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应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合集下载

语文教学适应新课改几点思考

语文教学适应新课改几点思考

浅谈语文教学适应新课改的几点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并建立形成新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

而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适应课改精神?个人认为语文教学要走向“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三转变二优化一体现”。

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1)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仍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这无疑是对学生的身心和智力造成极大的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

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

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

2022版语文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七篇

2022版语文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七篇

2022版语文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七篇2022版语文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1前些时候,县教研室组织全体语文教师一起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回来后,我又通读了一遍。

读完后,我对语文教育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也有了更明确的目的。

在这次新课标中,一些修改过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更加人性化和有针对性,对于传递祖国的汉字文化无疑是更有益的。

现在我针对第二学段的目标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新课标在识字和写字目标上减少了会写字的数量,减轻了学生会书写汉字的负担,也减轻了一些学习压力。

现在的学生接触的新事物多了,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也更强了。

但我们的教育却仍然把他们牢牢锁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让他们失去了开发自己兴趣和培养自己爱好的时间,适当的减轻一些学习压力,可以让学生尝到更多的童年乐趣,在这些童年乐趣中积累的经验和经历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也会有推动作用。

2.在阅读目标上增多了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明确提出疑问的要求。

学习贵在有疑,针对疑问可以明确提出问题,并且找到解决的方法。

现在的教育还是停留在教师讲授的阶段,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和能力都不足,而发现学习已经几经论证,是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发现问题,并找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方式,并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而反三,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3.习作目标中指出“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这个目标的明确提出比原先“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更具体,也更明确了。

使得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有更清晰的思路,也更有利于学生把作文写得生动有趣,在写作时突出重点,抓住细节描写。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越来越贴近生活和释放学生天性以及跟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改善的一面,相信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有更大的进步。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前准备
万事开头难,若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同样,若想让一节课取得预期的效果也应提前做好准备。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进行备课,提前模拟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些状况以做到“有备无患”,同时向学生发放导学案,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个初步了解,以便在课堂上取得更好的听课效果。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应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

首先,做一个巧妙的导入,可以用一个小小的故事来介绍课文的作者,也可以通过近期比较热点的内容引出课本内容,当然也可开门见山,直接介绍所学内容。

其次,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动脑的习惯,交给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再次,营造一个良好的、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以此来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课后巩固
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是必须的,但并不提倡“题海战术”。

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在于查缺补漏,而不是为了作业而作业。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业难度和作业量,在学生进行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得到相应锻炼并且有所收获。

另外,语文向来是极具魅力的,对于初中生来说,课本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心理需求,不能满足其对文学的渴望。

教师一方面应大力提倡学生多看课外书,从各个方面学习语文知识,获得文学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找一些有意思的历史事件或名家趣事等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渴望。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六点”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六点”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六点”摘要: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依照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理论作为指导,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感性与理性知识,积累知识和经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掌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趣味性;探索性;创新性;操作性;现实性;前瞻性;语文综合性的理解极为可观,既有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有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性发展,还有对思想感情的陶冶与升华,所以说,语文教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不易,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综合性指的还有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也有与社会的、自然的、科学的综合、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信息的互相促进与发展。

一、《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应该重视第一点:趣味性“游戏是显示儿童智力最自由、最自然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中,儿童可以认真学习周围世界,并为显示出个人的积极性而开阔了广阔天地。

”(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语),因此,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喜新和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教师通?^创设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和积极的心态下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延长使用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身经历探索知识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数学的魅力。

二、《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应该重视第二点:探索性“知识,只有当他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

”(列夫?托尔斯泰)所以,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急于提示学生怎样去补充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开动脑筋,自己得出课题中缺少的问题,以及怎样补充问题的方法;关于探索在小学学生来说主要有:1.结合生活实际;2.让学生大胆想象;3.小组讨论、实验操作、证实疑问;4.简单应用、引导小结。

不落窠臼,方能流金溢彩——浅谈新课改中的小学语文教学.doc

不落窠臼,方能流金溢彩——浅谈新课改中的小学语文教学.doc

不落窠臼,方能流金溢彩——浅谈新课改中的小学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个界定表明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而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引导学生学好语文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总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认认真真地记,辛辛苦苦地练,以讲读为中心,要讲深讲透,不留盲点。

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材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的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应用性也让我们改变了教学观念和行为习惯,把握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实践性、民族性的特点,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落传统的窠臼,跳开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狭隘的语文教学,进入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综合学习的课堂教学中,进入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语文,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流金溢彩。

实践一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整合1.语文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案例一: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一文教学中,老师在引导学生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明白了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之后,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儿没有草的地方也长出了红的花儿绿的草,再让学生画一画没有花儿没有草的地方下雨之后的变化,在学生饶有兴趣地创作中,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有美术这一艺术学科的引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便感到异常轻松,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内容感悟的欲望,语文学习可以说是一种享受了。

2.语文与美术学科、音乐学科的整合案例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穿插了综合实践活动:a.画春天。

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春天(看到的春天、听到的春天),再让学生画一画眼中的春天,评一评。

b.展示台唱春天。

唱唱关于春天的歌曲,如《嘀哩嘀哩》《小鸟小鸟》等,这样使口语交际更有凭借,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及新课改心得体会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及新课改心得体会

2024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及新课改心得体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更新与改革。

2024年,小学语文课程纲要(新课标)正式出炉并实施,这一改革对于小学语文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新课标和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亲身感受到了这一改革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并分享我在新课标和新课改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新课标加强了对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

新课标将听、说、读、写、评价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语文学习体系。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把语文拆分为单一的知识点,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

这样的改革使得教学和学习更具有系统性和关联性,学生可以从各个方面综合运用语文,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其次,新课标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在教学理念上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

学生们通过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再次,新课标注重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强调学科交叉和实际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和项目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此外,新课标注重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新课标在知识内容上注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化的融入。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接触现代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背景,形成广泛而深入的文化素养。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新课标和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积极影响。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语文要素”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语文要素”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语文要素”在新课改理念引领下,“语文要素”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词之一。

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的线索,“语文要素”是贯穿新教材的主线,用好“语文要素”这把钥匙,就能精准打开部编语文新教材,真正让“好教利学”目标在课堂中落地。

其实,部编版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导语页都明确而又具体地提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精准的导航。

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呢?下面我就谈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依据课标,整体把握,明晰语文要素语文要素作为贯穿整套教材的线索,是以螺旋上升的编排形式呈现的。

一二年级教材中的语文要素没有明确点明,大多体现在练习题中;从三年级开始,编者在每册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有专门章页,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明本单元语文要素,让教师整体把握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训练重点。

教学之前,首先我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梳理,真正明白语文要素在本单元中需要落实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然后在学课文前先带领学生解读单元导读,把握好单元教学重点,循序渐进,并通过有层次、有梯度的教与学,稳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这样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

语文要素在课堂中的落实并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就可以实现的事情,只有真正弄懂来龙去脉,语文要素在课堂中的落实才能更加扎实有效。

二、基于学情,明确目标,提取语文要素学生对于提取简单、明显信息已有一定基础,而对于准确提取关乎课文内容的关键信息,并且综合利用这些信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就需要教师精准的“教”。

教得精准、有层次,学生的学才能步步为营、循序渐进,“一课一得”才能达成。

三、依托目标,精准教学,落实语文要素“语文要素”的学习要依托明确的目标。

例如《青蛙写诗》一课的课后习题为:“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

”我在备课时根据这一题目,完善教学目标,将学生对逗号和句号的认识与运用纳入其中,这样在教学实践中语文要素就找到了落脚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指导,我在文本讲解中做出了如下设计:1.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小蝌蚪、水泡泡、水珠等图片,并要求学生说一说它们是什么?由此联想到什么?2.要求学生结合图片中小蝌蚪、水泡泡、水珠的形状找出文中对应的符号,并圈出逗号、句号和省略号,说一说小蝌蚪、水泡泡和水珠的图片与标点符号的联系。

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一、引言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是指为了适应时代变革和学生发展需求而进行的语文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

二、课程目标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现代社会中自如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思考和创新。

为实现这一目标,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思想和情感;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其能够独立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类型的文本;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运用语言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内容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言文字知识、文学知识、阅读与鉴赏、写作与表达等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1. 语言文字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2. 文学知识: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3. 阅读与鉴赏:包括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网络文本等方面的阅读与鉴赏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 写作与表达: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叙事文等不同类型的写作与表达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 问题导向: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4.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5. 创新实践:通过开设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打 下扎 实 的语 文 学习 的基 础 ,这 是 与课程 改 革 的 目标 背道而 驰 的 。至 于 课外 语 文活 动 ,有 的 目的 不明 ,组 织 不利 , 时间花 了 不 少 ,学 生在 学语 文 、用语 文上 收 获不 大 。这 就 需要 加 强 目 的
要 确 定 学 生 的主 体 地 位 ,使 学 生 有 比较 充 足 的识 字 写 字 的 时 间 、读 书 思考 的 时 间 、讨论 交 流 的时 问等 等 ,并且 要 落 实到 每
关 键词 :小学 语文 新 课改 问题


充分 发挥 师 生双 方在 教 学 中的 主动 性和 创 造性 ,正确
处理 教和 学 的关 系 首 先 ,要在 教 学 中充分 发 挥学 生 的 主动性 和创 造性 ,要摒
宽语 文 教学 的 途径 、形 式 。 教学 内容 、形 式 、途 径要 向 自然 、 社 会 、现实 生 活开 放 ,也就 是 说 ,必要 时 语文 教 学要 走 出去 。
教 材 内容不 能增 删 ,教 材顺 序 不 能调 整 。以 “ 课 本 为 中心 ” , 必然 导 致课 程 内容 的封 闭 、狭 窄 甚至 过 时。 新的 教 材观 主 张 , 教 师 不要 “ 教教 材 ” ,而要 “ 用教 材 教 ” ,也 就是 要 活 用教 科 书 。教 师可 以根 据 教学 需要 对 教 材进 行必 要 的增 删 调整 。与 教 学 内 容不 合 的课 文可 以调 整 ,还 可 以增 加 紧 密联 系现 实 的课 文 ,如 :有 关 “ 奥 运” 的 、新 农 村建 设 的等 等 。但 是 ,我们 也 应 保 持 清醒 的头 脑 ,要 明确 语 文教 科 书仍 然 是最 基 本 的课程 资
谈 新课 改下小学语文教 学应 注 意的问 题

新课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精选6篇)

新课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精选6篇)

新课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精选6篇)新课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1《新课程标准》已经于修订并颁布实施,通过近阶段对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学习,自己对新课程有了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也使自己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经过这些年的教学探索,结合学生实际,深刻认识到新教材内容发生了很多变化,这就要求教师相应的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反思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现总结如下:一、教学观念的改变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

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

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因而,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如: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作为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

要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反思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新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误区

新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误区

句话 都是小心翼翼 , 字斟句酌 , 惟恐侵犯 了属 于学 关 于“ ” 讲 的问题 , 我们 国家的语文教 学大体可
生的 自由空 间。
合作探究的一个较 为有效 的手段 和表现形式 ,但应 该承认的是 , 分组并非合作的唯一手段。有的小组 , 合作只是形式 , 没有相互支持和配合 , 没有协调解决 问题 , 绝大多数学生 自行其 是 , 生生互动根本没有发 生。同时 , 有些 自制力低下的小组还 会乱 中取乐 , 甚
倍受欢迎 的合作探究是课改倡导 的新 的学 习方

新 课 程





r Leabharlann 画设计让学生爱不释手 , 流连忘返。但是 , 如果这些 课件 效果 淡化 了课堂 的主题 , 甚至 由“ 助手” 变成 了
关 注 的 只是 某 个 问 题 的 特点 ,而 对 其 他 问题 的认 识
多媒体进课 堂, 这大概 已形成 了“ 共识” 。多媒体
能不能用? 以用。 可 但怎么用 ? 在哪里用? 值得深思。
理, 我们教师不是失去其存在价值 了吗? 药》 像《 这类的 文章,即便是学问深厚者,理解起来恐 怕也有一定难 度, 更不用说学生 。因此 , 简单 的“ 一刀切 ” 是不行 的。
划分为 四个 阶段 : 私塾 阶段 是不开讲 ; 文革 ” “ “ 和 文 革” 前学堂阶段是满堂灌 ;文革” “ 后启发式 阶段是过
于精讲 ; 现今的 自主式阶段是不敢讲 。尤其是现 在 ,
杜威 的“ 学生 中心论 ” 许多年前 我们就 曾批判 地吸 ,
取过 , 可现在许多人却仿佛在无条件地全盘接纳。学 生都处在成长和发展阶段 , 其经验 、 感悟 和体验是有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阅读和写作教学方面,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介绍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

一、阅读教学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新课改强调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新课改下,小学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强调阅读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教师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阅读能力。

1. 多媒体阅读教学。

新课改提倡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阅读教学,比如使用电子课件、幻灯片、视频等,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2. 阅读理解教学。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完成各种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 听读阅读教学。

新课改提倡通过听读阅读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或者录音让学生听读课文,让学生在听觉上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语调,提高学生的语感。

二、写作教学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

新课改下的小学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写作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 写作训练。

新课改强调通过写作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写作能力。

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2. 写作评价。

新课改强调写作评价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比如评分、评语、互评等。

写作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改应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新课改应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新课改应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摘要】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与形式的改革。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小学语文课改的实验必须紧抓课堂环节,追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益与教育质量。

在此,我列举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一、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因材施教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学生的学情和发展是教学中的关键起点和落点。

因此,在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先关注学生的实际学情,结合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真正做到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体现以学定教,以学促教。

其次,老师应制定明确、有层次的、有梯度的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应体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不仅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对于一篇课文,哪些知识需要学生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运用,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老师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

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要求也应明确指出来。

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学习水平等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层次,确定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协调的分层递进的教学目标,以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深层次的学习活动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有了合适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需求及教学目标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创造能引发学生思维或情感的学习环境,把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整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发展。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其能否进行深层的语文学习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基础语文发言稿范文初中

新基础语文发言稿范文初中

新基础语文发言稿范文初中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新基础语文的一些看法。

新基础语文作为我们初中生必修的一门学科,承担着培养我们语文能力的重要使命。

在学习新基础语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语文思维和表达能力。

首先,新基础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语文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把握和运用能力。

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使语文知识得以运用,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因此,我认为新基础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语文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其次,新基础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语文表达能力是指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能力。

通过写作、演讲等形式,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清晰、准确、生动、得体。

因此,我认为新基础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内外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

总的来说,新基础语文作为我们的一门必修课,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语文这门学科,使之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希望我们大家能够在新基础语
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加熟练地运用语文,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谢谢大家!。

新阶段语文教学应重视什么论文

新阶段语文教学应重视什么论文

新阶段语文教学应重视什么【摘要】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形势下,农村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忽视了许多本应重视的问题。

教育教学中忽视了部分基本功的训练和许多薄弱环节的训练,应重视“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目标要明确,氛围要浓厚,形式要多样,紧跟时代要求。

【关键词】农村教育语文教学基本功训练思考新课程改革的大潮推动着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研讨,无论是教学理念方面还是教学方法方面,都在不断深入,使传统教学中的许多不足都得以发现并弥补。

因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致使语文教学生活化而又复杂化。

语文教学的“教教材”要改变为“用教材教”,教学中的客体——教材和教师要根据这种变化因时因地去符合主体——学生的需要。

在传统教学和新课改教学的转变时期,在此起彼伏的研讨声中,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谈讨。

教育教学中忽视了部分基本功的训练和许多农村教育中薄弱环节的训练,应重视“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

一、听的训练。

目标应明确。

要求不能偏低学生天天听课,数量上这项训练过量,甚至听烦了许多学生。

但是,有目的、有要求的训练很少进行,听的准确性及速度的训练同样较少。

因此,语文听力的专项训练应被重视。

如小学语文教学中,声韵母及字音方面的语音听力训练、字词听写速度及准确性的训练都不足,更缺少方法指导。

初中语文教学应继续重视小学教学中的训练内容,更应在听句、听段、听篇方面特别训练,如在所听内容的信息检索能力上要加强训练。

这为学生其他方面的进步造成了阻碍。

具体做法有:定期整课时的专项训练,课前常规性的利用导入或检查预习环节进行短时的训练,课外分组探究式训练,一对一帮扶合作训练,等等。

关键在教师确定的目标和指导的方法。

二、说的训练,普通话训练应有浓厚的氛围。

日常用语交流要得体、准确“说”的训练包括语言规范和内容表达两方面。

普通话使用属语言规范范畴,包括发音及生活用语的使用。

平日教学中,上课回答问题、日常语言交流、甚至是专门的说话训练、演讲比赛等“说”的训练广泛而且深入,但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

2024年语文教师新基础教育小结

2024年语文教师新基础教育小结

2024年语文教师新基础教育小结2024年,作为语文教师,我对新基础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以下是我的一些小结。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选择优质的文学作品,引领学生成为文学的欣赏者和创造者。

同时,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写作实践,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其次,在学习方法上,我们倡导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个性化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此外,在课外拓展方面,我们鼓励学生多读经典名著和优秀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拓展视野和提升文学素养。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语文活动和比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此外,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我们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让他们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学习和交流,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此外,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在文学欣赏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让他们学会欣赏和品味优秀的文学作品。

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文学作品塑造良好的品德形象,引导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和专业能力。

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培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同时,要与同事们进行交流和分享,共同进步。

此外,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掌握,深入理解教材的思想内涵和教育目标,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总之,2024年,语文教师在新基础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倡导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兴趣爱好,塑造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和专业能力。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 课 堂是 否 是 和 谐 的 、 民主 的 、 互动 的、 共进 的
可能代 替学 生的主体 阅读 。 语文 的魅 力在于语言本 身 , 有些 内容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
领会。 若过分 依赖多媒 在传 统的课堂教学 中 ,教 师是学生 学习活 动的管理者 和 因而必 须让学生通过 自主阅读去感悟 、
控制 者 , 学 生的一切活动 都处 于教师 的监 控下 , 课堂教学是 一 体 , 滥 用多媒体 , 就 会在 无形 中扼杀学 生的想 象力 , 不利 于培
种“ 你讲我 听” 、 “ 你 问我答 ” 、 “ 你 给我存 ” 的填鸭式教 学。教师 养学生 的语感 , 发 展学生的思维 。 合作学 习已成为新课改理 念下的课堂时 尚。 教学 中 , 教师 庄严 神圣 、 高高在上 的权 威角色使学生不敢 与其平等对 话。 教
当下 , 多媒体辅助教 学在语文教学 中的应用越 来越 广泛 。
生平 凡的细节的尊重 上。 教师对学生 不尊 重 , 学生就学 习粗俗 但是 ,语文教 学是师生与文本 对话的过程 ,多媒体课件 的作 浅陋 ; 教师对 学生不平等 , 学生就 学习无礼野蛮 。教师的无 意 用 , 仅在 “ 辅助” 两字 , 它 不能 完全代替教 师的 课堂讲解 , 更不 失误可 能影响学生 的一生 。
为学生学习 的引导 者 , 不应对学生有太 多的限制 , 要让学 生意 实 际的教 学效果看 , 讨论 时间给得 不够 , 刚刚分好 组 , 没说几 就被 教师 止住 安排下一 项 内容 了 , 合作学 习显 得匆忙 、 零 识 到 自己是学 习的主 人 , 并 引导 学生学 会提 问 、 学会质 疑 , 化 》 一书 中提 出 , 教 师 的教 育关 在倾听学生发 言的过程 中,敏锐 地发现学生理 解上 的偏差和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知识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知识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知识教学探索目前,我国的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应试教育,过度地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致使出现了高分低能的局面。

学生从小被灌输了卷纸上没有成绩,考不上学,就没有前途的思想,这样拿高分成了唯一的目标。

.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下,学校围着各级考试转,分数成了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

在这样的环境下,最能引导学生思想的语文教育尤其失败,有些学生卷面上是高分,在下面却说不出几句完整的话,由而造成了学生只会死读书,忽视了真正高素质的人才的培养.语文教育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以后走向社会能提笔成文,说话顺理成章。

现在呢我们的学生怕写作,甚至到了大学都没有一篇文章文从字顺。

如此结果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却不是教育模式推卸责任的借口。

应付考试每天的课程排的满满的就是要掌握一些死知识。

没有了课外生活,真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哪里还有写作的灵感,哪里还有写作的素材。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逻辑思维能力弱,对课文学习、能力训练、课外活动比较容易接受,甚至还感兴趣,要是不能将学生的内在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

就会对语文知识不大喜欢,反而造成学生的厌烦,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现在语文教学模式提倡的是标准答案,学生们自己没有了思考的空间。

就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不会得到赞扬和评分。

这样往往只会打击学生开发大脑的兴趣,死知识反而成了真理。

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反而是一年不如一年,为什么为了空虚荣誉,为了顺应潮流,为了一时的报酬,造成了不良的不成文的规矩。

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有些教师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有些学生也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学了,针对这些困惑,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要学习和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

很难想像,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语文新课程教好。

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新课改应关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改应关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 活动的参与程度 ,
学 生 可 以参 与 制 定 教学 目标 、选 择 教学 方 法 .质疑 解 惑 . 与 他 人 合作 和 教 学评 价 等 教学 的 全过 程 , 而 , 从 使教 育过 程 成为 真正 的 师 生 共 同 参 与 的过 程 ,成 为 真 正 合 作的 相 互作 用的 过 程 。
一 一
展开 。
同时 ,小 学语 文 教 师 应 刨 设 民 丰 、 和 浩 的 课 堂 教 学环 境 。 教学 研 究 表 明 ,学 生 在 轻 松 、 自由的 心 理状 态 下 才 可能 有丰 富 的 想 象 ,才 会 进 发 出 刨 造 性 思 维 的 火花 。 因此 , 小学语 文课 堂教 学 要 实现 有 效教 学 , 就 必须 贯 彻 教 学 氏 丰 原 则 , 学 生 充 分 的 给 自由, 造一 个 民主 、宽 松的 教学 环 境 , 卜 营 i 学 生始终 拥有安 全 、 自由、开放的心 境 。这 种 民 主作 风 将教 师的 意 愿 不知 不觉 化 作 _ r 学 生 自己的 意 愿 ,给 课堂 带 来 r活 力与 生 机 ,人大 提 高 了学 习 时 间 的 利 用率 。从 某 种意 义 L 兑, i 教学 的 民丰 程度 越 高 , 学 自 觉 学 习 的热 情 就 越 高 ,课 堂教 学 的 效率 也 就越高。
摘 要: 课程改 革的核 心环 节是课 程实施 , 课程 实施 的基 本途 径是教 学。 因此 , 础教 育课 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 , 基 追求小学语文课堂 教 学的有效性 。作 为有 效教 学 , 就必 须把 学生的进 步-发展作 为教 学的首要 目标 , 5 以关注教 学效益 -) t  ̄方法 , 5J - 要求教 师把教 学过程 5教学结 果统一起来 。 因此 , 追求 “ 有效教 学” 关注学生 的发展 已成为课改 的热点 问题 。笔者 列举 实施小 学语 文有效教 学的 几条途 ,

谈新课改中中学语文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谈新课改中中学语文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谈新课改中中学语文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教育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

语文作为中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既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需要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新课改提出了不少改革措施,要求教师和学校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语文素养的培养新课改要求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四会”能力,即听、说、读、写。

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文化传承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学语文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籍、多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

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通过写作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也可以结合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写作,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关注社会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创新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也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比如以案例教学、PBL教学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数字化教学手段,比如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和学习相关资料,开展网络课堂讨论等。

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整合能力。

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教育教学要从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应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发表时间:2018-04-09T09:32:26.77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3期作者:龙春艳
[导读] 宋代谢枋得编的《文章规范》按“放胆文”和“小心文”编排的体系,渗透了先放后收的写作规律知识,语文独立设课之后龙春艳(黔西南州义龙一中贵州黔西南州 562400)
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3-0045-01
宋代谢枋得编的《文章规范》按“放胆文”和“小心文”编排的体系,渗透了先放后收的写作规律知识,语文独立设课之后,新编国文教科书开始逐渐增加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分量,最初采取传统评点方式,提示文章知识,比较写法或见解的异同,后来又专门编写《文字源流》、《中国文法要略》、《中国文学史》等语文知识读本,与文章读写范本相辅相成,到了20世纪30年代,我国中学国文教科书进入用单元组合方式编选文章的新时期,这时语文知识用短文形式进入教学单元,如叶圣陶等编写的《国文百八课》,就是以文章学的理论统摄全书,以一般文章理论为题材的文化为中心组织单元,形成体系。

对语文知识的重视,这是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必然。

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强调多读多写,尤其重吟诵,重语感,“书读百遍,其文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语文教学的经验,至今看来仍有其值得汲取的精华,但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往往被忽视,这是不科学的。

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在新课改中的作用毕竟是暗中摸索,费时多而收效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渐渐悟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作用,于是在文选教材中,不断提高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地位。

建国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地位曾有忽高忽低的倾向,直至60年代,才确立了它是“双基”之一的地位,此后,几份语文教学大纲都明确指出,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现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应运而生,举国上下都在推进素质教育,是否人们在教育观念上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是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呢?还是忽略它,而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各方面的呼声不太一致,在我看来,推行素质教育势在必行,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语文学科,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也不容忽视,实践证明,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已经对人才的全面培养,发挥出它巨大的作用。

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础,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读写听说的能力,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大纲指出,必须通过三条途径——“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

其中语文基础知识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础,当然,人类第一次母语的学得并不是靠理性的知识,而是在语文环境影响下反复练习的结果。

但是这种语言能力毕竟不够完备,不够规范,带有较大局限性,是一种自在型的语言能力,要培养较完备的规范的高强的语言能力,而且力争用最短的时间,那就必须学好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并运用驾驭语言规律指导自己的语言行为。

这样便能形成效能稳定,素质较高的自觉型语文能力,以适应社会交流、交际的需要。

对中学生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通顺、连贯和得体。

所谓通顺,即遣词造句合乎语言规范,只有学好必要的词汇,语法知识,才能提高判断正误高下的能力,从而使自己的语言合乎规范;所谓连贯,就是要结构连贯,语意连贯和语气连贯,如果不掌握必要的立意谋篇的知识,是难以形成这种能力的;所谓得体,就是指言语运用要适合语境,讲究得体,要根据场合、对象、话题等,不断调整内容、用语、表达方式,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静态的语言知识,忽视动态的语言运用知识,所以,在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中,许多考生作文失误的原因就在于不得体。

由此可见,语文知识教学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语文能力。

另外,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还有利于优化学生文化素养,语文知识涉及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在优化学生文化素养上是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储存着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积累的各种文化知识,一个民族的思维、心理、习俗等特点会在语言中得到体现,而造成民族特点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或现象也会相当完整地保留在现实的语言中,在语言中打下一定的烙印”。

(《中学语文基础知识论》第37页)。

学习作家作品等文学知识,可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绪,优化文学素养,正像鲁迅在《自文字至文章》一文中所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学习语言与语言知识,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祖国,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文化,还可以提高语言修养的水平,做到出口成章,反应敏捷,繁简得当,雅俗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