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学的创作过程: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传达
2、(艺术积累阶段)艺术发现的涵义:就是对创作材料之新意蕴、新形势的体验和挖掘
3、(艺术积累阶段)创作动机
(1)含义: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
(2)动态轨迹:内在需要鼓动——作家心理失衡——形成易感点——与外部刺激相迎合——形成极强的行动力量——支配整个创作过程。
(3)分类:远景动机(如某些浪漫型作品对情感、理想之讴歌)、近景动机(如现实主义作品)、主导动机(《辞宴书》贾平凹)、非主导动机(体现为作品的次要主题)、高尚动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卑下动机(木子美,性爱为主题的网络写手)、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参杂个人情绪发
泄)。
4、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
(1)回忆与沉思
(2)想象和联想
(3)直觉与灵感
(4)理智与情感
(5)意识与无意识
5、想象的概念:即刘勰《文心雕龙》中所谓的“神思”,它是指人在头脑中对人原有的记忆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构建新的审美形象的心理过程和心理能力。
6、想象的两种基本类型:在造性想象(复原)+创造性想象(变异)
7、文学或审美中想象的基本特征
(1)自由性(超时空性)
(2)主体性(创造性、能动性,个性)
(3)形象性
(4)情感性
(5) 非逻辑性
8、科学想象与审美想象的区别
1、实用性(功能性、目的性)——非实用性(非功能性、非目的性)
2、不许虚构——可以虚构
3、符合逻辑——不符合逻辑
9、联想:
概念: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和心理能力。想象的基础。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四种类型: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其他的)关系联想
10、直觉的概念:
感知之余的直接觉悟,即主体不经明显的理性思维过程,而仅靠感知来直接获得情感愉悦,把握对象的意蕴内涵。它是感觉的特殊形式。
11、直觉的特点:
(1)从思维发生时间来看具有直接性和即时性。
(2)从思维对象和思维结果看具有形象性。
(3)从思维的准确度看具有待证性和模糊性。(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4)从思维的方式来说具有非理性和感悟性。(非理性:省略或压缩思维过程;感悟性:由形象直观而觉悟)
12、灵感的概念:
创作中思维突然活跃、思路豁然开朗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13、灵感的基本特点:
(1)、偶发性。《文赋》:“来不可遏,去不可止”。陆游:“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2)、短暂性。东坡:“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3)、一次性。
14、直觉和灵感的区别:
(1)、直觉要解决的问题是突然来到主体面前的对象,而灵感要解决的问题是主体长期悬而未决的。
(2)、直觉的产生无需偶然诱因,而只需主体的知识与经验积累、灵感除了要有知识准备之外,还特别需要偶然诱因的激发。
(3)、直觉是对面前的对象的直观;灵感则也许是没有具体对象的。
(4)、直觉的结果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而灵感一般是积极的思维,错觉不叫灵感。
15、理智与感情的关系
(1)、感情在艺术构思中是动力因素,理智则是约束、规范、升华因素(例析《红楼梦》之“共读西厢”——唱腔、吐词与人物身份,如黛玉的“呸”,低而婉转,既富美感,又符合女孩子身份);
(2)、没有感情徒有理智,理智便有束缚想像力的负作用;
(3)、失去理智而徒有感情,感情也能将作家推向不知所往;
(4)、理智与感情之间是冲突还是相互促进,往往被作家当下心理状态所决定。
16、意识与无意识
①在文学活动中,意识起主导作用,无意识起辅助作用。
②意识对无意识有制约作用:
一方面,无意识在组合材料时所遵循的主导线索是意识提供的;
另一方面,无意识活动的方向要靠意识来指引。
17、艺术传达的概念:作家将构思成熟的形象和想法,转换为语言、文字符号,并固定在纸张或其他媒质上,使其成为物质性的文本,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话语系统。
18:文学的物化:文字化
1)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
常见问题:
第一,创作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发展逻辑。
——普希金:“达吉雅娜跟我开了一个多大的玩笑,她竟然嫁了人!我简直怎么也没想到。”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列夫·托尔斯泰:“他们(指人物)作那些理想生活中应该作的,和
现实生活中常有的,而不是我愿意的。”
第二,作家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
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群魔》,最初意图在于攻击别林斯基等人,但后来俄国旧贵族是可恨的,该赞美的最后变成了魔鬼式人物。
19、什么叫“ 文学体裁” ?你是怎样理解欧洲的“ 三分法” 和中国现代的
“ 四分法”的?
(1)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具体存在样式,是由构建文学作品内容的方式、手段、语言和结构等因素有机综合而呈现出来的文学作品的外显形式,是由一定作品群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共同特征所构成的一种形式规范。又叫做“文体”或“文类”。
(2)“三分法”:
欧洲通行的“ 三分法” 是将文学分为抒情类、叙事类和戏剧类三种。
——抒情类作品侧重自我思想感情的表现。
——叙事类作品侧重通过交代事件、刻画人物来再现社会生活。
——戏剧类作品则在舞台时空中主要通过人物台词和动作来反映生活。(3)“四分法”:
现代中国通行的四分法是将文学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类。20、文学体裁的特征有哪些?文学体裁稳固性、相对性的表现各自有哪些方面?(1)特征:稳固性、变异性、相对性
(2)稳固性:规范性、适应性、继承性
(3)相对性:
第一,从体裁的自身存在来说,它是相对稳固的、变异的历史性存在。
第二,体裁的划分,都只是针对已有文学来进行的,而无法涵括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样式。
第三,体裁对既有文学的总体归纳和概括,也只能是大体的,相对的。
第四,体裁之间的界限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第五,体裁与作品之间的归属关系也不是绝对的,而只能是相对的。
21、为什么说文学体裁是社会大环境和文学小环境双重影响的产物?
(1)、体裁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社会生活对文学的客观要求和限制,不但不同的生活和对生活的感受召唤作家用不同的体裁去描写之和阐释之,而且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异的知识背景和经济水平也影响体裁的发展状况。
(2)、体裁的形成和发展也体现了作家精神上的主动探索和构建,体裁既是对作家创作的一种规约,又能在作家尊重它的内部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得以改建、重建和创建。
22、文学体裁对于创作和欣赏有何意义?
第一 , 体裁对于创作具有限定和制约功能。
第二 , 体裁对于创作具有指导和示范功能。
第三,体裁对于欣赏具有预期和引导功能。
23、诗歌的涵义是什么?诗歌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涵义:指的就是一种高度集中地表现生活(客观的和主观的),饱含情感,富有想象,语言精练,具有鲜明节奏感的音乐美和分行排列的建筑美的文学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