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制造_制造业崛起的必由之路_安筱鹏
工信部副部长冯飞:以服务型制造引领中国制造创新发展
工信部副部长冯飞:以服务型制造引领中国制造创新发展佚名
【期刊名称】《服务外包》
【年(卷),期】2016(000)008
【摘要】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和我国制造强国进程相适应的服务型制造能力,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和深度融合,带动价值链整体提升。
【总页数】3页(P36-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4
【相关文献】
1.工业领域的市场需求究竟在哪里?工信部副部长冯飞:去看看海关统计! [J], 康晓博
2.“入世”,中国垄断产业加快改革——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飞 [J], 王遂
3.工信部副部长出席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成立大会 [J], ;
4.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 [J], 无;
5.工信部副部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服务型制造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切入点和着力点
领导论坛Forum本文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在“2018中国工业大数据大会·钱塘峰会”上的演讲,针对工业互联网相关问题进行解读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切入点 和着力点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 安筱鹏2017年11月《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出打造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
对于平台体系来说,当前要进一步深化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切入点和着力点的认识。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和认识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意义。
一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基础、新要素和新业态。
新基础就是构建智能感知(一硬)、工业软件(一软)、泛在网络(一网)、云平台(一平台)等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基础设施,新要素就是基于数据这一新生产要素重构工业知识沉淀、传播、复用和价值创造新体系,新业态就是通过对传统产业体系的解耦重建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
二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焊接点。
从制造强国来看,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资源链接和高效协同,加速重构生产体系、引领组织变革、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新型制造体系。
从网络强国来看,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信息通信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蓝海,推动5G、窄带物联网(NB-IoT)、软件定义网络(SDN)、时间敏感网络(TSN)等网络技术的演进升级,促进我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技术产业、应用水平的提升。
三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本质是通过构建精准、实时、高效的数据采集互联体系,推动机器、物料、系统、产品、人等参与主体各类要素信息的泛在感知、云端汇聚、高效分析和科学决策,推动涉及生产全要素、全流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类资源优化配置。
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王小波;李婧雯【摘要】无论从投入服务化还是产出服务化来看,中国制造业已出现明显的服务化趋势,但整体服务化程度并不高,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影响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的因素存在差异:市场竞争强度越大、服务经济水平越高,投入服务化程度越高;资源依赖性越强、国有及国有控股比重越大,投入服务化程度越低.企业规模越大、企业上市时闻越长、服务业务盈利能力越强,产出服务化程度越高.从地理位置和行业属性来看,东部地区的服务化趋势更明显,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程度更高.要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必须优化竞争环境、完善政策制度、降低对资源的依赖、推动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期刊名称】《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40)005【总页数】8页(P53-60)【关键词】制造业服务化;投入服务化;产出服务化;装备制造业【作者】王小波;李婧雯【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湘潭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72015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5%,中国已开始进入经济服务化阶段。
制造业服务化是经济服务化的核心内容,是产业结构演进的必然趋势,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国际上许多大企业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通用电气公司(GE)等都已转型为制造服务企业。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接近40%,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达到20%。
中国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
2007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制造业服务化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2015年国务院颁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2025年基本实现服务化转型。
制造业服务化战略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制造业服务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中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创新调查
1.3 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差异比较 由于创新的对象是无形的服务,制造企业显然无法因循产品创新的模式进行服务创新。因此企业 需要明确二者的差异,根据服务创新的要求培育其服务创新的能力。
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创新产品特性、创新主体、技术地位、创新难点等方面(表 1)。
规避经济环境风险。随着全球化市场竞争加剧、 人民币升值、贷款利息上升、环保要求的提高, 企业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劳动力成本、工资 和福利伴随着竞争压力逐渐增加。全球化、竞 争加剧、更苛刻的客户、成本压力都要求企业 不断创新推出新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制 造业服务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转变的思 路,规避经济环境风险。
2
一、制造业服务化大趋势
在信息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制造业发展模式正 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传 统界限正在快速消失。传统上,制造业仅是有 形产品的生产,但当今用户的需求痛点是综合 了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制造业再也无法仅仅 依靠产品本身的功能和质量来维持竞争力,制 造业的服务化正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 和趋势。很多大型制造企业的营业额和利润越 来越多地来自服务,有些企业甚至完全由制造 商转变为服务商。制造业服务化也是中国制造 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与制造业智能化、信息化“两 化融合”密切相关。
装备制造企业已经建立了基本的服务创新机制,但需要完善财务测算和创新绩效考核体系。企业 比较关注商业模型基础设置和组织设计治理两方面机制的建设,对绩效及变革管理和资金管理的 重视度不够,结果很可能由于缺乏创新的绩效考核和可持续的资金支持而导致创新难以为继。
装备制造业成功执行服务创新需要三项关键能力:服务覆盖能力、服务发展能力以及服务流程化 能力。服务覆盖能力是对现有产品客户的服务渗透;服务发展能力关注企业捕捉服务市场机会, 包括服务产品开发、服务市场营销和知识传递;服务流程化能力决定企业能否有效交付服务并持 续进行服务创新,包括信息系统支持、流程管理、绩效管理能力。这三项能力均可以量化衡量, 并且紧密相关。
服务型制造的内涵与运行机理研究
造企业 着重为顾 客提供产 品服务 系统 , 从传统 的产 是 品制造向“ 产品服务系统” 整体解决方案” 和“ 的转变 。 在 当今 制造 活动 中, 务 已成 为 一个 至关 重 要 服
的竞 争手段 , 传统 制 造企业 逐渐 重视服 务创 新 , 服务
种 整合 。这 种整 合有 时来 源于 企业间 的相互 服务 与 外包 , 也就 是说 , 制造 企业 可以将 内部 资源 向核心 领
4 、 5 荷兰是 4 、 0 比利 时 是 3 。而 中 国制 造 业 7
以提供服务为 中 心的转 变 。 以上 三个定 义 从 不 同侧 ” 面说 明了什么是 制 造业 的服 务 化 , 质上 是 一致 的 。 本 科特勒 ( ol ) K t r将生产 到 服务 的转 变 分成 五个 阶段 : e 有形 商品 、 带有服务 的有形商 品、 混合 品、 有少许 商 带 品的服务 、 纯服 务 。科 特 勒 的划分 比较具 体 细致 , 但 并不是 所有 的企业都要 经历这一循 序渐进 的过程 , 许 多企业 可能有 跳级 现象 , 或干 脆从 服 务做 起 , 尤其 是
取 得 国 家政 策 、 会 环 境 的 支持 。 社
[ 关键 词] 服务型制造; 生产者服务; 制造模式 [ 图分类 号3 0 3 1 中 F 6 . [ 文献 标 识码]A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 与服 务相融合 的新 制造模式 ,
是基 于制造 的服务 和服务 的制造 的新 型制造 概念 , 制
[ 稿 日期 ]2 1-31 收 0 10 —0
[ 作者简f ]余再玲 (9 7 , r 1 6 一) 武汉理 工大学管理 学院博 士研 究生 , 利达 重工有限公 司常务副总裁 , 主要从 事管理科 学与
制造业的必由之路-绿色制造
制造业的必由之路-绿色制造
吕修海
【期刊名称】《农机化研究》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分析了制造业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指出了绿色制造是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介绍了实施绿色制造的有效途径.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吕修海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22
【相关文献】
1.绿色制造是传统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J], 陈继民;邓小君
2.制造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绿色制造 [J], 朱瑛瑛
3.绿色制造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J], 胡兴志;程云风
4.SAC/TC 337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装备制造业绿色制造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情况 [J], 张秀芬; 奚道云
5.绿色制造: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J], 段广洪;刘学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能制造需要这样的国际合作
智能制造需要这样的国际合作作者:张晓铭来源:《机器人产业》2017年第04期7月7日,2017中国·成都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大会成功举办。
来自中德两国的多名院士专家、两国企业代表,共襄智能产业的发展盛会,以“智能制造的全球机遇与成都路径”为主题,深入对话和交流,挖掘产业创新合作机会,探讨智能智造发展趋势。
智造让四川走向全球继工业革命、电力革命、蒸汽革命、信息化革命之后的新一轮智能革命即将到来,势不可挡的科技发展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指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制造业发展正在进入平台化发展的新阶段。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领军企业竞争的一个新赛道,也是当前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布局的新方向,更是成为制造业大国的一个新焦点。
这也意味着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面临着一个窗口期,因为这样的平台竞争,未来的两到三年将是窗口期,如何围绕窗口期打造中国本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各界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
制造业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期、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的阶段性窗口期,都要求作为未来我国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领军区域的四川以及省会成都,必须主动作为。
在大会上,四川省经信委副主任张延川表示,四川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全面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重点围绕核心产业集聚创新资源,深入实施企业创新主题培育、产业创新牵引升级、产学研协同创新、区域创新发展示范四大科技创新工程。
他特别指出,四川非常注重国际合作,注重发挥全球制造产业链的带动作用,成都市目前正在打造“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其中三大创新点之一,就是创新开放合作的新模式;同时也在大力推进中德、中法、中捷合作园区建设。
希望更多的四川企业,不但能够学习到先进的制造经验,也能加入到全球产业链当中,让四川制造走向全球。
作为工信部授予的国家新兴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智能制造的试点示范企业,中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刘韶庆分享了中车的经验。
服务型制造的含义
服务型制造的含义、特点、发展简况(制造服务业的前世今生之四)关于制造服务业,出现了好几个概念,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服务化、制造即服务、工业服务业、服务型制造等等。
概念总是层出不穷,这就跟信息领域的三字经一样,CAD、CAM、PLM、MRP、ERP、CRM、SCM、BPM、EAM……etc.虽然制造服务业的这几个概念看起来相似,但本质上还有各有区别,所站的角度和侧重点不一样。
研究这些概念,不同于软件厂商炒概念,他们那是产品驱动。
研究这些概念的目的,是研究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
实际上目前国家的一些大政方针政策对此表现出了明显的关注度和倾向性,比如,两化融合、产业振兴规划、核高基专项等等。
很多专家学者,像杨叔子、汪应洛、郭重庆、卢秉恒等院士也都在不同场合大声疾呼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对此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专家学者并不太多,但已经形成了几个团队,也产生了一批重要成果。
前段时间曾经有位博主专门总结了一下目前国内从事制造服务研究的三个团队,西安交大的汪应洛院士和孙林岩教授等、清华大学大学的吴贵生教授等、中山大学的李江帆教授等。
一、服务型制造的含义服务型制造的含义:为了实现制造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客户全程参与、企业相互提供生产性服务和服务性生产,实现分散化制造资源的整合和各自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协同,达到高效创新的一种制造模式。
服务型制造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是基于生产的产品经济和基于消费的服务经济的融合。
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一种新的制造模式。
服务型制造业的主要模式是业务流程外包,外包业务可以是生产、营销、设计、开发、信息、保养等各个经营环节。
汪应洛院士曾指出,服务外包是效率型经济的集中体现,服务型制造有利于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传统观念认为,制造就是生产加工。
实际上,生产并不等于制造。
制造包括生产和服务两部分,也就是说,制造=生产+服务。
如何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
如何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首先,政策引导是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的基础。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减少行政审批等方式,为服务型制造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服务型制造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技术创新是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府可以加大对服务型制造关键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技术转移与产业化。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与保护力度。
再次,培养人才是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的关键。
政府可以加大对服务型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投入,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设置奖学金、提供培训机会等方式,激励人才投身于服务型制造领域。
此外,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交流也是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鼓励服务型制造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开展合作研发,加强技术引进与转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政府还可以组织国内外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活动,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合作。
另外,加强服务型制造企业间的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也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举措。
政府可以加大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自主研发活动,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的管理指导,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总之,推动服务型制造的创新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
政府需要加大对服务型制造的政策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技术创新是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关键,需要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人才培养是服务型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强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交流可以促进技术创新的合作;同时,服务型制造企业还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提高竞争力。
只有政府、企业、学术界以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作者:李佳师来源:《中国电子报》2016年第53期7月25日~26日,工信部在山东威海组织召开全国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工作座谈会。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在会上做了“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形势、任务与举措——《国务院2016(28号)文件》解读”的报告。
制造业是“互联网+”主战场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安筱鹏在报告中指出,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形势,可以把它概括成为:明确一个定位,发挥两大优势,形成三个效应,解决六大核心问题。
明确一个定位,就是要明确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
今年年初,在牵头组织文件起草工作过程中,召开了多次研讨会,每一次都会讨论“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定位,以及与《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的关系。
从互联网发展的规律来看,互联网正在从消费环节向制造环节扩散。
在消费环节更多是一种价值传递,而制造环节则是一种价值创造;在消费环节核心是如何提高交易的效率,而制造环节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在消费环节,需要考虑如何平衡各方群体的利益格局,如何踩刹车、踩油门,而在制造环节,需要考虑的是巨头竞争,如何踩油门、踩刹车;在消费环节,主导企业是互联网企业,而在制造环节,主导企业是制造企业。
发挥两大优势就是发挥中国制造业大国和互联网大国两个优势。
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形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配套能力,孕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
联合国公布的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2014年有56家制造企业进入世界500强,11家工程机械企业进入全球50强,通信设备制造商跻身世界第一阵营。
目前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0.3%;4G用户突破3.8亿,占全球4G用户总量超过40%;电子商务交易额接近20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涌现出一批百亿、千亿元级行业电商平台;12家互联网企业进入全球市值前30行列,阿里、腾讯、百度稳居前10名。
工业4_0_为什么_是什么_如何看_安筱鹏
危机意识 德国是传统的科技工业强国,但是在新一轮产业技 术革命中,传统的竞争优势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各界对德国未来发展表现出某种忧虑。 一是对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忧虑。信息通信技术是
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最具活力的技术,德国乃至整欧 洲却丧失了全球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机遇。在全球产业 创新最活跃的互联网领域,全球市值最大20个互联网企 业中没有欧洲企业,欧洲的互联网市场基本被美国企业 垄断。
四次工业革命,即“工业4.0”。
业继续保持全球领导地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德国工
工业4.0是互联
业4.0的概念出现了,这一概念最大的成功在于它把几
工业4.0的核心是连接,要把设备、生产线、工
百年工业发展的历史与现代信息技术趋势进行了完美的
厂、供应商、产品、客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使得产品
集成,它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理论性与通俗化的
二是对传统产业竞争优势的忧虑。德国传统工业在 全球的竞争优势仍十分突出,但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 工业加速融合,产品、装备、工艺、服务智能化步伐不 断加快的背景下,德国能否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德国 各界有深刻的危机意识。
服务型制造的全球管理变革及实现路径
服务型制造的全球管理变革及实现路径韩江波【摘要】发达国家的服务型制造模式主要体现研发设计服务模式、定制化服务模式、供应链管理模式、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系统解决方案模式、信息增值服务模式等方面,而其从事服务型制造的企业,均基于崭新的管理理念对资源组合进行认识,主要涉及战略理念重构、生产方式重构、组织流程重构、组织结构重构四大领域.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总体上通过产品服务化路线、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高端服务路线、产品服务一体化路线、服务产品化路线实现发展.在推进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过程中,应选择以下策略:应转变传统的制造理念,积极支持服务化创新;不断强化技术、服务支撑,提高产业附加值;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大力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智能制造生产模式,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期刊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7页(P122-128)【关键词】制造业服务化;信息技术;服务化;智能制造【作者】韩江波【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河南南阳 473061;南阳师范学院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 河南南阳 473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12科技不断进步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工业生产流程演化、工业产品形态升级及社会分工更深层次发展。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人类社会的工业生产逐步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水力驱动技术、蒸汽驱动技术及其一系列相关的重大技术创新陆续被企业选择与运用,进而极大推动了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发展。
在此阶段,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渐渐取代大量的手工劳动,从而不断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促使大量劳动力从工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种类的工作,而这又进一步推动了劳动分工的细化发展,导致产品形态亦逐步由手工业产品过渡为工业产品。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60年代,人类社会的工业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在企业生产的普及使用,促使工业生产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劳动力进一步解放,劳动分工不断被细化,一系列的服务环节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进而产生相对独立于制造行业的服务行业,无论是较为标准化的工业产品,还是较为同质化的工业产品,其与基础性的配套服务进行“密切搭配”,最终都逐渐被视为工业产品的新形态。
两化融合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系列③全球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专家专栏IExper tC ol um n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网络教育,信息服务等一批具有低资源,低能源消耗和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业,正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热点和新增长点。
③全球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口中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兢划研究所安筱鹏当前,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崛起,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从服务经济向现代服务经济的转型,在这一进程中,全球现代服务业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技术与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推动服务的产品化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传统的产品开发、生产、交付的流程注入服务业发展模式中,现代服务业的正朝着后台运营联合化、技术平台网络化、运作规程标准化、前台操作自助化的方向发展,整体上呈现“服务业产品化”趋势。
一是后台运营联合化。
随着服务市场规模扩大、需求层次多元化、服务内容的复杂化,在单一企业提供面向客户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时,其不断整合服务产业链上的上下游资源,推进后台运营的联合化,形成服务产业链新的分工与协作。
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S A P ,通过整合专业咨询公司、I TJ]艮务企业资源,为客户提供了一个系统的一体化E RP 解决方案。
二是技术平台网络化。
互联网的商业化应用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未来的商业模式将更加充分地利用网络平台。
软件产业正由销售软件产品向提供基于网络平台的Sa aS 模式转变,电子商务本质上是基于网络平台提供的一种交易服务,远程教育正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形态,公共作者简介安筱鹏。
博士,现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信息产业及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及政策研究工作,参与了我国《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等战略和规划的起草工作;主持了国务院信息办、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国家部委重大课题研究50余项;主持完成了河北、天津、沈阳等40多个地方的信息产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及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我国服务型制造业的创新发展趋势与建议
我国服务型制造业的创新发展趋势与建议作者:卜琰余红剑来源:《现代企业》2021年第07期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交叉融合的一种新产业形态与商业生产模式。
制造企业相互提供制造过程服务,多家企业合作完成产品制造;而生产性服务企业通过为制造企业与顾客提供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多家企业融合服务与制造模块,共同为顾客提供产品服务系统。
服务型制造具有以下内涵:首先,服务型制造的表现形式为制造与服务的跨界融合,相关产业边界日趋模糊,服务型企业与制造型企业相互拓展渗透;其次,服务型制造是一种制造方式的变革,变革具有资源整合、价值增值与协同创新三大属性,企业间依赖于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互相融合渗透,统筹内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促使各类服务与生产资源在全球生产服务网络中实现动态优化配置;再其次,“制造”仍将是服务型制造模式的核心,尽管消费者对于企业的服务需求与日俱增,但产品制造仍然是各类服务性活动存在与发展的载体;最后,服务型制造的关键是将消费者作为中心,通过消费者对生产过程的全方位参与了解其个性化需求,在此基础上提供个性化制造产品,并同时有效提高消费者在整个产品系统中获取的效用水平,实现服务价值增值。
一、我国服务型制造业的模式与现状1.在我國开展服务型制造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①战略背景。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兴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资源分散且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及劳动力供给减少,消费者对产品与服务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强烈等问题。
但制造业作为我国国家战略性产业,仍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产业结构失衡、信息化程度不足与质量效益问题等急需改变的情况,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改造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能力,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转型的发展目标。
②服务型制造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一方面,服务型制造有利于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能力。
通过高度融合的生产服务网络将非核心环节外包,降低成本,将有限的企业资源集中于价值链战略关键点,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官方解读-《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1日】【来源:工信部产业司】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为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业强国建设三个十年“三步走”的战略,并重点对第一个十年的目标、任务进行了部署。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发展服务型制造,对推动制造业跨越发展并实现由大变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准确把握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内涵和意义服务型制造,有别于传统的生产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的一种先进制造模式,是面向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
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型,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投入服务化,即服务要素在制造业的全部投入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二是业务服务化(即产出服务化),即服务产品在制造业的全部产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对企业提质增效、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选择。
(一)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全球制造业的大势所趋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的实践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进入90年代后,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大型装备复杂化程度的加深,制造环节在整个价值链中的比重日趋下降,产品的研发设计、交付、安装、维护和服务等服务环节所占价值愈加提升。
2010年,德勤公司曾在《基于全球服务业和零件管理调研》中访问80家全球领先制造业公司,调查结果显示其服务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平均值为26%,服务净利润贡献率平均值达到46%。
近年来,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以互联网、宽带无线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更是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方式,全球制造业发展模式呈现出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趋势,特别是服务型制造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
【推荐下载】安筱鹏:软件视角中的未来工业(三)
张小只智能机械工业网
张小只机械知识库安筱鹏:软件视角中的未来工业(三)
软件支撑和定义生产方式
站在软件的视角来审视,从未来10年的时间尺度去观察,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带来的将是一场制造范式的迁移和一种制造模式的变革,也将是制造体系的重建。
其核心在于,软件作为一种工具、要素和载体,为制造业建立了一套赛博空间(Cyber)与物理空间(Physical)的闭环赋能体系,实现了物质生产运行规律的模型化、代码化、软件化,使制造过程在虚拟世界实现快速迭代和持续优化,并不断优化物质世界的运行。
(一)制造范式的迁移:从实体制造到虚拟制造,以快速迭代、持续优化、数据驱动重建制造效率、成本、质量管控新体系
新概念泛滥反映了制造范式的迁移。
新技术带给人们的最大困惑之一是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概念。
从网络制造、协同制造、柔性制造、虚拟制造、云制造到服务型制造,从MRP、ERP、MES、MOM、PLM到SysLM,从工业4.0、工业互联网到第三次工业革命,从规模经济、大规模生产、C2B到产费者(prosumer)。
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概念的涌现往往意味着传统概念体系已经难以描述新事物发展特征和规律,意味着新事物对传统既有概念体系的挑战,意味着传统范式的迁移和新范式的出现。
1、虚拟制造:软件定义的新空间
ICT对人类社会带来的重大变革是创造一个新世界:赛博空间(Cyberspace)。
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过程,是在赛博空间(Cyberspace)重建制造流程,并基于此不断提升制造效率的过程。
2010年美国国防预研局(DARPA)发起的自适应运载器制造(AVM)计划,提出重新发明(Reinvent)制造,目标是通过彻底变革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子报/2009年/8月/4日/第004版专题服务型制造:制造业崛起的必由之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安筱鹏工业化的发展,就是制造业不断崛起和壮大的历程。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是支撑一个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战略性产业。
当前,制造业发展正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趋势,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的背景下,全球制造业正在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中国提出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这一融合的基础是产业融合,产业融合的关键是制造业崛起,制造业崛起的标志是从“生产型制造”到“服务型制造”的转变。
服务型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新趋势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它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企业从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在中观层面上表现为从制造业城市向服务业城市转变,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服务型经济的形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各国制造业产业分工逐步细化,跨区域的产业融合不断升级,制造与服务融合型企业迅速增加,服务型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
当前全球制造业的服务化呈现出3种态势。
一是制造业企业的产业价值链逐步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提供服务为中心转变。
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而是将注意力逐步转移到产品的开发、改进、销售、售后服务以及回收等领域。
企业不再仅仅提供产品,而是以提供产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的“集合体”为最终目标。
生产企业加速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这个转变的过程大致经历以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时代,此时制造与服务相互独立,生产型服务只是企业的内部活动;第二阶段是以制造业为主伴有服务业的后工业化时代,此时制造与服务共生互动,生产型服务逐渐市场化;第三阶段是服务业为主伴有制造业的服务型经济时代,此时制造与服务渐次融合。
据德勤公司研究报告《基于全球服务业和零件管理调研》表明,在其调查的80家制造业公司中,服务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平均值超过25%;有19%的制造业公司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
二是制造企业提供的服务类型逐步多元化。
根据对全球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库(OSIRIS)中排名前50位的制造业企业的分析,可以将其提供的服务类型分为以下12种:1.咨询服务;2.设计和开发服务;3.金融服务;4.安装和实施服务;5.租赁服务;6.维护和支持服务;7.外包服务和运营服务;8.采购服务;9.知识产权和房地产;10.零售和分销服务;11.系统和解决方案;12.客运和货运服务。
其中,最常见的服务产品包括设计和开发(21.92%)、系统和解决方案(15.70%)、零售和分销(12.18%)以及维护和支持(11.94%)服务。
三是制造业服务化的水平与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呈正向相关。
调查公司AndyNeely对全球1300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提供的服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
美国制造与服务融合型的企业占制造企业总数的58%,芬兰的这一比值为51%、马来西亚是45%、荷兰是40%、比利时是37%。
中国制造业的服务化进程相对落后,具备服务型制造能力的企业仅占所有企业的2.2%。
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的重要原因。
推进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几点思考服务化是制造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推进中国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是实现我国工业由大到强的突破口,是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内容,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当前,要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服务化进程。
一是树立制造与服务融合的产业发展观。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由于货物和服务的商业性生产而引发的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工业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信息化背景下,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传统界限正在快速消失,传统制造业意味着有形产品的生产,但今天的消费者需要的则是将有形物和无形服务捆绑在一起的产品,要找到一种既不含服务活动也没有植入任何服务关系的制成品已非常困难,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正妨碍着我们正确理解当代经济演进的趋势。
在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需要人们树立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发展观。
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仅是工业的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也不仅仅是产业发展的道路。
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大背景下,对于制造业发展的问题的判断、趋势的分析、规律的把握,以及政策的出台、规划的制定,需要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是把制造业服务化作为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任务。
信息化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重要手段,也是两化融合的战略重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后明确指出,信息化具有覆盖面广、渗透性强、带动效应明显的优势,要从实际出发,找到制造业信息化的切入点。
当前,制造业仍是全球竞争的战略重点之一,制造业价值链不断扩展和延长,产品愈来愈融生产和服务于一体,制造和服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以产品制造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向基于产品提供综合全面的服务模式转变,并形成了服务型制造这一新的制造方式。
在这一进程中,信息化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与制造环节的融合日益深化,呈现出设计信息化、装备智能化、流程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产品设计、客户定制、集成制造、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测试认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活动。
制造业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过程,只有把握这一发展趋势,才能寻求到制造业信息化的突破口。
三是把推进制造业服务化作为重大专项的重要内容。
面对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加快组织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工程。
美国将制造服务化称为基于服务的制造(Service-basedmanufacturing),从2002年开始,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把针对服务工程的ESS项目(exploratoryresearchonengineeringtheservicesectors)作为重点领域,欧盟在第六框架(Frame-6)中把从事网络化环境下的协同设计与制造研究作为重点业务进行研究。
日本将制造业服务化称为服务导向型制造SOM(Service-orientedmanu-facturing),并开始资助相关智能制造系统方面的研究。
面对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需要在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和制造业发展进程中,把推进制造业服务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全面部署。
典型案例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在全球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中,最典型的企业是IBM和罗尔斯-罗伊斯。
IBM诞生于1911年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s,简称IBM)在当时是一个典型的制造企业,以生产穿孔卡片设备起家,在此后的近百年时间里,IBM的产品线逐步扩展到计算机、服务器、硬盘以及集成电路制造等多个领域,并在20世纪中后期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
然而,1992年IBM亏损49.7亿美元,成为美国当时亏损额度最大的公司,这促使IBM将产业重点从硬件制造转向软件和服务,这一过程是通过出售、并购、重组等一系列手段实现的。
从2002年起,IBM先后将硬盘生产部门出售给日立公司、将PC生产部门出售给联想公司,将打印机生产部门出售给理光公司、将复印机生产部门出售给柯达公司。
与此同时,IBM 不断并购重组服务、咨询、软件等业务部门,先后收购了普华永道咨询公司、Rational软件、莲花公司、Informix、马士基数据等,不断加强其在战略咨询、中间件、数据库、网络管理等领域的实力。
5大软件产品家族DB2、Lo-tus、Tivoli、WebSphere、Rational非常完整,而且包含了数据库、BI工具、基础设施平台等多个部分;服务的范畴也大大超出了原来的IT服务,延伸到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保险理赔等,包含了商业咨询、战略外包、集成技术服务和维护4个层次的服务。
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提出“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这标志着IBM向提供解决方案的转型。
IBM服务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23%上升到2005年的 52%,而硬件制造下降到27%。
在2008财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以硬件为重点的IT公司基本都遭遇重创,而IBM全年收入为10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硬件业务收入下降,软件和服务业务增幅分别超过11%和9%,公司利润增长超过18%,向服务的成功转型使IBM公司经受住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成立于1904年的罗尔斯-罗伊斯是全球最大的飞机引擎和汽油涡轮机制造商,并提供陆路、海洋和航空用电力系统的全球性公司。
该公司的产品主要为飞机发动机,可用来装配西方各国制造的近70种军用和民用飞机。
公司为近120个国家提供能源领域的大型设备,还曾以生产豪华汽车闻名于世。
目前,公司大约有5.4万台燃气涡轮在全球各地服务。
公司不仅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还为其客户提供高价值的服务,并从服务业务中获取巨额收入。
公司的CEOJohnRose认为:“每销售一台引擎,就有重大的服务机会,用服务来保障收入,服务将给我们客户增加价值,同时也将增加我们自己未来可以预见的收入。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为不同客户提供了3种服务:一是为公务机用户提供了“公务机服务”产品(CorporateCare),由AE3007、BR710涡扇发动机等装备的公务机,支持新的和在役发动机,提供整机的大修、修理和检查,以及发动机数据采集和分析,用户则根据发动机实际工作时数每月支付酬金。
二是为航空公司量身定制了“全面维护”服务产品(TotalCare),全面维护服务产品包括发动机动态在线监控、故障诊断、维修支持、配件管理等。
三是为国防发动机客户提供了“项目管理方案”(MissionReadyManagementSolutions 即MRMS)。
相关链接什么是服务型制造全球经济正在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传统的制造价值链不断扩展和延长,工业产品附加值构成中纯粹制造环节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研发设计、物流配送、产品营销、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战略咨询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些都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主导因素。
1988年Vandermerwe&Rada提出的制造业服务化这一概念(TheServitizationofManufacturing),认为制造企业将由仅仅提供物品或物品与附加服务向“物品———服务包”转变,并对制造服务化的概念、演进阶段、动力机制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制造业经历了从提供物品或服务阶段(GoodsorService)、提供“物品+附加服务”(GoodsandService)到“物品+服务+支持+知识+自我服务”模式的转变,服务成为主要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