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颈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的经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颈淋巴结清扫课件

颈淋巴结清扫课件

适应症:颈部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转移等 疾病患者
颈淋巴结清扫目的
治疗颈部淋 巴结肿大
预防淋巴结 转移
提高生存率
改善生活质 量
颈淋巴结清扫适应症
颈部淋巴结转移:如 乳腺癌、肺癌等
颈部淋巴结结核:如 淋巴结肿大、脓肿等
颈部恶性肿瘤:如甲 状腺癌、鼻咽癌等
颈部淋巴结炎:如淋 巴结肿大、疼痛等
颈淋巴结清扫方法
01
02
头颈部恶性肿瘤: 如鼻咽癌、喉癌、 甲状腺癌等
颈部淋巴结转移: 如肺癌、乳腺癌、 胃癌等
03
颈部淋巴结炎: 如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炎等
04
颈部淋巴结结核: 如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结核等
临床应用效果
01 提高生存率:颈淋巴结清 扫术可有效清除淋巴结, 提高患者生存率
02 降低复发率:颈淋巴结清 扫术可降低淋巴结复发率, 提高治疗效果
合情况,预防感染
02
术后活动:早期活动,
避免长时间卧床
01
术后饮食:清淡、易消
化、高蛋白、高维生素
术后并发症预防
01
感染:保持伤 口清洁,避免
感染
02
出血:观察伤 口出血情况,
及时处理
03
淋巴漏:观察 淋巴漏情况,
及时处理
04
神经损伤:观 察神经损伤情 况,及时处理
颈淋巴结清扫临床应 用
临床应用范围
手术方法
01
颈淋巴结清扫术:切除颈部淋巴结,包括颈内、颈外淋巴结
02
手术步骤: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暴露淋巴结、切除淋巴结、缝合伤口
03
手术适应症: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炎等
04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神经损伤、淋巴漏等

颈淋巴清扫医学课件

颈淋巴清扫医学课件

手术方法
01
适应症
颈淋巴清扫适用于多种颈部疾病,如甲状腺癌、口腔癌、喉癌等恶性肿
瘤,以及淋巴结炎等良性病变。
02
禁忌症
颈淋巴清扫不宜用于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
03
手术方式
颈淋巴清扫分为全颈淋巴清扫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两种方式,其中全颈
淋巴清扫涉及颈动脉分叉处、颌下、颏下、枕后及锁骨上等区域的淋巴
颈淋巴清扫的禁忌症
禁忌症一
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已出现远 处转移或恶病质,不应进行颈
淋巴清扫。
禁忌症二
对于患有严重心、肺、肝、肾等器 官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较大,不 应进行颈淋巴清扫。
禁忌症三
对于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或正在接受 免疫治疗的患者,手术可能影响患 者的免疫功能,不应进行颈淋巴清 扫。
颈淋巴清扫技术
颈淋巴清扫医学课 件
目录
• 颈淋巴清扫概述 • 颈淋巴清扫技术 • 颈淋巴清扫的临床应用 • 颈淋巴清扫的并发症及防治 • 颈淋巴清扫的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 颈淋巴清扫相关文献综述及案例分享
颈淋巴清扫概述
定义与背景
颈淋巴清扫的定义
颈淋巴清扫是一种手术方法,旨在清除颈部淋巴结中的肿瘤细胞,以防止肿瘤 扩散和转移。
人、智能护理系统等,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
02
根据手术类型和感染风险,合理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降低术
后感染发生率。
术后康复指导
03
建立专业的康复指导团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指导和支
持,促进术后恢复。
颈淋巴清扫相关文献综述及案 例分享
相关文献综述
历史回顾
从最早的颈淋巴清扫手术记录开始,综述了 其发展历程和演变。

颈淋巴清扫医学课件

颈淋巴清扫医学课件

颈淋巴清扫的禁忌症
肿瘤已侵犯大血管、 椎体或脊髓,无法进 行手术切除。
患者有严重心、肺、 肝、肾等器官功能障 碍。
患者身体状况较差, 无法耐受手术或放化 疗。
02
颈淋巴清扫的手术方法
颈淋巴结的分区
颈淋巴结分为七个区域:Ⅰ区(颏下和颌下淋巴结)、Ⅱ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 、中、下组)、Ⅲ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下组)、Ⅳ区(颈后三角淋巴结)、 Ⅴ区(颈前三角淋巴结)、Ⅵ区(咽后淋巴结)、Ⅶ区(上纵隔淋巴结)。
颈淋巴结的清扫方法
颈淋巴结清扫手术通常采用全身麻醉 ,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
清扫淋巴结时,医生会仔细分离并切 除淋巴结及周围脂肪组织,同时注意 保护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手术切口根据肿瘤位置和分期不同而 有所差异,常见的切口有平行于下领 角的U形切口、沿斜方肌前缘的横切 口等。
清扫完成后,医生会对手术区域进行 冲洗、止血和缝合,并放置引流管以 排出术后渗液。
感染
总结词
颈淋巴清扫术后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局部红肿、 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详细描述
感染的发生可能与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伤口护理不当 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颈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一旦发生感染,需及时就医处理,可采取抗生素治疗、伤口 换药等方式控制感染。
康复指导
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包括正确的 姿势、颈部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以 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05
颈淋巴清扫的预防保健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颈部淋巴结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淋巴结异常肿大 或病变,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定期进行口腔、鼻咽等部位的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 在的感染或炎症,预防淋巴结病变的发生。

颈部淋巴清扫术ppt课件

颈部淋巴清扫术ppt课件

颈外静脉结扎,切断,进一步解剖显露臂丛神经
解剖出颈横动脉,予以保留。沿斜方肌前缘向内侧 推进。
切断颈丛,解剖并保留膈神经,锐性解剖颈鞘。

下标本后术区观
术区观前侧
术区观后侧
对侧颈部行侧颈清扫后,术区观。看到颈动脉鞘、 颈丛、肩胛舌骨肌和膈神经。
对侧侧颈清扫后 术区,看到副神经和清扫后的副神 经上三角。
颈淋巴清扫术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患侧颈部切口
对侧颈部切口
敷料固定
掀翻皮瓣,后缘显露斜方肌前缘
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其深面解剖
显露副神经
显露副神经斜方肌支
继续解剖副神经斜方肌支
到达该神经入斜方肌处
SUCCESS
THANK YOU
2019/5/8
沿锁骨上缘向深层解剖,切断肩胛舌骨肌后腹。 显露颈外静脉下端
切口缝合,术区负压引流。
SUCCESS
THANK YOU
2019/5/8

颈淋巴清扫PPT医学课件

颈淋巴清扫PPT医学课件
颈动脉破裂可以导致: 60%的残废率 50%的死亡率 神经系统后遗症 如偏瘫、失语、发音困难
颈动脉破裂与感染、放疗、咽漏有关 手术损伤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34
颈部皮肤裂开或坏死:
手术后皮肤坏死有两个原因, 其一:切口设计不佳造成皮肤缺血; 其二,足量化疗后 处理: 扩创,勤换敷料,清洁伤口,利于肉芽生长
22
颈淋巴流向
23
颈淋巴转移的诊断
Diagnostic methods 1. Palpation触诊: 2. B超、CT和MRI 3. 穿刺:穿刺细胞学诊断有80%以上的正确性 4. 前哨淋巴结检测 5. 病理检查
24
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1)
I~V区或II~IV区
保留:颈总动脉、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迷走神经、膈神经、 舌下神经、舌神经及臂丛神经
1975 – Bocca 选择性或分区性颈清扫术 既根治肿瘤又减少手术创伤
3
Anatomy
全身约800余枚 颈部淋巴结约占 余300枚
4
颈淋巴结转移性癌
metastatic cancer of the neck 80% 头颈部肿瘤转移 20%胸、腹及盆腔 极少数原发部位不明
5
毛细淋巴管 lymphatic capillary
喉返神经损伤 单侧:声嘶
双侧:呼吸困难
29
后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并发症:
副神经损伤
耸肩 肩膀 困下 难垂
臂丛神经损伤
上肢感觉运动功能部分丧失
膈神经损伤
呼吸困难,胃内容物反流
30
扩大颈淋巴结清扫术
并发症: 气胸和纵隔气肿
大量需行胸腔穿刺抽气或 胸腔闭式引流
乳糜漏
处理: 停负压吸引 加压包扎 引流量大于500 ml /d,

颈淋巴结清扫术PPT演示幻灯片

颈淋巴结清扫术PPT演示幻灯片
level I, II, and III. ❖ The posterior limit is marked by the
cutaneous branches of the cervical plexus and the posterior border of the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 The inferior limit is the superior belly of the omohyoid muscle where it crosses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
9
TypeⅡ: preserving the spinal accessory nerve and the IJV. The lymph-node-bearing tissues of one side of the neck are removed en bloc from levels I through VI. The SCM is resected.
Gold standard operation
Extended Radical
Preservation of nonlymphatic structures
Preservation of lymph node groups
Modified Radical Selective
8
Modified ND
Supraglot
tic
IIa > IIb, III, IV
Subglotti
c
VI, IV
IV, VI
Thyroid
VI, IV, V, Mediastinal
5
3.Neck dissection Classification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课件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课件
Martin HE, Del Valle B, Ehrlich H, Cahan WG (1951) Neck dissection. Cancer 4:441–499
RND概念
范围: 下颌骨下缘至锁骨上缘,斜方肌前缘至颈部中线
内容: 整个淋巴结及涉及到的组织,胸锁乳突肌、肩胛 舌骨肌、颈内静脉,甚至甲状腺、腮腺下部,颌 下腺等
生Jawdynski提出
Towpik E (1990) Centennial of the Wrst description of the en bloc neck dissection. Plast Reconstr Surg 85:468–470
根治性颈清扫术(20世纪)
Radical en bloc Neck Dissection
Radical Neck Dissection (RND)
1905-1906年,Crile提出 整块切除一侧淋巴结连同
SCM、IJV、SAN、颌下腺 和肩胛舌骨肌
Crile G (1906) Excision of cancer of the head and neck.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lan of dissection based on one hundred and thirty-two operations. JAMA 47:1780–1786
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
Modified Radical Neck Dissection (MRND) 1944年,Sylvestre-Benis报道了喉癌患者采用“limited
neck dissection”
依据淋巴引流 双侧清扫,保留一侧颈内静脉防止脑水肿 这是改良根治性清扫的雏形

颈部肿块及颈清扫术ppt课件

颈部肿块及颈清扫术ppt课件
3.放射治疗常用32P敷贴,适用于皮内型毛细血管瘤,因 其瘤内有丰富的较幼稚的内皮细胞,这些细胞对放射线较 敏感。但放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应慎用。
12
4.激光治疗常利用Nd:YAG激光热凝固作用进行血管 瘤治疗。
5.糖皮质激素治疗作用机制为糖皮质激素可竞争性结 合血管瘤内的雌二醇受体,从而抑制血管瘤的生长。
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现颈部呈点状或片状发红,略高出 皮肤,边界清楚,压之不褪色。随着年龄的增大,病变范围 缓慢扩大或无明显变化。海绵状血管瘤者,多在婴幼儿期 发生病变,但因病变深在,早期不易发现,至儿童甚至成年 期才发现,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皮肤隆起呈紫蓝色,质柔 软如海绵,边界不清,压之褪色。侵犯咽、喉等深层组织 者,可出现吞咽及呼吸困难等。
10
【诊断】毛细血管瘤诊断较容易。海绵状血管瘤有时
须与淋巴管瘤鉴别,穿刺抽获血液,即可作出诊断。临床上 发现颈部海绵状血管瘤常同时伴有口腔、咽、喉部粘膜病 变,故应常规进行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以了解咽、喉 病变情况。MRI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侵犯深层组织情况。
11
【治疗】
1.冷冻治疗
2.硬化剂注射 应用硬化剂行血管瘤内多点注射。注 意每次注射剂量不可太多,范围不宜太广,以免引起局部坏 死、感染及远处血栓。
(2)扁桃体恶性肿瘤:常转移至领下及颈深上淋巴结。扁桃体肉 瘤及淋巴源性恶性肿瘤最易出现早期淋巴结转移,与鼻日困癌相似, 常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就诊。肿块质硬,固定不活动,生长迅速,除 非继发感染,一般无压痛。
16
(3)下咽癌:多为分化程度较差的肿瘤,下咽部淋巴组织 丰富,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早期常转移至同侧颈动脉三角 区颈深部淋巴结,少数转移至气管旁及锁骨上淋巴结。
部恶性肿瘤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与

颈淋巴结清扫ppt课件

颈淋巴结清扫ppt课件
颈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构手术
1、淋巴结构: 指淋巴结和淋巴管; 结活检 40.2强调治疗性的切除 淋巴清扫(40.3一40.5)区域性的清扫术和根治 术 强调防止恶性肿瘤转移的淋巴结切除
40.3一40.5的区别(P170)
40.3强调区域性、浅层淋巴结切除.包括皮肤皮下 组织和脂肪组织的淋巴结切除. 40.4一40.5强调了根治性,深层广泛淋巴结切除,深 达肌层和筋膜层的淋巴结清扫. 注意: 1、做“根治术”编码时,要了解有无淋巴结清扫, 使编码更加完整; 2、40.4颈淋巴结清扫,编码区分单双侧. 3、40.5其他淋巴结清扫(按部位)
甲状腺癌的淋巴结切除
临床上常见有两种 1、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40.3 包括:第六区 2、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40.4 包括:第2-6区 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单侧40.41 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双侧40.42
谢谢!
甲状腺癌的淋巴结切除
临床上常见有两种 1、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2、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颈清) 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单侧 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双侧
例如: 颈淋巴清扫术 主导词:切除术(P655) - 淋巴的 - - 结 40.29 - - - 颈部 40.21 - - - - 表浅的40.29 - - - - 根治性 (包括肌和深筋膜) 40.40 - - - - - 单侧 40.41 - - - - - 双侧 40.42 - - - -区域性(扩大)40.3(P655)

手术讲解模板: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讲解模板: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资料: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概述: 所进行的淋巴清扫术,称为治疗性颈淋巴 清扫术
手术资料: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概述: 颈部的解剖层次(图10.4.3.8.4-0-1~ 10.4.3.8.4-0-5)。
手术资料: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概述:
手术资料: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概述:
手术资料: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资料: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概述:
巴清扫术(无论一次手术或分期手术皆 然)。若颈淋巴清扫与原发癌灶同时手术 切 除者则称联合根治术。此外,在临床上还 对恶性程度高、分化差、病情发展迅速的 癌瘤,即使未查见有转移增大的淋巴结, 也进行颈淋巴清扫术,这种手术称为选择 性淋巴清扫术。相反在临床上已证实或者 高度怀疑有颈淋巴结转移后
适应证: 2.同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无论估计 有无转移,临床上副神经尚未受累的病例。
手术资料: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适应证: 3.临床上颈部淋巴结肿大、固定、但经术 前放疗后体积减小,活动度增加的病例, 也可考虑作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
手术资料: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禁忌:
除全身和局部情况不适于作颈部淋巴结清 扫术者外,对在临床上已确定为同侧、对 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应作为功 能性颈淋巴清扫术的禁忌,而应行根治性 颈淋巴清扫术。
手术资料: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概述:
体分析、研究来确定淋巴清扫术的范围。 其命名则根据淋巴清扫的范围,局限于颌 下区、舌骨以上区域者称舌骨上区淋巴清 扫术;手术局限于肩胛舌骨肌以上范围者 称肩胛舌骨上淋巴清扫术;而清除全颈淋 巴结者则称全颈淋巴清扫术。 全颈淋巴清扫手术仅限于一侧者,称一侧 颈淋巴清扫术;而双侧手术者称双侧颈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双颈功能性清扫术的技术配合
手术视频
12
功能性颈清扫术后效果评价
➢ 1、功能及外观:可避免或减轻术后肩胛综 合症、减轻面部水肿、减少术后颈总动脉 出血,保留皮肤感觉功能。
➢ 2、肿瘤学效果: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实践已 证明,与改良性、根治性颈清相比,功能 性颈清术后颈部复发率类似。
13
功能性颈清扫术后颈淋巴结复发的主要原因
处的Ⅳ区淋巴脂肪组织进行常规清扫。
16
17
➢ 1.对颈淋巴结分布特点、转移途径和可能的转 移部位不够熟悉;
➢ 2.对颈清扫范围不明确; ➢ 3.切口不合理,解剖范围不够; ➢ 4.手术中遗漏该解剖切除的部位; ➢ 5.颈清范围内解剖不清,淋巴组织清除不尽; ➢ 6.淋巴结转移癌已侵犯淋巴结包膜,周围组织
受侵,常规的颈清难以达到足够的安全范围 时,及时扩大手术范围,如改良、根治性颈 清。
双颈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 的经验分享
1
颈清扫历史概况
➢ 颈淋巴结清扫术由 George Crile 在1906年 首创;
➢ 50年代,经Martin医师等的实践,手术标 准化;
➢ 60年代,颈清扫术开始进行改良;1943年 金显宅成功应用颈清扫治疗牙龈癌;1962 年李树玲率先施行甲状腺乳头状癌功能性 淋巴结清扫术。
6
功能性颈清扫术适应症
手术指征:已经有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但转移淋巴结 尚未突破包膜,可行功能性颈清扫术,分为两种:
➢ A 保留颈丛神经的功能性颈清扫术:
主要清扫ⅡA,Ⅲ,Ⅳ,ⅤB区淋巴脂肪
组织,保留颈从神经,改善颈部及肩部
皮肤感觉。手术指征为颈部转移淋巴结
局限于ⅡA ,Ⅲ,Ⅳ, ⅤB区者。
B 不保留颈丛神经的功能性颈清扫术:
14
展望
➢ 超择区性颈清扫术: 通过分析前哨淋巴结或第一梯队淋巴结
的活检标本,可以帮助术者决定清扫哪一 部位的淋巴结,也就是高选择性颈淋巴结 清扫术。 ➢ 内镜下颈清扫术:
此项技术对手术者的要求极高,要求对 颈部的解剖结构非常熟悉及熟练地掌握内 窥镜操作技巧。
15
亮点小结
➢ 1、保留颈丛神经皮支的功能性颈清; ➢ 2、手术切口为常规的甲状腺颈前切口; ➢ 3、两组人员同时双侧操作; ➢ 4、术后对术区不进行加压包扎; ➢ 5、对常被遗漏的ⅡB区、颈根部胸廓入口
手术指征为转移淋巴结已超出ⅡA,Ⅲ,
Ⅳ ⅤB区,术中保留胸锁乳突肌,副神
经,颈内静脉等组织。
7
颈清扫术的分类
颈淋巴结清扫术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功能性颈清扫术 改良性颈清扫术 根治性颈清扫术
8
➢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又称为Ⅵ区淋巴结清扫。
➢ 手术指征:为临床颈侧区淋巴结阴性的甲状腺 癌患者。
➢ 手术目的:中央区淋巴结是甲状腺癌淋巴结转 移的第一站,清扫此区可以减少颈侧部淋巴结 转移的可能性。
➢ 80~90年代,提出了分区性或局限性颈清 扫术。
2
淋巴结分区
3
颈淋巴结影像学分区
ⅡA区
Ⅲ区
ⅡB


ⅡA区
Ⅴ B 区
Ⅵ区
ⅤA区
4
甲状腺癌临床概述
(1)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最常见恶性肿瘤,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女性明显。其中75 ~ 85%为分 化性甲状腺癌。
(2)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非常高,文献报道在 50-86% 。 (3)尽管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上不断取得进 展,但仍有20%的患者出现复发和转移。 (4)主要治疗原则:既要保证肿瘤的治愈率又要考虑患
➢ 手术范围:上至甲状软骨,下至胸腺,外至颈动脉鞘, 内至气管前的淋巴脂肪组织,主要包括:喉返神经旁、 气管前、气管食管旁淋巴结等 。
9
改良性颈清扫术:
➢ 由于转移淋巴结已突破包膜,有外侵或转 移淋巴结较大时,可以根据外侵的部位, 切除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副神经等诸 多组织之一或更多。
根治性颈清扫术:
➢ 由于转移淋巴结严重外侵,根据疾病的需 要切除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等组织。
10Biblioteka 功能性颈清扫术的解剖基础➢ 1.颈部淋巴结位于颈部筋膜间隙内。 ➢ 2.颈深筋膜包绕肌肉、神经、血管,与淋巴
相隔离,起到“屏障”的作用。 ➢ 3.手术时根据筋膜间隙划定的界线进行解剖
,始终保持筋膜的完整,可以达到“整块 ”切除目的。
者的生存质量,高度重视综合治疗和功能保全与重建 手术。
5
颈淋巴结清扫的依据
➢ 1、头颈部许多肿瘤的转移灶有较长时间局 限于颈部淋巴结内的特点;
➢ 2、颈部淋巴结位于椎前筋膜的浅面,有利 于手术的根治性切除;
➢ 3、除了低分化癌以外,颈淋巴结转移癌的 放射敏感性都比较低,单纯放疗不能达到 根治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