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 公开课
《物质的量(能力提升)》微教案公开课
![《物质的量(能力提升)》微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ca56005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5.png)
《物质的量(能力提升)》微教案公开课第一章:物质的量的概念1.1 物质的量的定义物质:构成宇宙的基本实体量:数量或尺度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基本实体的数量1.2 物质的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SI):摩尔(mol)1摩尔:含有与12g碳-12原子数目相同的粒子数量第二章:阿伏伽德罗常数2.1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定义6.02214076 ×10^23/mol:1摩尔粒子数2.2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计算物质的量计算粒子数目第三章:摩尔质量3.1 摩尔质量的定义1摩尔物质的质量(g/mol)3.2 摩尔质量的应用计算物质的质量计算物质的量第四章:物质的量的计算4.1 物质的量的基本公式n = m/Mn = N/N_An = V/V_m4.2 物质的量的计算实例计算一定质量的物质的量计算一定粒子数的物质的量计算一定体积的物质的量第五章: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5.1 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与物的物质的量比化学计量数:反应物与物的化学计量关系5.2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计算中的应用计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计算物的物质的量计算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第六章:物质的量的浓度6.1 浓度的定义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剂中溶质的物质的量质量浓度: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剂中溶质的质量6.2 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浓度的计算c = n/Vc = m/V6.3 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浓度在溶液中的应用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计算溶质的质量第七章:物质的量的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7.1 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摩尔质量:1摩尔物质的质量(g/mol)7.2 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应用计算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量第八章:物质的量的质量与质量分数8.1 质量与质量分数的定义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8.2 物质的量的质量与质量分数的计算m = nMw = m_solute/m_solution8.3 物质的量的质量与质量分数的应用计算溶质的质量计算溶液的总质量第九章:物质的量的体积与密度9.1 体积与密度的定义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密度: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9.2 物质的量的体积与密度的计算V = m/ρρ= m/V9.3 物质的量的体积与密度的应用计算物质的体积计算物质的质量第十章:物质的量的实验操作与技能10.1 实验基本操作称量量取溶解转移10.2 物质的量的实验技能溶液的配制气体的收集与干燥滴定实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第十一章:物质的量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11.1 化学平衡的定义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物的浓度比保持不变的状态11.2 物质的量在化学平衡计算中的应用平衡常数K的计算反应物和物的物质的量比转化率的计算第十二章:物质的量在化学动力学中的应用12.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物浓度的增加12.2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速率计算中的应用零级反应速率一级反应速率二级反应速率12.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第十三章:物质的量在化学平衡与动力学综合应用13.1 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对平衡位置的影响13.2 物质的量在综合应用中的实例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气相色谱分析第十四章:物质的量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的案例分析14.1 工业生产中的物质的量控制合成反应的物质的量比产品质量的物质的量控制14.2 物质的量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大气污染物的物质的量监测水体污染物的物质的量监测14.3 物质的量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药物的物质的量配比药物的物质的量含量测定第十五章:物质的量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中的应用15.1 科学研究中的物质的量应用新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生物大分子的物质的量研究15.2 技术创新中的物质的量应用能源材料的物质的量研究环境友好型材料的物质的量研究15.3 物质的量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展望个性化医疗纳米技术太空探索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物质的量(能力提升)》共包含十五个章节,涵盖了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计算、应用以及其在化学反应、实验操作、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工业应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公开课物质的量浓度PPT课件
![公开课物质的量浓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38f89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6.png)
答:必须重新配制
ⅶ. 摇匀
将容量瓶盖好塞子,如图示,把容量瓶倒转和摇 动多次,使得溶液混合均匀。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能否补充水?
答:不能。液面低于刻线是因为还有 水挂壁,当静置后就会恢复原状.
ⅷ. 装瓶 贴签
容量瓶中不能存放溶液,因此要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 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名称、浓度。
置温度上升到室温
溶解之后需要静置冷却至室温
ⅳ. 转移
两靠
由于容量瓶瓶颈较细,为避免液 一不靠
体洒在外面,应用玻璃棒引流。
思考:将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转移 到容量瓶中,此时溶质是否完全 被转移到容量瓶中? 应如何处理?
答:还有残留在烧杯壁和玻璃棒上的 碳酸钠未被转移。因此要用蒸馏 水洗涤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
因变量
m/n v
称称量量前前小小烧烧杯杯有有水水
——
称称量量时时间间过过长长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用滤滤纸纸称称NNaaOOHH 向向容容量量瓶瓶注注液液时时少少量量流流出出
↓— ↓—
未未洗洗涤涤烧烧杯杯和和玻玻璃璃棒棒
↓—
未未冷冷至至室室温温就就注注入入定定容容 定定容容时时水水多多用用滴滴管管吸吸出出 定定容容摇摇匀匀时时液液面面下下降降再再加加水
(5)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 量蒸馏水;
(6)将容量瓶中液面将达到刻度线时,俯视刻度线和 液面。
5.作业练习册课后作业五(A)和(B)
下列操作对溶液浓度造成的误差是:
cB
nB V
1.天平的砝码上粘有其他物质或已锈蚀( 偏高 )
2.试剂与砝码的左右位置搞错( 偏低 )
《物质的量(能力提升)》微教案公开课
![《物质的量(能力提升)》微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e82f466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f.png)
《物质的量(能力提升)》微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质的量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物质的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的定义及单位(摩尔)2. 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n = m/M,n = N/NA3. 物质的量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量的浓度计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物质的量的概念理解及计算方法的掌握。
2. 物质的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解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展示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物质的量的定义、单位和计算方法。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4. 案例分析:分析化学方程式计算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实例。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和经验。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质的量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对物质的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对物质的量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和应用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 学习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料。
2. 计算器、实物模型等教学工具。
人教版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dc4097a45177232e60a2f3.png)
容积 温度
容量瓶的规格
常用的有: 100ml.250ml.500ml.1000ml
的所 容配 量溶配 瓶液制 进体溶 行积液 配相时 液等, .或选
稍用 大和
容量瓶的使用
1. 用途:用来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溶液
不能溶解、稀释、存放溶液、进行反应
2. 特点:①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 ②容量瓶上有刻线而无刻度
m=5.9g
2)称量
3)溶解 在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冷却
4)转移 用玻璃棒引流或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
5)洗涤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
配制100mL1.00mol/LNaCl 溶液
1、实验步骤 1)计算 需要称量的 NaCl的质量
m=5.9g
2)称量
3)溶解 在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冷却
3、如果摇匀后,容量瓶内液面低于环形标线,用胶头 滴管加水到标线处,你认为这样做对吗?
配制溶液仪器
固体溶解配制溶液所需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 烧杯、 玻璃棒、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XX ml 容量瓶、 胶头滴管。 2、发展过程:
2. 说出北美洲的经纬度位置。 1.了解生活中电磁铁的应用,认识磁与电的密切关系.
4)转移 用玻璃棒引流或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 5)洗涤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
6)定容 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使凹
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水平相切
6)定容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1~2cm时,改用胶头滴 管,使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水平相切。
n 俯视
n 仰视
V液偏小,c偏高 V液偏大,c偏低
(3)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4)作用: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物质的量公开课观后感
![物质的量公开课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474f8b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8.png)
物质的量公开课观后感今天去听了一场物质的量的公开课,那可真是一场奇妙又涨知识的体验啊!一进教室,就感觉气氛不太一样。
同学们一个个眼睛亮晶晶的,都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当然啦,也可能是被公开课的阵仗给“惊”到了。
老师呢,一上来就像个超级魔法师,要带我们进入“物质的量”这个神秘的化学世界。
老师开始讲课的时候,那节奏把握得就像顶级厨师做菜一样,恰到好处。
先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入手,说什么一打鸡蛋有12个,这就是一种计量方式。
然后话锋一转,就引出了物质的量这个概念。
这就好比是先给我们吃个小甜点,再上正餐,一下子就把我们的胃口吊起来了。
而且啊,老师讲的时候那表情可丰富了,说到物质由无数个微粒组成的时候,眼睛睁得大大的,仿佛他能看到那些微粒在眼前蹦跶一样。
老师在黑板上写那些公式的时候,就像是在画神秘的魔法符咒。
不过呢,他可没让这些符咒把我们绕晕。
每写一个部分,就停下来给我们解释这个符号代表啥,这个数字又是怎么来的。
我就感觉像是在玩解谜游戏,一步一步地,那些原本看起来很复杂的东西就变得清晰起来了。
他还举了好多有趣的例子,像计算多少个水分子才能凑成一杯水,这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像是个微观世界的小管家,在数那些小得不能再小的“居民”。
课堂互动环节也特别有趣。
同学们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抢着回答问题。
有个同学回答错了,老师也没有批评他,反而笑着说:“你这个想法很独特啊,不过咱们再往这边拐一拐,就到正确答案的大道上啦。
”这气氛,轻松又活跃,就像一群小伙伴在探索宝藏,谁错了也不怕,大家嘻嘻哈哈地继续找正确的路。
这堂公开课让我对物质的量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前看到那些公式就头疼,现在感觉它们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只要你用心去跟它们交朋友,它们就会乖乖听话,为你所用。
而且啊,我还从老师的教学方法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原来知识可以这么有趣地传授,就像把苦药包在甜甜的糖纸里,让人吃起来一点也不费劲。
希望以后还能多听到这样的公开课,让学习变得像一场快乐的冒险!。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优质课课件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优质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e0854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5.png)
硅原子
可称量的物质
可数的粒子
结论: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可数的粒子之间的确存在某种联系。
问题:这种“联系”是什么?经科学家反复研究,联系“可称量的物质”和“可数粒子”的纽带是一个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物质的量”。
摩 尔
是一个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 。
1
0.5
1.204X1024
6.02X1022
2.408X1023
3NA
1.5NA
4.5NA
课堂作业
表示1mol氢原子
表示3mol水分子
1mol O2中O2分子数约为多少个?含多少摩尔氧原子?含多少摩尔质子? 1mol NaCl含多少摩尔 氯离子? 下列表示方法是否正确? A 1mol Fe B 0.2mol He C 1mol 水 D 2摩尔氯 3.01×1023个P4中含有多少摩尔磷原子?
* 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体。
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 。
{
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等
物质的量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物理量
物理量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l
米
m
质量 m
千克
Kg
时间 t
秒
s
电流 I
安培
A
物质的量n
摩尔
mol
热力学温度T
开尔文
K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疑问] 每一基本物理量的单位都有它的标准,如质量单位---千克的标准是国际千克原器,那么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单位---摩尔的标准是什么呢?
6.02 × 1023
6.02 × 1023
物质的量公开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物质的量公开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107a5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d.png)
1摩尔旳原则: 1 mol粒子集体所含旳粒子数 = 0.012 kg 12C中所含旳碳原子数 ≈ 6.02×1023
把6.02×1023 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
NA。
注意: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种物理量,单位 是mol-1。
注意事项:
(1)“物质旳量”是一种整体,是个专有名词。
(2)只合用于微观旳粒子——分子、原子、 离子、电子、质子等
——看不见旳世界也精彩
1.67×1021个水分子
假如让10亿人去 数,每人每分钟数 100个,日夜不 断旳数,需要3万
年才干数完.
12g
微粒
[计算] 已知:一种碳原子旳质量为 1.993 × 10-23g 求: 12g 这种碳中所含旳碳原子数?
解:
12g
碳原子数=
≈ 6.02×1023 个
1.993 × 10-23g
物质旳量(n) = 微粒数÷ 6.02×1023
练习
物质旳量 (摩尔)
微粒 (个)
2 mol水分子
2 × 6.02 × 1023
( 0.5 )摩尔氢分子
3.01 × 1023
( 12 )摩尔镁原子
6.02 × 1023
12
0.5 mol氮气
0.5 × 6.02 × 1023
(
1 6.02 × 1023
2mol二氧化碳旳质量为_8__8__g.
8.8g二氧化碳相当于_0_._2_mol.
N-14 H-1 O-16 Mg-24
质量 (克) 9克
36克水
物质旳量 (摩尔)
0.5摩尔水分子
2mol
微粒 (个)
3.01X1023 2X6.02X1023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PPT说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PPT说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2db07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8.png)
之前学生能够进行简朴旳定量计算,但未涉 及微观与宏观之间旳联络,这堂课旳学习会使学 生对“量”有一种全新旳认识,也为下节有关摩 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旳量浓度旳计算打 下了基础,而且与本章旳试验“物质旳量浓度旳 配置”相结合,也为后来进一步学习有关旳计算 打下基础。所以,物质旳量旳教学不但是本章中 旳要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旳要点之一。
2.学生在接受学习中需要内化所学知识,以便后 来使用。为此,及时旳反馈练习能够到达强化记忆旳 目旳。另外不定时旳对知识尝试回忆,有利于记忆旳 保持。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 学走向社会
说教材
教材
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 量在试验中旳应用>>第一课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过学习概念旳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 依托科学旳思想; 养成学习自然科学旳爱好及不断进取、创新旳优良品质
要点难点
要点:
物质旳量、摩尔、 阿弗加德罗常数 旳概念 物质旳量与物质 微粒间旳转化。
难点:
物质旳量旳引出 阿弗加德罗常数 旳接受与了解 物质旳量与物质 微粒间旳转化。
本堂课整体线索
启发诱导,引入主题 予以生活中例子 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反馈练习,自主归纳
板书设计及学生作业
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阿伏加德罗这位科学家旳贡献
谢谢大家 请批评指正
物理量就要有单位,引出物质旳量旳单位 ,而且与其他国际基本单位作类比,如质 量旳单位是“公斤”,符号为“Kg”
前面提到1打涉及12个,1盒有1000枚 别针等等,那1mol含多少个微观粒子 数呢?
物质的量公开课ppt课件
![物质的量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f0157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5.png)
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伽德罗定律关系
01 02
联系
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定律都是描述气体性质的重要概念。阿伏伽 德罗定律是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论基础,而气体摩尔体积则是阿伏伽德罗 定律的具体应用。
80%
影响因素
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约为22.4L/mol。
阿伏伽德罗定律内容及应用
阿伏伽德罗定律内容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阿伏伽德罗定律应用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可以推导出气体密度、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的量浓度等计算公式。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通过了解物质的结构特点,可以预测其可能具有的性质和用途。例如, 通过了解分子的极性和空间构型等信息,可以预测其在溶解、熔沸点等方面的性质表现。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摩尔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 质的量,常用符号c表示。计 算公式为:c = n / V,其中n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V为溶液 体积。
质量摩尔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 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常用符 号m表示。计算公式为:m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 1000 。
溶解度概念及影响因素
01
区别
气体摩尔体积侧重于描述气体所占的体积大小,而阿伏伽德罗定律则侧 重于描述气体分子数与体积、压强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03
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定律结合起来,用于
物质的量化学优质课公开课课件
![物质的量化学优质课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bd43cf650e52ea541898ca.png)
3、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6.02×1023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B.12 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是1 mol D.1 mol氯含有6.02×1023个氯分子
( B )
4、若amol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 D )
n(H2SO4)
=
m(H 2SO 4 ) M(H 2SO 4 )
24.5g 98g mol 1
答:24.5g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0.25mol
2、单位及符号: 单位:g.mol-1 符号:M
3、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关系
联系:在数值上相等。
①概念不同 区别:
②单位不同
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
4、数学表达式:
mn M = ——
n
=
m
M
例 : 24.5克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解: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故其摩尔质量为98 g·mol-1。
1molH2O含
2 个 H, 1 个 O
2 mol H, 1
mol O
2NA 个 H,
约12.04×1023
NA 个 O
约6.02×1023
再次感受
一摩尔米有多少?
物质的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且必须用化学式注明!!!
如果有 6.02×1023 粒 米让全球60亿人吃, 每人每天吃10斤,可 吃多少时间? 法正确的是
( C )
A.摩尔是表示粒子多少的物理量
B.物质的量是指物质所含粒子的数目
C.物质的量是量度物质所含粒子集合体多少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公开课ppt课件
![物质的量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61c6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6.png)
CONTENCT
录
• 引言 • 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 • 摩尔质量与摩尔体积 • 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伽德罗定律 •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配制 • 化学方程式与物质的量的计算 •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01
引言
课程背景
物质的量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概念
物质的量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一 概念对于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可以计算出气体的物质的量,进 而求出其他相关物理量。
100%
计算气体的摩尔质量
通过测量气体的密度和体积,可 以计算出气体的摩尔质量。
80%
判断气体的化学性质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条件 下不同气体的化学性质可能不同 ,因此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气体的 性质来推断其化学性质。
05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配制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1 2
定义
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 号为c(B)。
单位
mol/L或mol/m³。
3
表达式
c(B) = n(B) / V,其中n(B)为溶质B的物质的量, V为溶液的体积。
溶液配制的步骤与方法
计算
根据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计 算所需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体积。
称量或量取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量 取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
将溶质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溶剂,用玻璃棒 搅拌至溶解。
转移
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用玻璃棒引流。
定容
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以下1~2cm处,改用胶 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摇匀
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必修1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必修1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2a69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7.png)
感谢观看
汇报人:WPS
系
化学反应速率与物质的量的 多少成正比
通过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可以 计算出反应速率与物质的量
的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反应物的性质
反应物的浓度
反应温度
催化剂
化学反应速率的应用实例
合成氨:工业上 利用氮气和氢气 在高温高压下反 应合成氨气,提 高反应速率,实 现大规模生产。
化学腐蚀:金属 表面与空气中的 氧气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形成氧 化膜,阻止进一 步腐蚀,提高耐 腐蚀性。
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数 目不变
配平原则:反应 前后化学计量数 相等
反应条件:反应 条件必须注明
气体符号:气体 必须注明,沉淀 符号不注明
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添加标题
观察法:根据反应方程式的特点,观察反应前后各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确定它们 的系数。
添加标题
奇数配偶法:将方程式中某一种反应物的系数定为奇数,然后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 数守恒来确定其他物质的系数。
反应方程式与物质的量的关 系
反应方程式的应用
计算反应速率 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计算反应热 确定反应平衡状态
05
物质的量与溶液配 制的计算
溶液配制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计算:计算所需溶质 的质量和溶剂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量所 需溶质,倒入烧杯中
溶解:用适量溶剂将 溶质溶解完全
转移:将溶液转移至 容量瓶中,用玻璃棒 引流
生变化。
在非标准状况 下,气体的体 积和物质的量 之间需要进行
换算。
换算时需要考 虑温度和压强
两个因素。
不同温度和压 强下,气体摩 尔体积的数值
是不同的。
物质的量(公开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物质的量(公开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c5b10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b.png)
物质旳量(n)
气体体积(V气)
公式:
Vm
V n
牛刀小试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何?在使用气体摩尔体 积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1)1mol任何气体旳体积都约为22.4L。 × (2)1molH2O在标况下旳体积约为22.4L。
√(3)原则情况下,0.4molN2和0.6molO2旳混合气体旳 体积约为22.4 L。
【课堂小结】
化学常用物理量,三个概念来帮忙; 连接微观宏观桥,合用范围要记牢。
体积
Fe
固体
56 g
7.86 g/cm3
7.1 cm3
Al
固体
27 g
2.70 g/cm3
10 cm3
H2O
液体
18 g
0.998 g /cm3
18 cm3
H2SO4 液体
98 g
1.83 g/cm3
53.6 cm3
发觉规律: N、V气关系探究
①在相同旳温度和压强下, 1mol固体或液体旳体积 不同;1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在数值上近似相等。 ② 1mol物质,固体液体体积远不大于气体体积
一滴水旳自述
质量0.05克 体积0.05毫升
一种正常成年人每天需摄入1500毫升水, 那他每天喝入多少个水分子呢!
一.物质旳量及其单位
1.物质旳量:表达具有一定微粒数目微粒旳集合体。符号:n
国际单位制中七种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
物理量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强度 热力学温度 发光强度
物质旳量
单位
单位符号
1molH2O
2 molH
1 molO
1molH2O中有 化2 学mo式l旳中H;:有 1 mol 旳O 1个H角2O码中有比=2个个数H;比有=物1 质个旳旳O量比
物质的量浓度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物质的量浓度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c7109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a.png)
物质的量浓度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 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 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换算关 系
27
比较
某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体 积为VL,密度为ρ g/ml,质量分数为C%,请 用两种办法求出溶质硫酸的质量
28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 换算
40
配制500mL1 mol/L的H2SO4溶液,需要 密度为1.836g/mL的浓硫酸(98%硫酸) 多少毫升?
41
课后习题:
试求浓度为32%,密度为1.2g/mL的 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6.1mol/L 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求 其物质的量浓度?18.4mol/l 2 mol/L的盐酸200L和4 mol/L的硫 酸100L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H+的物 质的量浓度是多少?4mol/L
( D ) ;NO3- 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D )
A.硝酸钾
B.硝酸钡
C.硝酸镁
D.硝酸铝
求等体积的0.5 mol /L的三种溶液硫酸钠、硫酸镁、 硫酸铝中阳离子的个数比?阴离子的个数比?
n=N/NA
46
课后习题:
1mol/LH2SO4溶液500mL,含有多少 molH2SO4,其质量是多少克(0.?5mol 49g) 29.25克NaCl配成1000mL溶液,其物 质的量浓度是多少0.?5mol/L 在200mL稀盐酸中溶有0.73克氯化氢气 体,求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0.1mol/L 在原则状况下,11.2LNH3溶于水,配 成400mL溶液,此氨水物质的量浓度为 多少?1.25mol/L
➢为什么要将洗涤烧杯后的溶液注入到容量 瓶中?
《物质的量(能力提升)》微教案公开课
![《物质的量(能力提升)》微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b58e716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9.png)
《物质的量(能力提升)》微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的单位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质的量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的定义及其意义2.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3. 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4.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5. 物质的量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 利用化学实验和实例,直观地展示物质的量的应用。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引发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思考。
2. 讲解:讲解物质的量的定义、单位和计算方法。
3. 演示:通过化学实验和实例,展示物质的量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物质的量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分组讨论物质的量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质的量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一些物质的量计算题目,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物质的量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内容包括物质的量的定义、单位、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2. 化学实验器材:用于展示物质的量的实验,如溶液、固体等。
3. 练习题库:提供一系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练习题目,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4. 小组讨论模板: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框架和指导,确保讨论的深入和有效。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的定义、单位和计算方法;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中心化思想的优点和缺点
微观粒
子数N
NA
质量m
M
物质的量
气体 体积V
Vm(STP) =22.4L·mol-1
cB
溶液
体积V
缺点:
1、由一个点通过中心点到另一个点的途径只一条,决定解题方法只有一种。 2、如果中心点丢失,其它点立刻成了孤立的点。现象就是题目中有很多量,不 知如何联系。
气体 体积V
气体 体积V
分子数(N)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去中心化思想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去中心化的知识建构一旦形成,很难被破 坏,可以作为记忆理解综合应用的依据,可以作 为针对性练习的依据,可以作为预测出题的依据。
缺点:难构建,对抽象性逻辑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三、中心化思想和去中心化思想方法的结合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综合∙应用
(37%) 7.标准状况下的下列气体关系正确的是
①6.72 L 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 ③13.6 g H2S ④0.2 mol NH3
A.体积:④>①>②>③
B.密度:②>③>①>④
C.质量:②>③>①>④
D.氢原子数:①>②>③>④
上2一7页
返回首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中心化思想在学习、做题和考试出题等方面的外在表现
教材第29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中心化思想的优点和缺点
微观粒
子数N
NA
气体 体积V
Vm(STP) =22.4L·mol-1
物质的量
以物质的 量为中心
质量m
M
cB
溶液
体积V
中心化思想的优点:学习的时候,只要抓住了中心点, 相当于掌握了大多数知识。并且好记好理解好应用。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中心化思想再分析
m(Cl2) / M(Cl2) = V(Cl2) / Vm(STP)
?
NA
?
M
?
Vm(STP)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二、去中心化思想在物质的量学习中的形成
分子数(N) ?
质量(m)
密度(ρ)
气体 体积V
两个量之间通过什么才能联系起来?
引入参考标准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下一页
推导ω和cB的关系
已知溶液的ω和ρ,求cB
m M
常规法一、分步求算 1、体积×密度=溶液质量
物质的量
2、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 3、溶质质量÷溶质的摩尔质量=溶质的物质的量
cB
4、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体积=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溶液 体积V
M
NA
密度(ρ)
?
Vm(STP)
对上面的这个知识建构模型来说,每一个点连接有3条线,意味着到 达每个点应该有3种途径,即到达每个点都应该有3种解法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中心化思想和去中心化思想的结合
微观粒 子数N
一个微粒的质量m(X)
NA
物质的量
质量m
M
3个参考标准之间存在 去中心化的联系
根据事物具有普遍联系性的规律,考虑3个参考标准之间是否也能发生联系呢?
在NA、Vm、?三个参考标准之间有没有去中心化的联系?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中心化思想和去中心化思想的结合构建溶液相关知识网络
微观粒 子数N
一个微粒的质量m(X)
m
NA
M
将质量细化为溶质的 质量和溶液的质量, 体积细化为气体体积 和溶液体积 ω
物质的量
?
Vm ρ1
cB
m(溶液) ρ2
气体 体积V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心化思想再分析以物质的Fra bibliotek为核心 隐藏核心
m(Cl2) / M(Cl2) = n(Cl2) =N(Cl2) / NA m(Cl2) / M(Cl2) = n(Cl2) =V(Cl2) / Vm(STP) V(Cl2) / Vm(STP) = n(Cl2) =N(Cl2) / NA
m(Cl2) / M(Cl2) = N(Cl2) / NA m(Cl2) / M(Cl2) = V(Cl2) / Vm(STP) V(Cl2) / Vm(STP) = N(Cl2) / NA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回顾教材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回顾教材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回顾教材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一、中心化思想在物质的量学习中的形成
回顾学习物质的量的过程:
微观粒
子数N
NA
M
物质的量
气体
Vm(STP) =22.4L·mol-1
cB
体积V
以物质的
量为中心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质量m
溶液 体积V
普通高中教科书 化学 必修(第一册 2019年7月第一版)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3节 物质的量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学习目标
一、学科核心内容:
建构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知识网络,能够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 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二、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思想方法建构物质的量相关知识的相互关系, 进行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去中心化思想在学习、做题和考试出题等方面的外在表现
已知分子数,不通过n这个中心点,怎么去求气体体积?
分子数(N) ?
质量(m)
密度(ρ)
气体 体积V
途径1: 分子数(N) 一个分子的质量m(X) 质量(m)
途径2: 分子数(N)
?
可以通过2个途径达到目的
密度(ρ)
一个点上 有几条线, 到达这个 点就有几 种方法
中心化思想方法在学习、做题和考试出题等方面的外在表现
中心化思想方法外在表现: ②
① 思③
维 进 一 步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特点:
一个点到 另一个点
中心化思想在学习、做题和考试出题等方面的外在表现 思维再进一步:
特点:从一个点出发,经过 中心,到另外一个或几个点
m→n , n→N
解题思想:
m→n , n→V(g)
N×一个分子的质量m(X)=
N NA
×M
M = 一个分子的质量m(X) ×NA
M
一个分子的质量m(X) =
NA
NA =
M
一个分子的质量m(X)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中心化思想和去中心化思想的结合
M
NA
密度(ρ)
?
Vm(STP)
思考
在M、Vm、ρ三个参考标准之间有没有去中心化的联系?
n×M = n×Vm(L∙mol-1) ×1000mL∙L-1×ρ(g∙cm3M) =Vm(L∙mol-1) ×1000mL∙L-1×ρ(g∙cm-3)
溶液 体积V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中心化思想和去中心化思想的结合构建溶液相关知识网络
m
M
ω
物质的量
m(溶液)
去中心化 联系
cB
ρ
溶液
体积V
每个点连接2条线,到达每个 点的途径有2个,解法有2种
如果知道溶液体积求溶液质 量,若知道ρ,可以直接去求出
若没有ρ,还可以通过另 一条间接的途径去求出。
上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