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范围和内容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事故分类知识点详解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事故分类知识点详解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音、振动、辐射、温度、湿度、气压、照明等因素。
通过测量和评估这些因素,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物理危险。
2.化学因素:主要包括有毒物质、腐蚀物质、易燃物质、爆炸物质、氧气限制等因素。
通过对工作场所及相关物质的检测和评估,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化学危险。
3.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病原体、寄生虫、有害动植物等因素。
通过对工作环境及相关生物的检测和评估,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生物危险。
4.机械因素:主要包括不安全设备、易损件、缺陷设备、错误操作等因素。
通过对工作设备及相关操作的检测和评估,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机械危险。
5.人员因素:主要指人员的行为、技能、知识水平等因素。
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和监督,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
二、事故分类事故分类是指对发生的事故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归类,以便于事故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寻找避免事故发生的方法。
1.意外事故:是指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由于人员不慎、操作错误、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的事故。
意外事故较为常见,其原因较为复杂,需要通过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2.突发事故:是指突然发生且具有短暂性的事故,如火灾、爆炸、地震等。
突发事故通常无法预测和避免,但可以通过应急预案和演练来减少伤害和损失。
3.疾病事故:是指由于工作环境、工作过程或劳动条件等原因导致工作人员患病的事故。
疾病事故的防控需要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包括定期体检、职业病防治宣传、设备维护等措施。
4.职业病事故:是指由于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工作所导致的致病或因工致残的事故。
职业病事故通常比较隐蔽,其预防需要加强危险因素的辨识和监测。
5.灾害事故:是指因自然因素引起的较大规模、严重影响的事故,如地震、洪水、风暴等。
灾害事故往往无法预测和避免,但可以通过应急管理和灾害防控措施来减少伤害和损失。
综上所述,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事故分类是安全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哎呀,说到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真的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
我们平常的生活中,不管是工作还是玩耍,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潜在危险像小妖精一样在一旁偷偷捣乱。
如果你想把这些“小妖精”拦在门外,就得知道怎么去识别它们。
今天就来聊聊这件事,保证让你听得开心又轻松。
1. 什么是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首先,咱们得弄清楚什么是“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简单来说,就是找出那些可能让我们受伤或者生病的东西。
就像是你在厨房里,不小心把手伸到火炉子旁边,结果被烫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危险有害因素。
辨识这些东西,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己,避免受害,就像是在打怪升级一样,把那些潜在的“怪物”全都找出来,消灭它们,保护好自己。
1.1 识别危险的第一步:列清单好啦,首先你得列一个清单。
这就像是你整理房间的时候,先把要收拾的东西都列出来一样。
比如你在工地上工作,那就得列出所有可能导致伤害的东西:机器设备、工具、化学品等等。
记住,清单得细致,像是“扫地僧”那样,什么都别放过。
1.2 了解这些因素的特性有了清单之后,还得进一步了解这些危险的特性。
就像是你要打游戏,得先了解敌人的技能和弱点。
每一个危险因素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比如有些化学品可能会着火,有些可能会挥发出有毒气体。
了解这些特性,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避免“被打爆”。
2. 分析危险的潜在影响识别了危险因素之后,下一步就是分析这些危险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这就像你在厨房里,不只是要知道火炉子是热的,还要知道如果不小心被烫到,会有什么后果。
比如,如果一个化学品泄漏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或者对环境造成破坏。
这一步就像是在进行风险评估,看看这些“怪物”会有多厉害,会对你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2.1 风险评估的步骤做风险评估的时候,有几个步骤你需要记住。
首先,评估每个危险因素的“威胁等级”,就像是给敌人打分,看看谁最可怕。
其次,评估这些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就像是预测敌人的攻击频率。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事故分类知识点详解
2019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复习备考资料——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事故分类知识点详解(淘者2019.6.5)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事故分类、判断是每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必考的知识点,如果没有系统性的对这方面知识点进行学习,考生往往在考试时不知所措,胡乱回答一通。
本文特意对这两方面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思路,方便记忆。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危险有害因素和生产安全事故类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应不同的国家标准,二者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都应用很广,但很容易给人造成混淆。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方法中包括了事故分类,是以可能产生的事故类型来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一种方法。
除此之外,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还有其他一些方法。
下面把这两个概念分开讲述一下:一、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是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辨识的基础。
危险有害因素,与之相对应的运用最广的一个标准是: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这也是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一种指导方法。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方法还有许多种,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辅导教材《安全生产管理(2011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121-123页上的介绍,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按照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如下4类(共15种):1.人的因素(代码:1):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11)(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12)。
2.物的因素(代码:2):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21)(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22)(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23)3.环境因素(代码:3):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措施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措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措施在生产、工作及生活中,存在许多危险和有害因素。
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措施,主要包含以下方面:一、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工具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常见的机械伤害包括夹具、刀具等造成的割伤、划伤,以及操作不慎导致的摔伤、砸伤等。
为避免机械伤害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对机械设备、工具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2.操作前认真检查设备、工具等,确保其安全可靠。
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违规操作。
4.使用防护装置,如护手罩、安全带等,减少伤害程度。
二、坠落伤害坠落伤害是指从高处跌落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常见的坠落伤害包括高空坠落、梯子滑倒等。
为避免坠落伤害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设计工作场所,减少高处作业的难度和风险。
2.使用安全可靠的登高设备,如梯子、脚手架等。
3.定期检查和维护登高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4.遵循高处作业规范,佩戴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三、电击伤害电击伤害是指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伤害。
常见的电击伤害包括触电、雷击等。
为避免电击伤害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2.使用绝缘工具和设备,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3.在雷电多发区设置避雷设施,减少雷击的风险。
4.对工作人员进行电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四、尘肺病尘肺病是指长期吸入粉尘导致肺部组织纤维化的一种疾病。
常见的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等。
为避免尘肺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粉尘控制设备,减少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
2.为工作人员提供防护用品,如口罩、面罩等。
3.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尘肺病患者。
4.对工作环境进行改善,如加强通风、除尘等措施。
五、中毒、窒息中毒、窒息是指吸入有毒物质或氧气不足导致人体中毒或窒息的危害。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范围和内容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范围和内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范围和内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旨在识别和评估生产、经营、使用、储存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本文将介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范围和内容,包括化学品类危险有害因素、物理类危险有害因素、生物类危险有害因素、机械类危险有害因素、电气类危险有害因素、其他危险有害因素、重大危险源辨识以及事故隐患辨识。
1.化学品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化学品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主要是针对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等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
例如,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等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存在相应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针对这些因素,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隔离、通风、个体防护等。
2.物理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物理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主要是针对物理因素可能产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
例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噪声、振动等物理因素都可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或损坏。
针对这些因素,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加装防护栏、定期维护设备、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等。
3.生物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生物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主要是针对生物因素可能产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
例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因素都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或疾病。
针对这些因素,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定期消毒、保持个人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预防接种疫苗等。
4.机械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机械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主要是针对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
例如,旋转部件的夹挤、摩擦,高处坠落,运动部件的撞击等都可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或损坏。
针对这些因素,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加装防护栏、安装急停按钮、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等。
5.电气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电气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主要是针对电气设备可能产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
例如,触电、电火灾、电磁辐射等都可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或损坏。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始终存在。
为了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以及环境得到保护,需要对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标准,并详细阐述危险物品识别、工作场所危害识别、工艺过程危害识别、设备设施危害识别、职业健康危害识别、环境因素识别、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估、事故案例分析、专家评审以及培训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1.危险物品识别危险物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危害的物品。
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危险物品进行识别,了解其性质、危害程度和管理方式。
例如,某些化学物品可能易燃易爆,对人体有毒害,需严格控制其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
2.工作场所危害识别工作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职业病、劳动保护等方面。
例如,某些行业可能存在尘、毒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需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保护。
此外,工作场所还需遵守相关劳动保护法规,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
3.工艺过程危害识别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反应、热能利用等方面。
例如,某些化学反应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需对工艺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和监测。
同时,工艺过程中使用的热能也可能导致烫伤等危害,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设备设施危害识别设备设施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材料疲劳、软件漏洞等方面。
例如,某些设备设施可能因长时间使用而出现疲劳裂纹或故障,需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此外,设备设施还需满足相关安全标准和要求,如防雷、防电等。
5.职业健康危害识别职业健康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化学物质摄入等方面。
例如,某些行业可能存在粉尘等呼吸系统疾病危害因素,需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保护。
此外,员工还需遵守相关职业健康法规,如佩戴防护用品等。
6.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污染源等方面。
例如,某些地区可能存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风险,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实地勘察和查找,对可能对工作者造成危害的各种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的过程。
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GB/T 29001-2010标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设施安全检查工作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对从业人员的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对场所的设备进行检查,例如机器设备、照明设备、输送设备和通风设备等,检查其是否工作正常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要特别关注一些易发生故障的部件和设备,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性能稳定性。
2.化学物质危害评估在一些生产环境中,可能会受到化学物质的危害,例如化学工厂、实验室等场所。
因此,必须对化学物质进行评估,了解其对从业人员的可能危害情况。
评估化学物质危害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其危害类别、危害物质特征、毒性级别等信息,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安全天然环境评估部分工作环境可能会受到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威胁。
例如,可能会遭受雷击、洪水、地震、暴风雨等天灾。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时,要对工作场所所在区域的天然环境进行评估,掌握可能遭受的天灾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
4.人员行为安全风险识别员工的行为也会对工作场所的安全产生影响。
因此,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时,还要识别可能有的人员行为安全风险。
例如,无意中使机器设备操作不当、违反安全规定等行为,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要加强教育培训和安全宣传,落实个人安全责任和作业规定,减少人为因素对工作场所的影响。
5.心理因素危害评估长期处于特殊环境的工作者可能受到一定的心理影响。
因此,对工作场所中的心理危害因素进行评估也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危害因素可能包括单调重复、高强度压力、社会孤立、工作不确定性等因素。
通过评估,建立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机制,维护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之后,应及时制定各种措施,防范、减少或消除有害、危险因素。
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电离辐射 破坏造血系统 影响机体免疫系统 影响生殖系统,导致暂时或永久不育 导致放射性白内障 导致胎儿死亡、畸形、发育障碍 引起恶性肿瘤
33
※ 高温、低温
¤ 高温危害 • GB4200-84《高温作业分级》 • GB935-89《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
¤ 低温危害 • GB/T14440-93《低温作业分级》
• 火炸药 •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进行氧化反应导致自燃、爆炸
的物质 • 常温下能与水或水蒸气反应产生可燃气引起燃烧爆炸的物质 • 极易引起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强氧化剂 • 受到摩擦、撞击或与氧化剂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24
气相爆炸物质
•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包括汽油、苯类、醇类、 醚类等可燃液体蒸发出来的蒸气) • 爆炸性粉尘(如分散在空气中的镁、铝、钛、 硅、钙及硫磺、小麦等粉尘)
电气设备 触电 火灾 静电 雷击
22
7、作业环境:
粉尘 毒物 噪声 振动 辐射 高温 低温 工时制度 女职工劳动保护 体力劳动强度
8、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事故因急救援预案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日常安全管理 辅助生产和生活卫生设施
23
4.2 物质及作业环境危害辨识
※ 易燃易爆物质 凝聚相化学爆炸物质(包括液相和固相)
10
物理性危害、危险因素
• 设备、设施缺陷 • 防护缺陷 • 电危害 • 噪声危害 • 振动危害 • 电磁辐射 • 运动物危害 • 明火
•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 粉尘与气溶胶 • 作业环境不良 • 信号缺陷 • 标志缺陷 •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11
化学性危害、危险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事故分类知识点详解
2019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复习备考资料——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事故分类知识点详解(淘者2019.6.5)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事故分类、判断是每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必考的知识点,如果没有系统性的对这方面知识点进行学习,考生往往在考试时不知所措,胡乱回答一通。
本文特意对这两方面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思路,方便记忆。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危险有害因素和生产安全事故类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应不同的国家标准,二者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都应用很广,但很容易给人造成混淆。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方法中包括了事故分类,是以可能产生的事故类型来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一种方法。
除此之外,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还有其他一些方法。
下面把这两个概念分开讲述一下:一、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是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辨识的基础。
危险有害因素,与之相对应的运用最广的一个标准是: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这也是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一种指导方法。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方法还有许多种,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辅导教材《安全生产管理(2011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121-123页上的介绍,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按照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如下4类(共15种):1.人的因素(代码:1):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11)(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12)。
2.物的因素(代码:2):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21)(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22)(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23)3.环境因素(代码:3):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估危险、有害因素指的是潜在的危害人类健康、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引起伤害、疾病、意外事故等不良后果。
对于不同的行业、环境和工作场所,危险、有害因素各不相同,但是对其进行辨识和评估,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一步。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是为了确定一个工作场所或环境中潜在的危害,能够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身安全:识别可能造成伤害、事故或其他危险的因素,如开放式设备、悬挂物品、旋转或移动设备、刀具、有害化学物质等。
(2)人机界面:机器设备的运作、布局、灯光、噪声、振动等对人体的危害、压力及不适等,包括可见的设备和潜在的设备。
(3)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候、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食物和水源等,确定这些因素可以避免员工在环境中接触有害物质或环境。
(4)其他因素:如火灾、电击、危化品泄漏等突发事件的影响。
2.危险、有害因素评估危险、有害因素评估是基于所识别的危险、有害因素,并通过科学、系统、定量的方法,评估其对人员健康、环境以及财产安全的潜在危害程度。
评估危险、有害因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评估过程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且要使用可靠的评估工具。
(2)评估应考虑不同的情况和潜在的后果,对风险和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3)评估结果应该根据工作场所或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必须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以便确定适当的处置和控制措施。
3.危险、有害因素控制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后,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管控,降低其潜在影响。
控制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项:(1)消除危险、有害因素:采取永久性的措施来消除这些因素,如更换危险的设备、更改工作方式等。
(2)控制危险、有害因素:通过工程控制、管理控制、操作控制等方式来减少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影响。
对于化学品等有害物质,应使用可替代材料来取代有毒物质。
(3)个人保护措施: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装备、安全培训和监督管理,确保其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装备和在工作中保护自己。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工作场所的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可能对人身安全、健康以及环境造成危害的元素或组合体,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的因素。
在工作中,遭遇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人身受伤、职业病、生产安全事故以及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
因此,辨识和控制这些危险有害因素对维护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详细探讨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措施。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1.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指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如酸、碱、毒气、有机化合物等。
在识别化学因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观看危险有害物质的标识•查询工作环境的安全数据表•观察化学品的液态、气态和固态状态等特点2.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音、震动、辐射、静电、高温、低温、高压等。
在识别物理因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测量工作场所的噪音水平和震动水平•进行电磁辐射测试•检查高温、低温、高压等物理环境因素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有害微生物、动物、植物等。
在识别生物因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观察工作场所是否有昆虫、害虫、鼠类等生物存在•进行微生物检测,如霉菌和细菌•检查是否有有毒的植物生长于工作场所二、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措施在辨识好危险有害因素后,必须采取控制措施,从源头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防止事故的发生。
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技术控制措施技术控制措施是指使用技术手段消除或降低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
技术控制措施的实现主要依靠以下手段:•环境隔离和减少人员接触•采用新型物料和设备,减少化学物质泄漏•采用防爆型、防辐射和防噪音设备等2.行政控制措施行政控制措施是指通过制定规章制度、管理人员和制定行为准则等手段来管理和控制危险有害因素。
行政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制定职业健康与安全会议和培训•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制定紧急预案,以便对突发事故作出快速反应3.个体防护措施个体防护措施是指通过使用个人保护装备的形式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耳塞、口罩等防护装备•防护服•呼吸保护器等三、结语危险有害因素是一个极其严峻的安全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1.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即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和设施缺陷、电危害、高低温危害、噪声和振动、辐射、有害粉尘等共15种;(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共5种;(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有害动植物等共5种;(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如健康异常、心理异常等共5种;(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如操作错误、指挥错误等共4种;(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作业空间不足、标识不清等。
也可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20类。
2.辨识方法(1)直观经验分析方法a.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b.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应用某些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历的新开发系统。
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
3.辨识内容(1)厂址: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等。
(2)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动力设施、道路、贮运设施等。
(3)道路及运输:装卸、人流、物流、平面和竖向交叉运输等。
(4)建、构筑物: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防火间距等。
露天采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露天采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露天采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在露天采场中,存在许多危险和有害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生产事故和人员伤亡。
本文将介绍露天采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包括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爆破伤害、坍塌伤害、触电伤害、车辆伤害、中毒窒息、火灾事故和雷电危害等方面。
1.高处坠落在露天采场中,高处坠落是一种常见的危险事故。
这可能是由于工作面不平整、安全栏杆损坏、作业人员疏忽等原因造成的。
高处坠落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生产事故,因此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安全状况等。
2.物体打击在露天采场中,物体打击也是一种常见的危险事故。
这可能是由于工具或材料摆放不当、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
物体打击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生产事故,因此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规范作业流程、合理摆放工具和材料等。
3.机械伤害露天采场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可能会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
这可能是由于设备维护不当、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
机械伤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生产事故,因此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培训作业人员等。
4.爆破伤害在露天采场中,爆破作业是一种常见的作业方式。
然而,爆破作业也可能会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如爆炸冲击波、飞石等。
爆破伤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生产事故,因此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使用合格的爆破器材、选择合适的爆破方式等。
5.坍塌伤害在露天采场中,坍塌事故通常是由于边坡失稳或地下开采引起的。
坍塌事故可能会导致作业人员被埋压或受伤,同时也会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加强边坡的加固和排水措施、合理安排开采顺序等。
6.触电伤害在露天采场中,触电事故通常是由于电气设备损坏或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触电事故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和生产事故,因此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安全状况、培训作业人员等。
7.车辆伤害在露天采场中,车辆伤害通常是由于车辆行驶不当或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1. 引言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安全无疑是最重要的。
你可别小看这“安全”二字,很多时候,它就像那穿梭在我们生活中的隐形守护者,默默地保护着我们不受各种潜在危险的侵害。
谈到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这就像是给我们生活加了一个隐形的安全锁,确保我们不被那些看不见的风险给击中。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在这个危险有害因素的世界里,我们该如何找到那些潜在的“敌人”,确保自己和周围人的安全。
1.1 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什么是危险有害因素。
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可能对我们造成伤害或者对我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东西。
这个“东西”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环境的,甚至是行为上的。
不管是什么,只要它能给我们带来麻烦,那就可以称之为危险有害因素。
例如,化学品泄漏可能造成的中毒,或者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小麻烦,比如那没完没了的拖鞋,虽然它看起来不起眼,但不小心摔一跤也会让人哭笑不得。
1.2 辨识的方法和步骤要想准确识别这些危险有害因素,我们需要一点点耐心和细致。
首先,我们得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想象一下,这就像是给你的家做一次大扫除,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检查过程中,要注意那些可能藏在角落里的小怪兽,比如不规范的电线、乱丢的化学品等等。
接着,我们需要评估这些因素的危险程度。
拿到危险分数后,我们就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防范这些风险。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给自己制定一份安全手册,让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地安全。
2.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说到辨识,咱们还得了解一下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毕竟,不同的“敌人”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一般来说,这些因素可以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和心理性四大类。
2.1 物理性因素首先是物理性因素。
比如说噪音、震动、辐射等。
这些就像生活中的小麻烦,虽然不像化学品那样直接影响健康,但长时间暴露在这些因素下,也会让人感觉到不适。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是指在工作场所或日常生活中,辨认出可能对人体健康或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或消除这些威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
1. 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型在辨识危险、有害因素之前,了解其类型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1. 物理性因素物理性因素是指那些可以量化或测量的因素,比如噪音、震动、辐射、气压等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例如耳膜破裂、听力下降、震颤性疾病等。
1.2. 化学性因素化学性因素是指那些有害物质或气体,例如氧化物、酸类、毒性气体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引起眼、皮肤、呼吸系统等部位的损伤或中毒。
1.3. 生物性因素生物性因素是指那些可以导致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的因素,例如尘土、粉尘、动植物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引起感染疾病、过敏反应等。
1.4. 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指那些可以对个体或群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如工作压力、人际冲突、恐惧、孤独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2. 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估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估方法也不同。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2.1. 测量法测量法是对物理性因素进行评估的常用方法。
例如使用噪音计、风速计、温度计等工具进行测量,根据测量值来评估该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2.2.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对化学性因素进行评估的方法。
例如使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设备分析有毒物质的浓度和种类。
2.3. 健康调查法健康调查法是对生物性因素进行评估的方法。
例如通过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观察,来评估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生物性危险因素。
2.4.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对心理、社会因素进行评估的常用方法。
例如通过向员工发放情绪调查问卷、工作满意度问卷等,来评估工作环境对个体或群体产生的心理压力程度。
3. 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辨识出危险、有害因素后,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降低其风险。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1.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即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和设施缺陷、电危害、高低温危害、噪声和振动、辐射、有害粉尘等共15种;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共5种;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有害动植物等共5种;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如健康异常、心理异常等共5种;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如操作错误、指挥错误等共4种;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作业空间不足、标识不清等;也可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20类;2.辨识方法1直观经验分析方法a.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b.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应用某些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历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3.辨识内容1厂址: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等;2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动力设施、道路、贮运设施等;3道路及运输:装卸、人流、物流、平面和竖向交叉运输等;4建、构筑物: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防火间距等;5工艺过程a.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从根本消除的措施、预防性措施、减少危险性措施、隔离措施、联锁措施、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几方面考查;b.对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c.根据归纳总结在许多手册、规范、规程和规定中典型的单元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6生产设备、装置:工艺设备从高温、高压、腐蚀、振动、控制、检修和故障等方面;机械设备从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误操作等方面;电气设备从触电、火灾、静电、雷击等方面进行识别;7作业环境:存在毒物、噪声、振动、辐射、粉尘等作业部位;8安全管理措施: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等方面;对于重大危险源,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进行识别;。
生产安全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生产安全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在生产、加工、制造、储存、运输等各个领域的工作中,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
为了保障员工和相关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
1.机械危害2.机械危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部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这类危害的主要形式包括机械设备的运动部分与人体接触、机械设备部件的抛射、翻滚等。
为了避免机械危害,应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如定期检查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操作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等。
3.电气危害4.电气危害主要指电流、电压超过人体承受范围而造成的伤害。
这类危害的主要形式包括触电、电击、电灼伤等。
为了预防电气危害,应确保电气设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同时制定并实施相关安全规章制度。
5.热危害6.热危害指高温或低温对人体的伤害。
这类危害的主要形式包括高温作业、低温作业等。
避免热危害的措施包括为员工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耐高温手套、面罩等,同时应控制工作场所的温度和湿度。
7.化学危害8.化学危害是指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这类危害的主要形式包括化学原料的泄漏、挥发、化学反应等。
避免化学危害的措施包括对化学原料进行妥善保管,定期检查化学设备的密封性和安全性,同时为员工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9.辐射危害10.辐射危害是指电磁辐射、核辐射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这类危害的主要形式包括电磁辐射的发射、核设施的泄漏等。
避免辐射危害的措施包括对工作场所进行辐射监测,确保员工不接触超过国家安全标准的辐射源。
11.生物危害12.生物危害是指病菌、病毒等生物性污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这类危害的主要形式包括生物性污染的传播、动物咬伤等。
避免生物危害的措施包括加强工作场所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消毒,同时为员工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13.物理危害14.物理危害是指噪声、振动、电磁场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这类危害的主要形式包括噪声污染、振动损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Y-AQ-05438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范围
和内容
The main scope and content of hazard identification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范围和内
容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厂址
总平面布置
道路及运输
建筑构物
工艺过程
生产设备装置
作业环境
安全管理措施
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有:
1)实行机械化、自动化;
2)设置安全装置;
3)机械设备、装置及其主要部件必须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和安全系数;
4)保证电气安全可靠;
5)按规定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器设备;
6)保持工作场所合理布局、整洁;
7)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
1)贮罐区(贮罐);2)库区(库);3)生产场所;4)压力管道;
5)锅炉;6)压力容器;7)煤矿(井工开采);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9)尾矿库。
(记忆:锅、压、压管两矿、两库一区、一场所)
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事故预防对策应能:
预防
降低
处置
人员保护
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
•消除•隔离•降低•个体防护•报警、警告
预防事故的基本指导思想
(1)消除—防止产生危险和危害因素。
(2)降低—排除或降低已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3)失效安全——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4)应急行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的要求。
选择事故预防的对策
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生产设备本身具有本质安全性能,不出现事故和危害。
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安全防护装置,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
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采用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措施,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或紧急撤离危险场所。
4)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
选择事故预防措施——3E
——工程(技术)•消除•隔离•降低•个体防护•报警、警告
——教育•培训
——管理•制定规章制度•监督检查•违章处理•应急预案与响应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