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基本原理教案

合集下载

工程水准测量基础知识教案

工程水准测量基础知识教案

工程水准测量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3. 熟悉水准测量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4. 能够运用水准测量原理进行简单的工程测量二、教学内容1. 水准测量的概念与意义2. 水准仪的构造与使用方法3. 水准尺和水准点的设置4. 水准测量的主要步骤与实践操作5. 水准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误差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步骤2. 演示法:现场演示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3. 实践法:学生动手进行水准测量实践操作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测量中的问题四、教学准备1. 教具:水准仪、水准尺、测量标尺、测量手套等2. 教学场地:户外开阔场地3. 教学辅助材料:教案、PPT、测量数据表格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水准测量的概念和意义,引起学生兴趣2. 讲解演示:讲解水准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现场演示操作技巧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水准测量实践,掌握操作要领4. 数据处理:讲解水准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误差分析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水准测量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能熟练操作水准仪,并进行基本的测量。

3. 学生能理解并应用水准测量原理进行工程测量。

4. 学生能分析水准测量数据,并进行误差分析。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工程测量方法,如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

2. 讲解水准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如建筑施工、道路建设等。

3. 探讨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如全站仪、GPS测量等。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水准测量的概念与意义,水准仪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水准测量说课稿

水准测量说课稿

水准测量说课稿引言概述:水准测量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用于确定地表或建筑物的水平位置。

本说课稿将介绍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仪器和操作步骤,帮助学生了解水准测量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一、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1.1 水准面的概念:水准面是指地球表面上处处垂直的平面,用于确定位置的水平基准。

1.2 水准线的概念:水准线是指在水准仪上的视线,用于测量垂直方向的高差。

1.3 水准仪的工作原理:水准仪通过气泡管或光学器件来确定水准线的位置,从而测量高差。

二、水准测量的仪器2.1 自动水准仪:自动水准仪能够自动调整水准线,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2.2 数字水准仪:数字水准仪具有数字显示和数据存储功能,方便数据处理和分析。

2.3 光学水准仪:光学水准仪适用于长距离的水准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三、水准测量的操作步骤3.1 设置基准点:在测量前需确定基准点,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 放置水准仪:将水准仪放置在基准点上,并调整水准仪使水准线与目标点重合。

3.3 测量高差:通过读取水准仪上的刻度或数字显示,记录目标点的高差值。

四、水准测量的应用领域4.1 建筑测量:水准测量用于建筑物的水平定位和高程测量,确保建筑物的水平和垂直度。

4.2 地形测量:水准测量可用于地形地貌的测量和分析,描绘地表的高程分布。

4.3 工程测量:水准测量在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项目中起着重要作用,确保工程的水平和垂直度。

五、水准测量的发展趋势5.1 自动化:水准测量仪器的自动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减少人为误差和提高测量效率。

5.2 高精度:随着技术的发展,水准测量的精度将不断提高,满足更高要求的测量任务。

5.3 综合应用:水准测量将与全站仪、GPS等其他测量方法结合使用,实现更全面、精确的测量结果。

结语:水准测量作为土木工程中重要的测量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通过本说课稿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水准测量的原理、仪器和操作步骤,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水准测量说课稿

水准测量说课稿

水准测量说课稿标题:水准测量说课稿引言概述:水准测量是地理信息科学中重要的测量技术之一,通过测量地面上的高程信息,可以为地图制图、工程测量等领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从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测量方法、误差控制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1.1 测量基准面: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以地球重力为基础,利用水准仪测量地面上的高程信息。

1.2 大地水准面:水准测量中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通过连续的水准测量可以确定不同地点的高程。

1.3 高程测量:水准测量是通过测量地面上的高程点,确定其相对高程差,从而建立高程基准系统。

二、水准测量的仪器设备2.1 水准仪:水准测量中常用的仪器是水准仪,包括光学水准仪、电子水准仪等。

2.2 测量杆:测量杆是用来测量高程的工具,通常用于确定高程点的位置。

2.3 三脚架:水准仪需要放置在稳固的三脚架上进行测量,以确保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水准测量的测量方法3.1 直接水准测量:直接水准测量是通过水准仪直接测量高程差,适合于小范围的高程测量。

3.2 闭合水准测量:闭合水准测量是通过建立测量闭合回路,检查误差并进行校正,提高测量精度。

3.3 间接水准测量:间接水准测量是通过测量水准线上的高程点,再通过三角测量等方法确定其他点的高程。

四、水准测量的误差控制4.1 仪器误差:水准仪的精度和稳定性会影响测量结果,需要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

4.2 环境误差:环境因素如气温、大气压等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环境校正。

4.3 人为误差: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进行培训和规范操作。

五、水准测量的应用领域5.1 地图制图:水准测量可以为地图制图提供高程信息,匡助绘制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

5.2 工程测量:水准测量在道路、桥梁、建造等工程测量中有重要应用,可以确定工程设计的高程要求。

5.3 地质勘探:水准测量可以为地质勘探提供高程信息,匡助确定地下地质构造和资源分布。

水准测量原理教案

水准测量原理教案

第一节水准测量原理▲教学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够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2、一个测站两点高差的计算方法;3、能够合理地选择水准点、转点和分段、连续设站的方法施测。

二、知识目标1、知道水准测量的理论依据;2、知道水准点、转点、三种水准路线的含义和区别;三、情感目标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1、一个测站两点高差的计算方法,利用视线高进行高程测量的计算;2、理解连续设站的方法施测,进行高程测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1、水准测量原理;2、高差的计算。

▲教学方法问题解答法。

▲教学用具课件:①单元学习目标;②水准测量原理图;③水准点标石示意图;▲教学过程[投影]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第二章水准测量第一节水准测量原理高程测量:测定地面点的高程工作。

高程测量的方法按照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不同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GPS定位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根据水平视线测定两个点之间的高差,进而推算出高程。

测量精度较高的一种方法。

为了统一全国的高程系统,我国采用与黄海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大地水准面作为全国高程系统的基准面,在该面上的各点的绝对高程为0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青岛国家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4m。

一、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通过水准尺上的读数,采用计算方法,测定两个点之间的高差,由一点的已知高程,进而推算出另一点的高程。

水准测量的原理图:图1 水准测量的原理图公式推导:hAB=a-b (2-1)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二、计算未知点高程1.高差法a为后视读数,b为前视读数hab表示由已知高程的A点推算至未知高程的B点的高差.(前面的字母代表己知点点号)。

——高差法适用于仪器在两点中间一次便测得高差。

2.仪高法用仪器的视线高计算B点的高程。

——仪高法(视线高法)B点的高程HB可按下式计算:HB=HA+ hAB (2-2)B点的高程也可通过视线高程HI计算:HI=HA+ aHB=HI- b (2-3) 适用于道路、管线等工程的高程放样工作。

水准测量原理PPT学习教案

水准测量原理PPT学习教案
(C—C)
第21页/共54页
中丝
上丝 竖丝
下丝
十字丝分划板
作用:望远镜是用来精确瞄准远处目标, 并利用十字丝对水准尺进行读数。
第22页/共54页
2.水准器 :用来整平仪器的装置 (1)圆水准器 (2)管水准器
第23页/共54页
(1)圆水准器:粗略整平仪器
它是一个密封玻璃圆
L′
盒,装有液体并形成
点的平面位置。(注意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区别)
数 学 平 面 直 角坐标
返 回
独 立 平 面 直 角坐标
第44页/共54页
小结
h1=+0.562 1.418
0.856
前进方向
h4=+0.850
h2=-0.297 1.376
1.673
h3=+0.363 1.289
0.926
1.230
TP3
0.380 B
()
()
()
符合水准器
第26页/共54页
3.基座
基座的作用是支承仪器的上部,并通 过连接螺旋与三脚架连接。
基座主要由轴座、脚螺旋、底板和三 脚压板构成。
转动脚螺旋,可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DS3型微倾式水准仪实物构造
第27页/共54页
二、水准尺与尺垫
1.水准尺
(1)塔尺 一种逐节缩小的组合尺,其长度为
两面的刻划均为1cm,在分米处注有 数字。
第29页/共54页
2.尺垫
尺垫是由生铁铸成。一般为三角形板 座,其下方有三个脚,可以踏入土中。尺 垫上方有一突起的半球体,水准尺立于半 球顶面。
尺垫用于转点处。
前进
第30页/共54页
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测量教案.

水准测量教案.

教学课题:
第二章水准测量
第二节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
教学目标:
( 1 认识和掌握水准仪的仪器构造
( 2 掌握水准仪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 3 掌握水准仪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 水准测量原理,望远镜成像原理与对光,水准器的作用与水准管分划值, 仪器的操作
难点:水准仪的构造
教学组织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2-1.水准测量原理 (3分钟
后视减前视读数等于后视点到前视点的高差。

(原理图而前视点高程等于后视点高程加后视点至前视点的高差。

水准测量是用水平视线来实现的。

测量方式:高差法,视线高法
高差 =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
h AB=a -b
§2-2.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 (10分钟
一、水准仪 :系列、种类;望远镜放大率,水准管分划值;灵敏度的概念。

水准仪的构造特点:L ′ L ′ //VV LL//CC。

二、问题:水准仪为何有两个水准器?用一个可以吗? 普通水准仪即将被自动安平水准仪或电子水准仪取代。

三、水准尺:双面尺的检核作用, 塔尺是不能用于等级水准测量的。

§2-3.水准仪的使用 (15分钟
一、安置仪器
二、初平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方向一致
三、照准强调视差的问题,定义,产生原因,消除方法。

四、精平左半气泡移动方向与右手大拇指运动方向一致
五、读数毫米是估读的
§2-4.录像:水准仪的使用 (7分钟。

工程水准测量基础知识教案

工程水准测量基础知识教案

工程水准测量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3. 培养学生进行工程水准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水准面、高程、水准点水准线的性质和分类2. 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水准仪的组成部分水准仪的校准与调整水准仪的使用步骤3. 水准尺和水准点水准尺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水准点的设置与标记4. 水准测量原理和方法闭合水准测量附合水准测量支线水准测量5. 水准测量误差及消除方法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误差来源及消除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现场演示水准仪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进行水准测量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水准仪:用于现场演示和学生实践操作。

3. 水准尺: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4. 测量场地:用于进行水准测量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水准测量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2. 讲解基本概念:阐述水准面、高程、水准点等概念。

3. 演示水准仪使用:现场演示水准仪的构造、校准、调整和使用步骤。

4. 讲解水准尺和水准点:介绍水准尺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水准点的设置与标记。

5. 讲解水准测量原理和方法:阐述闭合水准测量、附合水准测量、支线水准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6. 讲解水准测量误差及消除方法:介绍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分析误差来源及消除方法。

7.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水准测量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9. 布置作业:让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进行相关练习。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2. 评价方式:课堂问答、作业练习、实践操作。

3. 评价标准:能准确回答相关问题,理解水准测量原理,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公路工程测量-教案-5、水准测量(原理)

公路工程测量-教案-5、水准测量(原理)

课时计划授课班级公路授课日期9.17 第13-14课时课型新授教具、资料教材、教案、ppt课题水准测量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 水准测量原理及水准仪的基本结构、使用方法准确掌握测量仪器操作,能按要求操作水准仪及准确读数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水准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重点难点关键重点:水准仪的读数计算待定点高程难点:水准仪的读数计算待定点高程关键:板书设计水准测量一.水准测量原理1.高差法2.视线高法课后小结学生对于水准仪的读数读不准,通过大量案例,和实例来帮助学生读准数据。

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学生学习、操作(主体)活动时间分配1 23 4 组织课堂,师生问好复习提问:新课导入:播放歌曲《天路》,提问,为什么叫“天路”?海拔就是高程。

新授知识: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通过多媒体图片演示以及教师现场对照仪器讲解来完成此部分知识点。

1.高差法A、B两点间高差hAB为: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待定点B高程H B为:练习题:A点高程400m,B点待测,a=2,b=4,求B点高程。

2.视线高法“天路”因为海拔很高。

分小组讨论,重复高差法原理。

分小组讨论,解答练习题。

分小组讨论,重1min10min5min20min10min10min10minbahAB-=ABABhHH+=56 A点高程400m,B点待测,a=2,b=4,求B点高程。

复习小结:对学生总结查缺补漏。

需总结出水准测量原理:(1)高差法(2)视线高法作业:分别用两种方法,计算高程。

A点高程100.347m,B点待测,a=1.697,1.836,求B点高程。

复视线高法原理。

分小组讨论,解答练习题。

小组讨论,自行总结。

10min12min2min。

工程水准测量基础知识教案

工程水准测量基础知识教案

工程水准测量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程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工程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巧。

3. 培养学生进行工程水准测量时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工程水准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工程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水准面、高程、水准点工程水准测量的目的和意义2. 工程水准仪的结构与使用方法水准仪的构造及其各部分作用水准仪的校准与调整水准仪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3. 水准尺和水准路线水准尺的种类及其特点水准路线的布设与测量方法水准点的位置选择与标志设立4. 工程水准测量数据处理水准测量数据的记录与整理水准测量误差的来源与消除方法水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评价5. 工程水准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地形测量与施工放样建筑工程高程控制测量隧道、桥梁等工程高程测量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工程水准测量的现场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实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课时本课程共计4 课时,每课时45 分钟。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工程水准测量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实操演练:检查学生使用工程水准仪进行测量操作的准确性及规范性。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工程水准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掌握。

4. 课程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内容6. 水准测量误差及其改正误差来源:仪器误差、环境误差、操作误差等误差改正方法: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大误差的处理精度分析:测量精度与测量限差的概念7. 水准测量数据的精度评估数据可靠性评价:重复测量和样本标准差测量成果的质量控制:置信区间和置信水平成果整理与报告:测量结果的表述和提交八、工程水准测量案例分析8. 案例一:地形测绘地形测绘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利用水准测量进行地形测绘?地形测绘成果的应用领域有哪些?9. 案例二:建筑施工高程控制建筑施工中高程控制的重要性建筑施工高程控制测量的步骤建筑施工中高程控制测量的实际应用十、课程总结与展望10. 课程回顾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工程水准测量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11. 展望未来探讨工程水准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讨论现代测量技术(如GNSS)与传统水准测量的结合激励学生对工程测量学科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七、教学方法7.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工程水准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教案学习资料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教案学习资料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教案水准测量基本原理(教案)水准测量基本原理课型: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高程测量常用的方法。

理解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掌握高差法、仪高法及连续水准测量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高差法、仪高法及连续水准测量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难点: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采用教具:多媒体课件复习、提问1、高程的定义、高差的定义。

第一讲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一、高程测量(测定地面点高程)的方法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要素之一,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与管理等阶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测定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

按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分: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和GPS 高程测量。

二、水准测量基本原理水准测量不是直接测定地面点的高程,而是测出两点间的高差。

即在两个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利用水准测量的仪器提供一条水平视线,瞄准并在水准尺上读数,求得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求未知点高程。

如图1-1所示,设已知A 点高程为A H ,用水准测量方法求未知点B 的高程B H 。

在A 、B 两点中间安置水准仪,并在A 、B 两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根据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A 点水准尺上读数为a ,在B 点的水准尺上读数为b ,则A 、B 两点间的高差为:b a h AB -=图1-1 水准测量原理设水准测量是由A 点向B 点进行,如图1-1中箭头所示,则规定A 点为后视点,其水准尺读数a 为后视读数;B 点为前视点,其水准尺读数b 为前视读数。

由此可见,两点之间的高差一定是“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

如果a >b ,则高差AB h 为正,表示B 点比A 点高;如果a <b ,则高差AB h 为负,表示B 点比A 点低。

在计算高差AB h 时,一定要注意AB h 的下标A B 的写法:AB h 表示A 点至B 点的高差,BA h 则表示B 点至A 点的高差,两个高差应该是绝对值相同而符号相反,即:BA AB h h =-测得A 、B 两点间高差AB h 后,则未知点B的高程B H 为:)(b a H h H H A AB A B -+=+= (1-1)水准测量:水平视线(水准仪)+水准尺→待定点与已知点高差+已知点高程→未知点高程。

水准测量的原理教学方案设计

水准测量的原理教学方案设计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
1.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2.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案设计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及资 源准备
1.知识点回 顾,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1.提问:大地水准面的概念?(假 想的一个静止的平均的海水面延伸到 陆地形成的一个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 曲面) 2.提问:高程的概念?(地面
水准测量的原理教学方案设计
知识点 水准测量的原理
课程名称 课时
建筑工程 施工测量
教学对象
15 分钟 专业大类
高职学生 制造大类
提供者 专业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徐健梅 土建施工类
一、教学内容与背景分析
具体介绍了水准测量基本原理和高程计算的方法,在此内容学习之前, 学生已经对高程和高差的概念、水准仪的结构与使用、水准点、水准路线等 基本知识进行了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水准测量的理论依据; 知道后视、前视、视线高的含义和区别; (2)知道计算水准点高程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能够合理地选择水准点、转点和测量路线; (2)能够做到仪器位置合适,后、前视观测顺序和跑尺顺序正确; (3)能够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待定点高程 3.情感目标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对待测量数据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学生带着问 题思考并回 答问题。
播放 课件
(2)视线高法 Hi = a=45.123+1.732=46.855(m)
HB = Hi -b=46.855-1.243=45.612(m)
2、判断点的高低 由于 HB > HA,故 B 点高于 A 点

测量教案2章_水准测量(定稿)

测量教案2章_水准测量(定稿)

①高差法
高差即两点间高程之差。 A 点到 B 点的高差为 B 点的高程减去 A 点的高程,即: hAB= HB_ - HA 假如A点的高程是已知的,那么要求出B点的高程,关键是要知道 hAB 多少。 而求hAB可以通过水准测量来得到。



水准仪——水平视线,读取水平视线在标尺上的读数, 水准测量方向——A→B。 A尺——后视尺, 读数a——后视读数。 B尺——前视尺, 读数b——前视读数。
缺口
目镜


管水准气泡偏离中点较大时,旋转微倾螺旋的同时, 从仪器侧面观测管水准气泡的移动,使其大致居中, 再从管水准器观察窗口查看符合情况。


读数:精平后,用十字丝的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
1、方法:从小数向大数读,读四位。米、分米看尺面上 的注记( E 字形刻划的尖端)注有阿拉伯数字。 ,厘米数尺面上的格数,毫米估读。 2、规律:不论是到像望远镜还是正像望远镜,读数均在 尺面上由小到大的方向读。故对于望远镜成倒像的仪器,即 从上往下读,望远镜成正像的仪器,即从下往上读。如图所 示,从小向大读四位数。
从而可以借助水准器把视线置平


若直接用肉眼观察则因为玻璃有厚度,斜视时会产生视差 为了提高水准气泡的居中精度,在管水准器的上方装有一组符合棱镜,通 过这组棱镜,将气泡两端的影像反射到望远镜旁的管水准气泡观察窗内, 旋转微倾螺旋,当窗内气泡两端的影像吻合后,表示气泡居中。 制造水准仪时,使管水准器轴平行于望远镜的视准轴。旋转微倾螺旋使管 水准气泡居中时,管水准器轴处于水平位置,从而使望远镜的视准轴也处 于水平位置。
第2章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的方法与成果整理
◆水准仪轴线的检验与校正

工程水准测量基础知识教案

工程水准测量基础知识教案

水准测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案第一节 水准测量原理及工程测量基础概念、工程测量的重要性一、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如图2-1所示, A 、B 两点间高差h AB 为b a h AB-=(2-1)设水准测量是由A 向B 进行的,则A 点为后视点,A 点尺上的读数a 称为后视读数;B 点为前视点,B 点尺上的读数b 称为前视读数。

因此,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铁路线路的纵断面测量设计就是把铁路线路的各点中桩的高程测量出图2-1 水准测量原理来,并绘制到一定比例尺的图上进行纵断面的拉坡设计、竖曲线设计、设计高程计算等。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

按工程建设的进行程序,工程测量可分为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和竣工后的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

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是提供地形资料。

取得地形资料的方法是,在所建立的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面测图或航空摄影测量。

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作为施工与安装的依据。

一般也要求先建立施工控制网,然后根据工程的要求进行各种测量工作。

竣工后的营运管理阶段的测量,包括竣工测量以及为监视工程安全状况的变形观测与维修养护等测量工作。

按工程测量所服务的工程种类,也可分为建筑工程测量、线路测量、桥梁与隧道测量、矿山测量、城市测量和水利工程测量等。

此外,还将用于大型设备的高精度定位和变形观测称为高精度工程测量;将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称为工程摄影测量。

工程测量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它的服务和应用范围包括城建、地质、铁路、交通、房地产管理、水利电力、能源、航天和国防等各种工程建设部门。

1水准测量原理教案

1水准测量原理教案

第一节水准测量原理▲教学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够合理地选择水准点、转点和测量路线;2、能够做到仪器位置合适,后、前视观测顺序和跑尺顺序正确;二、知识目标1、知道水准测量的理论依据;2、知道水准点、转点、三种水准路线的含义和区别;三、情感目标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1、水准测量的观测步骤和施测方法;▲教学难点1、水准测量原理;2、水准测量的成果检核。

▲教学方法问题解答法。

▲教学用具课件:①单元学习目标;②水准测量原理图;③水准点标石示意图;▲教学过程[投影]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导入新课在上一节课中大家学习了水准仪和水准尺的使用方法。

我们知道水准仪的主要功用是在地面上建立水平视线,并在水准尺上进行读数。

那么我们建立水平视线在水准尺上读数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与高差或高程测量有什么关系呢?二、新课教学(一)水准测量原理[探讨]地面上现有A、B、C三点,已知A点的高程H A,如何测知B点和C点的高程(三点中B点最高)?[投影] 水准测量原理图(提示:与所探讨的问题相联系)[归纳]在AB之间和BC之间分别建立水平视线,在ABC三点各立尺,读取两组读数。

AB间:A尺读数为a A,B尺读数为b B 。

BC间:B尺读数为a B,C尺读数为b C 。

则有:h AB=a A-b B,H B=H A+ h AB;h BC=a B-b C,H C=H B+ h BC。

其中有高差传递,H C=H B+ h BC= H A+ h AB+ h BC[讨论]1、上面计算的高差h AB和h BC有无正负?什么时候为正?什么时候为负?2、每次计算高差都是“后视读数a,减去前视读数b”,这是为什么呢?3、上面是三个点的情况,如果是四个点或更多的点,如何测算高程?[结论]1、计算高差的通用公式:h = a-b ;2、计算高程的递推公式:H前=H后+h后前= H后+(a-b);3、计算高程的另一表达式:H前= (H后+a)-b= H i-b;4、高差性质:[练习]1、已知A点高程为238.325m,AB两点之间高差为(-2.123)m。

水准测量说课稿

水准测量说课稿

水准测量说课稿一、引言水准测量是测量地球表面高程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建造工程、道路设计等领域。

本次说课将介绍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和实施步骤,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二、主体内容1.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测量地球表面高程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重力加速度的垂直分量来测量高差。

水准仪通过测量水平线与视线之间的角度,结合测站的高程信息,计算出不同测站之间的高差。

2. 水准测量的仪器设备水准仪是进行水准测量的主要仪器设备。

它由望远镜、水平仪、支架等组成。

望远镜用于观测测站的高程,水平仪用于调整水准仪的水平度,支架用于固定水准仪。

除了水准仪外,还需要使用三角架、测杆、测距仪等辅助设备。

3. 水准测量的实施步骤(1)选择测站:根据实际需求,在测区内选择合适的测站,要求测站之间的距离适中,能够满足精度要求。

(2)设置水准仪:将水准仪放置在测站上,使用水平仪调整水准仪的水平度,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观测高程:通过望远镜观测目标点的高程,并记录下来。

在观测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光线干扰和仪器晃动。

(4)计算高差:根据观测到的高程数据,计算出不同测站之间的高差。

可以使用水准网平差软件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5)检查和校正: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如果发现异常数据,需要进行校正或者重新观测。

4. 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1)环境因素:在进行水准测量时,要注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如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会影响观测精度,应尽量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进行测量。

(2)仪器校准:定期对水准仪进行校准,保证仪器的准确性。

校准包括调整水准仪的水平度和检查望远镜的准直度等。

(3)观测技巧:观测时要保持仪器的稳定,避免手部震动和呼吸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同时,要注意避免光线反射和折射对观测的干扰。

(4)数据处理:在计算高差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公式和单位,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要进行数据的检查和验证,排除异常数据的影响。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教案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教案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教案)水准测量基本原理课型: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高程测量常用的方法。

理解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掌握高差法、仪高法及连续水准测量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高差法、仪高法及连续水准测量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难点: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采用教具:多媒体课件复习、提问1、高程的定义、高差的定义。

第一讲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一、高程测量(测定地面点高程)的方法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要素之一,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与管理等阶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测定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

按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分: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和GPS 高程测量。

二、水准测量基本原理水准测量不是直接测定地面点的高程,而是测出两点间的高差。

即在两个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利用水准测量的仪器提供一条水平视线,瞄准并在水准尺上读数,求得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求未知点高程。

如图1-1所示,设已知A 点高程为A H ,用水准测量方法求未知点B 的高程B H 。

在A 、B 两点中间安置水准仪,并在A 、B 两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根据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A 点水准尺上读数为a ,在B 点的水准尺上读数为b ,则A 、B 两点间的高差为:b a h AB -=图1-1 水准测量原理设水准测量是由A 点向B 点进行,如图1-1中箭头所示,则规定A 点为后视点,其水准尺读数a 为后视读数;B 点为前视点,其水准尺读数b 为前视读数。

由此可见,两点之间的高差一定是“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

如果a >b ,则高差AB h 为正,表示B 点比A 点高;如果a <b ,则高差AB h 为负,表示B 点比A 点低。

在计算高差AB h 时,一定要注意AB h 的下标A B 的写法:AB h 表示A 点至B 点的高差,BA h 则表示B 点至A 点的高差,两个高差应该是绝对值相同而符号相反,即:BA AB h h =-测得A 、B 两点间高差AB h 后,则未知点B的高程B H 为:)(b a H h H H A AB A B -+=+= (1-1) 水准测量:水平视线(水准仪)+水准尺→待定点与已知点高差+已知点高程→未知点高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教案)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课型:讲授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高程测量常用的方法。

理解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掌握高差法、仪高法及连续水准测量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高差法、仪高法及连续水准测量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难点: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采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
复习、提问
1、高程的定义、高差的定义。

第一讲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一、高程测量(测定地面点高程)的方法
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要素之一,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与管理等阶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测定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

按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分: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和GPS 高程测量。

二、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不是直接测定地面点的高程,而是测出两点间的高差。

即在两个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利用水准测量的仪器提供一条水平视线,瞄准并在水准尺上读数,求得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求未知点高程。

如图1-1所示,设已知A 点高程为A H ,用水准测量方法求未知点B 的高程B H 。

在A 、B 两点中间安置水准仪,并在A 、B 两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根据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A 点水准尺上读数为a ,在B 点的水准尺上读数为b ,则A 、B 两点间的高差为:b a h AB -=
图1-1 水准测量原理
设水准测量是由A 点向B 点进行,如图1-1中箭头所示,则规定
A 点为后视点,其水准尺读数a 为后视读数;
B 点为前视点,其水准
尺读数b 为前视读数。

由此可见,两点之间的高差一定是“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

如果a >b ,则高差AB h 为正,表示B 点比A 点高;如果
a <
b ,则高差AB h 为负,表示B 点比A 点低。

在计算高差AB h 时,一定要注意AB h 的下标A B 的写法:
AB h 表示A 点至B 点的高差,BA h 则表示B 点至A 点的高差,两个高差应该是绝对值相同而符号相反,即:BA AB h h =-
测得A 、B 两点间高差AB h 后,则未知点B的高程B H 为:
)(b a H h H H A AB A B -+=+= (1-1) 水准测量:水平视线(水准仪)+水准尺→待定点与已知点高差+已知点高程→未知点高程。

三、推导以下几种计算未知点高程的公式:
1、高差法(由一点求另一点):直接利用高差计算未知点高程。

b a h AB -=(后视读数-前视读数);AB A B h H H +=
2、视线高法(仪高法,由一点求多点):由仪器视线高程H i 计算未知点B 点高程。

H A 为A 点的高程,a 为水准尺读数,b 为待求高程点水准尺读数。

⎭⎬

-=+=b H H a H H i B A i
注意事项:
①区别仅在与计算方法不同;
②视线必须水平;
③水准仪安置的高度对测算地面点高程或高差无影响。

举例1:设A点高程为101.352m,当后视读数为1.154m,前视读数为1.328m时,问高差是多少,待测点B的高程是多少?
分析:高差为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B点高程可用仪高法或高差法,高差已求,故用后者。

解:h AB=1.154-1.328=-0.174m
H B=H A+h AB=101.352-0.174=101.178m
举例2:已知H A=417.502m,a=1.384m,前视B1,B2,B3各点的读数分别为:b1=1.468m,b2=0.974m,b3=1.384m,试用仪高法计算出B1,B2,B3点高程。

分析:仪高法先求视线高程,再按分别减去各前视读数,求得高程。

解:i=H A+a=417.502+1.384=418.886m
H B1=i-b1=418.886-1.468=417.418m
H B2=i-b2=418.886-0.974=417.912m
H B3=i-b3=418.886-1.384=417.502m
3、连续水准测量计算高差
在实际水准测量中,A、B两点间高差可能较大或相距较远,不可能安置一次(一测站)水准仪即能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此时可在沿A点至B点的水准路线上增设若干个必要的临时立尺点,称为转点,根据水准测量原理依次连续地在两个立尺点中间安置水准仪来测定相邻各点间高差,最后取各个测站高差的代数和,即求得两点间的高
差值,这种方法称为连续水准测量。

如图1-2所示,欲求AB h ,在A 点至B 点水准路线上增设1-n 个临时立尺点(转点)11~-n TP TP ,安置n 次水准仪,依次连续地测定相邻两点间高差1h ~n h ,即
111b a h -= 222b a h -= … … … n n n b a h -=
则 n AB h h h h +⋅⋅⋅++=21=h ∑=a ∑-b ∑ (1-2) 式中,a ∑为后视读数之和,b ∑为前视读数之和,则未知点B的高程为:+=+=A AB A B H h H H -∑a ()b ∑
图1-2 连续水准测量
A 、
B 两点间水准路线上增设的转点起着传递高程的作用。

为了保证高程传递的正确性,在连续水准测量过程中,不仅要选择土质稳固的地方作为转点位置(宜安放尺垫),而且在相邻测站的观测过程中,要保持转点(尺垫)稳定不动;同时要尽可能保持各测站的前后视距
大致相等;还要尽可能通过调节前、后视距离保持整条水准路线中的前视视距之和与后视视距之和相等,这样有利于消除(或减弱)地球曲率和仪器某些误差对高差的影响。

课堂小结:
这次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水准测量原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了高差法和仪高法及连续水准测量计算高差的方法,大家要理解高程高差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不因我们测量与计算方法的改变而改变。

下节课咱们讲解水准仪的使用,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对DS3水准仪的构造做一个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