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教育经典导读——基于走马观花式的赏析》—张君45页PPT

合集下载

巧用“读、批、写”玩转大预习

巧用“读、批、写”玩转大预习

巧用“读、批、写” 玩转大预习发布时间:2021-12-09T01:47:18.446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4期作者:段淑娟[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来讲,自主学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预习,段淑娟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附属小学广东佛山 528500【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来讲,自主学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预习,但缺少学习方法的孩子预习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不知如何下手。

在教学中我把文章分为几个独立又有联系的部分,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为孩子预习提供了一条平坦大道。

【关键词】预习读书批注书写“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时间就像是抓不住的来不及许愿的流星,一闪而过。

走上三尺讲台的日子已经有几个年头了。

但就教育来说我还是一个新人,有太多的知识等着我去汲取。

几年来我一直呆在低年级从事语文教学,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得心应手,自己不禁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了。

命运永远不会按照你所希望的样子出现,一个困难随即横亘在我眼前:巨大的识字量与课时减少之间的矛盾该如何解决呢?部编版语文教材识字量更大,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困难很大,怎么办?最终定格在我脑海中的只有两个字——预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预习是学好语文关键的第一步。

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需要备学,即预习。

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过程。

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

预习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其次有助于了解下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难点,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通过补缺,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最后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上课老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目标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集中,容易将不懂问题搞懂。

返璞归真,本色阅读——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返璞归真,本色阅读——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返璞归真,本色阅读——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发布时间:2021-09-26T13:29:29.61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1期作者:张松[导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科学开展有效性阅读教学活动,让小学生运用灵活的思维、高超的技能,沉浸在语文阅读学习活动中,全面增强小学生语文阅读整体水平。

教师要结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思想、阅读理念、阅读能力,借助多元化教学途径拓展语文阅读内容,使小学生真正感受语文阅读学习的乐趣,而全面培养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拓展性阅读教学活动,彰显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特色型教学优势作用,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核心素养。

张松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晓景乡中心完全小学校 565304【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科学开展有效性阅读教学活动,让小学生运用灵活的思维、高超的技能,沉浸在语文阅读学习活动中,全面增强小学生语文阅读整体水平。

教师要结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思想、阅读理念、阅读能力,借助多元化教学途径拓展语文阅读内容,使小学生真正感受语文阅读学习的乐趣,而全面培养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拓展性阅读教学活动,彰显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特色型教学优势作用,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核心素养。

关键词:返璞归真;本色阅读;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087-01引言: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矩、教学目标等,科学开展语文趣味性阅读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教学训练水平,全面增强学生学科竞争力。

因此,教师要运用多样化语文教学方案,先进性阅读教学手段,践行“返璞归真、本色阅读”思想理念,积极开展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活动,使小学生真正掌握语文阅读技巧和方法,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成效,全面增强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竞争力。

从“悦”读到“汇”读

从“悦”读到“汇”读

从“悦”读到“汇”读作者:***来源:《江西教育B》2024年第01期“1+X”主題式教学,不仅要重视“1”“+”“X”的设计,还要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留出足够的阅读、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这样,从“悦”读到“汇”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群文阅读意识,更好地实现“1+X”主题式教学的价值,在润物细无声中体现语文的实践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立足课堂,形成课堂教学策略,实现课内阅读多元化“1+X”主题式教学要注重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

以儿童小说《青房子·红房子》的整本书阅读为例,教师可以以“丁丁”“点点”的童年生活为话题,分课内、课外两条主线同时进行融合阅读,通过循序渐进式、学习小组式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策略实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

(如图1所示)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科学的阅读指导和教学支持,丰富学生阅读积累,训练学生阅读思维,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及课外阅读常态化。

这些都需要教师立足课堂,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精找趣点、精选策略、精设活动,形成课堂教学策略。

1.循序渐进式实施策略“1+X”主题式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的课内外阅读,从教材的一个文本或一个主题出发,融合与阅读相关的X个文本。

学生在多个语言实践的X文本中接触、理解、操练、运用,按照1→X→1→X→1的顺序,逐步实现了语言知识的内化。

如在上述阅读片段中,教师可以从“想家”的话题出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畅聊自己离开家、离开爸妈的经历,结合“丁丁”的感受,说说自己想家的感觉,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

从课堂入手,呈现与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形成对教材的良性补充,进行深度阅读和延展性学习,促进学生阅读探究能力的发展。

丰富的主题性阅读题材,能有效弥补课内阅读的不足,让学生主动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得能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1~18、25~36、Z1~Z3期目录第1期1 移植名师教案不一定上出好课/刘昌稳//1—622 让板书成为绚丽的艺术/景洪春//1—24-253 《村居》教学设计/龚海胜,吴桂香//1—25-264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崔海峰//1—27-285 《泉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夏菲菲//1—29-306 《燕子专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李春琳//1—31-327 披文入情入境——《雨点》教学设计及评析/涂华凤//1—33-348 有容乃大:管窥窦桂梅老师课堂教学艺术之路——兼评《三打白骨精》课堂教学艺术元素/吴礼明//1—43-449 漫溯,向语文教育的更深处/胡兰//1—45-4610 习作评语中教师的“身份”定位/管延华//1—49-5011 等待/费玲妹//1—56-5712 让诗意如约绽放——集体创作诗歌一得记/余红//1—5813 要有语感,更要有责任感/于永正//1—5914 请跟我来——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散思/马际娥//1—6015 公开课若干争议述评/钱雯雯//1—6116 好的课堂在于精神生命的涌动/彭泽平//1—6217 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好课/王树云//1—6218 欢迎参加2008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1—6519 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1—6620 2007中国小语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1—221 读书温暖人生/蔡智敏//1—122 语文教学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张云鹰//1—4-623 “课标”语境中的语文传统教学经验审视/周一贯//1—7-1124 微格研练:锤炼教科研技艺的“快车道”/贺学英等//1—12-1725 走向平实:语文教学的价值回归/俞惠珍//1—18-2226 谈英雄题材课文的教学/刘春林//1—2327 《三打白骨精》课堂实录/窦桂梅//1—35-4328 语文味的“咬文嚼字”/苗育春//1—4629 阅读场:让阅读成为精神享受/王怡文//1—47-4830 在“精”与“略”之间行走/王爱芳//1—51-5331 让阅读滋润习作/施义兰//1—5432 “舍得”与“越过”/尤梅,包万年//1—5533 车厢里的“争执”/贺成金//1—5634 语文报社诚聘发行代理//1—5935 实施品牌大战略赢得发展新动力语文报社喜获山西省政府百万元重奖/金运//1—6336 纪念语文报社建社30周年征稿启事//1—6437 2007年全国教育教辅类报纸质量检查结果揭晓《语文报》成绩优异,继续名列前茅/金运//1—63第2期1 求索(上)/洪宗礼//2—17-212 守望与隐喻——《黑人谈河流》评析/郭伟//2—40-413 热烈祝贺第五届“语通杯”全国中语“教改新星”评选揭晓//2—24 语文教学要给学生留下美好篇章/王文彦//2—15 文言教学的反思及建议/刘占泉//2—4-96 克服语文教学中的“愚化倾向”/徐江//2—10-137 “导入”也要会“导”/于漪//2—14-158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对话”/葛其联//2—15-169 初中语文教师PK初一学生——发人深省的“思维+语文”测试/周云//2—22-2310 以读带析,一石双鸟——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36)/余映潮//2—24-2511 点线面结合教学法初探/姜红娟//2—25-2712 一副对联引发的语文学习/邓先华//2—2813 新课程作文教学系列讲座及精彩实例(一) 生活世界:初中作文训练的不倦追求/史绍典//2—29-3114 “家庭生活与作文”课例/杨邦俊,周远喜//2—31-3315 “学校生活与作文”课例/杨邦俊,陈启艳//2—33-3516 “社会生活与作文”课例/杨邦俊,周新,杨巍//2—35-3617 试给《江村小景》重新命题/张广武//2—3718 感受《黄河颂》之“颂”/李红秀//2—3819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胡焰//2—38-3920 《热爱生命》散论/徐社东//2—41-4221 异彩纷呈的心灵之音——解读《我的叔叔于勒》/王飞//2—4322 为尊严而战——《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形象分析/姜楚华,姜楚波//2—44-4523 从韩愈的谥号谈起/陆明华//2—4524 本体和喻体互换的一个特例/徐仁瑞//2—4625 被误读的勃兰兑斯/盖丽//2—46-4726 写什么和怎么写/朱建军//2—48-5027 “车轮战”与“一鸭三吃”——作文单项技能训练方法谈/李岁红,倪岗//2—50-5128 2007年中考口语交际题梳理/张斗和//2—52-5329 把握细节,彰显名著“真”阅读——从鲁智深绰号“花和尚”的由来说起/张玲//2—53-5430 阅读与写作巧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刘勇//2—55-5631 运用情感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代述梅//2—5732 好作文是“教”出来的吗/任春//2—5833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模块教学设计/闫永平//2—5934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何莉//2—6035 一位教育家的人格长征——于漪新著《岁月如歌》所揭示的生命穿透力/陈军//2—61-6236 2007年全国教育教辅类报纸质量检查结果揭晓《语文报》成绩名列文科中学组榜首/金运//2—6237 首届“语文报杯”多媒体原创课件大赛即日启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语文报社、中华语文网联合举办//2—6338 实施品牌大战略赢得发展新动力语文报社喜获山西省政府百万元重奖//2—64第3期1 教书育人,一种生命的追求——记全国模范教师党红英/屈海生//3—4-62 热烈祝贺第五届“语通杯”全国中语“教改新星”评选结果揭晓//3—13 关于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南京宣言//3—24 参与课程内容重构促进教学价值实现/顾小敏//3—7-85 新教材的教学感悟与实践/陈卓//3—9-106 语文教材文本处理的虚实艺术/郑忠红//3—11-127 教学的开放性与教科书价值的重新认定/杨泉良//3—138 文言文教学的几个误区/韩羽//3—149 读懂,文言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卢廷顺//3—14-1510 让文言文教学闪耀人文光芒/孟华//3—1611 认清目标,寻觅对策/王安琪//3—1712 一堂好课的两个发展性历程——重读叶圣陶先生给《中学语文》的题词/张一山//3—18-1913 文言文教学怎一个言传了得/杨小海//3—2014 背诵在文言文教与学中的科学性分析/王艳红//3—21-2215 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姚文波//3—2316 立足文本合理拓展搭建平台——将讨论引向深入/方建明//3—24-2517 《蜀道难》教学简案/董一菲//3—26-2718 文言·文学·文化——《鸿门宴》备教策略/张俊峰//3—28-2919 悲喜皆因水月生——浅析《前赤壁赋》中苏轼情感产生的外环境/董鸥//3—3020 《赤壁赋》之语言美/康宏东//3—31-3221 小议《陈情表》说辩艺术/林妙君//3—3222 《鸿门宴》的心理学解读/文霈//3—33-3423 《归去来兮辞》有“及时行乐之意”吗?/朱文成//3—3424 “践华为城”之“践”字考/吕胜男//3—35-3625 对《过秦论》中一个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莫如彪//3—3626 人教版第二册文言文音义指瑕/邓见发//3—3727 作文“目标递升”批改法的创设及操作说明/戴林东//3—38-3928 《“设计文章的波澜”修改》教学案例/郭家海//3—40-4229 也说“具体、形象、生动”/王英华//3—4330 两水分流,二龙戏珠——谈谈记叙文(小说)谋篇中的双线结构法/高俊清//3—44-4531 作文新题设计六则/吴同和等//3—46-4732 高考探究性阅读题之“探究”/赵道夫//3—48-4933 科技文阅读备考指要/时寅敦//3—50-5134 掀起散文阅读的“红盖头”——2008年高考散文阅读备考策略/宋宏雄,聂焘//3—52-5335 实用类文本阅读指要/张广祥//3—54-5536 掌握规律,提高效率——现代文阅读作答指导/黄务海//3—5637 “三字法”解答散文阅读主观题/黄小娟//3—5738 美国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短文/石峰,张学军//3—58-5939 常见古代官职变动术语类举/王志耀//3—60-6140 古代数字表示法摭谈/宁红丽,李敬永//3—6141 全国中学生“敬母、爱母、助母总动员”征文活动现在开幕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语文报社联合主办//3—62-6342 欢迎参加“走向鲁迅”大型有奖征文活动语文报社、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举办//3—6343 实施品牌大战略赢得发展新动力语文报社喜获山西省政府百万元重奖//3—64第4期1 职称晋升的有力助手教师风貌的展现舞台光明日报考试杂志社、语文报社强强联手合力打造《考试·教研版》//4—622 我们要感谢谁/贾志敏//4—13 《猴王出世》教学实录/薛瑞萍//4—4-74 有一个班级,令人神往——评薛瑞萍笔下的母语课堂/王丽琴//4—7-95 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和美语文”的理论和实践探究/盛新凤//4—15-196 建构儿童需要的教学——“儿童语文课程”与“服务型课堂”探究沙龙/彭峰等//4—20-24+607 《夸夸我的同学》教学设计/吴炳发//4—25-268 人与文相融情与智共生——《长江之歌》教学设计/游爱金//4—27-299 《狼和鹿》教学设计/杨树亚//4—30-3110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沙华中//4—32-3311 走近一个人,感受万般情——《泊船瓜洲》教学解读/高祥虎//4—34-3512 点面结合绘场景——快乐作文·快速作文训练课/吴春晓//4—36-3713 练习原来可以如此美妙/胡晓燕//4—3814 进出文本间感悟留心尖——对话《触摸春天》/王振刚//4—39-4015 因为智慧,所以简单——感受蒋俊兴老师《半截蜡烛》一课/李菊芬//4—4116 让学生唱响“最自由的歌”/王泽斌,侯艳馨//4—42-4317 简化语文课堂设计的几点思考/冯小松//4—44-4518 让课堂评语走进学生的心中——听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走近李白》有感/毛文红//4—46-4719 文本解读,需要去形式化/滕衍平//4—48-5120 寓言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顾雅芳//4—52-5321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王丽//4—5622 迟开的花儿也鲜艳/朱建霞//4—59-6023 她为什么就不可以?/王亚丽,叶志梅//4—6124 练好基本功精彩四十分欢迎您为本刊课堂教学栏目撰写稿件//4—6325 知识殿堂学习乐园艺术摇篮———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心小学学校简介//4—6526 教研明星//4—227 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4—6628 暗示与提示:藏在故事里的教育智慧/成尚荣//4—10-1429 教学视野: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把标尺——《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例谈/阎宗学//4—54-5530 对得起孩子,对得起自己/周学静//4—57-5831 2008年中国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4—64第5期1 2007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第二阶段获奖名单//5—642 换位思考,再识“新装”/阳刚//5—413 弘扬母亲美德,奉献赤子爱心全国中学生“敬母、爱母、助母总动员”征文活动现在开幕//5—24 栽树与集叶/陈涛//5—15 名著阅读:语文教学的“正规战”/李卫东//5—4-76 以经典阅读为纲,建设学生高品位的阅读生活——以班级《论语》阅读为例说明/王君//5—7-97 语文生存在第一现实和第二现实之间/徐社东//5—10-128 该怎样拓展?/于漪//5—13-149 警惕:说明文教学的去语文化/李明哲,胡勤亮//5—14-1710 “语文”就是“人文”/耿法禹//5—1811 求索(下)/洪宗礼//5—19-2312 光明日报考试杂志社、语文报社强强联手合力打造《考试·教研版》//5—2313 评价语文味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曾宪一//5—24-2714 有效教学应从导入开始/黄本荣//5—27-2815 新课程作文教学系列讲座及精彩实例(二) 我们为什么写作——寻找作文教学中丢失的乡愁/陆先文//5—29-3116 写景作文教学指导设计/陆先文//5—31-3217 写人作文教学指导设计/许评//5—3218 夹叙夹议作文教学指导设计/郑先琳//5—3319 叙事作文教学指导设计/闫翔//5—33-3420 读后感作文教学指导设计/范志慧//5—34-3521 状物作文教学指导设计/廖嫦娥//5—35-3622 生动演读,激动心灵——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37)/余映潮//5—37-3823 文言常用词教学实施浅谈——《桃花源记》片段与思考/童志斌//5—38-4024 《我爱这土地》的诵读引导/柳咏梅//5—4125 旁批,回来/向晓红//5—4226 《观舞记》教学设计/王秀波//5—43-4427 新加坡中学语文教科书一瞥(上)/董蓓菲//5—45-4628 “审美人生”教育的缩影——丰子恺《竹影》的“三重”解读/王威//5—47-4829 《竹影》中的“我”是谁/单君//5—48-4930 《咏雪》中两个比喻的高下之别/谢智慧//5—5031 唐雎的剑是从哪里来的/李凌云//5—5132 淡极始知花更艳朴实无华也动人/杨正奎//5—5233 作文教学中对话失语现象剖析/刘春文//5—53-5534 读书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彭玉华//5—5635 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王思雄//5—57-5836 平淡之中见神奇——由《社戏》中的“孩子对话”看鲁迅小说的语言艺术/刘建设//5—5937 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王林红//5—6038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洪璇//5—6139 欢迎参加“走向鲁迅”大型有奖征文活动//5—6240 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大赛已经启动//5—6341 2008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第一阶段现已启动//5—65第6期1 2008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第一阶段)正式启动//6—12 作者的无奈,编者的遗憾/本刊编辑部//6—61-623 职称晋升的有力助手教师风貌的展现舞台光明日报考试杂志社、语文报社强强联手合力打造《考试·教研版》//6—634 话说“语文人生”/顾黄初//6—15 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执著追梦/冯为民//6—4-66 问题与反思:走向课改深处的高中语文教学/吴亮奎//6—7-97 我们需要一种怎样的语文学习/吴泓//6—10-118 勿让乱花迷人眼/余养健//6—12-139 语文选修课的实践和思考/杨培明//6—14-1510 选修课这样来教如何?/施桂湘//6—1511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关于语文选修课实施的三个要义/韩玉洁//6—1612 两翼齐飞——我理想中的高中语文选修模式/郁洪千//6—1713 语文——一种文化的深度阅读/陈明华//6—18-1914 从“同文异教”看两岸四地语文教学的异同/王爱娣//6—20-2215 “误”中“生成”的教学——欧也妮人物心理分析教学片段及思考/张剑虹//6—23-2416 探究应该把握的五个切入点/魏羲之//6—25-2617 课堂创新教学设计策略/陈国林//6—26-2718 绝望的抗争——《祝福》新解/刘永香//6—28-2919 祥林嫂非死不可吗?/林雪冰//6—3020 简析《药》的叙述策略/柴国华//6—31-3221 永恒的迷惘和战栗——《装在套子里的人》主题新解/王芝腾//6—32-3322 “失街亭,谁之过”歪解/章伯军//6—3423 《我有一个梦想》备教策略/蒋念祖//6—35-3724 有关“庄周”命名及其他/黄岳辉//6—3825 《祝福》备课札记/黄尚武//6—3926 积累·规范·创新——提升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张雨仁//6—40-4127 韩军的作文教学观探析/朱文秀//6—42-4328 议论文写作的“我在”策略探析/李新地//6—44-4529 长风出谷,如霆如电——谈议论文的气势美/郑如芹//6—4630 议论文写作中的例证分析法/孙立志//6—4731 作文新题设计六则/唐巨南等//6—48-4932 命题记叙文写作如何得高分/程必荣//6—50-5133 新材料作文审题技巧/邱刚//6—5234 高考作文的三大误区——由“诗意地生活”说开去/张孟光//6—5335 真我迷失:高考作文的难言之痛/徐飞//6—54-5536 定向取材/刘广标//6—5637 巧借排列组合指导高考写作/田小华//6—57-5838 试卷讲评课的教学与反思/晏玉平//6—58-5939 第十届沪浙皖苏“新语文圆桌论坛”述评/陆建生//6—6040 2007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第二阶段获奖名单//6—64-6541 全国中语会30年巡礼第一届年会/顾之川//6—66第7期1 让细节在历史中汇聚让历史在细节中矗立纪念语文报社建社30周年征稿启事//7—22 让教师的讲解扮靓课堂/肖川北//7—13 童话推开了教室的门——梅子涵教授访谈录/周益民//7—4-64 儿童阅读与儿童作文——梅子涵教授访谈录/吴琳//7—6-95 “语文就是语言”——重温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含义的论述/徐林祥//7—10-116 徜徉在童年的“桃花源”——试论小学语文教材中神话的价值取向与教学策略/张祖庆,周慧红//7—12-147 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徐冬梅等//7—15-198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张晓华,吴金高//7—20-219 在“感动”中抒写感动——《学写“感动校园十大人物”颁奖词》教学设计/孙洪伟//7—22-2310 运用是为了提升——听课随想(一)/方利民//7—24-2511 细品慢嚼汲营养——听课随想(二)/方利民//7—2512 文章自得方为贵——听课随想(三)/方利民//7—2613 一唱三叹“语气词”——听课随想(四)/方利民//7—2714 走进文本感受生命——《生命生命》课例赏析/庄瑞兰,陈晓//7—28-3015 让“生命桥”在学生的心田镌刻——苏教版第八册《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自评/刘仁增//7—31-3416 智慧:从文本语言中滋长——《孔子游春》课堂实录及教学前后/潘文彬//7—35-3917 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国标小学语文主要教材简单评述/甘其勋//7—40-4118 课堂节奏的修辞化解读/肖绍国//7—42-4619 中外习作教学现象比勘与策略追述/王金涛//7—47-4920 盘活命题坐标拓宽试题维度——小学语文试卷命题改革例谈/邵玉容//7—50-5121 对课堂质疑的“质疑”/陈传敏//7—52-5322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尊重”与“呵护”/于树漫//7—54-5523 镜像作文教学的教学策略与实践/胡文杰//7—56-5724 从麦克劳德到小欣/包莉婷//7—5825 简单的幸福——读《再致青年教师九条真诚建议》有感/李振华//7—5926 美国作文教学ABC/杜红梅//7—60-6127 一线教师企盼的公开课/顾萍萍//7—6228 换一种教育思维/顾鹏贵//7—6229 抛砖引玉书海导航/金永//7—6230 良言本无价一语重千金语文报社常年有奖征集好建议活动启事//7—6331 叙说杏坛往事漫谈红烛情缘欢迎您为本刊“杏坛”板块撰写稿件//7—6332 “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暨2007中国小语十大年度人物动感课堂展示会//7—6433 教研明星//7—6534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与本刊联合主办2008年中国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第一阶段比赛已启动//7—66第8期1 渴望翱翔/郭学辉//8—22 平等公享/唐宗海//8—23 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自学习惯/孙宪武//8—14 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邱道学//8—4-75 在行动研究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梁东荣//8—7-96 有一种热爱叫坚持/华清//8—10-127 答疑也须慎选/于漪//8—13-148 准专业素养与专业素养——语文教学机智的两个支撑层面/孙来升//8—14-159 主题教学:让学生的主动表达绽放光彩/陈尚达,张初吴//8—16-1910 蹲下来看世界——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为例谈议论文文体典范性/陈卉//8—19-2111 顺势引申,丰满内容——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38)/余映潮//8—22-2312 《竹影》课堂实录及点评/闻静,蒋葵林//8—23-2513 语文教师要备一本《说文解字》/黄桂芬//8—2614 《走进童话世界》综合性学习/闫勇//8—2715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王霞//8—2816 新课程作文教学系列讲座及精彩实例(三)“活动式”作文教学探索/肖家芸//8—29-3617 新加坡中学语文教科书一瞥(下)/董蓓菲//8—37-3918 《大堰河——我的保姆》之“美学的胜利”/李铁秀//8—39-4019 解读《台阶》的一把钥匙/缪建琴//8—4120 从《台阶》看人生的困境/王君//8—42-4321 “鱼雁”与书信/陈卫星,张伶俐//8—44-4522 关于《斑羚飞渡》的三处异议/丁海军//8—4523 对《岳阳楼记》中两个词义的质疑/龙中华//8—4624 高考作文题重复的联想/曾昭葵//8—47-4825 作文教学与评价中的三联思路/黄国明//8—48-4926 作文的正区与误区/何悦华//8—5027 掀起你的红盖头——浅谈中考语文试卷卷首语的设计艺术/王大智//8—51-5228 别出心裁,检测知识与能力——2007年全国中考部分创新阅读题评述/张兴武//8—52-5429 开放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谈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周淑霞//8—5530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梁燕//8—5631 浅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途径/肖莉//8—5732 教师的作为在哪里/吴学文//8—5833 《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刘美丽//8—5934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初探/李瑞云//8—6035 炫出细微处的精彩/韩云,张志萍//8—6136 良言本无价一语重千金语文报社常年有奖征集好建议活动启事//8—6237 首届“语文报杯”多媒体原创课件大赛即日启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语文报社、中华语文网联合举办//8—6238 弘扬母亲美德,奉献赤子爱心全国中学生“敬母、爱母、助母总动员”征文活动现在开幕//8—6339 让细节在历史中汇聚让历史在细节中矗立纪念语文报社建社30周年征稿启事//8—644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与本刊联合主办2008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第一阶段现已启动//8—6541 名家创造名品品牌奉献金牌《语文报·课标教材完全助读》掀起语文学习新浪潮//8—66第9期1 第五届“语通杯”教改新星风采//9—12 走进语文的海洋——写给广大中学生朋友/王临惠//9—13 守望心中的“麦田”/张俊峰//9—4-64 落实课标精神走出选修误区/曹建芳,曹建春//9—7-85 探寻创作意图,深入对话教学——浅谈选修课《现代散文选读》的鉴赏教学/陆建生,欧阳林//9—9-106 浅谈文学类校本课程的开设/范磊//9—117 校本教材要合理建设/余安元//9—128 校本课程资源在课堂上的利用/唐际平//9—139 作文中的“真”是如何丢失的?/杨斌等//9—14-1710 在言与文之间寻找生命的亮色——《孔雀东南飞》教学简案/郭惠宇//9—18-1911 也说文本解读的关键——兼说《文本解读“三个一”》之缺憾/沈坤林//9—20-2112 语文课上看“热闹”/李因林//9—2213 基于内部逻辑的现当代小说微观阅读/成旭梅//9—23-2414 课堂教学重点初探/朱前珍//9—25-2615 精彩——不期而至——《拿来主义》教学/赵清林//9—27-2816 《荷塘月色》的探究式教学/陈玉明//9—2917 教科书小说选文特色及教学策略/潘冠海//9—30-3118 品味人物语言的厚度——《茶馆》备教策略/贾铖虎//9—32-3319 《李清照词两首》备教策略/熊芳芳//9—34-3520 从被动走向主动——《群英会蒋干中计》的另一种解读/崔国明//9—3621 《念奴娇·赤壁怀古》二题/文继炬//9—37-3822 《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说话艺术/宋桂奇//9—38-3923 创造性思维:作文教学的核心概念/王志生//9—40-4124 再谈“必须跨过这道坎”——兼议作文思维训练/魏永雅//9—42-4425 细节成就美文/张建房//9—44-4526 作文教学多元评价策略/徐源//9—46-4727 作文新题设计五则/解光文//9—48-4928 语言运用题的三个创新意识/卞光武//9—50-5129 管窥蠡“测”——2008年高考字音与字形考查预测/景影//9—5230 夯实基础寻突破——2008年高考“词语(熟语)运用”考查预测/朱香平//9—53-5431 依旧花胜去年红——2008年高考“辨析并修改病句”命题预测及备考提示/霍灿,杨公平//9—55-5632 高考语言表达运用题预测与探究/邢小雷//9—57-5933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解题十法/郭振海//9—60-6134 全国中学生“敬母、爱母、助母总动员”征文活动现在开幕//9—62-6335 让细节在历史中汇聚让历史在细节中矗立纪念语文报社建社30周年征稿启事//9—6436 良言本无价一语重千金语文报社常年有奖征集好建议活动启事//9—6437 2008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第一阶段)正式启动//9—6538 全国中语会30年巡礼第一届年会/顾之川//9—66第10期1 稻草与灯光的遐思/张敬义//10—12 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策略/郭根福//10—4-83 观课评教,“路在何方”/周一贯//10—9-134 学情:阅读课堂教学评价的视角走向/曹鸿飞//10—145 语文课堂,回归“纯棉”时代/周毅//10—14-166 观课反思:谁动了学生的“奶酪”/金彩娣//10—167 语文课,我们到底该怎样上/诸向阳//10—17-208 “表达”与“阅读”,谁主沉浮——中外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吴忠豪,陈建先//10—21-249 《桃花心木》,“难点”何在/熊生贵//10—2510 《泊船瓜洲》三重思乡情/何伟//10—26-2711 “雨点儿”溅起的惊喜——《雨点儿》一课语言训练三次教学谈/应混娇//10—27-2812 “书香伴童年”教学设计/张树红等//10—2913 引领深度对话,感受人性之美——《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陆华山//10—30-3114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金战芳//10—32-3315 用语文的方式去听音乐——《月光曲》教学片断及反思/吴民益,赵国华//10—3416 春雨无声润心田——于永正老师课堂即时评价艺术之思考/顾巧英//10—35-3617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外阅读——周益民《逆风的蝶》课例评析/曹建召//10—37-3818 触摸汉字智慧传承民族文化——“汉字文化启蒙”系列之一/刘发建//10—39-4219 我看到了希望/邵宗杰//10—42-4420 文本解读的审美诠释/许佩君//10—45-4621 让古诗教学扎实而灵动/张敏//10—47-4822 “包装”学生的朗读/屈太侠//10—4923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情深意浓/匡爱红//10—50-5124 儿童诗歌的阅读教学/陈晖//10—52-5325 以生动演绎大美——《燕子专列》教学实例思考/张燕//10—5426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有效性的思考/王敏文//10—55-5627 小学语文多元化解读中的思维发展/李洪祥//10—57-5828 老师,教学中你最关注什么/韩吉旺//10—5929 一把思考的椅子/余红//10—6030 面对差生,我就要这样的心态/张宏宽//10—6031 把“开放”落到语文教学的实处——由《感受美国的语文课》想到的/游畅//10—61-6232 “教孩子”与“教语文”/张蓉//10—6333 愿语文老师的“讲”变得“可口可乐”/朱彤//10—6434 教研明星//10—1+65第11期1 教改新星榜//11—12 不妨讲一点古文字/喻遂生//11—13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初步构建/钱加清//11—4-64 国外综合性学习的新趋势/荣维东//11—7-85 关于综合性学习过程弱化问题的思考/夏满//11—9-106 用大爱温暖语文课堂/钱小龙//11—11-137 要作一点理性思考/于漪//11—14-158 语文到底“性”什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说驳议/武舒萍//11—15-169 散文“形散神不散”辨析/温欣荣//11—1710 “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思考和实践/潘克勤//11—18-2011 语文作业:我们还可以怎样布置/夏丽红//11—20-2112 读品结合,读说交替——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39)/余映潮//11—22-2313 古诗文:不妨由“吟”入悟/宋其伟//11—23-2414 凸显文学教学性质的小说阅读教学设计/陈晖//11—25-2615 《伟大的悲剧》课堂实录/孟玲//11—27-2816 新课程作文教学系列讲座及精彩实例(四) 组织中考作文复习的基本要求/余映潮//11—29-3117 文题审读训练/梁吴芬//11—31-3218 选材立意训练/祝中清//11—32-3319 文章结构训练/杨晓梅//11—34-3520 语言表达训练/何相成//11—35-3621 酿一杯语言的《春酒》/张光华//11—3722 鲁迅小说中的疾病意象探析/高飞//11—38-3923 阿长与鲁迅的真诚观——再读《阿长与〈山海经〉》/杨红军//11—4024 孔乙己悲剧命运心理探源/高伟毅,吕庆荣//11—4125 举轻若重的“丁举人”/罗爱平//11—4226 言说不尽的桥意象/向丽//11—42-4327 古代汉语的比喻性量词/朱安义//11—4428 浅析冰心的几首小诗/于树漫//11—45-4629 知人论世:解读古典诗词的起点/徐放//11—4730 基于博客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王林发//11—48-5031 少年情怀当是诗/杨聪//11—50-5132 言之有“点”言之有“理”言之有“文”——近年上海市中考“小作文”的思考和实践/方仙华//11—52-5433 “嫦娥一号”专题训练/孙开仁//11—55-5734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谢道炳//11—58-5935 《都市精灵》教学设计/李永红//11—59-6036 《散步》教学设计/艾军平//11—6137 作业应注重实效性/王玉荣//11—6238 “两大吃惊”的背后/冯文星//11—6339 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2008年7月底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隆重举行//11—654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与本刊联合主办2008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11—66第12期1 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2008年7月底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隆重举行//12—22 作文内容对社会意识的简单趋同/苏涵//12—13 海无波澜,林有梁栋——记扬州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夏坚/纪涛//12—4-64 课外拓展的系统机制及其教学检讨/张悦群//12—7-95 我看“参与课程内容重构”——兼与顾小敏老师商榷/肖健兴//12—10-116 语文“模块”教学背景下的“模式”初探/胡兴桥//12—12-137 话说选修课的评价策略/王金海等//12—14-178 《长亭送别》两人教/刘虹等//12—18-229 文学作品教学断想——谈文本言语之美与学生审美视阈融合途径/沈彬//12—22-2310 与文本的有意矛盾处深度对话/蔡建明//12—24-2511 语文教学:实然与应然/姜洪根//12—26-27。

深度思维,让整本书阅读真正发生

深度思维,让整本书阅读真正发生

深度思维,让整本书阅读真正发生发布时间:2021-04-28T11:42:35.573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2期作者:赵一娇[导读] 语文教学,“读”才是硬道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整本书阅读越来越为广大语文教师所重视,但是老师们却缺少引领途径。

赵一娇浦江县檀溪镇中心小学浙江省金华市 322208【摘要】语文教学,“读”才是硬道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整本书阅读越来越为广大语文教师所重视,但是老师们却缺少引领途径。

统观现状,大部分孩子的阅读流于表面:“为读而读”“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读过就忘”的现象严重。

笔者从深度思维这一角度切入,贯穿整本书阅读指导全过程,提出预测激趣,让思维引领阅读;情境思考,用思维助推阅读;图像梳理,让思维建构阅读;高阶问题,让思维深化阅读四条路径和方法,力求通过阅读引领,让每一个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获,让整本书阅读真正发生。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思维深度如今整本书阅读也正逐步成为各地教师研究的热点,但由于课外阅读的地位还不够高,整本书阅读操作策略研究还不够深入等原因,在教学中整本书阅读很多时候还只是美丽的“空中楼阁”,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阅读只流于表面,“为读而读”“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读过就忘”的现象严重。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唯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始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分析、评价、创造”的深度思维中,整本书阅读才能真正发生。

一、预测激趣,让思维引领阅读要真正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前提是要激发他们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而这也是课外阅读课内化探索的主要的目的所在,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从“怕读”转为“想读”,才有可能让整本书的阅读真正的发生,并且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

激发整本书的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通过预测,让学生在思维想象中探寻一本好书,就是一种极好的方法。

以《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这本书的推荐课为例:(一)出人意料:抓住反差情境预测上课伊始,老师让学生默读海伦周岁时学说话和走路的两个情景,并预测:你看出海伦有什么天赋,长大可能会成为怎么样的人?从儿时聪明可爱的情境到失明后暴躁扭曲的情境,再到成长为一位了不起的作家、教育家的转变是海伦一生让人出乎意料的最大转折。

试论开展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_4

试论开展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_4

试论开展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发布时间:2021-09-06T01:01:28.25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8期作者:周红颜[导读] 阅读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中之重,关系着小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甚至文化自信、品格意识的进步周红颜江苏省常州市剑湖实验学校 213101摘要:阅读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中之重,关系着小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甚至文化自信、品格意识的进步。

所以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教学,要思考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可行性,以便让学生顺利实现有效探索。

在常规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性过强,甚至完全剥夺了小学生思考、表达的机会,而这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认知状态,长期被动地接受知识必然会使学生渐渐形成惰性思维。

而且,由于教师习惯把控阅读课的教学进度、教学模式,会详细展现自身的阅读思维、阅读理解,渐渐地便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认知状态,使得部分学生开始模仿教师的思维方式,努力朝着标准答案靠拢。

久而久之,小学生的阅读思维方式便会变得单一、片面,无法形成自主阅读能力。

这不仅影响小学生在语文课上的学习状态,也难以让学生实现终身发展,是很难顺利实现学生改革活动核心素养培养的。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改善阅读活动的教学形式,不仅要展现文本阅读的开放性思考特点,也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让小学生实现自主阅读、深度阅读。

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组织有效的阅读教学指导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引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情感方面的不足,开始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积极地探寻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的路径方法。

在不断地探究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对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利用合作探究方式,指导学生合作阅读文本,探究文本内容;还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进入具体文本场景中。

小学语文老师培训总结(精选12篇)

小学语文老师培训总结(精选12篇)

小学语文老师培训总结小学语文老师培训总结(精选12篇)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

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老师培训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老师培训总结篇1寒假期间我参加了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活动,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给了我这次学习机会。

我也非常珍惜这次的学习,通过学习我体会颇深,今写出来也算作总结吧。

一、继续教育使我转变了教学理念学习后使我深深的懂得了“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是永不停息的流水。

”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

,学习中老师们用渊博的知识给我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由浅入深,讲的有条有理,通俗易懂,让我深受启发。

使我这一线教师由于平时忙于教学工作而忽视了理论的学习,给了一次理论充电的机会。

明确了我们教育工作的方向。

观课,议课,评课,反思都要从实际的教学中出发。

各个方面的学习,让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工作。

此次学习的全体老师都来自教学第一线。

通过集中理论学习,使我们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在观课,议课,评课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调整方式,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

二、继续教育促进了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反思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对学生说,“你光听不行!要认真地记笔记!你要思考!”今天当自己成为学生的时候,不由得又想起了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

所以在老师讲课时我都认真记,仔细思考,我认为:思考应该是一种习惯,只不过在日常工作中“懈怠”了思考,而变得不愿思考,日久天长也就不会思考了。

我这又何尝不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生的现状呢?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学会爱思、勤思、会思。

理解性教学新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理解性教学新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044-2023年第13期(总第353期)课堂理解性教学新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周铁君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理解性教学可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阅读手段和方法。

在小学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意义建构者”,可通过基本问题引领、学习工具使用和复杂情境创设,评估表现性证据,从而实现通向、架构、深入、检测、优化理解,提高理解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不教之教”。

关键词:意义建构者;理解性阅读;学习单作者简介:周铁君(1988—),女,江苏省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校。

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是教师先学习教材和教学方法,然后进行教学活动,最后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将语言材料中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换句话说,大多数教师更关注他们教的东西,而不是学生学的东西。

因此,学生缺乏阅读积极性、阅读理解兴趣较低等问题普遍存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在一个阅读活动结束时,教师会问自己:学生在语言方面学到了什么?如何有效地测试学生的理解力?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都是教师面临的一些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Grant Wiggins 和Jay McTighe 的理解教学设计启发了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使用传统的“反转”模式进行教学设计[1]。

在本文中,笔者希望通过结合前人的理论研究和自己及同事的实际教学,探索一条符合本文理论的实践之路,将学生的身份定义为“意义建构者”,通过基本问题的引领和学习单的使用,找出合适的评估证据,促进小学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开展。

一、小学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的内涵现代理解理论的研究者认为,理解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现象,只存在于人类身上。

真正的理解,不仅要理解别人的理解,还要理解别人的不理解。

由此可见,理解是人类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是主体交往中的认同和共识[2]。

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小学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智慧“三学”“海量”阅读

智慧“三学”“海量”阅读

智慧“三学” “海量”阅读发布时间:2021-12-03T01:37:08.77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2期作者:梁庆菊[导读] 语文老师读书的宽度决定了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度;语文老师对书本理解的厚度决定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深度;语文课堂学生对语言使用的用度决定了语文课堂的效率;梁庆菊四川省遂宁市遂州外国语学校(本部)【学科感悟】语文是一门简单、博大而美妙的学科!语文是一门积沙成塔的学科!语文老师读书的宽度决定了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度;语文老师对书本理解的厚度决定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深度;语文课堂学生对语言使用的用度决定了语文课堂的效率;【“三学”和海量介绍】“三学”一论坛模式分为五步:1、正面思考,自主学习(正学);2、反面质疑,交流辩论(反学);3、合学共商,论坛展示(合学);4、迁移运用,学能提升;5、思维日记,智慧前行“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它是基于遂外“三学”一论坛智慧课改之语文界定,是以经典为海,阅读为船,“三学”为航标的幸福语文之路。

其特点是内容大而精,以世界名著、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为主要阅读内容,以同主题为内线联系,重组世界文学精髓的阅读理念,以学校的“六名工程”为载体,带领孩子利用课内时间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

在35分钟的课堂上完成3—5篇左右的经典篇目诵读,其主要做法就是以读为主,读熟了就背,背完一篇主动背诵下一篇,以淡化理解、强化朗读为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朗读将书面上的文字加工生成生动活泼的口语。

【“三学”课改,铸就成功思维模式】“一纸诗书天地惭,满腹经纶日月羞”这是遂外语文课堂最真实的写照。

在深度执行小组管理和“三学模式”的基础上,以文本问题串为导航标,以朗读、积累为主线,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将“海量阅读”高效地落实到了我们“三学一论坛”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环节的核心都是独具文本内容风格的问题串呈现和学生学习思维提升的体现。

在三学之“正面学习”中,老师以问题串引入,以问促思,引导学生有效地进“正面思考,主动学习”,完成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和理解,这一正学恰好培养了学生推理的逻辑思维。

从教学内容角度评课策略研究

从教学内容角度评课策略研究

从教学内容角度评课策略研究作者:詹婕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21年第08期[摘要]从教学内容角度评课,是王荣生老师一直倡导的教学理念。

围绕教学内容,从“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可能学了什么”三个角度对某位教师的《岳阳楼记》教学课例进行评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评课;教学内容;《岳陽楼记》[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2-0008-02怎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真正的好课?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一些教师在评课反思的过程中更关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的选择,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设计。

基于此,王荣生教授针砭时弊地指出一定要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评课。

他强调,过分地关注教学方法,会形成一种观课评教的不良导向,并点明“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内容,‘怎么教’服务于‘教什么’”。

这启示着广大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教学关注点放在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之上,而不应只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

什么是“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呢?王荣生教授解释说:“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也就是审视、反思这堂课教师教了什么,进而探询、体察学生所驻留的学习经验,并考察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及程度。

”总之,就是将“教师想教什么”与“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可能学了什么”串联统一起来,以有效考察教学的落实情况。

王荣生教授的观点让笔者深受启发,也让笔者更加明确了在观课评教时应重点关注教学内容,而不是教学形式。

笔者尝试基于教学内容角度,对一位教师在某省语文教师教学竞赛中执教《岳阳楼记》的情况进行较为深入的评析。

一、案例呈现1.导入课文教师播放《天净沙·秋思》的朗诵录音,让学生赏析《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的情感,以此引导学生体会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表达的情感,并让学生介绍其在课前搜集到的范仲淹的生平背景资料。

2.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感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随后引导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出节奏和气势。

注重思维外显,促进深度学习

注重思维外显,促进深度学习

注重思维外显,促进深度学习发布时间:2022-04-27T02:42:07.49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54期作者:袁婷婷[导读] 本文以《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学习为例,就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外显化促进其深度学习谈谈自己的想法。

——谈《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重庆市沙坪坝区新丝路小学校401333本文以《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学习为例,就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外显化促进其深度学习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深度学习和思维外显1.深度学习。

刘月霞和郭华主编的《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书中给深度学习这样下定义:所谓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2.思维外显。

思维外显即以动手操作、语言表述、画图等多种方式,将原本不可见的思考方法、思维结构等呈现出来,让学生学习过程中内隐的思维能够被看得见、听得到甚至摸得着。

3.二者关系。

深度学习是“深层学习”“有意义的学习”,其目的不是让学生获得一堆零散、机械的知识,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核心知识,还能理解和内化学习过程,注重“元认知”的高阶培养,使其在今后各种复杂多样的情境中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复杂或陌生问题。

不难看出,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拨开学生思维的迷雾,引导学生不断建构、打破、重构学习过程中的思路方法,让学生内隐的思维显性化,在自我与同伴的对话交互中促成深度学习,拥有良好健全的人格,成为“基础扎实的优秀学习者”。

二、剖析《富饶的西沙群岛》学习过程,注重学生思维外显,促进深度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在大单元背景下,结合课标分析教材和学情,确定了单元每篇的阅读目标(图1)。

由此,本课时确定了两个学习目标:一是“学习第五自然段,在泡泡话的提示下找到关键句,知道其它每句话都是围绕这一句来写的,从而认识什么是关键句”;二是“学习第四自然段,找到关键句,理解段落的其它句子是围绕关键句来写的”。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以读促讲,在读中理解”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以读促讲,在读中理解”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以读促讲,在读中理解”发布时间:2021-11-26T02:55:49.340Z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11月下作者:袁诗军[导读]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就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课本的阅读篇目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从阅读入手,不仅可以做到知识的迁移还能开括学生的眼界,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小学生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入手,希望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师转变对阅读的认识,改变课程教学方法,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和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化。

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南滨小学袁诗军摘要: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就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课本的阅读篇目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从阅读入手,不仅可以做到知识的迁移还能开括学生的眼界,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小学生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入手,希望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师转变对阅读的认识,改变课程教学方法,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和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化。

关键词:小学;阅读;语文;教学引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情就是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差,我们都知道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学的比重占据了课堂教学的绝大多数比重,教师也是在努力的讲解着课文,但是学生的成绩依旧不遂老师的心愿,一方面是由于课堂教学中语文阅读的篇目有限;另一方面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到知识的迁移,没有用阅读来检验学生所学的内容。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存在的问题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学生阅读的关注都是停留在课本所讲的内容,因为考试的过程中考察的也大多都是课内阅读的部分,但是语文阅读的过程是对听说读写练训练的一个过程,我们的教学过程是要学生进行理解而不是进行死记硬背,那样的语文教学就是去了新课程改革意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的时候对于课内阅读的理解也有一定帮助,这样学生的成绩自然而然的也就提升了,能力也就增长的了。

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学古诗阅读教学之策略——《“智汇语文”背景下统编教材小学古诗词“悦读阅美”教学策略研

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学古诗阅读教学之策略——《“智汇语文”背景下统编教材小学古诗词“悦读阅美”教学策略研

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学古诗阅读教学之策略——《“智汇语文”背景下统编教材小学古诗词“悦读阅美”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发布时间:2021-01-15T15:50:35.88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作者:蒋志奎[导读] 古诗是我国文化历史中最灿烂的一笔,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蒋志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教学研究中心 626000摘要:古诗是我国文化历史中最灿烂的一笔,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它用简短的语言,向人们传达极为丰富的内容与思想,经典的诗歌营造出的意境让人百读不厌,每阅读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与感受。

古诗作为一种经典的文学形式,一直以来都展现出它的魅力,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对传统文化有极好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体会古诗内在的含义,试着用自己的视角去解读它。

这里就小学阶段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习古诗的益处进行分析。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策略引言:我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古诗是一朵非常绚烂的花,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把古诗所占的篇目增加,把古诗文教育作为了重点。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千年前的文化,用什么方法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让他们能更容易的理解古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让古诗被小学生接受,并慢慢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古诗“悦读阅美”的教学策略研究,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也让学生情操得以陶冶。

一、学习古代诗歌之益处小学阶段学生语文课上最重要的任务是识字和写字。

从当下的教育情况看,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学生的书写上,在课内外留有大量家庭作业,对学生的书写能力看得更重一些,因为平时语文科目的考试也是以写为主,少有读和说的部分。

但是语文还有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现代教育中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其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学生对古诗的悦读和阅读,因为古诗篇幅短小,拥有韵律,读起来节奏极其规整,并且古诗特别讲究平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让学生多悦读和阅读的方式,锻炼他们的语言,并且通过诵读,让学生逐渐明白古诗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实现“智汇语文”背景下统编教材小学古诗词“悦读阅美”之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通用16篇)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通用16篇)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通用16篇)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篇1我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培训活动。

在培训过程中,不但观摩了四位优秀教师的课,而且有幸听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两位专家的报告,感觉收获很多。

帮助我解决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并且指明了以后阅读教学的方向。

一、更加明确了一堂好课的标准从几位特邀专家评委老师给四位优秀教师的评课中,我更加明确了一堂好课的标准。

那就是:1、看教学目标的制定。

首先是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并且是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

要体现年段教学目标。

2、看教学内容。

是不是仅仅把课文当成了教学内容,要凭借课文这个例子找好三个点来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

3、看教与学的过程。

看学生课堂上是否生动活泼的学,包括恰当有效的合作学习;老师的作用就是导学,看指导是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上。

4、看教学效率。

是否做到省时高效。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以上几点,那么就具备了一堂好课的条件。

二、指明了阅读教学的方向1、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出现偏向人文性的倾向。

2)教学目标阶段性不明,都在分析内容上用力,目标越位和不到位现象严重。

存在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高年级向初中靠的现象,部分教师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赏析课。

对教学内容进行繁琐分析,没有深刻把握年段目标。

3)字词教学普遍有所忽视,应做到该识的识、该写的写、该积累的积累、该解释的解释。

4)阅读教学找不准起点,抓不住重点,浪费在过于细抠深挖课文内容上,往往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5)提的太多。

小学语文要主要把握语言文字的教学,提倡百花齐放。

6)儿童阅读还没提到日程上来。

结合自己平时的语文教学,我发现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于我们的阅读教学工作中,应真正的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思考。

2、阅读教学该怎样进行1)继续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总的概括为低年级学段目标是:字识得巩固、写得端正;能正确朗读;在背诵中积累词句;敢于说、乐于写。

中年级学段目标是:有初步识字能力、把字写好;加强朗读学习;继续加强词句训练,加强段的训练,向篇过渡;多读书、重积累;自由表达、有内容、有真情;在口语交际中要听得懂、说得通。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布时间:2021-07-21T08:42:01.65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3期作者:李洪霞[导读]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学习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的有效开展,要求教师进行深度备课,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提高学习水平,拓展知识视野,增长学习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落地生根”。

李洪霞德州市陵城区临齐街道马厨社区小学山东德州 253500【摘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学习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的有效开展,要求教师进行深度备课,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提高学习水平,拓展知识视野,增长学习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落地生根”。

【关键词】小学语文;深度学习;语文素养;提升策略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08-01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几种做法。

一、深度备课,整合资源,建构深度学习内容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博览群书,充实自己,开阔视野,更新知识储备。

只有积累了很多,老师才能向别人学习,把自己的学习引向更深更广的地方。

深度学习的发展,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全面深入地学习教材,增强整个小组的单元教学意识,灵活整合教材,而且要以丰富的生命资源补充教材,延伸和整合教材,从而增加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使语文教学更有活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现代诗”主题单元时,教学扣紧单元语文要素“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结合阅读教学,分步推进:学完冰心的《短诗三首》后,就要求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摘抄诗歌的本子,多阅读摘抄现代诗歌;学习第二篇艾青写的《绿》,再拓展阅读同一题材的诗歌——宗璞写的《绿》,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学完第三课《白桦》后,让学生结合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在抗击疫情中,哪些人深深打动你,你试着写一首诗歌赞美他们;单元学习后,在引导学生整理收集的资料,合作制作小诗集,举办朗诵会等。

2023关于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汇总10篇

2023关于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汇总10篇

2023关于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汇总10篇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篇1人们总说相见恨晚,既已相见,不早,也不晚,正当时。

就如我和苏州大学的遇见,早了,可能也体会不到专家所说的话的精髓。

正是这几年在工作室的成长,在自己的思想急需一个思考沉淀的时候,迎来了这次培训,刚刚好。

学习的这几天正好赶上江南的梅雨季节。

每天撑着伞,踏着青石板,来往与苏大这座百年老校,看着那青草红墙,仿佛时光穿越,触手可及的历史就在眼前。

听着教授的讲座,心是如此的安静。

苏州园林文化中的教育之道提起苏州,不得不说园林。

我们的第一节的讲座就是围绕园林讲的。

夏骏老师从苏州的名字讲起,从铸剑说起,现在的街道名字中还保留着历史文化。

从苏州园林最早的主人们谈起,园子不仅诉说这这些文人的生活,也反映了明清时期的文化,更让夏教授从中看到了教育。

一是自然,自然之道。

二是慢。

教育是属于农业的,不是工业化的生产。

我们要像农民一样,把每个孩子当成一粒种子,春天播种,然后就是等着发芽,长大,开花,结果……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等待的过程,和我们教育需要守望一样。

这这个过程中,农民需要不定期的进行浇水、施肥、除草、培土等,而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要给孩子讲道理,指引正确的路呢?农作物多样,每一样的耕种方法都不一样,我们的学生也各不相同,也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慢慢等待每一颗种子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另外夏教授就苏州园林文化元素的联想与启示中得到的几条教学方法,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首先是从苏州园林的石头选择上看到教学上的四种方法。

透: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明确,课堂要凸显学科特点,我是教语文的,语文最主要的是阅读和习作,会与人沟通交流,课堂上的听说读写都是为将来服务的,一定要回归语文本体性教学,对学科知识结构做到心中有数。

要很好地研读教材,还有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瘦:课堂教学内容要张弛有度,取舍有数,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教,会的不教,教了也学不会的不教,以后要学的不教,把握好学段要求。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目的与问题 (4)二、文献综述 (5)2.1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相关研究 (6)2.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 (7)2.3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研究 (8)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9)3.1 研究内容 (11)3.2 研究方法 (11)四、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12)4.1 教学目标设定 (13)4.2 教学内容选择 (14)4.3 教学活动设计 (15)4.4 教学评价设计 (17)五、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 (18)5.1 实施步骤 (19)5.2 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20)六、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评价 (22)6.1 评价原则与方法 (23)6.2 评价实施过程 (24)6.3 评价结果分析 (25)七、结论与反思 (26)7.1 研究结论 (27)7.2 研究反思与展望 (28)一、内容简述本文围绕“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项目化学习有效地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项目化学习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项目化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接着探讨了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和方法,最后对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反思。

1.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关注。

项目化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式,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提升。

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深度学习:撬动学生语文思维品质提升的支点

深度学习:撬动学生语文思维品质提升的支点

-122-2024年第6期(总第382期)教学案例深度学习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获得新知识,同时将新旧知识融合起来,进行有效的迁移运用,从而获得更高层级思维能力的方法。

深度学习主要包括掌握学科核心知识、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团队协作、有效沟通、学会学习、增强学习毅力六个维度的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这与深度学习的目标一致[1]。

深度学习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体现在五个方面:学会运用、学会分析、学会综合、学会评价、学会创新。

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中开展深度学习,应抓好几个环节: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材料、主题,了解文字背后的内涵;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任务,进行迁移运用;三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探究和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教学为例,探讨基于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一、制订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深度学习理念首先体现在让学生立于学习的正中央。

作为教学的第一环,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知识水平,制订逐层递进的教学目标,将学生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学的重点,有序推进教学活动。

(一)立足认知要求,厘清目标层级深度学习的有效开展要立足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高层级思维的培养以低层级思维——识记、理解为基础,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为学生高层级思维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注重目标的基础性与层级性。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分为两个板块——“汉字真有趣”和“我爱你,汉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