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第六部分 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提纲 川教版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1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标: 讲述开国大典, 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⑴时间与地点: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⑵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决定把北平改为北京, 作为新中国首都;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象征中国人民的大团结);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表示要居安思危, 继续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任命毛泽东为军事委员会主席;任命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总司令。
⑵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举行,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10月1日为我国的国庆纪念日。
⑶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①国内意义: 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 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1949~1956年〗。
②世界意义:加强了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对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⑷革命胜利的原因: 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的结果;②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武装斗争的道路和统一战线的结果。
⑸历史结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课标: 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⒈抗美援朝战争☆⑴原因: ①朝鲜内战爆发后, 美国便出兵干涉朝鲜内政, 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一直打到中国边境;②美军飞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 严重威胁我国安全;③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严重侵犯了我国主权;④我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 作出了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2024四川中考历史知识点研究复习专题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课件
大概念: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
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道路探索中的曲折
第一个五 年计划
1945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 法》颁布、人 民代表大会制 度确立
三大 改造
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时期在工业生 产、交通建设、 科学技术等方面 取得巨大成就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 化运动
英雄 模范 人物
“文化 大革命”
向社会主 义工业化 迈进
1. 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间 1953—1957年底 国内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且门类不全 (1)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
背景 国际 围的政策 (2)受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影响
目的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都2023.14) 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1955年
1958年
1964年 1967年 1968年
大单元建构
问题助教学 问题1 依据结构图,指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取得了哪些领域 的成就? 问题2 依据结构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社会主义建设使我国社会 面貌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问题3 任选一个结构图中的英雄模范人物,从实践与精神两方面说 明其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长春一汽生产的 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2. 三大改造
时间 1953—1956年底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
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形式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
内容 农业
主义道路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
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 结果
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绵阳2023.24)
农民申请加入 农业生产合作社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手工业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社会主义制
度的建立川教版
第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第一个五年计划: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建设和改造相结合的总路线)②第一个五年计划(193年—197年)的主要任务: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6个项目为中心,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③方针及措施: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广泛开展三大运动: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
④“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鞍钢机械总厂青年刨工)。
⑤从无到有的工业:飞机、汽车制造、电子、重型机械等工业。
⑥影响: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时间:194年9月;②地点:北京。
③内容: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刘少奇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大法。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是
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⑤特点(原则):社会主义原则、民主原则、民族平等原则。
3、“三大改造”:①时间:193年开始,196年底结束。
②改造的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意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了绝对优势,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课_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件川教版
第二学习主题
第1 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三幕:做一做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表现
第二学习主题
第1 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我国工业布局有何特点? (集中在东北地区)
第二学习主题
第1 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我国长期是一个“万国汽车的展览馆”,先 后进口和使用过130多种品牌的汽车。而解放 牌汽车试制成功,结束了我国自己不能生产 汽车的历史是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第二学习主题
第1 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陈云(1905.6.13~1995.4.10):原名廖陈云, 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青浦县练塘镇)人,政治 家,经济管理家,马克思主义者,前中国共产党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有“共和
国红色掌柜”称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45年~1956年 政务院副总理 1949年~1954年
第二学习主题
第1 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毛 泽 东 在 写 选 票
刘少奇作宪法草案的修改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表决票样
第二学习主题
第1 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代表们向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热烈祝贺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刘少奇 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
第二学习主题
第1 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仪式
主席台左起: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刘少奇、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张澜、林伯渠。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第16课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目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 201 的 7年考]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2021 年考],建立国家工业 基本 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任务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确立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成功召开,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1954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政协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 发展 参政议政的舞台;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 意义 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 展具有重大意义。
考点3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的变革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调整: ①概况: 1961年初开始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 八字 高”的八字方针; 方针 ②结果: 到1965年, 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时间 挫折: “文化
增
①背景: 1958年,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 “大跃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进”和 ②失误的原因: 急于求成,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人民 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 公社化 ③后果: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运动 ④认识:要充分认识国情,遵循客观规律,使生产关系
初中历史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5 川教版精品课件
第1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到1956年底,全国90%以上的个 体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 业者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98% 的私营工商业实现了公私合营。
学习测评
第1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学习测评
第1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学习测评
第1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结束
回忆的老墙,偶尔依靠,黄花总开不败,所有囤积下来的风声雨声,天晴天阴,都是慈悲。时光不管走多远,不管有多老旧,含着眼泪,伴着迷茫,读了一页又一页,一直都在,轻轻一碰,就让内心温软。旧的时光被揉进了岁月的折皱里,藏在心灵的沟壑,直至韶华已远,才知道走过的路不能回头,错过的已不可挽留,与岁月反复交手,沧桑中变得更加坚强。 是的,折枝的命运阻挡不了。人世一生,不堪论,年华将晚易失去,听几首歌,描几次眉,便老去。无论天空怎样阴霾,总会有几缕阳光,总会有几丝暗香,温暖着身心,滋养着心灵。就让旧年花落深掩岁月,把心事写就在素笺,红尘一梦云烟过,把眉间清愁交付给流年散去的烟山寒色,当冰雪消融,自然春暖花开,拈一朵花浅笑嫣然。 听这位老友,絮絮叨叨地讲述老旧的故事,试图找回曾经的踪迹,却渐渐明白了流年,懂得了时光。过去的沟沟坎坎,风风雨雨,也装饰了我的梦,也算是一段好词,一幅美卷,我愿意去追忆一些旧的时光,有清风,有流云,有朝露晚霞,我确定明亮的东西始终在。静静感念,不着一言,百转千回后心灵又被唤醒,于一寸笑意中悄然绽放。
第一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
川藏公路(1954年开通)
川藏公路连通四
川成都与西藏拉萨, 是国道318线的一段。 川藏公路最初称“康 藏公路”,即“西康 省”康定至西藏拉萨 间的公路。它于1950 年4月开建,1954年 12月25日,与一条同 样伟大的、堪称“人 类开创史之壮举”的 “青藏公路”同时开 通。
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件川教版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必 须加强党的领导,确保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和发 展。
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 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 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THANKS
加强国际合作
社会主义制度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性挑战和问题,推动世界和平与 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未来发展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加强内部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提高制度的适应性和活 力。
与世界接轨
社会主义制度要与世界接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推动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发 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包括公有制、计划经济、 按劳分配等。
01
02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以下优势
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 创造力;
03
04
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求;
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05
06
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02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
俄国十月革命
总结词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要点一
总结词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的,它 探索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独特 的苏联模式。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十月革命后开始的,由列宁和斯大 林领导。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探索了一条不同于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独特的苏联模式。这种 模式注重国家计划和国有化,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实 行集体化和农业现代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对世界社会主 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制 度的建立课件川教版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精选学习文档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考点1 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常考点)1.新中国成立前的准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内容:a.通过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b.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确定国旗、国徽、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d.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2.开国大典(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首都北京天安门。
(2)内容: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3)意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历史影响)(1)国内: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②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2)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考点2 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1.抗美援朝(1)原因: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侵入朝鲜,并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并侵犯我国领空;美国第七舰队还入侵我国台湾海峡,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2)时间:1950~1953年。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司令员:彭德怀。
(5)结果:1953年,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6)意义: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含解析)1
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含解析)1一、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1.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1)1953—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想进行了哪三大改造?(2)三大改造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3)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是什么?(4)我国在这一重大举措中的伟大创举是什么?【答案】(1)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农业、手工业:参加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3)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4)赎买政策。
【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从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目的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1956年底完成。
所以1953—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的道路。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因此对农业、手工业改造的形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
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因此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是:公私合营。
(3)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①基本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就是说咱们中国结束了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旧时代,人民翻身做主了。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呢,就是咱们国家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或者集体所有,大家一块儿搞建设,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②重要程度:这可太重要啦。
在咱们中国的历史进程里,这就像一个分水岭,之前一直受欺负、百姓苦哈哈的,从这之后,中国人民开始挺直腰杆建设自己的国家。
是咱们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起步。
③前置知识:得知道近代以来中国被列强侵略的历史,像鸦片战争啥的,还有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础认识。
比如马克思说工人阶级是啥,为啥要搞社会主义这些简单想法。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生活里,就看现在咱们身边的一些国有企业,做什么基础设施建设呀就体现国家的主导性。
还有大家享受的义务教育之类的福利,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才可能有的。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这在历史学科、政治学科里都是超级重要的核心内容。
就像树的主干一样,其他很多相关知识都是从这儿分出去的。
②关联知识: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紧密相连,是革命胜利后的必然走向。
而且与后来的改革开放等发展政策也有内在联系。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在于理解这个转变为啥能实现和其中的波折过程。
关键就是为啥那么多中国人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④考点分析:考试里非常重要,可能出简答题让你简述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这种,或者就社会主义建立的步骤出分析题。
三、详细讲解【历史文化综合类】①概念辨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准确含义是1949年10月1日,我们宣告新国家的诞生。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从过渡时期开始,逐步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②特征分析:共和国成立后特征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特征就是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调控为主导。
2024年中考历史全套总复习提纲(精品)
一、古代文明与各类文明的形成及其对世界的影响1.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人类起源与旧石器时代-农业文明的形成-古代河流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古代河流文明的成就与影响2.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流变-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秦汉之际的思想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分化与融合3.其他重要古代文明及其影响-希腊文明:-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古希腊城邦文明-希腊哲学、艺术、科学的贡献-罗马文明:-洛马共和国与帝国-罗马法、罗马道及其他制度的影响-印度文明:-印度教与佛教的兴起及传播-婆罗门制度的特点-伊斯兰教文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及传播-伊斯兰教对世界的影响4.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古代丝绸之路的建立与发展-中外文明交流的途径与方式-中西方文化互鉴的典型案例与特点-中外文化交流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二、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的兴起1.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起源与特点-封建社会的组织结构与等级体系-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与生产方式2.世界各地的封建社会与封建制度-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与封建制度-东亚封建社会与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兴衰与末代的消亡3.资本主义的兴起与社会变革-资本主义萌芽与商业革命-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世界历史进程的转折-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的传播与发展-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与启示三、近代以来的世界格局与中国的命运1.近代以来的世界政治秩序的变动-世界的两极格局与美苏冷战-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与发展-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的特点2.近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晚清社会与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与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改造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与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与中国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发展中国家的支持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与特点四、历史上的革命与社会进步1.近代世界革命的总派别与代表-资产阶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与俄国十月革命-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与古巴、越南的胜利2.中国近代革命与社会进步-辛亥革命与开创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尝试-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战争-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3.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影响-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的兴起-工业革命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及其带来的问题与挑战4.科学哲学的发展与传播-人文主义道德观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哲学的发展与启示。
中考历史 第六部分 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提纲川教版
第六部分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基础考点〗1.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群众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月日成为我国的国庆日。
2.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第一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是,第一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是。
3.年5月,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4.年10月,战争开始。
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经过2年多的艰苦作战,1953年7月迫使以美国为代表的联合国军签订《》,战争结束。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主要有和。
5.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标志着的开始。
到1952年冬,除和外,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6.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我国在的总路线:逐步实现国家的,逐步实现国家对、和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总路线。
7.年到1957年,我国为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了第一个,该计划以发展为主,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的初步基础。
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这是我国第一部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
9.从1953年开始,国家对、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到年,基本完成,标志着在我国正式建立。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提高考点〗10.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A、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1.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结果和意义:(1)背景:A、1950年夏,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安全;B、美国把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C、朝鲜请求中国的支援。
(2)结果:1953年7月,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结束(3)意义: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意义:(1)内容: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年项目为中心,以694年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华的初步基础。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复习提纲汇总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复习提纲第一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基础考点〗1.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了新中国的国家象征有: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为纪年方法。
在首都天安门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政治协商会议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4.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5.1951年5月,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西藏有解放。
至此,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6.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1953年7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迫与中朝人民军队的代表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
战争中,涌现出了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
7.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时间: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范围:在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新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到1952年冬,除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省外,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注意:土地改革没有改变土地的私有制度,不过从封建地主所有变成了农民所有。
8.从1950年起,一场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在全国范围展开。
1951年2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这场运动贯彻“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重点打击土匪、特务、恶霸、反动党团骨干和反动会道门头子。
到1952年底结束。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精品版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1)时间:1949年9月21日,地点:北平。
(2)性质: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3)内容:①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②把北平改为北京作首都;③采用公元纪年,本年为1949年;④五星红旗为国旗;⑤《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⑥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2、新中国的成立(1)标志——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周恩来——政务院总理(注意,不是国务院),兼外交部长。
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10月1日为国庆纪念日。
)★(2)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A、(国内意义)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话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B、(国际意义)鼓舞了世界被压迫的发展方向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历史结论(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5月(4)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同时也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
ps:54门礼炮齐鸣28响:表示为54个民族,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了28年。
新中国国旗的诞生:上海市民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红色旗面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星及相互关系,表示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团结。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有三个: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恢复国民经济1、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A.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全国通用
中国现代史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识记:1.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的开端。
2.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并亲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识开国大典图(八下彩图)、毛泽东像】3.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中国领土除台湾和其他一些岛屿外,大陆全部获得解放。
4. 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中“飞身堵枪眼”而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邱少云(为维护战场纪律,忍受烈火焚烧而壮烈牺牲)、罗盛教(湖南新化人,为救朝鲜落水少年而牺牲)等英雄人物。
这些英雄事迹充分体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概括)。
综合运用: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诞生的意义是什么?答: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中国最伟大的事件,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
②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③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④新中国的成立,终于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0⑤新中国的成立,也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2.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怎样的土地政策?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有何意义?答:⑴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无偿分给广大农民,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注:农民土地所有制是一种私有制,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才建立起土地公有制)。
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⑵意义:①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②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要求的愿望,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③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⑤为新中国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PPT课件1 川教版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洪国莹
历史组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1 过渡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 内容: 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一化”
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改造” (2)实质: 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四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
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1)特点: 社会主义的原则 人关权 民是利第 代全属二 表国于条 大人人 会民民中 。代。华 表人人 大民民 会行共 和使和 各权国 级利的 地的一 方机切
《 中 华 人民民主的原则 人 民 (2)性质: 第一部社会主义 共 类型的宪法 和 国 宪 (3)意义: 是人民革命胜利经验的总结 法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
1966年9月,随着定息的停止,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的性 质就变为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了。
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必要性: (2)形式:国家资本主义 (3)政策:赎买政策
赎买政策:
这是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家占
有的生产资料的一种特殊政策。
赎买政策的形式随社会主义改造的程度的不同也有两个不同 阶段: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允许资本家在企业利润中分取20% 的利润;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按资本家的股金发给股息, 年息为5%,共发10年,1966年定息停止,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完 全成为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 这一政策,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实现了 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和平过度,实质 上就是通过和平方式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 国政府在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创举。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川教版.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历史教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川教版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第一个五年计划: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建设和改造相结合的总路线)②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主要任务: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③方针及措施: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广泛开展三大运动: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
④“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鞍钢机械总厂青年刨工)。
⑤从无到有的工业:飞机、汽车制造、电子、重型机械等工业。
⑥影响: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时间:1954年9月;②地点:北京。
③内容: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刘少奇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大法。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⑤特点(原则):社会主义原则、民主原则、民族平等原则。
3、“三大改造”:①时间:1953年开始,1956年底结束。
②改造的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意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了绝对优势,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考历史全程复习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学案
中考历史全程复习学案(15)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一、时序坐标二、考点梳理考点1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第一个五年计划: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2)影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___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
考点2 三大改造1.时间:1953-1956年底。
2.概况:3.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4.不足: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等缺点。
考点3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1.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中共八大召开。
(2)探索中的失误及调整2.“文化大革命”:3.建设成就:(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①建设成就:②英雄模范: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
(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成就。
①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
②_____年4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_____________。
三、实战演练1.(2021·青海省)右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哪些行业领域取得的建设成就?A.国防建设领域下 B.农业和商业领域C.工业和交通领域 D.教育和医药领域2.(2021·湖南株洲)从1953年到2021年,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计划,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是一幅治国蓝图。
如图中属于“一五”计划主要成就的是A.港珠澳大桥 B.青藏铁路 C.武汉长江大桥 D.天问一号3.(2021·山东日照)“第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这一宪法条文的首次出现表明A.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C.国内主要矛盾转变 D.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形成4. 下面统计图中的“某时段”应是某时段我国工业总产值中部分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统计图A.1911~1918年 B.1949~1956年C.1958~1965年 D.1978~1985年5.(2021·广西河池)到1956年底,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历史第六部分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
建立复习提纲川教版
〖基础考点〗
1.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群众隆重举行,标志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月日成为我国的国庆日。
2.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第一任中央人民政
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是,第一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是。
3.年5月,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4.年10月,战争开始。
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
鲜人民军经过2年多的艰苦作战,1953年7月迫使以美国为代表的联合国军签订《》,战争结束。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主要有和。
5.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标志着的
开始。
到1952年冬,除和外,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6.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我国在的总路线:逐步实现国家
的,逐步实现国家对、和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总路线。
7.年到1957年,我国为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了第一
个,该计划以发展为主,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
的初步基础。
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
《》,这是我国第一部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
9.从1953年开始,国家对、和进
行社会主义改造。
到年,基本完成,标志着在我国正式建立。
三大改造的实质
是。
〖提高考点〗
10.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1.A、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
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2.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结果和意义:
13.(1)背景:A、1950年夏,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严重威
胁着我国的安全;B、美国把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C、朝鲜请求中国的支援。
14.(2)结果:1953年7月,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3)意义: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5.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意义:
16.(1)内容: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年项目为中心,以694年大中型项目
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华的初步基础。
(2)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17.土地改革运动开始的的标志、结果、作用:
(1)开始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2)结果:除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省外,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3)作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
济的发展。
18.
〖终极考点〗
19.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
20.(1)军事上:1950年10月——1953年7月,进行抗美援朝战争,解除外来
威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1.(2)经济上:1950年6月——1952年底,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封建剥
削制度,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政治上:1950年10月——1952年底,进行镇压反革命运动,消除内部
混乱,维护社会稳定。
22.列举新中国成立后,党在过渡时期的主要成就:
(1)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颁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
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
(3)1953年——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
在我国建立。
22575 582F 堯 24723 6093 悓^27933 6D1D 洝40182 9CF6 鳶22406 5786 垆38842 97BA 鞺25701 6465 摥 28380 6EDC 滜23299 5B03 嬃37672 9328 錨33122 8162 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