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验植物叶结构
植物学实验 第六章 植物叶的形态和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取三种生态型的叶,做徒手切片并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 下仔细观察。 (1)旱生植物夹竹桃叶横切面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取三种生态型的叶,做徒手切片并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 下仔细观察。 (1)旱生植物夹竹桃叶横切面结构
夹竹桃叶横切-示旱生植物叶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取三种生态型的叶,做徒手切片并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 下仔细观察。 (3)水生植物睡莲浮水叶横切面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取三种生态型的叶,做徒手切片并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 下仔细观察。 (4)水生植物眼子菜沉水叶横切面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五、思考题
2.比较小麦叶和玉米叶的结构特点。
玉米的维管束
小麦的维管束
五、思考题
3.马尾松针叶的结构与其生长环境是如何相适应的?
1、松针中小,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表皮 下具多层厚壁细胞组成的下皮层,气孔内陷。 2、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内陷,形成许多褶壁,叶绿 体沿褶壁分布,使细胞扩大了光合面积。 3、在叶肉内方具明显内皮层,内皮层上有凯氏带。
五、思考题
2.比较小麦叶和玉米叶的结构特点。
玉米与小麦叶脉的详细结构:
玉米的维管束鞘只有一层薄壁细胞,细胞较大,内含 有比叶肉细胞个大、数多的叶绿体。其外紧密毗连着 一圈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型”的结构----四碳植物。
小麦维管束鞘是两层,外层细胞壁薄,个大,含叶绿 体较叶肉细胞少。内层细胞壁厚,细胞也小,几乎不 含叶绿体。因此小麦没有“花环”结构----三碳植物。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植物学实验四 不同生态类型叶片的结构 PPT

栅栏组织和海 达,叶肉细胞 海绵组织的分 达,海绵组织
绵 组 织 。 栅 栏 间 形 成 大 的 气 化。
发达,叶绿体
组 织 高 度 发 达 ,腔 。 只 在 上 表
较大。
常具有几层细 皮内侧分布有
胞,上下表皮 栅栏组织,海 内 方 均 有 分 布 。绵 组 织 比 栅 栏
组织略大。
网状脉,叶脉 平行脉,有三 平行脉,叶脉 网状脉,叶脉
维 韧皮部 管
束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角质膜 表皮细胞
棉花叶片横切制片(示上表皮)(40X)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棉花叶片横切制片(示下表皮)(40X)
孔下室 副卫细胞
气孔器 保卫细胞
气孔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棉花叶片横切制片(示叶肉)(10X)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二、禾本科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细胞、泡状细胞, 体,上表皮细
上下表皮细胞大 胞比下表皮细
小基本一致。
胞大。
角质膜
有较厚的角质膜 和蜡被层。
无此结构。
有较厚的角质膜。
有较薄的角质 膜。
气孔器 毛状体
下表皮多个气孔 同时下陷,气孔 限定在气孔窝内。
上表皮分布有气 孔器,下表皮无
表皮毛发达,气 孔窝内可见表皮 毛。下表皮表皮 毛丰富,上表皮 表皮毛稀少。
角质膜 表皮细胞 栅栏组织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海桐叶片横切制片(示下表皮)(40X)
气孔下室 气孔器 气孔 保卫细胞
副卫细胞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海桐叶片横切制片(示叶肉)(10X)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南医大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第11项 叶的形态和内部构造及叶序的类型、托叶的变态

实验十一叶的形态和内部构造及叶序的类型、托叶的变态一、目的要求(1)掌握叶的形态和组成,单叶和复叶的区别。
(2)熟悉叶的内部构造。
(3)了解叶序的类型、托叶的变态。
二、仪器用品和实验材料(一)仪器用品显微镜、解剖用具。
(二)实验材料桑、木槿或扶桑、桃、大叶黄杨、女贞或薄荷的茎枝。
小麦、水稻或淡竹叶的茎叶,轮叶沙参或夹竹桃、银杏或枸杞的茎枝。
菝葜、酸枣或洋槐、豌豆、何首乌或蓼蓝标本。
扁豆、三叶五加、野葛或酢浆草、槐树或苦参、月季或蔷薇、决明或皂荚的叶。
合欢或含羞草,南天竹或苦楝、柑桔属的叶。
薄荷和淡竹叶的叶的横切制片。
枇杷叶或茶叶的粉末。
三、内容与步骤(一)叶的组成(1)观察桑、桃、木槿或扶桑叶的形态,分辨出叶片、叶柄和托叶,并注意其叶端、叶基、叶缘的形状和脉序的类型。
(2)观察小麦、水稻或淡竹叶的叶的形态,注意叶片和叶鞘。
脉序的类型。
(二)单叶和复叶(1)观察月季或蔷薇、槐树或洋槐的羽状复叶,并与桑或桃、木槿或扶桑叶比较,注意单叶的叶柄和复叶的总叶柄、叶轴的区别,叶片和小叶片在枝条或叶轴上排列的空间位置的区别;顶芽和腋芽着生部位的区别。
(2)观察扁豆或三叶五加、野葛或酢浆草、槐树、洋槐或苦参、月季或蔷薇、决明或皂荚的叶。
合欢或含羞草、南天竹或苦楝、柑桔属的叶,判断其为何种复叶。
(三)叶序观察桑、桃、木槿或扶桑、大叶黄杨、女贞或薄荷、轮叶沙参或夹竹桃、银杏或枸杞的茎枝,判断其叶序。
(四)托叶的变态观察酸枣或洋槐,其托叶变成针刺状,豌豆的托叶很大,呈叶片状(其顶端小叶变成卷须);菝葜的托叶变成卷须:何首乌或蓼蓝的托叶扩展联合成鞘状,包围在茎节的基部,称托叶鞘。
(五)叶的内部构造1.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观察薄荷叶的横切制片:(1)表皮上表皮细胞长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扁平,均被角质层,有气孔,表皮外有腺鳞、小腺毛和非腺毛。
(2)叶肉栅栏组织为一层细胞,海绵组织4~5层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
(3)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位于主脉的近轴面(靠近上表皮),导管常2~5个纵列成数行,韧皮部位于木质部下方,较窄,细胞小,形成层明显。
植物内部构造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根、茎、叶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掌握植物内部构造的观察方法。
3. 比较不同植物器官的结构差异。
二、实验原理植物内部构造是指植物器官的内部组织结构,主要包括细胞、组织、器官三个层次。
通过观察植物根、茎、叶的横切面和纵切面,可以了解其内部构造和功能。
三、实验材料1. 根:胡萝卜、土豆2. 茎:向日葵、玉米3. 叶:白菜、荷叶4. 实验器材:显微镜、解剖刀、刀片、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酒精灯、火柴、剪刀、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 根部观察(1)将胡萝卜和土豆分别切成薄片,置于载玻片上。
(2)滴加适量的水,盖上盖玻片。
(3)在显微镜下观察根的内部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束等。
(4)记录观察结果。
2. 茎部观察(1)将向日葵和玉米的茎分别切成薄片,置于载玻片上。
(2)滴加适量的水,盖上盖玻片。
(3)在显微镜下观察茎的内部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束等。
(4)记录观察结果。
3. 叶部观察(1)将白菜和荷叶分别切成薄片,置于载玻片上。
(2)滴加适量的水,盖上盖玻片。
(3)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的内部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等。
(4)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根部结构胡萝卜根和土豆根的内部结构基本相似,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束。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起到保护作用;皮层细胞排列疏松,有利于水分和养分的运输;维管束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输送。
2. 茎部结构向日葵茎和玉米茎的内部结构基本相似,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束。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起到保护作用;皮层细胞排列疏松,有利于水分和养分的运输;维管束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输送。
玉米茎具有发达的气腔,有利于呼吸作用。
3. 叶部结构白菜叶和荷叶的内部结构存在一定差异。
白菜叶的内部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有利于光合作用;荷叶的内部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叶肉细胞排列疏松,有利于水分蒸发和光合作用。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植物根、茎、叶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植物学实验报告—叶的组成与结构、营养器官的变态

3. 叶的形态类型 A. 旱生植物:
a) 取夹竹桃叶片横切永存片; b) 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c) 区分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B. 水生植物: a) 取菹草叶片横切永存片;
3
b) 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c) 区分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4. 营养器官的变态: A. 根的变态:观察萝ト根、胡萝卜根、甜菜根、甘薯块根,玉米气生根、 甘蔗气生根和常春藤气生根以及萝卜、甘薯横切片,区别根的变态种类以及其结 构特征。 B. 茎的变态:观察山楂枝刺、黄瓜茎卷须、葡萄茎卷须,文竹、天门冬、 仙人掌、仙人球,马铃薯块茎、甘露子(草食蚕)块茎、菊芋块茎,莲藕、洋葱、 荸荠、慈姑,区别根的变态种类以及其结构特征。 C. 叶的变态:观察豌豆复叶、洋葱、百合、仙人掌、猪笼草、玉米雌蕊等, 区别根的变态种类以及其结构特征。
2. 器材:显微镜、电视显微镜、解剖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擦 镜纸和纱布块、解剖针。
四、 实验步骤
1. 叶的基本组成 A. 双子叶植物叶:
a) 观察棉、桃、梨等叶植物叶: a) 观察禾本科植物的植物叶片; b) 记录其组成结构。
2
2. 叶的解剖结构 A. 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 叶的组成与结构、营养器官的变态
课程名称:
植物学实验
学院: 姓名: 日期:
专业班级: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叶的组成:叶片的形态,叶脉的类型:单叶与复叶的区别;复叶的 类型:叶序;
2. 掌握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3. 了解不同生境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4. 观察各种变态器官的形态特点; 5. 认识根、茎和叶的变态和种类; 6. 联系叶的徒手切片技术。
叶子结构演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组成。
2. 掌握观察叶片结构的方法和技巧。
3. 分析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二、实验原理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其结构复杂而精细。
叶片主要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叶肉负责光合作用,叶脉则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的植物叶片(如树叶、菜叶等)、碘液、酒精、刀片、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等。
2. 实验仪器:酒精灯、加热器、剪刀、解剖镜、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新鲜的植物叶片洗净,用剪刀剪成适当大小,备用。
2. 观察叶片外表:用解剖镜观察叶片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
3. 制作切片:将叶片放入酒精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软化。
然后取出叶片,用刀片将其切成薄片,厚度约0.5毫米。
4. 水分固定:将切片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叶片中的水分固定。
5. 碘液染色:将切片放入碘液中浸泡,使叶片的细胞结构更加清晰。
6. 观察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切片,观察叶片的各部分结构。
7. 记录实验结果:记录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表皮:叶片的表皮位于最外层,具有保护作用。
表皮细胞呈扁平状,排列紧密,形成一层无色的保护层。
在显微镜下,表皮细胞呈不规则的多边形,细胞壁较厚,细胞质较少。
2. 叶肉:叶肉位于表皮下方,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紧密。
在显微镜下,叶肉细胞呈绿色,表明含有大量的叶绿素。
叶肉可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
3. 叶脉:叶脉是叶片内的维管束,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叶脉呈网状分布,由维管束、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
在显微镜下,叶脉呈绿色,表明含有叶绿素。
叶脉的粗细、分布和形状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六、实验结论1. 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2. 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叶肉负责光合作用,叶脉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植物实验培训-叶

四、叶的结构
(一)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 (二)单子叶植物叶的特征 (三)松针叶的结构 以马尾松为例 1、表皮细胞厚,角质层 发达,具下皮层,气孔 内陷; 2、叶肉细胞壁向内凹陷 形成褶襞; 3、叶内有树脂道,内皮 层明显,维管束2束。
植物学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三节 叶
一、叶的生理功能与经济利用 二、叶的形态 三、叶的发育 四、叶的结构 五、叶的生态类型
依据植物和水的关系 植物生态类型划分为: 植物 水生植物 旱生植物
陆生植物
中生植物
湿生植物
五、叶的生态类型 (一)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叶
1、旱生植物的叶 具有较强地保水功能,部分植物还有较强地储水 功能。 (1)植物外形: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叶小而厚, 或多茸毛。 (2)叶的结构: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有的多 层细胞,气孔下陷;栅栏组织多层 , 绵组织和细胞间隙不发达,机械组 肉质植物 织的量较多。 角质层发达,叶肥厚多汁,在叶内有 发达的薄壁组织,贮大量的水分。
叶片的立体结构和平面结构
异面叶与等面叶 Bifacial Leaf and Isobilateral Leaf
• 异面叶:指叶肉中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栅栏 组织一般在上表皮的下方。 • 等面叶:指叶肉中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或 虽有分化但栅栏组织在叶片的上、下表皮内方都有分布。
A transverse section through a portion of the blade of lilac leaf
四、叶的结构
(一)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 1、表皮 2、叶肉 叶肉:上下表皮之间的绿色组织的总称。 组成:通常由薄壁细胞组成,内含丰富的叶绿体。异面叶
植物学 实验九 叶的形态与结构

5、不同生境下叶的结构特点
• (1)旱生植物夹竹桃叶横切永久制片(教材p165-166)
• 注意其与旱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观察水生植物睡莲叶横切制片
• 注意其与水生环境的适应(教材p165-166) • 注意:维管组织不发达;异面叶;气腔
四、实验报告
• 绘制迎春叶横切面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
小麦叶横切、玉米叶横切、松叶横切、夹竹桃叶(1)双子叶植物叶: • 注意完全叶和不完全
叶的识别p42 • (2)单子叶植物叶:
注意叶片、叶鞘、叶 舌、叶耳等形态学术 语识别
• (3)叶脉、叶序等形 态学术语(p110-112)
2、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构造
实验九叶的形态与结构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叶的组成及基本形态学类型2掌握双子叶单子叶和裸子植物叶的解剖结构特征3了解植物叶的结构生理功能及与环境的适应特点二材料与用品新鲜植物叶各种植物叶形态标本芹菜叶柄横切蚕豆叶表皮小麦叶表皮迎春叶横切小麦叶横切玉米叶横切松叶横切夹竹桃叶睡莲叶横切三方法与步骤1叶的形态1双子叶植物叶
表皮
上表皮 下表皮
泡状细胞(运动细胞) 长细胞、短细胞(硅细胞、栓细胞)
叶 肉 细胞壁内突生长,形成多环状细胞(具“峰、谷、腰、环”结
构)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C3 植物(低光效)
叶 脉(维管束)
C4 植物(高光效)
4、裸子植物叶的构造
• 观察松叶横切(p45) • 注意:(1)基本结构层次(2)与旱生环境的适应
• (1)观察芹菜叶柄横切(教材p160-161)
(2)观察蚕豆叶表皮永久装片(p42)
• 注意:表皮细胞特点、气孔器结构,判 断气孔类型
• (3)观察迎春叶的横切(p43)
植物学实验植物根和叶的形态结构观查

试验原理
• 植物器官旳概念
根
• 根旳外形 • 根旳构造与发育:双子叶植物根初生构造与次生
构造 • 单子叶植物根构造
叶
• 叶旳基本构造: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 • C3与C4植物叶构造区别 • 水生植物与旱生植物叶构造特点
根系---直根系与须根系
根尖外形
根旳初生构造模式图 表皮
鸢尾根横切
植物学试验 试验四
植物根和叶旳形态构造观察
试验目旳
• 1. 掌握不同类型植物营养器官(根与叶) 内部构造旳多种组织构成特点。
• 2.认识双子叶植物不同植物根旳特点、 注意掌握根初生构造旳特点。
• 3.认识不同生境情况下植物叶旳组织结 构特点。
• 4. 要点认识C3和C4植物旳叶构造特点 并了解其功能。
已发觉旳C4植物已 超出800种,至少分布在 18个科中,常见旳还有 玉米、高粱、苋、马齿 苋等。
马尾松叶横切
双维管束
作业
• 1.绘制蚕豆根或鸢尾根旳初生构造图。 • 2. 绘制水稻叶片构造图,并标注。 • 3 . 绘制海桐或夹竹桃叶片横切构造图,并
标注。
试验试剂与用具
• 蒸馏水、 番红水溶液
• 显微镜 • 镊子、解剖刀、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
吸水纸等
试验材料
• 准备材料:
• 1、蚕豆幼根、毛茛幼根、鸢尾幼根等横切 制片,显示初生构造; 根旳次生生长:蚕 豆老根横切制片。
• 2、海桐叶、夹竹桃、桉树叶旳横切片,显 示叶基本构造及环境适应,玉米、水稻叶 旳横切片, C3和C4植物叶构造差别(水稻、 玉米);松针叶横切片,了解裸子植物叶 构造特点。
根旳初生构造(有封片)
单子叶植物
表皮
植物的叶片结构和功能

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途径
木质部运输
水分在植物体内主要通过木质部进行运输。木质 部由导管和管胞组成,形成连续的运输系统。
蒸腾拉力
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是水分在植物体内上升的主 要动力,有助于水分从根部向地上部分运输。
渗透作用
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调节水分的吸收和排放,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
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环境影响
草本植物生长周期短,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速度较快 ;木本植物生长周期长,需要长期稳定的营养物质供应。
提高植物营养利用效率策略
合理施肥 根据植物的养分需求和土壤状况 ,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 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对营养 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生物技术应用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培育转基因作 物或应用生物肥料等,提高植物 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能力。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应用前景
通过改良植物叶片结构,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和抗逆性,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植物叶片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在农业生产、生态保护、资 源利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叶片结构的植物分类和识别算法可以应用于植物资 源调查、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
XX
高温胁迫
叶片通过增加热激蛋白的合成、 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方式来抵抗 高温对细胞的伤害。
盐胁迫
叶片通过积累无机离子和有机溶 质、调节渗透压等方式来适应土 壤中的高盐环境。
人工调控改善叶片适应性探讨
遗传改良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 植物的遗传特性,使其 具有更强的抗逆性和适 应性。
生理调控
通过外源施加植物生长 调节剂、抗逆诱导剂等 物质,提高植物在逆境 下的生理抗性。
03
表皮细胞形态
植物解剖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的基本器官结构及其功能。
2. 学习植物解剖方法,提高观察和识别植物的能力。
3. 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微观结构和形态。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植物叶片、茎、根、花、果实等新鲜材料,以及腊叶标本。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镊子、培养皿、蒸馏水、I2-KI溶液、剪刀、刀片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观察叶片的结构:(1)取一片新鲜叶片,放在解剖镜下观察其外观形态。
(2)用刀片将叶片剪成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蒸馏水。
(3)用解剖针挑起叶片细胞,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细胞的结构和形态。
2. 观察茎的结构:(1)取一段新鲜茎,放在解剖镜下观察其外观形态。
(2)用刀片将茎切开后,观察茎的横切面结构。
(3)在显微镜下观察茎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3. 观察根的结构:(1)取一段新鲜根,放在解剖镜下观察其外观形态。
(2)用刀片将根切开后,观察根的横切面结构。
(3)在显微镜下观察根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4. 观察花和果实结构:(1)取一朵新鲜花和一枚果实,放在解剖镜下观察其外观形态。
(2)用刀片将花和果实切开,观察其内部结构。
(3)在显微镜下观察花和果实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5. 观察腊叶标本:(1)取一份腊叶标本,放在解剖镜下观察其外观形态。
(2)用刀片将腊叶标本切开后,观察其内部结构。
(3)在显微镜下观察腊叶标本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片结构: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叶肉细胞富含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叶脉输送水分和养分。
2. 茎结构:茎由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组成。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皮层细胞储存养分;维管束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髓细胞储存养分。
3. 根结构:根由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组成。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皮层细胞储存养分;维管束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髓细胞储存养分。
初中课程叶的结构

初中课程叶的结构
叶的结构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1. 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呈扁平状,具有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等功能。
2. 叶柄:叶柄是叶片与茎之间的连接部分,主要起到支撑和运输水分、养分的作用。
3. 托叶:托叶是叶柄基部的细小绿色或红色附属物,通常为一对,有些植物的托叶会退化。
4. 叶片上的叶脉:叶脉是叶片上分布的细小脉络,由维管束和叶肉组织组成,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5. 叶缘:叶缘是叶片边缘的形状和结构,通常有锯齿、波状等不同形态。
6. 叶序:叶序是指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常见的有互生、对生、轮生等几种。
了解叶的结构有助于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并为我们更好地利用植物资源提供基础。
同时,叶的结构也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在中考和高考等考试中经常出现。
河医大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05叶的内部构造及花的组成

实验五叶的内部构造及花的组成一、目的要求(一)掌握一般双子叶植物叶片组织构造特征。
(二)熟悉花的组成部分,了解花各部的主要类型。
二、仪器用品、实验材料解剖镜、解剖器、放大镜、培养皿、刀片曼陀罗叶片横切片每人一片新鲜或浸制材料:何首乌叶、桃花、木槿花、泡桐花、白扁豆花、向日葵花、桔梗花三、实验内容与方法(一)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组织构造——观察曼陀罗叶横切片取曼陀罗叶横切片于低倍镜下观察,两侧长条形部分为叶片部分;中央凸出近似圆形部分为叶主脉部分。
主脉凸出明显的一面为叶的下表面(背面);另一面则为上表面(腹面)。
分清以上各部后,换用高倍镜详细观察各部组织特征。
1.表皮:上、下表皮均为一列扁平细胞,且均有气孔及毛茸,注意上下表皮气孔分布情况,在气孔处可见相对的两个小型细胞即保卫细胞,其间的空隙即气孔,气孔内侧与气孔下室相通。
2、叶肉组织:栅栏组织为一列柱状细胞,排列紧密,其长径与上表皮垂直,细胞内含较多叶绿体。
海绵组织5~7列细胞,注意细胞的形状及排列情况与栅栏组织有何不同?与栅栏组织相接的一列海绵组织细胞中大多数含一个草酸钙簇晶,形成结晶层。
3、叶脉:除叶片中央的主脉外,在两侧叶片的叶肉中尚可见一些横切或纵切的小型叶脉,试考虑为何在横切面上可看到多数不同切面的小叶脉。
详细观察叶主脉的结构,主脉在叶片背面形成显著的突起。
上下表皮内方均有厚角组织细胞,维管束双韧型呈浅槽状,其外有薄壁细胞包围。
偶尔可见含草酸钙砂晶的薄壁细胞。
(二)何首乌叶下表皮气孔的观察取新鲜何首乌叶,撕取下表皮作成临时装片。
1.表皮细胞:在低倍镜下观察,形状不规则,侧壁呈弯曲状,表皮细胞之间可见气孔。
2、气孔结构:在高倍镜下观察气孔,可见两个半月形含有叶绿体的保卫细胞,其间围绕的狭长缝隙即气孔。
注意保卫细胞与周围的表皮细胞(即副卫细胞)间排列的方式属于哪种类型?(三)花的组成取桃花一朵,放在培养皿中,自外向内依次观察下列各部。
1.花梗与花托Q)花梗:花基部残留极短的细枝,是花与茎或花轴相连的部分。
陕中大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08叶的形态结构及维管束类型观察

实验8叶的形态结构及维管束类型观察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叶的组成、叶片形态及叶的变态类型。
2、掌握叶序、叶脉和复叶的类型。
3、掌握单子叶、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4、药用植物维管束的类型、组成及结构特点。
5、识别并掌握以叶入药的药用植物种类。
实验仪器、试剂:显微镜及显微照相系统(1套/每生)。
实验原理:叶的组成包含完全叶和不完全叶;叶片形态多样复杂;叶变态包含苞片、鳞叶、刺状叶、叶卷须、捕虫叶等;叶序分互生、对生、轮生、簇生;叶脉分网状叶脉、平行脉序、分叉脉序;复叶包含三出复叶、掌状复叶、羽状复叶和单身复叶。
单子叶、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单子叶表皮细胞有长短细胞和运动细胞,叶肉无海绵与栅栏组织分化,主脉维管束上下方有厚壁组织分布。
维管束类型分5种。
实验内容及操作方法:1、叶的组成:女贞叶、贴梗海棠。
2、单叶叶片形态描述:材料:枇杷、银杏、薄荷、大青、夹竹桃、车前和七叶树。
3、复叶类型、变态叶观察:复叶:槐、月季;仙鹤草、车轴草。
变态叶:小菜。
4、药用植物叶片结构观察:榆、女贞叶片横切永久制片。
5、维管束类型:黄连、搬树、南瓜茎、贯众叶柄、石菖蒲和鸯尾。
实验现象与数据:略结果分析与结论:女贞叶为不完全叶,贴梗海棠为完全叶;叶形态描述略;槐为羽状复叶,月奇数羽状复叶;仙鹤草羽状复叶,车轴草三出复叶;小疑变态叶为叶状刺;榆、女贞叶片具有典型的双子叶结构;黄连、搬树、南瓜茎、贯众叶柄、石菖蒲和鸯尾维管束类型略注意事项:单双子叶植物叶结构比较;等面叶和两面叶的判断。
实验结果记录及作业1、绘制所观察植物根的形态图,并标注;2、绘制单、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局部详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叶片的结构模型

叶片的结构模型
叶片的结构模型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1. 表皮:这是叶片的最外层,由一层紧密的细胞组成,具有保护叶片不受环境因素(如紫外线、病原体)伤害的作用。
2. 叶肉:这是叶片的主要部分,由薄壁细胞组成,负责光合作用。
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这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3. 叶脉:这是叶片的支撑和输导系统,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
木质部主要负责运输水分和矿物质,而韧皮部则负责运输有机养分。
4. 气孔:这是叶片表面的小孔,用于调节叶片内的气体交换。
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构成,可以控制气孔的开闭。
此外,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叶片的结构可能还有其他的特点,例如齿状边缘、毛状体等。
叶片功能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片的结构与功能;2. 探究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叶片上的表现;3. 分析叶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不同品种的植物叶片(如菠菜、水稻、玉米等)、同种植物的不同部位叶片(如叶尖、叶缘、叶片中部等)、盆栽植物、剪刀、尺子、天平、烧杯、蒸馏水、酒精、碘液、PH试纸等;2. 实验用具:显微镜、光合测定仪、蒸腾仪、呼吸测定仪、恒温水浴锅、酒精灯、干燥器等。
三、实验原理1. 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如葡萄糖)和氧气;2. 蒸腾作用:植物通过叶片的气孔,将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3. 呼吸作用:植物细胞在氧气的作用下,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四、实验步骤1. 光合作用实验:(1)选取相同品种的植物叶片,分别测定叶尖、叶缘、叶片中部的光合速率;(2)利用光合测定仪,测定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速率;(3)分析不同部位叶片光合速率的差异。
2. 蒸腾作用实验:(1)选取相同品种的植物叶片,分别测定叶尖、叶缘、叶片中部的蒸腾速率;(2)利用蒸腾仪,测定不同部位叶片的蒸腾速率;(3)分析不同部位叶片蒸腾速率的差异。
3. 呼吸作用实验:(1)选取相同品种的植物叶片,分别测定叶尖、叶缘、叶片中部的呼吸速率;(2)利用呼吸测定仪,测定不同部位叶片的呼吸速率;(3)分析不同部位叶片呼吸速率的差异。
4. 植物生长实验:(1)选取相同品种的植物,分别种植在相同的土壤和光照条件下;(2)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记录生长高度、叶片数量、叶片颜色等;(3)分析叶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合作用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发现,叶片中部的光合速率最高,叶尖次之,叶缘最低。
这可能与叶片中部的叶绿体含量较高有关。
2. 蒸腾作用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叶片中部的蒸腾速率最高,叶尖次之,叶缘最低。
这表明叶片中部的气孔密度较大,有利于水分的蒸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验
六 植
叶的结构
物
叶
的
结
构
实验目的
观察桃叶和玉米叶的永久切片,掌握叶的构造。
实验用品
材料 桃叶、玉米叶横切片。
器材 生物显微镜。
S Y A U
实
验
六 植
1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桃叶
物
叶
的
结 构
取桃叶的横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S Y A U
S Y A U
实 验
六 作业
植 物 叶 的 结 构
①绘图:玉米叶片结构简图(示上表皮的泡状细 胞)
②比较桃叶与玉米叶的内部结构有何异同点?
③天旱时高梁、玉米叶为何向上打卷?
S Y A U
实 验
六 思考题
植 物 叶 的 结 构
①比较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叶片结构上的异同。
②在叶的横切面上如何区别上、下表皮?
实
验
六 2单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
植
物
叶
的
结 构
取玉米叶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S Y A U
实 验
六 (1)表皮
植 物 叶 的 结
构 上表皮由两种形状的细胞组成,一种是普通的 表皮细胞,一种是大型的排列成扇形的细胞, 称泡状细胞(运动细胞)。玉米气孔器在上下 表皮都有分布,切片上能看到它的横断面。
实 验
六 (1)表皮
植 物 叶 的 结
构 上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不含叶绿体的长方形细 胞组成,外壁具有较厚的角质层。下表皮的构 造与上表皮的构造相同,但角质层较薄,并能 看见气孔器的横断面观,在气孔的上方,可看 到一些较疏松的叶肉细胞围成的气室
S Y A U
实
验
六 (2)叶肉
植
物
叶
的
结 构
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这种结构是高光效的C4植物的特征。小麦、水稻没有
这种结构。在维管束内木质部在上,韧皮部在下。
S Y A U
实 验
六 玉米叶一个维管束
植 物 叶 的 结 构
S Y A U
实 验
六 水稻叶
植 物 叶 的 结 构
S Y A U
实 验
六 水稻叶
植 物 叶 的 结 构
S Y A U
实 验
六 水稻叶
植 物 叶 的 结 构
③高粱与玉米叶子在天旱时为什么能向上打卷?
④观察叶的横切面,维管束中木质部在上方,韧皮部在 下方,为什么?
S
Y ⑤试说明叶片的结构与其功能的一致性。
A U
栅栏组织在上部,紧贴上表皮,由1~2层排列
整齐的圆柱状细胞组成,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
体;海绵组织在下部,位于栅栏组织和下表皮
之间,其细胞形状、大小常不规则,排列疏松,
细胞之间有很大的间隙,细胞中含叶绿体较少。
叶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尤以栅
S
栏组织最为主要
Y
A
U
实 验
六 (3)叶脉
植 物 叶 的 结
S Y A U
实
验
六 (3)叶脉
植
物
叶
的
结 构
在叶片的横切面上,可以看到大小不同的维管束相间
排列,在较大的维管束的上、下两端各有一堆厚壁细
胞,它们紧接上、下表皮,小维管束分布在叶肉中间,
上、下无机械组织。在维管束的外面有一圈薄壁细胞,
称维管束鞘,细胞内含有多数较大的叶绿体称为“花
环”结构,其外面紧密毗邻着一圈叶肉细胞。据研究,
S Y A U
实 验
六 表皮
植 物 叶 的 结 构
S Y A U
实 验
六 表皮
植 物 叶 的 结 构
S Y A U
实 验
六 (2)叶肉
植 物 叶 的 结
构 玉米的叶肉细胞没有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的区 别,称为等面叶,叶肉细胞内含大量叶绿体。
S Y A U
实 验
六 玉米叶
植 物 叶 的 结 构
构 是叶片中的维管束组织,在切片中叶脉有横切 和纵切两种断面。叶脉中木质部在上方,韧皮 部在下方。大的叶脉中,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 尚有形成层。在主脉的上、下为许多不含叶绿 体的薄壁细胞所包围,在大的侧脉上下表皮内 方有厚角植 物 叶 的 结 构
S Y A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