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显示器.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为了缩短管子长度,1969年日本东芝公司首次实 现了110°偏转。70年代初,相继出现了110°、114°、 118°、120°以及122°的管子。一般来说,35cm、 38cm、44cm管子以90°偏转角为宜,51cm以上管 子多采用100°或110°偏转角。
彩色显像管的发展历史
第四阶段(1973年—现在): ➢ 1972年RCA首次研制出自会聚管,偏转角为90°,屏 面为35cm,管颈36.5mm。
彩色显象管的结构
CRT包括三大部件: (1) 发射电子并将它们会聚成细束的电子枪; (2) 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扫描的偏转系统; (3) 根据电子束能量强弱而发出不同亮度光的荧光屏。
工作原理
彩色显象管的结构
圆荫罩孔和品字形电子枪排列 槽缝形荫罩和一字形电子枪排列
彩色显象管的结构
彩色显象管的结构
电子束通过铝膜时会损失一 部分能量,为了有效地防止出现 离子斑,通常选铝层厚度为 0.1-O.2m,此时能量传输系 数可达80%以上。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与一次 电子加速电压Vp的关系
彩色显像管
(Color Picture Tube)
提纲
一、彩色显像管的发展历史 二、彩色显像管的结构 三、三枪三束荫罩式彩色显象管 四、单枪三束栅条式彩色显象管 五、自会聚彩色显象管 六、束指引型彩色显象管 七、穿透型彩色显象管 八、CRT的前景
彩色显像管的发展历史
➢ 1896年,Braun试制成功布劳恩管; ➢ 1907年和1908年,俄国Boris和英国Swinton分 别提出用电子扫描方法将阴极射线管用于观察图象的 设想; ➢ 1938年,德国W. Flechsig提出了有关荫罩式彩色 显像管的基础专利; ➢ 1950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研制成功荫罩 式彩色显像管;
B ZnS:Ag,Cl 0.25
彩色显象管的结构
荧光粉的性能要求:
➢ 荧光粉蒸气压低,容易去气。 ➢ 发光效率高。 ➢ 余辉适当。 ➢ 能耐400C氧化环境的焙烧。 ➢ 在电子轰击下稳定、寿命长。
彩色显象管的结构
蒸铝工艺
➢ 使屏面的组成部分都处于阳极 高压电位 ➢ 防止离子斑
在显像管内有残余气体,会 形成负离子,这些负离子经过偏 转磁场时,直接打在荧光屏中部。 长期受负离子轰击,荧光粉被溅 射而发黑,出现所谓离子斑。 ➢ 提高屏亮度
第二阶段(1955—1965年): ➢ 彩色显象管的屏由圆形改为矩形。1958年日本首次制 成44cm矩形屏,偏转角是70°的管子。 ➢ 1964年,偏转角70°、管颈直径51mm的管壳,改为 偏转角90°、管径36mm的管壳,从而缩短了管长。 ➢ 荧光粉材料有所改进,亮度大大提高。
Zn3 (PO4 )2 : Mn(红粉) Zn2SiO4 : Mn(绿粉)
全硫化物荧光粉
彩色显像管的发展历史
第三阶段(1965—1972年): 提高亮度、对比度、增大偏转角与简化会聚调整。在
这个阶段主要进展有
➢美国Sylvania公司相继研制成功稀土荧光粉 YVO4:Eu、Y2O3:Eu、Y2O3S:Eu。由于采用新的荧光 粉和涂屏技术,1972年彩色显象管亮度比1965年提 高约3倍。
Cathode
-
+
Power supply
彩色显象管的结构
Cathode
Anode
-
+
Power supply
彩色显象管的结构
Cathode
Anode
Hole
-
+
Power supply
彩色显象管的结构
Cathode
Anode
-
+
Power supply
彩色显象管的结构
Electron Gun
Cathode
Anode
-
+
Power supply
彩色显象管的结构
Deflectors Electron Gun
-
+
Power supply
彩色显象管的结构
Deflectors Electron Gun
Phosphor screen
-
+
Power supply
彩色显象管的结构
Deflectors Electron Gun
➢ 1974年荷兰飞利浦公司研制出110°、66cm自会聚 管,采用36.5mm管颈。
➢ 1974年日本各制造厂将行偏转部分做成马鞍型,帧 偏转部分做成环形来实现90°偏转角的自会聚。1976年 制成了管颈为29mm的110°偏转角自会聚管。1979年 设计出一种完会不需要作枕形畸变校正的90°自会聚管。
➢为了提高对比度,1969年RCA推出了黑底管技术。 日本东芝公司发展了混合型黑底管。1972年美国 Zenith公司研制出超黑底管。
彩色显像管的发展历史
➢ 1968年4月,日本索尼公司研制成功单枪三束彩色 显象管,使彩色显象管向自动校正动会聚误差迈进了 一大步。1968年6月索尼公司用单枪三束管装成电视 机。
彩色显像管的发展历史
➢ 1982年以来,自会聚管在屏面形状方面有了巨大的 发展。先开发出全矩形管,后又发展了平面直角屏管。 它们的出现增强了图象对比度,同时减小图象失真、节 省整机空间等,使图象效果大为改善。 ➢ 1985年以来出现了超大型彩色显象管。1985年10月 日本三菱公司向市场推出94cm屏幕的“超大型”彩色 电视机。1986年三菱公司又研制了43英寸彩色显象管。
彩色显像管的发展历史
彩色显象管发展的四个阶段: 1950年到1955年:试制研究阶段; 1955年到1965年:大规模生产工艺准备阶段; 1965年到1972年:大规模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阶段; 1972年至今:自会聚管作为商品定型、成熟、发展的阶段。
彩色显像管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1950—1955年): 彩色显象管在此期间的重要改进: ➢ 1954年将荫罩由平面改为曲面; ➢ 采用照相沉淀荧光粉点工艺; ➢ 试用12种荧光粉,选择较合适的荧光粉; ➢ 严格制造工艺,使产品有较好的一致性,并降低了成本。
Supplemental Guide Phosphor screen
-
+
Power supply
彩色显象管的结构
彩色显像管外形图
荧光粉
颜色
彩色显象管的结构
名 称 最大效率
R Y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2S:Eu 0.11
Y2O2S:Tb 0.18
G (Zn,Cd)S: 0.18 Cu,Al Zn2SiO4: 0.08 M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