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说明
(一)规划背景
近年来,昆明市牢固树立“绿化和生态是城市第一形象、第一环境、第一基础设施、第一景观要素”的理念,把绿地系统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来抓。

2 0 0 8 年2 月,昆明市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昆明市城乡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动员大会”,对全市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滇池流域城乡一体化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

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的意见》、《昆明市推进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2 0 0 8 年行动方案》。

全市从水环境治理、园林绿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高标准、高要求进行整改和建设,并将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从城市向乡村延伸。

以此为要求,从实际出发,以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编制昆明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通过“规划建
绿”,重点解决城乡绿化水平差距大,城市绿化系统不完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等问题,通过对生态绿地的系统性、网络化建设,逐步把昆明建设成为森林式、园林化、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生态城市。

(二)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
6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 0 1 8 0 )
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8、《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9、《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10、《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1 1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
1 2 、《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 [ 19 9 2 ] 10 0 号令)
1 3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城建[ 19 9 3 ] 78 4 号)
1 4 、《昆明市城市绿化条例》
1 5 、《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 6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17、《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
18、《昆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0‐2010》
(三)规划目标
以把昆明建设成为森林式、园林化、环保型、可持续
发展的高原湖滨生态城市为最终目标。

在规划期内实现科
学合理的绿地系统架构和清晰的绿地网络,生态环境进入
良性发展,最终实现生态城市理想,促进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到2 0 2 0 年,完善各种绿地系统、提高已建设绿地的质量,建成绿化体系完善、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环境良好城市。

使城市绿地率不低于4 5 %;城市绿化覆盖率不低于5 0 %,人均公共绿地不低于 1 5 平方米。

(四)规划内容
1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市域范围内建立以水源保护区、自然风景区、各类大中型公园、农田、林地等为主的面状绿地;在主要河流、公路、铁路等沿线开辟带状绿地;完善城、镇、村内部的绿地系统,形成区域的点状绿地。

将国土绿化与城市绿地系统紧密联系,逐步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点、线、面”相结合的市域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 1 )主要河流
在牛栏江、南盘江、小江、螳螂川、掌鸠河、普渡河等沿岸两侧规划建设 1 0 0 — 5 0 0 米不等的以林地建设为主的自然生态绿地,保护河道的生物多样性。

( 2 )公路
位于内绕城线以内的公路,两侧规划宽度不少于 5 0 米的生产防护绿地;
位于内绕城线以外的公路,两侧规划宽度不少于1 0 0 米的生产防护绿地。

( 3 )铁路
穿越城区的铁路两侧各设置宽1 5 — 3 0 米防护绿带。

城镇建设区以外的铁路两侧规划宽度不少于5 0 米的防护绿带。

2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打造“基质、斑块、廊道”和“四个生态绿地功能区”,努力构建规划区山水交融,内外呼应,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山—水—城”的生态绿地格局:
基质——“山”、“水”:在规划区外围构建城市外围的山林生态景观基质;加大滇池的保护与治理力度,并将滇池周边区域作为滨湖生态区进行保护,形成昆明城市独特的滨水生态景观基质。

斑块——“城”:将昆明主城、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晋宁新城、海口新城等城镇建设区作为两大基质包融下的城市斑块,应控制建设规模、加大城市绿化建设,绿地率控制在3 8 %以上。

廊道——在主城、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晋宁新城、海口新城等城镇建设区之间重点建设5 条生态隔离带,总面积控制在 4 1 0 平方公里左右,形成“山”、“水”两大基质相互连接的生态廊道,同时将城镇建设区有效分割;在3 6 条出入滇河道两侧规划宽度不少于5 0 米的生态绿化带,形成联系基质与斑块的重要生态景观廊道。

四个生态绿地功能区:
“湿地保护区”:以滇池水面为中心,在环滇池周边建设湖滨生态湿地区,形成沿岸形成滩涂绿化、湿地灌木、公园绿地、防护林带相结合,以滨水生态环境建设为主要功能。

滨湖湿地区总面积约3 3 . 3平方公里。

新建生态湿地绿线控制应不少于滇池最高水位1 8 8 7 . 5米后退1 0 0 米。

“水源涵养区”:以水源涵养为主要功能,主要包括松花坝水库、宝象河水库、柴河水库等水源涵养区域,水源涵养区总面积约8 9 1 .4 平方公里。

通过实行封山育林 ,恢复山林植被,严格限制人类活动,使水源涵养区的森林覆盖率达 8 5 %。

“山林生态区”:环绕城市的棋盘山、长虫山、梁王山、苏家山、老青山、西山等山体连绵区。

在山林生态区,严禁开山采石、砍伐树木、开发建设等人工活动,建设生态林地,形成以林地为基质的生态功能区。

“风景协调区”:以风景协调为主要功能,主要包括滇池面山区域,环绕城市的长虫山、团山、荷叶山、凤凰山、呼马山、老青山、眠山、西山、观音山、石关山、龙潭山、尖山等。

在该区域加大植树造林与五采区恢复力度,积极建设城市郊野公园和风景名胜公园;突出植被的特色性、观赏性;同时,注重与城市景观轴线、景观廊道的衔接、呼应和连通。

3 .中心城绿地建设框架
在中心城形成“三带七廊、六楔三环十二道、十五片百园”的绿地系统结构:
三带——三条城市生态隔离带
在主城与呈贡新区、主城与空港经济区、呈贡与马金铺高新区之间分别构建三条城市生态隔离带,隔离带内禁止一切城市建设活动,强化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在绿地生态建设上形成中心城三大板块有机联系,适当分割的大系统。

七廊——七条生态景观廊道
分别依托大观河、盘龙江、宝象河、洛龙河、呈贡中央景观河道、捞鱼河、巫家坝景观廊道,形成中心城内部主要的生态绿化廊道。

六楔——六个主要绿楔
城市外层的山林基质以六个主要的楔形空间渗入中心城城市基质,形成中心城内外交融的城市自然生态格局:( 1 )西山森林公园沿草海渗入城区;
( 2 )西边山体通过眠山公园渗入城区;
( 3 )西北部长虫山、小屯山等山体绿化,通过荷叶山渗入城区;
( 4 )东北部呼马山、凤凰山等山体绿化沿昙华寺绿地、金汁河绿带渗入城区;
( 5 )老巴山山体绿化、董家山风景林通过空港中央公园渗入城区;
( 6 )白龙潭公园通过中央公园渗入城区。

三环——三条环形道路绿化带
依托二环路、三环路、绕城高速内环线,形成中心城城区内、中、外三个连续的环形绿化带。

在二环路两侧形成 2 0 — 5 0 米的景观绿化带;三环路在城市与自然之间形成2 0 —— 5 0 米功能性生态景观绿化带;内绕城线以周边山体植被、田园、湿地等形成 5 0 — 1 0 0 米宽的生态景观绿化带。

十二道——十二条景观性道路
联系城市主要风景区、主要公园绿地以及对城市形象展示起着重要作用的十二条主要城市景观性道路,包括:北京路、白龙路、春城路、彩云路、滇池路、龙泉路、人民路、机场高速公路、呈黄快速路、滇宛公路、呈贡中央大道(呈贡中央公园两侧道路)、环湖南路。

这十二条道路应加大道路绿化及沿线绿化带建设,突出特色景观,展示和提升都市风貌。

十五片百园
( 1 )十五片:重点建设十五个“片林”,包括:西山风景名胜区、宝珠生态公园、筇竹寺—郊野公园、青山公园—西白沙河公园—长虫山生态公园、松华坝生态公园、野生动物园、呼马山郊野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牛头山森林公园、茶高山森林公园、张官山森林公园、松茂郊野公园、乌龙堡森林公园、尖山森林公园、马金铺森林公
园。

( 2 )百园:重点在中心城区内建设2 9 个市级公园、 3 6个区级公园、 1 2 个专类公园, 2 5 个主要滨河带状公园。

4 .中心城绿地分类规划
( 1 )公园绿地规划
至 2 0 2 0 年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公共绿地面积应达到6 8 2 9 . 6 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 .8 8 平方米 /人,其中现状公共绿地为 2 4 4 5 . 3 公顷,需新建公共绿地 4 3 8 4 . 3 公顷。

在中心城区范围内规划将形成 2 9 个全市性公园,总面积为2 1 3 8 . 6 9 公顷; 3 6 个区域性公园,总面积为3 9 3 .9 公顷; 1 2 个专类公园,总面积为 1 0 7 5 . 0 4 公顷。

在居住区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置居住区公园及小区游园;结合水系、河道及重要景观廊道设置带状公园,并按照“ 步行 5 分钟, 5 0 0 米到达绿地” 的原则布置小游园和街旁绿地。

( 2 )生产绿地规划
中心城内结合草海生态公园、老青山、凤凰山等风景区的规划建设,形成大型的苗圃基地,在环滇铁路、南昆铁路和高海公路沿线安排生产绿地。

至2 0 2 0 年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域内生产绿地为 8 7 5 . 4 公顷,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 .
0 4 %。

在中心城外围,充分利用郊县的土地资源,在晋宁、嵩明、富民等郊县大力发展苗木生产,同时积极鼓励乡镇集体及个体办圃,以满足城市绿化的苗木供应。

( 3 )防护绿地规划
穿越城区的环滇、南昆、成昆、昆河铁路,拆除两侧破旧房屋、临时建筑后作为防护绿地,两侧各设置宽 1 5 —3 0 米防护绿带。

在城市高速公路与快速路的两侧进行防护绿地的建设,两侧设置5 0 — 1 0 0 米宽的防护绿带;
在省道两侧设置2 0 — 5 0 米宽的防护绿带。

工业园区外围均建设5 0 - 1 0 0 米防护性绿化隔离带
沿高压走廊和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主要市政基础设施按相关规定,控制合理的防护绿带。

至2 0 2 0 年规划期末,防护绿地面积将达到3 6 9 0 . 6公顷,占建设用地的8 .5 8 %。

( 4 )附属绿地规划
已建居住区逐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绿地率。

新建居住区,应严格按规范控制绿化指标,绿地率不低于 4 5 %。

小区级游园按人均 1 平方米、服务半径 2 0 0 米的标准安排。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4 0 %。

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以突出独特的地方植物景观,并与街景结合。

按照《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规定,红线宽度大于 5 0 m 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3 0 %;红线宽度在4 0 ‐5 0 m 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 5 %;红线宽度小于4 0 m 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2 0 %。

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 . 5m ;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 2 .5 m ;行道树绿带度不得小于
1 . 5m 。

( 5 )其他绿地
风景区与绿化开敞区:在风景区和绿化开敞区内要对各项建设进行严格控制,可根据各自功能侧重和自然条件,参考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设定建设控制条件。

水源保护区域的控制:加强中心城区域内松华坝水库、花庄河水库等水库水系、水源的保护,沿岸划定保护用地范围,作为绿化开敞区对各项建设进行严格控制,植树造林,涵养水源,禁止污染型项目建设,避免对水源地造成污染。

生态林地:对环绕城市周边山体,通过严禁开山采石、荒坡植树造林,开辟为 1 5 个“片林”,即城郊风景游览公园。

分别为西山风景名胜区、宝珠生态公园、筇竹寺—郊野公园、青山公园—西白沙河公园—长虫山生态公园、松华坝生态公园、野生动物园、呼马山郊野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牛头山森林公园、茶高山森林公园、张官山森林公园、松茂郊野公园、乌龙堡森林公园、尖山森林公园、马金铺森林公园。

湖滨生态湿地:在环滇池边通过恢复天然湿地、建设人工湿地、营造人工防护林带建设湖滨生态湿地区,形成中心城重要的景观绿地。

5 .树种规划
( 1 )基调树种
云南樟、香樟、滇润楠、滇朴、蓝花楹、冬樱花、云南拟单性木兰、川滇三角枫、银杏、枫香、华山松、云南栾树、天竺桂等。

( 2 )骨干树种
川滇三角枫、桂花、云南樟、鹅掌楸、云南樱花、冬樱花、垂丝海棠、枫香、苦楝、香樟、喜树、球花石楠、滇润楠、天竺桂、广玉兰、棕榈、加拿利海枣、老人葵、头状四照花、黄连木、清香木、小叶榕、石楠、红花羊蹄甲、水杉等。

( 3 )市花市树
市花为茶花,市树为滇朴、滇润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