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要点精华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第17课内战烽火1.重庆谈判:(1)背景:①国内: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②国际:美帝国主义为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积极扶蒋反共.(2)目的:①蒋介石:为准备内战进一步赢得时间,欺骗人民②毛泽东: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3)时间: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4)结果: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5)影响: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在政治上赢得了主动2.全面内战:(1)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2)防御: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等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3)战略进攻: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大别山根据地的开辟,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第18课战略大决战1.三大战役: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辽沈战役首先攻占、起到关门打狗作用的地方:锦州3.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战役:淮海战役4.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是:傅作义5..三大战役的意义: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6.渡江战役: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渡江命令。
结果:4月23日,解放南京作用: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7.胜利原因:中共中央正确的战略部署;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奋战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状元实业家:张謇(1)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2)创办的企业:大生纱厂等。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发展阶段:①洋务运动到清末:萌芽②“一战”期间:短暂的春天(2)原因:内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外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一战”后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卷土重来,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3.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4.发展特点:①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②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③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④发展短暂而且艰难曲折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1.近代交通的出现:火车、轮船的传入2.近代通讯的出现: 有线电报、电话。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八上第五单元复习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 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1927.10
井冈山根 据地建立
第一个
1928.4
井冈山 会师
红四军
工农 武装 割据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 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 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 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 根据地的序幕。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1929.12
古田会议
1926-1927 1924-
结果:工农革命运动的支持下胜利进军
1927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汪精卫
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927.4 名义上统一全国:1928年底 张学良东北易帜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1927.8.1
南昌起义
第一枪 1927.8.7
八七会议
总方针论断
1927.9
②播下了 革命种子 铸就了 长征精神 打开了中国革命 新局面。
意义:生死攸关转折点,成熟标志
红
艰难历程: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
军 长
胜利 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抵达甘肃 会师 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
征
会宁会师—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
粉碎了…,保存了…,中国革命…。 播下了…,铸就了…,打开了中国革命…。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粉碎了 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 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 转危为安 。
建党建军原则
各地创建 根据地
1931瑞金
中华苏维 埃共和国 临时中央 政府成立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装夺取政权
17
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中
八上历史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八上历史第五单元知识梳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上历史第五单元知识点,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八上历史第五单元知识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八上历史第五单元知识梳理:内战烽火一、重庆谈判──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1946年)1.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国内形势(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1)人民群众:历经八年抗战、付出巨大牺牲,获得抗战胜利的中国人民普遍希望和平,从此中国能走上富强之路。
(2)共产党:毛泽东早在中共七大就曾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带领人民群众把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3)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积极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和人民军队。
(4)美国:战后成为头号经济军事强国,积极向外扩张,对华政策是“扶蒋反共”。
出钱、出武器甚至用飞机把国民党军队运送到前线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2.重庆谈判(1)目的:①国民党: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为了争取时间,欺骗广大人民。
②共产党: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2)成果──签订《双十协定》(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即《会谈纪要》: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但蒋介石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3)作用:协定的签订,是人民力量的胜利。
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国民党要再发动战争,将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
二、全面内战爆发和转战陕北1.全面内战的爆发和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战略防御阶段(1946—1947年)(1)全面内战爆发:①时间和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
②性质: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一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③中共对策: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
(2)战况:经过八个月的作战,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2.敌人的重点进攻和党中央转战陕北(1)形势:蒋介石迫于全面进攻兵力不足,只好采取重点进攻,主要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同步课件第五单元总结
·历史 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 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 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 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 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 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 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 一体。
·历史
中国是一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而治之的侵 华政策,造成了各派军阀间连续不断的战争。这种白色政权 间的分裂和战争,使反动统治出现缝隙,给红色政权的存在 和坚持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历史
(3)长征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长征精神主要表现为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
·历史
会议名称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古田会议
1929年 12月
福建上 杭县 古田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 建军的原则
—
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
中华苏维
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
埃第一次 1931年 江西
全国代表 冬
瑞金
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 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
—
大会
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
员会主席
会议名称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历史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确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 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历史
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就是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城市集中 了几乎全部的工矿企业和无产阶级。由于受外国资本主义和 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阻碍,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缓慢,因而无 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同时,城市却是中外反动势力统治的 中心地区,敌人力量十分强大,因此在城市很难取得革命的 成功。中国是一个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具有革命要 求的农民占据了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且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 特性,为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五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五单元)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7:内战烽火1、重庆谈判:⑴背景:①国内: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
②国际:美帝国主义为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积极扶蒋反共。
⑵目的:①蒋介石:为准备内战进一步赢得时间,欺骗人民。
②毛泽东: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⑶过程:194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的陪同下,达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⑷结果:国共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⑸影响: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在政治上赢得了主动。
2、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战爆发。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等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战略防御)3、1947年夏,率领晋翼鲁豫解放军主力,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他们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从而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战略进攻)第18:战略大决战1、三大战役: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辽沈战役:由林彪、罗荣桓指挥。
解放军攻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其中首先攻占、起到关门打狗作用的地方是锦州。
淮海战役: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以徐州为中心。
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战役。
平津战役: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
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是傅作义,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3、三大战役的意义: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渡江战役: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渡江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23日解放南京。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内战爆发时间:1946年1.重庆谈判(1)时间:1945年8月。
(2)目的:(1) 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2)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3)概况:1945年10月J0_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4 )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1946年1月10日。
(2) 地点:重庆。
(3)内容: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2.国民党发动内战(1)开始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_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2)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1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把不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早日为祖国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2)转战陕北: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 )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__________________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件
峙
背景: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
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工农武装割据 政权建立: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从
国 共 合 作 到
中国 工农 红军 长征
认识
事件 时 领导人 名称 间
意义(影响)
认识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革命从走苏俄道
井冈
的建立,点燃了 路到走自己的道路,
山革 192
“工农武装割据”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命根 7年 据地 10
毛泽东
的星星之火,为中 家毛泽东、朱德等为 国革命的中心工作 此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的建 月
完成从城市到农村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单元知识解读方案
单元知识梳理
中共三大:1923年6月,正是决定于国民党合
过程 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确定了联俄,联共、扶
从
国共合作
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国
共
表现
合
作 到 国 共 对 峙
北伐战争
国共对峙
蒋介石发 动“四一 二反革命 政变”, 建立南京 国民政府
结果: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 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 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单元框架构建
核心问题突破
核心 从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到红军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兴起时期,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汇总第15课北伐战争1、中共三大内容:A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国民党一大:召开: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
内容: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国共合合作的政治基础)意义(地位):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中国革命进入到国民革命运动时期)★3、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建立:1925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创办。
领导人: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意义: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
★4、北伐胜利进军(1)时间:1926年(2)政府:广州国民政府(3)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4)总司令:蒋介石(5)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6)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7)主要战役:汀泗桥和贺盛桥(8)先锋: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
(9)成果:①消灭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②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③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5、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原因: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标志:①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②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6、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
( 1927--1949年)★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发展:1928年,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标志着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7、课本第73页〖问题思考〗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1)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各革命阶级的力量空前团结;(2)北伐师出有名,后正义战争,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3)北伐作战目的明确,作战方针正确;(4)广大官兵英勇作战,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5)苏联和共产国的大力支持;(6)北洋军阀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复习(人教版)最新版最新版
平津战役—解放华北全境
意义: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大大加速全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政权垮台
思维训练
阅读《国共力量对比表》,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兵 力 兵种
装备
国 430万
民 正规军 党 200万
陆海空 特兵
机械化半 机械化
共 127万 产 正规军 党 61万
只有陆军 小米加步 且分散各 枪 根据地
占 地 人口 3/4 3亿
外援 美国
1/4 1亿 无
结论:国民党的实力远远强于共产党 思考:为什么共产党会去的胜利?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
• 政治斗争:重庆谈判 • 军事斗争: 1、战略防御:国民党军队进攻
中原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 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4、战争胜利:渡江战役
解放战争
政治斗争阶段:重庆谈判: 时间:1945年8月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为了欺骗人民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原因:
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 假和平的阴谋
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是: 周恩来 等人。 成果: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
军事斗争阶段:内战的爆发:
全面内战开始的标志: 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
陕甘宁解放区粉碎敌人的进攻: 时间:1947年3月 指挥:彭德怀和贺龙 参战部队:西北人民解放军
以徐州 为中心
平津 战役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5单元全单元总复习知识点考点重难要点整理复习完美精品打印版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
第五单元总复习知识点考点重难点要点整理复习汇总
最新精品完整完美必备复习资料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北伐战争
知识点1 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1923年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国民党一大:1944年1月,在广州召开。
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农工三大政策。
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旦韭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知识点2 北伐胜利进军
开始:1928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战况:①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湖北战场上,叶婷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②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部编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一一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IM 15课北伐战争{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国共合作的原因:共产党方面:①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血的教训使共产党认识到工人阶级还不够强大,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寻找同盟军°②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在当时是比较革命的政党。
国民党方面:①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领导的多次革命运动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必须寻找新思路、新方法、新的支持力量°②此时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向他伸出援助之T-O2、中共三大(1923.6)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③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3、国民党一大(1924∙l广州)①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②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也是国民大革命的开端)X注:新三民主义同中共二大通过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4、黄埔军校概况:1924年5月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政治和军事并重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意义: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X注:1925.3.12 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1925.7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二、北伐胜利进军L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2.时间: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3∙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4 .过程:初期主战场——湖南、湖北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先锋部队一叶挺第四军独立团“铁军”5 .战绩:①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②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猥动全国X注:1927.1国民政府迁往武汉,武汉国民政府6 .各地工农革命运动的开展(北伐战争与工农革命运动相互促进)①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剧增②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4蒋介石、上海(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7 汪精卫,武汉“分共会议”,“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人漏网”后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2、南京国民政府:1927418南京,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3、全国统(1)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1928.6进至北京、天津•带(2)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要点精华版
最新部编⼈教版⼋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要点精华版※注:国民⾰命时期/⼤⾰命时期/第⼀次国共合作时期:1924-1927年⼀、第⼀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正式决定同孙中⼭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命统⼀战线的会议是:中共三⼤(1923.6)。
开端国民党⼀⼤上孙中⼭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三⼤政策;新三民主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黄埔军校(国共合作成果之⼀):1924年5⽉,⼴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政治和军事并重,孙中⼭兼任军校总理;蒋介⽯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意义:培养出⼤批军事和政治⼈才,为国民⾰命军的建⽴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第⼀次国共合作的成果之⼆——组织北伐战争1.⼝号:打倒列强,除军阀2.时间:1926年3.⽬的4.役5.战绩:①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②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最⼤战绩)③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三、国民⾰命运动失败失败标志::1927.7汪精卫发动七⼀五反⾰命政变,召开“分共会议”,叫嚣“宁可枉杀千⼈,不可使⼀⼈漏⽹”失败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命(第⼀次国共合作破裂。
)为什么评价说国民⼤⾰命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四、南京国民政府——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1、蒋介⽯叛变⾰命:1927年4⽉12⽇发动“四⼀⼆反⾰命政变”2、建⽴:1927.4.18、南京,蒋介⽯3、全国统⼀——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了全国4.※教训:①必须坚持⽆产阶级对⾰命的领导权②必须掌握⾰命武装,坚持武装⽃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命道路。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枪。
中国共产党独⽴领导武装⽃争、创建⾰命军队的开始,所以说是“军旗升起的地⽅”时间:1927年8⽉1⽇ 2、地点:江西南昌3、领导⼈: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注:8⽉1⽇被正式定为中国⼈民解放军的建军节2、1927年⼋七会议的著名论断是在:3、1927年9⽉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国⾰命从城市转⼊农村、建⽴农村⾰命根据地的序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4-1927年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中共三大(1923.6)。
开端
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新三民主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黄埔军校(国共合作成果之一):1924年5月,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政治和军事并重,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意义: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之二——组织北伐战争
1.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
2.时间:1926年
3.目的
4.
役
5.战绩:①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
②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最大战绩)
③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失败标志::1927.7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召开“分共会议”,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失败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
为什么评价说国民大革命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四、南京国民政府——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
1、蒋介石叛变革命:1927年4月12日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建立:1927.4.18、南京,蒋介石
3、全国统一——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
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4.※教训: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②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
装斗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中国共产党独立
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所以说是“军旗升起的地方”
时间:1927年8月1日 2、地点:江西南昌3、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注:8月1日被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2、1927年八七会议
的著名论断是在:
3、1927年9月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
据地的序幕。
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结果:进攻大城市受挫
4、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星星之火”)
6、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军队:中国工农
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7、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
8、古田会议:
9、.星火渐成燎原之势——1930年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4.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
府(1931年冬:定都江西瑞金)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形成
(南京国民政府VS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六、长征(战略转移)
1、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2、长征的路线:
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路线:瑞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遵义会
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
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
3、陕甘胜利会师:
①陕北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陕北红军
②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一方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内容:①集中力量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②肯定了
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④取消了博古、李德
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①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
中央的领导地位(或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
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扭转乾坤)③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
成熟的标志。
5、长征胜利的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