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考复习专题——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政治《法律保障生活》观课心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课心得(一)

今天有幸聆听了陈奕欢老师和徐淼老师的两节公开课,陈老师不紧不慢,娓娓道来;作为新老师的徐淼老师则活力满满,慷慨激昂,他们共同为我们贡献了两节非常优秀的公开课。以下是我本次的观课心得。

一、课程设计讲逻辑,条理清晰是关键。

在本次的两节公开课里,两位老师的课程设计清晰明了,顺畅自然。陈老师从农业的分布入手,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了我国的渔业、林业、三大地区的种植业,以及畜牧业,板块清晰,衔接紧密,在加上陈老师优美的过渡语言,让课程趋于完美。徐老师从法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一步步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和道德、规章制度的区别,从而得出法律的特征,后半部分更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搜集了大量的案例和素材,最后用我国的法制建设的视频结尾升华,学生印象深刻。

我的收获:逻辑清晰的教学设计能让老师用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毫不费力。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应该认真研读教材,理清教材思路,不同板块之间建立联系,认真设计过渡语言,从而达到课程的完整性,条理性。

二、课堂呈现靠生本,你来我往是关键。

在本次的两节公开课里,两位老师都达到了以生为本的课堂效果,抛出问题,探究问题,回答问题,验证答案,得出结论。在老师和学生的你来我往中,课堂生成轻松自然,这样的课堂也是最有效的课堂。在今天的公开课中,我唯一遗憾的是两个班的孩子都过于优秀,以至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老师与学生“推敲”的过程,这也导致两位优秀的老师没有机会去展示自己引导学生的能力。

我的收获:课堂中,老师往往希望学生都能答出来自己想要的答案,这样的课堂会显得十分轻松,但是往往和学生博弈过程,会使得问题变得更加清晰,让学生更加印象深刻。在今后的课堂里,我会坚持以生为本,不断提升自己解决矛盾、引导学生的能力,适当的在问题中添加“矛盾”,在你来我往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三、课堂效果需情感,语言功底是关键。

在本次的两节公开课中,两位老师课程类型不同,呈现出的教师状态也不同。陈老师上的复习课,语言功底更多体现在语言简练,不啰嗦,不拖泥带水。徐老师上的法律保障生活,语言功底更多体现在抑扬顿挫,感情丰富,时而轻松愉快,时而低沉悲伤,时而慷慨激昂。

我的收获:面对着学生,我们的情感和情绪往往最能影响学生,继而也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课效果。而情感的呈现则需要老师扎实的语言功底,更需要教师发自内心的自信,这份自信自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游刃有余,来自于教师的感同身受,来自于教师对于这份职业的热爱和激情。将后的教学中,我会不遗余力坚守初心,努力为学生展示最美课堂。

公开课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教学仍在继续,只有将这些所思所想真正的融汇到自己的课堂中去,才能真正发挥这次学习的目的,将每一节常态课当做一节公开课去呈现,将是我在今后教学中的不断追求的目标!

观课心得(二)

听了两节青年教师汇报课,一节是地理组陈奕欢老师的《中考复习专题——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另一节是我们七年级政治组徐淼老师的《法律保障生活》,两位老师都展现了优秀的教学魅力和扎实的教学功底,并且充分了体现了本次活动主题:逻辑美。

首先是地理组陈奕欢老师的《中考复习专题——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陈老师用一段比较唯美的语句导入到新课,然后授课内容分为两个环节:一、说概况,列因素。环节二、知分布,析因素。第二环节又分为四个部分:1、渔业2、林业3、种植业4、畜牧业。

优点:板块分明,主线清晰,老师善于引导和总结,整个授课过程中,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发挥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主观能动性,展现了一堂精彩的生本课堂。

不足:本堂课老师情绪不够饱满,由于没有使用麦克风,老师和学生的声音都略小,听不清楚,因此影响效果。

其次是七年级政治组徐淼老师的《法律保障生活》,本课主要思路: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青少年怎么做,以学生感受为主的同时,突显重难点法律的特征,教学目标达成效果显著。

优点:本节课老师情绪饱满,教学设计精细,内容环环相扣,教师思路清晰,过渡流畅,语言优美,设问层层递进,老师步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之间相互呼应,将课堂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呈现出一堂精彩的公开课。

不足: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定的瑕疵,如:列举法律时间轴时,每个人生节点描述不够精彩,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讲述道德、规章制度时速度太快,一带而过,学生感受不深,可能还是不懂,老师需要稍加解释和延伸;老师几次抢话,未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在知识生成和总结时,往往是老师自己在说,学生很少参与,若能在老师引领下,学生齐答,和老师相互呼应,效果会更好。总的说来瑕不掩瑜。

两节课听下来,受益匪浅,就像陆主任说的那样,听公开课不是在找别人的不足和缺点,不是对别人评头品足,而是带着一颗谦卑的心,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发现别人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自我反思,改正缺点,在以后的课堂中努力做到“逻辑美、设问美、语言美”。

观课心得(三)

本次从徐淼老师磨课直到正式上课,共参与六次。从这六次的观课、议课过长中,学习很多,收获很多,也见证了徐淼老师逐渐的成长和蜕变,更感受到备课组的文化和精益求精,以及组内同仁互帮互助的精神。所有过程中的细节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本次公开课主题是围绕逻辑美,关于此次主题,浅谈几点个人感受:

一、思逻辑之美在哪

个人感觉一堂课的逻辑美首先体现在这节课的整体设计上,知识版块之间是否有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今天徐淼老师的课就做到了,从初步了解法律到探究法律的三个特征再到总结法律的作用,最后上升到学会用法,层层深入,抽丝剥茧,完美的呈现了本课的逻辑性。其次逻辑美体现在过渡语上,过渡语是否精炼明确、是否承上启下、语气是否结合语境,这一点徐淼老师也做到了,在讲述过渡语时,徐淼老师特地放缓语速,加重语气,传达出即将进入下一个环节的信息。最后逻辑美体现在语言的专业精炼,关于某个问题的讲解,不要拖沓啰嗦,一啰嗦就显得凌乱不干净,容易模糊主题,指向不明,从而让人云里雾里,所以语言要干净利落,表述清晰。这一点上徐老师做的非常好,徐老师的语言都是经过打磨的语言,并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包括设置的每个问题,问题呈现的先后顺序等等无不体现这节课的逻辑美。

二、离逻辑之美多远

今年是我教师生涯的第二年,现在好好反思自己的课堂,首先逻辑之美第一点是可以达到的,能做到整体课堂知识板块间的层层递进。但在过渡语上缺少打磨,有时往往直接生硬的说我们一起看下一个问题,过渡下来,缺少对过渡语的思考的揣摩。另外在语言逻辑美上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相较于刚站上讲台,现在我的课堂语言确实精炼了很多,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废话,摒弃了一些与课堂无关的干扰因素,但离精炼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