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
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
第17卷第2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17No.22000年4月Journal of Shenzhen U niversit 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A p r.2000收稿日期:2000-03-01作者简介:钱超英(1958—),广东广州人,深圳大学副教授,博士,从事文学研究。
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钱超英(深圳大学文学院,广东深圳518060)摘要:本文把当前学界讨论的身份问题分为身份概念和身份意识两部分来论述。
在对“身份”概念作语义辨析的基础上考察了它在我国人文学界的若干表达方式及其文化意义。
身份问题是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集团对自我、民族和世界关系探索过程的当代形式之一。
关键词:身份;身份意识;文化;文化身份中图分类号:C 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0X (2000)02-0089-06“身份”(identit y ,在我国文献中有时被译为“认同”)是近年我国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
如果说“五四”以来我国人文话语的历史基本上是西方概念引进史并不为过的话,那么,这种引进同时也充满了对自身“身份”的关切。
这一点使得近期流行的“身份”话语,较之其他话语,在带来理论启迪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反讽和反思意味。
一根据西语词源资料,今日英语identit y 一词在历史上的意义,较完整地保留在其衍生的释义词组“t he same ”(相同的东西)之中,它最初来源于拉丁词idem ,由词根id -(意为“它,那一个”)和后缀dem 组成。
早在17世纪,它已经应用于英语文献中。
作为一个代词,它表示文章在先前引用过的作者或文本,具有“同前所引”的标注意义。
从这种标注用词发展为后来的一个拉丁词identitas ,字面上的意思是“同一性”。
当它转变为英语的identit y 时,常用于表示某些事物是相同的,一致的,或者就是它本身(而不是其他的东西)。
论《无名女人》中的“身份”意识和“记忆”与“梦”
论《无名女人》中的“身份”意识和“记忆”与“梦”作者:黄恩恩来源:《文学教育》2019年第01期内容摘要:学界关于《无名女人》及汤婷婷的解读与研究,主要围绕着女性主义、性别与种族歧视等方面,而对于其中体现的“身份意识”与“记忆”、“梦境”等问题却相对缺乏重视。
本文将从弗洛伊德的“身份”与“梦”的理论出发,从而挖掘《无名女人》中潜藏着的“身份”意识、“记忆”与“梦”的独到存在。
关键词:《无名女人》弗洛伊德“身份意识” “记忆” “梦”《无名女人》是华裔女作家汤婷婷《女勇士》的第一章节,也是窥探汤婷婷内心深处关于“身份意识”、“记忆”与“梦境”的重要考察文本。
深入考察文本可知,汤婷婷除了展现了“中国人”和“女性”的双重“身份意识”,在书写过程中同时展现了她深层次的童年记忆及独到的“梦”。
一.《无名女人》中的“身份”意识Peter Straffon & Nicky Hayes的A Studentcs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认为,“身份就是一个个体所有的关于他这种人是其所是的意识。
”[1](P87)弗洛伊德曾用“Identification”的概念来解释人对他人的归属。
“身份”一旦被“认同”于某种属性,则其他属性的差异便被确认。
钱超英进一步解释“身份”意识在移民及群体中的重要意义:“‘身份’概念尤其便于用来考察和研究那些在明显不同的‘文化历史设定’的裂缝之间漂移运动的‘主体’——移民、‘问题群体’、在全球化中经历急剧社会转型的民族——所必然面临的生活重建经验。
一个人从原居国移民到另一个国家,或者从乡村迁往城市,所面对的不仅是居住环境、工作、用品和食物的变化等实际问题,而且更是关于‘我曾经是谁、现在是谁’、‘我为什么如此生活’的问题,他需要有一种令其满意的完整解释,以便接受和平衡转变所带来的风险,使自我和变化着的环境的有效联系得以重建,以免生活意义的失落和虚空。
[2](P91)《无名女人》中的“身份意识”,笔者认为,至少有3层:一.姑姑的姓名以及其作为家族女儿的身份;二.女性在旧时中国两性关系中的身份;三.作者在美时反观自我国人的身份。
社会角色知识点
社会角色知识点社会角色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个体扮演的特定角色或承担的特定社会职责。
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场合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与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身份和责任有关。
了解社会角色的知识点对于人们理解社会关系、适应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社会角色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1.角色与身份:角色是指在特定场合中个体扮演的角色,而身份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所具有的地位和身份认同。
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多个角色和身份,如父亲、员工、学生等。
2.角色的特征: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特征和职责。
例如,父母的角色特征包括照顾孩子、教育孩子等;员工的角色特征包括完成工作任务、遵守公司规定等。
3.角色的互动: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角色之间会进行互动和沟通。
这些互动关系有助于个体理解自身角色的职责和与他人协作。
4.角色冲突:当一个人扮演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可能面临选择和权衡。
例如,工作时间与家庭时间的冲突可能需要个体做出权衡和决策。
5.角色转换:个体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中可能需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角色转换需要个体具备相应的能力和适应能力。
6.角色的继承:有些社会角色是通过血缘关系传递的,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继承的角色通常伴随着特定的权利和责任。
7.角色的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某些社会角色可能发生变迁和转变。
例如,一个学生可能在毕业后成为一名职场新人,扮演员工的角色。
8.角色意识:个体对自己扮演角色的意识和认同程度影响着其在社会中的行为和表现。
角色意识的培养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9.角色与社会结构:社会角色的存在和发展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
社会结构为不同的社会角色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和框架。
10.角色的变化和发展: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某些社会角色可能发生变化和发展。
个体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这些变化。
通过了解和理解社会角色的知识点,个体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理解自身在不同场合中的角色和责任,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互动。
监狱警察身份与身份意识
监狱警察身份与身份意识[摘要]监狱警察是行使国家职权的特种公务员,属于警察身份,在社会角色上具有多重性。
监狱警察身份意识,就是对自己社会角色的认同,括政治意识、纪律意识、责任意识、教育意识、法律意识、奉献意识和创新意识。
构建监狱警察身份意识的途径主要有探索教育培训新模式;提高民警职业认同感和归属度;推进标准化管理,优化监狱警察创事业环境;实施绩效管理,创新管理体制。
[关键词]监狱警察身份身份意识1前言监狱警察是罪犯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是监狱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是做好监狱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
如何认识监狱警察身份,以及具备什么样的身份意识,对其正确履职和监狱功能的实现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试就在社会角色认同的理论背景下,对监狱警察的身份与身份意识进行阐释,以期对新时期监狱警察队伍建设有所参考和借鉴。
2监狱警察的身份2.1身份“身份”(Identity)在汉语里有多种不同的表述,例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人在社会或法律上的地位”。
《辞海》则表述为“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
本文探讨的“身份”,是指监狱警察作为一种职业,社会和法律所赋予的特殊地位和所处的社会角色(Socialrole)。
2.2监狱警察身份和社会角色监狱警察作为一项职业,与普通职业有着共有属性,是劳动者能够稳定从事的并赖以生活的工作。
但是,监狱警察从事的是监狱管理、执行刑罚、改造罪犯工作,具有明显区别与其他职业的特性。
监狱是国家的暴力机器,是国家的刑法执行机关。
监狱警察是行使国家职权的特种公务员,属于警察身份,在社会角色上具有多重性。
在执行刑罚的工作中,他们不仅是刑罚执行的具体落实者,也是教育者,担负着教育改造罪犯的行刑教育工作任务;同时还是组织者,担负着组织罪犯劳动的行刑劳动组织工作。
2.3监狱警察身份的法律确认和制度安排根据《人民警察法》第二条规定,我国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什么是个人
什么是个人,我们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一、个人的概念个人是指一个具体的人,一个有独立思想、意识和行为的人。
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和参与者。
二、个人身份的定义个人身份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
个人身份是由多个因素构成的,包括社会角色、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别、年龄、职业等。
个人身份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标识和认同,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与他人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基础。
三、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1. 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定义自己的身份。
通过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定义自己的身份。
2. 探索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定义自己的身份。
通过探索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从而定义自己的身份。
3. 关注自己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每个人都在不断的成长和发展,这些经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定义自己的身份。
通过关注自己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我们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定义自己的身份。
4. 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交往技巧社交和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也是定义自己身份的重要因素。
通过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交往技巧,我们可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定义自己的身份。
5. 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形象品牌和形象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定义自己身份的方式之一。
通过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形象,我们可以在社会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声誉,从而定义自己的身份。
四、身份的变化和转换个人身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随着个人经历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转换的。
身份的变化和转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我们可以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能力范围和视野,从而实现身份的变化和转换。
2. 探索新的领域和机会探索新的领域和机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从而实现身份的变化和转换。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公民身份的定义和来源,通过深入探讨,使学生认识到公民身份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公民的定义、公民身份的来源、公民权利与义务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民意识,但对公民身份的内涵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公民概念多与户籍、身份证等实物相关,对于抽象的公民身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公民身份的含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民身份的定义和来源,认识到公民身份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自己是公民而自豪的情感。
3.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身份的定义和来源。
2.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公民身份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公民身份的内涵。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图片。
2.制作课件,展示公民身份的相关内容。
3.准备时间:约1课时(40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的国旗、国徽等,引导学生产生自豪感,进而引出公民身份的话题。
提问:你们知道自己是公民吗?公民身份是从何而来的呢?2.呈现(10分钟)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身份的来源和定义。
案例1:某城市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提出建设性建议。
案例2:某农村居民依法维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问:这些案例中的主人公有哪些共同点?他们为什么被称为公民?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公民身份的含义和作用。
提问:公民身份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如何做一个有责任的公民?4.巩固(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公民身份不仅享有权利,还需履行义务。
关于青少年身份意识的文字
关于青少年身份意识的文字
身份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
包括三个层次口对自已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
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
青少年的身份意识随着青少年的生理和心里的发展,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日生夜长着。
作为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一种把握,对自身状态的一个衡量,也是将自己与他人作比较的一个基准。
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身高体重的增加已赶上或超过成人。
从心理上看,青少年的心理品质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思维能力,他们开始把身份作为思考的对象,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力求按照社会化标准来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审视和
评价,并激励自己、完善自我。
从社会条件上看,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们的地位都发生了变化。
这一切都使青少年对自我日益关注和重视,他们的身份意识也日渐成熟。
民警身份意识发言材料
民警身份意识发言材料民警身份意识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民警身份意识”。
作为一名警察,我们肩负着维护社会安宁和公共秩序的重要使命。
我们是人民的保护神,是社会的守护者。
民警身份意识是指通过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价值观的锤炼,在工作生活中保持警察的特殊身份。
首先,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
我们是国家公务员,是法律的执行者,是应有严谨和高尚业务水平的代表。
作为一名民警,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觉,时时刻刻以警察的身份行事。
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展现出民警的威严和形象,成为社会的楷模。
其次,我们要保持自身的职业操守。
警察是一个高风险、高责任的职业。
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严峻挑战。
在处理案件、抓捕犯罪分子、出警现场等过程中,我们必须不畏艰难、坚守职责、保持职业操守。
我们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公正、廉洁、奉法执勤,为人民群众服务,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口碑。
再次,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
作为执法者,我们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过硬的业务能力。
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任务。
我们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关注新的法律法规、技术和方法,保持与时俱进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我们要时刻保持公正、廉洁的原则。
作为民警,我们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责任。
我们要做到公正执法,不能因私情、权力等原因对待案件和人民群众。
同时,我们要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贪污腐败行为,做到权力不寻租、事业不谋私。
只有保持公正、廉洁的原则,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
亲爱的同事们,民警身份意识是我们肩负警察使命的内化表现,是我们工作生活中的精神支撑和底气来源。
让我们时刻保持骨子里的民警自觉,时时刻刻以民警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以身作则,忠诚公正,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安全、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谢谢大家!。
自我意识与身份的建构
自我意识与身份的建构在当代社会中,自我意识和身份的建构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和身份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
自我意识与身份的建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涉及到了诸多因素,如文化、教育、环境等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自我意识与身份的建构,并试图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
首先,对自我意识和身份的理解需要从个体的角度出发。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思想,这些构成了个体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认知和体验,它包括了对于自己情感、意愿和目标的认知。
自我意识的建构涉及到了自我观念的形成和自我认同的建立。
个体对于自己的认知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它受到了个体所处的环境、社会角色和生活经历的影响。
其次,文化和社会环境对于个体自我意识和身份的建构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共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包括了语言、艺术、习俗等方面,更涉及到了人们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模式。
文化认同对于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身份建构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个体会形成不同的自我观念和认同方式。
例如,在亚洲文化中,个体往往注重集体利益和家族观念,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体强调个人权利和独立性。
这种文化差异会影响到个体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的形成。
除了文化,社会环境也对于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身份建构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角色与个体自我意识和身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社会角色是人们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如父母、子女、同事、朋友等等。
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个体会形成不同的自我认同,并在这些角色之间进行转换。
例如,一个人在家庭中可能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但在工作中可能是一个领导者。
个体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的行为和责任会对其自我意识和身份建构产生影响。
在自我意识和身份建构的过程中,教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是培养和引导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身份建构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知识、经历社交和参与活动,个体能够对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塑造自己的自我意识和身份。
中国文化身份意识
中国文化身份意识近年来,文化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其光芒已经掩盖了单纯的文学文本美学研究。
文化研究的一些理论方法又被引入到文学研究中,给文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在当今全球化的文化环境中,文化身份及其如何维系的问题凸现出来,又成为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文化身份”,即culturalidentity。
也被译为文化认同。
最早是在西方英语语境的后殖民理论研究中,以斯皮瓦克和巴巴为代表的理论家提出的。
即某一文化主体在文学和文化创作中所体现出的该文化的本质特征。
这一主体对该文化身份的认同就是文化身份意识。
人们一般在两种情况下讨论到文化身份意识。
一是在进行文本比较时,面对两个在事实上不存有任何相互影响的文本时,可以追究两个文本所处的不同文化语境。
从文化这一根本上寻找两者的差异,然后在审美上寻求本质上的相同点。
比如近年来有学者对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进行的比较文化研究。
二是在跨文化语境下进行的文学研究。
两种或多种文化有着直接联系,文化之间发生相互交流、融合甚至冲突,在这一语境下,某一文化背景的人在另一文化的环境中是如何体现及维系自己的文化身份的。
在国内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化身份意识、知识分子文化身份意识及女性文化身份意识三个方面。
在我国这样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民族文化身份意识中的民族同时具有“民族”和“民族国家”两个层次的含义。
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来说,他们创作中的少数民族文化身份意识在国内是以本少数民族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相区别的文化身份为主,而当他们本人或他们的作品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文化交流时,他们在少数民族文化身份意识外,又同时因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共性具有了民族国家文化身份意识的意义,并且在事实上代表的正是民族国家。
例如,藏族作家意西泽仁1994年访问南斯拉夫并参加国际作家会议。
在访南期间,发现这个国家是一个充满诗歌的国度。
从古代的国王到现在的普通百姓都喜爱诗歌的创作和欣赏。
什么是人的身份认同?
什么是人的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理解和认可。
它们包括人们对个人或群体的重要特征和价值的认可程度,以及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的适应和接受程度。
它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介绍身份认同的概念以及其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
一、身份认同的定义身份认同在社会学中被定义为个人对自己的社会身份的意识和理解。
它可以从个人的性别、性取向、种族、宗教、社会阶层、地区、民族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得到体现。
人们的身份认同是复杂的,并受到不同方面的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媒体、家庭和教育等因素。
二、身份认同的重要性身份认同是重要的,因为它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它影响我们的价值观。
认同将不可避免地确定我们的信仰和价值观,这反过来又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例如,一个人的宗教信仰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因为他们相信某些准则或原则。
其次,身份认同对于个人的健康和福祉非常重要。
人们对自己的身份和社会角色的接受程度与自尊心和自信程度紧密相关。
例如,在少数族裔或移民群体中,身份认同的正面和积极的感受与减轻精神病和情感障碍的发病率有关。
第三,身份认同对于社会和文化的运行非常重要。
身份认同对于维持群体凝聚力和促进文化多样性至关重要。
三、身份认同的形成身份认同是在生活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并在过程中受到不同的社会影响。
个人身份认同的形成是个人、家庭、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的交织作用。
家庭和社区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童年时期,父母、家庭成员、同伴和社区成为孩子们身份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文化、地区和历史也对身份认同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过程将对人的身份认同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身份认同的作用1.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
身份认同有助于促进个人身心健康。
人们的身份认同渐渐陶冶其性格,并将任务分配给他们,这样他们就能够达到心理安慰的目的。
2. 激励个人的社会行动。
《祝福》中“我”的文化身份意识浅析
《祝福》中“我”的文化身份意识浅析近年我国文化研究领域中,“身份”概念就人来说是人在组成社会后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一个个体所有的关于他这种人是其所是的意识。
”[1]“文化身份”即某一文化主体在文学和文化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该文化的本质特征。
这一文化主体对该文化身份的认同就是文化身份意识。
具体到文学创作中的文化主体而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会动态地进行自我身份的建构。
本文尝试从文学作品层面入手,分析现代启蒙文化语境中鲁迅小说《祝福》中“我”这一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意识。
一、导语《祝福》以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隅――鲁镇为背景展开创作,小说以鲁四老爷为首的各色鲁镇人围绕着一个中心点――返乡的现代知识分子“我”揭开了各自的面纱。
就作品的结构设计来看,《祝福》中的“我”是鲁迅精心设置的一个情绪结构对象,它增添了作品的审美效果,使之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
进一步推敲,作品中的“我”具有两种文化意义:作家创作时一种不完全的自我化身、社会特定文化语境的凝结。
作为生活在20世纪初中国铁屋子里的一名觉醒的现代知识分子,无论“我”间接还是直接地接触到祥林嫂,都抹杀不掉“我”对她命运的反思和对自我灵魂的拷问。
这是鲁迅自我解剖式的批判,更是现代知识分子自我文化身份的自觉探寻,因为“身份是人们生存的一种意义方案”,“如果我们要对身份问题有足够的省察,对从事这种省察的主体的警觉,即知识者的自我批判就是不可缺少的”[2],所以,与祥林嫂灵魂的“对话”中,“我”把自己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在启蒙文化语境中的文化身份诉求――文明批判意识与悲凉孤独意识全面展现了出来,体现出作家及社会启蒙文化对普通下层劳动妇女这一素材的独特价值判断,如此一来既增添了祥林嫂生动的形象意义,又加深了《祝福》深刻的文化内涵。
二、文明批判意识《祝福》是受双重文化影响的鲁迅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浸染下的中国社会现象时的观感。
投射到作品中,“我”是一位离开故乡鲁镇,去探求新人生的“新党”知识分子。
社会学理论知识:社会身份理论——对身份的个人、文化和社会的理解
社会学理论知识:社会身份理论——对身份的个人、文化和社会的理解社会身份理论是现代社会学研究的一种理论,它强调了身份是个人和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从个人、文化和社会三个层面理解身份,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人们如何获得身份,以及身份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产生的作用。
首先,从个人层面理解身份。
个人身份是指个体在社会角色层级中所处的位置。
个体通过自己的能力、素质、社会地位、财富以及影响力等多种因素形成自身的身份认同。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身份认同常常受到性别、种族、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身份和社会角色密不可分,个体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身份象征性,如医生、教师、工人等这些角色,都与职业身份相联系。
个人身份的认同和维护是个人自我价值的体现,同时也塑造个人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
其次,从文化层面理解身份,文化identity是指一个社会群体所持有的文化能力和价值观。
文化是人类行为的一种通过传统、仪式、语言、思想、习惯等方式表达的行为方式,每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身份认定。
文化的特征塑造了人们的身份意识,如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孝道文化对亚洲文化的影响等。
而文化身份的意识和认同,也对于社会群体和个体所选择的行为方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文化身份的认同和维护,有助于维护一个社会的文化秩序和生活方式。
最后,从社会层面理解身份。
社会identitiy是指一个人所属的社会团体或群体,在社会角色层次中所处的位置,如社会阶级、职业身份、年龄、性别、人际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身份的认定。
身份的社会性、稳定程度和认同度都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现代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权、机会都不同,这就导致了人们的社会身份认同差异。
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对于个人的生活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对于社会身份的认同和维护,不同的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社会互动都形成了独特的特征。
总之,身份是一个人在社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其由个人、文化和社会三个层面相互影响的因素构成。
身份认同的焦虑——评乔叶长篇小说《认罪书》
26神州文化身份认同的焦虑——评乔叶长篇小说《认罪书》冯阳西北大学文学院在读完乔叶的《认罪书》后,有个疑问始终困扰着我,小说中的金金为何如此不遗余力地去探求梅好以及梅梅的那段历史?即使乔叶在小说中给了各种解释,比如金金对梁知始乱终弃的仇恨,使她总是提醒自己进入梁家的目的在于复仇;再比如金金和梅梅巧合般的相像,使得她滋生出一种希望“看到秘密本源,看到伤疤下那还来不及长好的一切真相”①(P148)的好奇心。
但这些解释都未免过于牵强,对梁知的仇恨不必大费周章的去反思文革那段历史,与梅梅外貌的相似又过于玄幻,禁不起认真推敲。
仔细分析《认罪书》中金金的地理位置移动轨迹,可以发现一条十分清晰的从乡村到城市的进城之路,即“杨庄——县城——郑州(德庄)——源城”。
金金出生在农村杨庄,她当初决定逃离杨庄的原因并非是为“反抗别人的眼光,反抗母亲的暗示,反抗哑巴父亲对她的谄媚”②,而是在她读高三期间回家遇到了自己的一个早已没读书的初中同学,初中同学告诉金金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得回来跟自己一样,嫁个农民,种地盖房子,吃苦受累,这让金金“醍醐灌顶”,所以即使在她高考失利后,她也义无反顾踏进了县城的大门,并决定再也不回杨庄去,因为她知道,“一旦回去,很可能就再也逃离不了那个地方”①(P16)。
此后,金金不管是在县城的遭遇,还是在郑州的城中村德庄的生活,以及在源城与梁家的纠葛,最后又在德庄孤独的死去,都可以发现金金自从离开杨庄之后,就再也没能真正的融入进过城市,而由此带来的对于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才是推动着金金进入梁家,一步一步地去揭开梅好以及梅梅心酸历史的根本原因。
身份认同是指“一个个体所有的关于他这种人是其所是的意识”,而身份又是“人们对世界的主体性经验与构成这种主体性的文化语境之间的联系”,③这种联系也正是身份主体获得精神上的归属感的依托。
身份焦虑即指身份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一种心理感觉,也就是主体失去了一种社会的方向定位,缺乏归属感所导致的认同危机,这种危机多被理解为一种失去方向感,特别是归属感的焦虑体验。
身份现代汉语词典
身份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也称为《现代汉语大词典》,是一部权威的汉语辞书,被广泛
认可为汉语词典的权威之作。
该词典收录了大量现代汉语词汇,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示例。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会频繁使用现代汉语词典,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身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有着多重含义和用法。
首先,身
份可以指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或身份地位。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拥有不同的身份,如学生、教师、医生、工程师等,这些身份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通过现代汉语词典,人们可以了解各种不同身份的含义和用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其次,身份还可以指一个人的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护照等。
在现代社会中,身份证明是每个人必备的证件,用于证明个人的身份和身份信息。
现代汉语词典中也会详细解释身份证明的含义和用法,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相关词汇。
此外,身份还可以指一个人的身份认同,即一个人认为自己是谁,是什么样的人。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达,这也反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和用法中。
通过现代汉语词典,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份认同,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总的来说,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和解读身份这一词汇时,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
面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
身份是一个重要的汉语词汇,也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现代汉语词典的学习和使用,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身份这一概念,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身份与自我个体身份认同与自我意识的形成
身份与自我个体身份认同与自我意识的形成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身份。
身份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是社会对个体的认知和定义。
同时,身份认同与自我意识是个体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身份与自我个体身份认同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于个体意识形态的塑造。
一、身份的概念与特征身份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是通过与他人相互交往和相互认知中形成的。
身份包括个体的社会角色、职业地位、家庭成员、文化认同等方面的特征。
每个人都拥有多重身份,比如作为职业人士、父母、公民等等。
这些身份构成了个体的综合性身份。
身份是动态的,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和选择以及与他人的互动来塑造自己的身份。
二、自我个体身份认同的形成个体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己身份的肯定和接纳,并基于此对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特征进行评价和辨认。
自我个体身份认同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家庭教育、生活经历等。
首先,社会文化是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
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成长,会受到这一文化中的价值观、信仰和习俗的影响。
个体通过与社会文化的接触和融入,形成对自己身份的认同。
其次,家庭教育对个体身份认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中,个体会接受到一系列的价值观、信仰和规范,这些将对个体身份认同的形成产生影响。
家庭成员的角色和地位、家庭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都会对个体的身份认同产生影响。
此外,个体的生活经历也是塑造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
通过个体的亲身经历,包括工作、教育、社交等方面的经历,个体会逐渐明确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才能,从而形成对自己身份的认同。
三、身份认同与自我意识的关系与作用身份认同是个体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自我意识密切相关。
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己身份的确认和接纳,而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主观认知和评价。
首先,身份认同对于个体的自我意识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个体根据自己对身份的认同,形成对自己的评价和判断。
婴幼儿的自我认知与身份意识的培养
婴幼儿的自我认知与身份意识的培养自我认知和身份意识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部分。
对于婴幼儿来说,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身份意识的培养对于健康成长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自我认知和身份意识的特点、培养的方法以及其在婴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
1. 婴幼儿自我认知的特点婴幼儿自我认知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出生时,他们对自己没有明确的认知,只能通过感觉和反应来感知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通过感官和运动来与外界进行互动。
同时,婴幼儿也逐渐开始认知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能力,例如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手和脚,以及使用它们探索环境。
2. 婴幼儿身份意识的培养方法婴幼儿的身份意识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
以下是一些培养婴幼儿身份意识的方法:- 感受家庭的温暖:家庭是婴幼儿最重要的社会环境,通过与家人的互动,婴幼儿能够建立起对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的认知,从而形成自己的身份意识。
- 给予关注和肯定:婴幼儿需要父母和照顾者的关注和肯定,这可以通过表扬和积极的回应来实现。
当婴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表现得到他人的认可时,他们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身份意识。
- 提供积极的身份模型:婴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建立自己的身份意识。
因此,提供积极的身份模型对于婴幼儿的身份意识培养非常重要。
3. 婴幼儿自我认知和身份意识的重要性婴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身份意识的培养对于其发展具有以下重要性:- 建立自信心:通过认识自己和形成身份意识,婴幼儿能够建立自信心。
这种自信心对于他们积极应对挑战、探索世界以及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 培养适应能力:婴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身份意识的培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当他们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具备一定的能力时,他们会更加自主、灵活地应对各种环境。
- 建立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和身份意识的培养使得婴幼儿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从而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身份意识
身份意识的萌发与身份焦虑一词源 自于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是文学批评的 一个重要术语。“身份”有狭义和广义 之分。狭义的身份指的是独特的个性特 征,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本质差异,如“自 我身份”;广义的身份指的是同一性质,个 人与他人、群体、范畴联系的共同特征, 如:“种族身份”。“身份”是指“个体 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标识、位置及 其社会属性。身份意识强调的是人格、 心理品质的确定性、统一性和稳定性。
美国黑人文学的身份意识:
美国黑人文学揭示了黑人长期被迫面对的 种族歧视和文化身份危机,也记载和推动 了黑人文化身份意识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 而文化身份意识的增强也促进了黑人文学 的发展。从黑人文化身份意识的发展路程 可以看到,通过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的方式来加强文化身份认同及建构是有效 的途径。
刑法中对定罪、量刑具有影响 的个人人身方面的客观要素,它 具体包括行为人的身份、刑事被 害人的身份和行为对象人的身份 三种,其中,既包括刑法明文规 定的身份,也包括虽然刑法没有 明文规定但却对定罪、量刑有影 响的身份,既包括自然人的身份, 也包括(1)客观人身性。指刑法中的身份是一种能 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人身方面客观存在的 资格、关系、状态等标识性因素。 (2)有效性。指刑法中的身份必须是对定罪 量刑具有影响的客观人身方面的因素。 (3)针对性。指刑法中所有身份都是针对具 体犯罪而言的,不针对任何犯罪的身份便 不具有刑法上的意义,即对定罪量刑没有 影响。
在中国一般概念上身份通常具有 以下几层含义:
①身份的本身意义:指是 谁,是什么样的人。人类社会最 初身份只是指个体成员交往中识 别个体差异的标志和象征,它给 予社会以秩序和结构。现代 社会 中是指社群中个体成员的标识和 称谓,分为两类。客观的,如原 籍;年龄;辈分;性别 ;职务; 职业等。主观的,指内含身份认 同:内部人和外人;熟人与陌生 人;君子与小人等 。
身份意识教育实施方案
身份意识教育实施方案身份意识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有效地实施身份意识教育,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以确保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身份意识教育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一、明确教育目标。
身份意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通过教育,学生应该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身份特征和社会角色,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健康成长。
二、制定教育内容。
身份意识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自我认知、社会认知、人际关系、职业规划等方面。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班会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形式,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使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思维方式。
三、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
身份意识教育需要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心理专家、社会工作者等人员,开展相关的讲座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
四、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
为了检验身份意识教育的实施效果,学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
可以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学生作品等方式,对学生的身份意识进行评估,及时了解教育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五、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在开展身份意识教育的同时,需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
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向家长介绍身份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案,鼓励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形成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的合力。
六、关注特殊群体。
在实施身份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需要特别关注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包括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农村学生等。
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确保他们能够得到有效的身份意识教育。
通过以上身份意识教育实施方案,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和有序地开展身份意识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第2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17No.22000年4月Journal of Shenzhen U niversit 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A p r.2000收稿日期:2000-03-01作者简介:钱超英(1958—),广东广州人,深圳大学副教授,博士,从事文学研究。
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钱超英(深圳大学文学院,广东深圳518060)摘要:本文把当前学界讨论的身份问题分为身份概念和身份意识两部分来论述。
在对“身份”概念作语义辨析的基础上考察了它在我国人文学界的若干表达方式及其文化意义。
身份问题是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集团对自我、民族和世界关系探索过程的当代形式之一。
关键词:身份;身份意识;文化;文化身份中图分类号:C 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0X (2000)02-0089-06“身份”(identit y ,在我国文献中有时被译为“认同”)是近年我国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
如果说“五四”以来我国人文话语的历史基本上是西方概念引进史并不为过的话,那么,这种引进同时也充满了对自身“身份”的关切。
这一点使得近期流行的“身份”话语,较之其他话语,在带来理论启迪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反讽和反思意味。
一根据西语词源资料,今日英语identit y 一词在历史上的意义,较完整地保留在其衍生的释义词组“t he same ”(相同的东西)之中,它最初来源于拉丁词idem ,由词根id -(意为“它,那一个”)和后缀dem 组成。
早在17世纪,它已经应用于英语文献中。
作为一个代词,它表示文章在先前引用过的作者或文本,具有“同前所引”的标注意义。
从这种标注用词发展为后来的一个拉丁词identitas ,字面上的意思是“同一性”。
当它转变为英语的identit y 时,常用于表示某些事物是相同的,一致的,或者就是它本身(而不是其他的东西)。
构成identit y 的主要词义是“整一性”、“个体性”、“个别性”、“独立存在”,或“一种确定的特性组合”。
[1]一般用语中,identit y 可以指称统一的状态,绝对的一致,人的个性,两种表达之间的完全等值,或这种等值的表达式等等。
其动词形式identif y 则指对标志对象的确证或意义解释的认定,这又衍生出“证明”等语义。
在关于人的表达中,它可以表示某种具有连续性的属性,如英语中有用old identit y 表示“老居民”的例子。
[2](P676)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0・2000年第17卷可见,“身份”的原有语义首先是指向内在的统一、协调及其持续。
就人来说,强调的是人格、心理品质的确定性、统一性和稳定性。
“身份就是一个个体所有的关于他这种人是其所是的意识”。
[3](P87)“身份”是与“差异”相对而相关的概念。
马克思说过:“……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
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
[4]弗洛伊德曾用Identification的概念来解释人对他人的归属。
例如,儿童一出生就有归属于父母的需求,成人在潜意识层面可以把这种需求指向某种群体、领袖,从而获取自身的生存意义。
西方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这是社会“激情”的源泉之一。
而“身份”一旦被“认同”于某种属性,则其他属性的差异便被确认。
人据此就他自身和一定社会群体的关系实施界定。
使用“认同”这个中文译词,就其给人一种“有求于外”或“向外求同”的印象而言,需要在至少两个意义上解释其恰当性:第一,人只有在与他人的比较和辨别中,才能使自己的身份即自我特性的意识得以形成,并使这种意识所参与塑造的特性呈现出来,从而获得有效的标识。
第二,对人来说,特性的确定性和统一状态不是一种固有的本质,而是通过其在社会环境中不断和他身外的或未曾预料到的经验相遇,并把某些经验选择、转化为属于自身的东西,因此身份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演变中持续和在持续中演变的过程。
只有在成功实现对内的守持和对外的“同化”的时候,身份才能达到自恰与稳定。
对这种辩证的二重性,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顺化—同化”学说可以移用为某种理解上的参照。
身份概念也可以在早些时候的社会学研究,尤其是关于角色的理论中找到某种端倪。
美国社会学家乔纳森・H・特纳(Jonat han H.Torner)在介绍另一个也叫特纳(拉尔夫・H・特纳)的角色理论(过程角色理论)时,提到“自我概念和角色”的关系,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需要借助在他人面前扮演的“角色”来见证的,但“角色”并不就是身份(自我认同),因为“自我附着于角色的程度”并非总是一致。
例如,一个在讲台上的发言人可能因为迫于一定的情境压力说出他内心本不认为如此的话,以符合某种角色的规范[5]。
因此,只有当人意识到和表达出其一致性的时候,他的“身份”才能获得完整的“证明”。
对身份研究来说,角色理论的意义在于提示了人对自我的理解和表达在一定社会关系下出现的复杂性。
身份问题在有关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心理研究中则直接成为重要的概念:“根据艾力・艾力克逊(Eric Erikson)的解释,青春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一种稳定的身份感,这种身份感将在这个人面临不同的情景转换时仍相对长期地维持。
无法取得一种确定的身份就造成身份弥散,它将使青年成人因恐惧被他人取代而不能作出承诺或进入(与他人的)紧密的关系。
”[3](P87)但是,只有随着当代西方各国“身份政治”(表达和争取与一定特性相适应的权利的策略和社会实践)日趋盛行,身份才作为文化研究的特定议题脱颖而出。
由于当代社会结构的急剧调整,信息传播增多和文化参照频繁,人类关系分化重组、再构造、再确认的要求大大强化,使得“我(们)是谁”的疑问,不仅作为抽象的哲学问题,而且作为直接关系到社会文化的中心结构和边缘成分、主流和支流的重新定位,多数和少数、群体和个人权力再分配的实际问题,而对各国的政策思维和决策过程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
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的文化研究学者保罗・吉尔特(Paul Gilto y)认为,“作为一个概念,‘身份’已被置于一系列急迫的理论论争和政治问题的核心地位。
”[6](P301)他还论证道,身份既不是某种客观条件的天然限定,也不是某种主观幻觉支配下的随意构设,它是一种被环境・91・第2期钱超英: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所激发的认识和被认识所促动而表达在一定环境中的互动行为。
作为一个分析工具,身份这一个概念是“一种在我们对世界的主体性的经验与这种微妙的主体性由以构成的文化历史设定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方式”。
[6](P301)“身份”概念尤其便于用来考察和研究那些在明显不同的“文化历史设定”的裂缝之间漂移运动的“主体”———移民、“问题群体”、在全球化中经历急剧社会转型的民族———所必然面临的生活重建经验。
一个人从原居国移民到另一个国家,或者从乡村迁往城市,所面对的不仅是居住环境、工作、用品和食物的变化等实际问题,而且更是关于“我曾经是谁、现在是谁”、“我为什么如此生活”的问题,他需要有一种令其满意的完整解释,以便接受和平衡转变所带来的风险,使自我和变化着的环境的有效联系得以重建,以免生活意义的失落和虚空。
这样的研究关注人的“文化的”方面,身份于此常常就是“文化身份”。
它可以指一个社群(区域居民、性别群体、兴趣团体、种族共同体)的内在特性和其外部世界关系的改变,也可以指个体水平上表现的“文化”问题。
而对于“文化”的含义,为了不致陷入概念的漫游,我们只需认同于克利福德・格尔兹对马克斯・韦伯见解的沿用:文化就是人这种动物悬挂其上的那张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并且,对这张“网”的研究,即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探索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索意义的阐释性科学”。
[7]据此,我们可以把“身份”理解为人和他所生存的世界作为文化环境(即“文化历史设定”)之间的被意识到的联系;利用这种联系,他得以作出关于其生活意义的解释。
二值得注意的是,身份问题的急迫化,又恰恰是以身份危机即身份的内在统一性、稳定性的破坏为前提的。
只有在身份出了问题的地方,身份的建构才成为被强烈意识到的问题。
“身份危机”,这种被心理学称为“一种因无法调和分裂的元素而在某些人格中造成的心理混乱”[2](P10)的命题,被移用于指称文化身份的变化和不确定性:人对自己寄生其上的那张“意义之网”进行编织、修补、“悬挂”的不安和定位的失效,人和其生活的世界联系的被意识到的障碍和有关生活意义解释的困难,以及随之产生的观念、行为和心理的冲突体验,它常常导致“焦虑”。
安东尼・吉登斯认为这是现代性发展的代价之一:“在晚期现代性①的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
”[8](P9)根据他的陈述,自我身份(自我认同,self-identit y)的研究可以从“个体心理构造的完整图景”中找到起点,“成其为人,就是指总是依据某种描述去确知自身当下的行为及其原因。
”人作为在其生活情景中“正在上演的角色”的能动者,“反思性(地)监控”着社会习俗的生产和再生产。
[8](P39)“自我认同(即身份———引者按)就是这种作为行动者的反思解释的连续性。
……拥有合理稳定的自我认同感的个人,会感受到能反思性地掌握的其个人经历的连续性,并且能在某种意义上和他人沟通。
”[8](P58-60)而现代生活和个体决策所经历的“转换的每一个片段都倾向于变成一种认同危机(an identit y crisis)”[8](P174)。
这种危机常常伴随焦虑:“由于与客体世界的建构性的特征相关的自我知觉变得模糊不清,正在发展的焦虑会威胁自我认同的知觉。
”[8](P50)身份问题因而在当代进程中具有极大的普遍性。
但区别于西方主流社会以“生存的孤立”体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2・2000年第17卷现的身份危机与焦虑,我国环境下的身份问题具有强烈的整体性、紧张性和历史累积的深重性。
一个重要区别是,西方学界虽然也谈论身份问题的普遍性,但经常把身份问题落实在一些较小的边缘群体的分析上,而我国的有关表达则常常涉及到一些被赋予了巨大历史感的意义单元,如种族文化、民族、国家。
这反映了全球化冲击对于“第三世界”社会的整体性。
这一点可以部分解释近期身份问题在我国学人中引起注意的方式。
有趣的是,这种注意正是和对“认同”这一译词的疑虑相伴随的。
身份概念的一位积极的引用者王宁在解说这一身份概念时表露了一种不易觉察的犹豫:文化身份(cult ural identit y)又可译作文化认同,主要诉诸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民族本质特征和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
在比较两种不具有任何事实上影响的文学文本时,学者们完全可以侧重于比较这两种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的根本差异,并透过这两种本质的差异而寻找某种具有共性和本质特征的相同点,当然这种认同主要是审美上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