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八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方

式的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教学难点: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学时:6学时

第一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也就是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但是,“经济增长”这一概念是一个包含深刻而丰富历史内涵的范畴它既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又是一个具有历史阶段性的范畴;既是一个国际一般性的概念,又是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范畴。库兹涅茨在其获得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中对经济增长下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向它的人民提供种类繁多的经济商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这个增长中的能力,基于技术改进,以及它要求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的相应调整。”

经济发展的含义

经济发展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讲和改善,它是连续的动态的,伴随着生产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化的经济增长过程。具体地说,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1)经济数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通过增加投入或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产出,构成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3)经济质量的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程度,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1、经济增长包含在经济发展之中,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如果没有产出量的一定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便失去物质基础。没有增长便不会有发展,一定阶段的经济发展,总是表现为经济增长的一定状态。

2、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延深和扩展,人类经济生活的每一历史性进展,又总会带来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西方经济学只是强调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认为经济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由不发达对方的过程中的问题,而发达国家面临的不是经济发展而是经济增长问题。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其实,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既有经济增长问题,又有结构变动、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经济发展问题。

3、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量的增长,经济发展不仅有量的增长,更注重质的提高。经济增长了不一定就有经济发展,有时会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必须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又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必须注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着眼于总体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经济效益的提高,人们物质福利的改善,等等。要注意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既保持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又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社会主义经济增长速度的意义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要求有一定的增长速度。速度问题,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他要求社会提供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这就必须使社会生产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是人民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人民满足需要的程度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只有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人民生活的提高才有可靠的物质保证。

2、经济增长速度,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我国近代的历史和当今世界的现实都清楚表明,经济落后就会非常被动,就会受制于人,就没有地位。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如果我国经济发展慢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长治久安就会遇到极大的困难。因此,速

度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二)经济增长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比例和效益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在社会化生存条件下,社会两大部类生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些比例关系的协调发展,是加快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如果国民经济的一些重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经济建设就不能顺利发展,也就不可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即使暂时上去的速度也要掉下来。例如,1958年开始发动的“大跃进”,尽管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了惊人的高速增长,但是由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结果欲速不达,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全国人民深受其苦。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一再告诉我们,不能离开比例平衡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国民经济的各种比例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我国强调国民经济之间的比例和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这种比例关系要体现一定的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总是出现某种不平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应及时发现和加强薄弱环节,及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积极实现新的平衡,以使国民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速度。如果单纯强调比例,过于求稳,只能保持静态平衡,国民经济可能停滞不前。目前,我国经济已摆脱了长期以来的不平衡状态,进入了相对平衡时期。在平衡时期,经济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突破,才能实现经济较快的增长,而这种突破不是很容易的,往往需要对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进行较大的调整,对国民经济的各种比例关系重新调整。虽然这样可能会暂时是经济的增长速度比前几年慢一些,但只有实现了新的比例关系和新的结构水平上的平衡,才可能进入新一轮持续健康的快速增长时期。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中,还必须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经济范畴。速度是指一定的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在通常情况下,较好的经济效益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增长速度。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也就谈不上效益良好。速度本身包含着对效益的一定要求,效益本身也包含着对速度的一定要求,两者是同一的。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又不完全一致。经济增长速度所反应的是产值、产量等指标动态上的比较,而经济效益是劳动投入与有用成果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速度并不一定体现劳动投入的节约程度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如果在一定时期,劳动投入增长的幅度大于产量、产值增长的幅度,即使经济增长速度很快,经济效益却降低了。如果生产的产品不符合社会需要,积压在仓库里,造成严重浪费,也就没有经济效益,甚至产生负面效益。

我们要求的速度应该建立在提高产品质量,讲求产品适销对路,降低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提高资金效益和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即要建立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必须坚持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既要充分认识经济增长速度的紧迫意义,迅速发展生产力;又要强调提高经济效益,切实把全部经济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始终不渝地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争取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新时期的发展,应该是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也就是说,实现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发展,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的发展,就意味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总之,在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比例、速度和经济效益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三更为重要因素。它们既统一,又矛盾。要坚持速度、比例与效益相统一,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的基础上努力争取较快的速度。

三、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一)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经济增长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因而决定和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也是纷繁复杂的,它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等。

1、投资和投资效率

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是推动以国经济增长的综合作用力。其中,资本的投入(即投资)往往被称作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投资对一国经济增长表现为两方面的推动作用:(1)投资数量的增加具有乘数效应,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根据投资的乘数原理,初始投资经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所带动的收入增加额会数倍于初始投入本身,从而提高一国的国民经济水平。(2)投资效率的改善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长久动力。在投资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善投资结构效率也会引起一国经济的增长,而且这才是保证经济高质量持续增长的长久之计。

2、劳动力供给与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投入要素,其中供给及生产率的变动对经济增长也具有明显的影响。

(1)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的增长对经济增长呈正效应。劳动力供给是指适龄的劳动人口量,其中包括原先存在的待业、失业人员和由于人口自然增长而新增的劳动力。劳动力供给涉及供给数量和供给质量两个层面:(1)从劳动力供给数量上看,在资本等生产要素固定不变时,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增加会直接引导其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的提高,从而促

进经济增长。但是,劳动力的增长并不是无限的,他是受到社会人口总规模和单个劳动者劳动供应量的限制,因而对经济的拉动是有限的,只适用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2)从劳动力供给质量看,劳动力供给质量(表现为劳动力素质)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和影响作用日益明显。在各国经济发展的中后期,简单劳动量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小,而高素质劳动力的作用则越来越大。当今时代,可以说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往往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各国的经济增长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供给素质上的差异。

(2)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劳动生产率提高表现为劳动力的一定投入使用所能产出的产品数量的增加。这种增加,就微观而言,取决于劳动者积极性、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就宏观而言,取决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由于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较为复杂,因而难以简单地量化为若干经济变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它对经济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3、自然资源的数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自然资源的数量。

(2)自然资源的开发。

(3)自然资源的加工。

(4)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4、科技进步及其应用程度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科技进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2)科技进步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产值已直接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5、制度或体制

制度或体制(包括产权制度、市场制度、分配制度等)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制度或体制安排不仅会改变收入分配状况,而且会改变经济中资源的使用效率及其潜力。世界各国在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通过采取变革旧制度或通过建立一种新制度或新体制来解放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6、国际经济的参与程度

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还受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状况的制约。一国经济发展可以突破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的限制,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国际国内两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12通信技术:李壮壮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确 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 在这60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即使在当今的次贷金融危机下也能稳步前进。 虽说现在的结果是十分美满的,但这60年间我们走过的道路却是十分崎岖的。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 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大改造,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吃大锅饭,是情有可原。但与此同时,这种经济制度确实没有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于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逐步确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表明,一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方面内容缺一不可。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根据"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一切符合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应当大胆地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所用。 这是在我们当今生产力水平下的必然趋势。等我们实现了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实行公有制,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达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人力物力的合 理分配,社会欣欣向荣,人们和谐相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建国之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初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它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当时我们理论上都普遍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客观上,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薄弱,现代工业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的集中全国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而且当时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管的过死,权利过于集中,分配中平均主义过重,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它也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至于在

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简析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姓名:LWJ 学校:河北大学 学院:研究生院 年级:2013 专业:区域经济学 学号:20130092

一、区域经济增长 (一)含义 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二)衡量标准 衡量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区域经济增长率。衡量区域经济增长除了测算增长总量和总量增长率之外,还应计算人均占有量,如按人口平均的区域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区域经济增长的核算通常依靠GDP、GNP等统计数据。基本方法一般以本年度的GDP总量对比往年的GDP总量,而得出经济增长的百分比。 (三)具体要求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就是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而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益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四)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投资、劳动和技术进步。 1.投资 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50%以上。我国过去25年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增加、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促成的,投资增加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在1980年接近30%,2002年突破40%,2003年达43%(许小年,2004.),因而投资增加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劳动 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能否步入高级化良性发展轨道,关键在于它是否拥有足够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和运用新技术的人力资源,也即是否具有足够的科学家、工程师等高级人才资源。世界银行专家的研究表明,增加教育投资,从而使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长9%。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强调:“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我国近年来的“孔雀东南飞”现象就与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有着必然的联系。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他们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在为经济发展的生产增长和转变过程提供重要的投入。鉴于这种双重角色,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便不再简单。自二战以后,由于资本主义面临严峻的挑战,新独立国家的人口迅速膨胀和经济长期落后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目光。 许多理论表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有负相关关系。1956年,纳尔逊在他的“欠发达国家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中提出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人口增长率的提高,并且一旦人口的增长超过收入的增长,人均收入便会下降并必然导致陷入一个低水平均衡陷阱。同年,赫茨勒出版了《世界人口的危机》。在该书中,他认为人口增长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尤其对于那些现代化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不发达和人口压力是并存的。寇尔和胡佛在1958年的研究分析了人口增长对人均收入的影响,也认为人口的迅速增长对经济发展有严重的负效应。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一些机构报告也认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但是,相当多的学者不同意上述的观点,他们更多地强调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凯恩斯认为人口增长从上升到下降或静止的转变,将给经济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库兹涅茨在1966年继续总结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好处:刺激需求和投资、促进发明和技术改进、利于形成规模经济等。伊斯特林在库兹涅茨周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人口、劳动力和经济增长长波理论。19世纪70年代后期,博塞鲁普提出“人口推力假说”,认为人口压力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和传播,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西蒙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最为系统的理论研究,他认为,从长远来看,人口适度增长则比不增长和增长过快都更有好处。 除了上述两派学者的截然不同的观点之外,还有许多学者更多地强调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复杂性。比如坎南的适度人口论、库兹涅茨关于人口变量和经济变量之间的直接的因果关系可能相当有限的观点。另外,美国人口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提出:在多数发展中国家,较慢的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要对此做出严格的定量评估却十分困难,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纵观经济学家们有关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不难发现,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对于经济发展的过程来说,具有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那么,如何来区分人口增长到底是促进还是阻碍经济的发展呢?首先,需要对人口增长的速度作以界定。人口增长的增长速度,宽泛意义上而言,可分为过度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和适度增长。不同的增长速度与模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虽然由于人们对人口与经济关系之间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人文背景又无法一概而论,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2014-03-21 10:12:00 来源:新华网[打印][关闭]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1978年,国务院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此,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0年底 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 1992年初

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从理论上冲破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束缚,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理论基础。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93年,《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中国的宪法。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明确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经过三个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答案整理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答案整理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①收入水平低下;②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③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 ④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⑤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隐蔽性失业显著;⑥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⑦生态环境恶化;⑧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⑨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 2、发展经济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的 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发展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二战后两种制度竞赛、国际机构的成立、发达国家经济的繁荣等。 3、发展经济学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每 个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分别有什么特点?答:三个阶段:①形成与繁荣时期,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特点有: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等少数几个问题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具有反新古典主义的倾向、强调内向发展战略、受结构主义的影响、

热衷建立宏大的理论体系;②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特点有: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重新确定发展目标、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重新强调和论证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强调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国别研究;③新制度主义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特点有:影响发展的制度因素受到重视和强调、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应用、新增长理论的兴起、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注社会资本的作用。(预测为A卷的论述题) 4、试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之间 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之外,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和产品构成的变化与质量的改进,分配状况的改善和贫困的下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异同——小论文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都是经济学范畴的两个术语,二者联系紧密,但又不相等同。认清和把握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本文拟通过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论述来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对我们认识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概念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间内商品和劳务的生产能力的增长。 经济发展是指—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口平均的实际福利增长过程,它不仅是一种财富和经济机体量的增加和扩张,而且还意味着其质的方面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创新,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 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联系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 1、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增长就不可能有发展,经济增长是推动经济发展必要的物质条件。 2、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前者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后者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共同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 3、二者相互包涵相互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

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好快省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等。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与资源和环境协调理论、增长代价理论、生态发展理论)等。 2、衡量指标不同。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量、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人均GDP等。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如城市化水平、居民居住条件、人均预期寿命、政府廉政指数等;教育发展指标,如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贫困发生率等;环境指标,如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 3、目标取向不同。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增长侧重于经济数量的扩张,着眼于经济的短期变化;经济发展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善,着眼于经济的长期变化。 4、实现路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是在增长中求发展,增长以快以多为先为重,发展为后为轻。而经济发展方式是在发展中求增长,发展为先为重,增长为后为轻,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使社会结构得到改善,必须从发展中求增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摘要:本文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由开国时的计划经济转为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列举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些重大成果以及目前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中国梦 自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上宣布新中国成立起,我国便进入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时代。然而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的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多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在这60多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虽然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果是美好的,但是我们走过的路却是极其崎岖困难的。 一、中国经济由斯大林经济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转变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和大资本家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然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有进一步发展与它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才能最后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其中心任务就是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鉴于当时的社会基础,党中央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提出了我国在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也就是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内容是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694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加之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逐步走上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的是以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1]。当初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它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当时我们理论上都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社会主义经济

(1)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 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利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2)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初期任务的完成,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 (3)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 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由于存在这些弊端,所以在原有体制下,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和职工都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4)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经济体制,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6.2、为什么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其原因在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分工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并没有消除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局面仍然存在。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而且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目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国际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已经不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来求得自身的发展,世界经济通行的是市场经济,我们要与国际经济接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否则,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政企不分,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的原有经济体制。建立起能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以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由于我们进行了市场取向改革,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事实证明,凡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增长就较快,经济效益就比较高,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就比较大,社会发展态势就比较好 新中国成立60年,粗粗划分一下,可以说前30年属于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后30年属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当初为什么会采用计划经济体制,这在当时国内外历史条件下有其必然性,而我国在30年前之所以选择改革开放,也同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列宁曾说过,只有到了老百姓不能再照旧生活下去,执政者不能再维持政权的时候,革命或变革才会发生,我国自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活了30年,走到了非变革不可的尽头。 “短缺经济”曾与我们相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李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理论成果。在这一理论建立过程中,党逐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了史无前例探索。 建国以后,中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中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遇阻停滞不前。 一直以来,不论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者还是马克思主义者,都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与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突破,使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78年到1984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1984年到1988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合法地位。第三个阶段从1989年到1992年,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将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论述。 第一个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崭露头角。在改革开放30年前后,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国内外的专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有国外专家说,中国走出“文革”非常轻松,好象是一场愉快的郊游。相比之下,东欧国家为摆脱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就像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暴力的长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客观上说,这种体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其弊端也一目了然。 第一,以单一公有制为主体,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公有制的纯度越高越好,当年,人民群众多养几只鸡或者几只鸭都不行,片面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影响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积极性。第二,经济决策权集中于政府,企业自主权非常有限。有文章提出,我国大部分企业买个桌椅板凳,安装个电话都需要层层上报,经由行政机关审批才能落实。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也要由行政部门来决定。第三个弊端就是资源配置无视市场的作用。对这些弊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逐渐显露,这个时候,党中央领导人就已经意识到市场的重要性。在中共八大上,陈云同志也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要的意思是说,不要搞纯而又纯的计划经济,给市场、给个人一点自由度。 在“文革”结束之后,大家对这种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刻反思。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当中,谈经济方面问题时说到,要靠供求法则来解决问题,要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显然已认识到市场的作用。1980年初,国务院成立了一个体制改革办公室形成了一份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改的意见,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里面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当时提商品经济的比较活跃。 第二个阶段,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阶段已经明确承认了市场经济的合法地位,时间大致是从1984年到1988年。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这个文件能过顺利通过,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生产方式转变后的发展必然。第一是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活

关于新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1949—2019)的探索-8页文档资料

关于新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1949—2004)的探索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2003年GDP增长9.1%,GDP总量达到11.6万多亿元,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国际经验反映:进人人均1000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国家加快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起点,也是矛盾凸现的时期。①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过程中,资源约束的矛盾正在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各种利益摩擦也在加剧;就业、“三农”、金融问题累积,等等。这表明我国步人一个新的增长阶段,面临重大战略调整。在这样的时刻,回顾中国经济历史上的增长与发展,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现存的矛盾与摩擦,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了解“路径依赖”可能带来的障碍。从而对于适当地把握战略和政策均将有所裨益。 一 关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发展,目前已有连篇累牍的著作和论文。其中关于阶段划分标准不同。例如从五年计划的角度、经济体制变革的角度、党和国家关于经济重大决策的角度、中外经济关系变化的角度,等等。不同标准所划分的阶段多少和起点终点也有所不同。在这些标准的背后,实际上均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生产要素形成与配置方式的制约。 面临新的增长与发展阶段,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我们尝试从国民

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简称要素形成)、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简称要素优配)、知识和技术创新(简称要素创新)三个层面,大体概括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大体以20世纪80年代前期为界;后两个阶段大体以20世纪末一21世纪初为界。每两个阶段之间的界限,不像重大决策颁布或五年计划起止那样具体到某年某月某日,阶段划分是指其主要特点的变化,各个阶段之间有所交叉和过渡。 二 1952年,新中国经济恢复到战前最好水平时,零星的工业企业、占工业产值72%的手工生产、残缺的产业结构、畸形的工业布局等现象表明,中国的工业尚未形成规模和体系。与任何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工业化初期也面临工业化所需生产要素匮乏的所谓发展性短缺问题。这些生产要素包括货币资本、有一定素质与技能的职工、工业原料和土地、机器设备、以及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尤其中国在遭受了割地赔款、经济掠夺和多年战乱之后,就更容易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即:低收入导致低储蓄,而低储蓄又造成低投资,从而无法跨人工业国家的行列。 我国的要素形成阶段,由于底子薄、基础差、遭受国际封锁,经历得十分艰苦。为了建立大国所必需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工业建设,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强化积累、压低消费,来保证建设与开发。在体制上,以单一的公有制取代了多种经济成分;在决策上。以国家和集体的公共决策取代了企业和个体的选择。在要素形成的初期,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具名收入、财政收入和产业结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制度、历史和区位、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市场意识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产生和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两面性,会对经济社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所以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影响对策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特征 1、经济总量差距明显 2、产业结构水平东部领先 3、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悬殊 4、地区财政收入比重不平衡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6、基础设施: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部门的成本和效益。当前,我国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为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不仅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外来资本进入中西部地区。 7、市场意识:东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思想观念相对超前,市场意识较为浓厚。中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具有起点低、起步晚、进展慢的特点。市场意识淡薄,是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原因。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积极影响:(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4)存在一定程度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经济势差,使经济发达地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 (5)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使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实现最优配置。 2、消极影响:(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浅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状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92057194.html, 浅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状况 作者:刘沙沙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9期 摘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一场制度变迁,它成功地实现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转变,并促进了经济的极大发展。本文分析了建国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当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指出现今中国仍然需要进行不断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制度 是什么在维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从发展的轨迹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制度变迁。但在改革中不断出现新生事物,没有范例可借鉴,所以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制度和理论都要创新。 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从1979年到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重点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城市,主要是围绕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进行改革试点。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改革的重点转入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各种体制进行了初步改革。同时,在农村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商品经济。 改革开放不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否定,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回顾改革历程,从总体上调整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调整了中央和地方、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给国民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加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第一,经营机制方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着眼点在于增强城乡公有制基本单位的活力。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使农民的劳动成果同劳动报酬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改革,重点是调整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强化责任。过去那种国营企业基本上是行政单位附属物的状况已经得到改变。 第二,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社会分配结构方面,改革已经打破了过去那种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促进了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有优势,发挥主导作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分析_张馨之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分析_张馨之第26卷第1期2019年 2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 RCH AN D DEVELOP M EN T V ol. 26 N o. 1Feb. 2019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分析 张馨之, 何江 1 2 (1.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广州510640; 2.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广州510410) 摘要:近年来, 空间思维和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了1990~2019年中国341个区域单位人均GDP 增长速度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 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发展差距的演变 过程。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必须强调空间因素的重要性,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深化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而且可以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丰 富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地区经济;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空间相关性; 空间异质性; 中国 中图分类号:F061.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O 2363(2019) 01O 0035O 05 近年来, 空间思维(spat ial t hinking) 在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1]。与此同时, ESDA (ex -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2~3]等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取 得了长足的进展, 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产生了不少具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 [4~6] 内空间相关的整体趋势, 一般用M oran . s I 统计量[8]来测度, 计算公式如下 N I t =@ S 0 N N E E w i j (X it -i=1j =1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增长 2、经济发展 3、科学发展观 4、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5、可持续发展 6、经济发展 二、选择题 1、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 A 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B 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 C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D 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 2、当前,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容包括() A 加强农业基础 B 优化工业内部结构 C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E 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 3、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核心是处理好() A 积累与消费关系 B 投入与产出关系 C 速度与效益关系 D 数量与质量关系 4、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 A 各地区经济的同步增长 B 经济与社会的均衡发展 C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技术进步 D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和资源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

A、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 B、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稳定 C、侧重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 D、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 A 发展循环经济 B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C 新型工业化道路 D 发展信息化产业 7、2005年经济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是()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妥善处理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关系 C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D提高发展速度 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是() A 调整经济结构 B 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的转化 C 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D 引入国外先进生产技术 9、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是() A 计划生育B经济建设C环境建设 D 可持续发展 三、简答题 1、简述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的关系? 2、简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 3、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 4、宏观经济调空的手段 5、收入分配政策的具体实施措施主要有:

第四章 经济增长理论

第四章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发展理论的影响,熟悉线性阶段模型,为以后的分析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哈罗德-多马模型 索洛-斯旺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剑桥增长模型 新增长理论 制度内生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教学时数 6 第一节哈罗德-多马模型及其对发展理论的影响 一、H-D Model 1.哈-多模型的基本思想 2、基本理论特征 是对凯恩斯理论的长期化和动态化。 二、哈罗德-多马模型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H-D模型的局限性 第二节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一、Solow等人对HD模型缺陷的分析 二、Solow-Swan Model 1.基本假定 (1)资本与劳动存在着替代关系,即K-L比率和资本-产出比率是可变的。 (2)产出的增长主要由K和L两种生产要素来推动,但K与L的边际生产 率都呈递减趋势。 (3)市场价格机制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市场存在完全竞争。因而劳动和 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分别决定工资和利润,资本和劳动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4)不存在技术进步。 2. 模型 ? ? ? ? ?? + ? ? ? ? ?? = ? = L L K K Y Y Gβ α 3、结论 经济的增长率等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乘以它们各自的产出弹性系数之和。 由于投入要素的价格和比例是变动的,资本与劳动可以互相替代,因而经济增长可以消除内在的不稳定性(通过资本-劳动比例的调节来改变资本-

产出比例,以增加经济增长率的可调节性和稳定性,克服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刃锋”问题。 或: 其中: k n k k f s) (δ + ?+ = ) ( s = 储蓄率, n = 人口增长率, δ是用于固定资产的折旧, k = K/L = 人均(劳均)资本量, △k = K的增加量, f(k)= Y/L = y =人均(劳均)产量。 人均储蓄的去向 (1)人均资本k的增加,每个人所配备的资本设备更多,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Capital-Deepening (2)每一增加的人口所配备的人均应该得到的资本和用于弥补固定资产损耗的资本(n+δ)k,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Capital-Widening 经济含义 模型表明,一个经济社会在单位时间内(比如一年)按人口平均的储蓄量被用于两个部分: 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ΔK,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资本的深化,即使每个劳动力配备的资本量增加); 另一部分是为新增加的人口配备按原有的人均资本配备设备nk(资本的广化,即让资本存量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政策含义 此模式也包含着促进人均收入增加的政策含义: 一是提高总产量; 二是提高储蓄率; 三是降低人口出生率。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 稳定增长的条件 经济增长的稳态 结论 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一条稳定的均衡增长途径,就长期来说,国民收入的增长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无论最初的资本—劳动比率如何,经济活动总是趋于一条均衡的经济增长途径。 重要推论 对某一国家而言,无论储蓄率有什么变化,最终总产出的增长率总会稳定下来,与该国的人口增长率相等,从而使人均收入稳定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对不同的国家而言,无论他们的储蓄率有多大差别,在长期中总产出的增长率也都会与各国的人口增长率趋于一致,各国的人均收入增长率在长期中都为0,只在人均收入水平上有所差别。这就是所谓“趋同假说”。 引入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 基本方程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随着时间的变化一个国家的实际产出(GDP)的增长,它是由以下三个原因导致: (1)更大数量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 (2)资源质量的改进 (3)提高生产力的技术进步 经济发展——随着时间的变化一个国家提高其生活水平的过程。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 罗伊·F.哈罗德爵士与埃弗西·多马 罗伯特·M.索洛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 拉格纳·纳克斯 W.阿瑟·刘易斯 二、经济增长模型与经济发展理论 (1)多马模型 ①投资的生产能力创造效应 多马指出,净投资支出会增加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提高经济的生产能力,并提高其潜在的收入水平。生产能力的变化将取决于投资水平I和“新投资潜在的社会平均生产力”σ。用公式表示为△Yq=I*σ ②投资的需求创造效应 在凯恩斯模型中消费函数被假设为稳定的,只有收入的增加才会引起消费支出的增加。结果,投资支出是总需求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增长的源泉。如果上一期投资所导致的潜在收入增加要实现,新时期的投资支出必须超过上一时期的投资数量。有效需求的变化公式为:△Yd=△I*1/α,其中△Yd是收入的变化,△I是净投资支出的变化,α是储蓄倾向,1/α表示投资乘数。 ③平衡增长的要求 多马将平衡增长定义为一种收入增长率,在这种增长率下随着时间的变化可以保持资源的充分就业。当生产能力的变化等于有效需求的变化时,就可以实现平衡增长。 △Yq=△Yd I*σ=△I*1/α △I/I=α*σ 结论:为了保持经济中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必须增长;为了实现与收入能力增长相匹配所必需的收入增长率,投资必须增长,并且每年以等于投资的潜在社会平均生产力σ和储蓄倾向乘积的百分比增长。 多马和哈罗德不相信年度投资的增长能够自动充足以保持充分就业。因此,他们的模型加强了凯恩斯主义的这一结论:经济不稳定是固有的。事实上,他们的模型暗示经济处于一个“刀刃”之上。如果投资没有以必需的或有保证的比率增长,那么经济就会衰退。另一方面,如果投资支出的增长超过了必需的或有保证的比率,将会发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2)索洛的经济增长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