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玛丽·居里(1867.11.7—1934.7.4)。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用了好几年在研究镭的过程中,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在婚前姓名为曼娅•斯卡洛多斯卡,于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曼娅的父母都是教师,在她出生后不久他们就失去了教师职位。为了糊口,他们包下了一些学生的伙食。为此,年轻的曼娅也要协助做饭,每天要工作很长时间。然而她仍获得了中学生的优秀奖章。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家庭教师。1891年她到巴黎进了巴黎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毕业时成绩名列全班第一。1894年她与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相识,第二年他们结了婚从1896年开始,居里夫妇共同研究起了放射性。在此之前,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他因此获得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盐发射出类似的射线。居里夫妇努力寻找,终于在1898年宣布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被马车撞死,但居里夫人却未因此而倒下,她仍然继续研究,于1910年与德比恩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居里夫人用X-射线设备装备了救护车,并将其开到了前线。国际红十字会任命她为放射学救护部门的领导。在她女儿依伦和克莱因的协助下,居里夫人在镭研究所为部队医院的医生的护理员开了一门课,教他们如何使用X-射线这项新技术。20世纪20年代末期,居里夫人的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长期受放射线的照射使她患上白血病,终于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妇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请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他们研究工作的杰出应用之一就是应用放射性治疗癌症。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其代表作品《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他担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等职务,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红色经典》、《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人人皆可为国王》、等.学术论文集:《为文之道》、《壶口瀑布》、《梁衡理科文集》、《继承与超越》、《走近政治》、《梁衡文集》九卷;有《晋祠》《夏》《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多篇散文入选中学课本。
第一段(1-2)介绍写此文的目的,再现居里夫人的光辉形象。
第二段(3-5)追述居里夫人的生平,赞颂她的高贵品质。
1.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这句话写出了居里夫人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执著追求、治学严谨的精神。
2.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居里夫人对科学研究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她知道研究有可能失败,但她决不放弃。即使是失败了,她也会继续努力,直到成功。
3.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在工作环境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持不懈,用了近四年的时间、几万次的提炼,才从成吨重的废渣中提炼出0.1克镭,这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他对科学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执著的追求太令人佩服了!
4.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
虽然居里夫人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但是她用自己的美丽和健康换来了科学实验的巨大成功,换来了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正是这种牺牲精神使得居里夫人取得了别人无法得到的成功,这种美丽比外表美丽更持久,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5.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做实验的时候,射线该是多么强烈!呀居里夫人知道射线对健康有害,可她还是坚持工作,真正做到了为科学献身。
6.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淡蓝色的荧光”是居里夫人用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提炼出来的0.1克的镭发出的,也就是她的成果,这项成就的取得,是以居里夫人终日的烟熏火撩、身体的疲劳为代价获得的,因而融入了“美丽的"生命。这项成就的取得也是居里夫人坚持探寻“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的信念的结果,因而融入了“不屈的信念”。这句话是对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坚持不懈的献身精神的赞颂。
7.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矿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实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
居里夫妇工作艰巨,居里夫人与她丈夫钟情于科学,甘于吃苦的精神和、
锲而不舍的毅力和献身科学的品格。
8.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充分说明了居里夫人投身科学义无反顾,在工作与生活上都表现出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品格。
9.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这种“变”不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基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