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429f5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18.png)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城市的发展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城市的滨河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色生态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域。
如何将滨河公园设计得更加具有海绵城市理念,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海绵城市理念是指将城市设计与建设与海绵的功能相结合,通过改变城市地表覆盖类型、调整城市景观和地形,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来促进降雨的渗透和储存,最终实现城市内涝和水污染的缓解。
在滨河公园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海绵城市理念,采取创新性的设计手段和工程技术,打造更加生态友好的城市滨河公园。
滨河公园的绿色景观应该多样化丰富,以增强其海绵城市功能。
公园内可以设置雨水花园、湿地景观、生态岛等不同类型的水景和植被景观,通过设置水系和湖泊,增加水体的蓄滞能力,减少雨水径流,降低洪涝风险。
在绿化设计上,应当选择具有耐涝、适应性强的植被种类,并合理搭配不同品种的绿植,形成立体绿色景观,提高土壤的渗透性,促进土壤水分的储藏。
应该合理利用地形起伏和地势变化,构建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以增加城市滨河公园的吸水能力。
滨河公园的硬质景观和建筑设施也应该和煦海绵城市理念。
在道路、广场、建筑等硬质景观的设计上,应该强调透水透气,采用透水铺装、透水砖块等透水铺装材料,减少城市硬化面积,增加水的渗透量,降低地表径流,改善城市的地下水再生能力。
建筑设计方面,应该充分考虑雨水收集和利用,通过设置屋面绿化、蓄水池等设施,将雨水资源合理利用,实现节水和节能目的。
城市滨河公园应该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原能力。
除了加强湿地保护和水质净化外,还应该重视对滨河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倡导自然生态修复方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在滨河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应该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生态廊道,供居民参与生态保护和体验自然景观。
在公园内设置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湿地保护区,限制开发和人为活动,加强对植被和野生动物的保护,促进滨河公园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cb619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3.png)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等问题。
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成为了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新思路。
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自然保护和管理,将城市设计成一个可以像海绵一样吸水、储水、渗水,有效解决城市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理念。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城市滨河公园应该成为滨河地区的重要建设项目,如何基于海绵城市理念设计城市滨河公园?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做出探讨。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应该具备一定的自然保护和管理功能。
滨河公园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周边水质、水量等环境参数,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
建议在滨河公园中设置一定面积的湿地、池塘等水体景观,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
通过绿化带的设置、植物的选择等手段,提高公园对雨水、洪水的吸纳和蓄留能力,实现水资源的自然保护和管理。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应该具备一定的水资源利用功能。
滨河公园的设计可以考虑利用雨水、洪水等水资源,打造雨水花园、蓄水池等功能区,实现雨水的有效集蓄和利用。
公园可以设置一定的灌溉系统,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园内植物的浇灌,从而减轻城市的用水压力,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应该具备一定的生态教育和宣传功能。
通过设置生态展示区、生态教育中心等功能设施,让公园成为市民和游客了解海绵城市理念的窗口,引导人们关注水资源问题,增强绿色环保意识。
在滨河公园中可以设置一些生态体验区、康养区,提供丰富的自然环境和绿色空间,让人们亲近自然,享受健康生活。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应该具备一定的城市适应功能。
公园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城市人口密集、城市发展快速等因素,提供一定的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设施,满足市民日常生活和休闲需求。
公园应该充分考虑周边交通、环境、社会等因素,实现与城市其他区域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宜居性。
在设计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时,需要考虑到以上的各种要素。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926a9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1.png)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对于城市的水资源管理问题尤为重要。
海绵城市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城市发展理念,旨在通过模仿自然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改善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并降低城市对水环境的影响。
滨河公园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通过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设计来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
滨河公园作为城市与自然的连接纽带,既要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又要兼顾自然生态的保护。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雨水收集和利用、绿地设置与植物选择、水生态系统构建和水资源净化。
滨河公园的设计应该考虑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收集池、下水道和雨水花园等设施来收集并利用雨水资源。
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浇灌植物、冲洗公园硬质地面以及补充河流和湖泊的水量。
还可以设计人工湿地,利用雨水和污水中的养分和有机物质,构建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水的净化能力,降低水污染物的排放。
滨河公园的绿地设置和植物选择也需要符合海绵城市的理念。
应该选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的植物,比如耐旱植物、耐寒植物和水生植物等,以适应不同的城市气候和环境条件。
可以增加植物的种类和密度,提高绿地覆盖率,增加蒸腾作用,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城市水系统的压力。
滨河公园的设计应该注重构建水生态系统,以提高水的自净能力。
可以通过湖泊、河流、人工湿地等水体系统的构建,形成水的循环、自净和自然净化的过程。
通过增加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加速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化,减少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现象,提高水的质量。
还可以在滨河公园设计中引入生态模块,比如生物滤池、雨水花园和湿地公园等。
这些生态模块可以通过微地形设计和植被配置等手段来提高水体的净化效果,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
还可以设置雨水花园和蓄水池等设施,来实现雨水的缓冲、蓄存和利用。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滨河公园设计可以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
海绵城市理念下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下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f7058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5.png)
海绵城市理念下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
上虞滨江生态公园是在海绵城市理念下规划设计的,旨在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通
过构建海绵基础设施来实现强化城市水循环,提高城市的适应性和抗灾能力,改善城市空
气质量和环境风貌,为市民提供生态休闲、文化娱乐和公园教育等多元化服务。
设计理念上,上虞滨江生态公园紧扣“绿色、循环、生态、美丽”的发展思路,以
“四水共治、多样性、可持续”为设计原则,着力打造水生态、地生态、空生态三大生态
系统,将公园打造成为城市绿肺、滨水休闲、生态景观、多功能的示范公园。
在水生态系统方面,上虞滨江生态公园采用了多种手段,如打造湖泊、流水、水雕、
喷泉、雨水花园等形式,采用分区分级、自然和人工协同治理等手段来优化城市水资源,
打造良好水生态环境,为城市提供水源涵养、高水平的水质治理以及城市景观与生态服务
的双重作用。
在地生态系统方面,上虞滨江生态公园通过合理规划公园植被,打造优质的植被景观,设立休闲步道,引入环保建材,优化土地资源,做到生态、经济、社会的多重效益,为市
民提供高品质、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在空生态系统方面,上虞滨江生态公园通过构建绿色空间,建设绿化景观和绿色旅游
设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为市民提供舒适的公园休闲空间,也为城市发展提供氧气。
总体而言,上虞滨江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以滨江绿廊为主线,依托城市水系,强化城
市水资源的利用和治理,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生态服务,打造高品质、宜居的生态型城市。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d0872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a.png)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公园已经成为城市居民重要的娱乐、运动、休闲、文化与教育活动场所。
在不少城市中,河流景观和城市公园通常是大多数居民接近美自然景观的最常见场所。
但是,由于城市化带来了不少环境问题,例如城市洪水、水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成为城市公园设计和城市规划之中最需要解决的难题。
针对以上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成为城市公园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中的一股新势力。
所谓海绵城市,它是一个回应城市环境问题的城市规划理念。
它采用一系列措施,通过收集、储存和利用雨水等自然水资源的功能,来应对城市面临的环境危机。
这种理念具有独特的优点和功能,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水污染、水资源不足、城市洪水等问题,同时还能够创造更加宜人的人居环境和更美好的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宜居性。
因此,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成为了城市公园设计和城市规划中的热门话题。
城市滨河公园是城市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公园类型,它的设计不仅要关心公园的景观美、文化氛围、休闲设施、运动设施等方面,还要关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水资源调节功能。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滨河公园设计考虑到雨水、污水收集、过滤、储存及再利用,具有突出的环保意义。
具体来说,城市滨河公园应具备以下几点:第一,合理设计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在城市内往往被泥土、混凝土、陡峭的高楼和其他障碍物所阻挡。
而在城市滨河公园中,应采用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通过各种面层渗透和地下水收集渗入地下水中。
雨水收集器宜搭建在公园四周高地或场地的最高点。
第二,妥善处理污水。
在城市滨河公园设计中,处理污水应视为一个重点。
可采用人工生态系统如水生有机床、沉淀池或微生物过滤器等,有效地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可用的肥料和水源。
处理污水系统应建于公园内离休闲区和人員活动较远的区域,以保障公园内游客的健康和安全。
第三,建造雨水花园。
在滨河公园内建造一个雨水花园,将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91755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b.png)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城市水资源的利用和处理。
面对这一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利用自然界的海绵效应,通过植被、湿地和绿地等手段,将雨水逐步渗透、蓄存、净化和利用的城市。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新趋势,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需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植被,提高水资源的自然保持能力。
在公园规划设计中,可以通过设计湿地、水系和开敞的广场等多样化景观,以吸收、蓄存和净化雨水,将雨水资源转化为城市绿化的重要水源。
在公园中设置生态水面,凝聚雨水,通过植被的处理和光合作用,进行水的净化和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效率。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城市雨水径流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还能够有效保护水资源,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要注重防洪功能,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通过设置生态湿地、水系和水体景观,改变城市滨河地带的地貌格局,增加城市的滞洪容量,减少洪水的发生频率和损害程度。
可以通过设置自然护岸、湿地植被和河道整治等手段,提高城市滨河地带的抵御水灾的能力,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需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生态素养。
在公园规划设计中,可以通过设置多样化的生态景观、绿色休闲空间和科普教育基地等手段,吸引和引导城市居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生态素养。
可以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和生态旅游等活动,提升城市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关注度,增强城市居民的环境保护和生态管理意识,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新趋势,它既能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和处理效率,又能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海绵城市理念下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下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6a5d4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a.png)
海绵城市理念下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是基于海绵城市理念进行的,旨在打造一个生态友好、功能齐全的滨江公园,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绿色出行、生态保护的场所。
本文将对上虞滨江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一、规划设计的总体思路上虞滨江生态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思路是以“生态优先、人文共享”为原则,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设置,充分利用滨江资源,实现公园的生态修复、景观塑造、文化交流和社区服务功能。
二、公园的空间布局1. 中央绿地区:位于公园的中央位置,是主要的休闲娱乐区,包括花坛、草坪、游乐设施等,提供给市民们野餐、游玩、健身等活动的场所。
2. 滨江景观区:沿江一侧设置滨水景观带,包括步道、观景台、休闲长廊等,让市民们可以近距离欣赏江景,感受江城的魅力。
3. 体育健身区:设置各种体育健身设施,如篮球场、网球场、健身步道等,鼓励市民们参与体育运动,提升身体健康。
4. 生态修复区:对公园内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包括湿地公园、生态湖泊等,提供给鸟类和其他动物的栖息和觅食场所。
5. 文化交流区:设置文化展馆、音乐喷泉等文化设施,举办各种展览、演出等文化活动,促进市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6. 社区服务区:设置社区服务中心、图书馆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市民们的生活需求,提供便利服务。
三、公园的功能设置4. 绿色出行功能:以公园为中心设置自行车道和步行道,鼓励市民们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汽车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四、公园的景观塑造1. 植被景观:在公园内种植丰富的植物,包括花卉、乔木、灌木等,营造出绿意盎然的景观,提供给市民们舒适的休息和观赏的空间。
2. 水景景观:在公园内设置湿地公园和生态湖泊等水景,提供给市民们近距离接触水景的机会,增加公园的景观魅力。
3. 建筑景观:合理设置公园内的建筑物,如文化展馆、观景台、休闲长廊等,以美观的建筑形态和绿色的建筑材料,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五、公园的配套设施1. 交通设施:在公园周边设置自行车停车场和汽车停车场,满足市民们的出行需求,方便绿色出行。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城市滨河绿道景观规划设计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城市滨河绿道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ba6310c1c708a1294a44a6.png)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城市滨河绿道景观规划设计摘要: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对城市滨河绿道的低影响规划开发和综合管理成为了绿色城市建设的主流。
本文立足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简略分析了我国城市滨河绿道建设现存的问题及缺陷,提出了海绵型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的要求以及应采取的策略,并援引北京莲花河滨河绿道建设实践,分析其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进行滨河绿道规划的实现方式,期望能为我国滨河绿道建设理论的完善添砖加瓦。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滨河绿道景观规划设计近年来,城镇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绿地不断退化,不透水区域急剧增加,匮乏的水资源和严重污染的水生态不断破坏着自然环境中的水文机制和条件。
同时,逐年下降的地下水位,捉襟见肘的暴雨泄洪能力等问题也使人们深陷城市水文生态问题的困扰。
基于此,“海绵城市”的概念应势而生。
这种新型的建设理念能够减少城市暴雨洪涝,削减雨水径流污染,集约循环利用水资源,改进城市水文生态系统。
结合海绵城市理论,对城市滨河生态系统进行良好干预,使城市和自然和谐共生。
积极推进城市滨河绿道景观的合理规划设计和低影响开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时期一条新的出路。
1.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其内容“海绵”是用来比喻自然湿地、河流等对城市旱涝灾害的调蓄能力[1]。
海绵城市则是指城市在面对剧烈的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时如同海绵,将下雨时储存的水净化后,在需要时调动利用,具有良好的调节力和反应力。
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回复能力。
海绵城市建设应在低影响开发的基础上,建设可持续性的基础措施、循环性的给排水系统、水敏性的城市设计和合理的雨水收集等机制。
并将这种科学理念与我国建设绿色城市的实践相结合,立足于我国的水情特征和水文现状,从生态系统保护、河流水系恢复方面切入,建立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
2.城市滨河绿道及其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1城市滨河绿道的概念滨河绿道是一种沿河开发的多功能滨水廊道,涵盖了河道、漫滩,堤岸及周边人文环境等地区,是一种综合价值很高的绿道形式[2],平衡了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符合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海绵城市理念下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下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e0d1a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e.png)
海绵城市理念下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上虞滨江生态公园是根据海绵城市理念规划设计的一座大型公园,位于浙江省上虞市滨江新城区,总规划面积约为200公顷。
公园紧邻钱塘江,以水系景观为主,充分利用滨江资源,打造一个功能完善、生态环保的城市绿地。
上虞滨江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生态的保护。
公园设置了多个主题区域,包括湿地花园、水上运动区、儿童乐园、生态农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湿地花园区域,公园将建设一片大面积的湿地,保留并修复现有的湿地生态系统,种植各种湿地植物,营造出自然、优美的湿地景观,打造出一个充满生态气息的花园。
这里将设置步道、观景台等设施,方便市民游览、休闲。
公园还将安排专门的生态保护人员进行湿地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
水上运动区域是上虞滨江生态公园的一大特色,公园将利用钱塘江的水资源,建设一些水上运动设施,如划船、游艇、帆船等,供游客进行水上运动。
公园还将配备相关设施,如更衣室、淋浴室等,满足游客的需求。
公园的水质净化系统将采用新型的水处理技术,确保水质的清洁和安全。
儿童乐园是公园的又一个亮点,公园将在滨江地区开辟一片用于儿童游戏和娱乐的区域,设置各种适合儿童玩耍的设施,如滑梯、秋千、跷跷板等。
儿童乐园的规划设计注重安全性和趣味性,充分考虑儿童的安全和兴趣,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快乐的游戏空间。
生态农场区域是公园与农业相结合的一部分,公园将在一定的区域内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同时还将建设一些农业设施,如温室大棚、养殖场等,提供市民了解农业生产和体验农耕文化的机会。
公园还将通过开展农业科普宣传活动,增加市民对农业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和质量。
海绵城市理念下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下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aebb3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3.png)
海绵城市理念下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是根据海绵城市理念开展的一项重要项目,旨在打造一个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滨水公园,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健身运动和生态教育的场所。
以下是该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背景上虞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地处于钱塘江与东南湖交汇处,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
滨江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是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目标与原则1. 建立生态系统: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水质,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提供适宜的生态条件。
2. 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规划设计中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公园的使用效益。
3. 注重人文情怀:通过创造良好的景观和环境,满足市民的需求,提供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
三、总体布局1. 水体系统:保护和恢复水体的生态功能,建立湿地、自然河道和人工湖等水景,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
2. 绿地系统:适当布置绿地景观,包括草坪、花坛和树林等,增加植被覆盖率,提供防护功能。
3. 交通系统:规划合理的交通网络,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和观光小火车等,方便市民出行。
4. 活动场所:设置休闲娱乐设施,如运动场、游乐场和露天剧场等,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
四、功能区划1. 湿地保护区: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
2. 游憩活动区:设置游乐场、健身场所和露天剧场,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3. 生态教育区:建立生态教育中心和生态示范区,提供生态教育和科普知识。
4. 水上活动区:规划水上运动设施,如划船和钓鱼等,丰富公园活动内容。
五、设施设备1. 景观设施:设置休闲长廊、观景台、喷泉和水景等,提供美丽的景观和观赏点。
2. 环境设施:设置垃圾桶、公共厕所和休息座椅等,为市民提供便利。
3. 照明设施:布置合理的照明系统,提供安全、舒适的夜间环境。
4. 交通设施:规划步行道、自行车道和停车场等,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6f7d4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0.png)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滨河公园是城市中重要的绿地资源,不仅能够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对滨河公园进行设计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同时提供城市环境的改善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
在滨河公园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通过建造生态湖泊、人工湿地等水体,可以有效地调节河道水位,减少滨河地区的洪水风险,并储存雨水资源,满足城市的灌溉和景观用水需求。
可以采用压滤池等海绵城市技术,减少污水排放,并通过湿地植物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滨河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要注重保护和恢复滨河的自然生态系统。
可以采用植物群落的方式种植沿河岸的绿植,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河道的水土流失,减少水质污染。
可以设计鸟类栖息地、昆虫花坛等生物多样性场所,提供生态环境,吸引各类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增加公园的生物多样性。
滨河公园的设计还可以考虑开展环境教育和文化活动。
通过设置步道、观景台等设施,让市民可以近距离接触河流和自然景观,提高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可以举办河流节、植树节等文化活动,增加人们对滨河公园的参与度和认同感,促进城市居民更好地享受自然环境的主动参与到城市生态建设中来。
在滨河公园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可以采用可再生材料和可降解材料进行景观设施的建造,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还可以合理规划公园的路径和交通系统,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还可以引入太阳能光伏板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提供滨河公园所需的能源,实现绿色低碳的建设目标。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滨河公园设计,可以在城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保护和恢复滨河的自然生态系统,开展环境教育和文化活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建设,可以实现城市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069a1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4.png)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新型城市规划理念,它的主要目的是将城市与自然环境相融合,通过建造绿色基础设施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滨河公园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应该被广泛应用。
首先,在城市滨河公园设计中,需要优先考虑水资源的管理。
在海绵城市理念中,水滞留和雨水收集是一项重要的目标。
在城市滨河公园建设中,可以采用一系列措施来实现这个目标。
例如,在公园的边缘种植芦苇和香蒲等植物,这些植物可以吸收不必要的水分,防止水流进入城市区域。
此外,在公园的边缘还可以建造雨水收集池,收集雨水用于公园内的浇灌和景观水池的填充。
其次,在城市滨河公园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
海绵城市理念注重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在城市滨河公园的设计当中,可以考虑使用自然材料和当地物种,寻求生态平衡的最佳解决方案。
公园内的植被应该尽量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以便增加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此外,在公园中也可以建造一些人工湿地和浅水池,使野生动物得以栖息,进一步增强公园的生态系统。
最后,在城市滨河公园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公众的需求和利益。
除了自然环境之外,公众也是城市滨河公园的主要受益者。
公园应该设计成一个多功能的场所,既可以用于休闲娱乐,也可以用于户外锻炼等活动。
采用低维护植物和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公园维护费用。
综上所述,在城市滨河公园的设计中,使用海绵城市理念可以优化公园的管理和开发。
通过控制水资源的管理、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考虑公众的需求和利益,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并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a327f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0.png)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城市滨河公园是一个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公共空间。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应该注重保护环境和解决城市生态问题,以满足城市居民对空气质量、休闲娱乐和体育锻炼的需求。
首先,在城市滨河公园设计中,应该采用可持续的建筑设计和环保技术,使其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最小化。
比如,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节水设备和废物处理系统等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其次,城市滨河公园应该采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利用天然和人工的水体和水系统来缓解城市水灾和水污染。
比如,公园周围的道路和建筑应该考虑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将雨水储存到地下或植被上,或通过人工渗透、地下排水等方式将雨水排放出去。
此外,城市滨河公园的景观设计也应该符合海绵城市理念。
可以通过植被、湿地和水园等设计元素,营造出特有且独特的滨水景观,既可以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也可以为公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最后,在城市滨河公园的运营和管理方面,应该采取集约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化系统来实现数据管理、城市服务和公园保护。
比如,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移动应用等方式,提供公园资讯、预约体育场地和长河漂流等服务,方便市民的生活和工作。
总之,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应该注重生态保护、绿色可持续、智能管理和美观兼具的原则,从多维度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提升,以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37239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5.png)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人们对于城市河流的
利用价值也逐渐被忽视。
城市滨河公园作为城市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被越来越多的
城市所重视。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不仅可以保护和修复城市河流的生
态环境,还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在城市滨河公园设计中,需要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其中。
海绵城市是一种以自然为基础,利用自然系统模仿的方法来进行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新型城市发展理念。
在滨河公园设
计中,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措施来实现海绵城市的目标,比如建设雨水花园、湿地公园和绿
色屋顶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的洪水威胁,并提升城市的抗旱能力。
在城市滨河公园设计中,需要注重河流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河流作为城市的重要
自然资源,其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对城市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在滨河公园设计中,可以
采用生态修复的方法来保护和恢复河流的生态系统。
比如可以利用湿地植被来处理污水,
提高水质;利用湿地景观来增加鸟类和鱼类的栖息地等。
在城市滨河公园设计中,还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和文化交流场所。
城市滨河
公园作为城市的文化和休闲场所,应该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需求,并提供丰富多样的
休闲和文化活动。
可以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和观景台等设施,方便市民进行散步和骑行;可以设置户外剧场和露天音乐厅等设施,方便市民进行文化交流和演艺活动。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58b59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c.png)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作为城市重要的绿色空间,城市滨河公园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更好地发挥城市滨河公园的功能,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海绵城市理念海绵城市理念最早起源于荷兰,并被引入中国。
它强调通过有效地利用自然生态系统,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海绵城市提倡以“自然”为原型,通过“渗透”、“蓄滞”、“净化”和“利用”的一系列方式,实施雨洪系统管理,减缓雨水径流速度,改善城市内涝状况,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
二、城市滨河公园的功能1. 生态功能:作为城市的绿色生态空间,滨河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城市中的一片绿洲,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对抗自然灾害的绿色屏障。
2. 文化功能:城市滨河公园还承载着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公园中,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也是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
3. 水文功能:城市滨河公园在改善城市水文环境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水资源状况,提高城市的水利设施和设备的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保护理念: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在设计滨河公园时,要充分尊重自然的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和设计公园,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打造一个生态环保型的滨河公园。
2. 水资源综合利用理念: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
在设计滨河公园时,要注重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合理规划和设计水系与水景,推广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风景观赏理念:营造宜人的环境。
在设计滨河公园时,要注重打造美丽宜人的环境,创造出优美的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强城市的人文气息。
海绵城市理念下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下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7fc50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6.png)
海绵城市理念下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上虞滨江生态公园是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导的规划设计项目,旨在通过综合运用自然界的水文循环、土壤保水能力和植被生态等手段,使公园内的水资源得以有效保护和利用,达到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目的。
上虞滨江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通过建设湿地、河道等水域景观,并结合良好的绿化带和雨水收集设施,将公园内的降雨水资源进行集中收集和利用。
在公园内设置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景观,通过植物的吸收和渗透,减缓雨水的流速,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上虞滨江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土壤保水能力的提高。
通过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创造透水空间等手段,增加公园内的透水性,并结合合理的排水系统,保持公园内地表的水分,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达到缓释降雨过程中的径流量,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上虞滨江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还需要注重植被生态的建设。
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景观布局,引入更多的绿色植物,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在公园内种植一些适应水环境的植物,如芦苇、菖蒲等,以增强公园的湿地生态功能。
设计公园内的植物景观带和绿色廊道,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
上虞滨江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还需要考虑游憩设施的设置。
通过合理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等交通设施,提供便利的交通方式,鼓励人们步行和骑行,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减少交通拥堵和排放污染。
设置休闲设施如儿童游乐场、健身区等,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上虞滨江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还需要考虑公众参与和教育培养。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意识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开展生态教育活动,将公园打造成为一个生态教室,引导市民了解和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上虞滨江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需要在各个方面综合考虑,通过合理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土壤保水能力提高、植被生态建设、游憩设施设置以及公众参与与教育培养等手段,打造一个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海绵城市示范项目。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4ef3c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4.png)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水
资源短缺、城市内涝等。
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以
模拟自然水循环为基础,通过自然保护、城市设计、技术创新,实现城市生态水循环的一
种城市发展理念。
其中,城市滨河公园是实现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滨河公园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在海绵城市理念中,城市滨河公园不仅是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城市滨河公园的规划和设计中,需要注重开展多样化的城市功能,同时也要满足城市生
态系统的需要,强化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从而实现城市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对于城市滨河公园的规划和设计,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1. 多样化的城市功能。
城市滨河公园可以作为城市绿化和艺术展览的场所,同时也
可以作为城市活动、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此外,还可以作为城市防洪和治污的重要场所。
因此,在规划和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城市功能的需求,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美丽、实用的空间。
3. 促进城市社区的发展。
城市滨河公园可以作为城市社区的重要场所,通过规划和
设计,促进城市社区的发展。
例如,在规划和设计中,可以设置咖啡厅、餐厅、商店等公
共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各种方便的服务。
此外,在公园中可以设置多种活动场地,如户
外电影院、演出场所、运动设施等,充分利用公园的空间,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f85d4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a.png)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1. 引言1.1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海绵城市是指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实现雨水的收集、蓄存、净化和利用,从而减少城市内的洪涝灾害,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源自中国环境学家郭华东教授于2010年首次提出的“以海绵为城市”的理念。
海绵城市追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在城市中创造“海绵”的功能,将城市打造成一个“透水”的城市,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1.2 城市滨河公园的重要性城市滨河公园是城市重要的绿色空间,不仅可以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起到保护滨河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品质等多重作用。
城市滨河公园的建设能够让城市居民享受到自然的美景和清新空气,有助于缓解城市的压力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滨河公园还可以起到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水资源等环境功能,对于城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城市滨河公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社会功能上,公园是城市居民进行休闲运动、社交活动、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有助于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凝聚力。
公园还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可以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展览和演出,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城市滨河公园的建设对于促进城市的社会和文化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滨河公园不仅是城市绿化的一部分,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其重要性不可低估。
2. 正文2.1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综合性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旨在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在城市中建立起可持续性发展的水资源管理系统。
海绵城市将雨水视为资源而非废物,通过设计和建设城市内的绿色基础设施,如雨水花园、绿色屋顶、蓄水池等,来达到雨水的自然收集和利用,减少城市内的雨洪和污水排放,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
在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城市绿化、排水系统设计、建筑设计等。
通过在城市规划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可以有效解决城市面临的雨水管理难题,减少城市内的洪涝灾害风险,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和韧性。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bd0ff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7.png)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摘要】本文以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为主题,从背景介绍和海绵城市理念概述入手,探讨了城市滨河公园规划、海绵城市理念在设计中的应用、公园设施设计、生态保护措施和景观设计特色。
通过对海绵城市理念的推广意义、城市滨河公园设计的成果以及未来发展展望的探讨,展现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和可持续性,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这篇文章通过综合分析和讨论,为建设更加生态友好和可持续的城市滨河公园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城市滨河公园设计,规划,运用,公园设施设计,生态保护措施,景观设计特色,推广意义,成果,未来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包括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不断凸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一种以海绵为模型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理念,旨在通过构建海绵状的城市基础设施,实现城市内涝、水资源管理等问题的自然调控,进而提升城市的抗灾防灾能力和生态健康。
城市滨河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绿地空间,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将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生态技术,打造出一个具有自然调控功能、生态环境友好的公共空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对城市滨河公园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和探索,我们可以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力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2 海绵城市理念概述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以自然系统为蓝本的城市建设理念,旨在通过模仿自然界中的海绵功能,实现城市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该理念强调在城市设计和规划中注重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减少城市内部的洪涝风险,并提高城市的抗旱能力。
海绵城市理念还强调恢复城市的自然水文循环,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并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探讨城市滨水公园的场地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探讨城市滨水公园的场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5677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a.png)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探讨城市滨水公园的场地设计发布时间:2022-09-28T08:09:02.439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3月第5期作者:张圯翔唐丽琴陈瑶[导读] 海绵城市生态理念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北方城市滨水公园的场地设计现状,从滨水公园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理论实践等方面入手,提出与海绵城市理论相结合,场地设计呈坡状阶梯式的场地设计方案。
张圯翔唐丽琴陈瑶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辽宁沈阳 110167摘要:海绵城市生态理念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北方城市滨水公园的场地设计现状,从滨水公园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理论实践等方面入手,提出与海绵城市理论相结合,场地设计呈坡状阶梯式的场地设计方案。
关键词: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LID);滨水景观;场地设计1.海绵城市理论概述及其意义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而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
”在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由此这一理念走进人们的视野,而众多学者也纷纷呼吁:使整个国土成为一个绿色海绵系统,使雨水就地蓄留、就地资源化。
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城市内涝、黑臭水体等各项问题与城市的开发建设有着紧密联系。
尤其对于北方城市而言,海绵城市的生态理念既保护了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还有着修复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使其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的作用,对于城市的生态建设,特别是滨水公园的场地设计方面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作者:尚宝明
来源:《名城绘》2019年第05期
摘要:在全国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绿色空间不断减少,径流污染日益严重,涝灾频发,这一系列环境问题在阻碍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公共空间,这部分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用,是城市景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海绵城市视角下,做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加强滨海景观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环境保护、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1、前言
海綿城市概念的提出,给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转机,海绵城市的理念是增强城市生态环境的“弹性”,如此一来就使得城市地表径流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为滨水景观的设计提供便利,促进滨水景观生态环境中的水循环利用。
2、海绵城市环境下的滨水景观设计的具体原则
在以往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导致敏感滨水区域受到相对严重的破坏,淡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同在一座城市内的城市景观之间的协调性也相对较差,不能完全的发挥出城市滨水景观应有的效用。
在进行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遵照一定的设计原则,才能保证其效用的充分发挥,以下就对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进行具体的介绍。
2.1防洪能力
所谓的海绵城市,就是使城市景观具有一定的海绵吸水功能,对于城市内的水量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城市发生较大雨量的情况下,能够储存一定量的水,减轻雨灾的危害,对已经发生或是将要发生的洪灾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2.2生态保护
在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其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之中的重要作用,在满足人们日常户外活动需求的同时,要对周边的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能够对认为的破坏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以增强城市滨水景观的“生命力”。
2.3空间层次
所谓的空间层次指的就是在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立体上的空间,即对垂直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例如设计出阶梯状或是利用植物高度上的差异,给人以视觉上的立体感,进而增强景观立体感,具体的设计形式有:
(1)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指在地势较低(不可以过低)的区域种植灌木,花草或者树木等植物,主要是在降雨时和降雨后利用植物以及土壤的过滤,让雨水下渗,减小地表径流量。
在进行雨水花园设计时要综合雨水管理和景观设计,在解决降雨时地表径流量问题的同时也可以使生态环境更加美化。
(2)绿地对于城市来说是效率最高的渗透区域,不但渗透能力强,而且植物在土壤里的根茎部位能对雨水中悬浮物等杂物起到净化作用,从而保护植物和土壤,务必要想尽一切办法增大绿地的雨水下渗量。
(3)扩大透水性铺装的面积。
3、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3.1道路景观与广场景观设计
在海绵城市视角下,应确保道路的渗水性、排水性,为此,在铺设道路时,施工人员可预先在混凝土铺设部位设置相应的排水孔,这样有利于雨水、空气等因素的有效循环;在设计广场景观时,同样需结合城市整体景观,科学设计广场造型,合理选择设施材料。
以往,广场中道路、活动场地等各类空间多采用花岗岩,塑胶等材料,这类材料渗水性不强,环保性较差,因此在设计广场景观时,应尽量选择渗水能力较强的材料铺设路面如生态透水石,透水混凝土,沙基透水砖等,这类材料可以在保持城市景观美观性的同时促进雨水下渗。
维护生态平衡。
3.2水系整理,水体设计
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水系设计是重要内容。
受传统开发模式影响,多数城市内的水体已经受到破坏,且大多缺水。
针对这一问题,城市必须立足实际情况,做好丰水期的雨水疏导和有效利用,并适当增加植物岛,拓宽湖面面积,增加区域内水体总岸线的长度,以创造出良好的水生环境。
如我院在咸阳市西咸新区设计某景观时就提出了以下方案:陕西省咸阳市是一座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9,陕西平均水平的1/4。
年降水量也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且降水时间分布不均。
6至9月的径流量占到全年的60%。
且由于土壤为黏土性质雨水不易下渗,更易发生山洪内涝等自然灾害。
宝贵的雨水成为了害人的“洪水”白白流走。
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该方案提出了“潮汐式水景”这一设计理念。
滨水景观的景观水池一方面考虑了在丰水期对于场地雨水的净化和滞留作用。
同时在水体中还设置了若干“岛屿”。
这些“岛屿”一方面增加了水岸线长度可以最大化的发挥水体的生态
效益。
另一方面某些“岛屿”边缘采用硬质材料作为驳岸。
且入水坡度较小,对水体的水位变化非常敏感。
在夏季水体补给量和蒸发量都较大的情况下。
岛屿边缘的驳岸在水体中的暴露和淹没就会呈间歇性。
如同海边沙滩的涨潮落潮一般。
在低水位时人们可以通过这些驳岸抵达岛屿进行亲水观赏活动。
高水位时这些驳岸又被淹没到水下使岛屿成为了孤岛景观。
这样就使得雨水成为了景致的调节器。
让人们更加充分的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自然产生互动。
达到生态效益,科普效益和景观效益的“三效其收。
”
3.3植被修复,植物塘设计
植被修复,植被景观塑造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在植被修复与设计方面,遵循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生态学理论,引入乡土湿生、中生植物种类,进行人为辅助的自然恢复。
在高水位区域配植大面积湿生草本植物群落,在低水位区域配植中生植物群落,形成洼地、池塘、草地、小岛、山丘等多种生境类型。
3.4植物景观设计
在设计植物这部分时,可选取当地生长良好的树种,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并利于后期的粗放管理。
同时,依据现有的植被状况及功能场地需求,以策略性的手法进行保护、重建,一方面减少对现状植被的破坏,另一方面利用场地现状的特色,将其优化,形成与其它公园的差异化景观风貌。
4、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用,在海绵城市视角下,城市应结合自身情况,优化道路景观与广场景观设计,做好水系整理,完善水体设计,减少水体污染与破坏,同时做好植被修复,建设人工湿地植物塘,从各个方面做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加强滨海景观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黄巧能,张辉,李仟.海绵城市理论视角下的居住建筑景观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18(30):15~17.
[2]向月.基于古代既有雨洪防治与利用体系的成都市海绵城市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作者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