南戈壁省努库特达斑岩成矿带毗邻。
已发现的矿床和矿点,除碱性花岗岩铜铌钇矿床外,主要类型可划分为斑岩型、次火山热液型和夕卡岩型等,可统一视为燕山期深源中酸性浅成―超浅成斑岩铜多金属成矿系列。
本区是在成矿物质丰富的老基底构造层和华力西地槽褶皱带根底上,叠加了中生代火山~岩浆构造活动而开展起来的铜、银、铅、锌、锡多金属矿化集中区,成矿作用与地层、构造和岩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2. 控矿条件分析地层本区最早地层为下一中奥陶统,主要为浅海相火山碎屑岩建造和形成于较强拉张环境中的优地槽型细碧角斑岩建造(由海相火山岩、火山沉积岩夹碎屑岩、灰岩组成),分为铜山组、多宝山组和乌宾敖包组;志留系上统为卧都河组砂岩夹粉砂岩、板岩组合;泥盆系为一套巨厚的浅海相、滨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系,分为中―下统泥鳅河组、中―上统特尔巴格特组和上统安格尔音乌拉组;上石炭―下二叠统可分为两个组,即宝力格庙组陆相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黑色砂板岩和格根敖包组浅海、滨海相中性―中酸性火山岩(细碧岩、石英角斑岩)、火山碎屑岩夹碎屑岩、生物灰岩透镜体;侏罗系中下统为断陷盆地中沉积的含煤碎屑岩,上侏罗统为陆相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
内蒙古突泉—科右中旗地区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区评价

摘要研究区位于内蒙古东部突泉县、科右中旗境内,大地构造位置处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结合带——索伦—西拉木伦古生代结合带东部。
本次论文利用1:5万矿调原始地质资料对地层和侵入岩进行了梳理,建立了研究区地层格架和侵入岩序列,重点剖析了研究区内铜多金属矿典型矿床3处,分别是突泉县闹牛山铜银矿床、突泉县莲花山铜银矿床、科尔沁右翼中旗布敦化铜矿床,对其地质特征、矿田构造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典型矿床模型。
利用1:5万化探原始数据进行综合整理成图后圈定化探综合异常14处,其中以Cu为主要成矿元素的异常有9处,以PbZnAg为主成矿元素有5处。
利用1:5万航磁原始数据重新编制了研究区航磁异常图件,整理、校对、统计航磁异常共200处;分析区域物化探异常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基于地质、地球物理和化学异常特征,还有矿化蚀变等方面的信息,联合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矿床模型,进行找矿预测,在区内共圈定4个铜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对其中的部分远景区进行野外矿产检查后,进一步选定了一处A类重点找矿靶区和一处B类找矿靶区。
本论文的研究为突泉—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的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同类矿床的找矿、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铜多金属,典型矿床 ,靶区预测,内蒙古Abstract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in Horqin Right Middle Banner , Tuquan county of, eastern Inner Mongolia, and the tectonic position i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sorenxilamuron Paleozoic junction zone of the Siberian plate and the north China plate.This paper uses 1:50,000 ore original geological data to generalize the formation and the intrusive rock, established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the intrusive rock in the study area, In this paper, three typical deposits of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are analyzed, namely, the Naoniushan copper deposit in Tuquan county, Lianhuashan copper and silver deposit in Tuquan county, Budunhua copper deposit in Horqin Right Middle Banner.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anomalies and mineralization are studied, and the typical ore deposit model is establishedUsing geochemical data to delineate 14 geochemical comprehensive anomalies, among them, there are 9 anomalies with Cu as the main metallogenic element and 5 anomalies with PbZnAg as the main metallogenic elements.The map of aeromagnetic anomalies in the study area was recompiled with 1:50,000 original aeromagnetic data, and a total of 200 aeromagnetic anomalies were collat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regional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 geochemical anomalies and mineralization were analyzed.Based on geological,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anomalies, as well as information of mineralization and alteration,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ypical ore deposit metallogenic patterns and ore prospecting marks were combined to make ore prospecting predictions, and four ore prospecting scenic spots and a key prospecting target area of type A and type B are selected.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ore prospecting in the area of Tuquan-Horqin Right Middle Banner, and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value for ore prospecting and prediction of similar deposits.Key words: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typical ore deposit, target forecasting , Inner Mongolia目录1 引言 (1)1.1 自然经济地理 (1)1.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1)1.1.2 自然地理、经济概况 (2)1.2 选题目的与依据 (2)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3.1 研究现状 (3)1.3.2 存在问题 (6)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6)1.4.1 研究内容 (6)1.4.2 技术路线 (6)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7)2 区域地质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9)2.1 区域地质背景 (9)2.1.1 地层 (10)2.1.2 岩浆岩 (14)2.1.3 构造 (16)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17)2.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17)2.2.2 区域航磁异常特征 (18)2.3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19)2.3.1 1:5万地球化学特征 (19)2.3.2 1:5万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22)2.4 区域矿产分布特征 (26)2.4.1 区域矿床分布 (26)3 铜多金属典型矿床及区域成矿规律 (29)3.1铜多金属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29)3.1.1 突泉县闹牛山铜银矿床 (29)3.1.2 突泉县莲花山铜银矿床 (33)3.1.3科尔沁右翼中旗布敦化铜矿 (34)3.2 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 (36)3.2.1 控矿因素分析 (36)3.2.2 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 (39)3.2.3 铜多金属矿矿床成因类型及特征 (40)4 铜多金属成矿远景区评价及找矿靶区预测评价 (41)4.1 成矿远景区 (41)4.1.1 突泉县闹牛山铜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1号) (42)4.1.2 莲花山北铜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2号) (46)4.1.3 莲花山铜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3号) (50)4.1.4 布敦化铜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4号) (55)4.2 找矿靶区预测评价 (60)4.2.1 莲花山北找矿靶区(B2-1) (60)4.2.2 布敦化铜矿外围找矿靶区(A4-1、B4-1、B4-2) (62)5 结论 (67)致谢 (69)参考文献 (70)附录 (7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硕士学位论文1 引言1.1 自然经济地理1.1.1 地理位置及交通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境内,地理坐标为120°46′30″E—122°00′00″E,44°50′00″N—45°50′00″N,面积约6585.76km2。
内蒙古中东部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v 叼
内蒙古 中东部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邵 爱东 ’ ,王伟 杰
( 1山东 省 第三 地质 矿 产勘 查 院 ' L U 东 烟台 2 6 4 0 0 0; 2 . 山 东省 第 六地 质矿 产 勘查 院 , 山东 招远 2 6 5 4 0 0)
摘 要 :内蒙古 是 我 国 重要 矿 产 资 源基 地 ,内蒙 古 中 东部 地 区与 晚 古 生代 火 山— — 沉 积岩 系和 华 力 西 、 燕 山期 岩 浆 活 动 有 关 的银 多金 属 矿 床 以规模 大 、 综合 利 用价 值 高成 为勘 查 热 点。 通 过 对 已知 矿床 地 质特 征 和矿 化 规 律 的分析 总结 , 提 出该 区本 类 型矿 床 的 成矿 条件 、 勘 查 方向 , 对 指 导本 类 型矿 床勘 查思路 和 工 作部 署 具有 参 考意 义 。 关键 词 : 银 多金 属 矿床 ; 特征 ; 勘查方向 中图 分类 号 : P 6 1 8 5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i n t he l a t e Pa l e oz oi c v o l c a no — s e d i me n t a r y r oc ks a n d H ua L i x i ,t he Ya n s ha n ma g ma t i c a c t i v i t y a s s oc i a t e d wi t h t he s i l v e r po l ym e t a l l i c de p os i t i n l a r g e s c a l e ,c o m pr e he n s i ve u t i l i z a t i on of hi g h v a l ue be c o me ho t e xp l o r a t i o n.Ba s e d on t he a na l y s i s of g e o l og i c a l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d mi ne r a l i z a t i o n r u l e s o f k no wn d e p os i t s ,t he me t a l l o g e n i c c o nd i t i o ns a nd pr o s pe c t i ng d i r e c t i ons o f t he d e pos i t s i n t hi s a r e a a r e p ut f o r wa r d,whi c h wi l l be o f r e f e r e nc e s i g n i ic f a n c e t o g u i d e t he e xp l or a t i on of t he d e po s i t s of t hi s t y pe a n d t h e de p l o y me nt of t he de p os i t s .
内蒙古毕力赫大型斑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发现过程与启示意义

内蒙古毕力赫大型斑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发现过程与启示意义华北板块北缘我国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之一,该区经历了古生代多期板块俯冲和陆缘增生过程,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内蒙古毕力赫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古生代增生带内,是一个资源严重危机、濒临倒闭的国营矿山。
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在矿山资源潜力评价和矿床地质特征详细研究基础上,认为矿床是形成于早古生代古亚洲洋俯冲碰撞,华北陆块北缘增生带之后,叠加晚古生代(二叠纪)陆缘火山-岩浆带背景的浅成低温-斑岩型金矿床。
提出以针对性的地质科研引路,以斑岩型矿床成矿模型为指导,以有效的勘查方法技术组合配套使用为手段,适时并大胆设计验证工程,分期、分阶段有重点地加以实施的危机矿山找矿勘查增储的基本思路。
通过工作,首次在毕力赫矿区外围新发现大型隐伏的独立斑岩型金矿床。
矿床具有矿体规模大(单个矿体资源量超过20 t)、品位高(最高52.75×10-6)、变化小、埋深浅、金属矿物含量低(小于3%)、矿石简单、易采、易选等特点。
研究表明,矿床形成于(271.3±1.7)Ma(MSWD=1.06),受NE和NW 2组构造交会部位及花岗闪长斑岩体控制,具有以斑岩体为中心,从深部到浅部、从中心到边部,由钾硅酸盐蚀变带→钾硅酸盐蚀变带+石英-绢云母化叠合带→石英-绢云母化带+中级泥化带→高岭土化带、蛋白石化带的环带特征。
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包括550℃和小于380℃的2个区间,盐度变化在0.88%~8.68%之间,H、O同位素组成指示主成矿期成矿热液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物。
建立了矿床形成的描述型模型。
该矿床的发现具有如下重意义:一是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成功实施提供了典型示范;二是破解了本区作为典型的弧构造-岩浆环境却没有典型的大型斑岩型矿床发现这一长期困扰人们的科学谜题;三是对区域基础地质问题的重新认识提供了新线索;四是根据斑岩型矿床成群成带分布特点,为在本区及相似的环境内斑岩型矿床勘查提供了科学导向;五是基于本矿床发现的科学过程所总结出的找矿勘查思路和模型将对本区下一步找矿具有推广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 异 常查 证 时发 现 的。矿 体呈 脉状 赋 存 于侏 罗系 上
统 满克 头鄂 博 组 流 纹 质 含 角砾 岩 屑 晶 屑凝 灰 岩 中 ,
主成 矿 元 素为铜 、 银、 锡, 品位较 富 , 矿 床成 因可 能 与
火 山一 次 火 山 热 液 有 关 。物 化 探 异 常 圈 出 3个 靶
1 . 1 地 层
该 区 出露 的 地层 有 二 叠 系上 统 林 西组 , 侏 罗系 上统 满克 头鄂博 组 , 玛 尼 吐组 、 白音 高 老 组 , 白垩 系
下统 梅勒 图组 以及第 四系 ( 图 1 ) 。
矿床 的 发现 进一 步 提升 了大兴 安岭 中南 段成 矿 带大 型铜 银 锡矿 床 的找 矿 潜 力 , 对 寻 找 大 型 与火 山热 液 有 关 的 多金 属矿 床具 有 重要 启示 。
云母板 岩 、 变质 粉砂 岩 、 变 质 细砂岩 , 呈 单斜产 出 , 厚
度大于 2 5 0 0 m。
坳 陷地 带 。 晚古 生代 由于地 壳 拉 张 下 陷 , 形 成 规 模
巨大 的裂 陷 , 所 以沉 积 了 晚石炭 世 浅海 相碎 屑 岩 、 碳
侏 罗系 上统 满克 头鄂博 组 : 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广 泛分 布 , 总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1 —1 6
[ 第一作者简介 ] 沈存利 , 男, 1 9 6 6年生 , 博士 , 教授级高工 , 从事矿产地质综合研究及技术管理工作。
47 5
第 4卷
第 5期
沈存利等 : 内 蒙 古 罕 山 林 场 铜 银 锡 多 金 属 矿 床 的 发 现 及 意 义
( 内 蒙 古 自治 区 有 色地 质 勘 查 局 ,呼和 浩特 0 1 0 0 1 0 )
摘 要 内 蒙 古 罕 山林 场 铜 银 锡 多 金 属 矿 位 于 大兴 安 岭 中南 段 西 坡 的 东 北 部 。其 赋 矿 围 岩 为 侏 罗 系 上 统 满 克 头 鄂 博 组 流 纹 质 含 角砾 晶 屑 岩 屑 凝 灰 岩 、 安 山质熔 岩 、 安 山玢 岩 。 矿 体 呈 脉 状 产 出 , 矿体规模 较大 , 铜、 银、 锡 品 位 均 比较 富 。初 步勘 查 认 为 , 其 矿床成 因与火 山热液有关 , 基 本 具 备 大 型 矿 床 的条 件 。 大 兴 安 岭 中
酸盐岩 和火 山岩 ; 二叠 纪 的浅海 相碎 屑岩 , 碳 酸盐 岩 和 中基 性火 山岩 , 具 岛弧 型 沉 积 特 征 。 自早 侏 罗世 开始 , 区域 上 , 受 中国东部地 区北东 向右行 剪切 应力 作用 , 沿 晚 古生代 北东 断裂 带 , 晚侏 罗世 至早 白垩世 火 山岩 大规模 喷发 , 与该 阶段侵 入 的花 岗岩 、 花 岗闪 长岩、 花 岗斑 岩等 中酸 性岩 浆岩 一起 , 共 同形成 了总 体延 展方 向为北东 一北 北东 规模 巨大 的火 山一 岩浆 岩 带 。强烈 的火 山一 岩浆活 动从 上地 幔带来 了丰 富 的成 矿物 质 。 目前 , 已知 的铜 多 金 属 矿 床 大 多 与 中 生代 火 山一岩 浆岩 有着 密切 的成 因联 系 。 。
中 图分 类 号 : P 6 1 8 . 4 1 ; P 6 1 8 . 4 4 ; P 6 1 8 . 5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4— 7 8 0 1 ( 2 0 1 3 ) 0 5— 0 4 7 5—1 0
罕 山林场 铜 银锡 多金 属 矿床 位 于 内蒙古通 辽 市 扎鲁特旗 ( 鲁北镇 ) 北西 1 4 0 k m, 中心 坐标 为 : 东 经 1 1 9 。 4 7 2 3 ; 北纬 4 5 。 1 2 3 0 ” 。该矿是在 1 : 5万 区 域 矿 产远 景 调查 的基础 上进 行 1 : 1 万 土 壤 地球 化 学 测
1 成 矿 地 质 背 景
该 区大地 构 造位 于华 北 板块 北 部大 陆边 缘 之宝 音 图一锡 林 浩 特 火 山型 被 动 陆缘 , 为 晚古 生 代 强 烈
二叠 系 上 统林 西 组 : 分 布在 工 作 区外 的北 东 部
和南部 , 区域上 总体 呈北东 向展布 , 总体 产状 呈南 东 东倾 , 倾角 5 0  ̄ 一7 0 。 。岩 性 组 合 为 深 灰 色 、 灰 色 绢
第 4卷 第 5期 2 0 1 3年 9月
矿
产 勘
查
Vo l _ 4 No . 5 S e pt e mbe r, 2 01 3
MI NERAL EXPLORAT1 0N
内蒙 古 罕 山林 场 铜 银 锡 多 金 属 矿 床 的 发 现 及 意 义
沈存 利 , 高有库 , 张天 平 , 杨 占忠 , 陈 旺, 贾 文, 白丽琴
1 . 3 构 造
区域 内断裂 构造 主 要表 现为 北东 向断裂 构造 和 北 西 向断裂构 造 , 北 东 向构 造 以花 岗岩 类 岩 浆 沿 北 东 向构造 的侵 位 和第 四 纪 大 的 沟 谷 为代 表 , 同时 伴 随有 南北 向和东 西 向断裂 构造 。北东 向断裂 构造 以 压 性 为主 , 其 他 方 向 断裂 构 造 以扭 性 为 主 。北 东 向
南 段 是 我 国重 要 的有 色金 属 成 矿 带 之 一 , 但 以铜 为 主 的 矿 床 主 要 集 中 于 东 部 , 以锡 为 主 的 矿 床 则 主 要 集
中在 南 部 , 在 西 坡 中 段 的 中生 代 火 山 岩 中 发 现 铜 银 锡 多 金 属 矿 尚属 首 例 。 关 键 词 内 蒙 古 大 兴 安 岭 中 南 段 火 山 热 液 铜 银 锡 多金 属 矿 床
区, 目前仅 对 C区 进 行 了 初 步 勘 查 , 其 他 两 个 靶 区
与 c区 相 似 , 初 步预 测 该 矿床 已具 备 大 型铜 银 锡 多
金属 矿 床 的条 件 。从 主要 矿 种 、 矿 床成 因及 规 模 分
析, 该 矿 是大 兴 安 岭 中南 段 的一 个 重 要 新 发 现 。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