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24《一座铜像》课外、课后练习和作文课课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座铜像》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座铜像》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座铜像》练习题及答案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座铜像》练习题及答案《一座铜像》叙述了五百多年前,比利时小英雄于连发现敌人妄想通过点燃地下火药库,而炸毁布鲁塞尔市时,他机智地用自己的小便扑灭了导火线,保住了城市,保护了全城的百姓,受到了人们的称颂,并为他建立了一座铜像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座铜像》练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一、多音字组词:tiáo()sā()zàng()调撒藏diào()sǎ()cáng()二、辨字组词迸()侵()览()烧()进()浸()监()浇()三、照例子写词1、一座(铜像)一座()一座()一座()一条(导火线)一条()一条()一条()2、又窄又深又()又()又()又()四、造句1、……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词填空屹立、耸立、挺立1、()在风雪之中的.松柏,显得更加苍翠了。

2、这座山的顶峰()在蓝天之上。

3、英雄于连的塑像()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参考答案:一、调整调动撒尿撒种宝藏躲藏二、迸发进出侵略浸湿游览监视烧火浇水三、1、一座高山一座纪念碑一座雕塑2、一条鱼一条河一条道路3、又高又胖又好又快又细又长四、1、经过努力,他终于克服了自己粗心的毛病。

2、为了给大家带来好听的歌声,她每天早上都去公园练声。

五、1、挺立2、耸立3、屹立。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座铜像》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座铜像》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座铜像》【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

能运用已知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通过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逬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等词的意思。

学习并照样子积累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小男孩于连立铜像的原因。

3、能照样子写词语;能照样子能用“凡是,,,,都,,,,”说一句话。

4、知道于连是比利时的小英雄.颂扬小英雄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5、能介绍一个看到过的雕塑,或者讲一个小英雄的故事。

重点难点:1、理解文中重点词的意思,并照样子写词。

2、通过朗读课文,感悟文章的中心,知道比利时人民塑造雕像的原因。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幻灯出示图片。

师:五百多年前,比利时有个小男孩叫于连,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一座铜像。

2、出示课题(集体读题)3、你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这座铜像吗?4、幻灯出示学习课文相关内容。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听课文录音。

边听边想,文章写了小男孩一件什么事?(学生发言)2、学习生字、词语。

出示4个生字,“迸”、“涸”、“政”、“瞻”。

要点:“迸”、“涸”要注意读音。

“瞻”指导书写,并理解其意。

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下列意思。

“迸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

3、集体读字词。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受。

1、轻声读课文。

思考:(1)于连在广场上玩,他当时闻到什么?看到什么?(2)情况十分危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3)他想出了什么办法灭掉了导火线上的火花?针对上面这3个问题,请你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2、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些语句。

3、体会小于连勇敢地拯救城市的全过程。

(读课文第3节)4、出示“又粗又长”词语,试试你的本事,再照样子写几个。

又粗又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学生交流。

6、出示句子。

直到今天,凡是到比利时游览的人,都要去瞻仰这座铜像。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一座铜像》精选习题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一座铜像》精选习题

《一座铜像》习题一、基础题1.辨字组词。

撒()侵()迸()涸()瞻()撕()浸()进()固()檐()2.看拼音,写词语。

sùxiàng qīn lüâyǐn cánɡyìlìjí zhōng shēng zhì()()()()()二、综合题把下面这句话分别改写成带有“把”字和“被”字的句子。

比利时人民终于赶走了侵略者。

改成“把”字句:改成“被”字句:三、提高题快乐阅读爱国诗人陆游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营生活.在军旅的生活中,他 ( )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前线去视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几年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已十分虚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眼前时,忽然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发)着千万人的斗志。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座铜像》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座铜像》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座铜像》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理解生字9个“铜、塑、侵、药、迸、库、屹、览、瞻”。

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理解“迸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等词语的意思。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照样子写句子。

能照样子用“凡是…都…”说一句话。

4、通过学习课文,知道于连是比利时的小英雄,学习小英雄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1、理解词语“迸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并会使用“凡是……都……”造句。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出于连所面临的情况的危急。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师:五百多年前,比利时有个小男孩叫于连,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个座铜像。

2、出示课题 24、一座铜像3、集体读题。

4、学生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交流:(预设答案:一座铜像是谁的像?为什么要给他塑像?)二、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完成填空。

(1)听录音(2)完成填空(3)交流,教师逐一出示答案。

(4)集体读2、学习生字、词语。

(1)开小火车读生字注意:“塑”读准平舌音,“迸”、“ 侵”不要读错。

“瞻”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下“言”的第一横写在横中线。

(3)理解词语迸跳:(联系上下文)本文指火星边向外便溅出,便向前跳跃。

干涸(联系上下文):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急中生智(联系课文内容):危急的时候,猛然想出了办法。

瞻仰(查字典):指恭敬地看。

瞻:往前或往上看。

仰:脸向上。

3、集体读词语。

课后小结三、复习巩固1、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是小于连用他的聪明才智保住了整个城市。

2、复习生字新词。

3、分四组准确朗读课文。

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生字。

能使用已知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通过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逬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等词的意思。

学习并照样子积累词语。

2、准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小男孩于连立铜像的原因。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4 一座铜像丨沪教版(2015秋)(共24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4  一座铜像丨沪教版(2015秋)(共24张PPT)
一股浓烈的火药味,接着,发现院子
bèng
里有一道夺目目的火星迸跳跳着。
小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 又长又粗 的导火线,在干涸的深沟里 “滋滋”地燃烧着。
干涸

他沿着深沟往前跑,发现 导火线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 药库。
填空:
小于连经过一个小院子时,他
闻到

看到

听到

他往前跑还发现

小于连断定是隐藏的敌人在 搞破坏。这可怎么办呢?沟又窄又 深,人下不去;用水浇灭导火线上 的火花吧,打水的地方太远了;喊 人吧,来不及了。
小美人鱼铜像
沟又窄又深;喊人吧,来不及了。
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 用水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打水 的地方太远了;
喊人吧,来不及了。
小于连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 便把导火线上的火花浇灭了。布鲁 塞尔城保住了,全城老百姓得救了。
比利时人民感谢 小于连,为了纪念 他,就塑造了这座 铜像。500年来,这 座铜像一直屹立在 布鲁塞尔。直到今 天,凡是到比利时 游览的人,都要去 瞻仰这座铜像。
布鲁塞尔
24 一座铜像
小男孩卷卷的头发, 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 正在撒尿,真是又调皮 又可爱。 这就sù是比利时 小英雄于连的塑像。
思考:
小于连为什么会成为这座城 市的标志?(用课文中的语句来 概括回答)
小于连急中生智 ,用自己的小 便把导火线上的火花浇灭了。布鲁 塞尔城保住了,全城老百姓得救了。

zhān
你还能说出一些表示看的词语吗?
恭恭敬敬地看。
直到今天,凡是到比利时游 览的人,都要去瞻仰这座铜像。
凡是 都
, 。
拓展:雕像博览会
• 她位于丹麦哥本 哈根市中心长堤公园, 远望美人鱼坐在一块 巨大的花岗石上,恬 静娴雅,悠闲自得; 走近看到的却是一个 神情忧郁、冥思苦想 的少女。铜像高约 1.5 米 , 是 丹 麦 雕 刻 家根据安徒生童话 《海的女儿》铸塑的。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一座铜像_沪教版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一座铜像_沪教版
有感情朗读。
于连在玩中发现这一切, 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媒体出示句子:小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在干涸的渗沟里“滋滋”地燃烧着。
他沿着深沟往前跑,发现导火线连着市政府地下室的大火药库。
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用水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打水的地方太远了。喊人吧,来不及了。
读出情况的危急
(1)开小火车读生字
注意: “塑”读准平舌音, “迸”、“ 侵”不要读错。“瞻”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 右下“言”的第一横写在横中线。
(3)理解词语
迸跳: (联系上下文)本文指火星边向外便溅出, 便向前跳跃。
干涸(联系上下文): 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急中生智(联系课文内容):危急的时候, 猛然想出了办法。
媒体出示9个生字:
铜、塑、侵、药、迸、库、屹、览、瞻
出示媒体:
田字格“瞻”
媒体出示选择一个词语, 用学过的方法解释:
迸跳 干涸 急中生智 瞻仰
出示媒体(常用方法指南: 查字典、字面解释、找近义词理解等)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完成填空。
①听录音
②完成填空
③交流, 教师逐一出示答案。
④集体读
2、学习生字、词语。
b)指导朗读:
读出危险逼近的感觉。
c)回答出示的问题(于连是个仔细观察, 善于动脑的孩子。)
②第二个问题:
a)指名答
教师出示句子。
b)指导朗读: 读出情况的危急(“又长又粗”、“滋滋”“太远”、“来不及”读重音)
c)回答媒体出示的问题
(用水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 打水的地方太远了。喊人吧, 来不及了。所以这些方法都不合适。)

三年级上语文资料-一座铜像_沪教版

三年级上语文资料-一座铜像_沪教版
问题提示:
1、于连在广场上玩,他当时闻到什么?看到什么? 2、情况十分危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3、他想出了什么办法灭掉了导火线上的火花?
五百年来,这座 铜像一直屹立在布 鲁塞尔。直到今天, 凡是到凡比是利时游览 的人,都要去都瞻仰 这 瞻座 仰铜像。
小结归纳:
学习了课文以后,你觉得小于连:
1、抄写词语: 调皮 侵略 火药库 迸跳 干涸 屹立 游览 瞻仰
2、收集一个小英雄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2、用“凡是…都…”造句。
拓展:雕像博览会
哥本哈根: 小美人鱼
• 小美人鱼铜像是一座世 界闻名的铜像,她位于 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东 北部的长堤公园 (Langelinie)。远望这 个人身鱼尾的美人鱼, 她坐在一块巨大的花岗 石上,恬静娴雅,悠闲 自得;走近这座铜像, 您看到的却是一个神情 忧郁、冥思苦想的少女 。铜像高约1.5米,基石 直径约1.8米,是丹麦雕 刻家爱德华·艾瑞克森 (Edvard Eriksen)根据 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 》铸塑的。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理解“迸跳”、
“干涸”、“急中生智”、“瞻仰”等词语的意 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照样子写句子。能照样子用“凡是…都…”说
一句话。 4、通过学习课文,知道于连是比利时的小英雄,
应该学习小英雄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 质。
生字:
读课文,思考:
1、于连在广场上玩,他当时闻到了什么?看 到什么?
2、情况十分危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3、他想出了什么办法灭掉了导火线上的火
花?
针对上面三个问题,请你划出有关语句读一 读。
小于连在广场上玩,他当时闻到什么?看到什么?
当经过一个小院子时,他忽然闻到一 股浓烈的火药味,接着发现院子里有一道 夺目的火星迸跳着。

小学语文 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24 一座铜像

小学语文 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24 一座铜像

比利时人民感谢小于连,为了纪念他,
就塑造了这座铜像。500年来,这座铜像一

直屹立在布鲁塞尔。直到今天,凡是到比利
时游览的人,都要去瞻仰这座铜像。
zhān
比利时人民感谢小于连,为了纪念他,
就塑造了这座铜像。500年来,这座铜像一

直屹立在布鲁塞尔。直到今天,凡是到比利
时游览的人,都要去瞻仰这座铜像。
布鲁塞尔市人民在中心广场欢庆胜利,不到 10岁的小于连也连蹦带跳地向中心广场跑去。当 经过一个小院子时,他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火药 味,接着,发现院子里有一道夺目的火星迸跳着。 小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 在干涸的深沟里“滋滋”地燃烧着。他沿着深沟 往前跑,发现导火线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 库。小于连断定是隐藏的敌人在搞破坏。这可怎 么办呢?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用水浇灭导火 线上的火花吧,打水的地方太远了;喊人吧,来 不及了。小于连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便把 导火线上的火花浇灭了。布鲁塞尔城保住了, 全城老百姓得救了。
zhān
比利时人民感谢小于连,为了纪念他, 就塑造了这座铜像。500年来,这座铜像一
直屹立在布鲁塞尔。直到今天,凡是到比
利时游览的人,都要去瞻仰这座铜像。
(恭敬地看)
凡是到比利时游览的人,都要 去瞻仰这座铜像。
作业:
回家后,将小于连急中生智,拯救 布鲁塞尔的故事告诉爸爸妈妈。
布鲁塞尔市人民在中心广场欢庆胜利,不到 10岁的小于连也连蹦带跳地向中心广场跑去。当 经过一个小院子时,他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火药 味,接着,发现院子里有一道夺目的火星迸跳着。 小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 在干涸的深沟里“滋滋”地燃烧着。他沿着深沟 往前跑,发现导火线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 库。小于连断定是隐藏的敌人在搞破坏。这可怎 么办呢?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用水浇灭导火 线上的火花吧,打水的地方太远了;喊人吧,来 不及了。小于连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便把 导火线上的火花浇灭了。布鲁塞尔城保住了, 全城老百姓得救了。

2021《一座铜像》三年级上册语文原文及教案

2021《一座铜像》三年级上册语文原文及教案

2021《一座铜像》三年级上册语文原文及教案编写教案的过程中,要熟知教材,教参和作业,其次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思维连贯发散的过程,再者经过不断的修改和试讲进一步完善教案,能更加提高自信心。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座铜像》原文及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座铜像》原文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一座半米高的男孩铜像。

小男孩卷卷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正在撒尿,真是又调皮又可爱。

这就是比利时小英雄于连的塑像。

五百多年前,外国侵略者攻打比利时。

比利时人民奋起抗击,终于赶走了侵略者。

布鲁塞尔市人民在中心广场欢庆胜利,不到十岁的小于连也连蹦带跳地向中心广场跑去。

当经过一个小院子时,他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火药味,接着,发现院子里有几颗夺目的火星迸跳着。

小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在干涸的深沟里“吱吱”地燃烧着。

他沿着深沟往前跑,发现导火线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库。

这可怎么办呢?扯掉导火线吧,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手又够不着;用水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近处没有水;喊人吧,来不及了。

小于连急中生智,撒了泡尿,把导火线上的火花浇灭了。

布鲁塞尔城保住了,城里的老百姓得救了。

比利时人民感谢小于连,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座铜像。

五百多年来,这座铜像一直立在布鲁塞尔。

直到今天,凡是到比利时游览的人,都要去看看这座铜像。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座铜像》教案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读懂课文内容。

2、感受小于连的勇敢、机智和可爱。

3、学习评价人物。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挂图。

学生:搜集与故事相关的资料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看图引入,质疑激趣1、出示画有铜像的挂图。

观察人物,说说这个小男孩在干什么,他给你什么印象?2、质疑。

他是谁?为什么要撒尿?为什么要给他塑像……3、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初步弄清质疑的问题。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读准生字字音。

(2)结合上下文理解生词,组内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24 一座铜像课外课后练习和作文课课练及答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24 一座铜像课外课后练习和作文课课练及答案

24 《一座铜像》[原文]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一座半米高的男孩铜像。

小男孩卷卷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正在撒尿,真是又淘气又得意。

这就是比利时小英雄于连的塑像。

500多年前,外国侵略者攻打比利时。

比利时人民奋起抗击,最终赶走了侵略者。

布鲁塞尔市人民在中心广场庆贺成功。

不到十岁的小于连也连蹦带跳地往中心广场跑去。

当经过一个小院子时,他突然闻到一股浓烈的火药味,接着,发觉院子里有一道夺目的火星迸跳着。

小于连连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在干枯的深沟里“滋滋”地燃烧着。

他沿着深沟往前跑,发觉导火线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库。

小于连断定是隐藏的敌人在搞破坏。

这可怎么办呢?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

用水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打水的地方太远了。

喊人吧,来不及了。

小于连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便把导火线上的火花浇灭了。

布鲁塞尔城保住了,全城老百姓得救了。

比利时人民感谢小于连,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座铜像。

500年来,这座铜像始终矗立在布鲁塞尔。

直到今日,但凡到比利时巡游的人,都要去瞻仰这座铜像。

[练习]一、根底学问1、看拼音,写汉字:tóng xiàng sù xiàng qīn lüèzhězhān yǎng()()()()lián bèng dài tiào bèng tiào huǒ yào kù()()()jí zhōng shēng zhìyì lìyóu lǎn()()()2、给加粗的多音字注音:调整( ) 撒落( ) 宝藏( ) 中心( )调查( ) 撒野( ) 躲藏( ) 射中( )3、组词:涸 ( ) 迸( ) 饼( ) 屹( ) 檐()固()拼()屏( ) 吃()瞻()侵( ) 窄( ) 铜( ) 筒( ) 览( )浸( ) 作( ) 洞( ) 桐( ) 现( )4、依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写符合下列各句意思的词:1)指火星向外跳动、溅出。

2019-2020三年级语文一座铜像练习题及答案

2019-2020三年级语文一座铜像练习题及答案

2019-2020三年级语文一座铜像练习题及答案
tiáo () sā() zàng ( ) 调撒藏
diào () sǎ() cáng ( ) 二、辨字组词
迸()侵()览()烧()
进()浸()监()浇()
三、照例子写词
1、一座(铜像)一座()一座()一座()
一条(导火线)一条()一条()一条()
2、又窄又深又()又()又()又()
四、造句
1、……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
屹立耸立挺立
1、()在风雪之中的松柏,显得更加苍翠了.
2、这座山的顶峰()在蓝天之上.
3、英雄于连的塑像()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答案
一、调整调动撒尿撒种西藏躲藏
二、迸发进出侵略浸湿游览监视烧火浇水
三、1、一座高山一座纪念碑一座雕塑 2、一条鱼一条河一条道路 3、又高又胖又好又快又细又长
四、1、经过努力,他终于克服了自己粗心的毛病. 2、为了给大家带来好听的歌声,她每天早上都去公园练声.
五、1、挺立 2、耸立 3、屹立。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4 一座铜像丨沪教版(2015秋)(共15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4  一座铜像丨沪教版(2015秋)(共15张PPT)
填空
500多年前,比利时小英雄 于连 发现 敌人想炸毁布鲁塞尔。在这 紧急 时刻, 他 急中生智 ,用 小便 浇灭了燃烧的导火 线,拯救了 布鲁塞尔 ,拯救了 全城老百姓 , 人们为了 纪念 他,就塑造了这座铜像。
当时小于连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 么,让他感到事态十分紧急呢?请默读 课文第三小节,用直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河道、池塘)没有水了。

当经过一个小院子时,他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 火药味,接着,发现院子里有一道夺目的火星迸跳 着。 小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 在干涸的深沟里“滋滋”地燃烧着。 他沿着深沟往 前跑,发现导火线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库 。

想象说话。
这根又长又粗的导火线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

当经过一个小院子时,他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 火药味,接着,发现院子里有一道夺目的火星迸跳 着。 小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 在干涸的深沟里“滋滋”地燃烧着。他沿着深沟往 前跑,发现导火线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库。
迸跳
1
3
2

当经过一个小院子时,他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 火药味,接着,发现院子里有一道夺目的火星迸跳 着。 小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 在干涸的深沟里“滋滋”地燃烧着。 他沿着深沟往 前跑,发现导火线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库。
药库,一旦爆炸,


当经过一个小院子时,他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 火药味,接着,发现院子里有一道夺目的火星迸跳 着。 小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 在干涸的深沟里“滋滋”地燃烧着。 他沿着深沟往 前跑,发现导火线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库。

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用水浇灭导 火线上的火花吧,打水的地方太远了。 喊人吧,来不及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一座铜像》[原文]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一座半米高的男孩铜像。

小男孩卷卷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正在撒尿,真是又调皮又可爱。

这就是比利时小英雄于连的塑像。

500多年前,外国侵略者攻打比利时。

比利时人民奋起抗击,终于赶走了侵略者。

布鲁塞尔市人民在中心广场欢庆胜利。

不到十岁的小于连也连蹦带跳地往中心广场跑去。

当经过一个小院子时,他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火药味,接着,发现院子里有一道夺目的火星迸跳着。

小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在干涸的深沟里“滋滋”地燃烧着。

他沿着深沟往前跑,发现导火线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库。

小于连断定是隐藏的敌人在搞破坏。

这可怎么办呢?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

用水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打水的地方太远了。

喊人吧,来不及了。

小于连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便把导火线上的火花浇灭了。

布鲁塞尔城保住了,全城老百姓得救了。

比利时人民感小于连,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座铜像。

500年来,这座铜像一直屹立在布鲁塞尔。

直到今天,凡是到比利时游览的人,都要去瞻仰这座铜像。

[练习]一、基础知识1、看拼音,写汉字:tóng xiàng sù xiàng qīn lüèzhězhān yǎng()()()()lián bèng dài tiào bèng tiào huǒ yào kù()()()jí zhōng shēng zhìyì lìyóu lǎn()()()2、给加粗的多音字注音:调节( ) 撒落() 宝藏( ) 中心() 调查( ) 撒野( ) 躲藏() 射中() 3、组词:涸( ) 迸( ) 饼( ) 屹( ) 檐()固()拼()屏( ) 吃()瞻()侵( ) 窄( ) 铜( ) 筒( ) 览( )浸( ) 作( ) 洞( ) 桐( ) 现( ) 4、根据课文容,在括号里填写符合下列各句意思的词:1)指火星向外跳跃、溅出。

( )2)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 )3)危急的时候,猛然想出了办法。

( )4)指恭敬地看。

瞻,往前或往上看。

仰,脸向上。

( )5)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6)到从容地到各处参观、欣赏名胜、风景等.( )5、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横线画出。

塑像(shùsù) 迸跳(bèn bèng)隐藏(yǐng yīn) 撒尿(sāsǎ)屹立(qíyì) 瞻仰(zhān shàn)游览(yǐn lǎn) 干涸(gùhé)6、在括号填上适当的词( )的深沟( )的火药味( )的火星( )的小男孩二、【课阅读】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一座半米高的男孩铜像。

小男孩卷卷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正在撒尿,真是又调皮又可爱。

这就是比利时小英雄于连的塑像。

500多年前,外国侵略者攻打比利时。

比利时人民奋起抗击,终于赶走了侵略者。

布鲁塞尔市人民在中心广场欢庆胜利。

不到十岁的小于连也连蹦带跳地往中心广场跑去。

当经过一个小院子时,他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火药味,接着,发现院子里有一道夺目的火星迸跳着。

小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在干涸的深沟里“滋滋”地燃烧着。

他沿着深沟往前跑,(发现、出现)导火线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库。

小于连(决定、断定)是隐藏的敌人在搞破坏。

这可怎么办呢?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

用水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打水的地方太远了。

喊人吧,来不及了。

小于连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便把导火线上的火花浇灭了。

布鲁塞尔城保住了,全城老百姓得救了。

比利时人民感小于连,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座铜像。

500年来,这座铜像一直屹立在布鲁塞尔。

直到今天,凡是到比利时游览的人,都要去瞻仰这座铜像。

1.辨析组词。

赛( ) 烈( ) 导() 浇()塞( ) 裂( ) 异() 烧()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头发( )的鼻子( )的深沟( )的火星( )的导火线( )的火药味3.圈出文中括号合适的词语。

4、选词填空。

A.一道B.一股C.一条1)( ) 浓烈的火药味2)( ) 夺目的火星3)( ) 又长又粗的导火线5、根据课文容填空。

当小于连经过一个小院子时,_,接着,_ 。

他急忙跑过去,只见_ _。

在干涸的深沟里“滋滋”地燃烧着_,他沿着深沟往前跑,发现_ _ 。

这些情况让小于连断定是.6、回答问题。

(1)“小于连急中生智”,“急中生智”的意思是。

(2)除了发现敌人的阴谋让小于连着急外,还有哪些原因让他着急万分?(3)“急中生智”中的“智”在文中体现在(4) 小于连遇到的紧急情况是:_________。

他想到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横线划出描写小于连外形的句子。

8.模仿文中描写小于连外形的句子,写写你的好朋友吧。

三、[课外阅读](一)“撒尿小孩”有100套衣服雅克·斯图班特斯从事的职业非常特殊,他负责给布鲁塞尔第一公民——“撒尿小孩”于连穿衣服。

而帮“撒尿小孩”穿衣服,并不像给一般小孩穿衣服那么简单,因为你必须将衣服一片片地给他缝上。

所以每当需要给“撤尿小孩”穿衣服的时候,斯图班特斯总是天还没亮就起床了。

作为布鲁塞尔市的标志性雕塑,“撒尿小弦”建成已经有300多年。

关于它的传说是,一次敌人夜袭布鲁塞尔,想用炸弹引爆城市。

正巧一个叫于连的小男孩发现了燃烧的导火索,情急之下用尿浇灭了它,挽救了全城。

从此,这座“撒尿小孩”的铜像就成为比利时英雄的象征。

“撒尿小孩”建成不久便开始穿衣服。

1698年5月1日,为了庆祝布鲁塞尔市重建,当时“低地国家”(包括现在的比利时和荷兰)的统治者——巴伐利亚皇帝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在举行庆祝活动当天,他将一件蓝色大衣献给了“撒尿小孩”,这件大衣是于连拥有的第一件大衣。

此后,赠送衣服的做法被保留了下来。

如今,“撒尿小孩于连成了勇敢机智者的象征,他不仅属于比利时,也属于全世界。

凡是来比利时访问的各国首脑,都要赠送一套本国特色的豪华服装,以示对这位小英雄的崇敬和关怀,世界上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团体都可以给“撒尿小孩”送衣服,唯一的限制条件就是不能将给“撒尿小孩”送衣服这件事用于商业目的。

几百年过去了,“撒尿小孩”现在共有693件衣服,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1、照样子写词。

例:又窄又深又又, 又又, 又又例:干涸(两个近义字组成的词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临走( )①靠边;对着②来到;到达③将要;快要2).闯出个样子。

( ) ①猛冲,勇猛向前。

②闯练。

③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到处活动。

3、为什么铜像“撒尿小孩”能有100套衣服?(二) 走出绝境的秘诀一头驴子掉到了一口枯井里。

①驴子的主人召集了数人出谋划策,可大伙儿实在想不出办法搭救驴子。

最后,大家决定,反正驴子已经老了,就让他提前“离去”吧!况且,这口枯井迟早也要填上的。

于是,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

当第一铲泥土落到枯井中时,驴子叫得很恐怖——它显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图,又一铲泥土落到枯井中时,驴子出乎意料地安静了。

②很快,人们发现,每一铲泥土落到它背上的时候,驴子都会做同一件事: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把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

就这样,驴子慢慢地“升”到枯井口,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潇洒地走出了枯井。

驴子教会了在场的人:走出绝境的秘诀便是拼命抖去落在背上的泥土,将本来埋葬你的泥土,变成自救的台阶。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解救( ) 用意( ) 惊讶( ) 聚集( ) 2.读画线句子①,联系上下文填空。

(1)“出谋划策”的意思是()(2)请用“出谋划策”写一句话。

(3)大伙出谋划策的结果是( )[在下面三句中选一句]①反正驴子已经老了,就不用救它了,让它在枯井里死去。

②用泥土把枯井填上,同时埋葬这头还活着的驴子。

③往枯井里铲泥土,反倒让驴子踏着不断增高的泥土走出枯井。

3.读画线的句子②,联系上下文填空。

(1)“同一件事”,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驴子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走出绝境的秘诀?用横线在上文中画出来。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写一写好吗?(三)、《渔童》是著名的法国雕塑家吕德的作品。

这件情调.(diào tiáo)轻松、造型优美、雕刻精致的小品,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在沙滩上戏弄水龟的渔家少年。

他头戴尖角便(biàn pián)帽,露出蓬松卷发,身下铺着渔网,右手伏地,左手拉着套住水龟头颈的绳带,双腿盘坐,看着不能动弹.(dàn tan)的水龟,脸上露出得意洋洋的嘻笑。

这种反映劳动人民生活情趣的题材,在当时是个大胆的突破。

吕德为扩大雕塑的创作题材围,丰富雕塑表现手段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在短文的括号中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加部首组词。

甫()()韦()()()()()()3.填写合适的词,把词语补充完整。

情调( ) 造型( ) 雕刻()4.摘抄描写渔家少年外形、神态的句子。

5.法国雕塑家吕德的贡献体现在哪里?四、作文课课练作文训练目标:学习有序地描写人物。

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24课描写和叙述的对象是_ __,_______________,他有_ _高。

(2).课文在具体描写男孩铜像外形时,是从上到下抓住铜像的特点来写的。

课文先从头部,写了小男孩和,再从身体中部,写小男孩。

接着还描写了小男孩的动作,以及他的性格特点。

最后还交代了他的身份和,是。

(3)认真阅读第(2)题,说说课文在描写人物时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4)用100字以的文字,有序地写写你的同桌。

【答案】基础知识1、看拼音,写汉字:tóng xiàng sù xiàng qīn lüèzhězhān yǎng(铜像)(塑像)(侵略者)(瞻仰)lián bèng dài tiào bèng tiào huǒ yào kù(连蹦带跳)(迸跳)(火药库)jí zhōng shēng zhìyì lìyóu lǎn(急中生智)(屹立)(游览)2、给加粗的多音字注音:调节(tiáo ) 撒落(sǎ) 宝藏(zàng) 中心(zhōng) 调查(diào ) 撒野(sā) 躲藏(cáng) 射中(zhòng) 3、组词:涸(干涸) 迸(迸发) 饼(饼干) 屹(屹立) 檐(屋檐)固(巩固)拼(拼命)屏(屏幕) 吃(口吃)瞻(瞻仰)侵(侵略) 窄(窄小) 铜(黄铜) 筒(邮筒) 览(浏览)浸(浸湿) 作(作文) 洞(山洞) 桐(梧桐) 现(现在)4、根据课文容,在括号里填写符合下列各句意思的词:1)指火星向外跳跃、溅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