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论(复习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音乐教育的 10 个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

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理解的过程就是一种美德。以往的教育不注重审美,只注重唱对旋律,如今注重音乐审美。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

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3、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

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4、注重个性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

5、重视音乐实践。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所有的音乐

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鼓励音乐创造。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

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7、提倡学科综合。音乐的教学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如音乐

与舞蹈,等艺术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8、弘扬民族音乐。应将我国个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

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9、理解多元文化。我们应尊重多元文化,应对不同的民族文化表示理解和尊

重,在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10、完善评价机制。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

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应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次,可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形式。

(二)中小学生音乐审美心理主要特征。

1、音乐感知。音乐感知即是音乐的感觉和知觉,它是指学生在进行音乐是审

美活动时,对特定的音乐现象的感觉和知觉,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感知或知觉是指对客观事物表面现象的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音乐的感知内容包括个体对音乐的整体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要素的感知能力。小学低年级处于“写实性”的高峰;小学高年级由于知识和见闻增长,思维和感情的发展,对音乐的旋律美有了进一步的感知;中学生可以从音乐的审美价值等对音乐作出评价和判断;高中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是叫敏锐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审美要求,能按自己已有的审美标准对音乐作品作出较准确的评价,能主动进入一些音乐作品的内部,探索其内涵。

2、音乐情感。情感是主体对于外界刺激所持态度的心理反应,音乐情感是

指伴随着个体的音乐审美活动而产生的特定的情绪活动和情感上的共鸣。即音乐情感是个体对特定的音乐音响产生的相应的态度和内心体验。不同的音乐,对人的精神具有不同的影响,对于塑造人的精神旗帜、个性特征、品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学生的音乐情感的发长受到其身心发展的制约,尤其是中学生的学习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展,社会交往加深,字我意识和成见意识增强,这些因素使他们的情感活动也逐渐从肤浅向深化方面发展,审美意识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手生活经验的局限,他们的情感出在动荡而不稳定的状态,小学低年级学生音乐情感体验具有较强的情绪性的特点,起喜怒哀乐于色,且易于变化,一般到了中、高年节的而听才能在音乐审美活动中,有意识地表达思想感情,并假如情感色彩。中学生的音乐情感及音乐审美体验比小学阶段往往更丰富,更深刻。

3、音乐思维。中小音乐思维是指个体在音乐现象(或行为)的见解的和概

括的反映中,以音乐感知为基础,以智力操作为手段,对相应音乐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是认识的高级阶段,音乐思维能放映音乐及相关事物的本质和他们的规律性联系。音乐思维具有创造性,独立性,概括性,并存在着各体差异,在音乐教育与教学中,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的音乐思维,对于其音乐活动的内容、音乐行为的内在联系和音乐活动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小学阶段的学生最先和最容易掌握的音乐思维就是音乐动作思维和音乐形象思维,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从对音乐要素的综合感知和情感体验上去想象,而想象和

联想是人们的重要思维活动。青年初期都能从音乐实践及情感体验中丰富自己的音乐感性形象,音乐抽象形象,逐步掌握和使用音乐思维。

4、音乐兴趣。兴趣,它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肯定的情绪态

度,音乐兴趣是指个体对音乐或音乐的某方面内容具有积极和肯定性的积极反应,这种反映是与个体对音乐的情感相联系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巨大动力。中小学生的音乐兴趣都具有容易激发,但也不易持久,不易稳定的心理倾向。由于音乐兴趣是中小学生音乐审美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师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激活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是十分重要的。

㈢国外音乐教育体系。

一,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创建了“体态律动”教学法。

·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音乐是人类情感的反应。

·达尔克罗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而音乐中的技巧仅仅是艺术表现的一种手段。

·体验音乐、体验情感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宗旨。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主要是由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创作三部分内容组成。

达尔克罗兹体系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1 、体态律动,即是由身体对音乐做出相应的反应的练习,是达尔克罗兹教育体系中最著名最有成效的部分,其目的主要在于训练学生有效地利用听觉与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体态律动教学特点:⑴要求学生以自身身体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体态,再现所听音乐。⑵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感受。体态律动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运动去感受音乐的各种要素,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敏感。⑶注重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训练。体态律动教学是从音乐入手,让学生去聆听音乐的变化来进行律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记忆与抑制能力。(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欲望和能力,不但强调教师即兴演奏音乐,同时在训练学生和乐动作时常常也是要求学生即兴创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