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苏教版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dd3c0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2.png)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苏教版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
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都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没有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新学期数学知识点苏教版一元一次方程:①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以或除以(不为0)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不等式:①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
②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④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不等式的解集: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②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①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锐角三角函数正弦等于对边比斜边余弦等于邻边比斜边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余切等于邻边比对边正割等于斜边比邻边二、三角函数的计算幂级数c0+c1x+c2x2+...+cnxn+...=∑cnxn(n=0..∞)c0+c1(x-a)+c2(x-a)2+...+cn(x-a)n+...=∑cn(x-a)n(n=0..∞)它们的各项都是正整数幂的幂函数,其中c0,c1,c2,...及a都是常数,这种级数称为幂级数.泰勒展开式(幂级数展开法)f(x)=f(a)+f'(a)/1!.(x-a)+f''(a)/2!.(x-a)2+...f(n)(a)/n!.(x-a)n+...三、解直角三角形1.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苏教版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10ae64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5.png)
苏教版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导语】知识可以产生气力,但成绩能放出光荣;有人去体会知识的气力,但更多的人只去观赏成绩的光荣。
以下是作者为您整理的苏教版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学习参考。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当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交;当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切,公共点叫做切点;当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以下定理: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圆的切线性质:经过切点的半径垂直于圆的切线。
2.2.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通常我们把圆外这一点到切点间的线段的长叫做切线长。
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作的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
2.3.三角形的内切圆与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3.三视图与表面展开图3.1.投影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在某个平面内形成的影子叫做投影。
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由平行的投射线所形成的投射叫做平行投影。
可以把太阳光线、探照灯的光线看成平行光线,它们所形成的投影就是平行投影。
3.2.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物体在正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叫做主视图,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叫做俯视图,在侧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叫做左视图。
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合称三视图。
产生主视图的投影线方向也叫做主视方向。
3.3.由三视图描写几何体三视图不仅反应了物体的形状,而且反应了各个方向的尺寸大小。
3.4.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将几何体沿着某些棱“剪开”,并使各个面连在一起,铺平所得到的平面图形称为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
圆柱可以看做由一个矩形ABCD绕它的一条边BC旋转一周,其余各边所成的面围成的几何体。
AB、CD旋转所成的面就是圆柱的两个底面,是两个半径相同的圆。
AD旋转所成的面就是圆柱的侧面,AD不论转动到哪个位置,都是圆柱的母线。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全册苏教版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全册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bc9bc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4.png)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全册苏教版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九年级作为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年,数学的学习也呈现出更加深入和复杂的特点。
本文将对九年级数学知识点进行全面的介绍,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1.函数与方程式在九年级数学中,函数与方程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学习函数与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到数学中的变量和未知数的关系,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
比如,通过函数的图像可以推断函数的特点;通过方程式的解可以求出未知数的值。
函数与方程式的学习需要同学们灵活运用代数运算和推理能力。
2.几何与三角函数几何与三角函数也是九年级数学中的一大内容。
通过几何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线段、角度、面积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角函数则是与角度相关的函数,包括正弦、余弦、正切等。
学习三角函数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角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比如测量高楼的高度、计算航行船只的位置等。
3.平面与空间图形九年级数学中还包括平面与空间图形的学习。
通过学习平面与空间图形,同学们可以掌握正多边形、圆、锥体、球体等图形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比如计算图形的面积、体积;判断图形的相似性等。
平面与空间图形的学习需要同学们具备观察、思考和推理的能力,这些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
4.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九年级数学中的另一个知识点。
通过学习统计与概率,同学们可以了解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从而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同时,通过学习概率,同学们可以了解到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从而在实际问题中做出合理的判断。
统计与概率的学习需要同学们具备整理数据、推断结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数学建模九年级数学中还存在一个重要内容,即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将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研究和解决问题。
数学建模是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体现。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2bf01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4.png)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苏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苏教版)在九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苏教版的教材内容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内容。
第一章:函数与方程此章节主要介绍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且讲解了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平移和伸缩变换等。
在此章节中,同学们需要特别注意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确定,以及如何根据函数图像进行函数的分析和判断。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九年级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此章节中,同学们将学习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包括用配方法、公式法和两根的性质来解方程。
此外,同学们还需要学习如何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抛物线运动问题和几何问题等。
第三章: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有趣的分支,也是九年级数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此章节中,同学们将学习如何计算立体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包括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等。
此外,同学们还需要学习如何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几何体的未知变量,例如切线的长度和点到平面的距离等。
第四章: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九年级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中数学的基础。
在此章节中,同学们将学习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等。
同学们需要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周期和值域等特点,以及如何根据已知条件计算三角函数的值和角度。
第五章: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应用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九年级数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此章节中,同学们将学习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包括频数表、频率表和统计图等。
此外,同学们还需要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事件的概率、独立事件和互斥事件等。
综上所述,九年级数学中的知识点涵盖了函数与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立体几何、三角函数以及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同学们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通过练习和实践来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同学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完整版)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ae9e1a7a32d7375a517805c.png)
第一章教学内容:证明(二)重点:直角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证明难点:证明逆命题的真假,角平分线的证明及其对逆命题的理解易错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定理及逆定理的判别第二章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重点: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难点:黄金分割点的理解,用配方法解方程易错点:利用因式分解法和公式法解方程第三章教学内容:证明(三)重点: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证明易错点:各定理之间的判别第四章教学内容:视图与投影重点:某物体的三视图与投影难点:理解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易错点:三视图的理解,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区别第五章教学内容:反比例函数重点: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概念与性质难点:反比例函数的运用,猜想,证明与拓展易错点:主要区别反比例函数与 x轴和与y轴无限靠近第六章教学内容:频率与概率定义和命题:频率与概率的概念难点:理解用频率去估计概率易错点:频率是样本中才出现的,概率是整体中出项的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1.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1.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事斜边的一半。
1.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a02c1c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4.png)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数的开方】1.平方根的定义:若x2=a,那么x叫a的平方根,(即a的平方根是x);留意:(1)a叫x的平方数,(2)已知x求a叫乘方,已知a求x叫开方,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2.平方根的性质:(1)正数的平方根是一对相反数;(2)0的平方根还是0;(3)负数没有平方根.3.平方根的表示方法:a的平方根表示为和.留意:可以看作是一个数,也可以认为是一个数开二次方的运算.4.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a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留意:0的算术平方根还是0.5.三个重要非负数:a2≥0,|a|≥0,≥0.留意:非负数之和为0,说明它们都是0.6.两个重要公式:(1);(a≥0)(2).7.立方根的定义:若x3=a,那么x叫a的立方根,(即a的立方根是x).留意:(1)a叫x的立方数;(2)a的立方根表示为;即把a开三次方.8.立方根的性质:(1)正数的立方根是一个正数;(2)0的立方根还是0;(3)负数的立方根是一个负数.9.立方根的特性:.10.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留意:?和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11.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12.实数的分类:(1)(2).13.数轴的性质: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14.无理数的近似值:实数计算的结果中若含有无理数且题目无近似要求,则结果应当用无理数表示;假如题目有近似要求,则结果应当用无理数的近似值表示.留意:(1)近似计算时,中间过程要多保存一位;(2)要求记忆:初三数学下册学问点整理1.解直角三角形1.1.锐角三角函数锐角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统称∠a的三角函数。
假如∠a是Rt△ABC的一个锐角,则有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1.3.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的一些边、角,求出另一些边、角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当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交;当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切,公共点叫做切点;当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离。
九年级数学(苏教版)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数学(苏教版)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da162cccbff121dd368380.png)
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证明: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AAS ”) 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60o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写为“HL ”) 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定理矩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定理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定理菱形的4条边都相等定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不是从已知条件出发直接证明命题的结论成立,而是先提出与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由这个“假设”出发推导出了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了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
这种证明的方法称为反证法。
证明: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定理有3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定理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定理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证明: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定理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 定理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能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我们就把这样的差叫做极差(range )。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K12教育文档)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K12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4c12fd6a32d7375a51780c4.png)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一章教学内容:证明(二)重点:直角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证明难点:证明逆命题的真假,角平分线的证明及其对逆命题的理解易错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定理及逆定理的判别第二章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重点: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难点:黄金分割点的理解,用配方法解方程易错点:利用因式分解法和公式法解方程第三章教学内容:证明(三)重点: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证明易错点:各定理之间的判别第四章教学内容:视图与投影重点:某物体的三视图与投影难点:理解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易错点:三视图的理解,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区别第五章教学内容:反比例函数重点: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概念与性质难点:反比例函数的运用,猜想,证明与拓展易错点:主要区别反比例函数与 x轴和与y轴无限靠近第六章教学内容:频率与概率定义和命题:频率与概率的概念难点:理解用频率去估计概率易错点:频率是样本中才出现的,概率是整体中出项的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1。
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a10256767f5acfa1c7cdca.png)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4.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5.中位线 三角形的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
1.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3.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4个判定定理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3个判定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2个判定定理注意:(1)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路:通过分割和拼接转化成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进行解决。
即需要掌握常作的辅助线。
(2)梯形的面积公式:()lh h b a S =+=21(l -中位线长) 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上册 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一)、知识框架(二)知识详解2.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2.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2.4、角平分线(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初三数学知识点苏教版
![初三数学知识点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0362a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1.png)
初三数学知识点苏教版学习从来无捷径。
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作为主科之一,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数学学问点,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九年级下册数学学问点归纳一组计算公式1.圆周长公式2.圆面积公式3.扇形面积公式4.弧长公式5.弓形面积的计算方法6.圆柱、圆锥的侧面绽开图及相关计算点的轨迹六条根本轨迹有关作图1.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2.平分确定弧3.作确定两线段的比例中项4.等分圆周:4、8;6、3等分重要协助线1.作半径2.见弦往往作弦心距3.见直径往往作直径上的圆周角4.切点圆心莫忘连5.两圆相切公切线(连心线)6.两圆相交公共弦初三数学上册学问点归纳1.数的分类及概念数系表:说明:分类的原那么:1)相称(不重、不漏)2)有标准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x0)性质:假设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那么每个非负数均为0。
3.倒数: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1/a(a1);B.1/a中,aC.04.相反数: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0时,aB.a与-a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作用:A.直观地比拟实数的大小;B.明确表达肯定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定义及表示:奇数:2n-1偶数:2n(n为自然数)7.肯定值:①定义(两种):代数定义:几何定义:数a的肯定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记;③数a的肯定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初三新学期数学学问点苏教版一、圆的定义1、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点组成的图形。
2、在同一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组成的图形。
二、圆的各元素1、半径:圆上一点与圆心的连线段。
苏教版数学九年级知识点
![苏教版数学九年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5e098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5.png)
苏教版数学九年级知识点一、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和大小的三角形。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1. SSS 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 SAS 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夹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 ASA 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夹在这条边上的两个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4. AAS 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夹在这两个角上的一条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二、平行线与比例1. 平行线的判断:如果两条直线上的任意一对相应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2.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间距离相等,平行线截割的两条平行线上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3. 常见的平行线相交情况:同位角相等、内错角互补、外错角对应互补。
4. 平行线的斜率性质:两条平行线具有相同的斜率。
5. 重要定理:平行线截割同一平面内的直线,对这些直线上的任意一对对应线段成比例。
三、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平方和的关系。
即:若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a、b、c,且直角边为c,则有c² = a² + b²。
四、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 正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边a、b、c与其对应的角A、B、C之间满足正弦定理的关系:a/sinA = b/sinB = c/sinC。
2. 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边a、b、c与其对应的角A、B、C之间满足余弦定理的关系:c² = a² + b² - 2abcosC。
五、三角函数1. 正弦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函数定义为对边与斜边的比值,记作sinθ = a/c。
2. 余弦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余弦函数定义为邻边与斜边的比值,记作cosθ = b/c。
3. 正切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切函数定义为对边与邻边的比值,记作tanθ = a/b。
苏教版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8887c9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e.png)
苏教版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并且可以化成ax^2+bx+c=0(a, b, c为常数,a≠0)的形式。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在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方程是整式方程。
•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配方法配方法的思路是将方程转化为(x+m)^2=n的形式,它的一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另一边是一个常数。
当n≥0时,两边同时开平方,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便可求出它的根。
配方法的步骤如下:•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
•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2)公式法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 b, c为常数,a≠0),当b^2-4ac≥0时,它的根可以用求根公式来求解。
求根公式为:x=(-b±√(b^2-4ac))/2a公式法的步骤如下:•将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数分别代入求根公式。
•计算判别式b^2-4ac。
•根据判别式的值,确定方程的根的情况。
(3)因式分解法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为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我们就可以将方程分解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因式分解法的步骤如下:•把方程右边化为0。
•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进行因式分解。
•如果可以,就可以化为乘积的形式,从而求出方程的根。
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如果方程ax^2+bx+c=0(a, b, c为常数,a≠0)有两个实数根x1, x2,那么:•x1+x2=-b/a•x1x2=c/a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模型和工具。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时,一般将解题过程归结为“审、设、列、解、检验、答”六步:•审: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苏教版
![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a478c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5.png)
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苏教版
一、数的基本概念
1、数的概念:数是用来表示、比较和操作同一类事物的个数
或多少的抽象概念。
2、数的基本概念:数的基本概念有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分数。
3、数的种类:数的种类有实数、复数、有理数、无理数、虚
数等。
4、数的表示:数可以用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等表示。
二、代数
1、代数运算:代数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指数、开方等。
2、代数式:代数式是由常数、变量和运算符构成的表达式。
3、方程:方程是由等号分割的两部分,左边是一个代数式,
右边是另一个代数式或常数。
4、不等式:不等式是由不等号分割的两部分,左边是一个代
数式,右边是另一个代数式或常数。
三、几何
1、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等构成的图形。
2、平面几何:平面几何是研究平面上的图形的几何学科。
3、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研究三维空间中的图形的几何学科。
4、几何运算:几何运算包括求面积、求体积、求距离等。
四、数列
1、数列:数列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数的有限序列。
2、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3、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苏教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苏教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44ecb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d.png)
苏教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一、有理数与整式1. 整数的概念与性质2. 有理数的概念与性质3. 有理数的比较与运算4. 有理数的应用二、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性质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3.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5.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6.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三、几何图形与相似1. 平面直角坐标系2. 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3. 平行线与平行四边形4.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5. 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四、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 统计图的制作与分析2. 组织数据的方法3. 数据的描述与分析4. 概率的概念与计算五、平面直角坐标系1.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表示方法与性质2. 根据坐标求距离与中点3. 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与运动六、函数与图像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2. 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3.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4. 利用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七、三角形与勾股定理1. 三角形的角度与边长关系2. 三角形的内部与外部3. 勾股定理的概念与应用八、数列与等差数列1. 数列的定义与性质2. 等差数列的概念与性质3. 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通项九、实数与实数运算1. 实数集的划分与性质2. 实数运算的性质与法则3. 实数的大小比较与运算十、平面向量与向量运算1. 向量的概念与表示2. 向量的运算与性质3. 平面向量的应用以上是苏教九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概述。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提高数学解题与分析能力,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大家数学学习顺利!。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苏教版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42521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b.png)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苏教版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在九年级,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和巩固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开始接触更加深入和抽象的数学概念。
以下将对九年级数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 代数与方程在九年级数学中,代数与方程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代数符号表示未知数,并解答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等。
此外,还会学习如何列方程、方程的解法以及方程应用题等。
2. 函数函数是九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学生将学习如何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性质以及函数的图像等。
同时,还会学习函数的运算、函数的应用以及函数类型的分类等内容。
3. 图形的性质与变换在九年级数学中,学生将继续学习和探索图形的性质与变换。
他们将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与角的性质、多边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性质等。
此外,还包括图形的移动、旋转、翻折以及拉伸等变换。
4.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也是九年级数学的一个难点。
学生将学习正弦、余弦、正切等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同时,还会学习如何计算三角函数值、解三角方程以及应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
5. 数据与统计在九年级数学中,学生将继续学习和应用数据与统计的知识。
他们将学习抽样调查、统计图表的制作、概率与统计的概念以及数据分析与解读等内容。
6. 空间几何与立体图形九年级数学还将涉及到空间几何与立体图形的知识。
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空间几何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如正方体、长方体、棱锥、棱柱、球体等。
7. 比例与相似比例与相似也是九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
学生将学习比例运算、比例的性质以及比例的应用等。
同时,还会学习相似图形的性质、相似比例、相似三角形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等。
8. 数列与推理数列与推理是九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难点。
学生将学习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以及运算法则等。
同时,还会学习如何推导数列和数列的应用等内容。
以上,是九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
九年级苏教版数学知识点
![九年级苏教版数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2e9927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7.png)
九年级苏教版数学知识点一、整数1. 整数的定义及其运算规则2. 整数的加减运算3. 整数的乘法运算4. 整数的除法运算5. 整数的乘方与开方二、有理数1. 有理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2. 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3. 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4. 有理数的比较与大小关系5. 有理数的乘方与开方三、代数式与方程式1. 代数式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2. 方程式的概念与解的意义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 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四、二次根式与二次方程1. 二次根式的定义及其运算法则2.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展开3. 二次方程的定义及其解的意义4. 二次方程的求解5. 二次方程的应用题五、平面图形的性质1. 三角形的分类与性质2. 四边形的分类与性质3. 特殊四边形的性质4. 圆的性质与方程式5. 平面图形的计算题与应用题六、立体几何的性质1. 空间直线与射影2. 空间角的概念与性质3. 正交与垂直4.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5. 空间几何体的计算题与应用题七、概率与统计1. 随机事件的概念与性质2. 概率的计算与判断3. 伯努利试验及概率模型4. 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分析5. 可能性的计算与应用八、函数与图像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2. 函数的表示与运算3. 一次函数与一次函数图像4. 二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图像5. 函数与图像的应用题九、直线与线段1. 求解直线的斜率与截距2. 判断直线的位置关系与相交情况3. 线段的定义与性质4. 线段的长度与比例计算5. 直线与线段的应用题十、比例与相似1. 比例的概念与性质2. 比例的计算与应用3. 平行线与比例4.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5. 相似三角形的计算与应用这些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是根据苏教版教材整理而来,涵盖了整数、有理数、代数式与方程式、二次根式与二次方程、平面图形的性质、立体几何的性质、概率与统计、函数与图像、直线与线段、比例与相似等数学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将能够掌握数学的基础概念和运算技巧,并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苏教版【数学】九年级全册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数学】九年级全册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191813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7.png)
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十一个关于未知数x 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2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b a x =+2)(的一元二次方程。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 b ab 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222)(2b x b bx x ±=+±。
3、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04(2422≥--±-=ac b aac b b x 4、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中,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acb 42-=∆四、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是21x x ,,那么a b x x -=+21,ac x x =21。
九年级数学苏教版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数学苏教版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aadfe4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8.png)
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圆周角等于相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初三数学复习方法总结
概念课
要重视教学过程,要积极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要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认识知识发生的过程,理解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我们就能从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当中,理解到学会它的乐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复习课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有一个清醒的复习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从而逐步学会学习。数学复习应是一个反思性学习过程。要反思对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有没有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程度;要反思学习中涉及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是如何运用的,运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要反思基本问题(包括基本图形、图像等),典型问题有没有真正弄懂弄通了,平时碰到的问题中有哪些问题可归结为这些基本问题;要反思自己的错误,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订出改正的措施。在新学期大家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通过你的努力,到中考时你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并且数学复习应在数学知识的运用过程中进行,通过运用,达到深化理解、发展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新的一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做到举一反三、熟练应用,避免以“练”代“复”的题海战术。
九年级数学苏教版知识点总结
每一门功课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有它自身的特点,数学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练习中,注意了这些规律和方法,数学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九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新学期数学知识点苏教版
1.代数式与有理式
江苏初三数学知识点
![江苏初三数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084251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8.png)
江苏初三数学知识点江苏初三数学知识点概述一、代数与函数1. 整数与分数- 整数的四则运算- 分数的加减乘除- 有理数的概念及运算2. 代数表达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 合并同类项- 因式分解3.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的解法- 不等式的解集-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4. 函数的基本概念- 函数的定义与表示- 函数的性质- 常见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线性函数、二次函数)5. 二元一次方程组- 代入法与消元法- 方程组的解的情况二、几何1. 平面几何-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三角形的性质与分类- 四边形的性质与分类- 圆的性质与计算2. 几何变换- 平移、旋转、对称-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几何图形的计算3. 立体几何-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 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的性质 - 球的性质4. 坐标几何- 坐标系中点的坐标- 距离公式与中点公式- 直线与圆的方程三、概率与统计1. 概率的基本概念- 随机事件的概率-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2. 统计初步-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频数与频率-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3. 简单抽样与估计- 抽样方法- 总体平均数的估计四、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 - 数列的求和公式2. 数学归纳法- 证明方法- 应用问题五、解题技巧与策略1. 转化与化归- 将复杂问题简化- 利用已知条件转化问题2. 逻辑推理-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证明方法的选择3. 综合应用- 跨章节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 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以上是江苏初三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概述,学生在复习时应重点掌握每个章节的核心概念、公式和解题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
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题策略,以便于在考试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九年级数学苏教版知识点全集
![九年级数学苏教版知识点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3e383f0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d.png)
九年级数学苏教版知识点全集九年级数学是学习数学的关键年级,也是对于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级别上,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各种数学知识点,并应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是九年级数学苏教版知识点的全集:1.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有理数的比较和排序-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代数式与多项式- 代数式的概念和性质- 代数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代数式的乘法运算- 多项式的概念和性质- 多项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多项式的乘法运算3.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一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二元一次不等式组4.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证明- 平面图形的分类与性质- 三角形的分类与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正方形、矩形和菱形的性质和判定- 平面镶嵌与平面对称性5.单位变换与解决实际问题-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单位换算-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应用- 质量和容积的单位换算- 质量和容积的实际问题应用6.统计与概率- 统计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 事件的概念和基本概率- 事件的概率计算- 组合与排列的概率应用7.几何变换- 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概念- 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性质和判定- 平移、旋转和翻转的坐标变换8.函数与图像- 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一次函数的应用和图像特征- 二次函数的应用和图像特征- 三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和图像特征9.平面向量- 向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向量的运算和性质- 平面向量的应用以上是九年级数学苏教版知识点的全集。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九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解决各类数学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勇于挑战自己,在数学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quadratic function)是指未知数的次数为二次的多项
式函数。
二次函数能够表示为f(x)=ax^2+bx+c(a不为0)。
其图像是一
条主轴平行于y轴的抛物线。
一般的,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有如下关系:
一般式
y=ax∧2;+bx+c(a≠0,a、b、c为常数),顶点坐标为(-b/2a,-
(4ac-b∧2)/4a) ;
顶点式
y=a(x+m)∧2+k(a≠0,a、m、k为常数)或y=a(x-h)∧2+k(a≠0,a、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m,k)对称轴为x=-m,顶点的位置特征和
图像的开口方向与函数y=ax∧2的图像相同,有时题目会指出让你用
配方法把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交点式
y=a(x-x1)(x-x2)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1,0)和 B(x2,0)的
抛物线] ;
重要概念: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
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对称轴在y
轴左; 因为若对称轴在左边则对称轴小于0,也就是- b/2a0, 所以
b/2a要小于0,所以a、b要异号
可简单记忆为左同右异,即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
y轴左;当a与b异号时(即ab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_______
Δ= b^2-4ac0时,函数在x= -b/2a处取得最小值f(-b/2a)=4ac-b²/4a;在{x|x-b/2a}上是增函数;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函数的值域是{y|y≥4ac-b^2/4a}相反不变
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这时,函数是偶函数,解析式变形为y=ax^2+c(a≠0)
特殊值的形式
7.特殊值的形式
①当x=1时 y=a+b+c
②当x=-1时 y=a-b+c
③当x=2时 y=4a+2b+c
④当x=-2时 y=4a-2b+c
二次函数的性质
8.定义域:R
值域:(对应解析式,且只讨论a大于0的情况,a小于0的情况请读者自行推断)①[(4ac-b^2)/4a,
正无穷);②[t,正无穷)
奇偶性:当b=0时为偶函数,当b≠0时为非奇非偶函数。
周期性:无
解析式:
①y=ax^2+bx+c[一般式]
⑴a≠0
⑵a>0,则抛物线开口朝上;a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
([-b-√Δ]/2a,0)和([-b+√Δ]/2a,0);
Δ=0,图象与x轴交于一点:
(-b/2a,0);
Δ0 且X≧(X1+X2)/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a>0且
X≦(X1+X2)/2时Y随X
的增大而减小
此时,x1、x2即为函数与X轴的两个交点,将X、Y代入即可求出解析式(一般与一元二次方程连
用)。
交点式是Y=A(X-X1)(X-X2) 知道两个x轴交点和另一个点坐标设交点式。
两交点X值就是相对应X1 X2值。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1. 如果抛物线与x轴有公共点,公共点的横坐标是,那么当时,函数的值是0,所以就是方程的一个根。
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没有公共点,有一个公共点,有两个公共点。
这对应着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三种情况:没
有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