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伤分类法 START 伤情识别(卡)[优质参考]

合集下载

创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伤情程度的快速评估方法

创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伤情程度的快速评估方法

38
续前
评分方法
CRAMS评分法 (5个参数英文 字头的缩写)
儿童创伤记分法
(Pediatric TS)
简称PTS
院前指数法‫٭‬
( Prehospital Index )
简称PHI
年代
1982年 至
1985年
1986年
1986年
作者 选取参数 检验结果
Gormican Clemmer
生命体征 胸腹部伤势 运动语言反应
43
4、PHI法应用举例
例1、一闭合型尺骨骨折患者,收缩 压96mmHg、脉搏96次/分、呼 吸20次/分、神志正常、无胸腹穿 通伤。 PHI评分为:1+0+0+0+0=1分, 故检伤分类判定为轻伤
44
例2、一创伤性脾破裂伤员,收缩压 90mmHg、脉搏126次/分、呼吸 24次/分、神志正常,无腹部穿通 伤。 PHI评分为:1+3+0+0+0=4分, 故检伤分类判定为中度伤
35
附、香港的简易检伤分类及快速救护程序
是 是否步行
第三優先 (綠色)
否 否
是否呼吸
頸動脈

死亡 (黑色) *


呼吸率
< 10, > 29 / 分鐘
第一優先 (紅色)
10-29 / 分鐘 微細血管回流 #
>2 秒 或 (脈搏 >120/分鐘)
<2 秒 或 (脈搏 <120/分鐘)
不理想的清醒程度(VPU)
(神志、面色),“二摸”(脉搏、手足), “三测”(毛细血管充盈度、但暂时不用急于测 量血压),“四量”(评估出血量、尿量)。

批量伤患者检伤分类及救治测试题

批量伤患者检伤分类及救治测试题

批量伤患者检伤分类及救治测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1检伤分类最早起源于OA.拿破仑时期,B.1963年C1986年D.2007年2.在灾害现场检伤分类运用START法伤病情分为几个等级()A.四个等级-轻伤,重伤,危重伤,死亡「山B.三个等级轻伤,重伤,死亡C.二个等级-轻伤,重伤D.一个等级轻伤3 .批量伤员进行检伤分类的目的是()A.明确伤情B.明确类型C.明确伤型D.确定救治及后送次序,4 .不是SA1T检伤分类法区分的是()A.红区B.黄区C蓝区(正碓D.绿区5 .检伤分类救治必须遵循的顺序是()A.死亡-危重伤-重伤-羟伤B.危重伤■死亡■重伤■轻伤C.危重伤-重伤-轻伤-死亡D.危重伤.重伤-死亡.轻伤6 .检伤分类要求每人时间小于()A.1分钟B.5分钟C.30秒D1O分钟7 .现在救治中用于区分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的标志颜色分别为()A.绿黄红黑8 .绿红黄黑C.黑绿黄红D.黄绿红黑8 .检伤分类中可以行走无其他明显受伤情况贴()A.红色标识9 .黄色标识C.绿色标识ID.紫色标识10 现场检伤分类标识中,黄色代表该伤员的救治优先顺序属于()A.第一优先B.第二优先C.第三优先D.第四优先11 .群体伤病员指的是几人以上的受伤()A.3(正确答案)B.5C.7D.10I1目前国际通行的分类标志有4种颜色的标签,它们分别表示不同的伤病情及获救的轻重缓急的先后程序()A.红、黄、绿、黑B.红、黄、蓝、黑C.红、黄、白、黑D.红、黄、灰、黑12 .国际通行的分类标志中的什么标识表示受到致命伤害,如果不积极治疗可预见会危及生命,必须立即接受治疗()A.红色(B.黄色C.绿色D.黑色13 .国际通行的分类标志中的什么标识表示受到严重危害,但可预见不会立即危机生命,可以稍后治疗()A.红色B.黄色(C.绿色D黑色14 .国际通行的分类标志中的什么标识表示受轻伤,可预见不会危机生命()A.红色B.黄色C.绿色(D.黑色6.国际通行的分类标志中的什么标识表示明显死亡()A.红色B.黄色C.绿色D.黑色,16 .按照国际规范,制定的检伤分类标志应该是醒目的、共识的、统一的,这个标志称为“标签”,我国传统也称为()A.标票B.伤票IC.标检D.检标17 .批量伤员救治的检伤分类方法,最重要的是()A.判定伤员的伤势状况及诊断,而后提出救治措施及处置顺序B.确定伤员的数量、伤情的严重程度、卫生资源状况、救治环境与条件C.迅速、准确、有序D.将需要紧急抢救的危重和重伤员直接分出来18.快速意识状态评估AVPU中的U级代表()A.清醒B.对语言刺激有反应C.对痛觉刺激有反应D.对任何刺激无反应19.SA1T检伤分类进行个体评估时有呼吸的患者还应该评估哪些内容,一下选项那个除外OA.遵指令或做一些有目的的动作B.是否有疼痛IC.是否有外周脉搏D.大出血是否控制E.通过安全方法让电器断电,确保患者身边无任何导电物品20.24岁女性,面部朝下血泊中,呼吸0次/分,广泛头面部外伤,伤者无反应()A.红(正确答案)B.黄C.绿D.黑21.40岁男性,头面部挫伤,喘息,呼吸浅快,左侧胸腔膨胀固定()A.红(C.绿D.黑22.在SA1T检伤第二步个体评估中需救援者干预的措施不包括哪一项()A.控制大出血B.开放气道C.胸腔减压D.注射止痛剂23.不应佩戴红色检伤分类标志的伤员为()A.严重腹部损伤B.肋骨骨折C.严重出血D.昏迷24.SA1T分类法中S指的是()A.整体分类IB.个体评估C.救生干预D.治疗'转运25.25岁,女性,神志清楚,右侧大腿处大量出血,绷带加压包扎后出血被控制,BP:85∕50mmhg,P:80次∕min,R:18次∕min,毛细血管充盈正常()A红B.黄(C.绿D.黑26.40岁,男性,神志清楚,双侧大腿开放性骨折,BP:80∕50mmhg,P:110次∕min,R:40次∕min,毛细血管充盈大于5s()A∙红(正确答案)B.黄C.绿D.黑27.16岁女性,神志清楚,诉头痛,可走动,未见开放性伤口,呼吸18次∕min,税动脉搏动70次∕min,观察后症状有所缓解()A.红B.黄C绿D.黑28.52岁,女性,神志淡漠,胸腹部外伤,诉胸痛'腹痛,未见开放性伤口,呼吸27次JmB,四肢肢端湿冷,颈动脉搏动约130次∕min()A.红(正确答案)B.黄C.绿D.黑29.20岁,女性,呼之不应,左侧头顶部可见血肿,头部畸形,全身多处皮肤裂伤,瞳孔反射存在,呼吸约35次∕min,棱动脉可扪及搏动,约95次∕min()A.红B.黄C.绿D.黑30.43岁,男性,神志清楚,双侧大腿开放性骨折,BP:80∕50mmhgp:I1O次∕min,R:40次∕min,毛细血管充盈大于5秒()A.红(正确答案)B1C.绿D.黑二、多选题(每题4分)1.检伤分类的原则()A.公平有效原则(3B.简单快速原则{:所―)C.救命优先原则,D.重复检伤原则IZSTART分类的进行取决于以下哪些参数()A.行走IB.呼吸,C循环(D.意识(3.SA1T检伤分类方法包括哪些内容()A,分类(正确答案)B.评估(FMC.救生干预D.治疗转运I4∙意识评估中的AVPU指的是()A.A表示清醒确%.£)B.V声音有反应(;C.P头痛有反应,D.U无反应15.SA1T检伤分类法进行个体评估时有呼吸的患者还应该评估一些内容()A.遵指令或做一些有目的的动作B.是否有外周搏动(心两;「C.没有呼吸窘迫ID.大出血是否控制,三、判断题(每题2分)1 .检伤分类进行一次即可。

伤患评估与检伤分类

伤患评估与检伤分类

伤患评估与检伤分类
伤患评估与检伤分类是紧急医疗救援中的重要步骤,特别是在大规模伤亡事件中,它们可以快速有效地帮助救援人员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最大限度地保障伤者的生命安全。

简明检伤分类法(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START)是一种常用的检伤分类方法,适用于大规模伤亡事件。

其核心思想是根据病人和受伤者对治疗的迫切需要程度进行分类、归类和优先排序。

在检伤分类过程中,急救人员会快速评估受伤人员,并按照伤情的严重程度将伤员分为不同的等级。

例如,红色伤票代表危重伤,急需抢救,黄色伤票代表重伤。

通过这种分类方法,可以确保最需要紧急治疗的伤员得到优先处理。

伤患评估则是救援人员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初步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评估的内容包括伤员的意识状态、呼吸、脉搏、出血情况等,以及可能的致伤原因和受伤部位。

评估的结果将决定下一步的救援措施,例如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等。

总的来说,伤患评估与检伤分类是紧急医疗救援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伤残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规模伤亡事件中,需要迅速、准确地进行评估和分类,以确保最有需要的伤员得到及时的救治。

急危重症护理学试题集(急诊科)

急危重症护理学试题集(急诊科)

急危重症护理学试题集(急诊科)一、单选题1.现代急危重症护理学最早可追溯到()[单选题]A.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正确答案)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C.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D.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的建立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病房的建立2.世界上第一个早产儿监护中心在何地建立?()[单选题]A.芝加哥(正确答案)B.华盛顿C.伦敦D.墨尔本E.纽约3.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何种仪器首次被用于患者救治?()[单选题]A.除颤仪B.血液透析机C.心电监护仪D.人工呼吸机(正确答案)E.微量注射泵4.1972年,美国医学会正式承认哪个学科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单选题]A.急诊医学(正确答案)B.院前急救医学C.灾害医学D.危重症医学E.急救医学5.一个有效的院前急救组织的判断标准不包括()[单选题]A.以最短的时间快速到达患者身边,根据具体病情转运到合适医院B.给患者最大可能的院前医疗救护C.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正确答案)D.平时能满足该地区院前急救需求,灾害事件发生时应急能力强E.合理配备和有效使用急救资源,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6.下列院前急救的运转模式,不属于我国的是()[单选题]A.独立型B.指挥型C.附属消防型D.院前型E.轮流型(正确答案)7.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不包括()[单选题]A.为院外呼救的患者提供院前急救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性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救援C.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D.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E.ICU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正确答案)8.以下哪一个国家在1973年颁布了急诊医疗体系(EMSS)法案()[单选题]A.美国(正确答案)B.德国C.法国D.日本E.中国9.关于急诊科的布局,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A.有专门的出入口通道B.急诊科应只设一个出人口通道(正确答案)C.分诊处(台)设在急诊科人口最醒目的位置D.室应紧靠外科诊疗室或与诊疗室成套间E.室应邻近急诊分诊处10.下列哪个不属于急救仪器()[单选题]A.除颤B.心电图机C.纤维胃(正确答案)D.电动洗胃E.简易呼吸器11.关于抢救药品及设备的管理,下面哪项错误()[单选题]A.定人管B.定品种数量C.定期检查D.定位放置E.外借时一定要登记(正确答案)12.以下哪一类患者适合转运()[单选题]A.在现有条件下积极处理后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者B.在现有条件下积极处理后不能维持有效气道开放者C.胸、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正确答案)D.心搏骤停患者E.储氧袋面罩使用情况下,氧饱和度80%13.关于危重患者转运前的准备,以下哪项说法正确()[单选题]A.需确认身份(正确答案)B.若为癫痫患者,可等转运后再使用抗癫痫药C.建立1路22G静脉通路D.有痰鸣音,等转运到目的地后给予充分吸痰E.使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患者,血压维持在85/45mmHg左右即开始转运14.关于患者转运知情同意,以下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院内转运由转运接收科室医生决定B.若患者为无名氏,必须等到家属到场后方可转运C.患者若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正确答案)D.患者因病无法签字的,可由当时在场人员签字E.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无需向家属解释即可进行转运15.以下关于转运仪器和设备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转运设备若无法通过最近转运路线中的电梯,可改走其它路线B.所有电子设备应保证有充足的电量(正确答案)C.若患者生命体征尚稳定,可不用携带监护仪D.若患者转运前静脉液体还有大量剩余,可不携带转运药箱E.转运过程中常规配备1个2L氧气瓶即可16.转运过程中,若发生管道脱落,以下处理正确的是()[单选题]A.将滑出的管道纳回B.立即评估管道的性质(高、中、低危)(正确答案)C.继续转运,待到达目的地后再处理D.无论情况如何,立即返回急诊室E.若为气管插管等高危管路,立即拔出,尽快转送至目的地17.以下对于转运交接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转运交接一般由护士口头完成B.交接的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信息、诊断及治疗C.不需要和接收方护士交接转运途中发生的突发事件D.—般采用SBAR模式进行交接(正确答案)E.SBAR中的A代表过敏史18.—日一辆公交车行驶至某大桥时突然发生爆炸事件,其中29位伤员被送至急诊科,值班护士第一步该做什么()[单选题]A.立即准备外伤固定的器材B.为休克患者开放静脉通道C.将患者安置至抢救室D.分诊分区就诊E.报告护士长或总值班,启动灾难批量伤(病)员的应急预案(正确答案)19.—位昏迷患者被家属送急诊科就诊,为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各种处置和治疗前核对床号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B.使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的标示制度(正确答案)C.让医生书写患者的姓名D.各种治疗实行单人两次核对制度E.紧急情况下可以和家属核对患者信息20.—位高热抽搐待查的患者,急诊内科就诊后需要请感染科会诊,会诊医师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必须多长时间内到达会诊地点()[单选题]A.15minB.lOmin(正确答案)C.24hD.2hE.30minA.15minB.lOminC.24hD.2hE.30min21.急诊室接诊1名80%深n°烧伤患者,经急诊紧急床边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深静脉置管、留置尿管后需送手术室行急诊清创术。

START检伤分类

START检伤分类


打开气道


患者是否 可以行走
可以
不可以 有
呼吸
绿色伤员
30次/分钟小于大于 Nhomakorabea黑色伤员
红色伤员
循环
红色伤员
t>2s或桡动脉不可触及 t<2s或桡动脉可触及
BPM Respiration 呼吸 30/min Perfusion 循环 2s Mental Station 意识状态 CAN DO
红色伤员 控制出血
对每个伤员的检伤时间一般不超过30秒。检伤分类时只纠正气梗阻和 控制严重出血,不做心肺复苏。
测试:
伤员 序号
1 2 3 4
呼吸频率 (次/分钟)
26 开放气道后仍无呼吸
28 20
甲床再充盈时 间(秒)
意识状态
Trige颜色
4
清醒
>11
无意识
6
意识不清醒
1
清醒
检伤分类
START
简单分类 快速治疗
➢ Simple ➢ Triage ➢ And ➢ Rapid ➢ Treatment
START检伤分类标准
1. 立即救治—红色标志,优先1级 2. 延迟救治—黄色标志,优先2级 3. 简单救治(轻伤员)--绿色标志,优先3级 4. 放弃救治—黑色标志,放弃救治
意识情况
意识不清
意识清楚
红色伤员
黄色伤员
确认现场环境安全,我已做好个人防护。“我是救援人员,可以行走 的到我身边来”,自行走出的伤员标为绿色,并指引到安全区域。不能行 走的检查呼吸、循环和意识。检查呼吸分两种,本身没有呼吸的,开放气 道,打开气道仍然没有呼吸的,标为黑色;打开气道恢复呼吸的,标为红 色。本身有呼吸的检查呼吸频率,大于每分钟30次,标为红色;小于每分 钟30次,接着检查外周血液循环。甲床再充盈时间大于2秒或不可触及桡 动脉的,标为红色并控制出血,甲床再充盈时间小于2秒或能触及到桡动 脉的,接着检查意识。不能遵循简单指令,标为红色;能够遵循简单指令, 标记为黄色。

关于start分类法的陈述

关于start分类法的陈述

简明检伤分类法(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START)适用于大规模伤亡事件(mass casualty incident,MCI),现场短时间内大批伤员的初步检伤,由最先到达的急救人员对伤病员进行快速地辨别及分类。

“检伤分类”源于法语单词“trier”,意思是分离、分类或归类,指的是根据病人和受伤者对治疗的迫切需要程度对他们进行分类、归类和优先排序。

伤员分类的过程允许不给予受灾个体足够的救治资源服务,以便确保最大数量伤员接受到医疗服务,这本质上是在灾难和大规模伤亡事件中进行伤员分类的理念。

其用于医疗目的的历史可追溯到拿破仑时代,当时对大批伤员进行分类显得非常必要。

分诊通常分三个阶段进行:一级检伤分类:是由急救技术人员在事故现场进行的初步分诊旨在迅速评估受伤人员并迅速转移到治疗中心。

二级伤检分类:用于因事故规模大、院前资源不足,导致受伤人员在现场停滞时间延长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伤员一到达医院,急诊医生或外科医生就会进行二次分流。

三级检伤分类:通常是为了确定优先顺序并决定接受救护服务,包括转到手术室或重症监护室。

这一步将由外科医生或重症监护专家完成。

分诊系统由医务人员使用,用于根据伤员的临床状态、疾病预后和可用资源来确定哪些伤员群体应该接受治疗和护理服务。

现代简明检伤分类法发源于1983年的美国,该方法于1983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霍格纪念医院医护人员及纽波特海滩的消防部门的员工为具有基本急救技能的救援人员开发的。

而后在美国被广泛使用,并逐渐成为国际通用的一种快速、简单的检伤分类方法。

检伤分类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命率,尽可能地减轻伤残程度,并安全、及时地将患者转运至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

在突发的大型事故卫生事件或安全事件中,比如踩踏案、爆炸案、校园或商场及公共场所突发安全事故、交通事故(连环车祸)、工业企业火灾、森林火灾、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或非自然的灾害中,快速识别危急重症伤患非常重要。

院前急救时的检伤分类——现场检伤分类程序

院前急救时的检伤分类——现场检伤分类程序

院前急救时的检伤分类——现场检伤分类程序(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院前急救时的检伤分类——现场检伤分类程序北京急救中心冯庚设计和制定现场伤情评估程序预案十分必要,科学的伤情评估程序能够帮助急救人员在复杂的现场条件下有条不紊地工作,迅速对患者的情况做出甄别。

目前国际上有不少适合院前伤情评估程序,如START(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检伤分类法、SAVE(Secondary Assessment of Victim Endpoint)分类法、加拿大的Careflight分类法、英国的Triage Sieve and Sort分类法等,此外还有适用于儿童的JumpSTART法【1】等。

但上述方法似乎都有不十分尽如人意的地方【2】【3】,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制定更加科学、实用的检伤分类程序。

本文仅介绍两种分类程序:⒈START检伤分类程序 START检伤分类的名称取自其英文的头一个字母,其含义是简单评估和迅速提供治疗,该法为较常用的初级检伤分类程序,根据伤员呼吸次数、有无脉搏、意识情况(能否听从指令等)将其分为三类,然后分别给予紧急治疗及后送、延迟治疗及后送以及期待治疗及后送的对应措施,其基本步骤如下:框图A. START检伤分类程序⒉八步检伤分类程序该法由本文作者在 CESIRA检伤分类程序的基础上改良而来,因此亦称为改良CESIRA分类法。

该分类法原是CESIRA分类法是意大利灾难医学会制定的检伤流程,其原名称取自意大利文,CESIRA的英文含义是Consciousness(意识), External Profuse bleeding(严重外出血),Shock(休克), Insufficiency of Respiration(呼吸障碍), Rupture of bones(骨折)及Another Pathology(其他情况)。

救援现场检伤分类法

救援现场检伤分类法

救援现场检伤分类法学习重点:1、掌握现场检伤分类原则。

2、掌握简明检伤分类法。

一、目的和意义当发生伤亡人员众多的严重灾难事件时,现场往往没有足够的医疗救援资源。

检伤分类的目的是合理利用现场有限的人力物力,对大量伤病员进行快速有效的检伤、分类、处置,确定哪些有生命危险应优先获得救治,哪些可暂不救治,哪些即使立即救治也无法挽回其生命而不得不暂缓救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率,尽可能地减轻伤残程度,并安全、及时地将患者转运至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治疗。

二、分类原则1、危重患者——第一优先有危机生命的严重创伤,但经及时治疗能够获救,应立即标示红标,优先给予护理及转运。

现场先简单处理致命伤、控制大出血、支持呼吸等。

并尽快送院。

如气道阻塞、活动性大出血及休克、开放性胸腹部创伤、进行性昏迷、颈椎损伤、超过50%的Ⅱ°~Ⅲ°烧烫伤等。

2、重症患者——第二优先有严重损伤,但经急救处理后生命体征或伤情暂时稳定,可在现场短暂等候而不危及生命或导致肢体残缺,标记为黄色,给予次优先转运。

如不伴意识障碍的头部创伤、不伴呼吸衰竭的胸部外伤、除颈椎外的脊柱损伤等。

3、轻症患者——第三优先可自行行走无严重损伤,其损伤可适当延迟转运和治疗,应标记为绿色,将伤者先引导到轻伤接收站。

如软组织挫伤、轻度烧伤等。

4、死亡或濒死者——第四优先已死亡或无法挽救的致命性创伤造成的濒死状态。

如呼吸、心跳已停止,且超过12分钟未给予心肺复苏救治,或因头、胸、腹严重外伤而无法实施心肺复苏救治者,应标记为黑标,停放在特定区域。

三、简明检伤分类法(simple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START)此法被很多国家和地区采用,适用于灾难现场短时间内大批伤员的初步检伤,由最先到达的急救人员对伤病员进行快捷地辨别及分类。

通常分为四步:1、第一步:行动检查(1)行动自如(能走)的伤病员为轻伤患者,标绿标。

(2)不能行走的患者检查第二步。

紧急医学救援类复习题

紧急医学救援类复习题

紧急医学救援类复习题一、单选题1、检伤分类的四个等级中第一优先救治(立即治疗/T1)的是(B)A黑色标识B红色标识C黄色标识D绿色标识2、检伤的ABCDEF程序中哪一项是四肢骨折(D)A airway及breathingB circulationC disabilityD fracture3、简明检伤分类法(START法)这是目前国际通用的一种快速、简单的检伤分类方法,START是取五个英文字首而成即简单地(Simple )分类(Triage)和(And)快速的(Rapid)治疗(Treatment)。

使用这种方法评估每一个病人时间不超过(A)A 1分钟B 2分钟C 3分钟D 4分钟4、淡水溺水者哪项是错误的(D)A早期损害主要是窒息或严重低氧血症及呼吸困难B如吸入肺内的水被吸收入血可导致患者急性溶血出现心室纤颤及急性肾功能衰竭C溺水者体能或热量消耗极大易出现低体温D淹溺后可立即出现心率增快5、指压动脉止血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正确的使用极为重要。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A 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B 力度要适中,以伤口不再出血为度C 压迫时间限定在15左右分钟内D是一种不要任何器械、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6、下列包扎是哪项是错误的(A)A 腹部外伤并内脏脱出时将脱出的内脏还纳后包扎B 有异物插入身体内时不要移动异物,周围用物体保护后再包扎C开放性骨折并骨端外露包扎时,外露的骨折端不要还纳D 开放性颅脑损伤时用干净的碗扣在伤口上,或用无菌敷料做成大于伤口的圆环放在伤口周围,然后包扎7、最常用的器械搬运方法为(A)A 担架B床单C木板D被褥8、脊柱、脊髓损伤时搬运首选(D)A木板B床单C轮式担架D铲式担架9、创伤急救基本技术不包括哪项(A)A通气B止血C包扎D固定10、上止血带止血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A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处B 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1/3处C 应标记、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D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11、适用于关节的绷带包扎方法为(D)A 环形包扎法B螺旋包扎法C螺旋反折包扎法 D“8”字包扎法12、下列哪一项不是伤口包扎的目的(D)A保护伤口B防止感染C减少疼痛 D 便于转运13、危重伤病员搬运体位错误的是(D)A昏迷:侧位,头转向一侧B腰椎、颈椎骨折:硬担架(铲式担架、硬脊板)C颅脑损伤:半卧位或侧位D胸部伤:仰卧位,屈曲下肢14、搬运的注意事项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A严密观察病人意识、呼吸、心跳的变化,保持止血带和固定物的紧张度防止滑脱;B搬运要平稳,避免强拉硬扯,防止损伤加重;C保持脊柱中立位,防止脊髓损伤。

检伤分类start法的流程

检伤分类start法的流程

检伤分类start法的流程检伤分类START法的流程可有趣啦,咱来好好唠唠。

一、啥是START法。

检伤分类START法是一种特别实用的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对伤病员进行分类的方法呢。

就像是在一堆乱麻里快速找出关键的线头一样。

它主要是为了能在有限的资源下,优先救治那些最需要紧急处理的伤病员。

这就好比是一场大考,要快速把最需要帮助的“考生”挑出来优先照顾。

二、第一步:行动能力检查。

这是START法的开端哦。

救援人员到了现场,先得看看伤病员能不能自己走。

要是伤病员能自己走,那他就被归类为轻伤者。

这就像是一群小动物里,那些还能蹦蹦跳跳的,就说明它们受伤比较轻啦。

这些轻伤者呢,虽然受伤了,但相对来说不需要立刻进行紧急的生命救援,可以先等等再处理。

不过可别小瞧这一步,这就像是一个大筛子,先把一部分比较轻松的情况筛出去啦。

三、第二步:呼吸检查。

对于那些不能走的伤病员,就得来看看呼吸啦。

如果伤病员的呼吸频率每分钟大于30次呢,那这个伤病员就被认为是需要紧急救治的重伤员啦。

这就好比是一个小火车,正常的时候是有规律地缓缓行驶,要是突然开得超级快,那肯定是哪里出问题啦。

呼吸这么急促,说明身体可能在很紧急地呼救呢。

而如果呼吸没有或者特别慢,每分钟小于10次,那这个伤病员也被归为重伤员,这就像小火苗都快熄灭了,必须赶紧抢救呀。

四、第三步:循环检查。

如果伤病员的呼吸在每分钟10 - 30次之间,那就得看看循环情况啦。

这时候呢,就检查伤病员的桡动脉搏动。

要是桡动脉搏动消失了,那这个伤病员就是重伤员。

这就像河流里的水突然不流动了,肯定是哪里堵住或者源头出问题了,身体里的血液循环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桡动脉搏动存在呢,那就再看看能不能遵从简单的指令,比如让伤病员握个手或者抬抬腿之类的。

五、第四步:意识状态检查。

如果伤病员的循环情况还可以,也就是桡动脉搏动存在,那就要检查意识状态啦。

要是伤病员不能遵从简单指令,那这个伤病员就被归类为重伤员。

检伤分类资料

检伤分类资料

大规模人员伤亡中的检伤分类SALT检伤分类SALT检伤分类方法将患者分成几大类,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分类如下(表1)。

Immediate:亟须抢救者(红色)Delayed:可延迟处理者(黄色)Minimal:轻微伤者(绿色)Expectant:姑息治疗者(灰色)Dead:死亡者(黑色)表1 SALT大规模人员伤亡事件检伤分类类别分类说明颜色亟须抢救者伤员通过紧急处理可以存活红色可延迟处理者需要治疗,但可延迟处理不影响生存率黄色轻微伤者轻微受伤或者生病,无需治疗也能存活绿色姑息治疗者目前存活但在目前医疗资源下存活概率低灰色死亡者无自主呼吸,已死亡黑色SALT法是一个动态检伤的过程,对于患者的分组会随着时间和资源变化而发生变化,需定期对患者进行重新评估和分类。

⑴亟须抢救者(红色)这是检伤分类中优先处理级别最高的患者,这些患者通常存在威胁生命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医疗干预才有可能存活,而通过紧急处理,这些伤员的存活率较高。

⑵可延迟处理者(黄色)此类患者需要医学干预,但是相对于亟须抢救的患者而言不那么紧迫,这些患者可以接受短时间延迟处理,而不会明显影响生存率。

⑶轻微伤者(绿色)此类伤员病情较轻,即使没有医疗干预也可以存活,总体而言这些伤员存活率最高,可最后接受医疗处理。

在灾难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防止这些轻伤患者涌入附近医院,造成附近医院超载,延误处理急危重症患者。

⑷姑息治疗者(灰色)此类患者在现有医疗资源下存活率很低,如可用资源增多,这些患者很可能被分配到亟须抢救者(红色)组。

同样的,如缺少相关资源或技术,亟须抢救者类(红色)也可能重新分至姑息治疗者组(灰色)。

因此,检伤分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动态评估至关重要。

姑息治疗者也包括那些即使全力抢救也很难存活的患者,在大规模伤亡事件中,应将资源用于其他生存率更高的患者,此类患者将在最后接受治疗和转运。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应忽视该类患者,应尽可能使用资源进行复苏,对复苏有反应的潜在可挽救患者应及时重新评估,而那些确实无法挽救的人员也应得到人道主义关怀和护理。

检伤分类法「START」

检伤分类法「START」

检伤分类法「START」第一步:将可自行移动或轻伤之伤员集中在指定地点并系上绿色牌子(第三优先)第二步:评估呼吸,无呼吸而死亡者系上黑色牌子(死亡),呼吸道阻塞或呼吸每分钟少于三十次者系上红色牌子(第一优先)。

呼吸每分钟大于三十次者,进入第三步评估。

第三步:评估循环,无脉搏或桡动脉微弱,末梢血流回充时间大于二秒者系上红色牌子(第一优先)。

末梢血流回充时间小于二秒者,有脉搏者,进入第四步评估。

第四步:评估意识,不能听指令系上红色牌子(第一优先)。

反之可听从简单指令者系上黄色牌子(第二优先)。

因此灾难现场救治优先级依检伤分类分为四级以颜色区分:第一优先:红色;第二优先:黄色;第三优先:绿色;最不优先:黑色。

在灾难现场与医院急诊处检伤处理最大的不同是,在医院以无生命征象者为处理优先级,而灾难现场则否。

但不管是何种检伤方式皆是希望透过检伤分类,能将有限的医疗人力、物力资源,得到最有效地运用,使病患能最恰当、最快速得到所需的医疗。

常用的方法为START﹝Simple(简单),Triage(检伤分类),And(和),Rapid(快速),Treat ment(治疗)﹞,亦即以呼吸状况、循环状况和意识状况来评估病患。

●呼吸状况:◆无:死亡,评估下一位病人。

◆> 30/分:立即处理,第一优先。

◆< 30/分:延迟处理,评估下一项。

●循环状况:◆微血管充填时间回复大于二秒:立即处理,第一优先。

◆微血管充填时间回复小于二秒:延迟处理,评估下一项。

◆颈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搏动摸不到时:立即处理,第一优先。

◆颈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可摸到搏动时:延迟处理,评估下一项。

●意识状况:◆不能听指令:立即处理,第一优先。

◆能听指令:延迟处理,评估下一位病人。

◆如果病人意识不清:▓小心颈椎,打开呼吸道。

▓检查是否有呼吸。

▓如有→保持呼吸道通畅姿势;有大出血,立即止血。

▓如无→检查有无呼吸道堵塞;无,则检查查下一位病人;如有,给予哈姆立克急救法。

外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

外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
–约占总伤员数 25% ~ 35% –伤情介于重伤与轻伤之间 –主要生命体征有异常改变,但不严重 –有潜在生命危险,但短时间内不会发生
心搏呼吸骤停 –治愈时间约需 1~2个月,可留有功效障碍
外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
10
第10页
轻伤员
–约占总伤员数 30% ~ 40% –主要脏器或部位未受损伤 –无内脏伤,仅有体表伤或单纯闭合性骨折 –全部生命体征稳定,无异常改变 –不会有生命危险 –治愈时间在 1 ~ 4周内,可痊愈无后遗症
外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
7
第7页
死亡
–约占总伤员数 5% ~ 20%
–伤员头、颈、胸、腹任一部位粉碎性破裂 或完全断离
–或者心搏呼吸停顿已超出 20 ~ 30 分钟以 上,且未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人体整个生命机能永久性丧失,死亡不可 逆转,心肺脑复苏已不可能
–现场宣告生物学死亡,已全无抢救价值
外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
8
第8页
重伤员
–约占总伤员数 20% ~ 25% –主要脏器或部位严重损伤 –主要生命体征出现显著异常 –有亟时生命危险,心跳呼吸可能随时骤停 –常因严重休克而不能耐受手术,也不宜马上
转院 (但可在医疗监护下从现场紧急后送) –治愈时间需2个月以上,可能遗留终生残废
外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
9
第9页
中度伤
时间就是生命
–检伤分类就是要尽快将重伤员筛选出来 –在第一时间首先抢救重伤员,争取宝贵时机 –防止重伤员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外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
3
第3页
准确推测预后
–全方面、正确地评定伤情和伤亡发展趋势 (宏观)
–及时、有效地救治每个伤员,主动改进预后
–决定某一伤员在现场是否优先救治和后送

紧急医学救援类复习资料题

紧急医学救援类复习资料题

紧急医学救援类复习题一、单选题1、检伤分类的四个等级中第一优先救治(立即治疗/T1)的是(B)A黑色标识 B红色标识 C黄色标识 D绿色标识2、检伤的ABCDEF程序中哪一项是四肢骨折(D)A airway及breathingB circulationC disabilityD fracture3、简明检伤分类法(START法)这是目前国际通用的一种快速、简单的检伤分类方法, START是取五个英文字首而成即简单地(Simple )分类(Triage)和(And)快速的(Rapid)治疗(Treatment)。

使用这种方法评估每一个病人时间不超过(A)A 1分钟B 2分钟C 3分钟D 4分钟4、淡水溺水者哪项是错误的(D)A早期损害主要是窒息或严重低氧血症及呼吸困难B如吸入肺内的水被吸收入血可导致患者急性溶血出现心室纤颤及急性肾功能衰竭C溺水者体能或热量消耗极大易出现低体温D淹溺后可立即出现心率增快5、指压动脉止血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正确的使用极为重要。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A 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B 力度要适中,以伤口不再出血为度C 压迫时间限定在15左右分钟内D是一种不要任何器械、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6、下列包扎是哪项是错误的(A)A 腹部外伤并内脏脱出时将脱出的内脏还纳后包扎B 有异物插入身体内时不要移动异物,周围用物体保护后再包扎C开放性骨折并骨端外露包扎时,外露的骨折端不要还纳D 开放性颅脑损伤时用干净的碗扣在伤口上,或用无菌敷料做成大于伤口的圆环放在伤口周围,然后包扎7、最常用的器械搬运方法为(A)A 担架 B床单 C木板 D被褥8、脊柱、脊髓损伤时搬运首选(D)A木板 B床单 C轮式担架 D铲式担架9、创伤急救基本技术不包括哪项(A)A通气 B止血 C包扎 D固定10、上止血带止血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A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处B 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1/3处C 应标记、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D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11、适用于关节的绷带包扎方法为(D)A 环形包扎法 B螺旋包扎法 C螺旋反折包扎法 D “8”字包扎法12、下列哪一项不是伤口包扎的目的(D)A保护伤口 B防止感染 C减少疼痛 D 便于转运13、危重伤病员搬运体位错误的是(D)A昏迷:侧位,头转向一侧B腰椎、颈椎骨折:硬担架(铲式担架、硬脊板)C颅脑损伤:半卧位或侧位D胸部伤:仰卧位,屈曲下肢14、搬运的注意事项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A严密观察病人意识、呼吸、心跳的变化,保持止血带和固定物的紧张度防止滑脱;B搬运要平稳,避免强拉硬扯,防止损伤加重;C保持脊柱中立位,防止脊髓损伤。

灾害现场检伤分类

灾害现场检伤分类
击; • 其它理化因素致伤,如烧伤、烫伤、冻伤、电
击伤、放射性损伤、化学品灼伤等
精选ppt
33
四、简明检伤分类法
精选ppt
34
简明检伤分类法(simple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START)
精选ppt
35
START 第一步
患者能否行走?
YES
NO
绿色
评估呼吸(Step-2)
2004年国内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 54人死亡、7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
2008年4月28日凌晨胶济铁 路火车相撞事故造成70人 死 亡,416人受伤
2010年11月15日,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高层公寓起火, 导致58人遇难,另有70余人受
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追尾事故造成 271 人受伤180人住院
或平均动脉压>70mmHg • 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95% • 毛细血管充盈度:正常<2秒钟 • 尿量:正常>30ml/h
精选ppt
29
3、受伤部位
• 根据解剖生理关系,
颅脑
上肢
颌面
下肢
颈部
脊柱
胸背部
腰腹部
骨盆(会阴) 内脏
其中以头、颈、胸、腹部和脊柱这五个部位最为 重要,如果是这五个部位任何一处开放伤,其伤势至 少属于中度以上。
精选ppt
8
(一)、灾害发生的特点
问题来了:
先救亲属? 先救朋友? 谁好救就救谁? 刚好看着谁就救谁? 谁大喊大叫喊就救谁?
精选ppt
9
二、急救检伤分类的概念
急救检伤分类(triage):就是一种医疗卫生 资源 分配决策系统,用于急诊部门、大型事故及 战场上大量病人治疗优先顺序的分配。

外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

外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法
28
续前
评分方法
CRAMS评分法 (5个参数英文 字头的缩写)
儿童创伤记分法
(Pediatric TS)
简称PTS
院前指数法‫٭‬
Prehospital ) (Index
简称PHI
年代
1982年 至
1985年
1986年
1986年
作者 选取参数 检验结果
Gormican Clemmer
生命体征 胸腹部伤势 运动语言反应
–特异度:反映判定重伤的准确程度,越高越 准确,但太高则可能出现假阴性 (重伤轻判)
整理版ppt
26
现场急救允许轻伤重判
– 鉴于院前急救的特殊性:时间紧迫、情况 复杂、条件有限
– 为避免将重伤员误判成轻伤,导致延误救 治而造成严重后果
– 应允许在现场将一定数量的轻伤员评判为 重伤,亦就是容许出现假阳性“重伤员”
后送,抵院后继续逐个地动态检伤评分
整理版ppt
2
群死群伤事故等级的划分标准
事故 等级
伤亡 人数
发展 趋势
一般事故
伤亡5人以下 (死亡1人)

重大事故 伤亡6 ~ 10人 可能有 (死亡2~3人)
特大事故
伤亡11人以上 (死亡4人以上)

整理版ppt
伤亡数 是否增加
不再增加
有可能增加
继续增加
3
二、检伤分类的目的及意义
–依照上述次序、按伤势的轻重缓急,有 条不紊地开展医疗救治与后送
–根据现场伤情程度和趋势,决定是否增

整理版ppt
7
三、检伤分类的等级与救治顺序
现场检伤分类为四个等级:
– 死 亡(黑色标识) – 重 伤(红色标识) – 中度伤(黄色标识) – 轻 伤(绿色标识)

检伤分类图

检伤分类图


红 A,V

红 P,U
START分检法(成人,青春期)
能否走动? 否
自主呼吸? 有
呼吸次数?

等待二次检伤


开放气道后是否有自主呼吸

>30
绿色 红色 黑色 红色
<30
挠动脉可扪及
红色
是 意识状态: 能否遵嘱活动?
否 红色 黄色

谢谢聆听!
延期处理,比例较高约占总伤员的35%——50%。
jumpSTART分检法(儿童,青春期之前)
能 能否走动?
否 无
自主呼吸?

开放 气道 有自 主呼 吸

检查 有 无 脉搏 无
等待二次检伤 绿

5次人工呼 有

吸后有自主
呼吸



呼吸15-45 是 脉搏 有
意识: AVPU法
否 无
Alert,Verbal Pain,Unrespond
急诊现场预检分诊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现场检伤分类分为四个等级、使用统 一标识。 一、死亡(黑色)
一般最后处理(死亡遗体):总概率约占伤员人数的5%— —20%。 二、重伤(红色)
此类伤员需要优先处理:总概率约占伤员人数的20%—— 25%. 三、中度伤员(黄色)
总概率约占伤员人数的25%——35%。 四、轻伤(绿色或蓝色)

检伤分类法 START 伤情识别(卡)

检伤分类法  START 伤情识别(卡)

检伤分类法「START」第一步将可自行移动或轻伤之伤员集中在指定地点并系上绿色牌子第三优先第二步评估呼吸无呼吸而死亡者系上黑色牌子死亡呼吸道阻塞或呼吸每分钟少于三十次者系上红色牌子第一优先。

呼吸每分钟大于三十次者进入第三步评估。

第三步评估循环无脉搏或桡动脉微弱末梢血流回充时间大于二秒者系上红色牌子第一优先。

末梢血流回充时间小于二秒者有脉搏者进入第四步评估。

第四步评估意识不能听指令系上红色牌子第一优先。

反之可听从简单指令者系上黄色牌子第二优先。

因此灾难现场救治优先级依检伤分类分为四级以颜色区分第一优先红色第二优先黄色第三优先绿色最不优先黑色。

在灾难现场与医院急诊处检伤处理最大的不同是在医院以无生命征象者为处理优先级而灾难现场则否。

但不管是何种检伤方式皆是希望透过检伤分类能将有限的医疗人力、物力资源得到最有效地运用使病患能最恰当、最快速得到所需的医疗。

常用的方法为STARTSimple简单Triage检伤分类And和Rapid快速Treatment治疗亦即以呼吸状况、循环状况和意识状况来评估病患。

●呼吸状况◆无死亡评估下一位病人。

◆30/分立即处理第一优先。

◆30/分延迟处理评估下一项。

●循环状况◆微血管充填时间回复大于二秒立即处理第一优先。

◆微血管充填时间回复小于二秒延迟处理评估下一项。

◆颈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搏动摸不到时立即处理第一优先。

◆颈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可摸到搏动时延迟处理评估下一项。

●意识状况◆不能听指令立即处理第一优先。

◆能听指令延迟处理评估下一位病人。

◆如果病人意识不清▓小心颈椎打开呼吸道。

▓检查是否有呼吸。

▓如有→保持呼吸道通畅姿势有大出血立即止血。

▓如无→检查有无呼吸道堵塞无则检查查下一位病人如有给予哈姆立克急救法。

●检伤分类时之紧急救护◆呼吸道通畅用物品垫在头或颈下小心颈椎。

◆控制出血敷料加压。

◆循环支持头低脚高姿势。

◆伤口处理视情况。

◆骨折处理视情况。

●救治优先级及检伤分类牌◆第一优先红色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伤分类法「START」
第一步
将可自行移动或轻伤之伤员集中在指定地点并系上绿色牌子第三优先
第二步
评估呼吸无呼吸而死亡者系上黑色牌子死亡呼吸道阻塞或呼吸每分钟少于三十次者系上红色牌子第一优先。

呼吸每分钟大于三十次者进入第三步评估。

第三步
评估循环无脉搏或桡动脉微弱末梢血流回充时间大于二秒者系上红色牌子第一优先。

末梢血流回充时间小于二秒者有脉搏者进入第四步评估。

第四步
评估意识不能听指令系上红色牌子第一优先。

反之可听从简单指令者系上黄色牌子第二优先。

因此灾难现场救治优先级依检伤分类分为四级以颜色区分第一优先红色第二优先黄色第三优先绿色最不优先黑色。

在灾难现场与医院急诊处检伤处理最大的不同是在医院以无生命征象者为处理优先级而灾难现场则否。

但不管是何种检伤方式皆是希望透过检伤分类能将有限的医疗人力、物力资源得到最有效地运用使病患能最恰当、最快速得到所需的医疗。

常用的方法为START
Simple简单
Triage检伤分类
And和
Rapid快速
Treatment治疗亦即以呼吸状况、循环状况和意识状况来评估病患。

●呼吸状况
◆无死亡评估下一位病人。

◆30/分立即处理第一优先。

◆30/分延迟处理评估下一项。

●循环状况
◆微血管充填时间回复大于二秒立即处理第一优先。

◆微血管充填时间回复小于二秒延迟处理评估下一项。

◆颈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搏动摸不到时立即处理第一优先。

◆颈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可摸到搏动时延迟处理评估下一项。

●意识状况
◆不能听指令立即处理第一优先。

◆能听指令延迟处理评估下一位病人。

◆如果病人意识不清
▓小心颈椎打开呼吸道。

▓检查是否有呼吸。

▓如有→保持呼吸道通畅姿势有大出血立即止血。

▓如无→检查有无呼吸道堵塞无则检查查下一位病人如有给予哈姆立克急救法。

●检伤分类时之紧急救护
◆呼吸道通畅用物品垫在头或颈下小心颈椎。

◆控制出血敷料加压。

◆循环支持头低脚高姿势。

◆伤口处理视情况。

◆骨折处理视情况。

●救治优先级及检伤分类牌
◆第一优先红色牌。

◆第二优先黄色牌。

◆第三优先绿色牌。

◆最不优先黑色牌。

突发公共事件之检伤分类
1)对检伤分类的认知
现代社会、群体伤害、现场急救的特点之一是要作检伤分类。

检伤分类(Trage)已愈来愈受到重视并实地应用,包括著者在内的一些中外专家把它也作为首要的重要的抢救措施,它的有效应用,对于整个抢救的成败、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可以“事半功倍”。

尤其自2001年美国发生的“911”事件以来,以及近年来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印尼海啸、巴基斯坦地震、印尼地震等重大灾害突发事件时,受到伤害的不是个体或若干,而是群体,“检伤分类”被专家们认识得更深刻,其作用可谓“功不可没”。

自然灾害如城市发生地震,伤者为群体;重大体育比赛尤如奥运会活动,一旦发生意外,伤者也为群体。

因此,“第一目击者”或救护小组、队,在面对群体伤害时,首先必须分清轻重缓急,分清哪些是必须立即进行急救的伤病者,哪些是可以稍后处理的。

因为医疗救援资源在当时、当地是十分有限的,后续的支援也是需要时间和相应条件保障的,到达现场的过程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险阻。

这种“分清”,就是检伤分类的基本涵义,使救援工作的领导者“心中有数”。

它是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工作中重要的、首要的环节。

根据“检伤分类”,随即作出对急救医疗人员及抢救装备等急救资源的统一合理的分配安排。

2)分类的标志——标签(伤票)
按照国际规范,制订的分类标志应该是醒目的、共识的、统一的。

这个标志称为“标签”,我国传统也称为“伤票”。

当今国际通行的分类标志的使用,包括港澳地区在内我国现也已统一采用的有:红、黄、绿、黑四种颜色的标签,它们分别表示不同的伤病情及获救的轻重缓急的先后程序。

(1)红色
表示伤病情十分严重,随时可致生命危险,为急需进行抢救者。

也称“第一
优先”。

如呼吸心跳骤停,气道阻塞,中毒窒息,活动性大出血,严重多发性创伤,大面积烧烫伤,重度休克等。

(2)黄色
伤病情严重,应尽早得到抢救,也称“第二优先”。

如各种创伤,复杂、多处的骨折,急性中毒,中度烧烫伤,疾病已陷入昏迷,休克等。

(3)绿色
伤病人神志清醒,身体受到外伤但不严重,疾病发作已有所缓解等。

可容稍后处理,等待转送。

也称“第三优先”。

(4)黑色
确认已经死亡,不作抢救。

3)标签明白告知
当进行了初步的“检伤分类”后,据此,抢救小组、成员应立即给已受检的伤病患者,配置不同颜色的标签(伤票)。

标签既是表明该伤病患者伤势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也代表其应该获得救护、转运先后与否的程序。

标签一定要配置在伤病员身体明显部位,以清楚明白地告知现场的救护人员,避免因现场忙乱,伤病人较多,以及抢救人员及装备不足等情况下,遗漏了危重的“第一优先”的积极抢救;或者有限的医疗资源抢救力量用在并非急迫需要抢救的伤病员身上,而真正急需者得不到优先。

标签通常配置在伤病者的衣服、手腕等明显醒目处,必要时有重要记载还应配备。

同时,对神志清醒的伤病人,救护人还应嘱咐伤病人注意事项,以使伤病人必要时据此提醒救护人员及交接后接收医疗机构人员。

4)检伤分类组织及运行
自20世纪90年代,尤其在本世纪初,包括重大恐怖事件、地震、海啸等灾害对群体伤的抢救中,对检伤分类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仅仅认为临时有若干人在现场进行该项工作,而是提高到需要有一个专门小组,职责、内容等的规定,这使检伤分类工作得以规范。

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的检伤分类工作,原则上是由当时、当地,救护经验最丰富的人进行初步的检伤分类。

当专业急救队伍到达后,就由该专业急救负责人或指定由经验丰富的抢救人员(如年资较高的医生、护士长)来复核初步的检伤分类,积极抢救“第一优先”的伤病人。

在检伤分类同时或分类后,如情况十分严重,伤病人极多,在迅速分配现有急救资源时,应迅速统筹就近资源并提出请求支援。

所以,从现代“大救援”观念出发,检伤分类已不仅仅单纯是“分清”伤情的工作,它已成为统筹、分配现场急救资源并成为现场收容伤病员、划分处理区域、保证落实的组织者。

当现场急救已顺利进行时,检伤分类组织者在急救队长领导或授权下,对现场急救的运行进行较全面的巡视、协调,保证检伤分类后的规范进行,不遗漏危重病人,不疏忽一般伤者。

对救护车、直升救护机或其他医疗运输车船等交通工具使用,对需送后方医院进一步抢救或需要手术者,作统筹安排并实施。

在2004年12月底至2005年初,印度洋海啸的救援中,检伤分类组织者还起到了病历、资料的搜集保存者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