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词义考释及其语义演变分析

合集下载

古今词义演变的具体体现及例证分析

古今词义演变的具体体现及例证分析

古今词义演变的具体体现及例证分析词义的时代性以及人们对词义的引申,引起了古今词义的演变。

词义的时代性,使得人们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对同一词的词义解释发生变化。

人们对词义的引申则造成了一词多义的现象,使得词的义项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总体而言,词义的演变,则应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从某个词某些义项的古今增减来看,二则是从某个词中某一个义项的古今变化来看。

首先,从某个词某些义项的古今增减来看,主要存在两种情况:古存今废和古无今有。

第一,某个词某些义项的古存今废。

例如“池”:《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上句中的“池”指护城河,是词的引申义;而在现代汉语中“池”一般不再表示“护城河”义,只在成语“金城汤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尚保存此义,其他情况下基本不用了,这就是词的某些义项的古存今废。

第二,某个词某些义项的古无今有。

同以“池”为例,现代汉语中“池”有“旁边高中间平整”义,如“舞池”,而此义是古代汉语中“池”所不具有的。

再者,从某个词某一义项的古今变化来看,主要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和词义易色四种类型,此外还包括词义程度的轻重和词义有所侧重两种情况。

以下为具体举例说明:⑴词义扩大:指词义有具体变抽象,从而使得词义所指的范围扩大。

例如:“睡”,本义为“坐着打瞌睡”。

《说文》:“睡,坐寐也。

”中古以后引申为“睡觉”义。

如白居易《长恨歌》:“云鬓半偏新睡觉。

”诗中的“睡”是“睡觉”,“觉”是“睡醒”。

这样,无论是“坐着打瞌睡”还是在床上“睡觉”都可以叫“睡”了。

“睡”由“坐着打瞌睡”义发展为“睡觉”义,内涵缩小而所指范围扩大了。

⑵词义缩小:一个词的某一义项内涵较小而外延较大,后来随着词义的发展变化,该词义增加了内涵而缩小了外延,于是词义所指的范围缩小了。

例如:“宫”,本义是“房屋,住宅”。

《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秦以后只有帝王宗室的居所能称之为宫。

如《尔雅音义》:“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

词义演变的途径

词义演变的途径

词义演变的途径
词义演变的途径:1、词义的扩大即扩大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收获”,由专指“农业的收成”扩大到指称“一切行为的所得”,如“学习收获、参观的收获” 2、词义的缩小即缩小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为了”,原义含有原因和目的两个方面内容,现在只表示目的。

3、词义“灌输”,原义指“把流水引到需要水的地方”。

现在只剩下指“输送(思想、知识等)”的意义的转移表示甲类对象的词专用指称与之相关的乙类对象。

举例说明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第一,从意义看,实词具有比较实在的意义,例如"太阳、月亮";虚词的意义比较虚,例如"如果、关于"。

第二,从功能看,实词能作句子的主要成分,有许多还能单说,单独回答问题,例如"我们学习",其中的词语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虚词一般不能单说,不能作句子的主要成分,例如"了、吗"等。

新词语词义演变的认知分析

新词语词义演变的认知分析

二、人们求活求新的主观动因
“转变”等。除了意义上的细微差别,新词语的新颖风
求活就是“灵活、活跃,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力避 格、时代色彩、形象意味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新文化倾向也
此外,新词新义的出现与语言使用者普遍求新的社
品一‘忽悠’,第二天全国都‘忽悠’;一个电视节目用 会心理有关。这主要表现为在对新旧并存的同义词或近义
‘PK’,不久到处都‘PK’。”①这形象而准确地说明了新 词的选择上常常向新词语倾斜。如“出炉”与“发布”、
词语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
“提速”与“加速”、“提升”与“提高”、“转型”与
导致了词或词义的发展演变。在客观事物早已存在的前提
(11)住房公积金贷款将提速(《北京晚报》
下,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会产生一个新的词语,人 2007-09-12)
们对概念的认识从肤浅到深入,或从错误到科学,都会带
例(6)~(11)中使用的“疲劳、走强、审美疲
来词义的发展演变。
劳、埋单、群发、潜力股、提速”等词都体现了新词新用
新概念的形成。
2007-09-06)
概念是“科学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所认识的某一类客
(9)国产电影九月群发(《北京晚报》2007-09-06)
观对象的全部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一切复杂的联系和关
(10)我找了一只“潜力股”(《江南时报》
系”。人们对某些概念的认识逐步深化、不断提高,直接 2007-06-16)
李宇明曾指出:“在传媒、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新 活常用词语用于某些特定领域,“太极、把脉、群发、走
词语传播似‘蛙跳’,从产生之地传播到全国,要‘跳’ 强、潜力股”等则是体育、医学、信息、股票等领域的专
好多好多次,用很长时间,有时跳不多远就终止了。而今 业用语应用于日常生活及其他领域。

地理偏难怪知识点汇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地理偏难怪知识点汇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地理偏难怪知识点汇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其中不乏一些难以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地理概念难点、地理技术难题和地理知识易混淆点三个方面汇总一些偏难的地理知识,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同时,文章还将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和对地理学习的启示,希望能为地理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

其中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题,介绍了地理学习中的难点,并说明了撰写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了地理概念难点、地理技术难题和地理知识易混淆点三个小节,分别对地理学习中的难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汇总。

结论部分总结了地理学习中的难点,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最后对地理学习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本文的内容和结构,方便阅读和理解。

1.3 目的本文旨在总结地理学习中的难点知识,包括地理概念的难点、地理技术的难题以及易混淆的地理知识点,为广大地理学习者提供一份地理偏难的知识点汇总。

通过深入分析和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知识,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和水平。

同时,本文也将提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方法和对地理学习的启示,希望能够对地理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2.正文2.1 地理概念难点地理概念难点部分:地理概念难点通常包括一些抽象概念、复杂的地理过程与规律等,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其中,比较常见的难点包括地震与地壳运动、气候与天气、地形与地貌等方面。

首先,地震与地壳运动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

地震是指地球表面发生的震动现象,而地壳运动则是地壳板块相对移动的过程,这种概念的抽象性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困惑。

解决这一难点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模型等方式进行直观的展示和说明,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地震与地壳运动的概念与原理。

其次,气候与天气的区分也是地理学习中的一大难点。

方言词汇词义变迁的地域文化透视

方言词汇词义变迁的地域文化透视

方言词汇词义变迁的地域文化透视作者:曹玉瑶殷昊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03期摘要:以“闯关东”为代表的山东、东北间的移民史使得山东方言与东北方言间存在高度的同源性,而在各自的地域文化影响下,两种方言又演变为两种既相似又有所区别的方言。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建筑材料,对两地词形相同、词义相近的方言词汇加以比对分析,可以透视出两地区间各个层面的地域文化差别。

在词汇文化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和研究不同义类词汇的数量和比例,亦可宏观地把握两地地域文化的异同。

这种对地域文化差异极为敏感的捕捉,不仅有助于我们探索地域文化对方言流变影响的一般规律,也是方言的文化意义所在。

关键词:方言;方言词汇;山东;东北;地域文化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文化也渗透在语言之中,二者相依相存。

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其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亦是如此。

本文通过对山东方言与东北方言相联系词汇的比对分析,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透视方言词汇背后两地地域文化的异同。

一、研究背景(一)山东方言与东北方言的高度同源性山东方言与东北方言存在高度同源性是学界共识,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

其一,两地间人口迁移的历史是两地方言存在同源性的历史渊源。

清末民初之前,东北地区的语言曾是以满语为标志的少数民族语言。

随着以“闯关东”为代表的移民热潮,东北地区的方言词汇系统被极大地丰富。

其中,山东移民占比高达70%至80%[1]。

人口是语言的基础和载体,因此,山东移民以其极高的比例,对东北方言的影响最大。

其二,两地现存方言词汇间的联系是两地方言存在同源性的直接证明。

语言有其相对稳定性,即便是对环境最为敏感、变化最快的词汇,其演变发展也有迹可循。

因此,现存词汇间的联系可以直观体现出语言的同源性。

在山东方言与东北方言间,存在大量彼此相同、相近却有别于北方其他次方言区的词汇,这说明,东北方言与山东方言存在较深的联系。

结合两地间的移民历史以及现存方言词汇之间的深刻联系,可以认为,东北方言与山东方言高度同源。

地理景观对汉语的影响研究——以“山”“河”为例

地理景观对汉语的影响研究——以“山”“河”为例
识 结 构) 。
关键词 : 地理景观 ; 汉语 ; 语义演变 ; 语 言 形 式 化
中 图分 类 号 : H0 - 0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4 6 9 X( 2 O 1 7 ) O l 一0 0 6 0 —0 5
地理 景观 指 四周 为 天 然 界线 所 围绕 的 、 性 质 上
研究 。

概 念 框 架 可 析 为 事 物 概念 框 架 和 事 件 概 念 框 架 , 前者如“ 木头… ‘ 书本” “ 精神” , 后者如“ 我吃饭… ‘ 我 有一 本 书” “ 老虎生活于此” ; 事 物 概
念 框 架 又 可 进 一 步 析 为 具 体 与 抽 象 事 物概 念 框 架 , 分别如“ 木头” “ 灵魂” , 事 件 概 念 框 架 可 进 一 步 析 为行 为 、 领有 、 存现 、 状态 事件概念框架 , 分
最多 的两种 地理 景 观 , 于语 言 层 面必 然 存 留 了其 之
理景 观之 于具 体语 言 现 象 影 响 的探 究 ; 于认 知 语 言
学视 角 , 缺乏对 结论 的进 一步 逻辑 归纳 、 体 系化 。
基 于前贤 的研究 成 果 , 本研 究 以“ 山” “ 河” 为例 , 拟解 决 以下 问题 : 地 理景 观 山 、 河对 汉语 地理 景观 词 语② 语 义 演变 的影 响有 哪些 ? 地 理 景 观 山、 河 对 汉
语表 达概 念框 架元 素语 言形式 化 的影 响有 哪些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理 论 基 础
“ 印记 ” , 即二者 对汉语 相 关表 达究 竟存在 哪些 影 响 ,
引起 了笔 者 的注意 。

“地理”词义考释及其语义演变分析

“地理”词义考释及其语义演变分析

差异,是历史发展 的一面 “ 镜子 ”[ 5 ] 。“ 地理”一词 由来 已 河 阶地 上 方 ,地势 高 而平 缓 ,土 壤肥 沃 ,适 宜生 活和 开
久 ,其 词义 不 断 变 化 ,并 且 在近 现 代 受 到 西 方 科 学 的影 响 ,
导致 古 今 “ 地 理 ”词义 迥 然 不 同 。
词汇 身份的改变 和词语意义的演变 。[ 2 ] ( P 1 6 6  ̄ 1 6 8 ) 作为词汇发 地 方 。 即 使 人 们 进 入 定 居 的 农 耕 时代 , 也 必 须 了解 居 住 地
展 的一 个 重 要 方 面 , 词 语 的 意义 随着 时代 的 变 迁而 不 断 发 生 所 在 的 地 形 、水 文 、 气 候 , 以及 这 些 自然 条 件 与栽 培 植 物
迁 , 反 映 同 一 词 语 对 不 同意 义 的 文 化 符 号 的 承 载 , 同 时体 部 落 对 居 住 环 境 已有 所 选 择 , 并 且 这 种 选 择 是 建 立 在 对 自
现 出社 会进 步和 社 会 生 活 的急 剧 变 化对 词 汇 发 展 的 影 响 。

然 环 境 有 所 认 识 的 基 础 之 上 , 懂 得 居 住 方 位 与 日照 和 风 寒
合具体 的社会经济文化 背景 ,以探 索其词义变迁的社会依据 。
关键词 :地理 词 义考释
历 史演变.
语 言 随着 社 会 的产 生 而 产 生 , 随着 社 会 的 发展 而 发 展 。
首 先 是 人 类 择 地 而 居 的需 要 , 即 生 存 需 要 。在 远 古 时
在 语 言 三 要 素 中 ,语 音 与语 法 相 对 稳 定 , 而 词 汇 的变 动 性 较 期 , “ 人 民少而禽 兽众 ,人 民不胜禽 兽虫蛇 ”。当时人类

从地理环境比较中英词汇的国俗语义差异

从地理环境比较中英词汇的国俗语义差异

词汇在语言中至关重要,所以,对于词汇意义的研究是许多语言学家的重要课题。

例如,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就指出: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是随意的,这意味着同一能指与所指的随意关系随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符号都具有形式和概念,或能指与所指两个方面。

此外,英国的利奇在他的《语义学》一书中,把词的“意义”分为7种: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拾配意义、主题意义。

并将其中的第2至第6种意义用“联想意义”来概括。

学习一种语言,只理解词汇概念意义,而对其联想意义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就淡不上真正掌握了该语言,更谈不上正确运用了。

我们说一些词或发音具有方言性质,就是说这些词或发音在告诉我们说话人所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我国,王德春教授首先提出国俗语义的研究。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

国俗语义学主张从语言中揭示、了解文化因素。

而了解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在交际中使用语言,减少母语和本族文化对外语学习的负迁移。

在语言教学中引入国俗语义教学,可增加学习者对异民族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克服跨文化言语交际中出现的障碍,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对某些语言的误解或语用失误,从而提高交际能力。

王德春指出,词语的国俗语义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呈现出同异并存的现象,但异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不同语言相对应的词语,其国俗语义的差异有如下几种:国俗语义一语独有;国俗语义截然相反;国俗语义大相径庭:国俗语义部分相同;国俗语义基本相同。

理解这些词的国俗语义。

就可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减少信息差。

从而增进理解。

另外。

根据词汇学原理。

词的语义分类包括词与词之间的上下义关系。

它由支配词或上义词如anim~,和受支配词或下词义如snake,tiger等构成。

下义词词汇构成语义场。

研究发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越深入,下义词就越复杂细密,语义场也越庞大。

因此,上下义关系反映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同的文化是有不同的侧重点的。

关于《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研究方法的再思考

关于《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研究方法的再思考

关于《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研究方法的再思考谭世圆【期刊名称】《楚雄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31)8【摘要】Mr. Fang Guoyu,a famous historian,made groundbreaking contribution to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and geography of China’s southwestern borders. His methodology for textual criticisms and explanation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is represented in Textual Criticisms and Explanations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Southwestern China. Mr. Fang emphasizes the observance and comparison of literatures and applies the methods in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sources to th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collected. Although great importance is attached to the transmission of historical sources and materials,Mr. Fang does not restrict his research to these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close association with historical reality,Mr. Fang employs the Marxist approach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o interpret factual historical activities in terms of differen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history and to make textual criticisms and explanations of toponyms in terms of the evolution of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方国瑜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在西南边疆史地研究方面有开创性的贡献。

高考语文备考如何分析语言文字中的语义变化

高考语文备考如何分析语言文字中的语义变化

高考语文备考如何分析语言文字中的语义变化语言文字中的语义变化是高考语文备考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语义的变动也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了解和分析语言文字中的语义变化对于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进行语义分析。

一、历史语义变化的分析1. 查阅历史文献:通过查阅历史文献,了解某一词语在过去的使用中所具有的含义,比较其与现代用法的异同,把握其语义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例如,现在我们使用的“思想”一词,其在古代的含义是指脑海中的思维、思考,而在现代中就扩展为具有意识、认识、观念等更为广泛的含义。

这种扩展由于时代的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

因此,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词语的语义转变。

2. 对比不同时期的语境: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语境使用,分析同一个词语在不同时期的语义变化。

例如,对于“人才”一词,我们可以对比古代和现代的使用情况,从而分析词义的演变。

二、社会文化语义变化的分析1. 了解社会发展背景:语义的变化往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

因此,了解社会发展背景是分析语义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如,现代社会中,“网络”这个词是一个新兴词汇,它的出现和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密不可分。

因此,通过了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词语的语义。

2. 分析媒体文化影响:现代社会媒体的普及也对语义变化产生了影响。

通过分析媒体的语言使用和文化现象,可以更好地把握词语的语义变化。

例如,以“吐槽”为例,这个词语原本是网络语言中的一个词汇,用来指代对某事或某人表示不满或批评。

但随着媒体的广泛使用,这个词汇也逐渐进入了日常口语,并与其原本的意思有所区别。

三、语言文字中的词义演变分析1. 探寻词源:通过探寻一个词语的词源,了解它曾经的含义和衍生出的不同义项,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词义的变化。

例如,“竞争”一词的词源包含有“争胜”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词源的研究了解到“竞争”的本义。

词义的变化与趋势

词义的变化与趋势

词义的变化与趋势
词义的变化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词汇的含义发生改变的现象。

这种变化是由社会、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

词义的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使用习惯的变化。

词义的变化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趋势:
1. 泛指化:词义逐渐扩大,涵盖范围变得更广泛。

例如,原本指代特定种类的东西的词汇逐渐演变成指代广义概念的词汇。

2. 专指化:词义逐渐变得更加具体,涵盖范围缩小。

例如,原本指代一类事物的词汇逐渐演变成指代特定事物的词汇。

3. 引申义:词义通过类比或联想发生转变。

例如,某个词汇的原始含义通过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联系,产生了新的含义。

4. 混淆义:因为与其他词汇形式相似或发音相近而导致词义混淆。

例如,某个词汇的原始含义由于与其他词汇的相似性而发生了误用。

5. 褒贬义:某个词汇的原始含义因为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带有了积极或消极的情感色彩。

例如,某个词汇的原始含义可能在过去是褒义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演变成了贬义词汇。

总的来说,词义的变化是一种自然且不可避免的现象,它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语言的发展。

对于语言学家和文化研究者来说,了解词义的变化与趋势对于理解社会和语言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自然地理海洋和陆地水名词解释

高中自然地理海洋和陆地水名词解释

高中自然地理海洋和陆地水名词解释高中自然地理海洋和陆地水名词解释洋:洋的主体应该是指地球表面连续的广阔水体,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深度大,较少受大陆影响,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盐度平均为35‰。

水色高,透明度大。

具有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系统。

洋的沉淀物为钙质软泥、硅质软泥和红粘土。

世界大洋分四部分(省略)。

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域称为海。

大洋的边缘因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分离的部分称为海。

海从属于洋,或者说海是洋的组成部分。

海的面积和深度都远小于洋。

由于靠近大陆,有河流注入,海水的理化性质受陆地影响。

基本上没有自己独立的洋流系统,也不具有洋那样明显的垂直分层。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邻海相分隔,但直接受外海洋流和潮汐的影响。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

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气候与大陆的影响。

它是研究海水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有关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

盐度=34.6+0.0175(E-P)。

还水运动使不同区域中海水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别减小到最低程度,因而其含量具有相对稳定性。

潮汐:由月球和太阳引力引起海面周期性的升降现象。

根据潮汐的周期变化,可分为半日潮、混合潮和全日潮三种类型。

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流动。

潮流也分为半日潮流、混合潮流和全日潮流三种类型。

波浪: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

波浪包括波峰、波谷、波长和波高四个要素。

洋流:大范围的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就是洋流(海流)。

洋流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

风力是洋流的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按照成因,可分为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和潮流三类。

根据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分暖流和寒流。

地理辩证注解

地理辩证注解

地理辩证注解
摘要:
一、地理辩证注解的概述
二、地理辩证注解的发展历程
1.古人的地理辩证思想
2.地理辩证注解的兴起与发展
3.现代地理辩证注解的研究与应用
三、地理辩证注解的方法与原则
1.地理辩证注解的基本方法
2.地理辩证注解的原则
四、地理辩证注解在地理学科中的作用与意义
五、地理辩证注解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正文:
地理辩证注解是一种对地理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解释的方法,通过对地理知识进行辩证思考,揭示地理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地理辩证注解的发展历程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我国古代,许多学者对地理现象进行了探索和思考,为地理辩证注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地理学科的发展,地理辩证注解逐渐兴起并不断发展。

现代地理辩证注解研究不仅关注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还关注地理现象的预测和调控。

地理辩证注解的方法和原则也日益完善,为地理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地理辩证注解在地理学科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首先,地理辩证注解有助于深化地理学科的理论体系。

通过对地理现象的辩证思考,地理辩证注解能够揭示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从而丰富和拓展地理学科的理论体系。

其次,地理辩证注解有助于指导地理实践。

地理辩证注解能够为地理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地理实践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当前,地理辩证注解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然而,地理辩证注解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如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内容的拓展等。

《蒙古语空间词语义及文化研究》范文

《蒙古语空间词语义及文化研究》范文

《蒙古语空间词语义及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蒙古语作为蒙古族人民的主要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空间词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描述和表达空间位置的功能,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蒙古语中空间词语的语义特征及其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二、蒙古语空间词语的语义特征(一)地理方位词语蒙古语中的地理方位词语,如“北方”、“南方”、“东方”、“西方”,反映了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

这些词语在语义上不仅指向具体的地理方向,还承载着对自然现象、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诠释。

(二)空间位置词语空间位置词语描述了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上方”、“下方”、“左边”、“右边”等。

这些词语在蒙古语中具有丰富的语义特征,反映了蒙古族人民对空间的感知和表达方式。

(三)空间运动词语空间运动词语描述了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状态,如“行走”、“奔跑”、“跳跃”等。

这些词语在蒙古语中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对动态空间的认知和理解。

三、蒙古语空间词语与文化的关系(一)反映民族生活方式蒙古族人民长期生活在草原上,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在蒙古语空间词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例如,一些描述空间位置的词语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游牧习惯和迁徙轨迹。

(二)体现民族文化特点蒙古族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在蒙古语空间词语中,可以观察到这些文化特点的体现。

例如,一些空间词语在用法和表达上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三)传承历史文化信息蒙古语空间词语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研究,可以了解蒙古族人民的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

这些信息对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本文通过对蒙古语空间词语的语义特征及其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这些词语在表达空间位置、描述空间运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

同时,这些词语还反映了蒙古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生活方式、文化特点以及历史变迁。

词义系统和演变

词义系统和演变

解释一个词的词义系统与演变“道路”《辞海》中对“道路”的定义是“地面上供人或车马通行的部分”,“按其使用的特点可以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以及乡村道路”,广义上讲还包括水路。

另外还指达到某种目标的途径,事物发展、变化的途径。

本文以上古时期的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与“道路”义相关的字组成一个大类,构成一个意义体系,以词义为主要标准,以语法和语用为次要标准选取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道路”类词包括陆路义词与水路义词两个大类,陆路义词内部又分为大路、街道、小路三个小类;水路义词又可分为“水上航线”义与“港口、渡口”义两类。

道《说文·辵部》:“道,所行道也。

从辵从首。

一达谓之道。

”(道,人们行走的道路。

由辵、由首会意。

完全通达无歧叫作道。

)从西周至汉朝的许多文献都使用了道字的本义,如:周道如砥,其直入如矢。

—《诗经〃小雅〃大东》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战国策〃齐策》另外在表示道路义方面,“道”还表示水道,河道。

如: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

司马贞索隐:“言河之决,由其源道延长弛溢,故使其道皆离常流。

”—《史记〃河渠书》由道路义引申为方法、途经、技艺等。

如:交邻国有道乎?—《孟子〃梁惠王下》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

—《周礼〃春官〃大司乐》道路的产生是人类生活行动的必然结果,也为人类所不能脱离的存在,故引申为事物运行变化的必然趋势,即事理和规律。

如: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周易〃说卦》“道”又能引申指思想、学说,政治主张等。

如: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从许子之道……—《孟子〃滕文公上》、道的本义是供人行走的路,可以使行程通达;道德和道义则使社会人事通达,道的作用就在于指引前行。

因此道可用作动词,引申为引导。

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论语〃为政》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

古地理名词解释历史地理类

古地理名词解释历史地理类

古地理名词解释历史地理类古地理名词解释历史地理类【中国】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

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或中央朝廷。

如《中庸》中有“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

《庄子》中有“中国之民,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中华】上古时华夏族居四方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州名说法不一,《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四海】指天下、全国。

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原为泛指之词,九州之外即为“四海”,又因古代人以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四海”则指天下。

另外“四海”也指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域。

《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六合】指天地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天下。

如《过秦论》中有“履至尊而制六合”。

《海内南经》中有“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诗品》中有“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杜甫《寄韩谏议注》“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以区别于边疆地区。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

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江左】即江东。

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江表】在中原人看来,长江以南地区为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赤壁之战》中有“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淮左】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

古地名词的辞书释义探析

古地名词的辞书释义探析

2017.08语古地名词的辞书释义探析○苗守艳摘 要:古地名词义解释在辞书编纂工作中非常重要,古地名词条须具备形、音、义、源、史、类、位、文八方面的信息。

根据词义的层次性,古地名词义分属于表层义和隐性义,其中来源义、类别义、时代义、文化义、位置义是古地名释义中五要件必不可少。

关键词:古地名 释义 要件语言中的词是音义的结合体,对于任何语言符号来说,义与音紧密相连。

古地名虽然是专有名词,但是和其他词一样,其词义与语言有着必然的联系。

古地名词义研究关系的在字典辞书中的词条编写问题,只有对古地名词义构成要素彻底了解,才能在辞书编纂中正确合适地编写古地名词条。

一、古地名词条信息内容面对不同的字典辞书,读者不会以同样的方式阅读一个词条,总是有自己的解读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编纂者所做的就是在一个地名释义中科学系统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供读者选择。

根据古地名的词汇特点,结合地名字典辞书编纂要求,我们认为一个地名词条必须具备以下8方面内容。

1.形,指的是古地名的“词形”,传递的是古地名词的拼法和写法的信息。

因为古地名历史悠久,很多古地名有不同的写法,古地名词条中必须清楚注明词形,有多种情况的要一并说明才可以。

2.音,指的是古地名的“词音”,传递的是古地名的“注音和标音”信息。

古地名保留了很多古音,词条中必须标明才可以,以免引起误读。

3.义,指的是古地名的词汇义,传递的是古地名词义反映的信息,是词条的核心部分。

4.源,指的是古地名出现的历史年代的信息。

5.史,指的是古地名出现以后历史沿革情况。

6.类,指的是古地名描写标注物的类别,是自然风貌还是文化景观。

7.位,指的是古地名所表示区域的具体位置。

8.文,指的是古地名所关联的文化信息。

一个古地名词条只有把以上8项内容表述清楚,才能够完成读者对古地名阅读的知识性、精神性需求。

这8项内容其中源、史、位都属于色彩意义内容。

其中“文”所代表的文化意义是古地名意义内容中最主要的成分。

湖北省考研地理学地理概念与地解析

湖北省考研地理学地理概念与地解析

湖北省考研地理学地理概念与地解析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个主要分支,其中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现象和规律,而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和影响。

地理学中的地理概念是指用来描述地球上各种现象和事物的术语和概念。

地理概念可以分为自然地理概念和人文地理概念两大类。

下面是对湖北省地理学地理概念的解析。

一、自然地理概念1. 地形: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和形态特征。

湖北省地形以长江和汉江为主导,地势起伏较大,有着丰富的山川和水系。

武当山、神农架等地形地貌独特。

2. 水系:水系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的组合。

湖北省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其中以长江、汉江最为著名。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汉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

3. 气候:气候是指地球上一定区域长期平均的天气状况。

湖北省气候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4.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地理范围内由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

湖北省生态系统丰富多样,包括山地、湖泊、湿地等多种类型。

丹江口水库、东湖等地是湖北省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二、人文地理概念1. 人口:人口是指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人口数量。

湖北省是中国大陆人口最多的内陆省份之一,人口密度较高,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及周边地区。

2.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过程。

湖北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武汉市是湖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 交通:交通是指各种交通工具在地球表面运输人和物的活动。

湖北省拥有发达的陆路、水路和航空交通网络,便捷的交通条件助推了湖北省的经济发展。

4. 旅游:旅游是指人们为了娱乐、休闲、文化交流、认识新事物而外出观光的活动。

湖北省以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游客,如三峡大坝、黄鹤楼等。

地理学地理概念的解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湖北省的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词义考释及其语义演变分析摘要:“地理”一词是汉语中较为古老的词汇,其词义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多次演变,既有“对山川地貌描述”之义,又有“地理学”“行政区划”之义,甚至一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风水”的代名词。

通过对“地理”词义的考释,结合具体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以探索其词义变迁的社会依据。

关键词:地理词义考释历史演变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在语言三要素中,语音与语法相对稳定,而词汇的变动性较大。

[1](P133)因此,学者研究语言发展时总是以词汇的发展作为例证。

词汇发展变化的主要表现有:词汇成员的更替、词汇身份的改变和词语意义的演变。

[2](P166~168)作为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词语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任何词语的意义都存在于一定历史范畴中,具有明确的时代意义。

[3]词义变迁和词义色彩的变化也反映了时代变迁、文化传承和社会转型[4]。

同一词语在不同时期的意义,反映了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时空差异,通过分析这些词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词义变化,可以探索和对比语言使用者的社会价值、民族思维方式与对事物的认知差异,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5]。

“地理”一词由来已久,其词义不断变化,并且在近现代受到西方科学的影响,导致古今“地理”词义迥然不同。

本文通过分析“地理”词义在中国历史背景下的变迁,反映同一词语对不同意义的文化符号的承载,同时体现出社会进步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一、先秦时期:“地理”本义的形成时期“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周易?系辞上》中的“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义为:仰观天上日月星辰的文采,俯察地面山川原野的理致,能知晓幽隐无形和显明有形的事理。

[6](P535)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认为“地理”即地有山川原野,各有条理,故称理。

[6](P536)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言明:“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

”《汉书?郊祀志》:“山川,地理也”[7](P36~37)。

《周易》中的“地理”指的是山川、大地的形态。

“地理”一词最初反映的是人们对地面上山川的认识,其词义侧重于对自然环境的描述。

而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通过分析史料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人类择地而居的需要,即生存需要。

在远古时期,“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较为恶劣,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人类就必须对自身周围的环境情况有一定了解,掌握狩猎和采集食物的地方。

即使人们进入定居的农耕时代,也必须了解居住地所在的地形、水文、气候,以及这些自然条件与栽培植物的关系等知识,从而确定定居地点并驯化栽培植物,进而择地而居。

《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富室时,就陵阜而居,允而处。

”所谓“陵阜”,就是河流的台阶地带。

许多考古遗址都是在靠近水边的土坡上发现的。

先民生活在这样的地带,容易取水和捕鱼,也不会受到洪水的淹没。

另外考古证明:西安半坡遗址就位于渭河支流?汉咏椎厣戏剑?地势高而平缓,土壤肥沃,适宜生活和开垦。

半坡仰韶文化遗存中房屋多朝南,表现出“喜东南,厌西北”的特点,遗址四周有防御性壕沟;壕沟的南北方有公共墓地,居住地与墓地分开。

由此可知,远古时期的部落对居住环境已有所选择,并且这种选择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有所认识的基础之上,懂得居住方位与日照和风寒的关系。

[7](P3~4)第二是人类因地制宜的生存策略。

由于早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为低下,顺自然之势而进行生产和生活成为了当时人类的生存法则,于是产生了“因地制宜”的理念。

在生产和生活中,做到不违天时,不失地利。

故《礼记?礼器》:“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

”《管子?形势解》中也提到不能“上逆天道,下绝地理”。

先民须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8] 第三是政治军事的需要。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较多,形成了“兵家”学派。

在当时,地理环境对于军事活动尤为重要。

如《孙子兵法?地形》中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地知天,胜乃可全”。

《管子?地图》中也指出,作战时“凡宾主者必先审知地图”,了解所谓“?S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等地理条件,方能“行军袭邑,举错知先后,不失地利”。

占据好的地形,可以获得战争的先机[7](P22~23)。

在此前提下,先秦时期的地理活动以勘察地形地貌为主,勘察有利于行军布阵之地。

所以“地理”的本义侧重于对山川方面的描述,对于人文现象描述的较少。

二、两汉时期:“地理”词义的初步扩大时期东汉许慎进一步规范了“地理”的词义,并规范了指代“地理”词义的称谓。

《说文?阜部》:“?b,地理也。

从阜,力声。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b谓脉理。

按力者,筋也。

筋有脉络可寻。

故凡有理之字皆从力。

?b者,地理也。

?^者,木理也。

泐者,水理也。

”但凡出现“理”字的词语,都可以按照脉理的原则进行解释,所以“地理”指的是“地表的脉理”[9](P1363),并以“?b”作为称谓。

将“地理”分为“地”与“理”二字,可以更好地理解许慎的定义标准。

《说文?土部》:“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

从土,也声。

”许慎将“地”的本义释为“地面”[9](P1278),与“天”相对应,“地理”首先是一个空间概念。

《说文?玉部》:“理,治玉也。

从玉里声。

”译“理”为“治玉之法,剖析璞石而得玉”[9](P26)。

本义为顺着纹理将玉从石中分离出来,后又引申泛指一般事物的纹理。

“地理”即“地表山川地貌的纹理”,与先秦时期对“地理”词义的定义相一致。

由于两汉时期长时间的大一统局面,政局稳定,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并且张骞对西域的“凿空”之旅丰富了世人的眼界,扩大了中国的对外交流,社会生活和国家管理对地理知识的需要也空前迫切,因此官方编修的地理志应运而生。

随着班固著《汉书?地理志》之后,“地理”的词义开始扩大,其词义在原本对“山川描述”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人文现象的描述”和“行政区划”的概念,并在《汉书?地理志》编撰之后,增加了“学科”的含义。

“地理”一词含义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理”由单纯指代山川和各地物产的描述,变成了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现象的描述。

班固编撰《汉书》,其中包括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汉书?地理志》。

在此之前,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禹贡》到西汉的《史记?大宛列传》《史记?货殖列传》等描述区域山川地貌和物产情况的典籍,皆没有以“地理”命名。

《汉书?地理志》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转录《禹贡》和《周礼?职方》全文,讲述汉代以前的疆域沿革;第二部分以汉平帝元始二年(即公元二年)的全国行政区划为纲,记述汉代郡县的设置、沿革,包括郡国一级的户口,所辖县、邑、道和侯国,县一级的物产、山川、宫祠、古迹和关塞等,以及域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往来情况;第三部分参考了《史记?货殖列传》写各地风俗特产的内容,汇总了刘向“略言其地分”、朱赣“条其风俗”的成果,加之班固本人对历史和地理的了解和研究,按经济和风俗特点区分地域,记录了各个地域的范围、历史、地理、民生、风俗和特点,以及中外交通和交流的情况。

[8](P36~37)第二,“地理”增加了“行政区划”义。

《汉书?王莽传下》:“六月,更授诸侯茅土于明堂,曰:‘予制作地理,建封五等,考之经艺,合之传记,通于义理,论之思之,至于再三,自始建国之元以来九年于兹,乃今定矣。

’……莽,好空言,慕古法,多封爵人,性实遴啬,?以地理未定,故先赋茅土,用慰喜封者。

”其中的“地理”即指代分封的封地,是“行政区划”的意思。

第三,“地理”增加了“学科”的词义,等同于“地理学”。

自《汉书?地理志》以后,中国历代官修史书中绝大部分有地理志,记述各朝郡县疆域、山川状况。

如著名的二十四史,其中有16部有地理志。

“地理”成为一门真正的学问,如《旧唐书?隐逸传?孔述睿》:“述睿精于地理,在馆乃重修《地理志》,时称详究。

”《元史?刘秉忠传》:“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

”清代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覃精许郑,尤长于地理。

”《地理志》的编修导致“地理”词义扩大,增加了“地理学”的含义,即在行政区划沿革研究的基础上,记述行政区内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

三、唐宋明清时期:“地理”词义的转移时期风水,又称“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是一种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的哲学。

中国风水术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尚书?召诰》记载:“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

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I”[10](P574)。

即周成王营建洛邑之前,太保召公在周公之前,先行到达洛地踏勘探测了那里的环境,再占卜筑城的具体位置,得到吉卜,才开始测量营建洛邑的工作,并且将地基选择在洛河的“?I位”。

“?I”,即是河流弯曲之地,地貌学称之为“河流凸岸”。

水中泥沙由于水流速度不均匀,大多沉积在凸岸侧,土地肥沃,平原面积会越来越大。

这种地形利于交通、耕种、渔猎。

从风水的角度说,这种地形是“形胜”。

另外,风水中“地理五诀”――“龙、穴、砂、水、向”中,“龙”即山岳,如“龙者何?山脉也。

山脉何以龙为?盖因龙妖娇活泼,……而山脉亦然,……”(《周易阴阳宅》)。

风水术中“寻龙点穴”中的“寻龙”即勘察山脉,寻找“吉龙”,即是那些光肥圆润、尖利秀美、势雄力足、雄伟磅礴的山脉。

史料证明:地理环境的勘察是相地活动的必要流程,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也是评价所相之地凶吉的依据。

风水发展至唐朝之后,分野为“形势派”和“理气派”。

特别是唐朝末年皇室风水师杨筠松,因黄巢起义京师城破,携带大量风水著作由长安逃至江西赣州,并在赣州收徒传道,将原本皇室专用的风水秘术传至民间。

因杨筠松是提倡形势之说的宗师,特别是其风水思想强调“山龙落脉形势”,造成“形势派”重视因地制宜,因形选择,观察来龙去脉,追求优美意境的特点,而且特别看重分析地表、地势、地物、地气、土壤及方向,尽可能使宅基位于山灵水秀之处。

[11] 唐宋时期,“地理”一词逐渐成为风水学的代名词[12],其词义逐渐向“风水”转移。

如宋朝笔记中,多以“地理”指代“风水”。

《宋会要辑稿》中记载北宋皇帝建陵之前,总是“召京城习阴阳地理者三五人偕行”“将阴阳文字看详”[13](P1072),才最终选定墓址。

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高逸》:“(僧)文幼,薄能为诗,精阴阳地理。

”尤其到了明清时期,风水学内容的书籍常常冠以“地理”二字。

《地理琢玉斧》《地理啖蔗录》《地理五诀》《地理四弹子》《地理囊金》等明清风水名著,此处的“地理”皆是“风水”的别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