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三江源教案

地理三江源教案
地理三江源教案

地理三江源教案

【篇一:《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教学设计

兵团第十二师三坪农场学校

吴金燕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位置与分布: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

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2.联系与差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环境与发展: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

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地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知

道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与方法;认识三江源地区作为“中华水塔”的

原因及重要作用;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保护措施及

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

兴趣,组织课堂合作交流、讨论探究、鼓励质疑提问等使学生体会

学习的乐趣,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在合作、交流、探

讨中发现三江源地区生态恶化的原因,分析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的

措施和方法,逐步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辩证关系,

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与环保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谐

家园

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

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策略

本课采用模拟“漂流瓶网络交友”的方式导入新课,通过上海王刚和青海卓玛的网络联系展开学习,学习内容层层递进,最后水到渠成地达成建设和谐家园的共识。通过读图、析图培养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分组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效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

希腊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如果将自己的心愿写在纸上,装进透明的玻璃瓶,放入大海。瓶子载着心愿飘向远方,看到的人越多,你心愿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后来,人们称这样的瓶子叫“漂流瓶”。你见到过这样的漂流瓶吗?上海的中学生王刚在家乡长江口岸边就发现了这样的一只漂流瓶,瓶中还有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我住长江头,亲住长江尾,愿与亲相识,互赏家乡景。──青海:卓玛qq:??”好奇的王刚按照上面的qq号码和青海的卓玛取得了联系,两人成了qq好友。

我们和王刚一起去卓玛的家乡看一看吧。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漂流瓶的故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环节一:赏三江源之景

师:为了让上海的王刚对家乡有更直观地认识,卓玛给王刚发来了一段手机视频。

卓玛介绍说:“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雪山连绵,

冰川高悬,冰塔耸立;这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这里细

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是江河之源。”

【设计意图】以观看视频的方式,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对三江源地区有较为形象的直观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的兴趣。

环节二:析三江源之名

承转:你知道卓玛的家乡三江源在哪里吗?

活动1:定位置

师:展示“青海省地图”,并在地图中描出三江源地区的位置。生: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

活动2:析命名

多媒体展示发源于三江源的三条重要河流。

生:读图说出三江──黄河、长江、澜沧江。

【篇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课题:第九章青藏地区

主题: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设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2.教材分析

三江源地区作为本章学习的重点,有两点考虑。一、三江源地区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汇水区,是该区域高海拔地势、高寒气候与多雪山冰川、多湖泊和沼泽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是非常典型学习和认识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素材。二、三江源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有独特性的地理区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世界高海拔地区最大的天然湿地、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

3.学生分析

学习目标:

(1)能够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够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2)根据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的图文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能够说出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学习难点: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评价任务:

教学方法:指导读图法、引导法,为学生提供图文资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运用读图分析和归纳法,归纳北方地区地理位置特点及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

学法指导:读:读图、归纳;思:思考、探究,举一反三;议;小组合作、议论、讨论;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培养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分组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效果。教具准备:搜集课外资料,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制作精美、适用的课件,以便辅助教学。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如《美丽中国之神奇高原》视频。

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藏族的资料,包括图片和文字,介绍藏族主要的生活特点,并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上小组派代表交流。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印象三江源

播放视频《三江源》,展示三江源地区的景观图片。直观感受三江源地区的环境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全班齐读学习目标,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一、自学指导时间为6分钟,自学教材的范围为91-96页,明确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1.独立完成,不准讨论;2.认真阅读自学范围3.有问题举手示意。

【江河的源地】

1.位置:位于青藏高原的______省东南部,长江源区、黄河源区、________的总称。被誉为“________”。

透视三江源──“中华水塔”

1.阶梯位置:展示地形图,描述三江源地区所在的阶梯,猜测这种特征对河流的影响。

2.形象类比:生活中,水塔是建在高处的储水池,利用落差实现自动供水;而三江源地区矗立在高峻的青藏高原上,类似于“水塔”源源不断地通过长江、黄河、澜沧江等“输水管道”向下游送水。

3.数说美称:

(1)读数据,说出三江源地区输出水量占各条河流输水总量的比重是多少。通过数据说出“中华水塔”美称的由来。

(2)数据对比,说出三江源地区水源对哪条河流的影响更大?简要分析原因。

4.梳理结论:关键词整理──储水池、输水管道。应知道指的是什么地理事物。

2.补给水源:_____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____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探秘三江源──追根溯源

1.问题提出:三江源地区为什么会成为许多大河的源头?

2.探寻过程:合作探究,分别说出三江源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

3.揭秘水“源”:三江源地区既然被称为水塔,就要有水源。但刚才的分析显示本地区降水不丰富,为什么却成为大河之源呢?水源从何而来?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分析地形、气候、河流间的关系。(1)结合示意图,描述海拔高→气温低(高寒)→雪山广布→冰库→融化→地势不平→湖泊沼泽较多。

(2)明确江河的最初水源来自哪里?湖泊和沼泽的功能有哪些?【三江源的保护】

1.保护的重要性: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___、面积最大的

_______,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_______性最为集中的地区。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保护“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_______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2.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________,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同时,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________________,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3.保护措施:设立了__________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

_______,全面______,禁采沙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大美三江源

自主学习:找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意义,说出三江源地区在我国生

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理解生态屏障的涵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等生态功能。

1.通过数字及图片,就海拨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我国重要的涵养水源等问题展开讨论,理解环境保护

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列举实例,说出三江源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分析产生的原因,说出自然和人文原因间的关系,提出具体措施。

3.理解自然保护区设立过程和意义。

二、交流展示

小组交流自学指导中你遇到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来解决。(2分钟)

班级交流(3分钟)

三、小组合作:我来探一探(8分钟)

注意:1、前后同桌4人为一组。

2、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互助探讨,也可邀请老师参与研讨,合作完成。

千万年来,藏羚羊在广袤的藏北高原生活,与高原恶劣的天气做斗争,成为高原的优势物种。但仅因为他们身上轻柔细软的皮毛讷讷

感编织“沙图什”,偷猎者便大肆屠杀藏羚羊,使藏羚羊濒临灭绝。

(1)材料中藏北高原地区位于_______高原北部,

现在该地区成立了②_______自然保护区,重点

保护_______等珍稀野生动物。

(2)现在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成立于2000

年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指的是____、

____、_____。

(3)湖泊d.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湖。

图中铁路为_______,城市①_______。

2.阅读教材96页活动题,小组讨论完成。

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枯竭,长江、

黄河中下游地区则会。出现干旱、断流

若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则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

中下游地区。洪涝加剧断流增长

分组活动──大河探源

1.图行天下看源头:提供三江源头水系图,设置问题:散乱的源头水系图上,哪条才是真正的发源地?分组选任务。

2.黄河源头在哪里?确定河流源头的划分原则:河流唯远,综合流域面积和流量。描画两条河流,一是为了定位,二是通过提供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确定源头。

3.考察长江方案多:本活动是对探源方案进行分析对比,在测量河流长度时,注意选好起点,用细线重合法化曲为直,借助比例尺量算各支流长度,进而对比长度,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正本清源澜沧江:通过实例说明河流唯远的原则在实际定源中的运用。

四、能力提升,我来练一练(2分钟)

1.关于三江源,错误的说法是()

a.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区

b.孕育了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三大江河

c.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d.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

2.下列那个问题不属于三江源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a.草场退化

b.生物种类减少

c.洪涝灾害严重

d.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3.下列不属于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措施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

b.实施天然林和牧场保护工程

c.打击盗猎者

d.转变轮牧方式,采金沙增加收入

4.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假如生态遭到破环会对下游河流造成的影响是()

a.三江源冰川消退,会造成长江、黄河水量增加

b.三江源草场退化,会导致珍稀野生动物沿河迁徙到中下游

c.三江源水土流失,会导致下游河流泥沙含量增加

d.三江源湿地、湖泊萎缩,会使下游河床抬升

(四)课堂小结:我来说一说

【板书设计】

【篇三: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三江源地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三江源地区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相关资料了解三江源地区的构成和在全国水源供给方面的作用。

2.结合所学内容理解三江源地区河流水源的来源及湖泊和沼泽在水

源含蓄方面起到的作用。

3.结合相关实例了解三江源地区学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和相关文字资料,进一步熟练和巩固读图方法和从

资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方法。

2.通过分析三江源地区学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了解治理学生态环

境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三江源地区学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树立环境

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

1.三江源地区在学生态环境方面起到的作用。

2.三江源地区面临的问题及治理方法。

难点

通过学习三江源地区学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竖立环境保护意识和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学法指导】

运用上节课学习青藏地区自然特征来理解三江源地区水源的来源是

比较有效的方法,,因为三江源地区是青藏地区的一部分,具有青

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这里水源主要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在学

习三江源地区面临的学生态环境问题时,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理解,如三江源地区水土流失加剧或者湿地萎缩的实例,这样能够加

深对三江源地区学生态环境问题的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态保护的

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三江源地区水系图、三江源地区学生态环境恶

化的图文资料等。学生:复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河流部分内容和青

藏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为本节学习打下基础。

【课时划分】

1课时

探究新课堂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一、教师展示水塔的图片(如右图):哪位同学能够解

释水塔有什么作用?

学生:为一个村庄或者工厂提供水源。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对,但是你们听说过“中华水塔”吗?

学生:没有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硕大无比的“中华水塔”—

—三江源地区。

【设计意图】以常见的水塔导入新课,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

其产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

导入二、教师展示一则材料:中新社西宁2013年6月4日电青海

省环境保护厅总工程教师齐铭4日在西宁表示,根据2012年度遥感

监测结果,青海境内三江源区域的学生态环境较此前有改善迹象,

这得益于近年来围绕该区域实施的一系列学生态保护工程,目前已

显效益。

教师:同学们了解三江源地区面临的学生态环境问题吗?

学生:不了解。

教师:今天我们就走向三江源地区,全面了解这里面临的学生态环

境问题,提出适当治理措施。

【设计意图】利用时事材料导入新课,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说明地理和日常学生活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关注时事,

关注学生活。

二、推进新课

教师(展示三江源地区的地形图):同学们阅读地图,独立完成下

列问题。

(1)找出三江源地区位于哪个省份?

(2)三江源地区主要包括那几条主要河流?

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

(2)三江源地区包括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

【设计意图】本知识点内容简单,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锻炼其

读图和阅读资料的能力。

教师(精讲点拨):三江源地区通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条大河,把水资源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下游地区,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

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自三江源地区,因此三江源

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教师(设问):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

道,三江源所在的青藏地区降水不多,为什么能够提供如此巨大的

水资源?

学生(思考讨论):三江源地区冰川广布,水资源来自冰雪融水。

教师(总结点拨):冰雪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每年温暖的季节,冰雪融水便源源不断的进入河流,经过湖泊和沼泽的调蓄,汇入大

江大河,滋润中下游地区的大地,为人民的学生产学生活提供便利。教师: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3页材料,了解湖泊和沼泽的作用

学生:独立阅读,相互讨论

教师点拨:湖泊和沼泽一方面可以吸纳大气降水,另一方面能够容

纳冰雪融水,当水量大的时候吸入河水,水量小的时候放出河水,

使河流的水量趋于稳定。因此湖泊和沼泽在三江源地区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教师:我们刚才初步了解了三江源地区的主要河流及水量构成,下

面我们就开展一次模拟考察,去探寻黄河的源头,同学们合作完成

教材第93、94页活动1~3题。

学生合作探究:完成教材第93、94页活动1~3题。

教师引导:确定河流的源头,要综合考虑长度、水量、流域面积等

因素,对河流的考察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引出不同时期可能出

现不同的结果。

【设计意图】开展模拟考察,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在合作

探究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也感受科学家科学考察的艰辛。

(成果展示)教材第93、94页活动1~3题答案

1.确定河流的源头要综合考虑河流的长度、流量和流域面积等因素。

2.1952年和1978年对河流源头的认识不同,考察的技术设备也不

一样,因此出现了不

同的结果,这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认识水平的发展和进步。

3.根据资料显示,卡日曲是黄河的源头,因为卡日曲无论从长度、

水量等方面都超过了约古宗列曲和扎曲。

教师(转承):我国西部地区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需要进行保护,而三江源地区学生态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4页

下面文字,说明三江源地区学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感知)

教师(精讲点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学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同学们

阅读教材第95页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的分布图,找出本区有哪些珍

稀动物。

学生(读图):藏羚羊、野驴、野牦牛、雪豹、白唇鹿等。

教师(播放中央电视台2013“我们与藏羚羊”部分视频)让学生近距

离了解藏羚羊,三江源地区还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不仅对当

地人们的学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

学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同学们现在用的水源中,说不定就有

来自三江源地区的水。教师(转折):如此美丽而重要的三江源地区,近年来却遭受了很大的破坏,当然既有“天灾”也有“人祸”,同

学们阅读教材第95页图文资料,找出三江源地区存在哪些“天灾”和“人祸”。

教师(播放三江源地区湿地萎缩和虫鼠猖獗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点拨):所谓“天灾”就是自然因素,由于全球变暖,冰

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缩小。“人祸”就是人为原因,由

于过度放牧、乱采滥伐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学

生态环境的恶化。图片反映的就是湿地萎缩和虫鼠猖獗等问题,还

有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野学生动物锐减等问题。

教师引导: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合作探究完成教材第96页活动题,讨论保护高原湿地有什么意义?

学生(合作探究):完成教材第96页活动题。

教师点拨:三江源地区的学生态环境不仅对当地产学生重要影响,

对河流的下游地区,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影响,同学们可以从这些

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

(成果展示):教材第96页活动题答案。

1.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这样冰雪融水

减少,湖泊、沼泽对河水的调蓄作用减弱,将使河流的水量减少和

不稳定,直接影响下游地区的学生产和学生活,甚至会发学生旱涝

等自然灾害。

2.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加,致

使下游地区湖泊淤塞严重,河床升高,从而减少河湖的蓄水能力,

增加旱涝灾害发学生的频率,影响下游地区人们的正常学生产学生活。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的活动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可以锻炼学生

的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教师(转折):由于三江源地区学生态系统对全国的学生态环境会产学生重要影响,所以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护三江源地区的学生态系统。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6页图文资料,说说国家采取了那些保护措施。

学生(阅读教材):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木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教师(总结):由于国家的大力保护,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也启示

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要注意学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教案

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南、北方的自然差异有哪些?(回答:略)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了解两区域在人文方面的差异。 [讲授新课] 放录像片段:分别介绍北方、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及熟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工具、民居的特点等。 根据片中讲述,完成活动!(大屏幕显示)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等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熟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水运 传统民居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其他不同 在完成“其他不同”这一项内容时,分成几个小组,最后由组长发表组里的集体观点,学生们 会从:饮食、服饰、音乐等方面说出两区域的差异,教师要总结、点评。 大家想一想,造成这些人文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提问。提问时第一个同学回答完后,其他的同学则主要让其说出与前面同学的不同之处,最后教师总结,大屏幕显示: 南方、北方差异类型差异特征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北方:旱地为主 南方:水田为主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北方:小麦、大豆等 南方:水稻、油菜等气候 作物熟制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南方: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北方:陆路运输为主 南方:水运地形、气候 传统民居北方: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南方: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气候 其他不同 在“其他不同”这一栏中,主要针对前面提出的几项,分析其形成原因,关于这些原因,首先由同学回答,之后教师要做好点评,“去伪存真”。 活动:(课本第10页活动第2题) 橘树是喜温作物,移栽到淮河以北,因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热量不足,所以树木本身及果实发生了变化。 活动:(课本第10页活动第3题)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所以寒假较长。 南方地区夏季更热,所以暑假较长。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到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南、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两地人文方面的差异也较大,这些反映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知识要点与检测 [反馈练习] 1.填空 (1)北方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为主。 (2)南方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为主。 (3)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等。 (4)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等。 2.判断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作物熟制的差异主要是由两地的热量差异引起的。 (2)北方传统民居的墙体较厚,主要是因为此地冬季寒冷。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南方地区练习题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南方地区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读图1,回答1-3题 1.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强该地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B .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生产,应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C .因地制宜在该地区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 D .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2.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主要为丘陵 B .该地区盐碱地分布广 C .土壤贫瘠 D .农业气象灾害频繁 3.该地区的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土壤酸化 B .土地盐碱化 C .水土流失 D .土地沙化 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一种主要形式,现在我国的水土流失状况十分严重,大约有180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丘陵山地、北方土石山地都有水土流失的发生。据此回答4~5题。 4.关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环境的正确叙述( ) A .生活能源短缺,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水土流失 B .因气候多雨湿润,植被即使被破坏,恢复也容易 C .生态环境的破坏只影响低山丘陵地区不影响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 D .这里的人地关系比较缓和 5.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的正确叙述( ) A .由于依靠传统的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农民收入低下,大量垦辟陡坡地、林地、草地造成尖锐的人地矛盾 B .目前,黄土高原还有许多宜农荒地,这些宜农荒地的垦殖,可以缓解这里的人地矛盾 C .今后黄土高原农业发展方向为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的道路 D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就是因为人类的不合理垦殖这一原因造成的 读右图,回答6~8题。 6.关于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矿物能源储量丰富 B .主要灾害性天气与热带气旋的影响有关 C .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 .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7.该地区酸雨危害较严重,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 ) A .气候湿润 B .地形以盆地为主 C .有色冶金工业发达 D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8.造成该区域与青藏高原农业地域类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市场因素 B .政策因素 C .人口因 素 D .自然因素 读右下图,回答9-11题。 9.河流N 是我国( ) 图1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东港区后村镇初级中学王永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 2、知道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三江源地区三江源地区誉为“中华水塔”,及作为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2、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从而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建立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认识到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辩证关系,要树立正确地生态观,加强环保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谐家园付出自己的努力 二、教学重点:三江源地区誉为“中华水塔”及作为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及保护措施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式教学等。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播放《三江源之歌》,引入我们这节课学习的课题: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我们分成三个考察队,(长江考察队、黄河考察队、澜沧江考察队),进行比赛。比赛要求: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勇于发言,按照发言的质量和数量计分。 在出发前,老师先建议大家做一些准备。大家对照学案内容熟悉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明确我们这次考察的任务。(图片:学习目标)第一个考察任务: (一)江河的源地 用最快的时间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搜集有关江河的源区的第一手资料,,把不会的、有疑问的内容标注出来(……)。 自主学习:阅读第1页至第2页阅读材料(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河流的天然调蓄器)部分, 谁向大家展示一下你搜集到的资料内容?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学生说)大家搜集到的这些资料非常准确,我们再一块用图来熟悉一下几个地方(图片:青海省的位置,图片:三江源地区的位置)。 我们知道了三大河流源区的位置,继续考察,寻找河流的源头。怎样寻找源头呢。我们组织了一 我们的考察就到这里,现在请各位考察队队员发言: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 2

《第二节 南方地区》教案

《第二节南方地区》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省区; 2、了解自然条件优良的红土地; 3、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教学重点: 1、了解南方地区的基本概况; 2、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教学难点: 分析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因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 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今天我们学习另一个地理区之一——南方地区。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省区; 2、了解自然条件优良的红土地; 3、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三、出示自学提纲: 1、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省区划分 (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读图6.8南方地区图,找出各省区的位置。 (3)读图6.8完成P16活动题。 2、自然条件优良的红土地 (1)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地形特点。 (2)了解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 (3)了解红土地的特点及对林业的影响。 (4)完成P19活动题。 四、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自学。4、检查自学讨论结果: (1)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划分。 (南方地区主要是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区域。东南丘陵的土壤是红壤) (2)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是我国严重的水稻、茶叶、甘蔗、油菜、柑橘、鲜花等产区,也是我国严重的淡水鱼产区。同时,也是我国严重的经济林区,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 (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 (4)南方地区红土地的特点及对林业的影响。(见“知识之窗”) (5)了解南方地区水运交通。 (南方地区是我国人口最多,水陆交通便当,经济活动最活跃,制造业最发达,对外联系最广博的地区,南方地区的面积占25%、人口占55%、GDP占75%,珠江水系号称“华南大动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范围。 理解三江源地区为什么被誉为“中华水塔”。 分析三江源地区的水源来自哪里。 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 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分析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的措施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三江源地区的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与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三江源地区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 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这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这里细草

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是江河之源。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描述的是哪里吗?(三江源地区) 大家都非常棒!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美丽的地方——三江源地区。 二、新课学习 (一)江河的源地 1.三江源地区的位置:青海省南部 2.范围: 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3.“中华水塔”: 三江源地区为什么被誉为“中华水塔”?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拓展延伸:三江 三江平原中的三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 三江源中的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 三江并流中的三江:长江、澜沧江、怒江 4.三江源地区的水源 这里降水并不丰富,为什么有这么多河流发源于这里呢? ①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每至温暖季节,“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进而蜿蜒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 ②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为什么说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是河流的天然调蓄器? 阅读材料: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河流的天然调蓄器 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源之一,同时还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当雨季来临和冰雪融水丰盈时,这些湖泊储蓄河水,起着消减洪峰的作用。到了冬、春季节,因冰雪封冻,河流水量减少,湖泊将存储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河流流量的相对稳定。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沼泽分布区。由于每年夏季冰雪融水补给丰沛、稳定,因

南方地区教案

教案 教学内容: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班级:八年级(1)班 教者:孙奎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发展南方水田农业的条件,揭示区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 1.读图说出南方地区的范围及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 2.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美景图片。 2.提问: (1)刚才我们一起欣赏的的美景位于我国的哪个区域?(南方地区) (2)你能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南方地区吗? 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总结。

我国南方地区,树木常绿,山清水秀,河湖密布,物产富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二、讲授新课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教师引导学生从地图中找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2.引导学生读我国南方地形图,描述南方地区的大致范围。 南方地区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3.在图中找出南方地区的四大地形区。 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4.读图分析,回答: (1)南方地区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28-300C、00C以上) (2)南方地区的干湿情况及年平均降水量。(湿润地区、800mm以上) (3)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4)南方地区的土壤及成因。(红土地、湿热) 阅读材料了解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5.阅读课本P 46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阅读课本内容,回答: (1).南方地区的耕地以什么为主? 水田 (2).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怎样?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3).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种植业:以水稻为主,也种小麦、油菜、棉花、甘蔗。 经济作物:柑橘、香蕉、荔枝、菠萝、椰子等。 渔业:河湖盛产水产品和水生植物。 2.分析 (1).南方地区为什么成为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南方地区气候湿热,水稻喜湿热环境,适合大面积种植。

2019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31青藏地区——三江源地区

第三部分第三十一讲青藏地区——三江源地区 目标达成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2018·昆明期末)日喀则位于拉萨以西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农业发达,是“西藏的粮仓”之一。这里的农民被称为“离天最近的耕作者”,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等。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与b位于同一条等积温线上,主要是因为() A.a处与b处经度相同 B.a处与b处海拔相同 C.a处位于阴坡,b处位于阳坡 D.a处位于冬季风迎风坡,b处位于背风坡 解析:图中a与b纬度不同,但位于同一条等积温线上,主要是因为a处位于阴坡,b 处位于阳坡,C对;经度不是影响积温的主要因素,A错;a处于高山区,与b处海拔不相同,B错;a处、b处不受季风影响,D错。 答案:C 2.日喀则地区的青稞比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麦类要晚两个月左右成熟,最主要的原因是() A.日喀则地区的年积温值较小 B.日喀则地区的降水少、晴天多 C.日喀则地区光照强度大 D.日喀则地区年日照时数较长 解析:日喀则地区的青稞比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麦类要晚两个月左右成熟,最主要的原因是日喀则地区的海拔高,年积温值较小,A对;成熟期晚与降水、光照、日照时数关系不大,B、C、D错。 答案:A 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回答3~4题。

3.下列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主要原因的是()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地势高亢,气候寒凉 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D.冰川众多,湿地广大 解析: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导致人类对该地的影响较少,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 答案:A 4.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④⑤⑥B.①③⑤ C.①②③D.②④⑥ 解析:三江源地区的湿地,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其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三江源地区湿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水源地,调蓄洪水的能力很弱。 答案:D 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据此回答5~6题。 5.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纬度 C.夏季风D.人类活动 解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有与山脉走向相吻合的趋势特点,因而影响其弯曲的主要因素为地形。 答案:A

中国地理:南方地区随堂练习(附答案)

中国地理分区部分:南方地区 一.选择题: 读左图,回答1-3题: 1.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强该地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B.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生产,应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C.该地区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 D.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2.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主要为丘陵 B.该地区盐碱地分布广 C.土壤贫瘠 D.农业气象灾害频繁 3.该地区的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壤酸化 B.土地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土地沙化 错误!未指定书签。4.关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环境的正确叙述( ) A.生活能源短缺,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水土流失 B.因气候多雨湿润,植被即使被破坏,恢复也容易 C.生态环境的破坏只影响低山丘陵地区不影响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 D.这里的人地关系比较缓和 读左图,回答6-8题: 5.河流N是我国() A.南北方分界线 B.内外流域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耕作业与畜牧业分界限 6.N河以北的河流一般() A.只有一个汛期 B.具有凌汛 C.具有冰期 D.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7.近年来M市地下水位以每年30cm的速度下降,其直接原因是() A.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补给不足 B.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 C.城市建设过快,水污染严重 D.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读左图某海岛示意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B.热量充足,农作物一年两熟 C.地处热带区域,不受寒潮影响 D.河流有明显汛期 9.关于该岛经济发展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以发展电力工业 B.热带季风气候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 C.著名的莺歌海盐场位于该岛东海岸 D.主要工业区位于该岛的丘陵台地 10. 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海是位于长江入海口的黄海之滨 B.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南方地区种植最广泛的粮食作物是花生 D.江南丘陵红壤分布广泛,红壤呈酸性,肥力差,改良的方法是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 读下图,回答11-12题。

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单元检测(有答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线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的是( ) A. 暖温带和亚热带 B. 中温带和暖温带 C.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 D. 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 2.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A. 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B. 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C.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农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 D.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3.我国北方人喜食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食,沿海人喜食海鲜,内蒙古、新疆、西藏人喜食牛羊肉,这些事例能够说明饮食习惯的形成受区域() A. 气候的影响很大 B. 物产的影响很大 C. 经济水平高低的影响很大 D. 海拔高低的影响很大 4.下图示区域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水稻、油菜、甘蔗等作物,主要产于我国的()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6. 2016年11月18日14时07分许,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读我国四个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完成下题。 (1)着陆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2)这四个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A. 太原 B. 酒泉 C. 西昌 D. 文昌 7.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一致() 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④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8.下列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A.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C.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9.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A. 气温 B. 降水 C. 河流 D. 地势 10.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有关秦岭—淮河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 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 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有明显差异 D. 南北两侧居民的生活习惯完全相同 11.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回答下题 (1)下列关于④区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 河网密布,水运安达 D. 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2)图中③所在地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自然优势是() A. 灌溉便利 B. 土壤肥沃 C. 热量丰富 D. 光照强,日温差大(3)有关图中①、②区域分界线的地理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南方地区教案

南方地区 儋州市第五中学彭雪娟 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南方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一个重要地理分区,同时学生们也居住在该区,对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更应做一个充分的了解。了解我们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行政区划以及地形、气候、河流等,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这些内容都是分散的,学生还不熟练。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1、知道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人口和主要民族;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河、湖等水域盛产淡水鱼,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主要的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紫色盆地和红壤丘陵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利用方法及改良措施;长江的冶理措施;南方地区丰富的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2、记住本区的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秦岭、南岭;全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以及海南岛和南海诸岛;重要城市:上海、杭州、福州、广州、海口、南京、南昌、合肥、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贵阳、南宁、昆明、攀枝花、马鞍山、宜昌、宁波、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3、理解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及其特点;平原和谷地以水田为主;“山青水碧、鱼米之乡”以及经济作物、林果业同自然条件,尤其是同气候和地形的关系;南方平原地区的水稻土与四川盆地的紫色土为什么肥沃,东南丘陵的红壤为什么需要改造?进一步认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河湖淤积的原因及灾害;南方地区水能丰富的原因;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关系;南方人民生活方式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上海市发展成全国最大城市的有利自然条件。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南方地区与其他区域的分界线,确定所包含的主要省级行政区,继续培养阅读普通地图的能力。 2、通过学习农业方面的知识,学会分析南方地区主要农林果产与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关系。 3、通过对比黄土与红壤在成因及治理方面的异同,初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对比的能力。 4、学会分析沿海和内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继续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5、通过列表对比南方与北方地区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培养进行区域特征比较的能力。 6、把本区的主要地形区、河流、湖泊以及主要城市填在填充图上,培养学生正确填绘地图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本区“山青水碧、物产富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学习目标 1.能够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 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够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2.根据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资料,分析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 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教学用具PPT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略)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自学课文,搜集信息,解决下列问题。(将重点内容在书上画记号) 一、情景切入.问题感知 好玩的:青海湖鸟岛、浓郁而神秘的民族风情等。 好吃的:牛羊肉杂碎、醪糟、甜醅、锅榻 好看的:藏族歌舞、土族召安舞、互助县五群山的“花儿”、“热贡艺术”中华民族有两条母亲河,这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第一大河,黄河经过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5500公里,是我国第二长河。长江中下游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那么黄河、长江的源头在哪里,那里的自然环境又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 二、自主学习.总结归纳 高原环境 1.地理位置: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一个深居内陆的高原。 2.地形:高原为主,山脉众多。西北部有地势相对较低的柴达木盆地,主要的山脉有祁连山、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可可西里山。高山上雪山广布。 3.气候特征:高寒干冷,大陆性强。 中华水塔 1.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 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是一个咸水湖。 3.两个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丰富的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柴达木盆地矿藏丰富,这里的煤、石油、铅锌、钾盐矿十分丰富,察尔汗 1

粤人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线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解析)

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线 一、选择题 1.决定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限突出的因素是() A. 海陆因素 B. 地形因素 C. 纬度因素 D. 经济因素 2.下面四幅景观图分别代表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对他们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甲地区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B. 乙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C. 丙地区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D. 丁地区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 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D.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4.1月份,秦岭——淮河一线附近的平均气温约是 A. 10℃ B. 0℃ C. -10℃ D. 28℃ 5.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玉舍林海,古树苍茫,明湖清澈,鸟语花香,夜郎古国,留下时代遐想,高原凉都我向往的地方…”,歌曲中的“凉都”位于图中()区域。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长江和黄河发源于图中()区域。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环境特征的是图中()区域。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B. 我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C. 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 D.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7.我国划分为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地形特征 B. 气候差异 C. 经济发展水平 D. 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 8.下列属于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A. 平原面积大 B. 水热条件优越 C. 降水偏少 D. 耕地集中连片 9.秦岭—淮河线大致与下面哪条地理分界线一致() A. 1月0℃等温线 B. 400mm等降水量线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 第二与第三阶梯分界线 10.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界限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因素 B. 地形因素 C. 行政因素 D. 经济因素 11. 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相一致的是我国() A. 中温带和寒温带的分界线 B.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C. 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D.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12. 图中西侧的山脉和东侧的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线南北差异很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线以南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大 B. 该线以南河流冬季结冰,影响了繁忙的水运 C. 该线以北以水田为主,种植水稻、甘蔗、油菜 D. 东侧的河流为海河 13.关于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区域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油菜,②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B. ①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②区域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 ①区域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②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D. ①区域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②区域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

地理教案-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一

地理教案-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湖、主要农产品以及南方人民的生活情况。 2.使学生掌握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农林果产的关系、长江中上游营造防护林的目的和效益、沿海和内地两大 工业地带、主要矿产和能源基地。 3.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 养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通过填表,培养学生 进行区域特征比较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结合本区山青水碧、物产富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结合红壤改造、长江中 上游防护林的建设,对学生进行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 教育;结合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使学生受到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教育;结合两首诗词,对学生 进行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1.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3.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 4.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 紫色盆地和红壤丘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 录像:鱼米之乡,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 江1998年洪灾;投影片:中国地理区域图,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与南方地区主要水电站和核电站 的分布图(复合片),红壤,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分布略图,上海市略图;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展示投影片】中国地理区域图。 【复习提问】请一同学在投影片上指图说出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再请其他几个同学分别说说北方地 区的主要农产品、主要能源基地和工业中心等。 【指图讲述】今天我们学习另一个地区——南方地区。 【板书】第二节南方地区 一、基本概况 1.位置和范围 2.人口和民族 【出示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 2、知道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三江源地区三江源地区誉为“中华水塔”,及作为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2、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从而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建立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认识到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辩证关系,要树立正确地生态观,加强环保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谐家园付出自己的努力 二、教学重点:三江源地区誉为“中华水塔”及作为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及保护措施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式教学等。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长江、黄河是我国两条重要的河,但你们知道他们发源于同一个地区吗?这个地区除孕育了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之外,还孕育了国际性河流澜沧江。这就是青藏高原上的三江源地区。作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里是什么样的自然景观吗?你们想去看看吗?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三江源,去欣赏和认识一下这片伟大、神圣的土地。看完后请思考问题:三江源地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三江源地区的地貌景观、湿地景观、生态特点)。 (我们分成十个组,进行答题赛。比赛要求: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勇于发言。答对一题加一分,最后比一比看哪个组分多。) 师: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那么它位于青藏高原的什么地方,哪个省境内呢?(东南部青海省的南部)板书:一、高原湿地:1、印象。2位置。 师:在这个特殊的地区有哪些山脉和河流呢,地势如何?看课本92页三江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 板书:3地形 师:可以看到,这块土地是我国第一、第二长河的发源地,长江总水量的百分之二十五,黄河总水量的百分之四十九均来源于这里,另外,澜沧江总水量的百分之十五也源于此。自主学习 4,江河的源地:中华水塔、大河源地 自主学习:阅读第92页至第93页及阅读材料(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河流的天然调蓄器)部分,思考: 谁向大家展示一下你搜集到的资料内容?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学生说) 师:大家搜集到的这些资料非常准确,我们再一块来熟悉一下几个地方(图片:青海省的位置,图片:三江源地区的位置)。 我们知道了三大河流源区的位置,继续考察,寻找河流的源头。怎样寻找源头呢。我们组织了一个考察活动,准备了三个方面的素材,第一,我们描出92页两个图上的长江,再描出黄河。第二、

高原湿地 三江源地区 教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范围。 理解三江源地区为什么被誉为“中华水塔”。 分析三江源地区的水源来自哪里。 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 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分析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的措施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三江源地区的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与环保意识。

三江源地区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 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这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这里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是江河之源。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描述的是哪里吗?(三江源地区)

大家都非常棒!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美丽的地方——三江源地区。 二、新课学习 (一)江河的源地 1.三江源地区的位置:青海省南部 2.范围: 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3.“中华水塔”: 三江源地区为什么被誉为“中华水塔”?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拓展延伸:三江 三江平原中的三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 三江源中的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 三江并流中的三江:长江、澜沧江、怒江 4.三江源地区的水源

南方地区教案.doc

南方地区 【学习目标】1、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矿产资源、交通、主要工业区;2、南方低山丘陵的开发;海南岛的开发;西南交通建设和三峡工程建设 【自主学习】 1、(1)请在下图填注经纬度,方格中填写政区名称,并试着描述该区的位置和范围。(2)在上图填写该区的陆上邻国,标注主要的岛屿和群岛。 3、(1)填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①山脉: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H________,I__________。 ②平原:J_____________平原,K___________平原,L_____三角洲,M______________。 ③盆地:N__________。④高原:O__________。⑤丘陵:P__________。 (2)填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河流和湖泊的名称。 河流:①,②③。 ④⑤⑥⑦ 湖泊:⑧⑨⑩

3、读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长江干流航线相交的铁路线自西向东是: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 ,⑤_________ ; (2)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F_______ G________

【重点探究】 一、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自然要素南方地区 地形 气候 河流 植被 土壤 自然资源 思考:1、南方地区河湖众多、水量丰富,我们应如何利用? 2、请分析长江流域洪涝多发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3、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改造和利用红壤?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2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学习目标 1、指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 2、根据图表和资料说出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 3、根据资料,说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影响及保护措施,从而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建立的目的。 4、通过这节课学习,认识到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地生态观,加强环保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谐家园付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点 三江源地区誉为“中华水塔”及作为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及保护措施。 教学过程 探究与突破 有这样一个地方,它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它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它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娇……它就是美丽的三江源地区。 知识点一 三江源的位置和范围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它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它因为有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发源于此,因而得名。 知识点二 三江源的重要价值之一——“中华水塔” 探究知识形成 1分析“三江源”地区的条件 1)从海拔高度看 三江源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海拔多在5000米以上;地势高;P92图9.17 2)从水源方面看 ①找水:从《我国降水量分布图》可以看出,三江源地区的降水量不算丰富,但由于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寒冷,蒸发量小,许多山峰终年冰冻,沼泽广布,如一个巨大的“固体水库”。 ②集水:三江源地区有众多高大的山脉,山脉之间有海拔较低的宽广的湖泊和沼泽,有利于汇集雨水和冰雪的融水,形成涓涓细流。如长江的源头沱沱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发源于唐古

拉山脉,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 ③保水:三江源地区气候寒冷,蒸发量小,加上该地区人口稀少,一直以来植被覆盖良好,湖泊和沼泽等的蓄水量。 ④调水:湖泊和沼泽就像人工水库一样对河流进行着调蓄。(课本93页阅读材料) ⑤其中,黄河总水量的49%,长江总水量的25%,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地区,因此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知识点三:三江源的重要价值之二——高原湿地 知识点四:三江源的保护梳理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冰川逐年萎缩的原因,特别是人为原因,导致三江源地区遭受严重的破坏,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并通过一系列措施保护三江源区。 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正式落成揭碑,它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正式成立。目前,三江源区已建、在建或规划建设的主要国家级生态工程有:1、长江、黄河中上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4、“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5、治沙工程;6、保护母亲河绿化工程;7、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8、休牧育草工程。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三江源地区一定能继续绽放光彩!

地理区域及界线

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限 课型:新授编制:马平审核:吴治梅 班级:组别:姓名:评价 【学习目标】 ●了解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并能在图上填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能在地图上认识秦岭、淮河并能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使用说明】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1-10的内容及图片,在课文中圈划出重点、疑难点。然后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必须完成,探究提升部分有疑问做好标记)。【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学习重难点】填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自主学习】 1、根据不同的标准和条件,区域可划分为区域、区域、 区域、区域等。 2、中国从自然区域上可分为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四大地理单元。 3、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探究提升】 任务一:看图5.5完成下列各题。 ★1、结合上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A、地区 B、地区 C、地区 D、地区 ★2、读图说明区域界线及划分依据: C与其它地区之间界线大致沿山、山、山分布,划分的主导因素:。 B与A之间的界线与区和区界线相似,大致与 mm等降水量线吻合,划分的主导因素:。 A和D之间的界线: --- 一线,划分的主导因素:。★任务二:看图5.6-5.10及教材P7、8文字,完成下列表格 【课堂延伸】 看地图册P7,完成下列各题: 1、秦岭——淮河主要穿过省、省、省、 省、省。秦岭的走向大致为,淮河的流向大致是。 2、目前,淮河大部分径流( ) A.直接注入东海 B.直接注入黄海 C.注入长江后入东海 D.注入长江后入黄海 【当堂检测】

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年降水量线最接近 A、200mm B、400mm C、800mm D、1600mm 2 .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差异B、地形差异C、河流差异D、植被差异 3.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上的地理区域是() A、青藏地区B、南方地区C、北方地区D、西北地区 4、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的走向是() A.东西 B.南北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 5、秦岭与淮河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它们大致与我国的()吻合 ①1月份0℃等温线②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①④ 6、关于该地理界限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 B. 该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 C. 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 D. 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7.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农业耕作制度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 土壤 D.气候 8、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 长江 B.黄河 C.秦岭—淮河一线 D.长城 9、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是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 是我国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 是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 是我国干旱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10、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类型是() A.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亚寒带针叶林 D.草原 11、在下图中填写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以及秦岭、淮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