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政治第一课第二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后补充习题(含答案)在社会中成长

第一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第2框在社会中成长一、选择题1. 我们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离不开()①父母的抚育②同伴的帮助③老师的教诲④社会的关爱A. 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经验表明,人的现代化离不开现代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成长与互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立足优秀的中华文化,我们更应当通过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气质的内在契合来丰富完善人们的精神世界,推进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因为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A.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B.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C.不断增强自己的规则意识D.日渐养成自己的价值观念3.新学期第一节课,魏敏同学“晒”起了自己寒假作业的完成情况:外出时,看到一些公共自行车上有灰尘,我便连续几天到小区附近的公共自行车站点,擦拭公共自行车,另外,还参加了几次公益活动……你对这份寒假作业的看法是( )①能缓解平时的学习压力,避免产生厌学情绪②能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③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④有利于养成参与公益活动、爱护公共设施的好习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 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①帮助值日生打扫卫生②沉迷于网络游戏③积极参加公益活动④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下列句子最能体现“志愿汇”图标内涵的是()A.敬业乐群、公而忘私B.人人为我,我为人人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明代大学者顾宪成的一句名言。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A. 要参加社会实践,热心为公众服务B. 要养成亲社会的行为C. 事必亲躬,大小事都要亲力亲为D. 要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7. 从G20杭州峰会的“小青荷”到江苏发展大会的“小流苏”,青年志愿者们积极传递文明礼仪,制止不文明的行为。
初中八年级(初二)政治课件 不言代价与回报

我对谁负责
承担不同的责任
责 谁对我负责 任
自己对自己负责
与
谁对我负责 负责任的表现,不负责
角
任的后果
色
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
同
我负责
在
不言代价 与回报
什么代价, 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什么回报 作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主动承担那些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承担,
我无悔 感激,崇敬那些不言代价的人
*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
→每一种选择都伴随着获得回报的
权利和付出代价的义务。
怎样做出正确、理性的选择呢?
要有勇气和信念,凭借自己的经验 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 进行正确的评估、衡量,作出最合 理的选择。
不在于对代价和回报对比后的斤斤计较, 而在于 一旦作出了选择,就应该承担相应 的责任。
5.认真看左边的图画,可以得 出的正确观点是
A.承担责任伴随获得回报的权 利
B.承担责任可获得社会尊重 C.承担责任一定会获得客观公
A 正的评价
D.承担责任必然可获得经济利 益
6、八年级学生小强迷上网络游戏,晚上经常打网 游至深夜1~2点钟,早上经常迟到,受到老师批 评,但他不接受教育,发展到白天旷课去网吧,
第一课第二框 不言代价与回报
自学提纲:
(一)什么代价 什么回报 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⑴回报包括: ⑵代价包括: 2、勇于承担责任对于个人的意义: 3、结论:一旦我们作出自己的选择,就义 无反顾地承担我们应负的责任。
竞选政治科代表
思考:你的选择是什么?你可能会付 出什么代价?可能会得到什么回报?
▪ (二)我承担 我无悔
▪ 1、有些该做的事情,并非我们自愿选 择,但我们仍要为它们承担责任。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框题我与社会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哪些是我们可以参与的社会生活?)答: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福利院参加义工活动;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资料;到景区旅游等等。
2、参与社会生活的感受越大的变化;感受到自己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感受到自己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等。
3、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
另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
)4、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社会关系不同,身份、角色也就不同。
)5、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答:血缘关系: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如家庭成员)地缘关系: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
(如邻居、老乡等)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如同学、同事等)6、我们积极了解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之中,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我们正是在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中得到成长,走向成熟。
第二框题在社会中成长1、为什么说个人要在社会课堂中成长?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③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主观题答题模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主观题答题模板第一课第一框我与社会1社会生活空间极大延展,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社会交往形式更加多样的客观原因(P1)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②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2.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的主观原因(P4)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3.社会生活的感受与要求①感受: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P3)②要求:我们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便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P4)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P4)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P5)第一课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1∙社会化是什么(P7)含义(过程):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途径: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内容(表现):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2.我们能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为什么)(P7)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3.(怎么样)亲社会行为是什么?一种关心社会、无私奉献的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P8)4.亲社会行为的意义(P8)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参与社会,奉献社会的重要性:)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5.亲社会行为的途径一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P8)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情况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一.感受社会生活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2.随着成长,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
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都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1)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社会中成长》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的作用,以及在社会中如何成长。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社会、适应社会的情感和态度。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对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社会中成长的认识还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培养学生热爱社会、适应社会的情感和态度。
3.引导学生学会在社会中成长的方法和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如何在社会中成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社会中成长。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社会中的成长经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
2.制作PPT,展示案例和情境。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社会场景,让学生初步感受社会环境。
提问:你们觉得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有影响吗?为什么?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个典型案例,讲述一个人在社会中成长的故事。
提问: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有哪些影响?3.操练(10分钟)设定一个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社会中成长。
讨论后,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巩固(5分钟)总结学生在讨论中提到的如何在社会中成长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记住这些方法。
5.拓展(5分钟)提问: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会中成长?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6.小结(5分钟)对本课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社会中成长。
八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政治)一二单元复习资料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P3★①看电视、上网查询;②看报纸、听广播;③参加义工活动;④到景区旅游;⑤当志愿者;⑥为社区发展提建议等。
2.参加社会活动对中学生有什么意义?P4★★①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③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P4-5★★★①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三大主要社会关系:P5★★①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②地缘关系(同乡、邻居)③业缘关系(同学、同事)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1.社会化的意义?(个人成长与社会化的意义?)P7★★①使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逐渐养成,我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P8★★①谦让、分享、帮助他人;②关心社会发展;③参加公益活动,例如:义务植树;参加志愿者活动;为灾区捐款捐物;敬老院看望老人;社区服务;参加交通文明岗活动;烈日陵园扫墓(补)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重要性?)P8★★★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接纳;②有利于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③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④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
(补)4.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途径+方法)P8★★★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主要让学生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在社会中成长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到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但对社会关系的理解仍较为片面。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认为个人与社会是独立存在的,对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认识不足。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在社会中成长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原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道具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系列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课堂讲授: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讲解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原理。
5.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在社会中的不同角色,体验社会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人教版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2框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新

在社会中成长课题丰富的社会生活在社会中成长课型新授第2 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掌握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能够自觉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2.养成亲社会的习惯;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投身社会实践。
3.树立“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自觉性。
重难点教学重点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意义和养成。
教学难点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教法学法举例法讲授法教具学具准备制作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查学诊断1.什么是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有何意义?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哪些?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二、示标导入1.出示素材:上世纪4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丹尼士曾经做了一项惨无人道的实验。
他从孤儿院挑选了一批新生婴儿把他们放在暗室中生活,只给他们吃住,让他们与世隔绝。
这些婴儿起初在生理上和正常婴儿完全一样,慢慢地机能逐渐退化,最后变得越来越痴呆。
这些婴儿长到一定年龄后,再把他们释放出来,让他们过正常人的生活,虽然经过长时期的训练和教育,但是绝大多数的孩子始终都没能恢复人的基本特征,变得终生痴呆,只有个别人学会了吃饭、穿衣等简单的生活能力。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我们要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
过渡: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在社会中成长》,具体来探讨这些内容。
(板书课题)三、导学施教目标导学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运用你的经验:阅读分析教材第6页小东的故事,暑假生活中,你是否有和小东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交流你的付出与收获!2.情景探究《狼孩的故事》(1)“狼孩”是一个社会人吗?(2)“狼孩”的悲剧启示我们融入社会有什么意义?师总结:在社会课堂中成长3.探究人的社会化过程(1)以狼孩的故事,理解“社会化”。
道法八年级上册第全册知识点

目录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亲社会)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八年级(上)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1. 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是什么?P4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53.常见的社会关系有哪些?P5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1. 个人成长与社会有什么关系?(如何理解社会对人的影响?)p72.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p83.什么是亲社会行为?P84.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的利(积极影响)?2.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P10-123. 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P12-134.网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P125. 网络问政的作用?(网络怎样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p136.网络的弊端?(为什么要警惕网络中的陷阱?)p15-167.网络谣言的危害?P148. 青少年怎样防范网络谣言?P149.如何应对网络诈骗?P1510.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P16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192.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P183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P19-204.青少年如何正确(合理、健康)利用网络?5.建设安全、健康、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净化网络),你有何建议?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框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分类?P232. 社会秩序的重要性?P233. 生活中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P254. 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p25第二框遵守规则1. 自由与规则有什么关系?P27-282. 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293.怎样维护规则?P304.劝导的技巧?P305.为什么要改进规则?P316.怎样改进规则?P317.怎样正确对待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一框尊重他人1. 尊重的含义?P322.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P32-333. 怎样尊重他人?P35-36第二框以礼待人1.什么是礼?礼体现在哪些方面?P372. 文明有礼有什么意义?P37-393.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P39-404.参加社交活动应注意的几点?P40第三框诚实守信1.诚信的意义有哪些?P41-432. 如何践行诚信?P43-453. 如何构建诚信社会?(请你就如何构建诚信社会提几条建议)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一框法不可违1. 法律的规范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P462.什么是违法行为?P483.违法行为的类别(性质)?P484. 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p495. 常见(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p516.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P517.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联系、区别?第二框预防犯罪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P522.犯罪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P533.什么是刑罚?刑罚的类别?P54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预防)犯罪?P55-565.青少年违法犯罪过程(犯罪三部曲)说明了什么?P556.青少年违法犯罪过程(犯罪三部曲)给我们什么启示(警示)?P55第三框善用法律1.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57-592. 什么是诉讼?诉讼的地位?P593.诉讼的类型?P604. 青少年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必要性)?P605.青少年为什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P616.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P617.青少年怎样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权案例给我们的启示)p62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1. 责任的含义?责任的来源?P652. 角色和责任有什么关系?P663. 我们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都扮演着哪些角色,承担怎样的责任?P664.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P675.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P676.我们为什么应该增强责任感,对他人和社会负责?P68-69第二框做负责任的人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哪些?P712怎样认识“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P713. 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如何对待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P724.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有什么重要意义?P735.怎样做一个负责人的人?P72-736.《感动中国》《中国好人》等获奖人物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一框关爱他人1.为什么要关爱他人?(关爱他人的意义)p75-772. 怎样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有哪些要求?关爱他人要注意什么?)p78-793.关爱他人,需要从生活小事做起,请你举几例。
2024年最新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

2024年最新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1)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
(2)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3)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4)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5)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2.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1)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哪几种?(1)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2)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3)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1.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如何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3.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亲社会行为有哪些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5.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山西省忻州市第五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课 第二框 我爱我家教案 新人教版

我爱我家课题我爱我家反思与补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于“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并承担起自己的对家庭的责任,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爱自己家的情感。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庭,使他们真正作为家庭成员之一,认识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教学方法典型事例、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简单地了解家庭的一般情况,了解了父母的特点,这一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什么是家,一起感受家的温暖。
(二)学习新课二、我爱我家1、大人讲我小时候活动:大家先起回忆一下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家”,每个“家”都是不一样的,在每个人的“家”里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假使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是我们尽情地享受家的亲情和温暖。
对于“家”,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更深的认识呢?2、无悔的奉献活动:(填表并回答问题见课本P8)。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都有责任,我们现在虽然还小,作为家庭的一员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承担起自己的对家庭的责任。
集体朗读P9课文,体会母爱和父爱的伟大。
活动:丢丢的故事丢丢的父母嫌她是个女孩儿,出生以后就将她寄养在外婆家,很少过问,也不负担抚养费。
随着丢丢一天天长大,外婆家的生活越来越困难。
丢丢长大懂事了,自己向父母要抚养费,可他们总是搪塞推诿。
丢丢只好到法院起诉,法院只好判决其父母补偿外婆多年来的抚养费,并定期支付丢丢的抚养费(含教育费用),直到她有独立生活能力时为止。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设计

《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为社会作贡献。
教学难点: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快乐,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学生回答:都是在社会交往中的亲社会行为,都是参与社会生活,积极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的行为,都是文明的行为。
教师过渡:那么我们今天就要探讨我们在社会中成长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一)人是不断社会化的活动一:情景探究《狼孩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提示:这个故事说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地成长和发展起来。
教师总结: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活动二:探究人的社会化过程(展示图片)1.这几幅图片,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提示:这四幅图片表明了我们成长的社会化过程。
图1是母亲抚育子女,教子女学习知识。
图2是几名好友在一起玩乐,感受集体的温暖。
图3是老师在教学。
图4是学生在参加社会劳动。
2.这些活动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什么意义?提示:这些活动是未成年人走向社会的开始,是未成年人了解、熟悉社会活动、社会规则的开始,是未成年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从牙牙学语到参加劳动,是不断的社会化过程。
这些活动,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它们有助于我们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使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活动三:探究社会生活(展示图片)。
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在社会中成长》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依赖社会关系和环境来成长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在社会中成长的奥秘。
(3)社会多样性与个人成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多样性认识不足,难以理解不同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
(4)社会参与能力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参与能力不足,需要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社会参与能力。
(5)个人成长与法律意识:学生对法律意识的认识不足,难以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需要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重要性,提高法律意识。
-《社会影响》:探讨了社会如何影响个人行为和思维,有助于学生理解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社会参与手册》:介绍了各种社会参与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视频资源:
- TED演讲:“社会多样性与个人成长”:探讨了社会多样性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
- BBC纪录片:“社会的力量”:展示了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如何在社会中成长。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要求学生阅读至少两篇拓展材料,并观看至少一个视频资源,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深入思考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角色。
学生需要撰写一篇拓展报告,总结自己在课后拓展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包括对课文知识点的深化理解、对新观点的启发以及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参与的思考。教师将对学生的拓展报告进行评价,提供反馈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Fra bibliotek断社会化的过程。
结合以上 图片和例 子,想一 想,我们 是如何成 为一名合 格的社会 成员的?
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
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了
解真实的社会,了解社会的 变化发展,能帮助我们积累 宝贵的社会经验,更好地适 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同时,在服务社 会,参与社会生活 的过程中,还能体 会到付出的快乐与 收获的欣喜。
通过父母的抚育、与 同伴的交往、老师的教 诲、社会的关爱等,我 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 语言表达能力不管提高、 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 值观日渐养成,我们逐 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 会成员。
1920年,在印度小城波尔,人们常见到 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 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 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 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 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大的年约七 八岁,小的约两岁。这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例 “狼孩儿”。
学农教育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田间劳动,都学 习配菜做饭,都有劳动成果。学农期间学生跨区跨 校混合编班,学生自带铺盖,自行负责日常生活、 内务整理。学生们不仅学习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 体会动手创造的乐趣,更增强了独立生活和自主管 理的能力,培养了互助、友爱、感恩的精神。
几个同学的学农日记分享
“我们从学农课中学会了自理、自立 、自信、自强,懂得了如何去帮助他人、 关心他人。学农课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增强了这个新班集体的凝聚力,当我们 感到疲惫的时候,来自同学的一句关心的 话语,或是一个安慰的眼神,都会让我们 深深地感到班集体的温暖。”
探究与分享
中学生小明的学校要组织大家 去研学旅行,小明认为学生的主要 任务因该是学习书本知识,去研学 旅行会耽误学习时间,所以小明很
不想参加这次研学活动。
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会如 何规劝小明参加这次活动呢?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 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 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 炼自己,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 一 课 第 二 框
在社会
中成长
将一滴水滴到地上,观察 反应;接下来试试一杯水
思考: 1、为什么一滴水离开杯子就消失了?
因为它离开了集体 2、一滴水怎样才能不消失? 别离开它生活的集体。
我是小林,每个周末,我都会参加城市文明交 通志愿岗活动,在十字路口引导行人遵守交通信号 灯,文明出行。冬天冷,夏天热,一站就是三四个 小时。可是看到行人安全通过并为我竖起大拇指, 我心里特别高兴。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 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 了解和认知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 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仔细观察每天的生活,想一想,在生活中, 我们使用哪些物品?这些物品与社会上的哪些职 业或行业发生联系?
被闹 钟叫 醒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 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 怕火、 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 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 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 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勉强地学几 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大概 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几个同学的学农日记分享
“参加这次学农活动,虽然 很辛苦,但也让我认识到做任何 事情,要想做好都要付出艰辛的 努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吃 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不付出努力, 只想获得回报,无异于是等着天 上掉馅饼。”
思考:学校为 什么要组织类 似于学农活动 的社会实践活 动。意义是什 么?你参加此 类活动吗?说 一说你的收获。
闹钟 制造 商
穿衣 服
刷牙 洗脸
吃早 饭
坐公 交上 学
……
一本书的出版流程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 不开农业、工业、建筑业、 纺织业、五金业所提供的 物品,社会不仅教会了 我们各种生活技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
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由
此可以看出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北京市教委于2015年 10月启动初中学生学农教 育,编制了学农项目市级 实施方案,将学农教育计 入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 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服务 社会,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 是指符合社会 希望并对行为者本 身无明显好处,而 行为者却自觉自愿 给行为的受体带来 利益的一类行为。 一般亲社会行为可 以分为利他行为和 助人行为。
学会谦让
学会分享 帮助他人 关心社会发展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 社会的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 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 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 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 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 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 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 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 野、丰富知识,加深与 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 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 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运用你的经验
我们学校有一个志愿者社团,主要的服务场所是 地铁。地铁里乘客特别多,像买票、进站、换乘、 排队上车都需要引导,保障畅通的秩序。我们做的 主要就是这些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 很多技能与方法。
杭州中学生,走出校 门,调查城市共享单车使用 情况,并开展清洁单车,文 明骑行的公益活动。在活动 过程中,大家也提高了自身 的文明素养和社会公德。
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 孤儿院去抚养 ,给她们取 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 小的叫阿玛拉。第二年阿 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也只 活了九年。
狼孩儿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图为狼孩儿—姐姐卡玛拉
和你的同学讨论一下。
“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类的知识和 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 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 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 了人 类的集体 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