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ppt
《咏柳》优秀PPT
爸妈在他乡,一周通过电话来了解我的 情况。 现在我 已经忘 记了当 时我是 一个怎 样的心 情。只 记得后 来妈妈 说打电 话给我 的时候 ,说到 一半我 就没有 声音, 开始哽 咽,说 很想他 们。后 来的我 听到这 样的话 也只是 笑笑, 也难免 会觉得 酸楚, 到底是 心里面 缺失了 一块。 时间与距离催生了代沟,也让这个距离 变得越 来越远 。
国学诵读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与柳有关风俗文化】 (1)中国古代民间有插柳迎春的风俗。寒食节,家家户户门前
常插柳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2)古人有折柳枝赠别亲友的风俗。折柳送别有两层寓意:其
我餐桌上的剩菜剩饭永远都不会有失宠 的那一 天,即 使隔天 饭桌上 有了很 新鲜的 菜品。 爸妈也永远是先去吃蔫了吧唧的剩菜。 而我是 永远不 会去把 我的筷 子涉及 到剩菜 。 妈妈从小给我灌输关于钱这个意识的时 候用了 金钱这 个词语 。
“为什么钱会被叫做金钱,因为是跟金 子一样 珍贵的 。”每 每买好 东西的 时候, 妈妈便 又会把 那一套 搬出来 对我说 教,最 后还不 忘加上 一句“ 你看, 这个社 会没有 钱,哪 里都村 部难行 呢。” 骄傲的 语气里 面,似 乎是对 自己省 吃俭用 的一种 表彰。 也许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之中与父母势必 是有一 场战争 的。也 许当我 六十岁 的时候 ,在他 们的眼 里我也 还是一 个孩子 。他们 无法接 受我很 快成长 的事实 ,所以 我们的 生活会 有摩擦 。大人 试图给 子女安 排他们 以后的 人生道 路,但 是殊不 知年轻 的人是 很骄傲 的。对 这样的 想法只 会嗤之 以鼻。
2015-2016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件:第10课《柳叶儿》(共41张PPT)
3、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是指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
“乐” “苦中带涩” ;因为柳叶儿曾救过我的命。
“乐”和“苦中带涩”是否矛盾?
不矛盾。 “乐”写的是那时“我”作为孩子的独特感受。 而“苦中带涩”是作者现在回忆起往事时心中的感 受。
4、抢柳叶儿吃,这本来是一件极苦的事, 但童年的“我”却感到无穷的乐趣。讨论: “乐”在何处?童年的“我”为什么会感到 “最乐”? 上树爬高 满足表现欲
乐
抢柳叶儿 吃柳叶儿
满足竞争欲 满足口舌欲
童年“我”的乐趣是爬树、抢柳叶儿、吃 柳叶儿,这是在特殊年代里的特殊经历,因为 当时“我”小,还不懂得生活的艰难,所以有 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但在今天看 来,这“乐”却是“苦中略带些涩”,是苦中 取乐而已。
小
结
柳叶儿,那在春天里,在微风中轻歌 曼舞的柳叶,在作者的童年生活中却是救 命的粮,也让作者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找 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然而今天,当作者 静静地回忆起那段岁月时,却“苦中带 涩” 。这种复杂的情感我想同学们在成长 的经历中也一定是有的。
咏柳诗句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6、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咏
贺知章
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千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叶儿
宋学孟
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五四学制(2024年新版)《4四季》共18张PPT)
冬
雪人( ) 雪花( ) 梅花( )
我会编:
(
),她(
(
),她(
(
),她(
)说:“我是夏天”。 )说:“我是秋天”。 )说:“我是冬天”。
Chūn
xià
春
夏
qiū 秋
dōng 冬
老师编诗歌
柳叶青青,他对小燕子说:“ 我是春天。” 知了歌唱,他对大树说:“我是夏天。” 落叶在空中飞舞,他打着转说:“我是秋天。” 梅花张开了笑脸,她笑眯眯地说:“我是冬天。”
我会编:
桃花( ),她对(
)说:“我是春天”。
(
),她( )地说:“我是春天”。
草芽尖尖, 他对小鸟说: “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小练习
夏
荷叶( ) 蜻蜓( ) 西瓜( )
秋
谷穗( ) 落叶( ) 枫叶( )
duì shuō
对
说
yè xi
叶
夏
dù
jiù
肚
就
shì yu n
是
圆
qiū xuě
秋
雪
dōnɡ
冬
叶秋 肚
左右结构
我认识的字中还有哪些是左右结构的字?
?
上下结构
草芽尖尖, 他对小鸟说: “我是春天”
春雨
沙沙沙,沙沙沙
小练习
( 尖尖 )的草芽 ( )的桃花 ( )的春雨
草芽( 尖尖 ) 桃花( ) 春雨( )
我会编诗歌
,他 天。” 说:“我是秋天。” 说:“我是冬天。”
作业超市:
1、小朋友们,你喜欢哪个季节?为 什么?和你的爸爸妈妈或者好朋友说 一说。
小学二年级作文《柳树》250字(共6页PPT)
二年级作文《柳树》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 月春风似剪刀。”我忽然想起 老师教我们的一首古诗《咏 柳》来了,这时我才想起来,是春
风,是二月的春风把柳叶剪出又细又
美的身段来。 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
也该爱护,可是有几位阿姨把柳树的
嫩叶掐了下来,我觉得这样做很
不好,我们不能像这几位阿姨一样, 要爱护树木。
二年级作文
柳树
250字
柳树
细 春天到了,柳树发芽了, 长的叶子和柔软的枝条在微 风中不停地摆动着,像是一位穿着 绿衣的仙女在翩翩起舞。柳树
那细嫩的叶子又细又长,是谁的巧手 把它裁剪出来的呢?
关键词:春天,柳树,发芽,细长,
叶子,柔软,枝条,微风,不停,摆动, 像是,一位,穿着,绿衣,仙女,翩翩起 舞,柳树,细嫩,叶子,巧手,裁剪,出 来。
东风小学二年级一班 畅童
关键词:东风,小学,二年级,一
班,畅童。
二年级作文《柳树》
心若有阳光,你便会看见这个世界有那么多 美好值得期待万条,绿丝,
不知,细叶,裁出,二月,春风,剪刀, 忽然,想起,老师,我们,一首,古诗, 咏柳,这时,起来,春风,二月,春风, 柳叶,剪出,美的,身段,树木,人类, 朋友,爱护,可是,几位,阿姨,柳树, 嫩叶,下来,觉得,这样,不好,我们, 不能,几位,阿姨,一样,爱护,树木。
二年级作文《柳树》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柳叶儿》课件 苏教版
骨瘦如柴
材料1:当外国记者来到内蒙古的时候,这里一片死 寂。没有绿色,树木光秃秃,连树皮也被剥净了。 所见尽是些已经不能称之为人的活尸首:“挂在他 身上快要死去的皮肉打着皱折,你可以一清二楚地 看到他身上每一根骨头……儿童们甚至更加可怜, 他们的小骷髅弯曲变形,关节突出,骨瘦如柴,鼓 鼓的肚皮由于塞满了树皮锯末像生了肿瘤一样。”
鼓鼓的肚皮
质疑 你觉得这两则材料与课 文给人的感受是否相同?
提问 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情的词 语除了“乐”、“美滋滋” 之外,你是否还能体会到深 藏在文中字里行间的别样滋 味?
※体验“苦涩”,咀嚼文味
请大家细细品 读课文,寻一 寻有关“苦涩” 的蛛丝马迹吧!
※鉴别“苦乐”,领会文韵
为什么用“乐” 来写一件极“苦”的 事
※ 少年不识愁滋味 ※ 苦中取乐 ※ 以乐写哀,
倍增其哀
三、铭记“柳叶儿”
群这 你 人世 可
界曾 还想 有过 这, 样 一
铭记那些“逝去”的记忆——依依杨柳青, 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你要相信,
如果不懂得珍惜,再绚丽的人生也会走向
悲凉!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份份还未吃完 被扔掉的饭盒;一个个穿着名牌服装还不断伸 手向家长要钱,向同学炫富的孩子;一位位坐 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却并不好好学习的学生。 假如你的朋友中上述情况,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请大家用“朋友,我想对你说……”这种句式 写一小段话。(不少于50字)
· ··
·
捋下来(luō)勒紧 (lēi)蒙蒙亮 (mēng)
· · ·· 攥干(zuàn) 一茬 (chá) 凉飕飕 (sōu) ·噌噌 (cēng) 微涩 (sè) 逞能 (chěng)
[咏柳ppt课件]咏柳ppt
[咏柳ppt课件]咏柳ppt咏柳ppt一:《咏柳》的课件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第2课《咏柳》。
教材分析:《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
教学目标:1、通过对诗古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学会4个生字,会认2个生词。
3,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感诗境——感知美。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
[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导入: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这轻快飞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柳枝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你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杨柳图)3、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
(学生答: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4、揭题解题:柳树真美啊,唐朝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咏柳》。
5、欣赏配乐朗读,学生感受古诗节奏。
6、自由读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7、突显生字,指出这些字是今天所要学习的生字,再让学生读字。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品味美。
1、指导学习第一、二句。
(1)通过预习,你读懂了哪些词的意思,学生交流后回答:(2)(放远看柳树的图片)大家预习得很充分,你们看到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3)多么婀娜的柳树啊,在诗人的眼中,她就像一位什么呢?是啊,诗人感叹((4)指名读。
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柳叶儿》课件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五指市红星学校 汪淑瑜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学习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童 年的“苦”与“乐”。
• 2.结合课文的语句,体会字里行间 的思想感情。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听读感知
1.课文围绕柳叶儿写了童年哪些往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作者从柳叶中嚼出怎样的味道?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品读探究
1.找出文中能表现“我”童年快乐 的句子,圈出重点词语,通过朗读, 体会“我”的快乐之情。
(自由朗读-小组品读-单数组展示)
2.划出文中能表现成年的“我”回忆 往事苦涩之情的句子,揣摩“我” 的心理,说说其中的苦涩之处。
(浏览课文-组内赏读-双数组展示)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骨瘦如柴的孩子
人们饥雨饿水盐城少市毓吃龙土路实不验地学校干饱涸穿吃吃不树野暖皮菜
回顾课文
请用“今天我读了《柳叶儿》这
篇课文,我想到了 ,我以后
将
。”的句式说出你学习这
篇课文的感受。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教师寄语
有人说:苦难是一笔财富。法国作家巴尔扎 克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 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垫脚石,对于强者 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绊脚石,是万丈深渊。”
品读探究
3.作者为什么用快乐的口吻去叙述 这一段辛酸的往事呢?
(小组讨论-小组展示)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柳叶》课件
吃 柳 叶 儿
生吃 说 谭 活 里 荣 微 活得 话 嘉 费 〄 运 笑 啊 好 尾 雯 40 3 〄 是 〃的 音 上 0 平 住 一 9 生总小元方在种 岁活 往 学 〄 米 杭 力 的吗 上 二 每 。 州 量 小? 翘 年 顿 外 下 孩” 。 级 都 公 沙 如 “ “ 〄 是 是 52 9 此我 你 活 大 公 5 岁 看现 想 泼 饼 厕 公 的 开在 过 爱 、 管 交 谭 就那笑 我是 种 〄 咸 理 起 嘉 们在 穿 爱 菜 员 点 雯 呢过 得 撒 就 〄 站 和 白每的外 这好娇粥月公公 种、〄。生厕谭
结合上面的内容,你认为作者的童年快乐 吗?你是怎样看待“我”当时的快乐的?
作者看似快乐的童年,其实深深烙上 了时代的痕迹, 因为那时的“我”还不 懂得生活的艰难,全家面临的处境。但 今天看来,这种“乐”的滋味是何等苦 涩啊。作者以“乐”衬“苦”,以“我”抢
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来反衬当年生活
在那个严重饥荒的岁月…… 1960年前后,全国大面积受灾,其中以 河北、山东、山西最为严重,占耕地面积 的60%以上。中国科学院一九八九年发表的 国情报告这样说:“按保守的估计,因营 养不良而死亡约15000000人,成为本世纪 中国最悲惨的事件之一。”
——
10月21日,一张《弟弟要睡了》的照片,一小时内被众多网友转发, 许多人称感动得想哭,还有人试图对口资助女童。记者联系到摄影 师卢七星。他称这组照片是7月29日他在凤凰山山江镇好友小学课 堂上拍到的.因为**闹困,正在听课的姐姐急忙抱起他。卢七星称, 女童父母外出打工了,家里爷爷奶奶要干农活,所以这个女童才带 着弟弟上课的,也因营养跟不上,所以小男孩的头看起来比较 大……
“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
柳叶课件
亮出风采:
赏析:本段采用了环境描写,用“湿润、清 凉、淡淡晨雾、平静”四个词展现周围环境 的静谧,富有诗情画意,为抢摘柳叶增添乐 趣。而“冰凉、咯嘣嘣、凉飕飕、阴凉”等 一组形容词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抢摘柳叶时 的苦:"你看什么?"我 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 做的。" 赏析: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一个太阳比作一个大樱桃,生动形象地 写出我极端饥饿下内心的真实写照,流 露出苦涩之味。
拓展延伸:加深领悟
请联系背景知识和自身经历 谈谈我们现在 应该怎样对待生活?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亮出风采:
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 一片湿润润的清凉。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后, 踩着村边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飘着一团淡淡晨 雾的小河边。河水缓缓地流着,平静得连一个泡沫 都没有......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 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 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衣服扣子开了, 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 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
亮出风采:
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来包菜包子, 里面还要再放一勺油。做这样的饭,全 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于是我拼 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 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 赏析:用夸张的笔法写出我吃得贪婪和 数量之多,突显饥饿的程度,侧面表现 生活的苦涩。
1960年,全国大面积受灾, 其中以河北、山东、山西 最为严重,占耕地面积的 60%以上
学习目标:
1. 诵读全文,理清思路,明确本文的线索。 2. 精读课文,通过品味语言体会分析生动的描写 中饱含的感情。(重点) 3. 通过了解背景体会本文所表现的童年之“乐” 和“苦中带涩”的思想内涵,懂得珍惜今天的幸 福生活。 (难点)
柳树绘画课件ppt
contents
目录
• 柳树简介 • 柳树绘画技巧 • 柳树绘画实例 • 创作与欣赏 • 实践与拓展
01
CATALOGUE
柳树简介
柳树的形态特征
总结词
柳树形态柔美,枝条细长且柔软,叶子呈披针形或线形,微风吹拂时枝叶摇曳,给人以优雅、柔美的感觉。
详细描述
柳树是一种落叶或常绿树种,其形态特征十分明显。它的枝条细长且柔软,常常下垂,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曲线美 。叶子呈披针形或线形,长度一般在5-10厘米之间,叶子的边缘有细锯齿,颜色深绿,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在微风的吹拂下,柳树的枝叶摇曳,姿态优美,是绘画中常用的表现对象之一。
02
CATALOGUE
柳树绘画技巧
线条的运用
01
02
03
线条的流畅性
在绘画柳树时,应尽量保 持线条的流畅,避免断断 续续,以表现出柳树的柔 美和自然。
线条的粗细变化
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可 以表现出柳树的层次感和 立体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
线条的方向感
注意线条的方向感,通过 不同方向的线条表现出柳 树的动态和生长趋势。
名家名作欣赏
郑板桥的《柳条百尺拂银塘》
01
此作品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柳树的柔美和坚韧,表现出作者对
柳树的深厚情感。
文徵明的《春柳图》
02
此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柳树的生机和活力,展现出春天的
美好和希望。
齐白石的《柳燕图》
03
此作品将柳树与燕子巧妙结合,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观
察的细致入微。
05
CATALOGUE
绘画技巧提升
通过不断练习和尝试,提高绘画技巧 和表现力,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和 审美价值。
七年级语文《柳叶儿》课件
复习重点:
掌握赏析生动语言的方法
复习难点:
运用生动语言去写作
复习回顾
1、给加线字注音 jiáo luō kāchā gēbēng sōusōu zuàn 捋 咔 嚓 咯 嘣 凉飕 飕 攥紧 嚼东西 2、本文主要写了哪些事,小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小时候人们生活非常艰难? 4、说说本文的主旨。
(二)、展示文采
运用本节课学习的使语言生动的方法, 将咱们这堂课中的一个小细节写出来,要 求100字左右,力求使语言形象生动。
教师寄语
同学们,拿“柳叶”当饭吃的日子早已经成为了历
史,今天,我们都在吃着美味加营养的饭菜,但老师 还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听一听当年人们“吃柳叶,挖 荠菜”的故事。这样我们或许就会懂得什么是幸福, 怎样才会得到属于我们大家的幸福! 也希望同学们好 好学习,把咱们今天学到的赏析语言的方法用到咱们 今后的作文中,写出好的作品来。
示例
“奶奶便把柳叶儿捋进盒里、筐 里,然后烧一锅开水煮,煮好后,又
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
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放上葱花、
盐…”
这几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的 方法,作用是具体地写出了柳叶
儿的加工过程,也说明柳叶儿确 实难吃。
温故知新
文中还有哪些语句也运用了动 作描写的方法,找出来在小组内
柳 叶 儿
宋学孟
赤眉二初中 张景星
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①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万条垂下绿丝绦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客舍青青柳色新
②碧玉妆成一树高,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 ④渭城朝雨浥轻尘, ⑤
羌笛何须怨杨柳
. . . .
,春风不度玉门关.
吹面不寒杨柳风
⑥沾衣欲湿杏花雨,
柳叶儿课件
2、我为什么会把太阳比作“肉做的”、“鲜红 鲜红”的大樱桃?分析较合理的是( ) A.因为我太爱吃大樱桃,看到太阳产生了幻觉。 B.因为处于饥荒岁月,非常希望吃上“鲜红鲜 红”的“肉做的”大樱桃,因而看到鲜红的太阳, B 产生联想。 C.为自己呆在树上找借口。 D.用谎话安慰三叔,不让三叔对生活失望。
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作者童年的快 乐?找出来,参照上题提示加以评析。
(四)三读课文——品悟情感。
• •
•
• •
• •
1.文章反映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你从哪些地方读出 来的? 饥荒的社会现实,,可以从文章第四小节读出来。 2.文章开头说柳叶儿“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后来 又说我吃的时候“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这 样写是否矛盾? 文章开头说柳叶儿“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是成年后 嚼柳叶儿的滋味, “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 那是童年时饥饿时的感受。 3.童年的“我”为什么感到“最乐”呢? 这是苦涩中的乐,能够显示自己的本领,能够帮助大人 们做他们做不到的事情,能够获得大人们的奖赏——吃 饱肚子。 4.作者对柳叶儿有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因为柳叶救过作者的命。是一种特殊的喜爱与感激之情。
用“抽”字能写出柳叶成长的动 态和柳叶较大的状态,而用“发芽” 却只写出了一个事实。“抽芽”体现 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 第10段中“冰凉、咯嘣嘣、凉飕飕、滴进、阴凉”等词 则写出了抢摘柳叶了的苦涩滋味。 • 第10段中,“我看痴了,三叔便仰头问我:“你看什 么?”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 把一个太阳比作“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的。” 此句 运用比喻修辞,写出了太阳鲜红的样子,写出我极端饥 饿,随时都想到吃。流露出苦涩之味。 • 第12段中,描写品尝柳叶儿的情形:“抓上一小把黑豆, 喝上几口粥,吃到了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用 夸张的笔法写出了“柳叶儿”的美好滋味,可见当时生 活是多么艰难. • 第13段说“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 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 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极言其饿,侧写生活的苦涩。
《柳叶儿》 ppt课件
主题:
体会“苦中带涩” 的思想感情,珍惜 今天的幸福生活。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叶儿》
读完下面这段话,联系我们今天的生活, 谈谈你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 时期。即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 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 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其间,全国各地旱灾、洪涝、 风雹、台风、霜冻、蝗灾、粘虫灾、鼠灾等各种灾害 交替出现,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使得在此期间因 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人口急剧增加,计3000 余万人,是八年抗战当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的1.5倍。 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 前的。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 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 难的一个直接因素。
精读第二部分,思考:
1、作者为什么对柳叶儿有特殊感情?课文是 怎样描述的?(背景)
2、“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为什么当时 感到“乐”呢?
3、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的描写生动?谈谈自 己的见解。
4、课文的语言饱含感情,你认为哪些句子包 含了这种感情?完成探究·练习二
1、 “柳叶儿救过我的命”,点出了作 者对柳叶儿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
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
奔去。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 掌,招呼我,欢迎我。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
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九年级语文 《柳叶儿》课件
凉飕飕
噌噌
微涩
逞能
(chěng)
齐读课文—
作者对对柳叶儿有怎样的 特殊情感?
感
激
数据1: 1942年,中原110个县遭遇饥荒,只有1000万 人的河南省,饿死300万人,另有300万人西出潼 关做流民,沿途饿死、病死者无数。也就是说, 单河南一个省就整整减少了2/3的人口。
数据2: 1958年至1961年中国的大饥荒是人类历史上死人最多的 一次。中国科学院1989年发表的国情报告这样说:“按保 守的估计,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约1500万人,成为本世纪中 国最悲惨的事件之一。”
数据3: 19世纪70年代中国遭受一次严重的灾害,有人称,这次饥 荒使中国死亡总人数在900万——1300万人。(据我国有 关资料记载:19世纪70年代,中国华北大旱死亡1300万 人。
抢 柳 叶 儿
抢 柳 叶 儿
吃 柳 叶 儿
少年不知愁滋味!
学了这篇课文,你最想对今 天的同龄的小伙伴说些什么?
教师寄语: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柳叶 的那个时代吧!因为柳叶时 代的情感熏陶了我们的灵魂 ,丰厚了我们的思想积淀。 但愿它能刷新我们的人生底 色。珍惜现在的生活,用真 正的幸福装点自己的人生!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诵读,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特 殊的情感 2.能力目标:学会由浅入深逐层鉴赏文章主旨 3.情感目标:了解课文“乐”和“苦中带涩” 的感 情的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生字学习:
捋下来
攥干
(luō)
sōu)
(zuà n) ( cēng)
一茬
(chá ) (sè )
《有趣的树叶》PPT课件幼儿园微课
学生对本次微课感受反馈收集
学生对树叶的认知程度
通过提问和互动环节,了解学生对树叶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对微课形式的接受度
收集学生对本次微课形式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和完善后续课程 。
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收获和感悟,提出问题和困惑 。
相关资源推荐及后续学习建议
相关资源推荐
光合作用定义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水和二氧 化碳,通过叶绿体转化成有机物和氧 气的过程。
树叶结构
光合作用过程
在阳光的作用下,树叶中的叶绿体吸 收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葡萄 糖和氧气。这个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 反应两个阶段。
树叶表面有角质层、气孔和细胞等结 构,这些结构使得树叶能够吸收阳光 和二氧化碳,同时排出氧气和水分。
主题
《有趣的树叶》
背景
秋天来临,树叶变色、飘落,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观察材料。通过本次 微课,引导孩子们发现树叶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了解树叶的基本特征、种 类和生长过程。
能力目标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比较 、分类和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 爱,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
《有趣的树叶》PPT课件幼儿 园微课
汇报人: 2024-01-10
目录
CONTENTS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树叶的种类与特点 • 树叶的奥秘与趣味知识 • 手工制作:创意树叶画制作教程 • 互动环节:观察、寻找和分享有趣的树叶 • 课程总结与延伸拓展
01
CHAPTER
课程介绍与目标
微课主题及背景
《咏柳》PPT优秀课件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zhuāng)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 二月春风似剪(jiǎn)刀。
yǒnɡ
咏柳 赞美柳树
猜一猜“咏”是什么意思? “咏”是赞美、歌颂的意思。
咏鹅
赞美白鹅
咏梅
赞美梅花
你能用“咏”组词吗? 歌咏 咏唱……
贺知章
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 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 (今浙江萧山)人。主要作品: 《回乡偶书》《咏柳》等。
顽强生活。
送别 隋·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课后思考小任务
想一想: 1.你会如何记录春天美景呢? 2.背诵《咏柳》。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万条绿丝带。
jiǎn
剪
部首:刀 结构:上下 组词:剪刀 剪纸 造句:哥哥拿着剪刀剪纸。
bì
碧
zhuāng
妆
lǜ
绿
sī
jiǎn
丝剪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学思考我能行
思考: 1.“碧玉”和“丝绦”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2.是谁“裁出”了柳树的细叶? 3.它还能“裁出”什么呢?
你能在诗中找到答案吗?
二月春风似剪刀。 ——比喻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细长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似剪刀”的春风还能“裁”出 什么美景呢?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细长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贺知章
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柯勇
宋学孟
思考:
1、请按“课文讲了一个( )的故事”的句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作者这 样写有何用意?
课文主要讲了在饥荒年代 里,“我”和三叔抢摘柳叶儿充 饥的故事。抒发了“我”对柳叶 儿的特殊感情,启示我们珍惜现 在的幸福生活。
片段练习:
今天,树叶、野菜依然是人们餐中的美 食,但与文中的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请 你以谈吃树叶、野菜为话题,书面发表自请同学们小组合作, 找你 认为写得生动或精彩的句、段,说说它好在哪里?
• 1、第8段中写爬高的一连串动词:“甩、飞、爬、抱、 摇、摆、溜”写出了“我”幼时的淘气,也为下文“我” 爬高摘柳叶埋下了伏笔。 • 2、第10段中用“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几个词展 现周围环境的静谧,富有诗情画意为抢摘柳叶增添了乐 趣。而“冰凉、咯嘣嘣、凉嗖嗖、滴进、阴凉”等词则 写出了“我”抢摘柳叶的艰辛。 • 3、“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形象比 喻,写出“我”极端饥饿,也流露出苦涩之味。 • 4、“抓上一小把黑豆,喝几口粥,吃到一个豆儿,满 心里香得不行。”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柳叶儿的美好 滋味,可见当时生活是多么艰难。 • 5、“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 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 面的肠子会淌出来。”说明当时“我”经常挨饿,有吃 饱的机会决不错过。也从侧面写出了生活的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