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中药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3篇)

中药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中药药剂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中药制剂的基本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2. 学习中药散剂、煎膏剂、丸剂的制备过程,了解其特点、性质及制备方法。

3. 掌握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查方法,提高对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意识。

二、实验原理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实验是中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巩固和扩展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三、实验内容1. 散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散剂的制备方法,了解散剂的特点、性质及质量控制标准。

(2)实验原理:散剂是指将中药原料粉碎成细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装瓶包装而成的制剂。

(3)实验步骤:①称取明腰黄、人工牛黄、青黛、龙胆末、黄柏、黄连、煅石膏、甘草、冰片、薄荷冰等原料;②将原料粉碎过七号筛;③将黄连、黄柏、龙胆末、甘草置乳钵中研匀,倾出;④将雄黄置研钵中,分次加入石膏(按等量递增法),套研均匀倾出;⑤取青黛少许置研钵研匀,将冰片、薄荷冰放入研钵中轻研,研匀;⑥将青黛、人工牛黄、石膏和雄黄混合粉顺序加入,每加一种药都要充分研匀;⑦再将黄连等四味药混合粉加入,研匀,至颜色均匀,装瓶即得。

2. 煎膏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煎膏剂的制备方法,了解煎膏剂的特点、性质及质量控制标准。

(2)实验原理:煎膏剂是指将中药原料煎煮提取后,浓缩、炼制而成的制剂。

(3)实验步骤:①称取明腰黄、人工牛黄、青黛、龙胆末、黄柏、黄连、煅石膏、甘草、冰片、薄荷冰等原料;②将原料加水煎煮提取;③煎煮液浓缩;④炼制;⑤装瓶即得。

3. 丸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丸剂的制备方法,了解丸剂的特点、性质及质量控制标准。

(2)实验原理:丸剂是指将中药原料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辅料,制成球形或椭圆形的制剂。

(3)实验步骤:①称取明腰黄、人工牛黄、青黛、龙胆末、黄柏、黄连、煅石膏、甘草、冰片、薄荷冰等原料;②将原料粉碎成细粉;③加入适量的辅料;④制成球形或椭圆形;⑤装瓶即得。

中药药剂的实习报告

中药药剂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中药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我参加了中药药剂学的实习。

实习期间,我在指导下,参与中药药剂的制备、质量检验、配制和使用等工作,了解了中药药剂的生产流程和管理规范,掌握了中药药剂的基本制备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

二、实习时间和安排本次实习为期四个月,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中药药剂制备实习,第二阶段为中药药剂质量检验实习。

实习期间,我在实验室和药房进行了实践操作,参与了中药药剂的制备、配制和质量检验等工作。

三、实习内容和收获1. 中药药剂制备实习在中药药剂制备实习中,我参与了散剂、煎膏剂、糖浆剂等多种中药药剂的制备。

通过实习,我了解了中药药剂制备的基本流程,掌握了药材的粉碎、混合、煎煮、浓缩等操作技术。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根据处方和制备工艺要求,调整药材的用量和制备条件,以保证中药药剂的质量和疗效。

2. 中药药剂质量检验实习在中药药剂质量检验实习中,我参与了中药药剂的质量检验工作。

通过实习,我了解了中药药剂质量检验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了药典和质量标准的要求。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显微镜、光谱仪等仪器设备,进行中药药剂的性状观察、含量测定和杂质检查等质量检验工作。

3.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不仅掌握了中药药剂的基本制备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制备工艺和质量检验方法,以提高中药药剂的质量和疗效。

同时,我还深刻认识到中药药剂学的重要性,增强了自己对中药事业的信心和责任感。

四、实习总结通过中药药剂学的实习,我对中药药剂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为中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药药剂实习报告

中药药剂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药剂学在医药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我在2021年7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XXX医院中药药剂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中药药剂学的相关知识,掌握中药制剂的基本工艺流程。

2.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

3. 学习中药药剂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1. 实习科室及工作环境实习期间,我主要在XXX医院中药药剂科进行实习,该科室拥有先进的中药制剂设备,如提取浓缩设备、干燥设备、粉碎设备等。

科室环境整洁,工作氛围良好。

2. 实习内容(1)中药制剂基本工艺流程在实习期间,我了解了中药制剂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的采购、鉴定、提取、浓缩、干燥、粉碎、过筛、混合、分装等环节。

(2)中药制剂常见剂型实习期间,我学习了中药制剂的常见剂型,如散剂、煎膏剂、糖浆剂、丸剂、片剂等。

其中,重点学习了散剂、煎膏剂、糖浆剂的制备方法。

(3)中药制剂质量检验实习期间,我了解了中药制剂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包括外观检查、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检查等。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相关检验方法。

(4)中药药剂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中药药剂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如中药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合理用药等。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专业素养通过实习,我对中药药剂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中药制剂的基本工艺流程和常见剂型的制备方法。

2. 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各项操作,如粉碎、过筛、混合等,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拓宽了知识面实习期间,我学习了中药药剂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了解了中药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合理用药等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4.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共同完成各项工作,学会了与团队合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中药药剂实习报告范文

中药药剂实习报告范文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药剂学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我在XX中药厂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中药药剂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2. 熟悉中药制剂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3. 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增强对中药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实习内容1. 生产车间参观在实习的第一周,我参观了中药厂的生产车间,了解了中药制剂的生产流程。

从药材的采购、加工、提取、浓缩、纯化、干燥、粉碎、混合、分装到成品出厂,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

2. 药材采购与加工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药材的采购与加工工作。

首先,我们要对药材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然后,根据药方要求,对药材进行炮制,如切片、炒制、蒸制等,使其达到规定的规格。

3. 制剂生产在制剂生产环节,我学习了散剂、丸剂、膏剂等常见剂型的制备方法。

例如,在制备散剂时,需要将药材粉碎、过筛、混合,最后装入规定的包装容器中。

在制备丸剂时,需要将药材提取液浓缩、干燥、粉碎,然后与辅料混合、制成丸粒。

4. 质量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其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质量检验的相关知识,包括外观、性状、含量、微生物等指标的检测。

同时,了解了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如原辅料的质量控制、生产工艺的控制、环境监测等。

5.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制剂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多个岗位的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生产进度和质量。

通过实习,我学会了与同事沟通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生产任务。

四、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对中药药剂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动手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多种制剂的制备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药药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中药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

2. 掌握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散剂、丸剂、煎膏剂等。

3. 了解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查方法,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

二、实验原理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制剂的制备、应用和质量控制的一门学科。

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包括原料的选择、炮制、提取、浓缩、干燥、制剂等环节。

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外观、含量、溶出度、微生物限度等方面。

三、实验内容1. 散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散剂的制备方法,熟悉散剂的质量检查。

(2)实验原理:散剂是指将药材粉碎成细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成一定规格的粉末制剂。

(3)实验仪器:粉碎机、药筛、研钵、天平、烧杯等。

(4)实验材料: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5)实验步骤:a. 将滑石、甘草粉碎成细粉。

b. 水飞朱砂成极细粉。

c. 将少量滑石粉放入研钵内,加入朱砂极细粉1.5g,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

d. 将甘草粉加入上述混合物中,研匀。

e. 按每包3g分包。

(6)质量检查:a. 外观检查: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b. 均匀度检查:按《中国药典》20xx年版一部检查,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明亮处观察,应色泽均匀,无花纹与色斑。

c. 水分检查:照《中国药典》20xx年版附录照水分测定法(附录 H)测定,不得过9.0%。

d. 装量差异检查:依照《中国药典》20xx年版一部附录I B检查,单剂量包装的散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2. 丸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丸剂的制备方法,熟悉丸剂的质量检查。

(2)实验原理:丸剂是指将药材粉碎成细粉,经过加水、炼蜜等工序,制成球形或椭圆形的制剂。

(3)实验仪器:粉碎机、药筛、研钵、天平、烧杯、炼蜜机等。

(4)实验材料: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黄等。

(5)实验步骤:a. 将药材粉碎成细粉。

b. 加水适量,搅拌溶解,制成药液。

c. 将药液倒入炼蜜机中,炼制成熟蜜。

药店中药药剂学实习报告

药店中药药剂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药剂学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于2023年在我国一家知名药店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中药药剂学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了解中药药剂学的实际应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23年6月至9月,实习地点为我国某知名药店。

该药店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经营品种丰富,包括中药、中成药、西药、保健品等。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内容(1)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与鉴别(2)中药煎煮、制剂及储存方法(3)中药处方调配与复核(4)中药咨询服务(5)中药市场调研与推广2. 实习过程(1)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与鉴别实习初期,我跟随经验丰富的药师学习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与鉴别方法。

通过观察、闻味、触摸等方式,了解中药饮片的性状、颜色、气味等特征,掌握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别技巧。

(2)中药煎煮、制剂及储存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中药煎煮、制剂及储存等环节。

学习了不同中药的煎煮方法,如先煎、后下、包煎等,掌握了中药制剂的基本操作流程。

同时,了解中药的储存条件,确保药品质量。

(3)中药处方调配与复核在药师指导下,我参与了中药处方的调配与复核工作。

学习了中药处方的组成、用法、用量等知识,掌握了中药处方的调配技巧,提高了处方调配的准确性。

(4)中药咨询服务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中药咨询服务。

通过与顾客沟通,了解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专业的中药用药指导,提高了自身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5)中药市场调研与推广在实习后期,我参与了中药市场调研与推广工作。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中药产品的市场前景,为药店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提高了中药药剂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中药药剂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2. 增强了实际操作技能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中药煎煮、制剂及储存等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中药药剂学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中药药剂学实习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习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实习单位介绍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中药的制剂技术和药剂学基础知识。

通过实习,我旨在进一步了解中药的制剂方法和药物生产过程,并掌握中药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

本次实习选择在某中药制剂厂进行,该厂是一家具有优良生产设备和先进技术的中药企业。

二、实习内容1. 药品生产工艺:通过参观生产车间,了解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药材的配制、炮制、研磨、浸泡、煎煮等步骤,以及制剂的制备、填充、封口等工艺。

2. 药物质量控制:学习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了解中药的理化性质分析方法、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微生物检验方法等。

参与药物的质量检验工作,学习药物的药理学作用、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等。

3. 药品稳定性研究:了解中药稳定性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参与药品的稳定性试验,学习药品稳定性测试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方法。

4. 检验设备操作:学习和操作常见的中药检验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熟悉检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5. 研究论文撰写:根据所参与的实验结果,撰写中药药剂学相关的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设计、结果分析和结论总结。

三、实习过程及心得体会在实习期间,我首先参观了该中药制剂厂的生产车间。

通过实地观察和导师的讲解,我了解到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其中,药材的配制和炮制是制剂工艺的重要环节,不同的药材需要经过不同的处理方法才能发挥最佳的药效。

在制剂的过程中,我还学习了一些填充和封口的技术,这些操作对于保证制剂的质量和保存期都非常关键。

在药物质量控制方面,我学习了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参与质量检验工作,我了解到每一批药物都需要进行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检验,以及微生物的检验,确保药物的符合国家标准和药典的要求。

我还学习了一些常见的药物质量评估方法,如溶出度、稳定性测试等,这些对于评估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中草药的提取、制备、质量控制等实验,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二、实验原理。

1. 中药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水、醇等溶剂进行提取,得到中草药提取物。

2. 药物制剂,将中草药提取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制备成颗粒、丸剂、散剂等各种剂型。

3. 质量控制,对中草药提取物和制剂进行质量分析,包括外观、含量测定、溶出度等指标的测定。

三、实验仪器与药材。

1. 仪器,提取仪、干燥箱、离心机、pH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等。

2. 药材,黄芪、当归、川芎、桂枝等。

四、实验步骤。

1. 药材提取,取一定量的药材,用水或醇进行提取,得到药材提取物。

2. 药物制剂,将药材提取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制备成颗粒、丸剂、散剂等各种剂型。

3. 质量控制,对制备的药物制剂进行外观、含量、溶出度等指标的测定,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药材提取物的质量分析,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药材提取物进行质量分析,确定其有效成分含量。

2. 药物制剂的质量分析,对制备的药物制剂进行外观、含量、溶出度等指标的测定,分析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中药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对中药的提取、制备、质量控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中药研究和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不仅让我们对中药药剂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中不断提升自己,为中药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参考文献。

1.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

2. 《中药学》。

以上为本次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谢谢阅读。

关于中药药剂实习报告

关于中药药剂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将所学的中药药剂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实习期间,我将参与中药饮片的加工、制备、质量控制等工作,了解中药药剂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实习为期一个月,地点为某中药企业生产车间。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中药饮片加工实习初期,我跟随指导老师学习了中药饮片的加工工艺。

首先,我们需要对药材进行挑选、清洗、晾晒、干燥等处理,确保药材的质量。

然后,根据不同的药材特性,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如切片、捣碎、炒制等。

在加工过程中,我了解了各种药材的药用部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药材识别能力。

2. 中药制剂制备在实习中期,我参与了中药制剂的制备工作。

首先,根据处方要求,准确称取药材,并进行预处理。

然后,采用煎煮、浓缩、过滤、干燥等步骤制备中药汤剂、膏剂、丸剂等。

在制备过程中,我掌握了中药制剂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了各种制剂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 质量控制实习后期,我参与了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工作。

主要内容包括:药材的检验、制剂的检验、成品的质量检验等。

在检验过程中,我学习了各种检验方法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提高了自己的质量意识。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习,我掌握了中药饮片加工、中药制剂制备、质量控制等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丰富了专业知识: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各种药材的药用部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各项工作,学会了相互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增强了质量意识: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质量控制工作,深刻认识到质量对中药制剂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质量意识。

总之,本次中药药剂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我国中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药药剂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中药药剂的基本制备方法,熟悉不同类型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

2. 熟悉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中药药剂学实验能力。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 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温度计、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漏斗等。

2. 试剂:盐酸、氢氧化钠、硫酸、乙醇、蒸馏水等。

3. 药材:滑石、甘草、朱砂、薄荷、黄连、黄芩等。

三、实验内容1. 散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散剂的制备方法,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2)实验步骤:① 将滑石、甘草、朱砂等药材按处方比例称取,混合均匀。

② 将混合药材进行粉碎,过80目筛。

③ 将粉碎后的药材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研匀。

④ 将研匀的药材过100目筛,得到散剂。

(3)实验结果:制备出的散剂外观均匀,无结块现象。

2. 煎膏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煎膏剂的制备方法,熟悉煎膏剂的特点。

(2)实验步骤:① 将薄荷、黄连、黄芩等药材按处方比例称取,加水煎煮。

② 将煎煮后的药液过滤,收集滤液。

③ 将滤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浓缩至一定浓度。

④ 将浓缩液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

⑤ 将搅拌均匀的煎膏剂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

(3)实验结果:制备出的煎膏剂外观光滑,无气泡,无沉淀。

3. 丸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丸剂的制备方法,熟悉丸剂的特点。

(2)实验步骤:① 将滑石、甘草、朱砂等药材按处方比例称取,粉碎成细粉。

② 将细粉过100目筛,得到丸剂原料。

③ 将原料与适量的水混合,制成丸剂。

④ 将丸剂干燥,冷却。

(3)实验结果:制备出的丸剂外观均匀,无结块现象。

四、思考题1. 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答: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2. 何谓共熔?处方中常见的共熔组分有哪些?答:共熔现象是指两种或更多种药物经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

中药药剂的实验报告(3篇)

中药药剂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中药药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中药散剂、煎膏剂、糖浆剂的制备方法。

3. 掌握中药药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二、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学院药学实验室四、实验指导老师XX教授五、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粉碎机、药筛、研钵、烧杯、天平、电热炉、磁力搅拌器、滴管、玻璃棒、玻璃管等。

2. 试剂:明腰黄、人工牛黄、青黛、龙胆末、黄柏、黄连、煅石膏、甘草、冰片、薄荷冰、白酒、蒸馏水等。

六、实验内容1. 散剂的制备(1)处方:明腰黄0.62g、人工牛黄0.15g、青黛0.93g、龙胆末0.62g、黄柏0.62g、黄连0.62g、煅石膏3.13g、甘草0.62g、冰片0.62g、薄荷冰0.62g。

(2)制法:1)将黄连、黄柏、龙胆末、甘草置乳钵中研匀,倾出。

2)将雄黄置研钵中,分次加入石膏(按等量递增法),套研均匀倾出。

3)取青黛少许置研钵研匀,将冰片、薄荷冰放入研钵中轻研,研匀后加入青黛、人工牛黄:石膏和雄黄混合粉顺序加入,每加一种药都要充分研匀。

4)再将黄连等四味药混合粉加入,研匀,至颜色均匀,装瓶即得。

(3)质量检查:1)外观检查: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2)均匀度: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检查,取供试品适量,称定重量,置直径9cm的圆筒中,轻敲使内容物均匀分布,将圆筒倒转,重复操作两次,用直径9cm的圆筒刮刀平行刮取,计算散剂含量,应符合规定。

2. 煎膏剂的制备(1)处方:明腰黄0.62g、人工牛黄0.15g、青黛0.93g、龙胆末0.62g、黄柏0.62g、黄连0.62g、煅石膏3.13g、甘草0.62g、冰片0.62g、薄荷冰0.62g。

(2)制法:1)将明腰黄、人工牛黄、青黛、龙胆末、黄柏、黄连、煅石膏、甘草、冰片、薄荷冰按处方比例称取。

2)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煎煮过程中不断搅拌,煎煮时间为2小时。

3)煎煮完成后,过滤去渣,取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加入适量白酒,搅拌均匀,放入冰箱冷却,待凝固后取出,切成小块,晾干即得。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引言: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制剂的配伍、制备、贮藏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学科。

本实验旨在通过制备中药药剂,探索中药的药理学和药剂学特性,为中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目的:1. 掌握中药药剂的制备方法;2. 研究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方法;3. 分析中药药剂的药理学特性。

实验材料和仪器:1. 中药材:川芎、白芍、当归、熟地黄;2. 溶剂:乙醇、水;3. 仪器:电子天平、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将川芎、白芍、当归、熟地黄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将其粉碎成细粉;2. 提取:将细粉加入适量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进行过滤,得到提取液;3. 浓缩:将提取液放入蒸发皿中,用水浴加热蒸发,直到得到浓缩液;4. 干燥:将浓缩液放入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得到中药药剂;5. 质量控制:使用电子天平称量中药药剂的质量,并使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6. 药理学特性研究: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中药药剂的吸收光谱。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制备了中药药剂,并进行了质量控制和药理学特性研究。

根据质量控制的结果,我们可以得知中药药剂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同时,通过观察中药药剂的形态特征,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其微观结构。

在药理学特性研究中,我们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中药药剂的吸收光谱。

通过分析光谱数据,我们可以得知中药药剂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浓度。

这对于进一步研究中药的药理学作用和药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中药药剂,并进行了质量控制和药理学特性研究。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中药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中药药剂的制备方法和药理学特性,为中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中药药剂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 王五,赵六. 中药药剂学实验教程[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掌握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

3. 学习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时间与地点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实验地点:中药药剂学实验室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粉碎机、药筛(100目)、研钵、烧杯、天平、蒸发皿、蒸馏装置等。

2. 试剂:中药药材(如黄连、黄芩、黄柏等)、蒸馏水、乙醇、盐酸等。

四、实验内容1. 中药药材的粉碎与筛分(1)称取一定量的中药药材,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规定细度。

(2)将粉碎好的药材过100目药筛,得到所需细度的药材粉末。

2. 中药煎膏剂的制备(1)将药材粉末与蒸馏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煮沸提取。

(2)过滤药液,将滤液置于蒸发皿中,浓缩至一定浓度。

(3)加入适量的辅料(如糖、蜂蜜等)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得中药煎膏剂。

3. 中药酊剂的制备(1)将药材粉末与乙醇按一定比例混合,浸泡一定时间。

(2)过滤药液,收集滤液,即为中药酊剂。

4. 中药散剂的制备(1)将药材粉末过100目药筛,得到所需细度的药材粉末。

(2)根据处方比例,将药材粉末与辅料(如滑石粉、淀粉等)混合均匀。

(3)将混合好的药材粉末过筛,即得中药散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中药煎膏剂实验制备的中药煎膏剂外观呈棕褐色,具有药材特有的香气和味道。

经测定,煎膏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要求。

2. 中药酊剂实验制备的中药酊剂外观呈棕色,具有药材特有的香气和味道。

经测定,酊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要求。

3. 中药散剂实验制备的中药散剂外观呈均匀粉末,无杂质。

经测定,散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要求。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中药煎膏剂、酊剂和散剂的制备方法,了解了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中药制剂符合要求,具有良好的质量和稳定性。

七、实验思考1. 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如何确保药材的质量和有效成分的含量?2. 如何选择合适的辅料和制备工艺,以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3.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有哪些?如何在实际生产中进行质量控制?八、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中药药剂学的重要性,掌握了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

中药药剂学毕业实习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学毕业实习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学毕业实习实验报告一、实习任务1.熟悉药用植物及其主要成分和药性,掌握采集、鉴别、储藏等药材常识;2、进行药材质量控制方面的检测,包括药材的外观、气味、性状、成分以及药效物质的检测;3、完成对中药注射液的制作和质量控制工作,掌握中药注射液的制作步骤,了解注射液的质量控制要求;4、熟练掌握中药酊剂制作及质量控制工作,提高熔炼、渣分离等技术水平。

二、实习情况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研发实习、质控实习和药剂制剂实习活动,对药剂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包括药用植物的采集、鉴别和储藏,对药材的质量控制及检测,中药注射液制备及质控,中药酊剂制作及质量控制。

首先,我参与了药材的采集、鉴别和储藏工作。

我学会了按照药材的性质,在采集、鉴别和储藏过程中,对其进行恰当的处理以保持其质量。

经过观察,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药材的风味、色泽、气味和硬度等方面的差异,也进行了药材的适当质量控制和储存。

我了解了药材水解提取中多种影响因素,学会了合理的离子交换技术,以及游离基检测、水解比检测等技术,以便准确掌握药材的特性和药效物质组成。

随后,我参与了中药注射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工作,学会根据不同的药物组成,使用正确的体积以及浓度,以达到精确制备中药注射液的目的;了解质量控制过程中常用的测试单位,掌握共振光谱和色谱等新兴技术,也进行了各种常规的质量控制检测,保证中药注射液的质量。

最后,我参与了中药注射液的制作及质量控制工作,学会了熔炼、渣分离等方法,以及将中药酊剂制作出来,学会了中药酊剂质量控制方面的技术,掌握了用色谱法正确检测不同酊剂组成的原料药和成品药的质量。

三、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我受益匪浅,对药剂学的使用、量的把握以及实验熔炼和渣分离的操作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实习期间,我掌握了药物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掌握了常规的质控技术,也学会了合理控制药剂质量的方法。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未来从事药学研究和从事药剂制作和检测工作都是很实用的,笔者在这里表示十分感激。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中药药剂学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中药药剂的制备过程、掌握相关制剂技术,并对所制备的药剂进行质量评估和分析。

通过实验,培养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对中药药剂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中药材:_____、_____、_____等。

辅料:_____、_____、_____等。

2、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精度为 001g。

粉碎机:用于药材的粉碎。

煎煮锅:不锈钢材质,容量_____L。

离心机:转速可达_____rpm。

干燥箱:温度可调节范围为_____℃至_____℃。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药材的预处理对选取的中药材进行拣选,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

将药材洗净、晾干,然后使用粉碎机粉碎成适当的粒度。

2、提取工艺称取一定量粉碎后的药材,按照一定的料液比加入溶剂(如水、乙醇等)。

在特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煎煮或回流提取。

3、分离与纯化提取液经过滤去除药渣。

滤液采用离心或沉淀等方法进一步去除杂质。

4、浓缩与干燥将滤液放入浓缩设备中,在适当的温度和真空度下进行浓缩。

浓缩液采用干燥箱进行干燥,得到干浸膏。

5、制剂的制备根据实验要求,将干浸膏与相应的辅料混合,制备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剂型。

6、质量检测对所制备的制剂进行外观、粒度、水分、含量测定等质量检测项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提取工艺结果记录不同提取条件下(如溶剂种类、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温度)的提取率。

分析提取条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

2、制剂质量检测结果外观:观察制剂的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判断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粒度:使用粒度分析仪测定制剂的粒度分布,评估其均匀性。

水分:采用干燥失重法测定水分含量,确保在规定范围内。

含量测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或其他合适的方法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判断是否达到预定标准。

3、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制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药店中药药剂学实习报告

药店中药药剂学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
作为一名中药药剂学专业的实习生,我深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清楚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和提高药剂学的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我在XX药业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中药药剂学实习,以期通过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中药药剂学的理论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中药药剂的制备、质量检验、配制和销售等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中药药剂的制备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药剂的质量符合标准。

此外,我还参与了药剂的配制工作,学习了如何根据医生的处方准确地配制出所需的药剂。

在销售环节,我学习了如何根据顾客的需求和病情,为他们推荐合适的中药药剂。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还加深了对中药药剂的了解。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中药药剂学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

我认识到,中药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努力提高。

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中药药剂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我还将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四、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中药药剂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既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也增强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我深信,这次实习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中药药剂学专业人才而努力。

中药药剂学实习报告(共9篇)

中药药剂学实习报告(共9篇)

中药药剂学实习报告(共9篇)中药药剂学实习报告第一篇《社会实践之中医院药学部实习报告》社会实践之中医院药学部实习报告每次的实践都会有意想不到的艰辛和收获,作为一名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我深深地认识到光是学理论是用处不大的,因为理论掌握得再好也只是理论,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把中药学知识发挥到最大的用处。

因此,这个暑假我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份医院药学部的实习机会,当然也很感谢主任能够给我这个机会,虽然申请的过程有点艰辛,但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坚持到底,这一次的成功告诉我即使再困难的事情也会蕴藏着机会,关键靠你能不能抓住机会,敢不敢去尝试,能不能坚持到底,我们不能被别人的质疑、别人认为的不可能而吓到,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都要去尝试一下,不尝试的话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能耐。

去中医院报到的第一天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办理了一切手续,最后被告知自己接下来的见习部门将会在煎药室和制剂室,每个部门轮流半个月,不能去门诊药房虽然有点遗憾,但我一定会服从安排把分配到的工作做到最好。

我首先去的是煎药室,刘老师带我去见组长--辉哥--一个很阳光的男生,看起来比我们才大几岁,他很热情,对我这个新来的见习生很照顾。

他向我一一介绍了煎药室的成员,大家都很热情,和他们交谈很快就消除了我心中的紧张和忐忑。

我的带教前辈是一个很胖的男生,他很认真也很负责,有问必答,最令我意外的就是他原来是我的同校师兄,有了这一层关系我们相处就很自然了,没那么拘谨。

我在煎药室的工作主要是剪药、送药和对药,煎药主要是去掉包装,但要把特殊中药分出来,这里就很需要用到中药学的知识了,有毒的、先煎、后下的等等都要有所区分,对于这个本人非常惭愧,中药学只是掌握得与理想还有段差距,不过很开心,那里的员工都很热情地教导我。

接着就是去门诊药房送药,这是每天上班每隔一个半钟必须要做的事情,这个工作是不允许出现差错和绝对不允许马虎的,因为一旦送错药导致病人吃错药的话那后果不堪设想,在顶着高要求的压力下,我莫名的感到了责任重如泰山。

中药学实验报告

中药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中药学实习时间:2023年8月1日-2023年8月15日实习地点:指导老师:实习科目:中药药剂实习主要内容:掌握软膏剂、丸剂、散剂的制备。

实验一紫草膏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软膏剂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 仪器:电磁炉、锅、纱布、粉碎机、七号筛2.药材:紫草10g,当归3g,生地黄3g,白芷3g,乳香3g,没药3g,麻油100g,蜂蜡三、试验内容制法:(1)原料处理:将乳香、没药粉碎成细粉,过七号筛;当归、防风、生地黄、白芷碎断;紫草用清水润湿。

(2)炸料制膏:取麻油100g于锅内,加热至约200℃,先将当归、防风、生地黄、白芷四味药炸枯,至白芷表面呈焦黄色,除去药渣,降温至约160℃,将紫草加入,用微火炸枯,至油呈紫红色,滤出药渣,加入蜂蜡(每油10g,蜂蜡2~4g)熔化,倾入容器中,待温度降到60~70℃时,加入乳香、没药细粉,搅匀至冷凝,即得。

四、思索题中药软膏有哪些制备方法?各有何特点?怎样选择?中药软膏制备方法:研正当、熔和法、乳化法。

研正当:将药品细粉用少许基质研匀或用适量液体研磨成细糊再递加其它基质均匀。

熔和法:将基质先加热熔化再将分次逐步加入边加边搅拌,直至冷凝。

乳化法:将油溶性组分混合加热熔融,另加水溶性组分加热至油相温度相近时,两液混合边加边搅拌,待乳化完全直至冷凝。

软膏剂基质较软,研磨后即可混匀,或主药不宜加热用研磨法,基质熔点不一样,常温下不易混匀,主药可溶于基质,或药材需要用基质浸渍有效成份用熔和法。

乳化法中有油水两相。

五、讨论当归、防风、生地黄、白芷四味药进行油炸时,因为温度过高,有些炸糊,但并不严重。

因为整个试验速度比较快,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不过,最终做出紫草膏还挺不错,色泽均一,闻着挺香,这个试验做还算成功吧。

实验二丸剂得制备一、实验目得掌握各种类型丸剂得得制备方法与操作要领。

二、实验仪器、试剂与药材1、仪器:粉碎机、七号筛(120目)、电磁炉、锅、纱布2、试剂:蜂蜜3、药材:熟地32g,山茱萸16g,牡丹皮16g,山药16g,获苓12g,泽泻12g三、实验内容六味地黄丸制法:1、炼蜜(中蜜):取适量得生蜂蜜,装入锅内,加热至沸后,纱布过滤,除去死蜂、蜡泡沫及其它杂质,然后继续加热炼制,至表面起黄色气泡,有明显光泽,手捻有一定粘性,但两手指分开无白丝。

中药药剂学实习报告范文

中药药剂学实习报告范文

中药药剂学实习报告范文实习时间:2022年7月至2022年9月实习地点:XXX市中医院指导老师:XXX实习课目:中药药剂学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在市中医院中药房、煎药室和药剂实验室的实际操作,巩固和加深对中药药剂学理论的理解,提高中药药剂配制、检验和研究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将来的从事中药药剂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 中药房的实习在中药房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中药的采购、储存、调配、销售等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熟练掌握了中药的配药流程,了解了中药的性质和功效,对药材的真伪鉴别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提供合理的中药建议,提高了我的沟通和服务能力。

2. 煎药室的实习在煎药室实习期间,我负责中药的煎煮、分剂和配送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中药煎煮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了不同药材的煎煮时间和火候。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处理特殊药材,如先煎、后下等。

这使我能够更准确地掌握中药的用法用量,提高了我对中药煎煮过程的把控能力。

3. 药剂实验室的实习在药剂实验室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中药制剂的制备、检验和质量控制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了解了中药制剂的基本工艺流程,掌握了不同剂型的制备方法,如散剂、煎膏剂、丸剂等。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中药制剂的质量检验,掌握了常见的检验方法和技术,提高了我对中药制剂质量的把控能力。

三、实习总结通过这次中药药剂学实习,我对中药药剂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实习过程中的实际操作,使我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的实际工作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和与患者的沟通,培养了我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这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也锻炼了我的综合能力。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中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导言:中药药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着重研究中药的混合、加工以及制剂的制备等方面。

实验报告旨在记录我们进行的一次中药药剂学实验以及所获得的结果和结论。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中药的制剂技术,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中药的制剂技术,了解中药的合理配伍规律,并掌握制备中药煎剂和丸剂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1. 实验材料:(1)中药材:人参、黄芪、当归、枸杞子。

(2)辅料:麦芽糊精、淀粉、葡萄糖。

2. 仪器设备:(1)研钵、研针、药锅。

(2)电子天平、温度计。

三、实验步骤:1. 中药煎剂的制备:(1)称取适量的人参、黄芪、当归分别,洗净。

(2)将药材放入研钵中,添加一定量的水,并用研针细细磨碎。

(3)将磨碎的药材放入药锅中,加水适量,加热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煎煮一段时间。

(4)煎煮完成后,倒入容器中,待凉后过滤出煎剂。

2. 中药丸剂的制备:(1)称取适量的人参、黄芪、当归、枸杞子,洗净。

(2)将药材放入研钵中,加入麦芽糊精、葡萄糖并一起研磨。

(3)将研磨后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搅拌均匀。

(4)将混合好的药丸料压制成均匀大小的丸剂。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中药煎剂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制备的人参、黄芪、当归煎剂均具有很好的颜色和气味,表明制剂的工艺操作正确。

通过对煎剂的理化性质实验,我们发现,人参煎剂具有清热、生津的功效;黄芪煎剂具有补气、健脾的作用;当归煎剂具有补血、调经的功能。

这与我们预期的中药性能相符合,说明我们的实验结果可靠。

2. 中药丸剂实验结果分析:在制备中药丸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药丸料的加入量和压制力度对丸剂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如果药丸料过多或压制力度不均匀,则丸剂易碎或质量不均匀。

通过多次调整药丸料的加入量和压制力度,我们最终制备出了质量稳定、形状均匀的中药丸剂。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中药药剂学实验,我们掌握了中药的制剂技术,了解了中药的合理配伍规律,并成功制备出中药煎剂和丸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2.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

5g三、实验内容制法:(1)水飞朱砂成极细粉。

(2)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

(3)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

再称取朱砂极细粉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按每包3g分包。

四、思考题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2、何谓共熔?处方中常见的共熔组分有哪些?共熔现象是指两种或更多种药物经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

3、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应如何制备?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可视药物的性质、用量及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的多少而定。

一般可利用其它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若液体组分含量较大而处方中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吸收时,可加入适当的赋形剂吸收.若含挥发性物质,可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后并进一步在水浴上蒸发,加入固体药物或赋形剂后,低温,干燥即可.五、讨论甘草因含有纤维性物质在粉碎过程中较难成细粉,总有残渣,粉碎好多次,最后还是没把甘草的细度粉碎成标准要求.因而,后面的研磨,总有粗颗粒无法研碎,制出的益元散中也可以明显看出甘草残渣.一、实验目的掌握药酒、酊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

仪器:粉碎机、药筛(20目,65目或60目)、渗漉筒、铁架台、铁夹、烧杯(1000ml,400ml)2。

药材:蕲蛇(去头)12g,防风3g,当归6g,红花9g,羌活6g,秦艽6g,香加皮6g,白酒加至1000ml.三、实验内容制法:以上七味,蕲蛇粉碎成粗粉,其余防风等六味共研碎成粗粉,与上述粗粉混合均匀,置烧杯中,加入白酒适量,拌匀,浸润0.5小时,使其充分膨胀,装入底部填有脱脂棉的渗漉桶中,层层轻压,装毕后于药面覆盖滤纸一张,并压小瓷片数块,加白酒使高出药面1~2cm,盖上表面皿,浸渍48小时后,以白酒为溶剂,按渗漉法调节流速每分钟1~3ml渗漉,收集渗漉液900ml,加入蔗糖100g,搅拌溶解后,过滤,制成1000ml,即得。

本品含醇量应为44%~50%。

四、思考题1、比较药酒、酊剂的异同点?相同点:药酒与酊剂同为浸出药剂。

不同点:(1)药酒溶剂为蒸馏酒,无一定浓度,制备方法有浸渍法和渗漉法,常加入糖或蜂蜜作为矫味剂;(2)酊剂的溶剂为不同浓度的乙醇,有浓度规定,制备方法除上述两种还有溶解法和稀释法,一般不用添加矫味剂。

2、浸出药剂中哪些剂型需要测定含醇量?酊剂和流浸膏剂需测乙醇含量。

五、讨论蕲蛇在粉碎过程中,蛇皮和蛇刺难以被粉碎,但是其他部分被粉的过细。

在装入渗漉桶中时,由于不小心,导致渗漉桶壁上粘上许多药材,造成实验误差。

此外,时间有限,并没有浸渍48个小时,一个多小时后就开始渗漏,因为严格按照要求流速每分钟1~3ml渗漉,结果实验全部做完后也没能收集到要求的900ml,而且药酒颜色有些淡.一、实验目的掌握煎膏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

仪器:电磁炉、锅、纱布若干2。

药材:益母草125g,红糖31。

5g三、实验内容制法:取益母草洗净切碎,置锅中,加水高于药材3—4cm,煎煮两次,每次0。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1—1.25(80-85℃)的清膏.称取红糖,加糖量1/2的水及0。

1%酒石酸,直火加热熬炼,不断搅拌,至呈金黄色时,加入上述清膏,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1.4左右,即得.四、思考题1、制备煎膏剂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制备煎膏剂的过程中应控制加入糖或蜂蜜的量,防止出现返砂现象。

煎煮2-3次为宜,浓缩至浓缩液滴至纸上液滴周围无水迹时为度,收膏时一般加入糖或蜜的量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分装时应待煎膏充分放冷后再装入容器。

2、如何防止煎膏出现“返砂"现象?炼糖时尽量缩短加热时间,降低加热温度,使糖部分转化,控制糖的适宜转化率。

3、按传统法收膏标识有哪些?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加入糖或蜂蜜的量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收膏时随着稠度的增加,加热温度可相应降低,收膏稠度视品种而定.4、煎膏剂与糖浆剂有哪些异同点?两者都是水提取物加糖或蜂蜜制备而成,糖浆剂是浓蔗糖水溶液,煎膏剂是稠厚状半流体剂型,煎膏剂需要浓缩和收膏,糖浆剂一般不用。

五、讨论煎煮时间长,太费时.在浓缩时为缩短浓缩时间加大了火力。

温度控制不当,在熬炼红糖时并没有呈现金黄色,而是深红棕色。

最后的实验成品呈棕黑色,为稠厚的半流体,味道苦。

实验四板蓝根颗粒的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与质量要求。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仪器:电磁炉,锅,纱布2。

药材:板蓝根、红糖3。

试剂:无水乙醇、蔗糖粉、糊精三、实验内容制法:取板蓝根14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0倍量水,1。

5小时,第二次8倍量水,0。

5小时,煎液纱布过滤,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加乙醇使含量达60%,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的蔗糖粉和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制成60g,即得。

四、思考题1、制备颗粒剂应注意哪些问题?颗粒剂的制备过程中,提取遇到挥发性成分要采用低温至稠膏状,精制95%乙醇适量,制粒用一号筛,赋形剂的用量一般不超过稠膏量的5倍。

2、颗粒剂通常应做哪些质量检查?辅料用量,外观检查,溶化性,水分,硬度,粒度,装量差异,卫生学检查等。

五、讨论浓缩时,为加快浓缩速度,适当提高温度,得到的浓缩液密度有点低,导致加入蔗糖粉后并未出现颗粒,但加入大量蔗糖粉后,板蓝根颗粒渐渐析出,但颜色呈淡棕色,大概因为加入蔗糖太多,导致颜色有所变化.实验六紫草膏的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操作关键及注意事项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

仪器:电磁炉、锅、纱布、粉碎机、七号筛(120目)2.药材:紫草10g,当归3g,生地黄3g,白芷3g,乳香3g,没药3g,麻油100g,蜂蜡三、实验内容制法:(1)原料处理:将乳香、没药粉碎成细粉,过七号筛;当归、防风、生地黄、白芷碎断;紫草用清水润湿。

(2)炸料制膏:取麻油100g于锅内,加热至约200℃,先将当归、防风、生地黄、白芷四味药炸枯,至白芷表面呈焦黄色,除去药渣,降温至约160℃,将紫草加入,用微火炸枯,至油呈紫红色,滤出药渣,加入蜂蜡(每油10g,蜂蜡2~4g)熔化,倾入容器中,待温度降到60~70℃时,加入乳香、没药细粉,搅匀至冷凝,即得.四、思考题中药软膏有哪些制备方法?各有何特点?如何选用?中药软膏制备方法:研合法、熔和法、乳化法.研合法:将药物细粉用少量基质研匀或用适量液体研磨成细糊再递加其余基质均匀.熔和法:将基质先加热熔化再将分次逐渐加入边加边搅拌,直至冷凝。

乳化法:将油溶性组分混合加热熔融,另加水溶性组分加热至油相温度相近时,两液混合边加边搅拌,待乳化完全直至冷凝。

软膏剂基质较软,研磨后即可混匀,或主药不宜加热用研磨法,基质熔点不同,常温下不易混匀,主药可溶于基质,或药材需要用基质浸渍有效成分用熔和法.乳化法中有油水两相。

五、讨论当归、防风、生地黄、白芷四味药进行油炸时,由于温度过高,有些炸糊,但并不严重。

因为整个实验速度比较快,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不过,最后做出的紫草膏还挺不错的,色泽均一,闻着挺香,这个实验做的还算成功吧.实验七丸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各种类型丸剂的的制备方法与操作要领.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

仪器:粉碎机、七号筛(120目)、电磁炉、锅、纱布2。

试剂:蜂蜜3.药材:熟地32g,山茱萸16g,牡丹皮16g,山药16g,茯苓12g,泽泻12g三、实验内容六味地黄丸制法:(1)炼蜜(中蜜):取适量的生蜂蜜,装入锅内,加热至沸后,纱布过滤,除去死蜂、蜡泡沫及其它杂质,然后继续加热炼制,至表面起黄色气泡,有明显光泽,手捻有一定粘性,但两手指分开无白丝.此时蜜温在116-118℃.(2)以上6味,粉碎成细粉,过七号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80-110g,制丸块,搓丸条,制丸粒,每丸重9g;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35-50g与适量的开水泛丸,干燥,制得水蜜丸.四、思考题炼蜜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炼蜜的程度,用蜜量及合药时温度?炼蜜目的:除去杂质,破坏酶类,杀死微生物,降低水分含量,增加粘合力。

嫩蜜适合含较多油脂、粘液质、胶质、糖、淀粉、动物组织等粘性较强的药材制丸.中蜜适合粘性中等的药材制丸。

老蜜适合粘性差的药材制丸.蜜温一般60—80℃,用量1:1-1:1。

5。

五、讨论蜂蜜中加开水有些多,导致和药材时过稀,搓丸时有些困难,总是粘手,且表面粗糙不光滑,但通过将手用水沾湿,再搓丸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药丸经烘箱烘烤之后,变干许多,又黑又亮,色泽均匀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