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新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学霸笔记

合集下载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复习知识点归纳(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复习知识点归纳(新版)浙教版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2.1 金属材料知识点1 金属与非金属1.金属的性质(1)金属都有金属光泽。

大多数金属的颜色为银白色或灰色,但金呈金黄色,铜为紫红色。

除汞外,所有金属在室温下都是固体。

(2)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非金属的性质(1)大多数非金属没有光泽,外表暗淡。

在常温下,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都是气体,也有一些固体,溴是唯一的在常温下呈液体的非金属单质。

固体非金属较脆,敲击时易变成粉末。

(2)非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能均较差,也没有延展性。

3.具有金属光泽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石墨是具有金属光泽的细鳞片非金属。

知识点2 常见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其合金。

2.把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称为合金。

大多数的金属材料实际上都是合金。

3.与纯金属相比,合金的硬度增大,熔点降低,抗腐蚀性能增强。

知识点3 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1.汞、铅、铬、镉等有毒的金属被腐蚀后会溶于水形成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等。

2.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其次是交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

3.基本上所有金属都可以循环再生,而普遍回收的金属包括铝、铅、铁、铜、锡、银和金等。

2.2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1 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在一定条件下,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但反应的难易或剧烈程度不同。

镁、铝等活泼金属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

铁、铜等金属在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不反应;加热能反应。

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2)在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在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能阻止金属铝继续被空气氧化,这就是铝制器皿耐腐蚀的原因,4Al+3O2===2Al2O3。

2.金属与酸的反应(1)锌、镁、铁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Mg+ 2HCl=== MgCl2+H2↑Mg+H2SO4===MgSO4+H2↑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2)铁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中,生成了亚铁盐(铁元素显+2价)和氢气。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知识要点一、酸的通性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AlCl3+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H2SO4 === CuSO4+ 2H2O。

3、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CuSO4+ H2O4、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FeSO4+ H2↑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5、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AgCl↓+ HNO3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BaCl2==== BaSO4↓+ 2HCl二、碱的通性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酸+ 碱-----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3、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 水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H2O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2NaOH + SO2== Na2SO3+ H2O4、碱+ 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Ca(OH)2+ CuSO4==== Cu(OH)2↓+ CaSO4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3NaOH + FeCl3==== Fe(OH)3↓+ 3NaCl三、金属的性质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①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Fe3O42、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①镁带与稀硫酸反应 Mg+ H 2 SO 4 === Mg SO 4 + H 2↑小结:金属与酸反应条件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H 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①湿法炼铜 Fe + CuSO 4 === FeSO 4 + Cu②红色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Cu + 2AgNO 3=== Cu(NO 3)2 + 2Ag小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加溶盐 强进弱出 。

浙教新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学霸笔记

浙教新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学霸笔记

第一节一、金属与非金属1.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2.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从性质着手去区别3.金属的用途:生活用品、房屋建筑、交通工具、农业生产等二、常见金属材料1.日常生活中许多物品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而大多数金属材料是合金2.合金:将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即为合金——混合物3.常见合金:铁合金:1)生铁:铁和碳元素组合的合金,含C量较高2)钢:铁和碳元素组合的合金,含C量较低机械性能好质地坚硬有弹性和延展性用途:制作坚硬的汽车车身及制造刀具、量具和模具等,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材料4.合金的机械性能:合金与纯金属相比,一般具有较低的熔点,较大的硬度,较差的导电性三、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1.污染来源:日常生活废弃的金属垃圾大量工业废弃的金属垃圾工厂排出的含重金属的污水2.金属污染的危害1)浪费大量的资源2)铅、镉等有毒的金属被腐蚀后会溶于水形成金属离子,污染土壤或地下水源3)铝等金属在自然界不会自行分解,积累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4)大量使用含铅汽油和废弃电池等都可引起土壤的重金属污染3.防治金属污染的方法:1)垃圾进行分类处理2)分类回收各种废弃的金属材料,循环再生产3)使用无铅汽油4)各种废渣、废水、废旧电池等不能随意堆放、丢弃第二节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能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金属+ 氧气金属氧化物2Mg + O2 =点燃= 2MgO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物质2Cu + O2 === 2CuO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有些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有些金属虽不能燃烧,但也会反应说明:不同的金属跟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4Al + 3O2 === 2Al2O3铝制品不易被锈蚀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铝制品不能盛放酸、碱性物质2.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 酸盐+ 氢气Mg + 2HCl == MgCl2 + H2↑Zn + 2HCl == ZnCl2 + H2↑Fe + 2HCl == FeCl2 + H2↑2Al + 6HCl == 2AlCl3 + H2↑——实验室制氢气原理Mg + H2SO4 == MgSO4 + H2↑Zn + H2SO4 == ZnSO4 + H2↑Fe + H2SO4 == FeSO4 + H2↑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不同的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有的不会反应,如:Cu、Hg、Ag、Pt、Au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 + BC == AC + B3.金属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金属+ 盐新盐+ 新金属Fe + CuSO4 == FeSO4 + Cu 湿法炼铜Cu + 2AgNO3 == Cu(NO3)2 + 2Ag注: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呈+2价二、金属活动性顺序1.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金属与盐反应: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金属与酸反应: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元素)置换出来3.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1)Zn + CuSO4 == ZnSO4 + Cu说明:金属Zn失电子的能力比强2)氧化还原反应a在反应物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都可称氧化还原反应b元素化合价升高,可看作失去电子降低,得到电子c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只要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三、防止金属锈蚀的常用方法1.金属锈蚀的原因1)周围环境中水、空气等物质的作用(水、O2、CO2等)如钢铁生锈:需氧气和水共同作用2)还与金属本身的内部结构有关2.金属防锈的常用方法1)保持金属制品洁净、干燥油漆2)加保护膜金属镀层原理:使金属与周围介质隔绝特点:成本低,操作简单,但防锈效果不很理想3)改变金属内部结构:不锈钢原理:组成合金,以改变金属内部的组成结构特点:防锈效果好,但成本较高,工艺复杂,使用较少第三节一、简单有机物1.有机物:一类含碳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1)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虽然也是含碳的化合物,但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性质上都跟无机化合物相似,故归类到无机物中2)有机化合物大多含C、H、O、N等元素2.甲烷:CH4,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1)天然气、沼气、石油气、可燃冰、瓦斯等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2)甲烷具有可燃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3)甲烷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可燃性气体)前要注意检验甲烷的纯度——验纯3.丁烷:CH1)是打火机、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2)丁烷液化温度高,加压在常温下易液化,使用时减压3)2C4H10 + 13O2 =点燃= 8CO2 + 10H2O4.乙炔:C2H21)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高温,可用于焊接、切割金属2)2C2H2 + 5O2 =点燃= 4CO2 + 2H2O5.有机物的特性:1)大部分有机物熔点低,不易导电,易燃烧——保存:密封保存,使用时远离明火,防止着火或爆炸2)许多有机物是很好的溶剂,如汽油、酒精6.常见有机物的用途:1)甲烷:常见的清洁燃料2)乙炔:焊接、切割金属3)乙烯:重要的化工原料4)乙醇(酒精):消毒、作燃料5)乙酸:做食醋6)氯仿:化工原料,良好的溶剂7)汽油:石油产品之一,做燃料8)乙酸乙酯:做溶剂、香精和黏合剂二、生物体中的有机物1.有机物是生物体各组织的主要成分2.人体生长发育和体内各组织的新陈代谢,都需要各种有机物的参与3.糖类、蛋白质、脂肪等都是人体内基本的有机物1)糖类:葡萄粮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也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供能物质2)蛋白质: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物质,由C、H、O、N组成3)脂肪: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贮存能量,是生命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贮能物质4.有机物的意义:人体每天摄取的食物,大部分是有机物。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方法:(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三)根据二、常见(一)、物1.纯净2.3.纯净(二)、1.单质1.1单质金属非金属颜色具特殊的金属光泽有多种颜色,但无金属光泽延展性具良好的延展性不具延展性可锻性具良好的可锻性不具可锻性硬度比较硬硬度不一致导电性良好的导电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电导热性良好的导热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热密度密度高密度低熔点熔点高熔点低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2.1注意:a2.21.11.2酸: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3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转化的规律:(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1)??????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点燃点燃?S+O2====SO2C+O2====CO2C+2S===CS2(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1)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金属氧化物。

如:??(21夺取金属2(1?(2①?②孔雀石加热:Cu2(OH)2CO3===2CuO+H2O+CO2?③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现象:黑色粉末状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开始时需先通一会氢气,再加热氧化铜,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试管爆裂;实验停止后,要继续通人氢气,直到试管冷却为止,防止灼热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 2O 3=====2Fe+3CO 2操作注意事项: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最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docx

最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docx
1/11
11.食盐----NaCl
纯碱 苏打----- Na2CO3
七、四大反应类型:
1、各举一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八、物质特性
1、浓H2SO4:吸水性(用于干燥剂) 、 脱水性(使木材、纸张等炭化变黑).
2、浓盐酸:挥发性,产生白雾(盐酸小液滴)
3、固体NaOH:吸水性(用于干燥剂,不能干燥
+
H2SO4=
ZnSO4+ H2↑
5、酸+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
HCl
+
AgNO3
=== AgCl↓+ HNO3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
H2SO4
+
BaCl2==== BaSO4
Na2O + H2O === 2NaOH K2O + H2O === 2KOH
(三)、金属的冶炼
1.金属冶炼主要是指将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的过程
.在金属氧化物中加入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从而使其还原成全属单质
.
2.可以作还原剂的物质主要有
碳 、一氧化碳
和氢气.
(1)、木炭和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的反应:
2.盐与盐的反应、盐与碱的反应除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水或沉淀)外,其反应物必须都可溶.
四、常见的材料
(一)、常见的材料:金属材料(合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有机合成材料.

科学九年级上第二章熟记知识详尽总结

科学九年级上第二章熟记知识详尽总结

科学九年级上第二章熟记知识一、物质的分类方法:(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1.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

1.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3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初三科学上第二章笔记大全

初三科学上第二章笔记大全
AgNO3+ NaCl = NaNO3+ AgCl↓
C.两条交叉线:
1.金属氧化物+酸→盐+ H2O
Fe2O3+ 6HCl = 2FeCl3+ 3H2O
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 H2O
SO2+ 2NaOH= 2Na2SO3+ H2O
D.两条弯线:
1.金属+盐→新金属+盐
Fe + CuSO4= Cu+ FeSO4
金属氧化物+水→碱(只有4种:CaO Na2O K2O BaO)
自然界中仅有少量金属是以单质(游离态)形式存在;大多数都是以化合物(化合态)形式存在。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从金属氧化物中夺取氧元素。
【实验一】:木炭和氧化铜的反应加热后发现试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
(4)用力拉单质,可根据延展性来分辨,伸长的是金属,发生折断的是非金属。
【讨论】1、银是最佳的导热体,为什么银不宜用来制造煮食器皿?试举出二种原因。
①银器煮食回产生Ag+,Ag+会对人体有害,②银太贵,银太软。
2、为什么装食品的罐头一般用镀锡的铁制造,而不用锡制造?
锡太软不能制造罐头壳,而镀锡的铁片却能防止铁生锈。
初三科学上第二章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一、物质分类的方法:
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根据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特性,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可燃性等可运用实验方法,通过对比也可以对物质进行分门别类。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详解2024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详解2024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详解2024版第一部分: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的定义与特征混合物的定义与特征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与联系2.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的定义与分类化合物的定义与分类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第二部分:物质的变化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定义与实例化学变化的定义与实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2.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第三部分:物质的转化与利用1. 物质的转化物质转化的基本概念物质转化的实例分析2. 材料的利用常见材料的分类与特性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新材料的发展与应用第四部分:实验与探究1. 实验基础知识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2. 典型实验分析物质分类实验物质变化实验物质转化实验第五部分:知识点总结与复习1. 知识点总结重要概念与定义关键知识点回顾2. 复习建议复习方法与技巧典型题目解析文章正文第一部分:物质的分类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具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例如,水(H₂O)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成分可以变化。

例如,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在于,纯净物具有固定的化学成分,而混合物的成分可以变化。

此外,纯净物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都是均一的,而混合物则可能在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性质。

单质与化合物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根据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例如,铁(Fe)是金属单质,氧气(O₂)是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纯净物,例如,水(H₂O)和二氧化碳(CO₂)都是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于,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而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此外,单质和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也不同,单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而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单质。

浙教新版九上科学知识要点

浙教新版九上科学知识要点

浙教新版九上科学知识要点(共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浙教版新版九上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1,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1)物理变化: 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2)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3)化学变化的实质: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4)物质变化的现象主要有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体产生,,温度变化,物质的形状变化,发光发热,状态变化,PH变化等.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1)物理性质:指通过人的眼,鼻等感官可以感知或者用仪器可测出的物质的表面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等.(2)化学性质:指物质的内在性质,用肉眼无法感知, 只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包括可燃性, 还原性, 氧化性, 酸性, 碱性等.(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的用途, 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3,检验三价铁离子和水(1)硫酸铜晶体含有结晶水,呈蓝色.当加热时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的硫酸铜粉末.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一遇到水就会变成蓝色, 常用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来检验水.(2)正三价的铁离子遇到硫氢化钾溶液就会变成血红色,常用硫氢化钾溶液来检验三价铁离子.4,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1)酸指的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一类化合物.这里要注意的是阳离子全部是H+,如果某物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除了H+以外还有其它阳离子,那么这种物质就不是酸.(2)碱指的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一类化合物.这里要点注意的是阴离子全部是OH-,如果某物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除了OH-以外还有其它阴离子,那么这种物质就不是碱.5,酸碱指示剂(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2)酸碱指示剂可以用来定性测量溶液的酸碱性,但人是比较粗略地测量.6,闻化学试剂气味的方法:因为在实验室里很多化学试剂有剌激性的气味,有的甚至有毒,所以,在闻气味的时候,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少量的气体飘鼻孔即可.(扇闻)7,溶液的pH(1) pH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它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2)pH与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pH<7的物质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的物质呈中性;pH>7的物质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8,测定溶液的pH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9,常见的酸(1)几种常见的酸:盐酸(胃酸的主要成分),硫酸,硝酸和醋酸.(2)稀盐酸的主要化学性质:○1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2能与碱反应,如NaOH+ HCl = NaCl + H2O ; ○3能与碳酸钙反应,如CaCO3 + 2HCl = CaCl2 +H2O + CO2↑;○4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Fe2O3 + 6HCl = 2FeCl3 +3H2O . ○5与金属反应,如Mg + 2HCl = MgCl2 + H2↑。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二)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2.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如在鸡蛋清中加入硫酸铜溶液,鸡蛋清发生凝固。

我们就能得出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

因此,能用这个性质,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寻找未知物质、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等。

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一)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1.酸性物质(具有酸性的物质)强酸性物质:盐酸、硫酸和硝酸弱酸性物质:食醋、番茄酱、苹果2.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H+),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同理,碱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OH-))3.碱性物质(具有碱性的物质)强碱性物质: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等弱碱性物质:纯碱、洗涤剂等注:某些碱性物质有一定的去污能力(二)酸碱指示剂1.定义: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2.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3. 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蓝色石蕊试纸红色不变色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蓝色(三)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 pH:反应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

范围在0~14之间2. pH试纸测定pH的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最接近的颜色来确定被测溶液的pH注:①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第3节常见的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这一种粒子的化合物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一)盐酸A.重要的物理性质1.纯净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由于混有Fe3+而呈黄色),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word文档物超所值)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word文档物超所值)

第二章基础知识分析一、物质的分类方法:1)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2)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3)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1)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2)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金属非金属颜色具特殊的金属光泽有多种颜色,但无金属光泽延展性具良好的延展性不具延展性可锻性具良好的可锻性不具可锻性硬度比较硬硬度不一致导电性良好的导电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电导热性良好的导热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热密度密度高密度低熔点熔点高熔点低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

3)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本文介绍了酸、碱和金属的通性和性质。

一、酸的通性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和碱反应会产生盐和水,这是一种复分解反应。

例如,胃舒平可以中和过多的胃酸,产生AlCl3和H2O;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会产生CuSO4和H2O。

3.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会产生盐和水,这也是一种复分解反应。

例如,用盐酸除铁锈时,Fe2O3会和6HCl反应,产生2FeCl3和3H2O;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时,CuO会和H2SO4反应,产生CuSO4和H2O。

4.金属单质和酸反应会产生盐和氢气,这是一种置换反应。

例如,生锈的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会产生气泡,Fe会和H2SO4反应,产生FeSO4和H2↑;实验室制氢气时,Zn会和H2SO4反应,产生ZnSO4和H2↑。

5.酸和盐反应会产生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这也是一种复分解反应。

例如,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时,加入盐酸后,Na2CO3会和2HCl反应,产生2NaCl、H2O和CO2↑;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时,XXX和AgNO3反应,产生AgCl↓和HNO3;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时,H2SO4会和BaCl2反应,产生Ba SO4↓和2HCl。

二、碱的通性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

2.碱和酸反应会产生盐和水,这也是一种复分解反应。

例如,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时,H2SO4会和2NaOH反应,产生Na2SO4和2H2O。

3.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会产生盐和水。

例如,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时,2NaOH会和CO2反应,产生Na2CO3和H2O;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时,2NaOH会和SO2反应,产生Na2SO3和H2O。

4.碱和盐反应会产生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这也是一种复分解反应。

例如,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时,Ca(OH)2会和CuSO4反应,产生Cu(OH)2↓和CaSO4;氯化铁和烧碱反应时,3NaOH会和FeCl3反应,产生Fe(OH)3↓和3NaCl。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二章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二章

---------------------------------------------------------------最新资料推荐------------------------------------------------------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二章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 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金属颜色延展性具特殊的金属光泽具良好的延展性非金属有多种颜色,但无金属光泽不具延展性1/ 28可锻性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具良好的可锻性比较硬良好的导电性良好的导热性密度高熔点高不具可锻性硬度不一致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电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热密度低熔点低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 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 CO、CO2、H2CO3、Na2CO3 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上 第一章 知识要点一、酸的通性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 红 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 AlCl 3 + 3H 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Cu(OH)2 + H 2SO 4 === CuSO 4 + 2H 2O 。

3、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 (复分解反应) ①用盐酸除铁锈 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4、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5、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 HCl + AgNO 3 === AgCl ↓ + HNO 3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 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2HCl 二、碱的通性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 蓝 色,使无色酚酞变 红 色。

2、酸 + 碱 -----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3、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 水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碱 + 盐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 Ca(OH)2 + CuSO4 ==== Cu(OH)2↓ + CaSO4 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 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三、金属的性质1、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①红色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 2、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①镁带与稀硫酸反应 Mg+ H2 SO4 === Mg SO4 + H2↑小结:金属与酸反应条件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H 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 ①湿法炼铜 Fe + CuSO4 === FeSO4 + Cu②红色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Cu + 2AgNO3=== Cu(NO3)2 + 2Ag 小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加溶盐 强进弱出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一) 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物理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有新物质的产生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如:标准大气压下,无色氧气在-183℃时变化为淡蓝色的液体,是物理变化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沸点;晶体的熔点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酸碱性;可燃性(二)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2.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如在鸡蛋清中加入硫酸铜溶液,鸡蛋清发生凝固。

我们就能得出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

因此,能用这个性质,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寻找未知物质、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等。

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一)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1.酸性物质(具有酸性的物质)强酸性物质:盐酸、硫酸和硝酸弱酸性物质:食醋、番茄酱、苹果2.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H+),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同理,碱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OH-))3.碱性物质(具有碱性的物质)强碱性物质: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等弱碱性物质:纯碱、洗涤剂等注:某些碱性物质有一定的去污能力(二)酸碱指示剂1.定义: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2.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3. 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4.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指示剂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石蕊试液(紫色)红色蓝色酚酞试液(无色)无色红色蓝色石蕊试纸红色不变色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蓝色(三)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 pH:反应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新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学霸笔记一、金属与非金属1、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金属非金属颜色有特殊的金属光泽,一般为银白色有多种颜色,无光泽,外表暗淡状态常温下一般是固体(汞为液态)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或气态(溴为液态)延展性有良好的延展性不具有延展性可锻性有良好的可锻性不具有可锻性导电性有良好的导电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电导热性有良好的导热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热硬度一般比较硬硬度不一致密度密度高密度低熔点熔点高熔点低2、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从性质着手去区别3、金属的用途:生活用品、房屋建筑、交通工具、农业生产等金属特性用途金质地较软,延展性是金属中最高的,价格昂贵,在空气中稳定,不易与水、CO等发生反应装饰品银非常优良的导体,较柔软优质导线锡熔点低制保险丝铁易导热,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元素制铁锅铜良好的导电性做输导电流的导线二、常见金属材料1、日常生活中许多物品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而大多数金属材料是合金2、合金:将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即为合金混合物3、常见合金:铁合金:1)生铁:铁和碳元素组合的合金,含C量较高2)钢:铁和碳元素组合的合金,含C量较低机械性能好质地坚硬有弹性和延展性用途:制作坚硬的汽车车身及制造刀具、量具和模具等,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材料4、合金的机械性能:合金与纯金属相比,一般具有较低的熔点,较大的硬度,较差的导电性三、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1、污染来源:日常生活废弃的金属垃圾大量工业废弃的金属垃圾工厂排出的含重金属的污水2、金属污染的危害1)浪费大量的资源2)铅、镉等有毒的金属被腐蚀后会溶于水形成金属离子,污染土壤或地下水源3)铝等金属在自然界不会自行分解,积累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4)大量使用含铅汽油和废弃电池等都可引起土壤的重金属污染3、防治金属污染的方法:1)垃圾进行分类处理2)分类回收各种废弃的金属材料,循环再生产3)使用无铅汽油4)各种废渣、废水、废旧电池等不能随意堆放、丢弃第二节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能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金属 + 氧气金属氧化物2Mg + O2 =点燃=2MgO 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物质2Cu + O2 ===2CuO 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有些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有些金属虽不能燃烧,但也会反应说明:不同的金属跟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4Al +3O2 ===2Al2O3 铝制品不易被锈蚀Al2O3 +6HCl ==2AlCl3 +3H2O 铝制品不能盛放酸、碱性物质2、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 + 酸盐 + 氢气Mg +2HCl == MgCl2 + H2↑ Zn +2HCl == ZnCl2 + H2↑Fe +2HCl == FeCl2 + H2↑2Al +6HCl ==2AlCl3 + H2↑ 实验室制氢气原理Mg + H2SO4 == MgSO4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2Al +3H2SO4 == Al2(SO4)3 +3H2↑ 不同的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有的不会反应,如:Cu、Hg、Ag、Pt、Au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 + BC == AC + B3、金属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金属 + 盐新盐 + 新金属 Fe + CuSO4 == FeSO4 + Cu 湿法炼铜 Cu +2AgNO3 == Cu(NO3)2 +2Ag 注: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呈 +2价二、金属活动性顺序1、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金属与盐反应: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金属与酸反应: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元素)置换出来3、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2e1)Zn + CuSO4 == ZnSO4 + Cu 说明:金属Zn失电子的能力比强2)氧化还原反应a在反应物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都可称氧化还原反应b元素化合价升高,可看作失去电子降低,得到电子c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只要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三、防止金属锈蚀的常用方法1、金属锈蚀的原因1)周围环境中水、空气等物质的作用(水、O2、CO2等)如钢铁生锈:需氧气和水共同作用2)还与金属本身的内部结构有关2、金属防锈的常用方法1)保持金属制品洁净、干燥油漆2)加保护膜表面渡油金属镀层原理:使金属与周围介质隔绝特点:成本低,操作简单,但防锈效果不很理想3)改变金属内部结构:不锈钢原理:组成合金,以改变金属内部的组成结构特点:防锈效果好,但成本较高,工艺复杂,使用较少第三节一、简单有机物1、有机物:一类含碳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1)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虽然也是含碳的化合物,但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性质上都跟无机化合物相似,故归类到无机物中2)有机化合物大多含C、H、O、N等元素2、甲烷:CH4,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1)天然气、沼气、石油气、可燃冰、瓦斯等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2)甲烷具有可燃性 CH4 +2O2 =点燃= CO2 +2H2O3)甲烷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可燃性气体)前要注意检验甲烷的纯度验纯3、丁烷:CH1)是打火机、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2)丁烷液化温度高,加压在常温下易液化,使用时减压3)2C4H10 +13O2 =点燃=8CO2 +10H2O4、乙炔:C2H21)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高温,可用于焊接、切割金属2)2C2H2 +5O2 =点燃=4CO2 +2H2O5、有机物的特性:1)大部分有机物熔点低,不易导电,易燃烧保存:密封保存,使用时远离明火,防止着火或爆炸2)许多有机物是很好的溶剂,如汽油、酒精6、常见有机物的用途:1)甲烷:常见的清洁燃料2)乙炔:焊接、切割金属3)乙烯:重要的化工原料4)乙醇(酒精):消毒、作燃料5)乙酸:做食醋6)氯仿:化工原料,良好的溶剂7)汽油:石油产品之一,做燃料8)乙酸乙酯:做溶剂、香精和黏合剂二、生物体中的有机物1、有机物是生物体各组织的主要成分2、人体生长发育和体内各组织的新陈代谢,都需要各种有机物的参与3、糖类、蛋白质、脂肪等都是人体内基本的有机物1)糖类:葡萄粮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也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供能物质2)蛋白质: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物质,由C、H、O、N组成3)脂肪: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贮存能量,是生命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贮能物质4、有机物的意义:人体每天摄取的食物,大部分是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在生命活动中经过消化吸收、贮存、转化、消耗等过程不断地变化着,实现各种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转移5、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基本途径1)自然界中各种无机物通过被植物吸收,从自然环境进入生物圈,变成有机物植物的光合作用2)各种有机物再通过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进行转移;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通过生物的排泄和尸体的分解使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回到自然环境中生物的呼吸作用三、有机合成材料1、有机合成材料的主要成分: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2、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3、塑料:1)最早的塑料:赛璐珞100多年前由硝化纤维、酒精、樟脑等原料制成2)塑料的物理特性:a可塑性 b良好的绝缘性 c轻而结实,易加工 d绝热性佳 e 不会与化学物品发生反应 f结构稳定,不易分解2、合成纤维:以石油化工产品等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制得1)聚酰胺纤维(锦纶)耐磨2)聚酯纤维(涤纶)挺括耐摺3)聚丙烯腈纤维(腈纶)保暖、手感良好3、合成橡胶: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的高弹性聚合物,具有高弹性、绝缘性、气密性、耐油、耐高温或低温等性能4、白色污染:1)产生原因:废弃的塑料、合成纤维、橡胶等物质(特别是一次性发泡塑料制品)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能被分解,残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2)污染源:生活垃圾是导致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3)防治措施:生活垃圾分类放置,进行回收利用禁止使用一次性杯、袋等塑料制品回收废弃的塑料等合成材料第四节一、物质分类的方法有色物质:红色:Cu、Fe2O3、红P、Fe(OH)3 黑色:C、CuO、Fe3O4、MnO2 白色:BaSO4、CaCO3、Al(OH)3、Mg(OH)2、BaCO3、AgCl、CuSO4、KClO3、NaCl 蓝色:CuSO45H2O、CuCl2、Cu(OH)2 黄色:FeCl3 Fe3+ 绿色:Fe2+1、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2、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助燃性、酸碱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可对纯净物进行分类3、根据纯净物的组成和用途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a特征:同种元素纯净物按性质不同分b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2)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a特征:不同种元素纯净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判断依据:化合物两种元素一种是氧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Na2O、CaO、CuO等分类: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CO2、SO2、H2O等根据有无C元素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一般有可燃性、加热b分类:化合物易碳化无机化合物:一般不含碳元素碳化:加热或不完全燃烧时有黑色的炭生成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P 混合物按性质不同分物按物质种单质金属质类多少分按元素种非金属纯净物类多少分按是否有机化合物化合物金属氧化物含碳分氧化物非金氧化物无机化合物酸碱盐第五节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非金属单质 + O2 非金属氧化物1)S + O2 =点燃=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有毒,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2)2H2 + O2 =点燃=2H2O3)C + O2 =点燃= CO2 (O充足)2C + O2 =点燃=2CO (O不充足) CO有毒,注意通风4)4P +5O2 =点燃=2P2O5 用于除去空气中的O2,白炽灯泡内加入少量的红P,可以除去灯泡内空气中的O2,防止钨丝氧化熔断常用于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非金属氧化物 + 水酸 CO2 + H2O == H2CO3 SiO2 + H2O 不反应 SO3 + H2O == HSO4 P2O5 +3H2O ==2H3PO4 酸雨的形成:SO2 + H2O == H2SO32H2SO3 + O2 ==2H2SO4 合写:2SO2 + H2O + O2 ==2H2SO43、规律:+O2 +H2O 酸的通性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酸盐酸二、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金属单质 + O2 金属氧化物2Mg + O2 =点燃=2MgO3Fe+2O2 =点燃= Fe3O44Al +3O2 =点燃=2Al2O32Cu + O2 ===2CuO2、金属氧化物 + 水碱 CaO + H2O == Ca(OH)2 放热反应K2O + H2O ==2KOH Na2O + H2O ==2NaOH BaO + H2O == Ba(OH)2 只有K2O、Na2O、CaO、BaO这四种金属氧化物可以发生上述反应,其余均不可以3、金属 + 非金属盐(无氧酸盐)Fe + S === FeS2Fe+3Cl2 =点燃=2FeCl3 Cu + Cl2 =点燃= CuCl22Na + Cl2 =点燃=2NaCl4、规律:+O2 +H2O 碱的通性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盐C、H、CO △ 碱三、金属的冶炼1、金属元素的存在于单质中游离态存在形式存在于化合物中化合态2、金属的冶炼:把金属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1)常用的冶炼方法 C +2CuO =高温=2Cu + CO2↑ 现象:黑色固体物质变成红色,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两种黑色粉末3C +2Fe2O3 =高温=4Fe +3CO2↑ C + CO2 =高温=2CO C + H2O =高温= CO + H2 CO + CuO =高温= Cu + CO3CO + Fe2O3 =高温=2Fe +3CO2 H2 + CuO === H2O + Cu 现象:黑色固体物质变成红色,试管口有小水珠生成l 实验注意点:a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b导管要通到试管底部:有利于排尽试管内空气 c氢灯灯氢排尽试管内空气,防止避免还原好的铜氢气不纯而爆炸再次被氧化成CuO d所需氢气的量比理论上的要多得多2)氧化100微米范围内的材料2)机械性能:与普通材料相比,在机械强度、磁、光、声、热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一般陶瓷材料脆性较大,纳米陶瓷粉末烧成的陶瓷有很好的韧性纳米油墨:色调更浓、字迹色泽更好纳米铅粉末:加入到固体燃料中会使火箭推进器的前进速度加快好几倍三、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1、怎样以CuO为主要原料制备CuSO41) Cu +2H2SO4(浓)=== CuSO4 + SO2↑ + H2O SO2有毒性,会污染空气2)2Cu + O2 ===2CuOCuO + H2SO4 == CuSO4 + H2O3)Cu + Cl2 === CuCl2 CuCl2 +2NaOH == Cu(OH)2↓ +2NaCl Cu(OH)2 + H2SO4 == CuSO4 +2H2O 反应复杂,Cl2有毒4)Cu +2AgNO3 ==2Ag + Cu (NO3)2 Cu(NO3)2 +2NaOH == Cu(OH)2↓ +2NaNO3Cu(OH)2 + H2SO4 == CuSO4 +2H2O 反应复杂,原料价格贵故第二种方法最佳,理由:节省原料,经济,操作简单,安全无污染2、材料的制造1)“绿色”新工艺:无污染或低排放的材料制造过程化合反应2)探索污染物的防治、转化和综合利用的途径3、环境保护:要及时处理好“三废”,要努力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增加产品的产量,从根本上降低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1)燃料、煤、石油制品的脱硫处理,减少大气中SO2的污染2)提高原料的利用率3)“三废”不能任意排放4)生产工艺:绿色工艺第 1 页共 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