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档案查阅登记簿格式

合集下载

会计凭证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凭证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会计凭证档案管理,确保会计凭证的真实、完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会计凭证的归档、保管、查阅、销毁等工作。

第三条会计凭证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会计凭证必须真实反映经济业务,不得伪造、变造、篡改。

(二)完整性原则:会计凭证必须齐全,不得遗漏。

(三)安全性原则:会计凭证必须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毁、泄露。

(四)时效性原则:会计凭证必须按照规定时限归档、保管。

第二章会计凭证的归档第四条会计凭证的归档范围包括:(一)原始凭证:包括发票、收据、银行对账单、支票、汇票、收付款凭证等。

(二)记账凭证:包括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等。

(三)其他会计凭证:包括内部凭证、辅助凭证等。

第五条会计凭证的归档要求:(一)会计凭证的归档应在会计年度终了后30日内完成。

(二)会计凭证的归档应按照会计凭证的种类、编号、日期等进行分类、排列。

(三)会计凭证的归档应填写《会计凭证归档登记簿》,登记归档凭证的名称、数量、编号、日期等信息。

(四)会计凭证的归档应加盖单位公章。

第三章会计凭证的保管第六条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会计凭证的保管要求:(一)会计凭证应按照分类、编号、日期等进行存放,确保查阅方便。

(二)会计凭证的存放地点应通风、干燥、防火、防盗、防潮、防虫。

(三)会计凭证的保管人员应定期检查,确保会计凭证的完整、安全。

(四)会计凭证的保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保密意识。

第八条会计凭证的查阅:(一)查阅会计凭证应填写《会计凭证查阅登记簿》,登记查阅人、查阅日期、查阅内容等信息。

(二)查阅会计凭证应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单位秘密。

(三)查阅会计凭证应在保管人员的陪同下进行。

第四章会计凭证的销毁第九条会计凭证的销毁应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日常档案工作台帐格式4种

日常档案工作台帐格式4种

)种(4日常档案工作台帐格式簿登记档案借阅序借阅人归还利用目的案卷或文件题名档号单位备注日期日期号签字档案利用效果登记表日单姓位期名案卷或文件题名利用目的利用效果档案收进(移出)登记簿案卷数量(卷、件)目档案类别收进收进其中移交人接收人所属年度录(移出)原因或组织机构名称(接出)日期计小短期号永久长期(10年)册清交案移会计档案卷顺序号年度卷号卷数保管期限所属时间案卷名称分类号备注(册)起起讫讫交接部门负责人监交签字:立卷移交人签字:档案室接收人签字:年年月年日月日日月说明:1、本清册一式两份,一份立卷人存查,一份档案室归档,并一律用钢笔填写。

2、各类可以按年合并填写一行。

××单位档案资料数量状况统计台帐档案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照项目片实基设光档合物备建永小盘数年10案计凭帐报小档档档久计期备注证计簿表案案案量(((((((卷次卷卷卷卷件卷卷(册盘张盒件盒册盒件件件册)))))))盒)本期增加年本期减少累计本期增加年本期减少累计本期增加年本期减少累计备注:档案合计:“卷”为文书档案的盒数,会计、基建、设备档案的卷数,照片、光盘档案的册数;“件”为实物档案的件数。

本期减少:当年鉴定销毁的、其它原因移出的档案数量,没有减少情况的本栏不填本期增加:归档的每个年度档案数量封面格式××单位档案收进(接出)登记簿四类日常档案工作台帐说明:1、《档案借阅登记簿》:详细反映单位档案的利用情况。

不管单位内还是单位外的人每次查阅档案都要登记。

2、《档案利用效果登记簿》:是根据《档案借阅登记簿》登记的,在利用档案过程中取得明显效果的需详细登记。

3、档案收进(移出)登记簿:详细反映历年档案收进及移出时间、数量、类别及移交等情况。

其中会计档案考虑到特殊性,在移交时需另外登记“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4、《档案数量统计台帐》:详细反映单位历年档案数量。

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介绍

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介绍

一、制度背景为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及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财政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 规范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工作。

3. 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为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三、组织架构及职责1. 单位档案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负责会计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2. 财务部门负责会计档案的具体管理工作,包括:(1)制定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指定专人负责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工作。

(3)定期对会计档案进行清理、检查和鉴定。

(4)对违反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3. 各部门应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四、会计档案管理范围1. 会计凭证:包括外来的和自制的各种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等。

2. 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各种辅助登记簿等。

3. 财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年度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4. 其他资料:银行存款(借款)对账单及余额调节表等。

五、会计档案管理流程1. 收集:各部门应按照规定及时收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资料。

2. 整理:财务部门负责对收集到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归档:整理好的会计档案按照规定进行归档,归档时应编制目录。

4. 保管:财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会计档案,确保其安全、完整。

5. 查阅:查阅会计档案需经财务部门批准,并填写查阅登记簿。

6. 销毁:会计档案达到销毁条件的,由财务部门提出销毁意见,经单位领导批准后,按规定程序进行销毁。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本单位实际情况不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单位内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单位内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单位内部会计档案管理,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安全与有效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财务分析报告等。

第三条单位内部会计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性,不得遗漏、损毁、伪造和篡改;2. 安全性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防止失密、泄密;3. 有效性原则:确保会计档案的及时、准确、完整地服务于单位的经营管理;4. 规范性原则: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会计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第四条会计档案的收集应按照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财务分析报告等分类进行,确保收集齐全。

第五条会计档案的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1.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2. 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实行编号管理;3. 对会计档案进行分类、归档,确保分类清晰、层次分明;4. 对电子会计档案进行备份,并确保备份的安全性。

第三章会计档案的保管与使用第六条会计档案的保管应指定专人负责,并采取以下措施:1. 会计档案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防潮、防虫、防尘、防盗的专用档案室;2. 会计档案的存放应按照分类、编号进行,便于查阅;3. 对重要会计档案应实行专库保管,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4.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管理制度执行。

第七条会计档案的使用应遵循以下规定:1. 会计档案的查阅应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并填写查阅登记簿;2. 查阅会计档案时,应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单位秘密;3. 查阅会计档案后,应及时归还,并做好登记工作。

第四章会计档案的销毁第八条会计档案的销毁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管理制度执行,并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第九条会计档案的销毁应采取以下程序:1. 编制销毁清单,明确销毁理由、范围、时间;2. 组织人员进行清点、核对,确保销毁清单准确无误;3. 拍照或录像,记录销毁过程;4. 监督销毁过程,确保销毁彻底。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范本(3篇)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范本(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会计档案管理,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会计档案的管理,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销毁。

第三条公司会计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会计档案必须真实、完整、准确反映公司的经济业务活动。

(二)完整性原则:会计档案应涵盖公司所有会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销毁的全过程。

(三)安全性原则:会计档案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安全,防止丢失、损毁、泄密。

(四)便于利用原则:会计档案应便于查阅和利用,提高会计档案的使用效率。

第二章会计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第四条会计档案的收集:(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

(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三)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财务分析报告、税务申报表、审计报告等。

第五条会计档案的整理:(一)分类整理:按照会计档案的种类、时间、编号等进行分类整理。

(二)编号:对每份会计档案进行编号,编号应具有唯一性。

(三)装订:将整理好的会计档案装订成册,装订时应注意防止损毁。

第三章会计档案的归档与保管第六条会计档案的归档:(一)归档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司实际情况,确定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

(二)归档时间:会计档案应在会计年度终了后一个月内完成归档。

(三)归档手续:归档时应填写归档登记表,并由归档人、审核人、保管人签字确认。

第七条会计档案的保管:(一)保管期限: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司实际情况,确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二)保管条件:会计档案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防虫、防鼠、防盗的库房内。

(三)保管方式:会计档案应按照分类、编号、时间顺序排列,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

(四)保管责任:会计档案的保管责任由会计部门负责人和档案管理人员共同承担。

会计档案整理与保管

会计档案整理与保管

会计档案整理与保管1. 会计档案及其内容在每一会计期末,财务部门应对本期所形成的会计档案,按照归档要求进行整理立卷,装订成册,并按照会计档案保管要求进行妥善保管。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具体包括:①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②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

③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

④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其他应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

2. 会计档案的整理( 1 ) 会计凭证的整理与装订会计凭证一般应按月整理,并装订成册。

①会计凭证的整理。

月末,首先将所有需要归档的会计凭证收集齐全,并根据记账凭证的种类进行分类,如采用专用凭证,可按收、付、转分为三类,每一类按顺序号整理排列。

同时,注意整理记账凭证后附的原始凭证,清除订书针、大头针、曲别针等金属物,凡超过记账凭证宽度和长度的原始凭证,都要整齐地折叠进去。

特别要注意装订眼处的折叠方法,以防装订后影响原始凭证的翻查。

然后将每类记账凭证按适当厚度分成若干册,每册的厚度应尽可能保持一致。

若单位采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在凭证分册时还应兼顾记账凭证的汇总范围,并将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附于各册记账凭证之前。

②会计凭证的装订。

首先将分好册的会计凭证用铁夹夹好。

然后,用铅笔在凭证左上角划一条分角线,并在分角线适当位置选两个点打孔。

选择的打孔点不能太靠近左上角的顶端,以免装订后不够牢固和平整,也不能太靠下,以免装订后影响原始凭证的翻查,一般可在距上角顶端 2 至 4 厘米的范围内确定两孔的位置。

接着,用装订绳分别穿眼绕扎多次,捆紧扎牢。

最后给每一册凭证加具封面,封面上要注明单位及凭证名称、日期、起止号码、本月共几册、本册为第几册等内容,并由会计主管人员和装订人员分别签章。

[源自央企]公司会计档案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

[源自央企]公司会计档案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

公司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工作,根据财政部、国家档案局颁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及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公司管辖范围内的各种财务会计资料。

第三条本制度规范的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内外部财务会计、审计规章制度、预算、财务分析报告及其他会计核算专业资料等。

(一)会计凭证。

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包括外来及自制的各种原始凭证及原始凭证汇总单(表)。

(二)会计账簿。

包括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日记账及各种辅助账簿(包括应收票据贴现登记簿、股份公司股东登记簿等)。

(三)会计报表。

包括月份、季度、年度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编制说明和对外公布的各种报表及报表说明、财务分析等。

(四)统计、税务报表。

(五)其他资料:包括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各种财产物资清查盘点表、清产核资,各种抵押、质押、担保、保函、借款、长期投资立项审批文件、财产物资产权及使用权文件、企业购并(合资)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实施方案、工商税务(企业代码证书)等的年检资料、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会会议决议、盈利分配及亏损弥补方案、股东及股份变动明细情况表、审计报告(包括财务专项说明、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报告及管理建议书)、法律意见书、会计岗位交接清册、档案保管、销毁清册、公司内部财务规章制度、财务部发文以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有关会计核算资料。

第二章会计档案的整理立卷第四条会计凭证:档案保管员必须忠于职守、严守公司的保密制度,维护会计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在每月结账后15 天内,档案保管员应将记账凭证连同所附原始凭证和原始凭证汇总表(单)、科目汇总表按记账凭证号前后顺序加以整理,并加具封面、封底、装订成册。

在封面上注明所附记账凭证的日期、编号,若单独装订原始凭证,应当在原始凭证上注明“附件另订”,随同记账凭证一并保管,会计凭证一旦装订成册,不得任意撤页、换页、加页或涂改,以防舞弊的产生。

安徽省会计档案整理要求及案卷格式

安徽省会计档案整理要求及案卷格式

安徽省会计档案整理要求及案卷格式一、基本概念(一)会计档案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二)会计资料归档单位会计管理机构按照规定要求和标准规范,将有关会计资料通过整理立卷的工作过程。

(三)会计资料类别及范围应归档的会计资料分为以下四类:1、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2、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3、财务会计报告(财务报表和相关信息),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企业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现金流量表、附注以及决算报告。

4、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格式见附件3)、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格式见附件4)、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格式见附件5)、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如:现金盘点表、支票盘点表、固定资产盘点表、财务印章保管登记表等)。

(四)应纳入文书档案管理的财务工作文件材料1、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办法、总结;2、财务管理工作计划、报告、通知;3、固定资产新增、报废、调拨文件材料;4、生产财务和成本核算文件材料;5、资金管理、价格管理、会计管理文件材料;6、企业税务登记、交纳、减免、返还等工作文件材料;7、企业经营盈亏情况报告、报表(含重要的、一般的);8、企业财务预、决算报告;9、审计工作制度、总结;10、审计意见、审计报告、专项审计通知、报告、批复、结论、调查与证明等文件材料;11、审计工作方案、计划、报告、纪要;12、机关财务预算、年度和年度以上财务计划。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公司会计档案管理,保证公司经济档案的完整,确保公司商业机密性,规范会计档案工作管理程序,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公司会计档案3.管理范围3.1建档3.1.1会计记帐凭证:月度结账后,由各公司会计岗位于每月18日前打印会计凭证后将原始凭证及会计凭证移交档案管理员,由档案管理员按照类别,顺序编号粘贴及整理,装订成册,于每月月末前进行归档。

凡属调整帐务的凭证,须在计算机打印的会计凭证后附调帐人手记说明。

装订时应加具封底,封面。

封面上按照规定格式注明:凭证所属年度,月份和日期、编号、以及各类凭证的起止号码。

装订人要盖章、归档。

3.1.2核算资料:企业内部核算资料,月末财务报告结束后,应由成本会计按照排列的顺序装订成册。

核算资料包括①成本核算资料②各种原始记录(如:盘点表、生产统计报表等等)成本核算资料要求留电子版。

每册的封皮上要注明资料名称、年度、月份。

负责人和经办人签字。

次年1月末前一次性归档。

3.1.3帐簿:年底由会计打印各种帐页、清点并在首页写明本帐簿会计科目名称及年度并贴花后次年2月末前一次性归档。

3.1.4财务报表:每月财务报表批准底稿原件,由会计装订成册,并加具封面,署明年份及加盖公章后由会计保管。

次年1月末前一次性归档。

4.保管4.1当年的会计档案4.1.1会计凭证:装订成册的会计凭证,以月份编制顺序号,由档案管理员负责保管。

每月进行归档。

对当年档案如出现保管不当造成丢失、毁损、要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

4.1.2核算资料,按月进行装订,由成本会计保管年终一次归档。

4.1.3年终财务档案管理员验收合格后入档案资料室。

4.1.4移交资料时会计档案管理员要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移交人、接交人、监交人签字。

4.2前一年及以上年度的会计档案4.2.1由会计档案管理员统一清点查收,分装会计档案盒。

集中在财务部档案资料室存放保管。

财务部档案资料室由档案管理员负责。

4.2.2会计档案盒封面要注明档案名称、内容、年限、月份、日期以及本盒所装本(册)数。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文档范本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文档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会计档案管理,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准确和有效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各个环节。

二、会计档案管理部门及职责第三条公司设立会计档案管理部门,由财务部负责会计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会计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制定和实施会计档案管理制度;2. 组织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3. 负责会计档案的保管、查阅、借阅和销毁工作;4. 对会计档案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档案安全;5. 指导、监督各部门遵守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三、会计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第五条会计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1. 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等;2. 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备查账等;3. 财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报告等;4. 其他会计资料:如银行对账单、现金盘点表、财务计划、财务分析等。

第六条会计档案的整理要求:1. 分类整理:根据会计档案的性质、用途和保管期限进行分类整理;2. 编号归档:为每份会计档案编制唯一编号,并建立档案目录;3. 立卷装订:将会计档案装订成册,并确保装订牢固、整洁。

四、会计档案的保管与利用第七条会计档案的保管要求:1. 保管场所:会计档案应存放在安全、通风、干燥的专用档案室;2. 保管条件: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防止档案受潮、霉变、虫蛀;3. 保密措施:严格执行保密制度,防止档案泄密。

第八条会计档案的查阅、借阅:1. 查阅、借阅会计档案需经财务部负责人批准;2. 查阅、借阅会计档案应填写登记簿,注明查阅人、查阅目的、查阅时间等信息;3. 查阅、借阅会计档案应在指定场所进行,不得擅自携带出档案室。

五、会计档案的销毁第九条会计档案的销毁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会计档案销毁前,需进行以下程序:1. 编制销毁清单,经财务部负责人批准;2. 检查销毁清单,确保无误;3. 实施销毁,由两人以上共同监督。

学校会计档案借阅制度

学校会计档案借阅制度

**学校会计档案借阅制度
一、查阅会计档案人员,需填写查档理由申请表,经主管领导(签字或盖章)批准后,方可查阅。

二、外单位查阅会计档案人员,必须持单位介绍信,经主管财会领导签字批准后,方可查阅。

三、会计档案一律不外借,如遇特殊情况,需经领导同意,可采取复制办法解决。

四、查阅的账卷,不准涂改、剪裁、更不准撕掉原始凭证,如需要取证时只能照原件抄录。

五、查阅时要办理查阅登记手续,查阅者要在查阅会计档案登记簿上签字,方可查阅。

六、查阅帐卷时,禁止吸烟,以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

七、如违犯以上规定者,根据情况按有关规定处理。

02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02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Xx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xx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会计档案管理,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xx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规程(试行)》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会计档案是公司的重要档案之一。

第三条会计档案管理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制定统一的归档、保管和利用等具体管理标准,实施规范的管理。

二、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第四条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按类别具体分为:(一)会计凭证类: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银行存款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

(二)会计账簿类:包括会计科目设置的总分类账、各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以及辅助登记备查簿等。

(三)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由单位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编制人员签名并盖章。

(四)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属于经济业务范畴,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紧密相关的,由财务部门办理的有关数据资料。

包括经济合同、财务数据统计资料、财务清查汇总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实行会计电算化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程序文件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

三、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规定第五条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公司财务部门应尽快立卷归档。

(一)财务部门按公司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程(试行)》中归档的要求,负责整理立卷或装订成册。

(二)会计档案立卷时严格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标准进行,按年——形成(名称)——保管期限和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其他等分类组卷。

(三)按规定标准排列卷内材料,进行统一编号,填写卷内目录。

(四)按统一格式标准进行装订,做到整齐美观。

(五)当年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暂由财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在第三年第一季度内由财务部门编造《案卷目录清册》,移交公司档案室集中统一保管。

会计档案--凭证、帐簿、报表

会计档案--凭证、帐簿、报表

会计档案 --凭据、帐簿、报表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据、会算帐簿和会计报表以及其余会计资料等会计核算的专业资料,它是记录和反应经济业务的重要历史资料和凭据。

《规范》第四十五条对会计档案管理问题作出了规定。

一、会计档案的范围会计档案的范围一般指会计凭据、会算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余会计核算资料等四个部分。

会计凭据会计凭据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

它包含自制原始凭据、外来原始凭据、原始凭据汇总表、记帐凭据、记帐凭据汇总表、银行存款对帐单、银行存款余额调理表等。

会算帐簿会算帐簿是由必定格式、互相联络的帐页构成,以会计凭据为依照,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它包含按会计科目设置的总分类帐、各种明细分类帐、现金日志帐、银行存款日志帐以及协助登记备查簿等。

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反应公司会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就的总结性书面文件,主要有主要财务指标快报,月、季度会计报表、年度会计报表,包含财产欠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说明书等。

其余会计核算资料其余会计核算资料属于经济业务范围,与会计核算、会计监察密切有关的,由会计部门负责办理的有关数据资料。

如:经济合同、财务数据统计资料、财务清点汇总资料、审定资本定额的数据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存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

推行会计电算化单位存贮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程序言件及其余会计核算资料均应视同会计档案一并管理。

二、会计档案的装订和保存会计档案的整理立卷会计年度终了后,对会计资料进行整理立卷。

会计档案的整理一般采纳“三一致”的方法,即:分类标准一致、档案形成一致、管理要求一致,并分门别类按各卷次序编号。

1.分类标准一致。

一般将财务会计资料分红一类帐簿,二类凭据,三类报表,四类文字资料及其余。

2.档案形成一致。

案封立面、档案卡夹、寄存柜和寄存序列一致。

3.管理要求一致。

成立财务会计资料档案簿、会计资料档案目录;会计凭据装订成册,报表和文字资料分类立卷,其余零星资料按年度排序汇编装订成册。

会计档案调阅登记簿模板

会计档案调阅登记簿模板

会计档案调阅登记簿模板会计档案调阅登记簿模板?哎呀,这个听起来好像有点严肃啊,大家可能一听就想,哎呀,这不就是那些枯燥无味的会计东西吗?不过别急,这可不是什么让你昏昏欲睡的文件,其实它挺有意思的,而且它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可是大有用处的呢。

要是你问我会计档案调阅登记簿到底是干嘛用的,我告诉你,这个“调阅”就像是“借书”一样。

你把公司的一些会计档案拿出来查个清楚,看看有没有问题,整理得怎么样,是否合规什么的。

所以,这个登记簿就像是一本记载你每次查阅档案过程的小账本,登记谁看过了哪些资料、什么时候看的,查完了之后又是怎么归档的。

简简单单的一个小本子,其实在大公司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你想啊,要是没有这个东西,谁知道档案是不是被乱翻乱搞了呢?你想啊,公司里有那么多的会计资料,像什么财务报表、账簿、合同文件,都是重要的东西,随便让人乱翻岂不是闯祸了?所以每一次的档案调阅,都得按部就班,登记得清清楚楚,谁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翻了哪些资料,全都一一列出来。

像是给档案加了一道“护身符”,不让那些脏手伸进来。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过程有点儿麻烦,好像也没啥大不了的。

可要是你真碰到个问题,文件丢了,或者调阅的记录不清,闹得不愉快的时候,你才会明白这个登记簿的重要性了。

想想看,要是你是公司财务部的负责人,每天都有一堆文件堆在办公桌上,资料也是一大堆。

突然,有人来问你,某份会计档案是被谁调过的,什么时候查阅的,你如果答不上来,恐怕得被领导好好“点个赞”了。

记得上次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幸好有调阅登记簿,翻翻就能找到当时的记录,才避免了一场“破案”大戏。

所以说,虽然这玩意儿看着不起眼,其实它是一把“保护伞”,能帮你挡住不少麻烦。

记住,每一次你调阅档案时,都得像做笔记一样,详细地写清楚时间、原因、具体内容,绝对不能马虎。

这个登记簿也不能随便乱写,谁都能填进去。

如果不小心写错了,或者记漏了什么,后续检查的时候可就麻烦了,整得你头大,脸红。

会计档案管理要求规范

会计档案管理要求规范

第六节会计档案管理一、会计档案是本行各项业务活动的会计记录和重要史料。

本行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会计资料。

二、会计档案在形式上可分为纸制档案和电子档案。

纸制档案是以纸为介质保存的会计档案,电子档案指以磁、光盘、硬盘等电子信息载体为介质保存的会计档案。

原始凭证、票据、合同等具有法律效力的资料,应保存纸质档案。

三、会计档案保管地点应具备防盗、防火、防潮、防尘、防有害生物等条件,电子档案保管应具备防磁条件。

按规定需双备份的会计档案应异地分别存放。

四、会计档案由生成、编制部门负责整理、立卷、保管,定期移送管辖行库房封存保管。

五、银行会计档案的保管期分为3年、5年、15年和永久保管。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从会计档案形成的次年1月1日算起,如果有必要,可以延长,但不能缩短。

本制度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若与外部或本行其他档案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保管期不一致时,按从长原则执行。

同一介质上有不同保管期限会计档案的,应按最长期限保管。

同一会计档案采用不同介质保存的,至少应有一种介质的会计档案满足保管期限的要求。

(一)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1.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决算主、附报表);2. 资本金、股金及股权明细;3. 挂失登记及补发凭单收据;4. 会计档案保管及销毁清册;5. 开销户记录;6. 机构变动交接清册;7. 有权机关查询、止付、冻结及扣划书及相关资料;8. 账销案存记录;9. 机构合并、分设、裁撤、资产评估时的资产负债表、损益报表、财产清单、资本清单和往来账款登记清单,久悬未取转入营业外收入款项的清单;10. 本行认为应永久保管的其他会计资料。

(二)保管15年的会计档案1. 会计凭证及附件;2. 总账及明细核算资料(总账、分户账、单位客户的账户余额积数表、固定资产卡片账、其他辅助账/卡);3. 重要单证(含空白重要凭证)和重要印章的领发、保管和缴销记录;4. 人员及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或工作交接登记簿)、会计档案查阅登记簿;5. 各分行本身及汇总所辖会计报表;6. 本行在其他行存款的对账单;7. 已销户的账户资料;8. 银行认为应保管15年的其他会计资料。

会计档案借阅提供借阅函

会计档案借阅提供借阅函

会计档案借阅提供借阅函
XX街道办事处:
兹有我单位工作人员因XXX集体资产流失事由,需在贵单位查阅XXX年财务票据,以用于案件调查。

盼请贵单位予以支持协助。

特此函告。

XX街道办事处
20XX年X月XX日会计档案借阅须知
一、会计档案为内部保存资料,原则上不得外借。

如有特殊需要,须经财务负责人批准方可借阅。

二、市局各部门因工作需要须借阅各部门会计档案时,应填写《会计凭证借阅申请单》经财务负责人和被借阅单位分管财务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借阅手续。

三、警保部建立借阅登记清册,所有借阅人应认真填写档案借阅登记簿,将借阅人姓名、单位、日期、数量、内容、归期等情况登记清楚。

四、借阅会计档案人员不得在案卷中乱画、标记,不得拆散原卷册,也不得涂改抽换、携带外出或复制原件。

如需复印,须由警保部档案管理员负责复印并做好登记,复印申请人在清册注明复印用途并签名。

五、借出的会计档案,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要按期如数收回,并办理注销借阅手续。

六、会计档案借阅、复印,一律须由警保部档案管理员或财务人员全程陪同,借阅地点仅限警保部档案室或财务室。

特殊情况需带离现场的,按程序审批后由警保部相关财务人员携带保管,事后立即归还并做好记录。

财务档案管理规定

财务档案管理规定

财务档案管理规定1、目的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及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财政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档案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公司档案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负责会计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会计档案的具体管理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由财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在专门地点保管。

公司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整理、分类、装订、归档、保管、查阅、销毁等内容。

公司会计档案的整理、分类、装订管理由本单位财务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负责。

3、定义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本局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3.1 会计凭证:是指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银行存款(借款)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

3.2 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以及各种备查账簿等。

3.3 财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年度的财务报告。

3.4 其他会计资料:包括经济合同、财务数据统计资料、财产清查汇总资料及会计档案移交、保管、销毁清册。

4、权责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由财务负责人负责,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具体管理。

4.1负责接收、编目、保管、查阅、鉴定、销毁与统计本局形成的会计档案,做到保管妥善、存放有序、查阅方便。

4.2做好会计档案的查阅、复制利用工作,为公司经营管理工作服务。

4.3负责对财务部形成的财务档案的归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4.4负责对已超过保管期限的或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提出存毁意见,并监销经批准销毁的会计档案。

5、流程及主要内容5.1流程图5.2主要内容5.2.1 会计档案的整理、分类5.2.1.1 整理工作要根据不同类别档案的特点定期并及时进行。

5.2.1.2 分类工作要依第三条中的标准进行归纳立卷,并顺序编号。

5.2.1.3 整理、分类工作要保证会计档案不遗漏、错乱。

5.2.2 会计档案的装订5.2.2.1 会计凭证的装订,一般每月装订一次,装订好的凭证按年分月妥善保管、归档;会计凭证装订前的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5.2.2.1.1 分类整理,按顺序排列,检查日期、编号是否齐全;5.2.2.1.2 按凭证汇总日期归集(如按上、中、下旬汇总归集)确定装订成册的本数;5.2.2.1.3 摘除凭证内的金属物(如订书钉、大头针、回形针),对大的张页或附件要折叠成同记账凭证大小,且要避开装订线,以便翻阅并保持数字完整;5.2.2.1.4 整理检查凭证顺序号,如有颠倒要重新排列,发现缺号要查明原因。

财政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制度范本 格式

财政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制度范本 格式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财政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统一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按规定应当建账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各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管理会计档案。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共同负责会计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四条各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第五条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具体包括:(一)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二)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

(三)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

(四)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第六条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保管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当保持原卷册的封装。

个别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档案机构应当会同会计机构和经办人员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

第七条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

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

会计档案的管理方法

会计档案的管理方法

会计档案的管理方法会计档案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核算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种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按规定应当建账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应以1998年8月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为基本依据管理会计档案。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共同负责会计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各单位应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一、会计档案的特点和种类(一)会计档案的特点1.来源的广泛性凡是具有独立会计核算单位的单位,都会产生会计档案。

这些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以及各级各类财会主管部门。

各个单位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因此,会计档案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专门档案,其来源十分广泛。

2.内容的连续性会计核算活动是对各个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记录和计算,这种会计核算活动从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到归类计算、编制会计报表,前后衔接,一环扣一环,其过程具有很强的连续性。

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会计档案,在内容上也表现为紧密的连续性。

对一项经济活动或一项财务开支,从其业务发生到结束,连续地进行记录,对大量的数字进行计算,综合汇总,在这一系列程序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内容密切相连,互为基础,全面地反映了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和情况。

3.成分的稳定性会计系统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有工业会计、农业会计、商业会计、银行会计、管理会计等,不同行业产生的会计档案,其内容和形式各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成分是一致的,都包括四个方面: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其他类会计档案。

这种成分的稳定性,是会计档案区别于其他类型档案的重要标志之一。

会计档案格式及整理

会计档案格式及整理

移交部门: 移 交 人:
接收部门: 接 收 人:
监 交
会计核算材料的归档,是指单位会计
部门或会计人员将办理完毕的会计核 算材料经过整理向档案部门或档案人 员移交的过程。 各单位都应建立健全会计核算材料的 归档制度,明确归档范围、归档时间、 归档要求和归档手续,通过这一制度 的实施,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准确、 系统和安全。
9)其他载体形式的会计核算材料,应
留有安全副本或备份文件。 10)随计算机配置而来的操作系统、 各类应用程序软件以及购买的商品化 会计核算系统软件和以上软件的备份 磁盘,应作为会计档案保管。 11)向档案机构移交时,还应当由会 计机构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4、归档手续
在归档移交时,会计人员和档案人员

7)电算化会计档案:
打印输出的凭证、 帐册、报表,必须有会计主管的签章 才能存档保管,打印凭证的大小拟采 用凭证装订封面的规格,打印帐册、 报表,拟采用标准的A4、A3纸规格。 8)存储会计资料的磁带、软盘或光盘 等要进行编号登记,清楚地标注备份 数据的时间、备份日期、次数及备份 人姓名等。为保证备份数据的安全, 备份软盘必须贴上写保护标签, 写明 背景信息。
2.会计凭证盒的格式
会计凭证盒的外形尺寸采用
275mm×155mm(长×宽),盒脊的 厚度可根据需要设置30、40、60mm。 会计凭证盒宜采用340克以上箱板纸制 作 适用于会计凭证的装盒
会计凭证盒正面格式
全宗号 目录号 案卷号
会计档案凭证盒
单 名 时 位 称 间 自 自 年 号至 年 月 立卷人 月共 号 册 附 件 凭证 名称 本盒装第 张 本盒内共 年 月 册 张 日止
(一)会计档案的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