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日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日志
一、心理学与课程
刚读完这一章时,心里还是很迷迷糊糊的,有很多疑惑,很多感慨,很多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这一章在对心理学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的历史考察的基础上,剖析了现代心理学流派对学校课程所具有的密切关系,以此揭示心理学对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一)心理学与课程的历史渊源
首先这章阐述的是心理学与课程之间的历史渊源,主要说了形式训练说与实质教育两大理论。
形式训练说是洛克提出的,它建立在官能心理学基础上,实际上是一种经典的学习迁移的学说。
其强调人的官能可以通过操练得到改进。
我想正因为如此,现在我们还是注重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的教育,所以就算后来它被教育心理学鼻祖桑代克彻底推翻,它还是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如果说官能心理学注重课程的训练作用,那么观念联合论则注重教材的排列和教材的步骤,所以在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质论忽视了我们学生的能动作用,也不是很完善.所以杜威既批判“教育就是从内部将潜在能力展开”,也反对“教育就是从外部进
行塑造工作”。
尽管它们早已成为过去,但在当今教育中,仍然可以察觉到他们的痕迹与存在,甚至现在这个问题仍然被争论......
(二)当代心理学派与学校课程
无论是课程或是心理学的发展,都受到时代发展的局限。
时代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了各个心理学流派,鉴于课程设置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心理学流派百家争鸣的局面促成了各种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出炉。
行为主义者都相信复杂行为是由简单行为构成的,所以都主张把课程目标和内容分解成很小的单元,然后按照逻辑程序排列,一步一步的通过强化手段使学生逐步掌握课程内容,最终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
而认知心理学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其认为应当把问题以整体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以他们的方式同步存取所有信息,这是与行为主义不同之处;
其认为教学组织应当本着从简单整体到复杂整体;应当尽量给学生创造机会,激励
他们思考,学生总能对面临的新内容和新情景赋予他们自已的理解。
人本主义心理学仍是抱着以人为本的态度,将课程定义在学生关心的事情的范围内,他们提倡一种“合成课程”,该课程由以下因素构成(1)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承担责任。
(2)强调思维、情感与行动的整合。
(3)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基本需要及生活有密切关系,并对学生的情感和理智都具有重要意义;(4)自我是学习的法定对象;(5)课程的目标是要培养完整的人。
他们认为只是对学生是否有意义是知识保持的决定因素。
另外其认为课程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已去学习的情景。
(三)影响
纵观心理学与课程设置关系的发展就,心理学对课程的影响,最明显的反映在课程编制的过程中。
具体表现在:心理学原理有助于我们在确定目标时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达,或确定目标能够达到何种程度。
另外心理学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面被认为很有用。
总之,通过对课程心理学基础的考察,有利于课程编制者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依赖的是何种心理学原理以及它们是否相互矛盾,以便少走弯路,更有效地解决课程问题。
(四)启发
课程设计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对课程设计者,有两方面的因素是必须考虑进去的。
第一,课程设计者要对个体的发展有所了解。
我想这里是讲要对所有个体的心路发展历程的共性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依此确定课程设计的大方向。
在这个基础上,孔子又讲“因材施教”,就是说个体之间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要了解不同学生发展的特点。
这样就可以在保证在大的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础上,顾及到了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优化课程的整体;第二,课程设计者需要了解学习过程的本质。
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反复强化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自我探索发现的过程。
或者学习过程本身仅仅是心理上瞬间的变化。
动机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的学习效果更好些,而学生的主动参与对学习效果关系重大;参与既包括外显的,也包括内显的。
并且学生只有在面临问题的时候,才会认真思考,并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应当鼓励学生尝试个中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对老师的上课方式的看法
从开学到现在已有两个多月了,期间上了潘老师的课已有十几大节了,虽然仅有十几节课,但潘老师那独特的上课方式已在我的脑海里划过深深的痕迹了。
记得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我是完全听不懂的,或者说是我不知道这堂课要上什么,重点是什么。
也许是没有提前预习,也许是把心思放在“研究”老师上了。
下课时,我还在抱怨我都听了两节课的天书,以后这日子没法过了。
但是随着与潘老师的接触与
磨合,我现在也能逐渐跟得上老师的步伐了,知道老师今天上了什么专业知识内容,重点是哪儿,补充了哪些课外的知识。
先谈谈老师上的专业知识内容吧,我觉得思路和模式还是挺清晰明了的,能够很好的将书本知识与补充内容结合起来。
在按照书本的模式进行上课时,先对其讲解,然后将书中的观点精辟的概括简化出来,从而使我们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
并且在讲书本知识的同时,又补充书上没有的观点,从而有利于我们扩充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涵养。
而不像有些老师一味的照本宣科,让学生觉得无趣,让学生看不起。
也不像有些老师完全的脱离课本,让学生产生教材无用的思想,致使学生从不看教材。
再谈谈补充的课外知识吧,我非常喜欢也很欣赏老师给我们讲一些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经济发展前景什么的。
这是在其他课上所听不到的。
我觉得大学课堂就应该是这样的,在上专业知识的同时,穿插一些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走出校园,与社会接轨,好为将来做好准备。
当然在听到老师对一些历史科学政治事件的独特见解时,心中不由的敬佩与羞愧。
敬佩老师的知识渊博,涉及面广,当之无愧为大学老师;羞愧于自已竟然什么也不知道……
经过这么多节课的相处,我也慢慢地发觉老师的教学态度是很认真负责的,从不缺我们一节课。
另外老师能够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照顾到每位学生,摆脱了大学教授可看不可亲的形象,从而使师生关系融洽亲近。
正所谓“金无足金,人无完人”,潘老师也存在着一些不恰当的教学方式。
上第一节课时我就意识到老师有一个口头禅,几乎每两句就有一个“那”字。
虽说
口头禅有利于搞活课堂氛围,但是过多的口头禅则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转移到你一堂课说了多少口头禅上去了。
虽然老师上课思路清晰,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整理板书的,这样能使一堂课的内容更清晰更有条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内容,也有利于学生记笔记。
还有我觉得老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例如可以适当的提一些问题,给学生创造机会,激励他们去思考,并且鼓励学生自已起来回答问题,发表看法。
老师应对其回答的问题给予评价,给予积极性的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外指出不足,进行补充,完善学生的思维。
上述所提的建议只属一人之言,如有不当之处,还望老师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