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汇编(有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39bcb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9.png)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风烟俱. 净(都)B.一百许. 里(许多)C.皆. 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3.“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答案1.B.(许:约数,左右)2.D(春天,错。
应为秋天)3.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4.B(“缥碧”三个特点,错。
特点:清,急) 试题2: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和朱元思书》历届中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和朱元思书》历届中考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b66939844769eae009ed9e.png)
中考题《与朱元思书》专练班别姓名成绩(满分79)三、2007广州市花都区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0题。
(共23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9、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一百许里 B百千人大呼 C千百成峰 D赏赐百千强10、翻译与理解。
(6分)(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分)(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
(3分)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明月别枝惊鹊:②路转溪头忽见:(2)词中上、下片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片内容作分析。
(5分)四、(09浙江台州)(二)(11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卷汇编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卷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432a88eab4daa58da0114aca.png)
福州市
精品..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5 题。(9分)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 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 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 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 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 (2分)
• 2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 达效果?(2分)
• 24.翻译下列句子。(4分)
•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2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
• 2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 若奔马。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 25.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 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 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精弃品.. 名利的思想。
•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 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 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 能与其奇者。
陡)
• 15.热爱(赞美)大自然美好景色 • 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精品..
(荆州)
• 阅读选文《山水画卷》,完成9-12题 • 山水画卷 •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 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 •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 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 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 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 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
《与朱元思书》中考题
![《与朱元思书》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88d1256e580216fc700afda0.png)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汇编一、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一)与朱元思书(11分)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B)(2分)A.风烟俱.净(都)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2.下列句中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C)A.天下独绝B.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猿则百叫无绝C.风烟俱净D.在昼犹昏皆生寒树有时见日3.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风烟俱净消散干净负势竞上争着,竞争互相轩邈:比远窥谷忘反:看,看到负.势竞上(凭依(或:凭借、依仗))好.鸟相鸣(美丽)从.流飘荡顺着;顺;随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猛浪若奔.飞奔的马窥谷忘反.通“返”,归、还。
4.①写出文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3分)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翻译: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或: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②争高直指,干百成峰”。
(2分)(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③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或: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为名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不再想望功名利禄。
或: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⑤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⑥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5、《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近年《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汇编(有答案)
![近年《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汇编(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defc8ddaef5ef7ba0d3c4e.png)
参考答案:1.①凭依(或:凭借、依仗)②美丽(若答“友好”也可给分)(2分)2.A(2分)3.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或: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3分)4.空一:从容出游,怡然自得(或:舒畅自如,游兴极浓等)空二:千丈见底空三:幽静(或:寂静、静等)空四: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空五:皆生寒树(5分)参考答案:20、①奔:飞奔的马。
②作:发出。
③勒:约束,阻止。
④设:着,涂。
21、C22、①(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23、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参考答案:21.BB 22.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2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25.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参考答案:7、(1)这里指飞奔的马(2)同“返″,返回8、(1)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尽是奇山异水,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9、B10、例: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你们谱写了筑坝史上的记录,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参考答案:9、A(3分)(A的“百”是实指,指数目一百,B、C、D项的“百”是虚指,表“很多”之意)10、(1)急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像奔马。
及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锦集及答案
![及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锦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75978331b765ce0408145b.png)
中考题"与朱元思书"专练一、〔2006课改〕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答复21—25题。
〔13分〕2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来源:21世纪教育网]........2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风光。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2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24.翻译以下句子。
〔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②蝉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
2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答案:21.B 22.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
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2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2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假设奔马。
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25.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二、〔2006潍坊〕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
〔12分〕〔甲〔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与朱元思书》《袁中郎随笔五泄二》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与朱元思书》《袁中郎随笔五泄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8e910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33.png)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与朱元思书》《袁中郎随笔五泄二》含答案【例1】文言文阅读【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五泄①水石俱奇绝,别后三日,梦中犹作飞涛声,但恨无青莲之诗、子瞻之文,描写其高古濆薄②之势,为缺典耳。
石壁青削,似绿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石色如水浣净,插地而生,不容寸土。
飞瀑从岩巅挂下,雷奔海立,声闻数里,大若十围之玉,宇宙间一大奇观也。
因忆《会稽赋》有所谓“五泄争奇于雁荡③”者,果尔,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暮归,各得一诗。
余诗先成,石篑次之,静虚、公望、子公又次之。
所目既奇,诗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是何等语。
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
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袁宏道《袁中郎随笔·五泄二》[注]①五泄: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西北世。
泄,瀑布。
②濆(pēn)薄;濆薄,冲激,激荡。
③雁荡:山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泠.( )泠作响(2)高百余仞.(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猛浪若奔.(2)蝉则千转.不穷(3)横柯.上蔽(4)但恨.无青莲之诗(5)为缺典耳.(6)石色如水浣.净3.翻译下列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4.✬两篇文章同为山水小品文,它们在主旨上有何异同?【答案】1.(1)líng (2)rèn 2.(1)飞奔的马(2)同“啭”,鸟叫声(3)树木的枝干(4)遗憾(5)罢了(6)洗3.(1)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锦集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锦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0e0579b0717fd5370cdccd.png)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锦集及答案中考题《与朱元思书》专练一、(2006百色课改)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21—25题。
(13分)2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2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24.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答案:21.B 22.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2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25.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二、(2006潍坊)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
(12分)(甲(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与朱元思书》中考训练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中考训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b3df1f05087632311212d0.png)
《与朱元思书》中考训练题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望峰息.心(平息) B.蝉则千转.不穷(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C.从.流飘荡(跟、随) D.鸢飞戾.天者(暴戾)2.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猛浪若.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策之不以.其道C.经纶世务者.肉食者.鄙D.蝉则.千转不穷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第二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水清澈、湍急的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第三自然段中“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给本是静止的山赋予了奋发向上的无穷的生命力。
D.作者所写的“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的感受,从正面表现出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 B.猛浪若奔.飞奔的马C.互相轩.邈高处 D.窥谷忘反.同“返”,返回5.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皆以.美于徐公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B.猿则.百叫无绝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C.鸢飞戾天者.念无与为乐者.D.不求闻达于.诸侯万钟于.我何加焉6.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简洁生动地描写了富春江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情感。
B.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篇,赞美了富春江的山水风光。
C.第二段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水势湍急的特点。
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对偶和叠词,构成音韵和谐的画面。
7、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项是( )A.奇山异.水渔人甚异.之B.急湍甚.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D.望峰息.心北山愚公长息.日8、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任意东西B.猛浪若奔C.互相轩邈D.窥谷忘反9、下列对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简洁生动地描写了富春江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情感。
专题16《与朱元思书》(真题专练)-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6《与朱元思书》(真题专练)-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344867e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d.png)
专题16:《与朱元思书》(解析版)真题专练【1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段阅读【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
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④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有删改)【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②泰、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
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④鸾:凤凰一类的鸟。
11. 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百叫无绝.沿溯阻绝.绝.处逢生绝.无仅有B. 久之.不散何陋之.有钟鼓乐之.荣幸之.至C. 千转不穷.欲穷.其林山穷.水尽穷.且益坚D. 不可悉.见悉.如外人悉.以咨之悉.听尊便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
13. 用“/”给下列文字断句。
(画两处)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14.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请说说甲乙两段选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答案】11.D12.①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这一天,天空晴朗,看四周没有丝毫云烟。
13.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
14. 两文都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不同之处在于甲文还表达了作者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停息/断绝/尽、穷尽/绝对;B.不译,补足音节/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指窈窕淑女/到达;C.断/穷尽,走到……的尽头/尽头/贫穷;D.都译为:全、都;故选D。
《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25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
![《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25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64f0fdb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6e.png)
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截至2020年)【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尖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逸: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冷泠作响;好乌相鸣。
嚶嚶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乙】宜都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
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
而两岸高山重峰,非日中夜半,不见目月,绝壁或干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继鸣至清,山谷传响,冷冷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宜都记》节选)[注释] 冬春:形容;形体和状态。
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互相轩邈(高)B.鸢飞庚天者(代词。
……的人)C.其石采色形容(通“彩”,颜色)D.而两岸高山重嶂(连词,不译)1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狙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最象。
C. [甲] [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去不相同:文为“书”,一文为“记”。
D. [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通过分别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套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4.[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
(2分)【参考译文】《宜都记》里说:"从黄牛滩向东进入西陵峡,到西陵峡的出口一百里左右,山水曲曲折折,两岸山脉高峻、重重叠叠,不是日中,看不见太阳;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与朱元思书》历届中考试题-(-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历届中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23fb4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e.png)
《与朱元思书》历届中考试题-(-含答案)中考题《与朱元思书》专练班别姓名成绩(满分79)三、2007广州市花都区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0题。
(共23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9、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一百许里 B百千人大呼 C千百成峰D赏赐百千强10、翻译与理解。
(6分)(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分)(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
(3分)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3分)(1)出淤泥而.不染而:(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蔽: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3.《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答:4.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
与朱元思书历届中考试题含答案(供参考)
![与朱元思书历届中考试题含答案(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6d1d358f0722192e4536f6b6.png)
中考题《与朱元思书》专练班别姓名成绩(满分79)三、2007广州市花都区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0题。
(共23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9、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一百许里 B百千人大呼 C千百成峰 D赏赐百千强10、翻译与理解。
(6分)(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分)(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
(3分)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明月别枝惊鹊:②路转溪头忽见:(2)词中上、下片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片内容作分析。
(5分)四、(09浙江台州)(二)(11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与朱元思书》历届中考试卷汇编(2006-2009年)
![《与朱元思书》历届中考试卷汇编(2006-2009年)](https://img.taocdn.com/s3/m/a6a9bdb7852458fb760b5673.png)
中考题《与朱元思书》专练一、〔2006百色课改〕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21—25题。
〔13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来源:21世纪教育网]2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2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24.翻译以下句子。
〔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答案:21.B 22.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2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2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假设奔马。
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25.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二、〔2006潍坊〕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
〔12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锦集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锦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889537ba1aa8114431d99c.png)
中考题《与朱元思书》专练一、(2006百色课改)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21—25题。
(13分)2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2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24.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答案:21.B 22.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2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25.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二、(2006潍坊)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
(12分)(甲(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负势竞上()(2)好鸟相鸣()2.写出文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3分)句子:译文:3.文章理解。
(5分)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
在分写“异水”时,用“”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
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特点。
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
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相照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
(12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
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③夕舂:夕阳。
2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作:③梅花为寒所勒.勒:④山岚设.色之妙设:2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B.①猿则百叫无绝.②月景尤为清绝.C.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②皆.在朝日始D.①梅花为.寒所勒②歌吹为.风2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23、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
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21—25题。
(13分)2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2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2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24.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7~10题。
(10分)【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2)窥谷忘反. (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译文:9.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0.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
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
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想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 (字数在50个以内)(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0题。
9、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一百许里 B百千人大呼 C千百成峰 D赏赐百千强10、翻译与理解。
(6分)(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分)(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
(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晌。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贝《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1)以其境过清( ) (2)乃记之而去( ) (3)窥谷忘反(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摆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18.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8—10题。
(8分)8.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
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
(5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字词意思例句翻译从顺、随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奔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反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9.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是(1分)10.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5题。
(9分)14.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游、水之口、山之口、山之口,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
(5分)15.文中画线句子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2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落,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山川之荚,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解释加点的词。
(4分)①猛浪若奔.奔:②负势竟上.上:③猿则百叫无绝.绝:④沉鳞.竞跃鳞:8.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9.甲乙两文在描写山和水时都抓了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山的和水的。
(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爱莲说、与朱元思书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3分)(1)出淤泥而.不染而:(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蔽: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9.《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答:10.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
(2分)答:11.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
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
(2分) 答: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略无阙.处(2)虽.乘奔御风(3)负.势竞上(4)望峰息.心13、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力拉崩倒之声.. B.中间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15、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
(3分)(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