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最新文档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最新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670d2acf705cc17552709f1.png)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即疑惑,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或开始,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探究新知识的原动力。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疑问,让学生有思维的碰撞,这些都可以通过教师提问来实现。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强调师生互动,然而课堂有效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也被认为是学生获得知识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但是,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常常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第一,教师提问过频,由过去的“满堂灌”变为现在的“满堂问”。
先思想政治新课改过程中发现,有些公开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大量提问问题,讲台下面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从表面教学效果上看很好,师生互动显得非常成功。
但是,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个体在一定时期内接受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时,会以愉快的心态接受它,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心情会烦躁不安,思维紊乱。
那么,教师这样过多的提问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剥夺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机会,学生被迫跟在教师的后面思维,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所以设问必须遵循课堂教学需要,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随意设问,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第二,忽视学生提问,提问缺乏互动性。
几乎没有教师为学生留出提问时间,也几乎没有学生主动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提问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师生之间以设疑形式呈现,从而引起师生互动的活动。
由此可见,课堂提问是包括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两方面的。
然而,许多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过程过于注重“预设”,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每提到提问,很自然地想到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党学生回答的问题不是教师所期望的答案时,教师为了急于获得结论,往往催促问题或转向别人,甚至是自问自答。
很少对有关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的思路、方法等方面的进行启发、引导和点拨,缺乏互动。
这样一来,不仅不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反而会抑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ca1a109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5.png)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体制不断变革和完善,新课程改革逐渐在全国各地城镇和农村的中小学落地生根,高中政治课也在其中得到重视和调整。
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学校和教师们也在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政治课涉及到国家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而有效的政治课教学需要教师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问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提问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更是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思考和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手段。
提问在政治课堂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2000字】2. 正文2.1 高中政治课的重要性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学生通过学习政治理论和历史,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政策和发展历程,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政治课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政治课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了解国际政治形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文化交流能力至关重要。
高中政治课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只有通过对政治课程的深入学习,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2 新课改对高中政治课的影响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新课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要求政治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几点看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几点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9b9c14227916888486d755.png)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几点看法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问题设计;提问方式;评价方式;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31一、课堂提问问题设计有效性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由于我们很多教师的提问缺乏精心设计,由传统的”满堂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满堂问”,随意性很强。
这种课堂虽然教学气氛活跃了,看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实际上会让学生丧失方向,丧失自主,既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都是无效提问,其结果只能导致无效教学。
因此,有效的政治课堂教学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
1.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设计提问时首先要对教材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前后知识点间的联系,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从而抓住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并围绕该中心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体现有效提问。
其次,课堂提问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不同水平的问题。
对于问题的设计应该有易有难,如果提出问题太简单,就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麻痹轻敌”的情绪,精力分散;过难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样无法取得预期效果,所以问题的设置应该难易适中。
对于中等难度的题,如果学生仍然感觉有难度,就应该围绕中心事先设置一些辅助性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问题设计要有时代性。
政治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应与时事热点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时代性,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积极进行思考,这样课堂气氛也就活跃了起来,并能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理解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才能使课堂提问真正有效实用。
比如在讲”国家利益的有关知识”时播放”钓鱼岛事件”,并回顾有关历史知识,通过了解历史。
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①你如何看待钓鱼岛的归属问题?②钓鱼岛事件使中日两国关系再度结冰,为什么中央要求全国人民应该理智对待?这样从时事热点中引导学生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探究出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措施,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思政课堂中学生有效“提问”之省思
![思政课堂中学生有效“提问”之省思](https://img.taocdn.com/s3/m/b6812ed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3.png)
2021.04(下)江苏省苏州新区教育局教研室 李建军思政课堂中学生有效“提问”之省思摘 要目前,思政课堂的提问日益异化,原因在于教师粗放提问、简单问题复杂化、为提问而提问、提不切实际的问题等。
因此,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提问的本质,以科学提问的对策为激发学生“敢问”、引导学生“多问”、激励学生“乐问”、培养学生“会问”而服务,从而顺应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以“问”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深度学习,进而获得由内而外的成长。
[关键词]思政课堂 有效提问 省思对策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问”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甚至是无效、低效的。
如教师总是先问,而不让学生先问;教师多问,学生少问。
比例严重失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不到落实。
教师发问,大多仍只满足于确定的认知结果,实现教师预定的教学方案。
课堂上几乎没有争论,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课堂变成了“学生的嘴说老师的话”,学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无从谈起,“积极地、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义”更是一句空话。
俗话说:“学问,一半在学,一半在问。
”西方学者德加默亦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在科学发展中,解决问题固然是重要的,而提出重要的科学问题似乎更重要。
” 可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日常课堂教学特别是思政课堂中充斥着无效提问。
一、思政课教学中师生提问现状的成因分析综观日常思政课教学中的无效提问现象,追溯其成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教师粗放提问。
问题“多”,导致“满堂问”;问题“急”,学生急于应答,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问题“浅”,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学生常可用“是”“不是”或 “对”“不对”回答,不能开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问题“碎”,教师没有整体把握教材,将教材肢解成若干琐碎的小问题,导致“流水问”,学生回答零散。
(二)简单问题复杂化。
在许多思想政治课上,特别是公开课上,个别教师为了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水平高、对教材钻研深,把本来很简单的问题,问得高深莫测。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9d01fa1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a.png)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高中政治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课堂提问正好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质疑、探索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中逐渐产生新的认知和观点。
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是增强学生参与感。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师”,而是更多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而通过提问,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促进课堂气氛活跃。
在高中政治课中,提问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通过有趣的问题或者挑战性的题目,能够引发学生的激烈讨论和思考,从而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一是提问质量不高。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可能会出现提问质量不高、没有思考深度的情况,这样的提问往往无法引发学生的思考,甚至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
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提问的效果。
二是学生参与度低。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导致一些学生在提问环节中表现被动,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不积极。
这需要教师采取一些措施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三是提问与课程整体结构不匹配。
有时候,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可能会与课程整体结构和教学目标不相符合,引发学生的困惑和不适应。
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来提出问题,确保提问有助于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
鉴于上述问题和挑战,提高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需要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教师提问技巧。
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注意提问技巧,通过合理的提问方式和方法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提问的问题与思考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提问的问题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b5b130b192e45361066f5a3.png)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提问的问题与思考作者:李建军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第01期俗话说:“学问学问,一半在学,一半在问。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问”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引起广大教师深思。
一是教师总是先问、多问,而学生总是后问、少问。
比例严重失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不到落实。
二是教师发问大多只满足已确定的认知结果,实现教师预定的教学方案。
课堂上几乎没有争论,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使得课堂变成了“学生的嘴说老师的话”,学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无从谈起。
三是教师粗放提问。
问题“多”,导致“满堂问”;问题“急”,使得学生急于应答,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问题“浅”,大多是思维难度低的问题,学生常可用“是与不是”或“对与不对”回答,不能开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问题“碎”,教师没有整体把握教材,将教材肢解成若干琐碎的小问题,导致“流水问”,学生回答零散。
四是简单问题复杂化。
在许多思想政治课特别是公开课上,个别教师为了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水平高、对教材钻研深,把本来很简单的问题问得高深莫测。
五是为提问而提问。
有些问题设计得要么过于简单,要么指向性过于明显,台阶过细。
如教科书上明明写着定义,一目了然,学生几乎不用思考就能立即回答,然而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却仍然反复提问,乐此不疲。
课堂气氛看似热闹,实则流于形式。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无益处。
六是不切实际的提问。
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原有的知识水平、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完全凭自己一时兴起“即兴提问”。
西方学者德加默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中科院路甬祥院士说过:“在科学发展中,解决问题固然是重要的,而提出重要的科学问题似乎更重要。
”可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相信学生,“放手”、“放权”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https://img.taocdn.com/s3/m/0e693440cf84b9d528ea7a78.png)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摘要: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永恒而又常新的主题,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问题教学作为启迪学生思维,推动学生成长,实现培养学生目标的基本教学手段之一,不仅是沟通师生认知活动的桥梁,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和构建有效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
有效提问旨在通过有效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通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相关问题研究的学习,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提问,为高中政治课有效提问的建构尽到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有效提问;对策新课程对普通高中政治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位,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稳步推进带来的必然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对新课程有效,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问题教学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有效提问则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探讨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什么样的提问是有效提问,如何优化高中课堂的教师提问已成为广大政治课教师积极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高中政治课有效提问所面临的现状调查众所周知,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双向活动,有效的教学的实现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应该是培养未来创造型人才的突破口。
但是人们在进行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有效提问这一重要环节往往容易被忽略掉。
仔细观察教师的课堂提问这一教学行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那么,我国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面临的现状如何昵?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出版社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中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调查结果显示:在上课听讲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仅占2.9%。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提问的有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e09580330722192e4536f692.png)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摘要】古今中外的学者都认识到问题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重要性。
我国清代学者陈宪章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新课改要求教师恰当地释疑解惑,而课堂提问无疑是释疑解惑过程中最常见的方式。
笔者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有效提问的内涵、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问有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关键词】初中政治;有效性提问作为政治一线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让思想政治课教学因提问而精彩?1.有的放矢,提问要有针对性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有的放矢,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使每一个问题既为活跃学生思维服务,又利于达成本课教学目标。
问题的设计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包括感知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等几个方面。
例如我在《投资理财的选择》的教学中,本课概念较多,我设计了这些问题:“股票、债券、保险、储蓄有什么异同?”“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有什么异同?”“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有什么异同?”让学生将四种投资方式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问题的内容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热点,提问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热点。
例如在《信用工具与外币》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本课内容的重点是“信用工具的种类及其优点”,难点是“汇率变化和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热点是“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教师就要围绕这些内容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
提问的针对性、目的性好比给提问的“方向盘”。
为了握好“方向盘”,教师要精心备课。
备教材:读透教材,精选材料,准确地把握教学重难点,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从教材的理论观点中挖掘可设问之处。
备学生:熟悉学生,结合学生的认知状况和思维规律,因人而问,因人而异,避免因为对提问对象一无所知而致使提问效果大打折扣。
我每次到一个新学校上课,我都会尽量提前跟代课教师、班主任或到班级里跟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大致情况,防止盲目提问而影响教学效果。
在思想政治课课堂上组织有效提问
![在思想政治课课堂上组织有效提问](https://img.taocdn.com/s3/m/c0bd773fb4daa58da0114aab.png)
活”、 “ 生活与哲学”四个部分, 每一部分在内容上都有许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结果得不偿失,事与愿违,学生考试时 多相似的知识点,学生容易混淆。在教学这些相似的知识点 时要灵活提问,这样才有助于弄清这些知识点的区别与联 则一败涂地。惨痛的教训要求我们要转移处理重点内容的视 角,要从教师讲重点向学生学重点转移。引导学生学重点的 系,防止馅入混沌状态。 6 . 学生情绪高涨时要 “ 深”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 方式多种多样, 但针对重点内容多提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
■_
中学教师论坛 \当 代 教育・ 2 0 1 4 — 2
◎王正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 发明 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 收 。 3 . 考点内容要 “ 善” 提问。如今,高考仍然是选拔人才 见,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组织有效提问,对于了解学生的学习
情况、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 的重要标尺,我们高中教育的一个重要目 标就是向高校输送 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等具有十分重要的 合格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与高考接轨。因此,对 作用。 所以,我们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要重视对学生的提问, 考点内容,要精心设计问题、善于提问,让学生全面、准确
习却昏昏 欲睡。我们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浅、要有趣味性,不 定要与教学内容有关,只要能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消除 2 . 难点内容要 “ 巧”提问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难以理解、掌握和应用的知识,因而如何突破难点成为教学 精神上的困倦、帮助学生走出精神低谷就行。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提出十分 的重要一环。针对难点内容进行巧提问,对突破难点内容会 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 我们在教学 “ 生活与哲学”第 重要,但问题的生成更为重要,把握好问题的质和量,需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c7e691e14791711cc791771.png)
关键词 : 新课 程 ; 想政 治课 堂 ; 堂提 问 思 课
师者 , 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 所 惑 即疑惑 , 是学生学 习知识 的起 点或开始 , 也是调 动学生学 习积极性 、 探究 新 知识 的原 动力 。那么 ,在教 学 中如何激发 学生的疑 问, 让学 生有 思维的碰撞 , 这些都 可以通过教 师提问来 实现 。在新 课改背景下 ,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强调师生互 动 , 而课 堂有 效提问是实现 师生互 动 的重要途径 , 然 也 被认为是学生获得知识最有力 的手段之一 。 但是 , 在我 们 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 中 ,课 堂提问常常存在 三个 主
总之 , 在今后 的工作 中我们将进 一步加强学 习 , 不 断 探索 , 善运 行机 制 , 完 扩大 服务范 围和项 目, 提升 服
精神 。 五、 开展主题教 育活动 , 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 平 为
第 一 , 师提问过频 , 教 由过 去的“ 满堂灌 ” 变为 现在 的“ 满堂 问” 先思 想政治新课改过程 中发现 , 。 有些公开 课课 堂气氛非 常活跃 , 教师大量 提问问题 , 台下面的 讲 学生积 极 回答 问题 , 从表面教学效 果上看很好 , 师生互 动显得 非常成功 。但是 , 心理学研 究发现 , 当个体 在一 定时期 内接受的信息和要解决 的问题保持在一 定范围 内时 , 以愉快 的心态接 受它 , 会 一旦 超过这个 限度 , 心 情会烦躁不安 , 思维紊乱 。那 么 , 教师这样过 多的提问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 间 , 剥夺 了学生发现 问题 、 思考问 题的机会 , 学生被迫跟在教师 的后面思维 , 丧失 了学习 的主动性 、 自主性和创造性 。 以设 问必须遵循课堂教 所 学需要 , 不能为 了活跃课堂气 氛而随意设 问 , 问的 目 提 的性要 明确 , 要给学生 留下思考 的空 间。 第二, 忽视学生提 问 , 问缺乏互动性 。几乎没有 提 硬笔 、 软笔 书法 、 儿童 画 、 电子 琴 、 胡 、 二 吉他 、 声乐 、 舞 蹈、 同步拓展英语 、 小作 家 、 看图说话 、 围棋 、 机器人 、 乒 乓球等专业 的基础上 , 又增 开拉丁舞 、 电脑绘 画与fs lh a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提问的问题与思考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提问的问题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c7f5b6d9b6648d7c1c746bd.png)
艰 巨 的过程 , 并非 一朝 一夕 就能 完成 的 。这 就要求
师生采 取灵 活 多样 的训 练方 式 . 坚持不 懈方 能取得
三 是 复述 课 文 。复 述 时 。 要求 学生 表现 出原文
的重 点 内容和语 言 风格 . 不 能机械 地 V头重 复课 但 I 文 内容 和情 节 , 更不 能用 背诵来 代替 。这 种训 练方
无从谈起 。
间 的 “ ” 旧存 在 一 些 问 题 。 得 引 起 广 大 教 师 问 依 值
深 思
一
是教 师总 是先 问 、 问 。 学生 总是后 问 、 多 而 少
三是教 师粗 放提 问 。 问题“ ” 导致 “ 堂 问” 多 , 满 ; 问题 “ ” 使 得学 生 急 于应 答 , 有 独立 思 考 的空 急 , 没 间; 问题 “ ” 大 多是思 维难度 低 的问题 , 浅 , 学生 常可
式是 让学 生在 充分 理解课 文 内容 的基础上 . 过 自 通 己的思 维活动 把 书面语 言转化 为 口头语 言 . 培养 学 生 的表达 能力 和技巧 。
四是课前 演讲 。 每周 安排学 生轮流 进行两 次课
前演讲 ,时间为 3 5 ~ 分钟 。演讲 内容 由学生 自己确 定 , 以是 小 故 事 、 闻 目睹 的 真人 真 事 、 事 新 可 耳 时
教师 引 导学 生 对演 讲 者 的声 音 、 态 、 达效 果 进 仪 表
行评 价 。 这种 方式不 仅能督 促学生 学 习了解课外 知
确 流畅 。 种方式 既可 以锻炼 学生 面对众人 开 口说 这 话 的胆 量 , 除他 们 的 紧张 情 绪 , 到在 众 目睽 睽 消 做 之下 也 能够落 落大 方 ; 可 以使 同学们在 反 复朗读 也
论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提问
![论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提问](https://img.taocdn.com/s3/m/7e426441cf84b9d528ea7a60.png)
论新课程下思想 品德课 的课 堂提 问
戴 西 田
( 徐州市 3 2中学 江苏徐州 210 ) 204
提 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 互交流的方式 , 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 , 是教师教 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 活动的有机组成部 分 , 也是在过 去和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着的重要技能之
维普资讯
学生学习的引导 , 它包括 导学 、 导思 、 导做三 个 方面。
价新观点 , 点燃学生 的思维火 花, 引导学生对 问题进行 争议 , 也是设计问题 的方法。这些争议既可在课 内, 也
导学 , 是使学生 乐学 、 会学 和 活学 ; 思 , 导 是使 学生 乐
单地答“ 、不对 ” 是” “ 。课 堂貌似交流 频繁 , 气氛 活跃 ,
实则提问和思维的质量低下 , 毫无效果 。 显然 ,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 上述的提问方式不 适应新 的教学形 势 , 重视提问技能将 能更好 地实现教 学改革 的 目 , 标 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 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课堂的提 问 新一轮课程改革 的 目标 之~是“ 改变课 程过于注 重知识传授的倾 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 习态度 , 使 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
维普资讯
第 l卷 8
第 1 期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Jun lo hn zo ala o a oa o ee o ra fZ egh uR i yV ct n lC l g w i l
.
1 N0. 8 1
20 年 3 06 月
Ma . 0 6 r2 o
但是 ,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 , 忽视 了发现和探究 , 学生学习成 了纯粹被动地接 受、 记忆 的 过程。新课程改革 就是要改变这种学 习方 式 , 使学 习 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 过程。让学生通过 发现、 探索和研究 获得更多的学 习 体验和能力。具体体现是教师通过提问来实现教师对
中学政治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中学政治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4022acd4028915f804dc24d.png)
《中学政治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背景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全都来自农村,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满堂灌,学生已习以为常。
不用眼观察事物,不动脑思考问题,不愿动手操作是通病。
教师提问学生是不得已,学生接受提问是无奈。
加之课堂提问呆板无趣,技巧性不强,目的不明确,评价不恰当,久而久之,原来想发言的学生,变得不愿发言,甚至有些学生宁可一言不发。
学生的思维惰性越来越严重,口际交流已成问题。
提问----作为课堂交流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凝聚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一条十分重要渠道。
在目前的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主要有:1、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随心所欲,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
2、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问偏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
3、提问表达不明,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
4、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
5、候答时间过短。
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6、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因此,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必须关注与研究课堂提问。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发展到今日,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还要求我们不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中学政治课内容包罗万象,可以说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种现实下,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成为我们研究的动力。
研究的意义提问艺术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提问得当,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也有利于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旺盛强烈的求知欲,开启智慧的大门,产生水到渠成的效果。
谈一谈政治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意义及策略
![谈一谈政治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意义及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facb3cd7f1922791688e8c9.png)
2 在 高中政治课 堂上进行有 效提 问的策略
才能使课堂提 问更 具有 针对性 , 才能做到胸 中一盘棋 , 激活和用
活教 材 , 为即时生成提供更宽 阔的舞 台。 生成因预设而精彩 。 教 2 . 1 坚持教 师为主导 , 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观 。 教 师在课堂 教学 学提 问生成性 的教育资源可谓无处不在。 诸如 : 学生 的一句似乎 中更 多的是扮演指 挥者 、 组织者 、 引领 者的 角色 。所以 , 课堂教 干扰 性的提 问或“ 不靠谱 ” 的 回答 等都可 以动态生 成资源 , 这种 学提问要激活学生学习的思维 , 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 , 开启 资源往往是可遇不 可求 的 ,也是稍纵即逝的 。因而需要教师适
学生 心灵 的门 户 , 必 须构建平 等和谐 的师生 关 系 , 这 种关 系首 时 、 适度、 合情 、 合理 地进 行引领 , 只有这 样 , 课堂的动态 生成才 先要 求教师 尊重学 生的权 利和尊严 。其 次要求 教师 尊重 学生 能达 到“ 最大化” , 才能使教学更具活 力 , 从而取得更好的 实际效
的人 格 。 这种尊 重必须是符 合学生展 示个性需要 的 , 又能促进 益 。 教师要做有心人 , 关注细节 , 运 用教 学智慧 , 迅速捕捉 、 判断 , 学生 自由平等发展的情境 。再次 , 教师通过 自己角色的扮演, 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 , 使课程实施由“ 执行教案” 走向 充分展示自己的性格 、 学识 、 人格魅力等方面优势 , 通过言行 “ 互动生成 ” , 有效地激发和 诱导 每—个学 生主动参 与课堂学习 ,
[ 摘 要] 课 堂提 问是 课堂教 学中普遍采 用的一种教 学手段 , 它贯穿 于整个教 学活 动过程 中 , 是联 系教 师 、 学生 与教材 三者 的纽带。课 堂提 问不单 单是 一个技 巧 问题 , 而是教 师 的教 学技能和智 慧 的集 中体现。有效提 问是“ 教 师 以生活化 的简 明扼要 的语言提 出能够达 到预期教 学效果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中“有效提问”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中“有效提问”的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6b2b442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3.png)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中“有效提问”的实践与探索曾利容
【期刊名称】《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年(卷),期】2021()12
【摘要】不难发现,社会环境以及市场经济都发展得十分迅猛。
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量以及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想要推动各个行业的进步,为社会市场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培养出一批更为优秀的现代化人才,教育部门就要认识到,结合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对各个阶段的教学都进行创新和改进,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素质教育环境下高中政治课堂的展开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要创造高效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根据所学习的内容提出一些有效的问题,鼓励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以此来达到教学目的。
本文在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有效提问”进行一番分析,通过认识当前实际教学中所面临的各项困境,提出一些能够改善教学效果的实践策略。
【总页数】3页(P42-44)
【作者】曾利容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索
4.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索——必修二经济史复习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教学例谈
5.在有效提问中释疑育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与学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27卷 第10期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思想政治教育收稿日期:2012-09-16作者简介:孙寿玉(1978-),男,江苏南京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学方向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政治课课堂提问时,怎样才能做到更有效呢?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做了一些探索。
一、“趣问”学生具有自尊心强、好玩、好强和好奇的心理特征,在对提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上述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在提问的过程中,使用怪异或偏难的题目,在对提问进行优化的时候,应该由教师在教材之中使用能够提高学生兴趣的题目作为完整的提问序列,保证提问具有新颖的特征,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感受到信心,形成有助于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
例如,在对学生讲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课程之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播放歌曲——说句心里话,然后让学生思考“国家”、“家”、“她”、“我”和“老妈妈”之间告诉我们何种道理,之后再引出哲学上联系的定义。
通过这样不断深入和富有技巧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相关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进入最好的学习状态之中,最终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提高。
二、“巧问”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该抓住有效的时机,巧妙的设置问题,只有做到巧问,才能使学生的思路不断扩宽,激发学生对知识进行联想,转变学生被动参与的地位,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例如,在讲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时候,应该首先对相关的材料进行设计,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作家叶圣陶写了《多收了三五斗》的文章,教师可以围绕不同时期,粮食价格产生的很大差异的问题向学生提问。
第一,为什么相同的粮食价格会产生变化,价值和价格产生背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第二,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会使价格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第三,价格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有什么特征。
第四,为什么价格会围绕价值进行上下的波动。
总之,对课堂提问的时机的把握一方面的确是有规可循的,另一方面课堂提问的时机也不是固定的、僵死不变的。
因此我们既可以在课前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捕捉并创设提问时机,设置“巧问”。
三、“曲问”曲问指的是教师提问的答案不能够十分浅显,应该在学生经过详尽的思考之后才能够给出答案,教师应该在提问的过程中使用迂回战术的方式,激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用不同的方式寻找出正确的答案。
和曲问相对的提问方式就是直问,直问指的是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没有注意问题与难易水平,不容易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提问的时候显得十分笨拙,让课堂教学陷入不可避免的僵局之中。
例如,教师在对宗教信仰自由等问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之中,宗教属于公民私事的范畴吗?第二,我国的共产党员能不能信仰宗教?通过上述转换角度的设置问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部分学生从客观的角度进行思考,对问题持肯定支持的态度,另一部分学生持否定的态度,也有一部分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十分客观,使用一分为二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思考,辩证的看待问题。
上述曲问的方式,能够将十分枯燥的政治问题,设置在较为新颖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探究,让平淡的教学内容焕发出生机,转变了传统思维定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了求异的思维。
四、“精问”精指的是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应该使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出发点,注意问题的恰当性,减少琐碎的提问,不仅要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够进行详细的推敲,还能够对提问进行最好的优化组合,重视不同问题之间的层次性和联系性,使教师设计的不同问题形成一个严密的、有机的整体,让学生对问题解答的过程中,能够对知识进行掌握和理解,还能够进行良好的思维训练。
因此,政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明确自身的提问类型,重视多个提问的层次性,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有效的安排,针对学生的教学背景和智力水平,安排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问题,对提问进行灵活使用和交替运用,让每一个课堂中的学生都能够在以往的学习基础上获得相应的发展和进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切实提高政治课堂提问的实际效果。
五、“解问”“解问”即对课堂提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很多政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之后,没有对提问的效度进行有效的解决,例如,在政治课堂上,很多教学在提问之后,立刻让学生回答,学生的答案和教学的目标相差甚远。
在问题提出之后,应该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的回答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学生在对教师的提问进行回答之后,无论是否具有良好的质量,政治教师都应该做出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出具有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探索孙寿玉(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江苏南京 211100)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项综合性教学艺术,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在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若能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善加指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启迪学生的心智,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提问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2)10-0018-01(下转第52页)2012年第27卷 第10期易崇英 黄 凡:广告学专业“三三制”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广告08级学生的策划案《大爱微言》获2011年第四届全国大广赛获全国策划类二等奖,为历届大广赛中江西省策划类唯一的全国等级奖。
●广告专业学生在2011届全国大广赛中获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8项。
获江西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2项、优秀奖13项,共计41项。
我校策划类所获全国奖、江西省级奖数量在全省各高校中均名列第一。
3.课题、论文、教材、指导学生获奖近三年来,教师承担省部级、校级课题共22项,其中国家教育部课题1项、省级课题17项、校级课题4项。
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36篇,易崇英老师主编的《广告客户管理》教材,即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广告赛事获省级以上奖励71项。
4.质量工程建设立项《广告学特色专业建设》《传播学》重点课程建设、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影视制作全案实践》三个项目获2010年江西理工大学校级质量工程立项。
5.天纵创业园平台建立2012年4月天纵创业园正式建立、运行,获江西省教育厅资助2万元,获赣州金道广告公司资助3万元。
6.毕业生创业气氛渐浓目前,广告学专业毕业生自己创业的有广告05级2人,广告06级2人,广告07级1人,广告08级1人。
创业地点分别为深圳、武汉、赣州、广西等地。
创业项目有广告公司、科技公司、网络公司、文化传媒公司等。
四、结语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艰巨的难题,我们对广告学专业“三三制”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实践,仍处于不断探索之中,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目前,我们认为存在的主要困惑是:如何把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精髓?如何避免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与合作企业利益、与学校日常教学之间的矛盾?如何使大学生融入地方广告服务项目,找准创新创业入口?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1]陈玲.农林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26).[2]何德珍.广告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高教论坛,2008(04).Advertising professional " three three system"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 training mode constructionYi Chong-ying, Huang Fan(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nzhou Jiangxi, 341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dvertising professional " three three system"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alent training pattern connotation, from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system,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multiple evaluation system, 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angle, summed up the advertisement specialty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 three three system" training model of innovation practice.Key words: advertising; three three system; innov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责任编辑:邓 乐](上接第18页)积极性和中肯的建议,即使一部分学生的回答不是十分恰当,也不能对学生进行讥笑和责备,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线索,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有提出问题的相关权利,在新课程标准之中,重视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等能力的培养,通过在课堂之中,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能够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有效的解决,在课堂教学之中,如果学生能够提问证明其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但是,学生进行的提问不是所有的都可以通过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解决的,教师有时也不能对提问进行第一时间的回答,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实事求是和诚恳的向学生告知,在课程之后查看相关的资料再回答,如果对学生的提问敷衍了事,很容易产生恼怒的情绪,会对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积极性产生影响。
六、反思课堂上提问的方法还有很多,本文难以一一罗列,课堂提问是教学艺术和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解决学生的疑惑,能够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通过相关的提问,能够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减少其学习政治课程的困惑,在思考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在动态的课堂之中学习提问的有效方式,通过科学的角度、途径、内容、过程和方法,多层次和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提问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