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帝故事
《五帝本纪》记载的是远古传说中相继为帝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颛顼(zhuānxū,专须)、帝喾(kù,酷)、尧、舜的事迹,同时也记录了当时部落之间频繁的战争,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远古初民战猛兽、治洪水、开良田、种嘉谷、观测天文、推算历法、谱制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情况。
这些虽为传说,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地下文物的发掘来看,有些记载亦属言之有征,它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远古社会,提供了某些线索或信息。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就是从这远古的传说开始的,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的联合,战争,最后融为一体,在黄河流域定居繁衍,从而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创造了我国远古时代的灿烂文化。
(一)黄帝:传说姓姬、又说姓公孙,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
是4000多年以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领袖。
黄帝时期有很多发明,养蚕抽丝、舟车、文字、音律、算术、历法、棺椁、器皿等等,后人赞誉他“能成命百物”。
相传伏羲生时以木德称王于天下,后人祭祀他于东方,被称为东方天帝。
道教也称他为东方天帝。
相传炎帝神农氏是为了寻药医病而误食一种叫“百脚虫”的小虫子而中毒身亡。
相传黄帝活到100岁以后,驾龙升天。
炎帝与黄帝当时是不同的部落首领,他们时而联合对外、时而相互残杀,最终两部落联合,构成华夏族的主干成分,华夏族成为后来汉族。
黄帝被奉为首领。
所以今天我们自称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二)颛顼(ZHUANXU):传说是炎、黄联盟时期的重要首领。
黄帝次子昌意的后代,20岁当部落首领,喜欢音乐。
死后伏鱼体而复活,成为半鱼半人的“鱼妇”。
传说活到98岁,在位78年。
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外广阳里。
(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
(三)帝喾(KU):传说是炎、黄联盟时期的重要首
领。
黄帝长子玄嚣的后代,30岁当部落首领。
可以“春夏乘龙,秋冬乘马”,能招来凤鸟天瞿跳舞。
活到105岁,在位70年。
病死,葬于濮阳顿丘城门外南面的台阴野处。
(今河南省濮阳县附近)。
(四)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炎黄联盟首领,帝喾少子。
16岁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广招贤能,体恤民众,典范仁君。
传说活到118岁,在位98年。
葬与济阴城南(今山东菏泽)。
(五)舜:普通农民儿子,自小生活经历磨难,为人和善,广得人心,深受爱戴。
尧让为于舜,50岁即位,终年100岁。
舜的故事
舜是黄帝的后代,自幼在历山(今址不确)一带以耕田打渔为生,因其勤劳智慧,孝名远播,深受当地人民爱戴。
然而,舜的家世却非常不幸。
母死父盲,继母又奸诈,异母弟名象,也常欺侮他。
一次,盲父令他挖井,并趁他在井下之机和象一起用土把井填上了。
他们以为这次舜必死无疑,就开始高高兴兴地瓜分舜的遗产:象霸占了舜的琴、屋和娇妻(即尧的两个女儿),盲父与继母则抢走了舜的牛羊和粮食。
然而,正当象安坐在舜的屋中弹琴时,舜却意外地出现在他面前了。
原来,聪明的舜在挖井时就已在井旁开了一个出口,当盲父和象下毒手时,他便从旁边的出口逃生了。
象见舜还活着,吓得面如土色,双手僵在琴弦上,磕磕巴巴地说:“哥哥,我一直都…都…都很想念你。
”舜明知是假,却仍笑着安慰象,并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爱护弟弟。
这需要多大的肚量啊!
尧帝听说此事后,对他更加钦佩。
便让他主管百官,代替自己管理天下。
二十八年后尧帝驾崩,三年守孝期满后,
舜顺天应人,荣登帝位,国号有虞,故后世也称其为虞舜。
舜即帝位后,广泛征求四岳等大臣的意见,惩罚奸佞,举贤任能。
一方面,他把共工、獾兜、三苗三人分别流放到北、南、西三方,又在羽山处死了鲧gǔn,使得边疆皆服,民族和睦。
另一方面,他启用皋陶等二十二位贤人,使其各建奇功,百业兴旺。
其中著名的,要数启用禹了。
当时,舜已61岁了,很想找一个品德高尚、聪明仁爱的继承人。
这时,曾经向尧举荐过舜的四岳又出班奏道:“臣以为禹可用。
”舜想了想说:“就是那个治水无功被我杀死的鲧的儿子吗?”
“正是”,四岳说,“大王切不可根据父亲来评价儿子,这禹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舜笑道:“放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
”
不久,舜不避前嫌,启用禹子承父业去治理洪水,也想借此验证一下四岳的话。
禹深感舜的信任,力图报答,因而治理洪水时不辞劳苦,兢兢业业。
他经过长期实地考察,确认仅用父亲堵决口的办法根本不行,而必须以疏导为主。
他就率领人民开山通泽,疏浚河道,不仅消除了洪灾,大致确定了九州的区划,更使各州恢复了生产,人民安居乐业。
舜帝很高兴,便效法尧帝,将帝位禅让给了禹。
禹推辞不就,于是舜就暂时缓行,却让禹开始主掌百官,管理国事,虽无帝王之名而行帝王之实。
舜帝百岁那年到南方巡视,不幸死在苍悟;后来葬在九嶷山,此地于是被后人称为零陵(今湖南宁远县东南)。
舜在即位后仍不断去看望曾迫害自己的父母和弟弟,他的一生,是仁孝开明的一生,对中华民族淳厚民风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禹治水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
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
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
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
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的方法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
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
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夏朝败亡
夏朝最后一个国君桀,名履癸,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虐、荒淫的国君之一。
履癸武力过人,,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
他骄奢淫逸,生活腐化,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建造倾宫、瑶台,又从各地搜罗美女充填后宫。
桀在征伐有施氏时得了美女妹喜,回国后,昼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作乐。
同时夏朝与周围方国的矛盾也相当激烈。
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同时东方临近的商部落日益强大。
商汤乘机发兵伐桀,公元前1600年,两军鸣条之战,夏军大败,夏桀出逃至南巢,被汤捉位流放于亳,不久病死于此。
夏朝由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