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现场检查细则(供检查参考)—— 非现场监管报表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现场检查细则(供检查参
考)——非现场监管报表部分
本次统计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的报表范围有: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所有基础报表、统计部所设计的特色报表、国别风险报表、QIS测算报表和GSIFI报表等。
本部分检查主要是对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的数据来源、加工方法、操作流程以及技术、组织保障情况,其中重点对部分填报难度大、涉及面广、风险反映集中的报表进行检查。历年非现场监管检查查的比较多的报表主要是资本充足率报表、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授信集中情况表等。
第一部分总体说明
一、检查内容
(一)非现场监管报表管理工作—从2011年这部分可以归入《良好标准》中制度建设、系统保障以及日常监控部分来进行评估
1.非现场监管报表涉及部门的职责分工及组织保障情况;
2.数据来源及技术保障情况;
3.数据加工方法及报表操作流程;
4.非现场监管工作的内部控制及数据质量保障情况。
(二)制度执行情况---部分内容可以由制度建设来评估
1.非现场监管报表统计方法和统计项目归属关系的准确性、
完整性;
2.非现场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二、资料调阅清单
(一)进场前资料
1.非现场监管报表统计制度实施细则;
2.非现场监管统计工作管理制度及部门职责分工要求;
3.非现场监管报表统计项目与数据源数据(会计数据等)间的归属关系;
4.当期(报表时点与期数要求应根据检查目的进行调整)会计决算报表(并表及未并表):业务状况变动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5.上年年报;
6.会计制度及会计核算说明;
7.其他检查进场前需准备和分析的资料。
(二)进场后资料
包括准备金计提标准,准备金及计提准备对应的资产明细表等。
三、检查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1.熟练掌握银监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报送2004年有关统计报表的通知》(银监发〔2004〕2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资本充足率统计制度的通知》(银监发〔2004〕18号)、《银监会统计信息披露暂行办法》(银监
办发〔2004〕3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2005年统计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05〕2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小企业授信情况统计表的通知》(银监发〔2005〕224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资本充足率计算中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5〕249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2006年统计制度的通知》(银监发〔2006〕2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2007年正式运行的通知》(银监发〔2006〕75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的通知》(银监发〔2006〕84号)、《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后计算资本充足率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7〕82号)、《中国银监会关于2008年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07〕84号)、《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73号)、《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调整小企业统计制度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88号)、《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做好非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银监通〔2008〕10号)、《中国银监会关于2009年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08〕85号)、《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发〔2007〕246号)、《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境内大中小型企业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发〔2009〕
35号)、《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2010年非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银监发〔2009〕114号)、《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2011年非现场管理报表的通知》(银监发〔2010〕112号)、《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调整资本充足率报表中融资平台贷款填报要求的通知》(银监办发〔2011〕20号)、《中国银监会关于2012年非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银监发[2011]99号)、《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巴塞尔委员会定量测算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1〕170号)、《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定量测算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2]96号)、《中国银监会关于报送新资本充足率报表的通知》(银监发[2012]53号)和《中国银监会关于2013年非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银监发[2012]58号),熟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管理指引》、《商业银行与内部人股东关联交易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现场检查规程(暂行)》。
2.分析被检查机构历史报表资料,总结被检查机构在报表报送中存在的问题,并掌握机构的业务特点和数据重点。准备被检查机构至少近两期的非现场监管基础报表。
3.审阅和分析被检查机构自评估报告。
4.分析进场前银行提供的资料,并结合对检查机构数据的分析,初步确定检查的重点。
(二)进场会谈和询问
通过会谈和询问,主要了解被查机构实施非现场监管报表指
标体系的制度性要求、部门分工、人员职责和数据收集操作流程的各个细节,从中可能发现造成数据不全、不准的根源或者隐患,为下一步检查做准备。检查中可根据需要随时询问相关人员。
(三)现场检查
1.非现场监管报表管理工作
(1)非现场监管报表涉及部门的职责分工与组织保障情况。具体包括被检查行是否制定了部门间职责分工的相关规定、是否明确了清晰的岗位工作职责、牵头部门职责以及组织保障机制。询问被检查行统计数据的来源和信息系统保障情况,并提出获得查询被检查机构相关业务系统授权的要求,在被检查机构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查询有关业务数据;
(2)非现场监管报表内部控制及数据质量保障情况。包括牵头部门向内部相关部门收集数据情况、分支机构数据的上报与管理、统计数据与会计科目的归属关系等。要求被检查机构介绍其统计数据质量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对部分数据计算工作量大的报表是否存在系统支持,如果没有,应重点了解其手工报表的质量保证措施。如果有,应重点检查系统的操作使用。
2.统计方法及归属关系
(1)统计方法的准确性。例如《G12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中不良贷款重组上调的情况与报表数据的一致性,其中应关注“重组上调”部分是否有充足的政策依据,“非重组上调”部分是否参考借款人、担保人财务状况发生好转等因素;《G14授信集中情况表》第一部分集团客户的概念是否属实;《G21流动性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