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之大学生科技创新事务管理
大学生创新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及对学校科创管理工作促进作用的分析教育文档
大学生创新项目管理系统旳建设及对学校科创管理工作增进作用旳分析随着国内高校日益注重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与能力旳培养,各高等院校纷纷展开了多种级别多种类型旳以培养为目旳旳创新性培养筹划以满足高速发展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旳需求[1-4]。
随着高校科技创新筹划旳不断进一步展开,项目申报、管理旳工作量日益庞大,人工方式难以应付项目管理旳难度和复杂度[5-6],老式旳项目管理方式逐渐暴露出缺陷。
目前,我校大学生创新项目旳申报、审批等工作重要由人工完毕,其间也运用了某些老式旳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但是在项目旳进行过程中,项目申请人、指引教师、评审专家、学生创新中心(我校学生项目主管部门)之间仍然需要传递大量旳纸质文档。
纸质文档按照相应旳流程需要进行多次旳审批,导致了项目申请人在学校不同旳办公地点间来回奔波,甚至尚有也许存在领导、教师出差在外,文献流转、项目审批困难,文献待批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管理行为滞后;领导或教师出差回来,众多手持待批文献人员在门口排队等待。
由于时间紧,许多事项来不及仔细研究,草草批复导致签批旳文献事后查阅困难等等老式方式无法避免旳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学校对大学生创新注重限度旳不断提高,各类创新项目旳不断增长,项目申报审批旳复杂度也越来越大,老式旳人工项目管理方式已经导致了项目申报审批秩序混乱、持续时间冗长、工作量急剧增大等问题。
尽管学生创新中心出台了某些措施用于规范申报审批流程,但是效果并不抱负,问题并没有得到主线性旳解决。
因此,针对学校旳实际状况,充足运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信息技术开发部署一种集成项目申报审批流程旳在线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于是,各高校充足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结合工作流技术,建设并部署了结合自身需求旳大学生创新项目管理系统[7-8],从而对大学生创新项目旳实行状况进行科学高效旳管理,提高了项目管理旳效率。
本文通过对东北大学创新项目管理系统在学校科研创新中管理中旳应用,具体旳简介创新项目管理系统所发挥旳作用,对同类院校大学生创新项目管理系统旳部署具有一定旳参照价值。
高校学生事务团队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创新——基于重庆邮电大学学生事务管理的个案研究
(二)从管理学视角分析高校学生事务团队管理
从管理学角度来分析,团 队 的 工 作 绩 效 明 显 高 于 个 体 的 工 作 绩 效,集 体 力 量 往 往 大 于 个 人 力
量,团队的优势能够产生 1+1>2 的效应.在团队协同环境里,团队合作往往能够更便 捷 地 获 取 解
第2卷 第2期
Vo
l.
2 No.
2
2015 年 4 月
,
Ap
r.
2015
教师教育学报
DOI:
10.
13718/
cnk
ij
.
s
2015.
02.
011
j.
j
y.
J
our
na
lofTeaFra bibliotekche
rEduc
a
t
i
on
高校学生事务团队管理的
理论基础与实践创新
∗
———基于重庆邮电大学学生事务管理的个案研究
游 敏 惠1,朱 方 彬2,黄 悦3
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咨询和服务,切实提高学生事务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学生事务工作者角色冲突的化解需要推行高校学生事务团队管理
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往往集教育者、管理 者、服 务 者、协 调 者、研 究 者 等 多 种 角 色 于 一 身,他 们
既是学校制度的执行者,又是学生利益的维 护 者,扮 演 着 多 种 社 会 角 色. 一 方 面,由 于 他 们 面 临 多
积极性、主动性、想象力和 创 造 力. 团 队 管 理 是 一 种 建 立 在 对 人 性 深 刻 认 识 基 础 上 的 现 代 管 理 方
学生科研项目管理规范
学生科研项目管理规范引言:学生科研项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科研项目管理规范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学生科研项目管理规范,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策略。
第一部分:项目立项项目立项是科研项目管理的第一步,一个好的项目立项能够为后续的项目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首先,项目要有明确的目标和问题陈述,确定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其次,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和时间表,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另外,项目负责人还应该考虑项目的资源需求和预算安排,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二部分:团队组建科研项目需要一个团队的协作完成,团队的组建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团队成员时,要考虑成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匹配度,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同时,要注重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鼓励成员间的合作和交流,以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部分:任务分工项目进行过程中,明确的任务分工能够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和项目的整体效果。
在任务分工时,要根据每个成员的能力和兴趣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还要考虑任务的紧急程度和项目进度的安排。
并定期组织团队成员进行工作报告和进度检查,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第四部分: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项目团队应制定详细的时间计划和工作安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注重时间的控制和调整,及时进行时间的补充和调整,以避免项目进度延误。
第五部分:资源管理科研项目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持,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等。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负责人要合理利用和管理这些资源,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充分发挥。
此外,还要及时对资源进行调配和动态管理,以适应项目的需求变化。
第六部分:风险管理项目管理中存在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项目团队应及时识别和评估这些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要时刻关注项目进展和风险情况,及时调整项目策略和措施,以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加强对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项目主要用于资助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中的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通过项目的实施,鼓励和引导高校青年教师围绕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开展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推动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为山西科技创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三条高校科技创新项目包括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两类,分为资助经费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自筹经费项目的经费由所在高校负责解决。
科技创新项目每年集中申报一次。
第四条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处是高校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受理、评审、立项、检查、结题验收等工作。
第五条高等学校应设立并实施本校的科技创新项目。
加强对立项项目的跟踪管理,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第二章项目申报第六条高校科技创新项目采取限额方式申报,申报时间和具体要求以年度科技项目申报通知为准。
第七条项目申请人应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申请人须为人事关系在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教学第一线的全职人员。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独立开展及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二)申请人须为项目的实际主持人,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硕士学位、中级以上职称,年龄不超过40周岁。
重点支持3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三)项目组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主要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申请项目的研究,所在单位能提供相应的研究条件。
申请人不得同时主持一项以上或参与两项以上本项目;(四)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只能申报资助经费项目,各高职高专院校和非省直属高校教师和科技人员只能申报自筹经费项目。
申报自筹经费项目时,须提供出资证明;(五)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依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申请的项目,提倡跨学科、跨院校、跨部门联合申报,发挥群体优势,联合攻关,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实施管理办法1.04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实施管理办法(附科技兴趣小组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我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实施,遵循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培养规律,实行点面结合,基本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
第二条“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建设宗旨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筑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得到科研项目的训练和科学素养的培养,积极倡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挑战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科技团队的领军人物和高水平的学生创新研究团队,进一步推动我院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发展,形成高职教育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和科研实践动手能力。
第三条“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实施,同时也为择优向院外推荐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充分的项目申报及验收的准备。
包括1、各类大学生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专利)评选与推广;2、省教育厅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个人、团队)、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立项评选(并完成项目验收结题);3、“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4、省级、国家级大学生专业学术科技竞赛(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器人、机械创新设计、电脑网络设计等大赛);5、积极鼓励大学生通过参加“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兴趣小组”,开展多种科技创新活动。
(见附件一)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的组成: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科技、教学的院领导担任,成员包括院团委、学工处、科技处、教务处、高教所、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学院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创新
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技术有了很大进展,新技术在当今社会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新技术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当中。
在现阶段,信息技术也被应用到事务管理当中,由于新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使管理更加准确性。
所以,高校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来进行事务的管理,端正学生的思想,使学生能够在学校生活当中进行科学的成长和完善。
本文就以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创新策略引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引入“工匠精神”,是基于“工匠精神”的内涵,提高对学生发展和高校德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视,立足于学生今后发展,将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作为提升的学生德育教育以及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将辅导员作为教育主体,发挥辅导员学生一线工作的优势,从日常管理到学生学习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要求的无缝对接,侧重于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定位,让学生深刻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从而建立更加简捷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过程,构建一流的辅导员队伍,基于学生发展现状探索高效的学生德育工作和职业素养教育途径。
1“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新问题1.1学生事务管理理念有待更新学生事务管理理念是管理实践的思想指引,为管理指明方向。
在高职院校一再强调要实现全方位育人,服务学生,以学生为中心。
但是在学生事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管理与服务理念滞后的表现,一是重现实、轻长远发展。
校园“互联网+”的建设必然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部分高职院校的资金链短缺而导致学校对互联网+的忽略,妨碍对学校和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学生在校园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显凸,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诉求,希望自己参与到学生事务的管理中来。
宁波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办法
宁波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办法为了进一步调动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我校大学生科技创 新活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特修订宁波工程学院大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办法。
一、总则(一) 目标通过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运作,力求使全校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都有接 受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
学校设立 学生创新活动基金”,每年拨出专款用于大学 生科技创新活动。
通过学生创新活动基金”和其它形式的社会资助的投入充实大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努力保证每年有大量的在校本科生得到该基金的资助,使学 生在导师指导下,接受严谨的科研工作训练,开展一些初步探索性研究工作,以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同时通过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力争每年都产 生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争取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 经费来源学生创新活动基金”,主要用于大学生学科竞赛和学生科研项目的开展。
基金来 源主要包括学校拨款、上级拨款、社会赞助、学生自筹经费以及成果转让费等。
(三) 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学校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由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团委以及 相关学院(部门)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团委。
学校各学院、宣传部、 教务处、学生处、 作。
领导小组主要职能:审定规程、项目审批、资金管理和调配、奖励机制审核和执 行等。
办公室主要职责:负责相关规程的制定,校外组织机构的联络,项目的策 划与初审,项目执行过程的宏观指导、协调和监控,项目工作量的核算,获奖学 生及其指导教师奖励的落实,编印年度总结材料和归档等工作。
各学院和相关部门主要职责:负责具体承办(实施)本学院有关学生科技创新工 作。
实施学院(部门)应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并确定一名学院领 导担任指导小组组长。
对学科竞赛,领导小组负责竞赛的整体工作和进度,宣传组织报名,安排学生赛 前辅导和培训,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提供竞赛所需的实验室或场地,仪器设备, 相关材料和信息,做好竞赛后勤保障工作,以及收集竞赛作品、过程材料,获奖 成果展示,总结和归档等工作;对大学生科研项目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做好本学 院宣传、组织、初评工作,负责项目经费管理与审核,优秀创新成果的发表与推 广总结和归档等工作。
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管理规定
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管理规定在实践中,学生创新项目的管理规定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校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规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创新实践活动。
本文将从学校角度出发,探讨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管理规定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规定的意义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管理规定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它规范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确保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按照一定的流程和要求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它为学生提供了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实践探索和成果输出。
二、项目立项与管理学校应明确学生创新项目的立项与管理程序。
可以设立项目申报流程,要求学生在申报前进行项目规划和分工,明确项目目标、预期成果和时间进度等。
另外,学校可以成立项目管理团队,负责协调各个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三、指导教师选拔与培养学校可以制定指导教师选拔与培养的规定,确保每个创新项目都有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的指导教师。
可以通过评选、培训等方式选拔指导教师,同时提供必要的培训,提高指导教师的能力水平。
四、成果展示与评价学校可以规定学生创新项目需要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
可以组织学术交流、项目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向其他人展示他们的成果,并接受来自专家和同行的评价与建议。
这样有助于提高创新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五、知识产权保护学校可以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规定,确保学生获取的创新成果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可以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帮助学生进行成果申请和专利保护等工作,鼓励学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六、资源支持与管理学校可以规定资源支持与管理的制度,为学生创新项目提供必要的经费、实验室设备、材料等资源支持。
同时,学校也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管理,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
七、风险评估与控制学校可以制定风险评估与控制的规定,确保学生在实践项目中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风险。
可以制定项目风险评估表格,明确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办法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保证创新创业项目顺利开展和长足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旨在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强调以激发创新创业兴趣为导向,以训练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体验创新,砥砺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校创新创业文化氛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三条为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保证项目质量和顺利实施,由学校就业指导处(“双创办”)负责全面统筹、督导和考核工作,各学院具体实施本部门项目的组织申报、立项推进、经费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项目立项及实施情况纳入部门年度目标管理。
第四条双创办、学院要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上好创新创业课程,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
双创办、学院要做好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和储备。
鼓励职能处室积极参与项目立项。
就业处推荐参加创新创业省级项目,每年获奖不少于3项。
第三章项目的申报要求第五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团队成员一般应为本校全日制在校生或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学生人数不少于3人、不多于10人,指导教师不少于2人(至少一名专业导师和一名创业导师)、不多于5人。
通过师生自愿结合组成项目团队,共同推选确定第一指导教师及项目团队负责人(学生)。
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联合申报。
第六条申请立项的范围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教师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社会服务项目、文化创意项目、公益创业项目、非遗传承项目、健康扶贫项目等。
鼓励项目团队认真学习结合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相关要求,推出符合学校专业特色的、能够紧密切合当前时代发展热点课题的、具有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优秀创新创业项目。
某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校园文化品牌申报材料――仁爱援【共9】
某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校园文化品牌申报材料一仁爱援某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校园文化品牌申报材料一一仁爱援1、项目名称:爱,你我同在一一仁爱援2、项目理念:立足校园,关爱残障,传递温暖,代代相承。
2、1理念阐释:仁爱园是顺德容桂残障孤儿院,取其谐音“仁爱援”,是援助帮扶困难人群的志愿团队。
旨在立足校园,鼓励团队成员与招募的校内志愿者们一起,为仁爱园残障儿童尽己所能,带去温暖。
关爱残障儿童,奉献爱心,教育医学生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其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良好品格。
通过“仁爱援” 一届届的传承,磨练出一批有担当的大学生,来宣扬时代楷模的优良品质,引领更多同学加入到爱心之旅的行列中,将爱延续。
3、项目运作3、1项目主体:xx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仁爱援”团队青年志愿者3、第1页共11页1、1团队简介:“仁爱援”团队是XX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一支长期志愿者团队,从建立之初的三十人30人,到现在已经发展为拥有长期志愿者100余人,并有社会爱心人士自愿加入。
“仁爱援”下设服务组、秘书组、宣传组,明确分工,统一行动。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这是一个充满爱心的集体,一个凝聚着医学生对社会、对祖国殷殷赤子情怀的团队。
3、1、2团队宗旨:“仁爱援”团队一直以来致力于协助社工,为顺德仁爱园残障人群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与生活帮助;与顺德区容桂街道庇护工场合作,为残障人群筹备组织义卖活动。
团队旨在培养青年一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教育学生在传递爱心的过程中,温暖他人的同时勇于担当。
3、2项目对象佛山市顺德区容桂仁爱园、容桂南坛公园、仁爱园庇护工厂3、3项目时空3、3、1项目用时:仁爱援团队自xx年成立,学生一届届传承,进行着这场爱心接力赛,确保每个周末,都会定期出队到仁爱园义务服务。
3、第2页共11页3、2项目成本:收入:项目所需资金为仁爱园庇护工厂产品义卖、回收学院公寓楼内废旧物品、学生自愿捐献所得。
支出:所有项目所得资金均用于仁爱园内残障儿童的日常生活以及康复治疗所需。
探索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创新模式——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
第一阶段 : 专业英语 教学初期 。此阶段学生还不清 楚专业英语 和基础英 语 的区别 ,对专 业英语所 涉及 的 专业词 汇掌握 的也不多 , 如果 贸然 选用一些篇 幅过长 、 专业词 汇过 多的文章讲授 , 易使 学生对这 门课 程“ 容 望 而生畏 ”且会误 导学生 , , 使学生一 头钻入单词 、 法里 语 不可 自拔 ,体会不 到专业 英语这 门课 程教学 目的是 培 养学 生 运用 专业 英语 这 门语 言来 学 习专 业 知识 的能 力 。在本 阶段教师 可在教材 中选 取一些难度低 、篇 幅 短、 简单有趣 的专业文 章等来 讲授 , 这样 可 以调动学 生 的学 习主动性 ,同时又可 以使学生循 环渐进地记忆 一 些常见 的专业英语 词汇 ,熟悉一些专 业英语 中经 常出 现 的长 、 难句型 , 为后 续阅读难度 系数 大的文章 打下基
控制全局 的作用 , 各部 门都 以其 为 中心设立 窗 口, 为学 生提供更加便捷式 的服务平台 。
一
、
基本机构设置
广东 白云学 院学生事务管理 组织结构 主体模 式还 是我 国高校“ 条块结合型” 直线一 的“ 职能” 型结构。在此 期 应留 出几个学 时的时间 ,给学生 明确一个 研究范 围 或研究题 目,让学生分组 或单个进行课 题研究或课堂 演讲 , 培养学生通 网络等 途径查找英文 资料能力 , 以及 运用英 文进行 专业研究 、 书写研究报告 的能力 。 通 过三阶段 的教学 ,使课 堂教学 的主角逐步从教 师 转变为学生 ,通过角 色的变化来发挥 学生学习 的主 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 学生能积极 的参与到课堂 中 , 提升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研究 的能力。 最终 四、 结束语 网络辅助教学最大 的优 点就是可 索高校学 生事 务管理创新模 式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规定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规定写作一:背景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创业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规范高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各高校纷纷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高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
写作二:项目立项与评审高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必须经过严格的立项和评审程序。
学生团队需要提交项目方案,包括项目的目标、计划、预算等内容。
学校会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和市场前景等。
只有通过评审的项目才能正式立项。
写作三:资金审批与管理在立项成功后,学生团队可以向学校申请相应的创业项目资金。
学校会根据项目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审批并拨款。
学生团队需要按照规定用好资金,并及时进行预算和报销。
学校会定期对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
写作四:导师指导与监督每个学生团队都会指派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导项目的实施过程。
导师负责对项目进行指导和监督,帮助学生团队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导师还可以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支持,帮助学生团队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写作五:创业资源的支持学校会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相应的创业资源支持。
这包括实验室、办公场所、设备设施等。
学生团队可以在这些资源的支持下,更好地进行项目的实施和运营。
同时,学校还会为学生团队提供创业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
写作六:知识产权保护高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通常涉及一定的知识产权问题。
学生团队应该对项目中的创新成果进行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包括申请专利、商标注册等。
学校鼓励并支持学生团队进行创新,同时为保护知识产权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源支持。
写作七:创业成果与转化学生团队如果取得了较好的创业成果,学校会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支持。
鼓励学生团队通过技术转化、项目孵化等方式,将项目转化为现实产业,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学校会为成功转化的项目提供商业化合作和市场推广的支持。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大学生崇尚科学、锐意创新的精神,将创新教育纳入到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之中,团委特设立“包头医学院共青团科技创新小组”和“包头医学院共青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小组”、“创新基金”),用以管理和资助我校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为此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小组”组织形式各单位成立共青团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领导担任,办公室设在各团总支(分团委),办公室主任由各单位团总支(分团委)负责人担任,可设1到2名办公室成员。
各单位以各自学生总数为基础,每200人中至少组建一支创新小组(不足200人的单位需至少组建一支)。
创新小组每小组人数不超过5人,每小组需配备2名指导教师,1名咨询专家。
2名指导教师中至少1名为青年教师,1名咨询专家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指导教师和咨询专家由各单位自行配备。
第三条“创新小组”运行方式创新小组成立后要及时开展相关活动,并要将活动日常化、规律化。
各创新小组每年至少自行设计或承担一项“挑战杯”项目。
项目可参考每年的“挑战杯”全区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选题,并按时完成比赛。
创新小组工作运行需常态化。
各院部系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并逐步完善工作制度;创新小组成员的遴选方面应考虑届次化,创新小组实行年报备制度,每年10月报备。
加强对小组成员的管理、培训和指导;在实验室等硬件设备的使用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第四条“创新基金”来源团委每年从活动经费中划拨专款建立“包头医学院共青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各院部系团组织需从各自活动经费中划拨各单位专项“创新基金”。
本基金同时接受个人、单位、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捐赠,该基金的运行范围仅限于包头医学院。
第五条“创新基金”的资助范围为我校共青团科技创新小组专项课题。
高校科创中心管理制度
高校科创中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提升科技创新管理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高等学校科研管理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高校科创中心的组织管理、科技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其他相关管理工作。
第三条高校科创中心是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第四条科创中心的管理工作应该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内部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行为。
第五条科创中心应当建立科技创新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加强科技创新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六条科创中心应当依托学科优势,培育一支专业的科技管理人才队伍,提升科技创新管理水平。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七条科创中心应当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实行科技创新与管理相结合的机制。
第八条科创中心应当设置项目管理部、财务管理部、技术支持部等相关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范围。
第九条科创中心应当建立科技创新管理委员会,由中心主要负责人和相关领导组成,负责科创中心的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重大事项的决策。
第十条科创中心应当建立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科技成果进行评审、验收和认定。
第三章科技项目管理第十一条科创中心应当建立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实行科技项目全过程管理,包括科技项目申报、立项、实施和结题等环节。
第十二条科创中心应当设立科技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科技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项目申报评审和项目进度监督。
第十三条科创中心应当建立科技项目申报评审制度,对科技项目进行严格评审,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十四条科创中心应当建立科技项目验收制度,对项目结题进行评估,确保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第四章财务管理第十五条科创中心应当建立科技经费申请、审批、管理和监督的制度,规范经费使用和管理。
第十六条科创中心应当建立科技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对科技经费进行严格预算、审核和控制。
第十七条科创中心应当建立科技经费报销制度,对科技经费的使用进行审查和核实,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管理,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指导下,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
第三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四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形成教师指导、学生主体、校外服务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模式。
第五条各高校应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管理体制,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和科技创新发展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支持政策。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六条各高校应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管理,统筹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各项事务。
第七条各高校应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评审机构,负责评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申请和立项,并根据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第八条各高校应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资助和奖励。
第九条各高校应建立健全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申报、经费使用、成果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第十条各高校应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三章指导管理第十一条各高校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指导计划。
第十二条导师应具备较高的科技水平和较丰富的科研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科技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分享。
第十三条导师应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科技创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第十四条导师应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工作的规范培训,督促学生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
第四章资助管理第十五条各高校应设立专门的科技创新项目资助经费,用于支持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
关于开展第二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评选的通知【模板】
关于开展第二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评选的通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粤发[2005]12号),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校院学生事务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进程,现决定从即日起开展第二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简称“精品项目”)评选工作。
现就有关评选事项通知如下:一、评选范围精品项目是指由院(系)辅导员或校、院(系)学生工作团队,持续开展实施三年(含三年)以上,并取得明显育人成效,在校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学生工作项目。
二、评选程序(一)项目主体向校学生处申报;(二)校学生处组织评审,并向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推荐一个候选精品项目;(三)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组织评审,并对精品项目进行表彰。
三、材料报送选送的候选精品项目应填写一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申报表(见附件),同时撰写一份以“精品项目名”为名称的项目材料(5000字左右,格式见附件)。
项目材料撰写要符合规范格式要求,否则不接受评选。
项目材料应包括如下内容:一是项目名称(简明扼要,如公益囊、学长制等)、二是项目理念、三是项目运作(项目主体、项目对象、项目时空、项目内容、项目程序、项目支持、技术方法等)、四是项目效果、五是项目特色等。
请各高校于2013年9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间将候选精品项目申报表及项目材料(电子版和文本版)交至**大学学生处综合管理科。
电子版统一以“学校名称+精品项目”命名打包发至电子邮箱:(******)。
联系人:XXX、吴老师、王老师,联系电话:********,传真:********,通信地址:广东省**市**区大学城**大学东校区行政楼学生处A114室,邮编:******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管理办法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管理办法一、引言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活动。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项目,制定适当的管理办法势在必行。
二、项目申报与审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应该设立明确的截止日期,并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进行。
申报项目应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简介及预期成果、所需经费和人员配置等。
申报材料将由专业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决定。
三、项目资金对于合格的项目,学校应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用于项目开展所需的实验设备、办公用品、活动经费等。
资金分配应当公平合理,并建立健全的财务审批制度。
四、指导教师角色每个项目都应有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和监督。
指导教师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提供学术指导和创新思路。
指导教师还应定期与项目组成员进行沟通,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五、项目进度管理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应设立明确的进度计划,其中包括项目起止时间、里程碑节点、重要任务等。
项目组成员应定期上报进展情况,并及时解决项目遇到的问题。
项目进度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实时监控。
六、项目成果评估项目结束后,应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创新性和实用性,评估方法可以采用专家评审、成果展示等形式。
评估结果可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一部分,并为优秀项目提供奖励。
七、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创新项目涉及的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保护和支持,协助学生进行申请和维护。
学校与学生可以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协议,明确双方权益和义务。
八、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其他高校、企业等进行合作。
学校可以举办创新创业项目对接会,为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
同时,学校应提供相关资源和渠道,促进项目与市场接轨。
九、项目经验总结每个项目结束后,项目组成员应撰写项目经验总结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项目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创新经验和不足之处等。
经验总结报告可供其他学生参考借鉴,为下一批项目提供经验指导。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2008年8月28日校教发398号公布 2010年3月3日修订)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07] 20 号)的文件精神,学校决定在我校多年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进一步推进创新教育改革。
为保证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总则(一)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项目为载体,由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进行实验方法设计,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开展研究工作,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旨在通过组织本科生参加创新性实验计划,使其了解和体验科学研究整体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实现个性化培养的目标。
(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的原则,按照“自由申报、公平评审、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行过程管理模式,以过程为导向,建立并逐步完善从实施过程到实施结果均能得到客观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学生重视研究过程,主动实践,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五)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分为国家级、校级和院(系)级三级。
国家级项目由国家资助,学校配套支持;校级项目由学校资助;院(系)级项目由院(系)资助。
二、组织与管理(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行校级和院(系)级两级管理。
(二)学校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教务处、科研院、学生工作处、校团委、财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主要领导以及各院(系)主管教学的领导组成。
大学学生自主创新项目管理制度篇
大学学生自主创新项目管理制度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各高校纷纷制定了自主创新项目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支持学生的创新项目。
本文将从项目筛选、立项申报、资金支持、管理监督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探寻最佳的大学生自主创新项目管理制度。
一、项目筛选大学生自主创新项目众多,如何筛选出优秀的项目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实验室和开展创新竞赛等方式吸引学生申报项目,并且与学生专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项目。
另一方面,可以由学校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评审团队,由专业人士对项目进行评审,从科技创新度、实施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量,筛选出优秀项目。
二、立项申报在项目筛选过程中,大学生需要提交立项申报书。
立项申报书是学生自主创新项目管理的重要文件,内容要求全面、具体,并需经过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审核。
在申报书中,学生应明确项目的目标、方法、预期成果等,同时,还应详细说明所需的技术、设备、经费等资源,并提供详实的实施计划。
三、资金支持大学生自主创新项目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向优秀的创新项目提供经费支持。
同时,学校还可以引入外部资助,通过与企业合作、申请科研项目等方式,为创新项目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
四、管理监督在大学生自主创新项目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监督。
学校可以成立指导委员会,由相关专家和教师组成,定期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此外,还可以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项目的监管,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和实施效果。
五、实践环节大学生自主创新项目的管理制度应该注重实践环节的培养。
通过实践环节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提供实践平台和实习机会,将创新项目与产业需求相结合,提升创新项目的实施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之大学生科技创新事务管理一、引言****大学****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事务管理是以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通过灵活的工作方式和多样化、现代化的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校自身的教育、管理、服务职能有机结合,体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不断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的是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
****年9月,****大学****学院以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为突破口,着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仿真大赛等,并在校内打造科技创新竞赛平台,形成了“院-校-省-国家”四级校内校外的竞赛管理体系,构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事务管理模式。
特别在****年11月,****有限公司以每年5万元经费资助我院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学院以此为契机,设立“****”科技创新奖学金,制定相关的管理机制和实施细则,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学生事务管理水平和成效。
经过8年的努力和恪守,学院学生共342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850多名获得校级奖励,2530名参加创新竞赛,在竞赛中获奖毕业学生已逐步成为单位的业务主管或技术骨干。
目前,师生参与创新热情高涨,成效显著,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大办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事务管理已成为****大学学生工作的一项品牌。
二、项目理念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粤发[2005]12号)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广东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创新人才的精神为指导,****大学****学院面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科技创新事务管理。
本项目紧密结合工科专业教学特点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重视学生主体的引导、教育和管理,制定管理及奖励机制,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协同当地知名企业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事务管理模式,为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未来科技创新人才支持。
三、项目运作(一)项目主体****大学****学院(二)项目对象****大学****学院在校大学本科生,大部分来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其余来自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
(三)项目时空自****年9月,在****大学****学院开始实施,共涵盖五个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四)项目内容自****年9月开始,****学院学生管理团队根据国家、省有关创新人才培养有关精神,利用第二课堂活动,结合工科专业教学特点和实践能力训练的要需,大力推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开展有效的管理和服务,目前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分5个方面进行管理和培养。
1、加强创新主体引导,营造科技创新氛围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刘献君教授在他的专著《人类之治》一书中提出了“泡菜理论”: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汁的味道;同样,学校育人氛围与环境决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
这个理论应用在科技创新氛围营造上同样适合。
有了良好的氛围,学生会受到科技创新的熏陶,引发科研创新兴趣,进而参与科技创新工作。
①因此,为了有效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院学生管理团队根据学生个体的心理、思维和认知程度不同,分阶段、有针对性教育和管理。
(1)以“集中教育为途径”感受创新理念首先,学院在每年9月份新生入学之际,都会邀请各专业系主任为不同专业的新生举办专题的专业教育讲座,旨在向新生介绍专业的培养目标、行业最新发展动态、院校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制度、科技竞赛内容以及历年学生竞赛获奖等内容。
其次,为使新生对科技创新有更直观的认识,在入学教育阶段,还专门组织新生参加实验室主题活动,重点介绍历年来的学生科技创新获奖作品。
最后,以实践课程形式组织单一命题技能操作比赛。
以此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与热情,促使新生尽早感受科技创新的理念。
(2)以“兴趣需求为目标”参与创新活动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对创新已有了一定了解,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力军,这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和实践水平。
主要方法是通过邀请校内外的专家、教授以及指导学生获奖的老师举办科技新创讲座、开办科技创新培训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创新的内涵和意义,启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以及创新切入点,加深对科技创新的理解,以兴趣、需求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同时,重点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协会,提升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并依托校内实验室和校级科技创新竞赛平台,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项目参与人的身份与高年级学生组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3)以“竞赛任务为导向”参与创新竞赛对于大学三年级向四年级过渡以及四年级的毕业生,这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
主要方法是着重引导他们更好地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科技创新实践中去,以竞赛任务为导向,学以致用,并在创新过程中激发学生个体的潜能。
这一阶段重在组织学生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带领低年级学生参加实验室开放创新基金、学生学术基金、校级创新竞赛,同时挑选部分表现突出的学生组队参加校外科技创新竞赛,如计算机仿真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
2、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科技创新精神根据学生个体及专业差异性,有针对性组建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以项目管理形式确定研究方向和具体内容,协助团队联系相关指导老师和实验室,提供固定活动场所,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
鼓励学生课外勇于进入实验室,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发,形成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
“在科技创新竞赛中,团队的力量和作用是无穷。
”****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同学在与低年级同学畅谈自己参与科技竞赛时的感想。
***同学多次参与省级以上的科技创新竞赛,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以及第四届“国信长天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全国三等奖等好成绩。
该同学从二年级开始就以项目参与人身份参加创新团队,经过两年多的训练与实践,目前是创新项目团队的负责人,并在今年开始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发工作。
(1)科技兴趣小组以“丰富第二课堂,提高创新意识”为宗旨,根据专业研究方向和学生兴趣的不同,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组织开展专业方向介绍、科普知识竞赛、专家学术讲座等内容丰富的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并在主动和自愿的原则下,由高年级的助理班主任、学生党员以及获奖学生指导,成立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培养主动学习和参与科技创新的意识。
(2)科技创新社团学生管理团队引导、协助学生成立了机械创新设计协会、自动化协会、电子设计协会、计算机协会等学生科技创新社团。
主要是协助创新协会组建组织机构,指导协会制定管理制度及活动细则,建立电子元器件库,提供固定的活动场所等。
这些社团吸引和团结了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打破了年级、学科和专业的界限,充分发挥了社团会员某方面的特长,广泛开展了大量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实践,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3)学术基金团队鼓励、发动学生积极申报学校团委组织的学术基金项目、学校设备处组织的实验室开放创新基金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并协助学生联系与申报内容相关的专业老师、组建学术基金项目团队、指导撰写项目申报书等,增加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锻炼机会。
(4)创新竞赛团队主要有两类:一是参加校内“***杯”科技创新竞赛,由学生根据爱好兴趣和竞赛需要自发组建的团队;二是为参加校外各级科技创新竞赛,根据竞赛内容和需求挑选学生,并专门配置指导老师带领成立的团队。
如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仿真大赛等。
此类团队目标明确、使命光荣、责任感强,屡屡在各级各类比赛收获佳绩。
3、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培养创新管理队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应该如何更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同学在学生党员交流会上有感而发。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在活动中主动联系同学、老师,组建团队,做好团队分工,碰到困难主动寻找解决办法并,与同学分享比赛经验等,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该同学在第四届“国信长天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获得特等奖(第一名),2项省级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的精英和学生思想工作的排头兵,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不但有利于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还有效创新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同时也培养了一支强有力的科技创新管理队伍。
主要作用如下:(1)组织协调作用发挥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组织协调能力,做好科技创新活动的通知、宣传和联络等工作,扩大科技创新在校园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调动广大同学参与创新竞赛的积极性,提高参加活动的人数和比例,营造浓厚的校园学习风气和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也锻炼了大批学生管理队伍,一批又一批学生干部与竞赛同步成长,通过竞赛组织协调,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种训练和成长将成为他们今后发展的财富。
(2)核心骨干作用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代表,思想觉悟高,成绩优秀,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动手实践能力,在科技竞赛中,他们大多起到核心骨干作用,主要体现为学生党员参与科技竞赛并最终获奖的人数多、比例高。
根据近三年统计,学生党员占各类竞赛奖的56.15%,占省级以上奖的54.81%。
(3)“传、帮、带”作用学生党员通过分享和传授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经验,以学长身份与低年级学生共同探讨并解决有关科技创新的各种难题,指导并带领低年级学生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和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等。
通过挑选各方面表现出众的学生党员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负责人,以此塑造典型的学生党员形象,为广大学生树立学习楷模,并感染、激励、号召和带动广大学生共同进步。
我院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党建工作有效结合,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乏味的说教寓于具体的科技创新活动之中,既增强了学生党员的党性观念,又发挥党员在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丰富了科技创新事务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