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次生盐碱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次生盐碱化(及与土壤盐碱化区别)
土壤与化肥各具酸碱性,在酸性土壤上选用碱性肥料,在碱性土壤上选用酸性肥料,是减
少肥料养分的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充分发挥肥效的合理施肥重要原则之一。
土壤之所以有酸碱性,是因为在土壤中存在少量的氢离子和氢氧离子。当氢离子的浓度大
于氢氧离子的浓度时,土壤呈酸性;反之呈碱性;两者相等时则为中性。土壤酸碱性的强弱,叫做酸碱度,通常用pH值来表示。pH等于7为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土壤的 pH值一般变动在8至10的范围内。一般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酸碱条件,是在pH
值6.0至7.5的弱酸到弱碱范围内,土壤过酸过碱都会对植物产生毒害。土壤的酸碱性是
可以判断的,一是看土色。红色或黄色土通常为酸性。如红壤旱土、黄泥田、红壤荒地等。红壤因成土母质不同,酸性强弱不同,一般红壤pH值为4.5至6.0,黄壤酸性较大,一般pH值为4.0至5.5。二是看水质。如灌溉水、田水中浑浊,甚至出现锈膜,表明土壤酸性
较强。长期引灌石灰岩溶洞水,土壤多为碱性。三是看石头。石黄沙岩、粉沙岩、板页岩
等地区的田土及山地的土壤多是酸性;在石灰岩和钙质紫色土地区的田地和山地多是微碱性。四是看植物。观察野生植物中有无喜酸指示植物。凡是田土附近坡地和山林中,长有
栲稠、苦槠、毛栗、闹羊花、杨梅、茶树、马尾松、杉树、杜鹃花、石松等耐酸性植物,
说明土壤酸性很强;凡是长有南天竺、柏木、棕榈、枸杞、石苇、卷柏等植物表明土壤带
碱性。
与土壤一样,化肥有酸碱性之分。化肥的酸碱性可分为化学酸碱性和生理酸碱性两种。化
学酸碱性是指肥料溶于水中所呈现的酸碱性。按着这一定义可把肥料分为化学酸性肥料、
化学碱性肥料、化学中性肥料。硫酸铵、硝酸铵、过磷酸钙等,溶于水中呈现酸性或弱酸
性的肥料称为化学酸性肥料;氨水、碳酸钾等,溶于水中呈现碱性或弱碱性的肥料称为化
学碱性肥料;碳铵、硫酸钾、硝酸钙等,溶于水中呈现中性或接近中性的肥料称为化学中
性肥料。
生理酸碱性,就是把肥料施入土壤,经过植物吸收作用以后,土壤所呈现的酸碱性。根据
肥料施入后在土壤中呈现的酸碱性不同,可将肥料划分为生理酸性肥料、生理碱性肥料和
生理中性肥料。硫酸铵是一种常用氮素化肥,施用后可在土壤中分解为铵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虽然这两种离子均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但植物吸收的铵离子量远远大于硫酸根,因
而大部分硫酸根遗留在土壤中。在植物吸收铵离子的同时,又释放出氢离子,使土壤呈酸
性的为生理酸性肥料。硝酸钠、硝酸钙等肥料施入土壤后,经植物的吸收作用,土壤呈现
碱性,因而称为生理碱性肥料。碳铵、硝酸铵、尿素等,施入土壤经植物吸收作用后,土
壤呈现中性或接近中性的肥料,称为生理中性肥料。
花卉等植物施肥时,要根据土壤的酸碱性,植物对酸碱的敏感性及水浇条件,确定施入化
肥的种类,以提高肥效。中性土壤一般不择肥料,只要讲究施肥技术就能较好地发挥肥料
的效果。但是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不仅不利于作物生长,而且会迫使土壤溶液中大多数营养
元素的效性降低,保肥供肥性变差。为了发挥肥料的经济效益,在碱性土壤上,必须选用
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氯化铵、硫酸钾、过磷酸钙、氯化钾等;在酸性土壤上
应选用碱性或生理碱性肥料,如碳铵、尿素、钙镁磷肥、硝酸钙等。其作用是通过肥料的
酸碱性去中和、调节土壤的酸碱性,使其逐渐向中性方向转化,以提高肥料养分的可溶性,可给性和有效性,这也是改良土壤的重要措施之一。反之,若长期单独在酸性土壤上施用
酸性肥料,就会使土壤酸化,板结化和贫瘠化;而在石灰性或碱性土壤上偏施碱性或生理
碱性肥料,就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结构恶化和肥力退化。
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有什么区别
简单的说
土壤盐碱化是自然原因形成的。土壤中可溶性盐类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累下来,而使可溶
性盐(如石膏)含量超过0.1%或0.2%的过程。
次生盐碱化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垦荒初期不重视或没有足够的排水将土壤中历史时期
积累的盐份排出
土壤盐渍化(土壤盐碱化)是指盐分不断向土壤表层聚积形成盐渍土的自然地质过程。盐
渍土是在一定的气候、地形、土地、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人类活动、历史上的洪、涝、旱灾害,河道变迁,以及土地利用、农业、水利技术措施等,又对土壤盐渍化的
发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次生盐碱化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漫灌,使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顺着毛管可以上升到地表,随着水分的蒸发,从而造成土壤中盐分积累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